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部分知识点及难点)
(完整版)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搭理考复习大纲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 1宇宙中的地球1、天系通通级别:河外星系← 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2、太阳系中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 运动特点 : 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3、由于地球上有生物,因此地球是一颗特其他行星。
4、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基本条件:外面条件: 包括太阳坚固的光照和地球安全的运行轨道;自己条件:(1)地球有适中的质量体积,因此地球周围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2) 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及地球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因此地球上有适中的温度; (3) 地球上有液态水 ( 能形成海洋 ) 。
§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本源,它可以保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可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供应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还可以经过人为转变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2、太阳活动的标志包括黑子和耀斑。
当太阳活动比较激烈时,可以形成磁暴和极光现象,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可以引起水旱灾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 3 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自转周期若以太阳为参照物大体为24 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日;若以远离地球的某一恒星为参照物,则大体为23 小时 56 分 4 秒,叫做一个恒星日日。
2、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公转周期大体为365 天 6 小时 9 分 10 秒,叫做一个恒星年年。
3、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 ( 1) 昼夜更替现象;(2) 不相同经度出现了不相同的地方时,即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要早;(3) 形成了地转偏向力,即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4、在空白图中绘制出直射光辉、晨昏线,注明出直射点及夜半球,表示出地球自转方向。
5、地球公转与自转轨道的夹角叫做黄赤交角,其大小是23°26′ 。
高一地理知识点难点总结归纳
高一地理知识点难点总结归纳高一地理知识点难点总结归纳地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主要研究地球的物理环境,人类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地球及其成分的演化和变化。
高中地理学习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有一些知识点难度较大,下面给出几个例子。
1. 地貌演变地貌是指一定范围地表的地形、地貌、地貌发育史和其规律等综合性自然地理学问题。
地貌演变是指地质、气候、生物和人类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地貌经历了复杂的演变历程。
地貌演变过程中不同的地区出现了不同的地貌形态,如高山、平原、丘陵、海岸等。
因此,理解地貌演变的规律,对研究地球的演变过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2. 社会经济地理社会经济地理是研究人类在地表空间上的经济活动以及地理条件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涉及工业、农业、城市化、交通、环境污染等方面。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资源利用等情况存在较大差异,这些都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理解社会经济地理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3. 气候变化气候是指在相当长时间内的气温、降水和风向风速等常年平均情况以及季节性和年际变化的一般趋势。
气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安全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气候灾害如洪涝、旱灾、台风、冰雹等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
因此,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趋势以及其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地理学习涵盖范围广,知识点复杂,但只有掌握了这些难点,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和与之互动的自然和人类环境。
除了以上三个例子,高一地理学习还包括其他许多知识点,如地球的结构、板块运动、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等等。
这些知识点都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理解地理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关键。
例如,讲解板块运动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地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灾害和环境变化等方面,因为板块运动是地球变化和地震和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的根源之一。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必修一:地球运动专题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高考地理部分知识点归纳(高中地理部分)
高考地理部分知识点归纳(高中地理部分)1、地球生命存在条件的原因外部条件:稳定的光照条件; 安全的运行环境(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特征)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大气的保温和调节作用等使地球有适当的温度自身条件地球体积质量适中,有大气层,经过漫长演化,适于生物呼吸 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形成原始海洋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温度高低与波长长短关系:温度高,辐射最强部分波长短。
太阳辐射波长小于地面和大气保温效应: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大气把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吸收(长波辐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大气以逆辐射的形式把一部分能量返还给地面,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保温作用3、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空气水平运动的影响 (1)三个力的特点 (2)三个力对空气水平运动的方向的影响 (3)图示风向(北半球为例)4、我国酸雨的分布及原因我国的酸雨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中PH 值小于4.5的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我国南方各大城市中,所使用的能源大多是高硫含量的煤②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的灰尘颗粒也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形成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而北方则相反③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于北方,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广阔,风力强劲,易于气体扩散。
5、海水温度: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的蒸发。
收支基本平衡,但不同季节,各个海区收支并不平衡,低纬度海区收入大于支出,中高纬度海区支出大于收入空间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表层温度随纬度而降低影响海水 太阳辐射 季节变化:夏季得到多,温度高,温度随季节变化温度的因素 深度变化:随深度增加而递减,热量集中表层,1000m 以下常处于低温状态 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地区温度较高,寒流流经地区温度较低 海水对气温 原因:海水热容>土壤>岩石>空气的调节作用 结果: 海水的温度变化比陆地温度变化小;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陆地上空慢 6、海水盐度原因分析:(降水量小,蒸发量>降水量) (蒸发量减小)(降水丰沛,降水量>蒸发量)101010101008100610041004F F 1F 2F 2HpaHpa风向近地面风向(受三个力的作用)与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向(受二个力的作用)与等压线平行影响因素:气候(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偏高、寒流偏低)最高海区:红海(位于副热带,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陆上流入淡水少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最低海区:波罗的海(有大量淡水汇入、蒸发又小、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7、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1)在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难点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难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理解地球为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及其引起的昼夜更替和季节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识别地图上的比例尺、图例、方向等基本要素,了解地图的种类和用途。
3. 地图投影:理解地图投影的概念,掌握几种常见的地图投影方法及其特点。
4. 坐标定位:学会使用经纬度进行地理坐标定位,了解不同坐标系统的区别。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结构:掌握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特点。
- 气候类型:识别并理解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 气候变化: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过程: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 河流与湖泊:了解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分类及其地理意义。
3. 地貌学:- 内力作用:理解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内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 外力作用:掌握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及其地貌表现。
- 地貌类型:识别不同的地貌类型,如山脉、平原、盆地等,并了解其形成过程。
4. 土壤类型与分布: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识别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与迁移: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理解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 城市化进程:掌握城市化的概念,分析城市化的特点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布局:了解不同农业类型的分布和特点,分析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
- 工业区位:掌握工业区位理论,分析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3. 交通运输:- 交通网络: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
- 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交流的作用。
4. 环境与发展:- 环境问题:识别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等。
- 可持续发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1. 第一章节:地球与地图知识点•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的形状为近似于椭球体,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构成。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自转使得地球产生了白昼和黑夜,公转使得地球有了季节的变化。
•地球的坐标系统:经度和纬度是地球上点的几何位置坐标,经度决定东西方向,纬度决定南北方向。
•地球表层的特征:地球表层有大陆和海洋两大特征,它们是地球表层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考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对地球的影响。
•如何使用经度和纬度确定地球上某点的位置。
•大陆和海洋在地球表层的分布特征。
•掌握地球的形状与结构以及地球的运动对地球的影响。
•理解经度和纬度的概念,并能使用它们确定地球上某点的位置。
•了解大陆和海洋在地球表层的分布特征。
难点•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对地球的影响。
•熟练运用经度和纬度确定地球上某点的位置。
•理解大陆和海洋在地球表层的形成和分布原因。
2. 第二章节: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次爆炸,之后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
•日地月系统的特征:地球绕太阳公转,同时自转;月球绕地球公转,同时自转。
•天体的运动规律:开普勒三大定律描述了天体运动的规律,其中包括轨道定律、面积定律和周期定律。
•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
•日地月系统中地球、太阳和月球的运动特征。
•开普勒三大定律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重点•理解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
•掌握日地月系统中地球、太阳和月球的运动特征。
•熟练运用开普勒三大定律解释天体运动的规律。
难点•理解宇宙起源和演化的过程,理解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基本原理。
•理解开普勒三大定律的深层含义,理解其对天体运动规律的解释。
(以下章节内容和格式与前两章类似,此处省略)3. 第三章节:地球的水资源知识点•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绝大部分是海水,只有少部分是淡水,而且淡水主要分布在冰川和河流之中。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重点难点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重点难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理解地球为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及其引起的昼夜更替、季节变化等现象。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习地图的比例尺、图例、方向等基本要素,了解地图的种类和用途。
3. 地图的解读与制作:掌握如何识别和解读等高线、等深线、气候图、人口分布图等,学会制作简单的地图。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结构和大气运动:理解对流层、平流层等大气层特点,掌握风、气压、气温等基本概念。
- 气候类型与分布:学习柯本气候分类法,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在全球的分布。
- 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探讨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了解极端天气事件的形成与影响。
2. 水文循环与海洋地理:- 水文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掌握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水文循环的各个环节。
- 海洋地理特征:了解海洋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掌握海洋与气候、海洋资源的基本知识。
- 河流与湖泊:学习河流的流域、水系结构,了解湖泊的类型和分布。
3. 地貌学:- 内力地质作用:理解地壳运动、板块构造理论、地震、火山等内力作用的基本概念。
- 外力地质作用:掌握风化、侵蚀、沉积、冰川等外力作用的过程和地貌形态。
- 地貌类型与分布:学习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地貌类型的形成和特征。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与迁移: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掌握人口迁移的类型和原因。
- 城市化进程:探讨城市化的概念、历程和影响,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问题。
2. 经济地理:- 农业地理:学习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类型和农业布局。
- 工业地理:了解工业区位理论,掌握不同类型工业的分布和特点。
- 交通运输与贸易:探讨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布局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
3. 文化地理与旅游地理:- 文化景观与文化扩散:学习文化景观的形成机制,了解文化扩散的方式和影响。
高中地理知识点重难点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重难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地面距离的比值;地图符号和注记是地图的基本要素,用于表示地理事物和数值。
3. 地图的投影: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的曲面转换为平面的过程,不同的投影方式会导致地图上的方向、面积、距离和形状产生变形。
4. 地形图的判读:通过等高线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等,其中对流层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
- 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气候,以及各自的特征和分布。
-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2. 水文循环与洋流:- 水文循环的各个环节: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 洋流的形成与分布:寒流和暖流的形成原理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地貌与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
- 地貌类型: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等的形成和特征。
4. 土壤类型与分布:土壤的形成与分类,如砖红壤、棕壤、黑土等。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分布的规律:沿海、沿河、平原地区人口密集。
- 人口问题:人口过多或过少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
-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速度、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分类与分布: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以及各自的地理分布特点。
- 工业布局的因素:资源、市场、交通、劳动力等。
- 工业区位理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等。
3. 交通运输与贸易:-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
- 贸易路线与贸易伙伴:国际贸易的主要航线和贸易伙伴。
4. 环境与发展:- 环境问题: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
高中地理必备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备知识点一、自然地理部分。
1. 地球的宇宙环境。
- 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 - 银河系(河外星系) - 太阳系 - 地月系。
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包括稳定的太阳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液态水(与温度有关)和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
2.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是古登堡界面。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 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大气圈的垂直分层由下到上为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高层大气(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据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3. 大气受热过程。
-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吸收(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反射(云层、尘埃反射)、散射(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其中大部分射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4. 气压带和风带。
- 三圈环流:低纬环流(0° - 30°),近地面形成信风带(北半球东北信风,南半球东南信风);中纬环流(30° - 60°),近地面形成西风带(北半球西南风,南半球西北风);高纬环流(60° - 90°),近地面形成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东北风,南半球东南风)。
精选高一地理必修一重难点知识总结三篇
精选高一地理必修一重难点知识总结三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精选高一地理必修一重难点知识总结三篇高一地理必修一是高中地理知识里非常重要的一环,知识点众多,同学们在学习时有必要记下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点,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精选高一地理必修一重难点知识总结三篇
精选高一地理必修一重难点知识总结三篇地理必修一是高中地理学科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重难点知识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掌握。
接下来,本文将就地理必修一的三个重难点知识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自然地理重难点: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对于我们的认知和探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地球的真实形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一个疑点。
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地球是一个为圆的球体。
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地球的形状并不是完全为球体。
实际上,它是一个稍微扁平的椭球体。
这种形状被称为地球的地球形。
二、人文地理重难点:人口与人口变化人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而人口的变化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颇具影响的一方面。
人口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变化,比如经济、社会文化、科技进步等。
因此,对于人口问题的研究和掌握,是我们认识和探索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人口变化的趋势和人口结构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资源与环境的重难点:资源的分类和特点资源是我们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和能源。
资源的分类和特点是其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在这个方面,资源一般可以根据它们的性质和直接用途进行分类。
比如:天然资源、人工资源、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同时,资源的特点也需要我们掌握。
比如,资源是有限的,在不合理的利用和过度开发下,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此,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也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总之,地理必修一的学习知识点非常多,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尤其是其中的重难点知识,掌握好这些重难点知识,会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首先,对于自然地理重难点知识中地球的形状,我们需要学会如何认识和探索它。
地球的形状不仅是地理学的基础,同时也涉及到天文学和物理学等多个领域。
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地球的各个方面,比如它的大小、地形、地理位置、自转和公转等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探索地球的真实形状。
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重难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重难点【难点归纳】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重难点(附76个易错细节)_天气三圈环流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1、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大气还大地(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2、大气作用:⑴ 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使夜晚不太冷⑵ 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使白天太不太热削弱作用表现在:⑴ 反射⑵ 吸收:臭氧吸收紫外线。
氧气和水汽吸收红外线⑶ 散射:空气中微粒和水汽起散射作用。
日出前天已经亮,日落后天没完全黑。
结论:晴天时,昼夜温差大。
阴天、雾霾天气、雨雪天昼夜温差小。
例1、农村秋末制造浓烟抵御寒冷空气,增强大气的逆辐射。
3、影响光照(太阳辐射能)的因素:海拔、天气、纬度例1、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的原因: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且日照时间长,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成为农业发展的最大优势(但是大气稀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弱,且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所以气温低,热量不足。
)例2、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气候干燥,多晴朗天气,大气稀薄,使太阳能丰富例3、四川盆地成为太阳能最不丰富地区的原因:多阴雨天气。
热力环流1、形成过程:同水平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水平面的气压差→大气水平运动(风)气温差越大,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
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
2、高压与低压是同水平面相比较而言的3、气压值大小顺序B>A>D>C4、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同时气压越低。
同水平面,气温越高,气压越低。
5、低压控制近地面,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高压控制近地面,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干燥。
几种特殊的热力环流1、热岛效应:城郊风⑴ 市区建筑物密集,人口多,城市尾气多;树木少,所以市区气温比郊区高⑵ 绿地和河流能调节气候,降低气温。
2、海陆风⑴ 夏季海风凉爽湿润,冬季海风温暖湿润⑵ 夏季陆风炎热干燥,冬季陆风寒冷干燥⑶ 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难点5篇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难点5篇高一地理必修一在整个高中地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既是高一又是整个高中阶段的重难点,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盼望能关心到大家!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1(1)褶皱的概念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2)褶曲的基本形态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即褶皱的一个弯曲。
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
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在地貌上,有时候背斜发育成山岭,向斜发育成谷地。
但是,不少褶皱构造背斜的顶部因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轴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3)褶皱山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褶皱山。
褶皱山的规模有大有小。
大规模的褶皱山系可以绵延数千千米,如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以及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等。
小规模的褶皱山只有几十米。
褶曲形态岩层形态岩层新老关系地形形态未侵蚀地形侵蚀后地形背斜向上拱起中心部分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山岭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向下弯曲中心部分岩层新,两翼岩层老谷地向斜轴部受挤压,物质坚硬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21.推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推断根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推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维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根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高中地理常考知识点
高中地理常考知识点高中地理常考知识点(一)1.德干高原降水少的原因。
德干高原东西两侧有比较高峻的东高止山的西高止山,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水汽的进入,因此德干高原降水偏少。
2.德干高原两侧的降水为什么多于东侧原因:印度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的西南季风来自海洋,水汽充足,降水多,冬季的东北季风来自陆地,降水较少,而德干高原西侧则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上,所以降水多于东侧。
3.说明德干高原为主要产棉区的原因。
德干高原降水少,光照强,热量充足,土壤肥沃,透气性好,水源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
中亚4.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以及带来的问题?人为原因:人们大量引用阿姆河、锡尔河的河水灌溉土地,致使这两河流入咸海的水量却日趋减少危害: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土地盐碱化和草原荒漠化加剧,白沙暴盛行从而直接威胁到周围地区居民的生存;水质恶化使大量的鱼类灭绝。
高中地理常考知识点(二)一、东亚:1、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2、西部内陆: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二、东南亚:1、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大部分、菲律宾群岛,北部夏季高温多雨);2、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常年高温多雨);三、南亚:1、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印度半岛大部分);2、热带沙漠气候;(印度中下游;巴基斯坦以热带沙漠为主);四、中亚:1、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五、西亚和北非:1、热带沙漠气候为主;(770多万平方千米);2、小部分为地中海气候;高中地理常考知识点(三)大洋洲: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①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压;②东南信风来自于暖流;③地形因素:处在大分水岭迎风坡;2、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控制);3、热带沙漠气候(被南回归线穿过;西澳大利亚寒潮);4、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30゜-40゜);。
地理高中知识点归纳
地理高中知识点归纳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一、基础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等部分组成,其中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岩石层。
板块构造理论:地球的外壳是由若干个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不断地进行相对运动,从而形成了各种地貌和地质现象。
地形和地貌: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包括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地貌则是指地表因各种作用而形成的形态,包括侵蚀、堆积等。
气候的形成因素: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到纬度、地形、洋流和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
气候类型和特点: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每种气候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如温度、降水、风向等。
水循环: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径流等环节。
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东半球,尤其是温带地区和沿海地区。
世界人种和民族:世界人种包括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等,不同人种在体质特征、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民族则是指具有共同或同类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的人类群体。
世界文化和旅游:世界文化包括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文学、艺术、历史等,旅游则是指人们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流动和交流。
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跨国公司等,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二、重点知识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的旋转运动,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的旋转运动。
自转和公转是形成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
天文和历法:天文是指研究宇宙中天体的学科,历法则是根据天象测定时间的方法,包括日历、农历等。
气象和气候学:气象是指对大气现象的研究,气候学则是指对气候形成和变化规律的研究。
地质和地貌学:地质是指对地球物质组成和结构的研究,地貌学则是指对地表形态的研究。
水文地理学:水文地理学是指对地球上水体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研究,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是指对城市发展、变化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包括城市规划、城市经济等。
高中地理部分重难点总结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及主要类型 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包括几种常见的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2、天体系统(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八大行星(1)组成:按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1)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
②共面性: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倾角都很小,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③近圆性:公转轨道椭圆的偏心率都很小,都接近正圆。
(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没有特殊的地方。
八大行星的质量、体积、距日远近等结构特征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由此,可以将八大行星划分为三类:①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②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③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宇宙环境条件(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2)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 1、日地距离适中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3、液态水的存在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在高温高压下,四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核。
3、对地球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②是地理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
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③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能源。
4、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1、太阳高度角。
一般来说太阳高度角大的地方太阳辐射强,我们一般说纬度低的地方太阳高度角大,因此可以说纬度低的地方太阳辐射强。
2、海拔高度。
海拔越高,大气层薄,云量少,太阳辐射强。
最完整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超详细)
最完整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超详细)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第一部分地球的宇宙环境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是指宇宙中的各种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的系统。
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包括:宇宙、星系、恒星、行星系、卫星系和小行星带等。
太阳系是行星系的一种,包括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其中太阳是中心天体。
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考点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它的普通性体现在: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都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和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地球的特殊性在于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外部自身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适宜的温度条件、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有液态水等。
考点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是地球上生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品。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此外,太阳辐射还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及原因包括太阳能和风能,其开发条件评价包括能源丰富程度、市场大小、距离、资金、技术和政策等。
新能源的优点是清洁无污染、可再生,但缺点是能量密度小、变化大不稳定。
考点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层。
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两极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高中地理最难部分
高中地理最难部分【实用版】目录1.引言:介绍高中地理的难度和难点2.高中地理的难点:地形、气候、人口、城市等3.如何应对高中地理的难点:学习方法、地图阅读、资料整理等4.结论:总结高中地理的难点及应对方法正文【引言】高中地理是学生们在高中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涉及到自然和人文等多个方面,内容繁杂且知识点众多,因此被认为是高中阶段最难的学科之一。
高中地理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地形、气候、人口、城市等方面,这些难点不仅需要学生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学生们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中地理的难点】1.地形:高中地理中的地形部分涉及到山脉、平原、高原、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这些地貌类型的形成和演变过程需要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同时,地形对气候、水文等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也是难点之一。
2.气候:高中地理的气候部分涉及到气候类型的划分、气候特征的描述、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内容,需要学生们具备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人口:高中地理的人口部分主要涉及到人口的分布、人口的增长、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等内容,需要学生们理解人口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人口问题。
4.城市:高中地理的城市部分主要涉及到城市的形成、城市的发展、城市的规划等内容,需要学生们理解城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城市问题。
【如何应对高中地理的难点】1.学习方法:学生们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通过地图阅读、资料整理等方式来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2.地图阅读: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学生们需要通过地图阅读来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提高自己的空间思维能力。
3.资料整理:高中地理的学习需要大量的资料积累,学生们需要学会如何整理和利用这些资料,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破洋流知识三步曲河南/赵敬君洋流涉及范围广、名称多,不好记忆,加之学生对洋流的成因难理解、分布记不准、影响不理解,所以学习起来感到吃力。
下面给出学习这部分知识技巧的三个步骤,即首先理解洋流的成因,推理记忆全球洋流分布规律;其次是结合模式图,掌握每支洋流的具体分布,自行绘制各海区洋流分布图;三是例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辨析成因,掌握分布1、洋流的形成原因(1)风海流: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如信风和盛行西风。
(2)密度流:由密度较低的海区(水面较高)流向密度较高的海区(水面较低),如海水由大西洋表层流入地中海。
(3)补偿流:分为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如秘鲁寒流为水平补偿流,附近上升流为垂直补偿流。
2、区分洋流性质从较低纬海区流向较高纬海区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高,为暖流,反之为寒流。
3、判断依据中低纬度海区,大洋东岸是寒流,大洋西岸是暖流;中高纬度海区,大洋东岸是暖流,大洋西岸是寒流。
北半球西风漂流是暖流,南半球西风漂流是寒流。
4、全球洋流分布规律总结(1)在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3)南半球中纬度海区,形成规模很大,环绕地球的西风漂流。
它是海水受盛行西风影响(风海流),洋流自西向东(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流动。
(4)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性质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沿岸海水向西流去,呈逆时针方向的季风洋流;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沿岸海水向东流去,呈顺时针方向的季风洋流。
二、绘制模式图,具体落实联系世界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结合世界海陆分布大势,绘画出洋流的分布模式图,进而落实每支洋流的名称、流向和性质,如图所示。
三、结合实例,注重影响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解环境类型影响举例气候促进高低纬间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大陆西岸——形成沿岸荒漠环境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著名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我国的舟山渔场海洋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油船泄漏,陆地近海污染海洋航行航行速度;时间、经济效益顺流加速,逆流减速考地理简答题解题思路——生态环境专题面临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有被淹没的危险。
⑵火地岛(新西兰南北二岛)面临的环境问题: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层空洞扩大,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
⑶赤潮问题: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春夏温暖季节,面临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有被淹没的危险。
⑵火地岛(新西兰南北二岛)面临的环境问题: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层空洞扩大,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
⑶赤潮问题: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春夏温暖季节,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
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易发生赤潮的区域:珠江口、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海的海口湾等。
易发生赤潮的时间: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
带来危害:①海水富营养化,浮游生物繁盛,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②危害人体健康,③影响海洋旅游业。
⑷全球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①引起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②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⑸酸雨带来的影响:①酸雨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④危及人体健康。
⑹减少酸雨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⑺水土流失问题: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措施:①压缩农业用地,建设稳产高产农田;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③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适当压缩牲畜的数量,提高牲畜质量;④开矿时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并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⑤小流域综合治理。
自然灾害的“功”与“过”一、气象灾害1. 寒潮所谓寒潮即指大规模的强冷空气迅速南下,势力非常强大,造成沿途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雨等现象,这种强冷空气南移的过程称为寒潮。
寒潮所造成的灾害有:强降温可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尤以秋、春季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隆冬,内蒙古、青藏的畜群在寒潮中饱受冻灾、雪灾之苦。
严重的大雪、冻雨可压断电线、折断电杆,造成通讯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等。
寒潮的“过”给人们印象之深以致掩盖了它带给人们的益处。
寒潮其实也有“功”:(1)寒潮是风调雨顺的保障。
我国受季风的影响,冬天气候干旱,尤其是北方如遇少雪多晴的暖冬,农田的麦土随风吹扬,水分蒸发,地力减退,直接威胁着来年的春耕播种。
适度的寒潮南侵,可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致使表土凝结附着于地表,减少北方的扬沙天气;东北、西北的冬雪积累,在保持土壤适度的同时,春天消融的积雪,还可缓解春播的旱情。
(2)寒潮还有助于地球表面的热量交换。
受地球形状的影响,球体表面受热不均,自赤道向两极形成了热带、温带、寒带。
寒潮携带大量冷空气向低纬“倾斜”,使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交换,促进了全球的热量平衡。
(3)寒潮还可净化大气。
在冬季,人们易患流感,当病人咳嗽时,飞沫中包含有大量病毒,易造成传染。
寒潮来临后,带来大量雨雪,这样不仅增加了空气湿度,而且飞沫中的病毒也会随雨雪而降落。
(4)寒潮带来低温,还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病虫害。
(5)寒潮还可带来风力资源,风力强劲、风向较为单一的大风是我国北方草原牧区宝贵的动力资源。
2. 风暴潮风暴潮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风暴潮频繁发生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沿海国家和地区,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非常巨大,风暴潮灾害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海洋灾害。
据国家海洋局统计,1949——1998年的50年期间,我国共发生中等风暴潮270次,平均每年5次以上,严重风暴潮灾害48次,特大风暴潮15次。
其中,造成显著灾害损失的有112次,1989——1998年的10年期间,风暴潮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严重年份(1997年)超过300亿元。
风暴潮对海岸的破坏作用主要包括:(1)对沿岸设施的破坏。
风暴潮最严重的危害是对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设施的破坏。
风暴潮席卷之处,房屋倒塌、树木和作物倒伏、船舶颠覆。
(2)沿岸蚀退作用加剧。
风暴潮时海水水位升高,海水向岸内推进,风浪和潮汐对沿岸的冲击作用增强,加剧海岸的蚀退作用。
同时,风暴潮使海岸填弃、河口加积、增大沿岸泥沙的运移,势必导致沿岸的进一步侵蚀。
(3)沿岸生态系统的破坏。
风暴潮破坏农田,冲毁作物,海水的倒灌,造成农田盐碱化,土壤生产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4)海水入侵。
主要表现为海水沿地下通道以各种方式向内陆入侵,严重影响地下水的质量,潜在危害大,难以治理。
风暴潮在对沿岸环境破坏的同时,也起到一定的建设和改造作用,主要包括:(1)对环境污染的改造。
风暴潮发生时,强大的水动力,将聚集在沿岸一带的污染物带到远海,加快污染物的自然净化。
(2)对水资源的补充。
对于目前缺水严重的北方地区来说,尤其是北方沿海工业城市,风暴潮所带来的大量淡水对这些城市的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3)对地下卤水资源的补充。
虽然风暴潮引起的海水入侵造成土壤盐碱化,但同时也使地下水的矿化度增高,补充了地下卤水资源。
3. 沙尘暴沙尘暴发生时伴随着大风,夹杂沙尘,风速大,危害大。
发生强沙尘暴时交通事故大量增加,飞机、火车、汽车常被迫停运。
但是沙尘暴也有有利的一面。
(1)沙尘暴能有效缓解酸雨。
因为我国北方常有沙尘天气出现,而沙尘中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
(2)沙尘颗粒有利于成云致雨。
沙尘颗粒并非圆形,而是表面凹凸不平,有利于水汽在地面上凝结。
(3)沙尘有助于海洋生物生长。
沙尘粒子中富含有海洋生物必需的而海水中却常常缺乏的铁和磷。
粒径小的沙尘随风飘到海洋上空,降落后到达海水中,为海洋生物生存提供了丰富的铁和磷。
4. 台风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强风会掀翻万吨巨轮,使地面建筑物和通信设施遭受严重损失。
特大暴雨会造成河堤决口、水库崩溃、洪水泛滥,瞬息间使农田、村镇变成一片汪洋泽国。
严重的风暴潮,潮位可高出海平面5~6米,破坏海堤、淹没岛屿。
但是,台风带来的不仅仅是灾难,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有利的一面,即能带来大量降水,尤其是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所带来的旱情。
二. 地质灾害1. 火山喷发早在2400多年前,地中海东部的克力特岛及附近的桑托林群岛上,曾出现过比罗马文化还要古老,且是当时欧洲最发达的文化,并出现过人口达十万之多的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城市。
但公元前1400多年,桑托林群岛中的赛拉岛上的火山爆发,所产生的地震和海啸严重地破坏了群岛及其周围岛屿上的城镇与村庄,降落的大量火山砾、火山灰把已经遭受破坏的建筑物与田园一起掩埋。
这个古老的文化城市就这样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
20世纪初,帕累火山、卡特买火山等的爆发,大量火山灰使太阳辐射量比正常值降低20%~30%,造成了大面积降温,仅北半球平均气温就下降了0.5℃。
但是,火山灰落定后可生成肥沃的土壤,成为当地居民主要的耕作地,如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火山灰十分厚,当地居民冒着生命危险在火山周围从事耕作。
2. 地震5级以上的地震发生后,通常使震区变成一片废墟。
但是大的地震常形成地裂缝、断层等,为科学考察提供了地质剖面,是难得的有利的一面。
“南极洲”知识梳理近年来,随着南极和北极考察的不断深入,南极和北极成为高考中重点考察区域。
这里对南极洲的知识进行一下梳理。
知识要点1.位置:⑴位于地球最南端,几乎全在南极圈内,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
⑵未来南半球各大洲跨越南极的交通中,南极洲是惟一的中间基地。
2.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五大洲。
3.地形:⑴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洲,平均海拔2350米以上;⑵冰层最厚的大洲,平均厚度1700多米(最厚处4000多米),有“冰雪高原”之称;⑶文森峰是最高峰,海拔5140米。
4.气候:⑴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⑵原因:纬度高,海拔高,高压控制,冰层反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