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业2016.3

合集下载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题目及答案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题目及答案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题目及答案一、辨析题1、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就寓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之中。

因此,凡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都具有价值。

2、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

3、价值规律就是商品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的规律。

4、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5、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6、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变化就是价值的变化的表现。

7、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8、股份制形式实现了资本积聚,增大了社会资本总额。

9、货币和生产资料都是资本。

10、资本积累是资本家节俭的结果。

1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12、利润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它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但利润常常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13、股票价格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14、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排除了超额利润的存在。

15、土地价格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16、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

17、垄断导致竞争的消除。

18、股份公司促进了资本社会化和生产社会化,从而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占有关系。

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

20、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断孕育和产生着置自身于死地的物质因素21、劳动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

22、流动资本是指生产过程中其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23、由于利润平均化,在一定时期内每个资本家都能得到平均利润。

24、商业资本参与对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分割,降低了产业资本利润率,对社会生产没有积极作用。

答案:1、“凡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都具有价值”这个命题是错误的。

因为: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是针对商品来说的,对于商品之外的物品,尽管它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但并没有“价值”可言。

②“价值”这个概念,在政治经济学中反映的是人们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如果不存在劳动的交换,就谈不上什么“价值”不“价值”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一章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1、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的是()A 生产力和生产工具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C 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D 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2、生产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构成()A 劳动原料B 生产资料C 生产产品D 生产关系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 物质资料生产B 生产力C 生产关系D 商品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A 生产力和上层建筑B 经济关系C 生产资料所有制D 生产方式5、矿藏和原始森林属于()A 人们劳动的生产物B 劳动资料C 生产工具D 劳动对象6、劳动过程中能动的因素是()A 生产工具B 劳动资料C 劳动对象D 劳动者7、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 劳动者B 生产工具C 劳动对象的状况D 科学技术水平8、经济规律就是()A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 经济活动的客观性C 经济行为中的主观能动性D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的相互联系9、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测量器是()A 劳动者的技能B 劳动对象的状况C 劳动资料的状况D 生产工具的状况10、生产力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是()A 科学技术B 生产关系C 生产工具D 构成生产力系统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1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以()问世为标志。

A 《资本论》B 《国富论》C 《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D 《经济论》1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及其发展要求的规律是存在于()A 人类各个社会形态的普遍的经济规律B 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C 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D 某几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A 古典政治经济学B 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C 研究人与物关系的政治经济学D 研究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14、劳动资料是()A 把劳动加在其上的一切东西B 在生产过程中用来影响和改造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C 生产工具D 生产工具和原材料15、生产力()A 是人们管理经营企业的能力B 是人们研究科学技术的能力C 是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D 是人们创造新生产工具的能力1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A 揭示生产关系运行的规律B 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 揭示客观规律D 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1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A 和历史唯物主义B 辩证唯物主义C 唯物辩证法D 数学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18、劳动对象是()A 原材料B 传导劳动的物质资料C 人把自己的劳动加在其上的东西D 生产手段19、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A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作用D 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2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A 家庭管理B 社会生产关系C 社会或国家管理D 社会生产力二、多项选择1、构成生产力的因素包括()A 劳动者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C 生产资料D 管理E 科学技术2、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规律和任务是()A 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B 揭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本质关系C 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D 为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理论依据E 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3、经济规律有三类,下列规律中属于特有经济规律的是()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B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C 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D 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E 按劳分配规律4、经济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为()A 经济规律是客观的B 经济规律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C 它总是与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D 绝大多数经济规律不是长久不变的E 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要受到阶级和利益集团的影响5、物质资料生产的基本要素包括()A 人的劳动B 消费资料C 劳动资料D 劳动对象E 生产工具6、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方式( )A 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B 是生产关系的基础C 从根本上制约着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社会性质D 是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E 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首要标志7、社会生产方式包括()A 生产力B 经济规律C 生产关系D 上层建筑E 生产资料所有制8、政治经济学必须从()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C 物质资料生产出发来研究生产关系D 孤立的个人出发来研究生产关系E 经济规律出发来研究生产关系9、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是指()A 科学技术是在劳动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B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C 科学技术会渗透到生产资料和劳动能力之中,引起它们的优化D 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可以改进和变革工艺过程E 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可以提高管理水平10、物质资料的生产是()A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C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D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E 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起点三、判断题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集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集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集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D、社会生产方式2、政治经济学的含义是:A、政治学与经济学的结合B、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的结合C、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得结合D、是关系国家或社会的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物质资料的生产D、社会关系的生产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A、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B、揭示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C、揭示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D、揭示各种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5、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诸环节中,其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B、交换C、分配D、消费6、生产力和生关系的统一构成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生产方式D、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商品与货币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二因素是:A、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与价值C、价值与交换价值D、商品交换与商品生产2、两种不同使用价值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是因为:A、两种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两种商品的用途各异C、两种商品各为对方需要D、两种商品都有价值3、关于价值,正确的说法是:A、质上有差别,量上无差别B、质上无差别,量上有差别C、质和量上都有差别D、质和量上都无差别4、价值的本质是:A、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B、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产品C、两种物品相互交换的关系D、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具有价值B、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能有价值D、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6、商品二因素决定于:A、商品的内在属性B、具体劳动C、抽象劳动D、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B、使用价值都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C、使用价值都是由来自自然物D、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8、价值的源泉是: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劳动和土地9、商品的价值量是由:A、简单劳动时间决定的B、复杂劳动时间决定的C、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0、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B、是以复杂劳动为尺度的C、是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折算为尺度的D、以上都不是11、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于:A、商品二因素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2、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A、价值决定价格B、供求决定价格C、竞争决定价格D、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3、货币的本质是:A、媒介商品交换B、是资本的最初表现C、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D、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14、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A、想象的货币B、实实在在的货币C、观念上的货币D、纸币15、在80年代中后期,由于温州很多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导致了在全国市场上抵制“温州货”现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题库(34道)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题库(34道)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各个企业都各自独立进行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这种独立发挥职能的资本是?——[单选题]A 单个资本B 社会总资本C 社会资本D 独立资本正确答案:A2、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单选题]A 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B 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 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D 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正确答案:C3、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来源于。

——[单选题]A 农产品在流通领域中的贱买贵卖。

B 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C 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D 工业资本家转让给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

正确答案:B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单选题]A 劳动力成为商品B 劳动力丰富C 劳动量大D 货币成为商品正确答案:A5、构成社会财富物质内容的是。

——[单选题]A 使用价值B 价值C 资本D 货币正确答案:A6、在长期的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长的一般等价物得商品是。

——[单选题]A 货币。

B 斧头。

C 羊D 贵金属。

正确答案:A7、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单选题]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

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矛盾。

正确答案:C8、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要进行资本积累最主要是进行。

——[单选题]A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B 物质资料再生产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

D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正确答案:D9、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中。

——[单选题]A 不变资本增大B 可变资本增大C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时增大。

D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时减小。

正确答案:A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单选题]A 生产相对短缺B 生产绝对短缺C 生产相对过剩D 生产绝对过剩正确答案:C11、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共同构成一个社会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习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习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代码:05003习题参考答案江建强编写(2002年8月)第一章导论一、填空1.物质资料生产2.基础3.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4.劳动者生产资料5.生产力生产关系6.生产关系7.生产分配交换消费8.生产资料所有制9.阶级性阶级性科学性10.内在的本质的必然二、单项选择题1.①2.②3.②4.③5.①6.①7.①8.①9.④ 10.①三、多项选择题1·①②③⑤ 2.①②③⑤ 3.①③⑤ 4.①③④⑤ 5.①③④⑤6.①②③④⑤7.②④⑤8.①②③④9.①②③⑤ 10.①④⑤四、辨析题1.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力的学问。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是研究生产关系的学问。

但生产关系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

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所以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对立的统一体。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巨大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适应,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评判一种生产关系先进与否,必须以生产力标准来判断,研究生产关系归根到底是为生产力发展服务的,脱离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这种研究就会失去意义。

2.人是生产力中的决定因素,因而人可以创造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人是生产力中的决定因素,但人不可以创造经济规律,因为经济规律是客观的。

经济规律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有什么样的客观经济条件,就会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经济规律;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经济规律的作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导论一、单选题:1、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史表明,没有抽象的各阶级适用的政治经济学,根本原因在于()A.经济发展过程与经济现象的复杂B.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上的差异D.研究对象直接涉及不同阶级的利益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生产工具的状况B.劳动者的素质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3、生产力反映的是()A.人与社会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4、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5、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形式C.产品的消费形式D.生产工具的水平6、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形式C.产品的消费形式D.生产工具的水平7、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物质资料生产B.社会生产关系C.劳动方式D.商品生产8、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物质资料生产B.社会生产关系C.劳动方式D.生产力9、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10、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的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B.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对立统一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对立统一D.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对立统一11、构成社会形态的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对立统一D.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对立统一1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A.为无产阶级服务B.揭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C.调整生产关系D.推翻剥削制度13、以下经济规律中属于一切社会所共有的规律是()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价值规律C.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D.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A.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B.科学抽象法C.唯物辩证法D.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15、判断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根本标准是()A.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B.社会制度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D.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多选题:1、物质资料生产是()A.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B.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C.人类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E.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2、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A.劳动者的劳动B. 经济信息C.劳动手段D.科学技术E.劳动对象3、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包括的环节有()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E.管理4、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B.分配决定生产、交换、消费C.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D.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E.消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C. 政治制度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E. 产品的分配形式6、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矛盾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D.人与社会的矛盾7、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在于( )A.它的存在是客观的B.它的作用是客观的C.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它是永恒不变的E.经济制度是客观的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A.唯物辩证法B.科学抽象法C.矛盾分析法D.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E.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三、辨析题:1、评判生产关系先进和落后的根本标准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题库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题库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题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理论基础一、一、填空1.1.(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2.人类社会要进行生产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人类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3.3.在生产力诸因素中,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生产工具)。

在生产关系诸方面,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4.4.(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就是生产资料。

5.5.在当代社会生产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6.6.生产关系也称(经济关系),它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7.7.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其中起主导的、决定作用的环节是(生产)。

8.8.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而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9.9.生产资料所有制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

10.10.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对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规律的表述,还应重视对()和()的研究。

11.11.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不是孤立的,而是要联系()和()来研究生产关系。

12.12.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挥作用的,这里的经济条件主要是指(社会形态)。

13.1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反作用与生产力)。

14.14.评判生产关系先进和落后的根本标准,归根到底是看其对(生产力的作用)。

15.15.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制度(经济基础)。

二、二、单项选择1.1.经济基础是()。

a.a.各种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b.b.一定社会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总和c.c.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d.d.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中结成的经济关系2.2.生产资料是()。

a.a.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一切劳动资料b.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c.c.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手段d.d.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劳动对象的物件3.3.决定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练习题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练习题题

历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二OOO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政治经济学)(公)一、单项选择题1.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2、要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必须A、超越生产力的状况B、落后于生产力的状况C、适合生产力的状况D、长期稳定不变3、当农业受灾,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A、生产的使用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创造的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创造的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5、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数量与B、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正比A、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无关D、商品价格总额相等6、在资本主义商品价值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A、c+vB、c+v+mC、v+mD、c+m7、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C、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D、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8、资本积聚A、是通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B、是通过把分散的单个资本集中合并成大资本实现的C、不受社会财富绝对增长的限制D、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9、资本有机构成是指A、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B、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C、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D、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10、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A、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C、它们在生产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D、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11、产业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12、资本周转时间包括A、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D、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13、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将其划分为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B、货币资本、商品资本C、借贷资本、银行资本D、固定资本、流动资本14、在下列生产要素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是A、厂房、设备B、原料C、燃料D、劳动力15、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A、社会总产品B、社会货币资本总量C、全部生产资料之和D、全部消费资料之和1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I(v+m)=IIcB、I(v+m)>IIcC、I(c+v+m)=Ic+IIc DI(v+m)+II(v+m)=II(c+v+m)17、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商品A、所预付的全部资本B、所耗费的全部劳动C、所耗费的全部不变资本D、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8、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在量上A、二者相等B、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等C、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D、二者没有关系19、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价格的构成是A、生产成本加剩余价值B、生产成本加利润C、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D、生产成本加垄断利润20、商业利润是商业职工A、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剩余价值B、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C、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D、全部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21、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在量上的关系是A、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B、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C、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D、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按相反方向变化22、有一张票面额为100元的股票,当股息为20元时,价格为400元,如果银行存款年利息率不变,股息为40元时,则该股票价格应为A、400元B、600元C、800元D、1000元23、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A、土地私有权的垄断B、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土地的有限性D、土地的等级差别24、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B、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C、自由竞争限制了生产集中D、生产集中消灭了自由竞争25、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国际垄断问题C、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D、殖民地和宗主国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国际垄断组织形式是A、国际卡特尔B、国际辛迪加C、国际托拉斯D、跨国公司27、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A、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B、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C、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同时实现D、缓和与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8、垄断资本人为阻碍技术进步的根本原因是A、依靠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B、保持市场份额限制市场购买力C、维持垄断资本政治上的统治D、避免产品价格上升29、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无产阶级专政B、社会主义公有制C、国家所有制D、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0、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最重要的途径是A、增加劳动力投入B、增加生产资料投入C、提高劳动强度D、提高劳动生产率二、多项选择题(20分)31、商品是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具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C、具有价值而没有使用的劳动产品D、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E、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32、资本主义社会的通货膨胀A、是纸币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结果B、是纸币取代金属货币流通造成的必然结果C、会导致物价上涨D、会导致实际工资下降E、会导致名义工资下降33、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A、商品价值下降B、劳动力价值上升C、劳动力价值下降D、必要劳动时间缩短E、相对剩余价值增加34、通过对G-W-G’资本总公式的分析,可以发现A、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运动的目的B、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C、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D、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E、在流通中购买劳动力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35、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A、增加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B、增加预付的可变资本C、增加年剩余价值量D、提高年剩余价值率E、提高剩余价值率36、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A、表明了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的B、表明了资本主义商品的价值由c+v+m三个部分构成C、使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所费资本的增加额D、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E、混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37、资本主义股份公司A、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合资经营的企业B、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资本经营组织形式C、是在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信用制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D、突破了单个资本数量有限的局限性E、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资本运营效率38、资本主义银行利润A、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B、是由贷款利息总和构成的C、是由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差额构成的D、来自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E、是由银行雇员在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39、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和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迅速发展的原因包括A、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的作用B、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C、社会制度的根本转变D、国内竞争的推动E、国际竞争的刺激40、按劳分配A、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分配关系B、体现的是商品平等交换的关系C、分配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D、分配的对象是生产资料E、实行前先要进行一定的社会扣除二OOO年下半年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上层建筑D、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2、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节约劳动时间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3、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A、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B、有不同的使用价值C、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D、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4、商品价值量和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A、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B、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C、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按相反方向变动D、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按相同方向变动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A、大量货币集中在资本家手中B、劳动力成为商品C、剩余劳动的产生D、生产资料成为商品6、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所以商品的价格与A、价值永远一致B、价值永远不一致C、货币的币值有关D、货币的币值无关7、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经济范围是A、剩余价值量B、剩余价值率C、利率D、平均利润率8、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B、劳动者创造的全部价值C、劳动的价值或价格D、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9、资本集中A、是通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B、是通过把现有的分散的单个资本集中合并实现的C、会导致社会资本总额的增加D、会受到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10、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形态是A、商品资本B、货币资本C、生产资本D、银行资本11、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能够A、提高剩余价值率B、提高年剩余价值率C、增加预付流动资本D、增加预付可变资本12、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三个部分问题B、社会生产部门分为两大部类问题C、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问题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13、I(v+Δv+m/x)=II(v+Δc)是A、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B、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D、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14、平均利润的形成是A、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B、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D、资本积累的结果15、平均利润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变为A、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B、市场价格围绕平均利润上下波动C、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16、剩余价值和利润在量上的关系是A、剩余价值量决定利润量B、利润量决定剩余价值量C、剩余价值大于利润D、剩余价值小于利润17、超额利润反映的是A、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B、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C、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关系D、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关系18、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运动中的A、货币资本职能B、生产资本职能C、商品资本职能D、流动资本职能19、从事商品经营活动的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A、超额利润B、垄断利润C、平均利润D、企业利润20、某产业资本家,靠200万元借贷资本经营产业,年利息率6%,一年后得到20万元利润,该资本家得到的企业利润应为A、12万元B、8万元C、20万元D、6万元21、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A、土地的数量有限并有优劣之分B、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较低C、农业资本家向地主缴纳的全部货币额D、土地私有权的垄断23、金融资本是A、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B、工业垄断资本和商业垄断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C、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D、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2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A、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B、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25、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量对外输出资本的必要性在于,国内资本过剩A、但无获取垄断利润的有利投资场所B、但各部门投资已饱和C、但已无落后部门需要投资D、但劳动力短缺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发展起来的国际垄断组织是A、国际卡特尔B、国际辛迪加C、国际托拉斯D、跨国公司27、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A、已经自我否定B、发生了根本性变化C、仍无任何变化D、本质未变,但有局部调整28、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这主要是指A、生产全面社会化B、产品的商品化C、产品的市场化D、市场的计划化29、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生产资料公有制B、公司所有制C、消费资料公有制D、联合所有制30、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按资分配D、按生产要素分配二、多项选择题31、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A、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特有的现象B、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共有的现象C、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引起的现象D、违背价值规律的现象E、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32、构成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要素有A、劳动者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B、维持劳动者自身劳动力再生产所需的生活资料价值C、延续劳动力供给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D、培养和训练劳动者所需要的费用E、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33、产业资本循环采取的资本职能形式有A、货币资本B、固定资本C、生产资本D、流动资本E、商品资本3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A、生产时间的长短B、流通时间的长短C、生产资本的构成D、固定资本各组成部分的周转速度E、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35、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的组成部分包括A、不变资本B、固定资本C、可变资本D、流动资本E、剩余价值36、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A、说明了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B、说明了价值规律的作用已经消失C、揭示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是剩余价值在各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析的结果D、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E、进一步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37、商业资本是A、在流通领域中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B、商品资本职能独立化的资本形式C、执行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职能的资本D、参与利润的平均化过程的资本E、产业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38、借贷资本的来源主要包括A、在生产过程中发挥职能的生产资本B、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C、暂时闲置的用于购买原材料的流动资本D、暂时闲置的用于支付工资的流动资本E、用于积累尚未作为追加资本作用的剩余价值39、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是A、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B、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形成的C、租种劣等土地必须缴纳的地租D、租种优等地和中等地必须缴纳的地租E、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40、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从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到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前的历史时期C、过渡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时期D、发达国家和经济落后国家都必须经历的时期E、发达国家必须经历而落后国家不必经历的时期2001年上半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社会生产关系B、社会生产力C、社会生产方式D、物质资料生产2、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的标志是A、生产的产品B、生产工具C、劳动者的劳动技能D、劳动对象3、从本质上看,决定两种商品相互交换数量比例的是A、使用价值B、供求关系C、价值D、自然属性4、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则其创造的价值总量A、越多B、越少C、不变D、无法确定5、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在被使用时A、能把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B、把全部使用价值消费掉C、只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D、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6、资本总公式形式上的矛盾是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D、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客观要求的矛盾7、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生产资料的价值是A、借助于具体劳动创造出来的B、借助于抽象劳动创造出来的C、借助于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D、借助于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8、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A、都是依靠延长工作日获得的B、都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C、都是依靠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D、都是依靠增加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9、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A、获取绝对剩余价值B、获取相对剩余价值C、获取劳动力价值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10、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工人劳动的报酬B、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11、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G—W…P—W '—G 'B、W…P…W ’—G '·G—WC、P…W ' —G '·G—W…PD、W '—G '·—G…P…W '12、一个企业投资25万元购置机器,其使用期为5年,50万元购置厂房,其使用期为20年,5万元购置工具,其使用为5年,10万元用于购买原材料,10万元用于支付工资,已知其流动资本一年可周转5次,不考虑固定资本精神磨损,这个企业的预付资本一年中的总周转次数为A、3.807次B、1次C、1.085次D、0.125次13、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问题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C、社会资本的循环问题D、社会资本的周转问题1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要求提供追加劳动力所需的消费资料,反映这一要求的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的公式是A、I(v+m)=IIcB、I(v+m)>IIcC、II(c+m/x)>IcD、II(c+m-m/x)>I(v+m)15、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价值中,既是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又是生产成本组成部分的是A、 cB、vC、mD、v+m16、一般地说,剩余价值率总是A、等于利润率B、小于利润率C、大于利润率D、与利润率按相反方向变化17、下列费用中不属于生产性流通费用的是A、保管费B、运输费C、包装费D、广告费18、在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情况下,决定一个国家利息率的最主要因素是A、历史和道德B、生活习惯和法律观念C、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D、商品的供求关系19、负责股份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是A、董事会B、董事长C、监事会D、总经理20、两块面积和肥沃程度相同的土地,一块离市场较近,一块离市场较远,租前者必须多交一定地租,它属于A、级差地租IB、级差地租IIC、绝对地租D、垄断地租21、20世纪中叶兴起的混合联合公司是A、一个部门中从事生产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B、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C、从事同类产品和相关产品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D、从事跨部门跨行业生产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22、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23、垄断价格的出现表明,垄断能A、创造出新的价值,从而不违背价值规律B、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不受价值规律制约C、提高或压低个别商品的价格,但受价值规律制约D、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使之与商品价格总额相等24、资本主义垄断阶段A、垄断完全排除了竞争B、垄断和竞争并存C、只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没有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D、只有垄断企业和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没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2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A、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资本主义B、掌握全部私人垄断资本的资本主义C、掌握全部社会垄断资本的资本主义D、通过投资实现全部资本国有化的垄断资本主义26、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大量过剩资本的根本原因是A、国内已无有利可得的投资场所B、国内已无落后的生产部门需要投资C、国内各部门投资已经饱和D、垄断资本必须获取高额垄断利润27、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A、商品输出B、资本输出C、原料输出D、劳动力输出28、国际经济一体化A、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B、是各国独立发展经济的要求C、是各国放弃本国经济利润促成的D、意味着各国之间不再有经济矛盾29、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说是A、人们主观愿望支配行动的结果B、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C、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规律作用的结果30、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A、只有积极作用,没有消极作用B、只有消极作用,没有积极作用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D、既无积极作用,也无消极作用二、多项选择题3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包括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社会分工的存在C、生产资料的原始公社公有制D、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E、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32、商品二因素的关系是A、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B、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E、价值的存在不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33、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A、具体劳动时间B、抽象劳动时间C、必要劳动时间D、剩余劳动时间E、个人劳动时间34、从资本的不同分类来看,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E、生产资本35、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以后A、市场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B、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C、价值的变化对生产价格的变化起决定作用D、价值的变化对生产价格的变化不起决定作用E、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36、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是A、不同地块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B、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对土地私有权的垄断D、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E、农业资本有机构成高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37、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市场的调节来体现其经济政策导向,这些市场包括A、商品市场B、资本市场C、劳动市场D、外汇市场E、国际市场38、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银行垄断资本A、是通过银行业的竞争和资本集中而形成的B、是普通的借贷中介人C、是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D、通过固定的借贷关系影响企业的发展E、通过掌握企业的往来帐目和经营情况,对其进行监督39、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的实质是金融资本A、援助落后国家,促使各国经济均衡发展B、剥削、掠夺其他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手段C、确立和巩固对世界统治的工具D、建立国际垄断的基础E、使落后国家走向独立自主的前提40、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存在迅速发展趋势的原因有A、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的作用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消失的结果C、竞争仍然存在,竞争促使垄断组织关心技术进步D、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为生产力发展提供可能E、垄断资本主义各国为争霸世界开展竞争二OO一年下半年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决定生产关系性质和构成生产关系基础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B.产品的分配及分配方式C.商品的交换及交换方式D.产品的消费及消费方式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A.自然分工B.社会分工C.劳动力成为商品D.货币转化为资本3.商品诸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是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4.在一个部门中,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变化,但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变,则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A.前者变化而后者不变B.后者变化而前者不变C.两者都不变D.两者都变化5.可以用观念上的货币执行的货币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6.对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分析可以看出,价值增殖只能发生在A.G-W阶段的货币上B.W-G'阶段的商品上C.G-W阶段所购买商品的价值上D.G-W阶段所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上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B.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C.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D.转移价值的过程和创造价值的过程8.在资本主义工资形式上,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A.必要劳动B.剩余劳动C.无酬劳动D.抽象劳动9.在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A.社会资本总量急剧增加B.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C.资本有机构成下降D.不变资本比重下降10.资本的不同部分按其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D.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11.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12.资本周转时间包括A.劳动时间和停工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销售时间和购买时间D.生产时间和消费时间13.由于使用和自然力作用而造成的固定资本损耗称为A.无形磨损B.有形磨损C.精神磨损D.自然磨损14.I(v+m)= IIc是A.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B.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华南理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次平时作业题及答案

华南理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次平时作业题及答案

2019-2020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次作业1、自然经济的特征有哪些?答:(一)自然经济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

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二)以家庭(其他时期也包括氏族公社、封建庄园等)为主要基本生产单位,生产规模相当小。

大多数情况下产品的原料采集、生产乃至消费都是为了满足劳动者自身需要(而不是为了进行资本积累并扩大再生产),只有在生产产品过剩的情况下才会将产品拿到市场上交换。

并且自然经济中农业生产同家庭手工业制造相结合,即农产品以及一部分手工业品都是自主生产并使用的,也就是所谓的“男耕女织”现象。

2、如何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答:(一)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价值是商品经济最基本的范畴,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反映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等量劳动相交换的经济关系。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具有价值,一定量的价值存在于一定量的使用价值之中。

使用价值反映商品的生产者与自然的关系。

(二)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基本因素,是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产生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所反映的经济关系不同;②性质不同;③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劳动二重性原理体现了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和发展,也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关键或枢纽。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作用?答:(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

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

(二)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有:(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三)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有:(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分的分配;(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华工_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随堂练习和答案

华工_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随堂练习和答案
答题: A.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20.
在资本主义工资形式上,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
A.必要劳动B.剩余劳动C.无酬劳动D.抽象劳动
答题: A.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21.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A.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
B.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
C. 不同部门资本之间的关系
D. 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
答题: A.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43.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是
A. 生产性流通费用 B. 纯粹流通费用
C. 消费性流通费用 D. 一般性流通费用
答题: A.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A
答题: A.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12.
在20尺布=1件上衣的公式中,20尺布处于
A.扩大的价值形式B.一般价值形式C.相对价值形式D.等价形式
答题: A.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13.
以下关于价值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在几个社会中都起作用的规律
答题: A.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23.某工人原工作日为8小时,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4小时,若分别采用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两种生产方法,各增加剩余劳动时间2小时,它们的剩余价值率分别为
A、150%,100% B、150%,200%
C、100%,200% D、150%,300%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单选题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2.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主要标志是(B)A.劳动对象B.生产工具C.科学技术D.生产劳动3.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起点是(C)A.产品交换过程B.产品消费过程C.直接生产过程D.成果分配过程4.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D)A.创造经济规律B.消灭经济规律C.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D.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5.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D)A.劳动生产率B.科学与技术C.生产劳动者D.社会生产力6.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指(C)A.劳动资料B.劳动对象C.生产资料D.生产工具7.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D)A.政治关系B.宗教关系C.家庭关系D.生产关系8.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A.生产B.交换C.分配D.消费9.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C)A.社会分工B.机器的出现C.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D.货币的使用10.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C)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11.具体劳动(C)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1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B)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1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C)A.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B.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C.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14.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B)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大大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5.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A)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16.货币的本质是(B)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流通手段D.价值的表现形式17.价格标准是收货币的(A)A.价值尺度职能派生出来的B.流通手段职能派生出来的C.支付手段职能派生出来的D.贮藏手段职能派生出来的18.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A)A.可能用观念的货币B.必须是现实货币C.必须用金属货币D.必须是支付债务的货币19.价值规律是(B)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产品交换经济的基本规律D.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20.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A)A.不会发生B.可能发生C.取决于商品数量D.是不可避免的21.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是(C)A.商品经济B.自然经济C.计划经济D.产品交换经济22.市场机制的核心是(A)A.价格机制B.竞争机制C.供求机制D.利率机制23.在历史上,资本的最原始形式是(B)A.产业资本B.商人资本C.工业资本D.可变资本24.资本的流通公式是(D)A. W-G-WB. G-W-GC. W-W-GD. G-W-G`25.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D)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D.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客观要求的矛盾26.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C)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C)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A.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B.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C.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4.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D)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C.降低劳动力价值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5.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D)A.个别资本家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实现的B.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C.各个资本家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而实现的D.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6.劳动力价值的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B)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B.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D.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7.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B)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创造新价值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8.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C)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价值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D.相对人口过剩规律9.社会再生产是(D)A.物质资料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B.生活资料再生产和生产资料再生产的统一C.生产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10.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C)A.剩余价值B.可变资本C.资本积累D.剩余劳动11.资本有机构成是指(B)A.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B.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C.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为基础的资本技术构成D.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为基础的资本价值构成12.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D)A.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B.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C.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D.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13.与资本积聚不同,资本集中(A)A.并未改变整个社会资本的价值总量B.并未改变单个资本的价值C.使整个社会的资本价值增大D.使整个社会的资本价值减少14.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D)A.工人劳动的报酬B.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15.能够反映工人真实收入状况的是(B)A.名义工资B.实际工资C.货币工资D.年货币收入16.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如果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则可变资本将会与(A)A.总资本按同一比例增长B.固定资本按同一比例增长C.劳动力总量按同一比例增长D.人口总量按同一比例增长17.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D)A.社会总资本的增大为前提B.生产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Br>C.流通资本的增大为前提D.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1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C)A.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矛盾19.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D)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C.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20.资本家加速资本周围的目的是(B)A.提高平均利润率B.提高年剩余价值率C.提高剩余价值率D.提高资本积累率21.产业资本循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是(C)A.流通阶段B.销售阶段C.生产阶段D.购买阶段22.从资本周围的角度来考察资本的构成,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是(A)A.生产资本B.货币资本C.商品资本D.流通资本23.资本周围速度(B)A.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B.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C.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D.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24.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D)A.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B.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C.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D.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25.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D)A.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问题B.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问题C.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问题D.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即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26.社会资本是(A)A.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B.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的总和C.生产部门的资本和非生产部门资本的总和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总和27.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要得以进行,其前提条件是第一部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B)A.必须等于第二部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B.必须大于第二部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C.必须等于第二部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D.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对新增加的生产资料的需要28.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C)A. I(c+v+m)=I(c+△c)+II(c+△c)B. I(v+m)>II cC. I(v+m)=II cD. I(v+m)<II c5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C)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29.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D)A. I(v+m)=II cB. I(v+m)>II cC. II(c+v-m/x)>I(v+m/x)D. I(v+△v+m/x)=II(c+△c)54.G-W…W`-G`是(A)A.货币资本循环公式B.生产资本循环公式C.商品资本循环公式D.流通资本循环公式30.年剩余价值率是(C)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之比B.剩余价值与总资本之比C.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可变资本之比D.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总资本之比3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B)A.两类部类比例关系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C.生产资料优先增长D.剩余价值的实现32.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B)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33.生产逐渐发展,工人就业增加,物价稳步上升,企业利润增加,这是(C)A.危机阶段的特征B.萧条阶段的特征C.复苏阶段的特征D.繁荣阶段的特征58.在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中,(D)是其他各种形式的基础。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库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库

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主要的理论来源是(B )。

A.空想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理论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资本主义庸俗政治经济学D.重商主义理论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D )。

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方式D.物质资料生产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 )。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4、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时,必须联系( B )。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状况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D.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利益5、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其物质的是( A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成B、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和使用关系C、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6、社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 C )。

A、交换B、消费C、生产D、分配7、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段话说明( A )。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只要有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8、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B )。

A、软件磁盘本身B、软件的有用性C、购买软件的货币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9、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D )。

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10、马克思说:“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

“这句话是说明( C )。

A、使用是不同质的,可以满足不同的物质需要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C、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但它并不反映任何生产关系D、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11、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A )A、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12、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为( C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习题答案

绪论1、名词解释:(1)生产力: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

(2)生产关系: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只有结成一定的关系进行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活动,才能和自然界发生联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这种关系,叫做生产关系。

(3)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

(4)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

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相互制约、互相依赖,构成生产过程的矛盾运动。

(5)经济规律: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6)基本经济规律:在一个社会形态里,会有许多个特有经济规律存在并发生作用,它们和共有经济规律一起构成该社会经济制度的规律体系。

在这些规律里,有一个起着决定作用的经济规律,即基本经济规律。

(7)抽象法: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主要依靠抽象的思维能力。

即首先收集和占有大量的实际材料,然后运用抽象力对实际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从中找出最基本、最简单的东西,并发现它们内在的各种联系。

(8)矛盾分析法:政治经济学要研究生产关系的发展运动,首先要分析生产关系内部的各种矛盾关系以及生产关系同它的外部条件的矛盾关系,通过这些矛盾的分析,能揭示简单商品经济转化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必然性。

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看问题、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怎样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所谓生产关系,就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也叫经济关系,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人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化相互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

华师17春秋学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

华师17春秋学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

华师17春秋学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华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25道试题,共50分。

)V1.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A.有特殊的使用价值B.是商品交换的媒介C.自身也有价D.值可作为支付手段2.利润率反映了()A.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B.资本家与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C.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D.商品价格的高低3.垄断资本国际化和各种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的实质是()A.谋求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B.谋求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各国共同发展C.谋求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协调发展D.谋求私人垄断资本或国家垄断资本的共同利益4.商品买卖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在进行()A.商品使用价值的交换B.商品与货币的交换C.等价交换D.等量劳动相交换5.市场竞争产生的经济条件是____A.自然经济B.计划经济C.商品经济D.工业经济6.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既斗争又联合。

它们之间的矛盾主要突出表现在()A.军事领域B.政治领域C.经济领域D.文化领域7.“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A.剩余价值可以在流通中产生,也可以在生产中产生B.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中产生,也不在生产中产生C.剩余价值在生产中产生,但要以流通为条件D.剩余价值在流通中产生,但要以生产为条件8.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价值量都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是____A.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9.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____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之间的关系中实现的10.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上的贡献在于()A.创立了劳动价值论B.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原理C.扩展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容和范围D.提出了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问题11.某资本家投入资本100万元,用于购买生产要素(生产资料80万元,劳动力20万元),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的商品价值为130万元,其剩余价值率为____A.10%B.150%C.200%D.250%12.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是()A.中间阶级B.中等资产阶级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D.小资产阶级13.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____A.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2公斤苹果B.顾客购买2公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C.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2公斤苹果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公斤5元的价格定了2公斤苹果14.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D.超额利润15.列宁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是()A.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B.揭示了资本的积累过程C.提出了平均利润学说D.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和基本特征16.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A.市场交换的国际化B.科学技术的国际化C.资源配置的国际化D.生产经营的国际化1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B.社会生产力C.社会生产关系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即生产方式18.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工业资本B.银行资本C.金融资本D.产业资本1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劳动力的价值()A.由劳动时间决定B.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C.包含一个历史的道德的因素D.由一系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与发展B.危机频繁爆发,要求国家干预经济C.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政策的国际协调D.国内劳资矛盾尖锐化的结果21.生产资料是____A.人的劳动与劳动资料的总和B.人的劳动与劳动对象的总和C.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总和D.劳动资料与劳动管理的总和22.生产力自身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____A.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作用C.生产关系领域中的不断变革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23.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劳动和劳动力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24.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A.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B.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C.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竞争的结果D.国内企业与国外同类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25.商品生产是____A.以消费主目的而进行的生产B.以供自己使用而进行的生产C.无偿供给他人而进行的生产D.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华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二、多选题(共25道试题,共50分。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库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库

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主要的理论来源是(B )。

A.空想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理论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资本主义庸俗政治经济学D.重商主义理论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D )。

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方式D.物质资料生产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 )。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4、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时,必须联系( B )。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状况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D.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利益5、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其物质的是( A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成B、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和使用关系C、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6、社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 C )。

A、交换B、消费C、生产D、分配7、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段话说明( A )。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只要有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8、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B )。

A、软件磁盘本身B、软件的有用性C、购买软件的货币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9、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D )。

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10、马克思说:“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

“这句话是说明( C )。

A、使用是不同质的,可以满足不同的物质需要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C、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但它并不反映任何生产关系D、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11、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A )A、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12、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为( C )。

政治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导论部分政治经济学述要一、问答题1.为什么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实践活动。

(2)对任何社会来说,它不仅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而且是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3)只有先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然后才能研究生产中发生的人与人的关系即生产关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与终点都是人,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经济运行的方式是变化发展的,其在不同的经济关系下具有独特的社会内容和运动形式。

(3)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一是以物质和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为出发点;其二是重点研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并涵盖资源配置、经济运行、经济行为、经济发展和人的福利等基本层面的内容;其三,阐释的主要是制度和理论层面,而非是技术和应用层面。

3.为什么说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既要始终联系生产力,又要始终联系上层建筑。

这是因为生产关系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作为社会生产的一个方面,总是在同生产力的相互关系中运动着的;它作为经济基础,又总是在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运动着的。

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它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生作用。

(2)人们不能违背、制定、改造、消灭经济规律。

(3)人们能够发现、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5.与自然规律相比,经济规律有哪些特点?(1)大多数经济规律都不是长久不变的。

它只能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发生作用,随经济条件的变更而变化。

(2)经济规律的作用,必须通过人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而得到发挥,并直接涉及人们的物质利益。

因而,人们在利用经济规律时,经常会受到认识能力和利益关系的限制,从而使经济规律的作用受到干扰。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标志是什么?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什么?4.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是什么?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有哪些?二、商品与货币1. 商品的二因素是什么?2. 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如何形成的?3.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4. 货币的职能有哪些?5. 货币流通规律是什么?三、资本与剩余价值1. 资本的本质是什么?2.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什么?3. 剩余价值的源泉是什么?4. 剩余价值率是什么?5. 剩余价值的实现形式有哪些?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有哪些?2.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什么?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4.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是什么?5.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有哪些?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1.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六、国际政治经济学1.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产生背景是什么?2.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4.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哪些?5.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七、中国政治经济学1.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产生背景是什么?2.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4.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哪些?5.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八、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1.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区别是什么?2. 不同经济制度下的资源配置方式有哪些?3.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是什么?4.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5. 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有哪些?九、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1. 经济发展的内涵是什么?2.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3. 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有哪些?4.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是什么?5.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什么?十、宏观经济调控1.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什么?2. 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有哪些?3.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什么?4.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什么?5. 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十一、国际经济关系1. 国际经济关系的特征是什么?2.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是什么?3. 国际贸易的作用是什么?4. 国际投资的特点是什么?5. 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什么?十二、劳动价值论1.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 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的关系是什么?3. 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的发展是什么?4. 劳动价值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是什么?5. 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十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什么?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是什么?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是什么?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行为是什么?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什么?十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是什么?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是什么?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什么?十五、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1. 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是什么?2. 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原则是什么?3. 经济发展规划的目标是什么?4. 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措施有哪些?5. 经济发展规划的评估方法是什么?十六、收入分配与消费1. 收入分配的原则有哪些?2.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是什么?3. 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4. 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是什么?5.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哪些特点?十七、对外经济关系1. 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有哪些?2. 对外贸易的作用是什么?3. 外汇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4.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是什么?5. 对外经济政策的调整策略有哪些?十八、财政与税收1. 财政的职能有哪些?2. 财政收入的来源有哪些?3. 财政支出的构成是什么?4. 税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 税收制度的设计原则有哪些?十九、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1. 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2. 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什么?3. 银行体系的运作机制是什么?4. 证券市场的运行规则是什么?5.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手段有哪些?二十、国际经济组织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是什么?2.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主要任务是什么?4. 国际能源署的职能是什么?5. 亚洲开发银行的目标是什么?二十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什么?2.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什么?3.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4. 环境保护政策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5. 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关系是什么?二十二、经济全球化1.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2.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是什么?3.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有哪些?4. 经济全球化中的风险与挑战是什么?5.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策略有哪些?二十三、区域经济一体化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是什么?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有哪些?3. 欧洲联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是什么?4.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目标是什么?5.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与机遇有哪些?二十四、劳动与就业1. 劳动市场的特征是什么?2. 劳动就业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 失业的原因与类型是什么?4. 劳动保障制度的内容是什么?5. 劳动与就业政策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二十五、人口与城市化1. 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 城市化的进程与特征是什么?3.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4. 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哪些?5. 城市化政策与规划的原则是什么?二十六、农业与农村发展1.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2.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什么?3. 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哪些?4.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是什么?5. 农村扶贫政策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二十七、工业与产业政策1.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2. 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是什么?3. 产业政策的目标与手段有哪些?4.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5. 产业政策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二十八、能源与资源1. 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是什么?2.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原则是什么?3. 能源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什么?4.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什么?5. 能源政策与资源管理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二十九、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1. 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流派有哪些?2.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是什么?3. 关税与贸易壁垒的作用是什么?4. 贸易自由化的影响有哪些?5.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有哪些?三十、国际金融体系与政策1. 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什么?2. 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是什么?3. 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是什么?4. 外汇市场的风险管理方法有哪些?5. 国际金融政策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三十一、国际贸易法规与协定1. 国际贸易法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协定有哪些?3. 区域贸易协定的作用是什么?4.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有哪些?5. 国际贸易法规的实施与监督方法有哪些?三十二、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1. 国际投资的基本形式有哪些?2. 跨国公司的特征与作用是什么?3. 国际投资政策的目标与手段有哪些?4. 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是什么?5. 国际投资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答案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标志是《资本论》的发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

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是〔〕A、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领袖的学说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方式D、物质资料生产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4、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时,必须联系〔〕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状况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D、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利益5、生产资料是指〔〕A、劳动资料与劳开工具之和B、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之和C、劳动对象与生产工具之和D、劳动对象与劳开工具之和6、构成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B、产品分配关系C、产品交换和消费关系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7、社会生产过程的决定性环节是〔〕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8、经济学说的发展历史说明,没有抽象的各阶级适用的政治经济学,根本原因在于( )A、经济发展过程与经济现象的复杂性B、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上的差异D、研究对象直接涉及不同阶级的利益9、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经济规律是主观的B、自然规律有重复性,经济规律没有重复性C、自然规律有阶级性,经济规律没有阶级性D、自然规律通过盲目的、自发的力量起作用,经济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二、多项选择题1、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简单要素是( )A、劳动B、资本C、生产资料D、劳动对象E、劳动资料2、生产力是( )A、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B、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C、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E、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3、生产关系是( )A、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总和C、人们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D、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E、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 )A、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B、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C、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D、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E、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决定作用5、构成社会再生过程的基本环节是( )A、生产B、市场C、分配D、交换E、消费6、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 )A、消费决定生产、交换、消费B、生产反作用于分配、交换、消费C、分配、交换和消费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也起决定作用D、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E、分配、交换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7、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A、人们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B、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D、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E、不管人们是否认识经济规律,它们都存在和起作用8、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人们〔〕A、不能消灭它B、不能认识它C、不能发现它D、不能利用它E、不能创造它9、政治经济学是〔〕A、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B、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C、研究上层建筑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D、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E、为其它各种经济学科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10、人对经济规律的主观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A、能够创造经济规律B、能够认识经济规律C、能够改造经济规律D、能够利用经济规律E、能够消灭经济规律三、辨析题1、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同样具有客观性,所以二者没有根本的区别2、因为经济规律是客观的,所以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四、论述题1、什么是经济规律?如何正确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B4、B5、B6、A7、A8、D9、D二、多项选择题1、ADE2、ABCE3、ABCDE4、ABC5、ACDE6、CDE7、ACDE 8、AE 9、BDE 10、BD三、辨析题1、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业2015-2016第二学期1.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维护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得稳定的高额垄断的利润,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融合在一起,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代表垄断资产阶级总体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以保证私人垄断资本的垄断统治和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有:(1)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能允许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变化;在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同时促进了经济发展。

国家利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矛盾和利害冲突得到缓解;通过社会福利、收入政策和直接干预劳资关系,缓和了阶级矛盾。

(2)历史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无产阶级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这主要表现在:国家干预不可能解决生产盲目扩大和劳动人民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国家调节不可能根本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消除经济结构的失衡;国家对分配、工资的调节及福利政策等不可能解决失业、贫富悬殊等问题;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也不能保证经济稳定增长,不能消除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是什么?认识这一问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的科学概念。

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从时间上讲,它起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初级阶段。

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也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是不能逾越,也是无法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论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提出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2).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从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不能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某些错误观点出发。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种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合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纠正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点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实践证明,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离开社会主义,而是在脚踏实地地建设社会主义。

(3).帮助我们防止“左”的和右的错误,坚定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只讲性质和方向,不讲程度和水平;或者只讲程度和水平,不讲性质和方向,都会使人们陷入盲目、不清醒的状态,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

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认识和把握,则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3.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①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

商品经济是在社会分工条件下,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和进行经济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

作为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相对应的。

而市场经济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将社会资源配置到社会需要的部门。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现代社会的两种资料配置方式。

②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没有商品经济就没有市场经济。

但是,市场经济不能与商品经济及市场简单地相等同,因为市场经济的存在意味着市场对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起着基础作用,这要以商品经济发展为普遍的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为前提条件。

概括地说,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4.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答:⑴在简单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两重属性。

劳动的社会性要求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符合社会的需求,而劳动的私人性又往往使商品不能符合社会的需求,从而导致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发生矛盾。

⑵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这是因为:第一,这一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这些矛盾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第二,这一矛盾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第三,这一矛盾决定着私有制下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三种: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6.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答:(1)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它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对于某种特定性质的生产关系;各个阶级都从本阶级利益出发,采取拥护或者反对的态度,因而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阶级性。

各个不同阶级,都有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性质不同的政治经济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又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代表的无产阶圾利益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同社会发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7.如何理解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统一体?答:两者是统一的,缺一而不成为商品。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必须以使用价值作为载体。

一种使用价值之所以成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通过交换供他人消费,是以同质的可以比较的价值的形成为依据的。

两者又是相互对立的,即交换的双方不可能同时既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价值。

对于卖者来说,其目的在于实现商品的价值,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他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

对于买者来说,其目的在于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他必须支付相应的价值。

所以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8. 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化形式,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在预付资本已定的条件下,利润率的高低由剩余价值量的多少来定,而剩余价值的多少则取决于剩余价值率。

所以,凡是能够提高剩余价值率的一切方法,都会相应地提高利润率。

(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就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来看,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一定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越低,同量资本中的可变资本部分就越大,所使用的劳动力就越多,创造的剩余价值也越多,从而利润率也就越高;反之,利润率就越低。

所以,利润率同资本有机构成按相反方向变化。

(3)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率,从而也就可以提高年利润率。

而实际上资本家所关心的正是年利润率,所以,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关系。

(4)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

不变资本的节省本身不会带来更多的利润,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它可以减少预付资本总额,从而可以提高利润率。

一方面,不变资本的节省可以使资本价值构成降低,从而使用同量资本能够使用更多的劳动力,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不变资本的节省还可以减少商品价值中由生产资料转移过来的部分,从而降低商品的生产成本。

这两者都会使利润率提高。

(5)原料价格的变动。

原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提高,预付总资本增加,利润率下降;原料价格下跌,生产成本降低,预付总资本减少,利润率提高。

所以,原料价格的变动与利润率成反比例。

9.论述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区别?答: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划分,区别在于:(1)目的不同,将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目的是为了区分资本的流动性,便于加强资产管理;而将公司资本划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可变资本的目的是为了区分资本的与增值能力,以便发现资本的真正本质。

(2)依据不同,将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依据是资本本身是否具有流动性;而将资本划分为可变资本与不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追利性、增值性(3)作用不同。

将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作用是加强对资本的管理,以便认识资本的运动性,为搞好资产运作服务;而将资本划分为可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作用是为了真正区分哪些资本能在运动中实现了价值的增值,哪些资本只是在运动中实现其服务性并没有增值。

从而有利于揭露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10.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职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法人制度,他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二是有限责任制度,它有两层意思:其一是企业只以全部法人财产为限,对债务承担有限的责任;其二是当企业破产清偿债务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为限,对企业承担有限的责任。

三是科学的组织制度,通过建立科学的组织制度可以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