《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摘记之一

合集下载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精选篇1)看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被苏霍姆林斯基的细心、耐心、专心和对孩子伟大的爱而感动,对现行教育感到痛心和无奈——现在,我们的绝大部分老师争分夺秒地往孩子们的头脑里堵塞现成的说法、结论和论断,从来不给孩子机会去接触思想源泉和生动语言的源泉,捆住了孩子的想象、幻想和创作的翅膀,孩子由一个活泼、积极、好动的人变成一部记忆机器——我们的教育用一堵墙把孩子同周围世界隔离开来。

而苏霍姆林斯基为了教孩子认识一个字母、一个单词费尽心机把他们带到农场、田野地头、河边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为了培养孩子的感性和善心,他把孩子带到森林里上音乐课,感受森林里蜜蜂的嗡嗡声、鸟叫声、流水声……试问:我们现在有多少老师能够做到?不用说做到,就是想都不会想,我们现在的幼儿园和学校,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推脱责任,宁可把孩子整天关在教室里,低年级同学连在学校里玩都没有机会,春秋游有的学校都取消了,更不用说带孩子到大自然里去感受什么。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这只是教育的这朵花上的一片花瓣而已”、“真正的学校并不仅仅是儿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那是儿童集体的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它以多种多样的志趣和爱好把施教者与受教育者联系在一起,一个只是在讲课时隔着讲台跟学生会面的人是不会了解儿童心灵的,他不可能成为教育者。

”苏霍姆林斯基当了校长,为了零距离接触孩子,研究孩子的成长情况(包括细节)和各种变化,他直接选择兼任班主任。

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主要教育者只是教别人怎样教育而不直接接触孩子,他就不再是教育者了”。

李镇西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虔诚的追随者,这方面和苏霍姆林斯基何其相似!试问我们现在还有多少位校长还兼任班主任?当然,这不能全怪校长,教育行政部门推行的教育行政化使校长们大多疲于应付各种检查、达标验收而疲惫不堪,不用说校长兼任班主任,很多时候任课老师们还要牺牲教学时间或加班加点来突击做资料应付检查呢。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2020-07-11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范文(精选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1前几日,终于把苏老的这本着作完整地拜读了,下面是我的一些感触,与大家共勉:苏霍姆林斯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教育实践的爱,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的确,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高尚的结晶。

父母对孩子的爱,有着本能之爱的情感成份,往往较多地渗透着长辈对下一代的保护、支配的情绪色彩,甚至掺杂无原则的将就和溺爱。

师爱则具有完全不同于父母之爱的特征。

师爱的本质,是教师对学生的主动给予,是奉献,它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尊重、负责和理解,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我们的教育本质上实在就是爱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的前言部分写到:“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尽不犹豫地回答说:爱孩子。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其对孩子们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

该书中浸透着苏霍姆林斯基对孩子们的爱,正如他在书中所说:“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是最大的幸福。

”只有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把孩子放到心灵的深处,和孩子们共同活动,在活动中与孩子们进行活跃的、自然的、不中断的交往,才能成为孩子的知心的朋友,到达教育活动的至高境界。

爱孩子首先要接触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以为“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我刚上班时的一些事:我们开始以为拥有丰富的知识就能当好教师,结果却不是那样,哪怕你满腹经纶,口若悬河,课堂上照样会有人充耳不闻。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篇一在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使我的思想受到了深深的洗礼。

大师的敬业精神和教育智慧和理论深深打动了我,他的教育实践也吸引了我。

在大师的书中,字里行间充满了爱,包括他对教育的爱、对孩子的爱和对孩子实施的爱教育,使他们有爱,知道如何去爱别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和学生成为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快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教师,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

”这对我们音乐教师来说尤其重要。

真正的教育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活动。

作为老师,我们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感情是一种无私的爱。

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

我们的每一笔都是未来的答案。

爱学生就是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欣赏教育。

事实上,当孩子犯错时,他们迫切需要的是理解和帮助,而不是严厉的批评和惩罚,或许孩子看起来最不值得爱。

往往这种时候的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孩子。

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利用学科的特点,欣赏那些落后或有困难的学生,欣赏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中得到独特的情感艺术的熏陶。

教师的重要要求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学生的自尊是他们头脑中最敏感的部分,当涉及到影响他们的内心世界时,不应该受到伤害,”苏卡洛林斯基说。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得到更多的孩子的爱,应该学会尊重、理解、信任孩子,给他们信心。

对一个害羞的孩子,对一个木讷的孩子,对一个平时表现平平的孩子,老师往往一句不经意的表扬的话,一个微笑,一个善良的小举动,都会温暖孩子自卑的心,而教师也会在孩子自己的形象中熠熠生辉。

我要感谢向我推荐这本书的朋友们。

我也要感谢这本书给了我知识和力量,使我认识到许多真理。

在未来,我会努力爱我教的所有孩子,让这种爱在我教的学生身上延续。

我认为这就是爱的价值;这就是爱的奉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篇二近日,有幸拜读了苏霍姆林斯的《教育三部曲》之《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深有感触。

把整个心灵献给子念书笔记

把整个心灵献给子念书笔记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三部曲》之《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深有感触。

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使劲用心用爱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用实际行动来诠释“爱生如子”的真理,这实在让人佩服。

读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以后,被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和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深深感动。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充盈于字里行间的———爱。

爱孩子,是教育工作的灵魂。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

”只有真正的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灵深处,用真情的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同窗生一路欢笑,一路忧伤。

让孩子打心底里喜欢你。

爱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诲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路克服困难,一路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这时,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知他。

”在平时生活中和谐的师生关系,他们把我当知心朋友,今天妈妈怎么批评他,周日去逛街买的什么物品,谁跳绳跳的最多……孩子们很乐意同我分享他们的欢乐与忧愁。

爱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熟悉他们是你昔时的小学生。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必然的个性不同,咱们不能以学习成绩来判断孩子的能力,那样对挫伤孩子的踊跃性,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咱们要肯定他们的优势,调动他们的踊跃性,以他们的优势带动他们其他方面的进展。

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的高贵的结晶。

它既有人类关心幼小、珍惜稚弱、增进新一代进展的自然朴素之情,更有对国家、民族的美好未来向往和负责的精神。

而父母对孩子的爱,有着本能之爱的情感成份。

这种爱往往较多地渗透着长辈对下一代的保护、支配的情绪色彩,乃至搀杂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

师爱则具有完全不同于父母之爱的特征。

教师对学生的爱,包括了对学生中每一成员的关心、尊重、理解和期待。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一本家庭教育类的书籍,作者是著名教育家张宏杰。

这本书以其深刻的内涵和温馨的情感,深受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喜爱。

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受启发,对于家庭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书中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孩子的成长环境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家庭教育的作用愈发凸显。

作者在书中指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应该被高度重视。

通过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其次,书中提到了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家庭教育方法,比如“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个性”、“用爱心和耐心教育孩子”等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都是非常实用的,能够帮助家长更好地与孩子沟通,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

在我的实践中,我发现这些方法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更加愿意与我交流,也更加乐于接受我的教育。

最后,书中还强调了家庭教育的目标和价值观。

作者认为,家庭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力和责任感,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成绩和名利。

同时,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人。

这些观点让我深受触动,我意识到,家庭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孩子的学业和未来,更是为了他们的人格和品质的培养。

总的来说,阅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我会更加注重与孩子的沟通,更加注重培养他们的品格和价值观,希望能够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够读到这本书,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因为,家庭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责任。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精彩8篇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精彩8篇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精彩8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篇一我阅读了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当我第一次读到苏霍姆林斯基这段真诚的话时--"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

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扩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识到的那样,连我不曾教过课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

"使我的思想受到了深深的洗礼。

一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深切地反映出了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的教育实践里所流露出的爱,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和对教育孩子的热情,他真正做到如他所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爱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的爱崇高伟大,是整个心灵的付出,是无私的奉献与自我牺牲。

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爱孩子,我们对孩子的爱应该是始终如一的,坚持不懈的,面向全体的。

正如他书中所言:"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读后感《《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只有这样,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怜惜、爱护,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忧伤,才能赢得孩子的心。

也才能真正体会到一个教师所有的幸福和快乐。

爱孩子,就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

"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深深的爱,以此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达到因人施教。

教师的重要道德要求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篇1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因为孩子像是一块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自然而美好,教师的工作就是结合孩子们自身的特点,将他们雕琢成一件件艺术品,同时,教师又是一个对人的素质要求很高的职业,没有学识、品德、智慧等一把把刻刀在手,是不能完成艺术品的创作的。

但苏霍姆林斯基做的很好。

究其原因,我觉得以下几点十分重要。

一、他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

当其他的孩子被勒令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解枯燥无味的知识时,他却带孩子们去野外玩耍,在黄昏时分看着夕阳和云彩编者自己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他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建造城堡,去看望生病的老爷爷。

在这些过程中,他逐步地启发孩子们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他的理念是:不要让学习成为孩子们的精神负担,在与自然的接触中感受到快乐,让他们保持对周围世界的兴趣,成为世界的探索者。

其实,教育是为了让人更好地生活,而作为教育活动指导原则的教育理念在在实现教育目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指导原则是正确的,才能根据教育过程中的条件确定教育活动的方式,最终达成理想的教育目的,产生好的教育结果。

二、他是一位生活的智者,是生活中美的发现者。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通过课堂上教授的知识体现出来,更多的是体现在潜默异化的生活影响上面。

他带孩子们去大自然中旅行,是因为作为教师的他自己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并通过旅行发现的方式向学生传达这种美的体验,如果他自己对此没有深切的感受,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没有在他的心中产生过激动、兴奋、美好的情感,那么,即使把孩子们带进森林和田野,他也无法引导孩子们去发现大自然的美丽。

他说过,自然是孩子们语言、情感发展的源头。

我想,只有自己对生活中的美时有发现、时有体悟,孩子们语言、情感的源头才能有源头活水。

三、他拥有对学生、对教育的爱心和热情。

若没有这颗爱心,他不会细心关注每个孩子的精神状态,不会对他们的家庭情况了如指掌,不会熟知他们的每一点进步。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摘记之一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摘记之一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摘记之一第一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摘记之一《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摘记之一因为喜欢看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步曲》,从今天起整理自己喜欢的句子。

1、对教师来讲,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疑地回答说:爱孩子。

2、儿童世界是一个特殊的世界,儿童有他们自己的善恶和荣辱观念及人的尊严观念;他们有自己的审美标准,甚至有自己的时间尺度:童年时代,一天犹如一年,而一年则是无限长的。

我一向认为,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孩子。

3、学习,是儿童精神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领域。

真正的学校,那是獐集体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多彩的精神生活,它以多种多样的志趣和爱好把施教者与受教者联系在一起。

4、教育——这首先是人学。

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5、不要去强制人的灵魂,要去细心关注每个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关注他的特性、意向和需求。

6、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就是对孩子们的深沉的爱,父母亲的亲昵温存风吹草动睿智的严厉和严格要求结合的那种爱。

7、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它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光彩夺目的一段独特的、不可再现的生活。

8、正确的教育途径并不在于纠正在童年早期阶段所造成的错误,而在于不犯那些错误,在于事先防止进行再教育和必要性。

9、我痛心地看到,有时由于教师把教育看成是尽可能多地往孩子头脑里灌输知识,而扭曲了孩子们的正常生活。

10、孩子们在就学之初的日子里是怀着多么激动的心情跨进学校门槛的,怀着多么深切的信任注视着老师的眼睛!为什么往往上爬在几个月,乃至几周之后,闪烁在他们眸子里的火花便会熄灭,为什么学习对某些孩子会变为苦恼?要知道,凡是老师都会真诚地企望保持住孩子们的天真,保持住感受和发现世界的快乐,希望学习对孩子能成为具有鼓舞作用的、饶有趣味的劳动。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1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因为孩子像是一块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自然而美好,教师的工作就是结合孩子们自身的特点,将他们雕琢成一件件艺术品,同时,教师又是一个对人的素质要求很高的职业,没有学识、品德、智慧等一把把“刻刀”在手,是不能完成艺术品的创作的。

但苏霍姆林斯基做的很好。

究其原因,我觉得以下几点十分重要。

一、他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

当其他的孩子被勒令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解枯燥无味的知识时,他却带孩子们去野外玩耍,在黄昏时分看着夕阳和云彩编者自己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他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建造城堡,去看望生病的老爷爷……在这些过程中,他逐步地启发孩子们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他的理念是:不要让学习成为孩子们的精神负担,在与自然的接触中感受到快乐,让他们保持对周围世界的兴趣,成为世界的探索者。

其实,教育是为了让人更好地生活,而作为教育活动指导原则的教育理念在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指导原则是正确的,才能根据教育过程中的条件确定教育活动的方式,最终达成理想的教育目的,产生好的教育结果。

二、他是一位生活的智者,是生活中美的发现者。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通过课堂上教授的知识体现出来,更多的是体现在潜默异化的生活影响上面。

他带孩子们去大自然中旅行,是因为作为教师的他自己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并通过旅行发现的方式向学生传达这种美的体验,如果他自己对此没有深切的感受,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没有在他的心中产生过激动、兴奋、美好的情感,那么,即使把孩子们带进森林和田野,他也无法引导孩子们去发现大自然的美丽。

他说过,自然是孩子们语言、情感发展的源头。

我想,只有自己对生活中的美时有发现、时有体悟,孩子们语言、情感的源头才能有“源头活水”。

三、他拥有对学生、对教育的爱心和热情。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作者是陈鹤琴。

这本书以教育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家长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理论知识,为我们解答了很多关于教育的问题,让我们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

首先,作者在书中提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她认为,教育是一种最伟大的事业,是一种最伟大的责任。

家长应该把自己的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的教育,因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

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孩子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因此,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教育,把教育放在第一位。

其次,作者在书中强调了家长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教育。

她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人格。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

同时,家长也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让他们健康成长。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注重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最后,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些实用的教育方法。

她认为,家长应该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同时,家长也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做孩子的榜样,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温暖和爱。

此外,家长还应该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给予他们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让他们健康成长。

通过阅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也学到了很多关于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我相信,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孩子才能茁壮成长,成为有用的人才。

因此,我会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为孩子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够重视孩子的教育,把自己的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因为孩子像是一块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自然而美好,教师的工作就是结合孩子们自身的特点,将他们雕琢成一件件艺术品,同时,教师又是一个对人的素质要求很高的职业,没有学识、品德、智慧等一把把“刻刀”在手,是不能完成艺术品的创作的。

但苏霍姆林斯基做的很好。

究其原因,我觉得以下几点十分重要。

一、他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

当其他的孩子被勒令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解枯燥无味的知识时,他却带孩子们去野外玩耍,在黄昏时分看着夕阳和云彩编者自己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他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建造城堡,去看望生病的老爷爷……在这些过程中,他逐步地启发孩子们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他的理念是:不要让学习成为孩子们的精神负担,在与自然的接触中感受到快乐,让他们保持对周围世界的兴趣,成为世界的探索者。

其实,教育是为了让人更好地生活,而作为教育活动指导原则的教育理念在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指导原则是正确的,才能根据教育过程中的条件确定教育活动的方式,最终达成理想的教育目的,产生好的教育结果。

二、他是一位生活的智者,是生活中美的发现者。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通过课堂上教授的知识体现出来,更多的是体现在潜默异化的生活影响上面。

他带孩子们去大自然中旅行,是因为作为教师的他自己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并通过旅行发现的方式向学生传达这种美的体验,如果他自己对此没有深切的感受,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没有在他的心中产生过激动、兴奋、美好的情感,那么,即使把孩子们带进森林和田野,他也无法引导孩子们去发现大自然的美丽。

他说过,自然是孩子们语言、情感发展的源头。

我想,只有自己对生活中的美时有发现、时有体悟,孩子们语言、情感的源头才能有“源头活水”。

三、他拥有对学生、对教育的爱心和热情。

若没有这颗爱心,他不会细心关注每个孩子的精神状态,不会对他们的家庭情况了如指掌,不会熟知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若没有这份热情,他不会费劲周折地去进行教育改革实验,不会花那么长的时间对孩子进行跟踪调查以便取得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正如他自己说的“诚然,这颗心也有过疲倦的时刻。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念书笔录《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念书笔录范文(优选 4 篇)前几天,终于把苏老的这本着作完好地拜读了,下边是我的一些感想,与大家共勉:苏霍姆林斯基在字里行间表露出他对教育实践的爱,包含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行爱的教育,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切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的确,爱是人类复杂感情中崇高的结晶。

父亲母亲对孩子的爱,有着本能之爱的感情成份,常常许多地浸透着尊长对下一代的保护、支配的情绪色彩,甚至混杂无原则的迁就和宠爱。

师爱则拥有完好不一样于父亲母亲之爱的特色。

师爱的实质,是教师对学生的主动赐予,是奉献,它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尊敬、负责和理解,教师第一应当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我们的教育实质上实在就是爱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的序言部分写到:“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能够尽不踌躇地回答说:爱孩子。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崇高道德情操的表现,其对孩子们深邃的爱,兼有父亲母亲的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苛与严格要求相联合的那种爱。

该书中浸透着苏霍姆林斯基对孩子们的爱,正如他在书中所说:“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关于我是最大的幸福。

”只有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把孩子放到心灵的深处,和孩子们共同活动,在活动中与孩子们进行活跃的、自然的、不中止的交往,才能成为孩子的贴心的朋友,抵达教育活动的至高境地。

爱孩子第一要接触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不单要成为一个教育者,并且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战胜困难,一起感觉欢喜和忧虑,要忘掉自己是个教师。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想到我刚上班时的一些事:我们开始认为拥有丰富的知识就能当好教师,结果却不是那样,哪怕你博学多才,侃侃而谈,讲堂上仍旧会有人充耳不闻。

我们当时在想是否是教课方法有题目,随后的教课中自己更为着重教课方法多样化,教课魅力的确提高了,但仍有人对你视而不见。

我们当时挺疑惑、挺委屈。

此后与老教师谈话后我们才知道题目的所在,原由是我们在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主动参加到孩子中往,与他们的沟通不够。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孩子们啊,你们是祖国的未来,你们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基石。

值此新的一年,请把整个心灵都献给自己的读书,去拓展自己的眼界,开拓自己的视野。

学习的路上,你们将需要倾尽全力;学习的道路,还要靠勤奋。

好的学习习惯是坚实的基础,但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你想要的成绩。

这些个短暂而有效的读书笔记将会成为你们未来成长的墙壁,是记录你收获,记录你所学的最好方式。

它有助于你们不断地学习和参考,在日后的学习中成为最好的助手。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用读书笔记,去记录着每一天的学习,把自己的智慧变成更加宝贵的财富。

你们可以从笔记中寻找着自己的成长,收获的知识,以及日常读书中的收获。

让我们举起读书笔记,跟着书籍的脚步,把每一天的经历记录下来。

读书笔记要求完整,准确,不需要太多埋没自己在文本之中,而是需要有系统的记录每一次学习的成果。

它可以帮助我们把所有的学习内容,思路,感悟,结论都记录下来,形成一张自己的知识地图。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把笔记当做一种财富,去习得知识,开拓眼界,提升自己的实力。

让我们紧跟着书本的脚步,把每一次的学习都记录下来,用笔记记录每一天的成长,让自己变得不断进步。

朋友们,让我们把每一天都过成一次珍藏,把心灵献给读书笔记,走向成功的路上,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宝贵的精英!。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金句摘抄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金句摘抄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金句摘抄
1、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

2、通过童话、幻想和游戏,通过儿童独特的创作—这才是通向孩子心灵的正确道路。

3、在大自然中发展儿童的思维和增强孩子的思考能力的原因:儿童机体自然发展
规律的要求。

儿童大脑的自然特性要求须在思考源泉处,即在直观形象中、首先是在大自然中培养他的智力,让思考能从直观形象转为对有关这个形象的信息的加工。

4、要逐渐影响孩子的情感、想象和幻想,逐渐打开通向无边世界的窗口,不要一
下就完全敞开。

不要让知识成堆地向孩子压来,不要企图在课堂上把您关于学习对象所知道的一切都讲出来,成堆的知识有可能把求知欲和好学精神全部埋葬。

5、善良之情应当在童年扎下根来,而人性、仁慈、抚爱、同情心则在劳动中、在
爱护和关怀周围世界的美中产生。

6、尽力使学生不为追求分数,而为体验智力上激动人心的感情而去发奋学习。

7、座右铭:劳动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达到教育过程中一系列属于各个方面,社会、思想、道德、智力、创造美、美学、情感,目的的一种手段。

8、使每个孩子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师不仅应向学
生展示世界,还应确认孩子是周围世界中一个会为自己的成绩感到自豪的积极的创造者。

9、不能教孩子们去说他们还没理解的词语,否则那些为人们视为神圣的东西会因
此而变成毫无意义的空谈。

10、只有当“对祖国的崇拜、对人的崇拜、对书的崇拜、对祖国语言的崇拜”这四种崇拜心理控制学校时,学校才能成为真正的文化中心。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课文摘抄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课文摘抄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课文摘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课文摘抄1、要做到让每个孩子不仅能感受欢乐,而且还能创造欢乐,能为集体生活奉献一点自己的创造。

2、我建议教师们,必须循序渐进地去影响孩子的情感、想象和幻想,通向广袤无垠世界的窗口须逐渐开启,不可骤然完全敞开,变为畅行无阻的大门,致使那些被你所讲内容的思想所吸引的小家伙们不顾您的意愿如珠粒一般冲撒出来.......起初,他们对浩如烟海的事物会茫然不知所措,而后,对这些实际上尚未认识的对象会视而不见,成为空空洞洞的东西。

3、活的语言和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如此丰富而又取之不尽,假如我们一小时发现一样东西的话,那么这些发现也足以延续若干年。

4、音乐--这是强大的思想源泉。

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使儿童得到长足的智力发展。

音乐的最初本源不仅仅是周围世界,还有人本身,他的精神世界、思想和言语。

音乐形象按新的方式向人们揭示事物和现象的特点。

5、我们的教育学常常忘记,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大半时间内他首先还是个孩子。

教师在往孩子头脑里填塞现成说法、结论和论断时,常常甚至不给儿童机会去接近思想源泉和生动语言的源泉,捆住了想象、幻想和创作的翅膀。

孩子由一个活泼、积极好动的人变成一部记忆的机器......不对,这是不应该的。

不能用一堵高墙把孩子同周围世界隔离开来。

不能让学生失掉欢快的精神生活。

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作世界中时,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价值。

没有了这些,他就是一朵枯萎的花朵。

6、当然,学习不可能是轻松的游戏,也不可能纯粹是娱乐或经常不断的娱乐。

学习首先是劳动。

但是在组织这种劳动时,要照顾儿童在他智力、道德、情感和审美能力发展各个阶段中的.精神世界的特点。

儿童的脑力劳动与成人不同。

对于儿童来讲,掌握知识这个最终目的不可能像成人那样成为他付出智力努力的主要动力。

学习愿望的源泉在于儿童智力劳动的性质,在于思想的情感色彩,在于理性的经验。

如果这个源泉涸竭了,任你用什么办法也不可能让孩子坐下来念书。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_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_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寒假期间,我读了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使我的思想受到深深的洗礼。

我被这位令教育同仁敬仰的大师的敬业精神、教育机智和灵活性所打动,深深地被大师的理论所折服,被大师的教育实践所吸引。

大师书中字里行间充盈着的、流露溢出的是爱。

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让他们拥有爱心、懂得怎样去爱别人。

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爱孩子。

爱孩子,就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

”这一点,对于我们音乐教师尤为重要.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因为每个学生最初都是以张空白的试卷。

我们每一笔书写,都是未来的答案.爱学生就是要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赏识教育,事实上,当孩子们在犯错误的时候,他们迫切要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

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孩子。

身为音乐教师,我们更应该利用所任学科的特点,赏识那些后进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赏识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所独有的情感艺术中得到熏陶。

由此可见我们爱学生、赏识学生,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用同样善良,真诚之心去爱他们、爱集体、爱社会,从而的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教师的重要道德要求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

”我想作为一个教师,要想得到更多孩子们的爱戴,就应该学会尊重、理解、信任孩子,给他们信心,这应该是对所有孩子而言的。

对一个腼腆的孩子、对一个木讷的孩子、对一个经常是表现平平的孩子,教师往往一句不经意的称赞的话语,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小动作,就会温暖孩子的自卑的心,给他们信心,同时也亮丽了自己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三部曲》之《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深有感慨。

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用力用心用爱呵护每一个孩子成长, 用实际行动来诠释“爱生如子”真谛, 这着实让人佩服。

读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以后, 被她对教育事业爱、对孩子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教育深深打动。

令我感慨最深是充盈于字里行间———爱。

爱孩子, 是教育工作灵魂。

苏霍姆林斯基说: “我想给孩子们带来愉快, 而孩子们愉快, 对于我就是最大幸福。

”只有真正把孩子放在自己心灵深处, 用真情走进她们情感世界, 同学生一起欢笑, 一起忧伤。

让孩子打心底里喜爱你。

爱学生, 做她们良师益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老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 而且还要成为学生好友, 和她们一起克服困难, 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 要忘记自己是个老师, 而这时, 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她。

”在平时生活中友好师生关系, 她们把我当知心好友, 今天母亲怎么批评她, 周日去逛街买什么物品, 谁跳绳跳最多……孩子们很愿意同我分享她们欢乐与忧愁。

爱学生, 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 “你教鞭下有瓦特, 你冷眼里有牛顿, 你嘲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她们赶跑。

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 才认识她们是你当年小学生。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个体, 她们之间存在一定个性差异, 我们不能以学习成绩来判定孩子能力, 那样对挫伤孩子主动性, 伤害孩子自尊心。

我们要肯定她们优点, 调动她们主动性, 以她们优点带动她们其她方面发展。

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高尚结晶。

它现有些人类关心幼小、珍惜稚弱、促进新一代发展自然朴素之情, 更有对国家、民族美好未来憧憬和负责精神。

而父母对孩子爱, 有着本能之爱情感成份。

这种爱往往较多地渗透着长辈对下一代保护、支配情绪色彩, 甚至掺杂无标准迁就和溺爱。

师爱则含有完全不一样于父母之爱特征。

老师对学生爱, 包含了对学生中每一组员关心、尊重、了解和期待。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1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教育名著,我深深被他的理论折服.被其教育实践所吸引。

苏霍姆林斯基用自己的行动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激励我们用童心唤醒爱心,用爱心滋润童心。

在这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所写的教育实践字里行间流露出他的爱,这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让他们拥有爱心、懂得怎样去爱别人。

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作者深爱着这些孩子,他亲昵地称他们为“小家伙、小鬼”,他认为教师首要的职责就是“爱孩子”。

因为爱,他期望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健康的体魄;因为爱,他也竭尽全力去帮助孩子们学会学习。

爱孩子,应该说是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但如果是始终如一的爱,坚持不懈的爱,面向全体的爱,也是不容易做到的。

爱孩子,很重要的一点是爱得要纯粹。

不是施舍,不搀杂功利。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告诫教师们: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学生才会把我们当朋友,敞开心扉,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如果我们发自内心地向学生倾注真情,用真心、善意和语言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感化他们、诱导他们,让他们增强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奋起直追,最终他们会成为生活和学习的强者。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当把关心留给社会,把热心留给学校,把中心留给教育,把真心留给同事,把耐心留给自己,把爱心留给学生;让我们真正做到:把整个心灵献给每一个孩子!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2前几日,终于把苏老的这本着作完整地拜读了,下面是我的一些感触,与大家共勉:苏霍姆林斯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教育实践的爱,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的确,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高尚的结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摘记之一
因为喜欢看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步曲》,从今天起整理自己喜欢的句子。

1、对教师来讲,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疑地回答说:爱孩子。

2、儿童世界是一个特殊的世界,儿童有他们自己的善恶和荣辱观念及人的尊严观念;他们有自己的审美标准,甚至有自己的时间尺度:童年时代,一天犹如一年,而一年则是无限长的。

我一向认为,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孩子。

3、学习,是儿童精神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领域。

真正的学校,那是獐集体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多彩的精神生活,它以多种多样的志趣和爱好把施教者与受教者联系在一起。

4、教育——这首先是人学。

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5、不要去强制人的灵魂,要去细心关注每个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关注他的特性、意向和需求。

6、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就是对孩子们的深沉的爱,父母亲的亲昵温存风吹草动睿智的严厉和严格要求结合的那种爱。

7、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它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光彩夺目的一段独特的、不可再现的生活。

8、正确的教育途径并不在于纠正在童年早期阶段所造成的错误,而在于不犯那些错误,在于事先防止进行再教育和必要性。

9、我痛心地看到,有时由于教师把教育看成是尽可能多地往孩子头脑里灌输知识,而扭曲了孩子们的正常生活。

10、孩子们在就学之初的日子里是怀着多么激动的心情跨进学校门槛的,怀着多么深切的信任注视着老师的眼睛!为什么往往上爬在几个月,乃至几周之后,闪烁在他们眸子里的火花便会熄灭,为什么学习对某些孩子会变为苦恼?要知道,凡是老师都会真诚地企望保持住孩子们的天真,保持住感受和发现世界的快乐,希望学习对孩子能成为具有鼓舞作用的、饶有趣味的劳动。

11、童话、幻想和游戏,通过儿童独特的创作——这才是通向孩子心灵的正确道路。

我要那样去引导孩子们进入周围世界,使他们每天都能从中发现一点什么新东西,使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成为走向思维和语言的源泉,即走向大自然绝妙美景的旅程。

我要关注的是,让我培养的每个孩子都成长为会思考、会探索的有智慧的人,让认识过程的每一步都使心灵变得更高尚,使意志炼得更坚强。

12、我千百次地证实:儿童在给周围世界增添各种幻想形象、虚构这些形象的时候,不仅能发现美,而且还能发现真理。

没有童话、没有活跃的想象,孩子就无法生活。

童话,形象地讲,这是能够吹燃孩子思想和言语火花的清新微风13、
孩子是家庭的镜子;如同滴水能映太阳一样,孩子身上反映着父母的品德。

学校和家长的任务,是赋予每个孩子以幸福。

幸福是多方面的;它既在于人的才能得到发挥,热衷于劳动并在其中成为创造者;也在于能欣赏周围世界的美,并为他人创造美;还在于爱别人并被别人所爱,把孩子培育成真正的人。

14、我们教师们与之打交道的,是自然界中最娇嫩、最精细和最敏感的东西,那就是小孩子的大脑。

当你想到大脑时,就要想象这是一朵挂着露珠的娇嫩的玫瑰。

要做到摘下花朵而又不使露珠被除数抖落,需要多么地小心谨慎。

我们时时刻刻需要的正是这种审慎态度,因为我们接触的是自然界最精细、最娇嫩的东西——正在成长的机体上会思维的物质。

15.到大自然去的每次浏览就是一堂思维课,一堂发展智力的课。

16、善于给孩子以思考的机会,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最精细的一种品质。

17、我总是尽力在孩子们对观察对象和进行的劳动兴致还很高的时候结束学校活动。

宁愿让孩子们不着急切的心情去期待明天。

18、切莫让过量的知识潮水般地涌向孩子,不应希冀在课堂上把自己所知道的关于所学事物的一切都讲出来,潮涌般的知识可能淹没求知欲和好学精神。

要善于向孩子只揭示周围世界中某一样东西,但要做到使得生活中的这一小块能在孩子面前显示出它的全部光彩。

总要留有某些未尽之意,从而让孩子总要一而再、再而三去回顾他已知的东西。

19、真正的思想总是饱含激情的;孩子一旦领略了语言的芳香,他的心就会激动。

到田野、到公园去吧,要从源泉中汲取思想,那溶有生命活力的水会使你的学生成为聪慧的探索者,成为寻求真知、勤于治学的人,成为诗人。

我千百次地说,缺少了诗意和美感的涌流,孩子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智力发展。

儿童思想的本性就要求有诗的创作。

美与活跃的思想犹如阳光与花朵一般,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诗的创作始于目睹美。

20、看人怎样为他人劳动,就能看出他的人性。

21、音乐——想象——幻想——童话——创作,孩子就是按照这样一条途径发展他的精神力量的。

22、不能用一堵高墙把孩子同周围世界隔离开来。

不能让学生失掉欢快的精神生活。

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作世界中时,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价值。

没有了这些,他就是一朵枯萎的花朵。

23、学习不可能是轻松的游戏。

学习首先是劳动。

对于儿童来讲,掌握知识这个最终目的不可能像成人那样成为他付出智力努力的主要动力。

学习愿望的源泉在于儿童智力劳动的性质,在于思想的情感色彩,在于理性的体验。

如果这个源泉涸竭了,任你用什么办法也不可能让孩子坐下来念书。

24、教师的教育机知就是要让孩子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都不使他感到他什么都弄不好。

“要尊重孩子的无知。

”波兰教育家的这句话我终生铭记不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