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球炼油、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数据及2020年项目趋势预测

合集下载

我国炼油现状和未来

我国炼油现状和未来

我国炼油现状和未来我国炼油行业现状近年来,我国新投产、在建/规划的炼油项目体现了明显的基地化、大型化趋势。

这些项目炼油能力都达到IOOOXIO4t∕a以上的规模,采用世界先进的技术,其设计、建设、生产运行和管理都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同时,民营企业成为中国炼油化工发展的生力军。

近年来,我国炼油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炼油能力已居世界第二,但行业正面临炼油能力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过低等问题。

随着近期一批新产能释放,炼油行业产能过剩还会进一步加剧。

随着国内地方炼厂和民营大型炼化项目的相继投产,2019年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净增3200x104t∕a,全国炼油总能力达到8.63x108t∕a,过乘IJ产能升至约1.2x108t∕a°目前,我国炼油行业在新型城镇化、经济转型升级、“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带来的巨大发展空间和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去落后产能、调结构、竞争加剧、替代能源发展的巨大挑战,同时还面临着环保趋严和质量升级加快的双重压力。

炼油技术进展及趋势炼油技术经150多年发展,已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

近年来,围绕劣质重油加工、安全环保持续升级、化工原料需求旺盛等要求,炼油技术在劣质重油加工、清洁燃料生产、炼油向化工转型等方面取得持续进展。

重油和劣质油轻质化加工技术一直是炼油行业技术开发重点,也是世界性难题。

近年来,原料适应性更强、转化率更高、连续操作时间更长的沸腾床加氢技术和悬浮床加氢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沸腾床渣油加氢技术指渣油进料与氢气混合后,从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器中催化剂颗粒借助于内外循环而处于沸腾状态。

悬浮床渣油加氢技术是基于减压渣油储分与充分分散的催化剂/添加剂粉末在高温、高压下反应。

悬浮床加氢技术因催化剂活性不高、固液分离困难等工艺难题,在国内外还没得到实质性的大规模工业应用和推广。

因高硫石油焦在产品销售方面受限,灵活焦化技术在劣质渣油加工上比延迟焦化技术有一定优势。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汽柴油质量升级要求,国内外开发了众多清洁燃料生产技术,汽油主要是降硫、降烯烧、提高辛烷值,柴油主要是降硫、提高十六烷值。

2024年石油化工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石油化工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石油化工市场规模分析简介石油化工行业是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它涵盖了石油提炼、化学加工和石油产品分销等多个环节。

本文将对石油化工市场的规模进行深入分析,包括行业总体规模、主要子行业的细分规模等方面。

石油化工市场总体规模根据统计数据,石油化工行业的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稳步增长。

根据最新的数据,石油化工行业的年产值已经超过XX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X%。

主要子行业规模分析石油提炼石油提炼是石油化工行业的核心环节之一。

据统计,全球石油提炼行业的年产值约为XX万亿美元,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主要石油提炼产品包括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化学加工化学加工是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化学加工主要涵盖了石油产品的进一步加工与转化。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化学加工行业的年产值约为XX万亿美元。

主要产品包括石化塑料、合成纤维、化肥等。

石油产品分销石油产品分销是石油化工行业的最后一个环节。

石油产品分销主要包括石油产品的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

根据数据统计,石油产品分销行业的年产值约为XX万亿美元。

石油化工市场趋势分析以环保为导向的发展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石油化工行业在近年来逐渐向以环保为导向的方向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推出了更加环保的产品和生产工艺。

新兴市场的崛起在亚洲和其他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推动下,石油化工行业在这些地区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尤其是在中国、印度等国家,石油化工行业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

技术创新的推动技术创新是石油化工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石油化工行业在产品研发、工艺改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高效节能、智能制造等技术不断涌现,为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结论综上所述,石油化工行业是全球范围内市场规模较大的重要产业之一。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新兴市场的崛起以及技术创新的推动,石油化工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019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测分析

2019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测分析

2019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测分析
2018年6月,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月度石油市场报告称,全球石油需求明年将保持强势增长,美国石油产量预计将继续主导供应增长。

IEA预计,2019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约7000万吨,增幅与2018年持平,其中大部分增幅将由对石油化工产品需求的上升所驱动。

经济复苏增长以及全球石化行业的发展将对石油需求增长构成支撑。

不过IEA同时警告,其预测所面临的风险正呈上升趋势。

报告指出,风险因素包括价格上涨的可能性、经济信心减弱、贸易保护主义以及美元可能进一步走强。

IEA还预计,明年欧佩克以外的石油供应增速将小幅放缓至8500万吨;与之相比,2018年的增速为9900万吨。

迄今为止美国增速最快,在今明两年非欧佩克国家总增产规模中占比约75%。

但是,美国的物流和基础设施瓶颈应会对该国产量增长构成一定制约。

IEA表示,上个月欧佩克产量小幅增长5万桶/天(约250万吨/年),至3169万桶/天,主要是受欧佩克事实上的领导者沙特的产量增长推动。

欧佩克6月12日发布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称,5月份该组织原油产量环比增长3.5万桶/天(约170万吨/年),达3187万桶/天(约15.83亿吨/年),其中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和利比亚的生产中断部分抵消了沙特增产的8.55万桶/天。

欧佩克预计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165万桶/天,达9885万桶/天。

预计今年美国石油平均。

2019年石油化工行业最新报告

2019年石油化工行业最新报告

2019年石油化工行业最新报告1. 需求影响油价因素加大▪ 1.1 供给侧推升油价,但需求端承压▪ 1.2 OPEC超额减产,原油供应端持续收缩▪ 1.3 政治博弈,霍尔木兹海峡占据原油交通要道▪ 1.4 全球大型石油公司增加天然气产量▪ 1.5 美国原油产量创新高,不可忽视NGL的影响▪ 1.6 页岩油钻机数下降,美国原油供应增速放缓▪ 1.7 美国输油管线逐渐投产,页岩油运输瓶颈或打破▪ 1.8 页岩油现金流承压,未来产量或将放缓▪ 1.9 石油需求结构变化,总需求增长但化工用途增多▪ 1.10 2019年上半年需求疲软,下半年有望回升▪ 1.11 全球上游资本开支结构性变化,海洋增长确定▪ 1.12 进口LNG相对于原油的性价比提升▪ 1.13 IMO2020对于原油影响▪ 1.14 油价预测与核心假设,全年中枢在65-70美元/桶2. 炼化产能投放,竞争力影响未来格局▪ 2.1 石化价格与油价历史高度相关,低油价时盈利较好▪ 2.2 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结构性变化▪ 2.3 当前周期的位置,产能投放及行业主动去库存期▪ 2.4 炼油产能及需求分布▪ 2.5 全球炼油产能释放,规模化一体化趋势▪ 2.6 主要化工品国内仍有缺口,但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2.7 人均塑料消费量,中国仍有较大潜力▪ 2.8 中国乙烯当量需求及增速,乙烯进口依存度仍高▪ 2.9 美国低成本的乙烯产能持续扩张▪ 2.10 炼化综合竞争力对比,未来是石化园区的对比▪ 2.11 国际化对比聚酯产业链,PX的国内产能崛起▪ 2.12 全球视角下的PTA产能演变,国内竞争力凸显▪ 2.13 聚酯行业集中度提高,产业链一体化利润稳定▪ 2.14 预计行业并购活动增加3. 投资与推荐报告内容:。

全球及中国炼油行业产能分布、原油进口量及成品油出口量分析

全球及中国炼油行业产能分布、原油进口量及成品油出口量分析

全球及中国炼油行业产能分布、原油进口量及成品油出口量分析近十年全球炼油能力稳步增长,亚太地区产能占比持续提升。

2009年,全球炼油产能为91.65百万桶/日,十年间全球炼油能力稳步攀升,2019年全球炼油产能增至101百万桶/日,年均复合增速约为1%。

2019年全球炼油能力增幅明显,同比增长1.5%,为近十年以来的最大增幅。

2019年增量主要来源于亚太地区和中东地区,其中亚太地区的主要增量来自于中国,随浙石化一期和恒力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陆续投产,中国大幅增加约85万桶/日炼油能力;亚太其他地区新增产能包括恒逸石化文莱项目17.5万桶/日和马来西亚PETRONAS炼厂30万桶/日。

中东地区新增炼油产能为沙特Jazan炼厂40万桶/日。

2019年亚太地区炼油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36%,居全球首位,较2009年提升5%,进一步巩固全球炼油中心的地位。

民营大炼化快速崛起,迎来炼化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2018-2019年得益于恒力石化、浙石化等民营大炼化的快速崛起,我国炼油能力均保持5%以上的较高增速。

2018年12月,恒力石化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投料,在2019年3月打通全流程,成为国内第一家具备“原油-PX-PTA-聚酯”全产业链的民营炼化企业。

2019年5月荣盛石化控股子公司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即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投入运行,在2019年12月全面投产打通全流程。

恒力石化、荣盛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的顺利投产,标志着我国民营大炼化全面迎来炼化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2019年民营大炼化的炼油产能占比也得以明显提升,从2018年的26%已提升至2019年的31%,而“三桶油”以及其他国营炼厂的产能占比由2018年的74%下降到2019年的69%,民营大炼化的相继投产正在逐渐打破国营炼厂行业垄断的格局。

我国炼厂开工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结构性过剩形势日益严峻。

2019年全球炼厂的开工率约为81%,虽然较2018年略有下降,但仍处于较好的水平。

中国石化和化工产业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石化和化工产业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石化和化工产业现状及未来趋势中国的化工产业是全球最大的化工生产国之一,也是全球石化行业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的石化和化工产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今天,中国石化和化工行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与日俱增。

本文将探讨中国石化和化工产业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一、中国石化和化工产业现状1. 市场规模目前,中国的石化和化工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

据中国石化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石化企业完成产销总量4783.2万吨,其中,石油加工总量达到3.75亿吨,化工原料产量达到8532.9万吨。

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石化和化工市场已经非常庞大。

2. 技术水平中国的石化和化工技术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中国的化工企业在石油裂解、煤化工、合成树脂、新材料、新型合成纤维等领域取得了不少进展。

同时,在环保技术方面,中国的石化和化工产业也在逐步提高。

3. 进口依存度尽管中国的石化和化工产业在技术方面已经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进口依存度过高的问题。

2019年,中国石化行业进口额达到613.8亿美元,进口规模占据了全球石化市场总量的15%左右,其中70%来自中东和东南亚等地区。

4. 行业竞争力众所周知,石化和化工行业已成为全球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之一。

中国的石化和化工企业面临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激烈竞争。

不过,中国石化和化工企业在经营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并且在技术和成本方面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二、未来趋势1. 利用煤化工发展由于中国的油气储量有限,因此必须利用本土煤炭资源来扩大化工产业规模。

目前,一些新的煤化工项目正在兴建,这些项目有望进一步促进中国的石化和化工产业发展。

2. 探索新材料领域未来,中国的石化和化工企业将进一步探索新型材料的开发和生产。

这些新型材料可以应用在节能、环保、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立足国际市场中国的石化和化工企业将加倍努力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2019石油化工行业周期发展分析报告

2019石油化工行业周期发展分析报告

0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油价(美元)和中国石油净利要的油气资源分布在新疆、陕西、东北、环渤海湾和东海等地。国内的原油主要由中国石 油、中国石化、中海油和延长石油生产。其中长庆油田已超越大庆油田成为我国最大的油田。
中国主要油气资源分布区
2017年各油田产量(万吨)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常规油气田
称为常规原油和天然气;非常规油气主要包 含页岩油气、致密油气和煤层气。不同种类
的油气其埋藏地质和开采方式也不同。
原油和天然气是最重要的工业原料:原油被 称为工业的血液,是现代能源工业的重要组
成部分。此外,现代化学工业基本上建立在 原油和天然气两种大宗原料的基础之上。
原油储量和贸易|全球原油分布不均衡是贸易流向的根本原因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油价和原材料剧烈波动风险、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装置不可抗力、环保因素、贸易风险。
石油化工产业链:从油气到工业品和消费品
天然气
原油 油气开采
甲烷 NGL
燃料
大宗化工原料
天然气加工行业
化工原料 合成氨
液化气
甲醇
石脑油
乙烯
炼油厂
汽油 柴油
丙烯 丁二烯
炼油行业
航空煤油 沥青
2018年全球原油贸易流向(百万吨)
60.00
50.00 48.0
40.9
40.00
38.2
30.00 20.00 10.00
27.1 21.4 19.9 14.6 14.0 13.0 7.3
0.00

全球及中国炼油行业现状及趋势:全球三大炼油增量炼油产能主要来自于亚太预计过剩能力达到1.2亿吨-年

全球及中国炼油行业现状及趋势:全球三大炼油增量炼油产能主要来自于亚太预计过剩能力达到1.2亿吨-年

全球及中国炼油行业现状及趋势:全球三大炼油增量炼油产能主要来自于亚太,中国炼油能力结构性过剩趋重,预计过剩能力达到1.2亿吨-年一、炼油:对不同分子重量(沸点)组分进行分类的工程炼油的本质是对原油中不同分子重量或者说沸点的成分进行分离,分离的主要手段是蒸馏,但由于轻组分需求量远大于重组分,所以需要对于蒸馏出来的重组分进行裂化加工,于是乎出现了蒸馏+裂化工艺的不同组合。

因为内燃机对汽油存在高辛烷值的要求,重整工艺便是用于改变汽油中烃类的分子结构以提高芳烃成分占比。

炼油厂主要工艺及对应产品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相关报告: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炼油工业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在炼油工艺中,主要的大类工艺有蒸馏、裂化和重整三大工艺,其中蒸馏分为常压蒸馏、减压蒸馏两道工序,裂化存在热裂化、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三小类,重整存在热重整和催化重整两小类。

蒸馏:按照三段式汽化蒸馏工艺,对于一个采用大庆油的典型燃料-化工型炼厂而言,原油拔顶气一般为汽油,工序温度为95-100ºC,收得率一般为5%,组分以丙烷和丁烷为主;常压一线为煤油,工序温度为145-150ºC,收得率一般为9%;常压二线为轻柴油,工序温度为267-270ºC,收得率一般为6%-7%;常压三线为重柴油,工序温度为330-335ºC,收得率一般也为6%-7%;常压塔底重油工序温度为345-350ºC,收得率一般为65-75%。

减压蒸馏则需要根据炼厂类型,以生产催化裂化原料或者润滑油料。

裂化:直馏汽油占原油质量比重一般不超过25%,且辛烷值较低(只有50左右),发动机无法直接使用,与此同时,用途较窄的高分子量渣油质量占比又偏高(部分油种高达30%),于是乎产生了渣油裂化工艺。

当下热裂化辛烷值偏低,有恶臭,基本被催化裂化取代。

加氢裂化则是对催化裂化工艺的改进,主要是抑制催化裂化过程中发生的缩合反映和焦炭的生成,该工艺可以获得不含烯烃、收得率高达100%的液体产物。

世界炼油现状及趋势

世界炼油现状及趋势

15.6 10.4 0.0 10.4 0.0 5.2 0.0 15.6 114.7 5.2 0.0 0.0 5.2 0.0 0.0 0.0 0.0 10.4
250.3 46.9 31.3 151.2 26.1 5.2 349.4 109.5 41.7 156.4 20.9 0.0
172.1 57.4 31.3 10.4 302.4 99.1 93.9 10.4
其国内石油供应增加的支持下,尽管正在合理化的减少了炼油厂的数量,但近年
来总产能却有小幅上升。在欧洲,活跃炼油厂总数和总生产能力均有所减少。
与此同时,亚太地区的产能受该地区强劲的石油需求增长支撑一直稳步提升
至美国、加拿大加上欧洲的水平。目前,该地区的产能总计为 3350 万桶/日
(33.9%),其中中国占 1480 万桶/日(15%)。尽管日本和澳大利亚的炼油能
世界炼油现状及趋势
一、世界炼油产能概况
2019 年是自 1970 年以来全球炼油能力增长最多的一年,世界炼油能力净增
1.17 亿吨/年,上升至 50.81 亿吨/年。中国、沙特、马来西亚和土耳其等新兴经
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是主要驱动力。亚太地区在世界炼油总能力的占比从上年的
35.9%升至 36.3%,中东地区占比从上年的 9.0%升至 9.6%。但世界原油加工量并
里海
蒸馏
常压
1069 422.4 219.0 865.6 370.2 474.5 771.7
减压
490.1 187.7 57.4 342.1 151.2 146.0 318.1
二次加工
焦化
146.0 41.7 5.2 41.7 20.9 20.9 109.5
催化裂化 312.9 83.4 15.6 119.9 36.5 46.9 177.3

2023年石油化工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石油化工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石油化工行业市场规模分析石油化工行业,是在石油矿物资源及天然气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化学方法进行加工,提取出各种有用的化学品,包括燃料、化工原料、润滑剂、塑料、橡胶等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石油化工行业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

本文将对石油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一、全球石油化工行业市场规模据数据显示,石油化工行业是全球产值最高的领域之一,其产值占全球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

2019年,全球石油化工行业的市场规模为3.2万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石油化工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4.1万亿美元。

二、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市场规模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市场规模也十分庞大,在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出口贸易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体量。

据统计,2019年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总规模达到了1.43万亿元,其中炼油业占了约30%,石油化工原料业占了约25%,塑料产业和橡胶产业占了约25%。

预计到2025年,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化工市场之一。

三、因素影响1. 原油价格:石油化工行业的原材料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而原油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到石油化工行业的成本和利润。

2. 政策调控:政府在环保、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政策调控也对石油化工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 市场需求: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能源和化学材料的需求逐渐增加,市场需求是推动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4. 科技进步: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石油化工行业也得以实现更加高效、环保、智能化的生产,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综上所述,石油化工行业市场规模巨大,且在未来几年仍将继续增长,但也存在诸多挑战和风险,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影响,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和符合现实的发展战略。

中国石油化工现状及展望

中国石油化工现状及展望

中国石油化工现状及展望随着能源的消耗和需求的增长,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该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化工生产国,其市场规模约占全球的30%。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的现状从总体上看,中国石油化工产业近年来呈稳步发展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用化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9万亿元,同比增长7.7%,经济效益逐渐增强。

化工产品的多样性也反映了行业的发展。

在化学制品方面,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生产国和消费国。

中国的聚乙烯输出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2/3,聚丙烯输出量则占全球总量的1/2。

在炼油方面,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国之一。

截至2019年底,全国原油加工能力达到了9100万吨,同比增长4.8%。

另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的石油化工企业也开始逐渐向新兴领域投资。

例如,在特种材料、生物化学、新材料、先进能源以及环保产业等领域,中国企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投资。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面临的挑战虽然中国石油化工产业近年来的表现不俗,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问题。

由于中国发展不平衡的区域,一些地区的石油化工企业和产业链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和投资。

这意味着全国范围内的石油化工产品供应可能会受到限制,从而导致价格波动和供应瓶颈。

其次,环境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中国石油化工产品的高排放和高能耗已经成为公众日益关注的问题。

政府的环保政策也在执行,对企业的产品和生产优化设置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最后,行业内存在的过剩问题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中国的石油化工产能繁荣过度。

这意味着压力和利润挤压会对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

展望未来虽然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存在一些挑战,但行业的前景仍然十分光明。

首先,中国石化行业在技术革新和政府支持方面仍然取得成功。

政府已经开始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模式,鼓励企业投资于新的技术和研发。

国际油价2019年回顾及2020年展望

国际油价2019年回顾及2020年展望

PETROLEUM & PETROCHEMICAL TODAY特约专稿2020年第28卷第1期23国际油价2019年回顾及2020年展望李 展,侯 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29)摘 要:2019年中美贸易磋商进程曲折反复、全球宏观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导致石油市场需求增速放缓、供应相对过剩,国际油价均值同比下跌。

预计2020年石油需求增速略低于历史平均水平,非OPEC 供应维持中高速增长,维也纳联盟坚持贯彻减产协议,使全球油市在面对潜在供应过剩压力和IMO 船用燃料油新规冲击的同时,开启结构性再平衡之路。

在中美贸易谈判继续艰难推进、全球经济稳中趋弱、美伊冲突未导致大规模石油供应中断的情况下,预计2020年布伦特均价较大概率为60~70美元/桶。

关键词:油价 中美贸易 供需 展望收稿日期:2020–01–08。

作者简介:李展,工程师,硕士研究生,2015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应用经济学专业,主要从事原油市场研究和国际油价分析预测工作。

1 2019年油价走势:均值同比下跌,走势宽幅震荡1)2019年国际油价同比下跌。

布伦特均价64.16美元/桶,同比下跌10.50%;WTI 均价57.04美元/桶,同比下跌12.11%;迪拜均价63.52美元/桶,同比下跌8.81%。

2)石油市场基本面大体宽松,油价先升后降、年底反弹。

总体来看,油价继续受到OPEC 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非OPEC 产油国(以下简称“OPEC +”)达成的减产协议支撑,延续了2016年以来的低位回升势头,但中美贸易磋商进程曲折反复、宏观经济增长动能逐渐减弱、美国页岩油产量稳步增长,使全球石油市场供需基本面从上半年的紧平衡,变为下半年的略显宽松,油价呈现冲高回落形态。

4季度后半段,中美贸易谈判稳步推进,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达成,OPEC +扩大减产规模,多重利好因素支撑布伦特油价回升至65~70美元/桶。

2024年油气工程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油气工程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油气工程市场规模分析引言油气工程是指对油气资源进行开采、生产和加工的一系列技术和工作,是石油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油气开采技术的不断创新,油气工程市场规模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全球油气工程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全球2024年油气工程市场规模分析2019年全球油气工程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报告,2019年全球油气工程市场规模达到X亿元。

这一规模的增长主要受到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油气价格的波动影响。

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对能源的需求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主要需求市场分析亚太地区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油气工程市场,其需求规模占据全球市场的X%。

亚太地区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庞大的能源需求,主要需求市场包括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

随着这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油气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北美地区北美地区是全球第二大油气工程市场,其需求规模占据全球市场的X%。

北美地区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其开采技术的不断突破使得其成为全球油气工程市场的重要推动力。

美国是北美地区最主要的需求市场,其能源需求庞大且不断增长。

欧洲地区欧洲地区是全球第三大油气工程市场,其需求规模占据全球市场的X%。

欧洲地区的能源需求主要来自于工业和交通领域,其中德国、英国和法国是其主要需求市场。

欧洲地区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对油气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

市场规模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油气开采技术的不断创新,预计未来几年油气工程市场规模将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

以下是市场发展的几个趋势:1.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将持续推动油气需求增长。

2.油气开采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升将提高油气资源的可开发潜力。

3.渐进式的能源转型将对油气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油气仍将是主要能源之一。

4.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将推动对低碳能源的需求增加。

结论油气工程市场作为石油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与全球石油产量、石油消费量、石油炼化新增产能及炼化产能前景分析报告

中国与全球石油产量、石油消费量、石油炼化新增产能及炼化产能前景分析报告

中国与全球石油产量、石油消费量、石油炼化新增产能及炼化产能前景分析据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以不同的速度逐年递增,但增速逐步下降。

2016年,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7107亿桶;到2017年,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7725亿桶;2018年,全球新增已探明石油储量进一步减少,同比上年仅增长0.1%,已探明石油储量达到17297亿桶。

2019年达到17383亿桶。

2014-2019年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趋势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与全球原油储量对比来看,中国的原油储量极低。

截至2015年底,全国石油累计探明地质储量371.76亿吨,占全球原油储量的比重不足2%,可见与中东等原油资源禀赋的国家相比,我国是典型的贫油国。

2019年石油新增探明储量分别达到12亿吨,同比增长25%,2019年中国已探明石油储量将会达到411.26亿吨。

2015-2019年中国已探明石油储量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全球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中东地区和美洲地区。

截至2018年底,中东石油资源探明储量8361亿桶,占比48.3%。

中南美洲石油探明储量3251亿桶,占比18.8%;北美洲石油探明储量2367亿桶,占比48.3%。

欧洲石油探明储量仅为143亿桶,占比0.8%。

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占比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目前,世界石油储量虽然能满足未来数十年需求,但石油探明储量增速已经明显放缓,石油产能增长缓慢,剩余产能有限。

近年来,全球石油(包括原油、页岩油、油砂和天然气凝液)产量缓慢上升。

2019年底,现代石油工业的诞生地—美国,在70余年来首次实现月度数据上从净进口国到净出口国的转变,无论是通过石油出口还是挥舞“制裁大棒”,美国正在成为一个“石油霸权”国家。

2019年全年,全球石油产量可能达到45.77亿吨。

2013-2019年全球石油产量及增速趋势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目前,中国主要对陆地油气资源进行开发,对海上资源开发相对较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2019年炼油、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数据及2020年项目趋势预测
(包括全球各行业加工能力预测)
(包括美国2017-2019各种气体产能及价格图表)
1.全球2019年炼油、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数据
根据美国海湾出版公司数据库总结2019年烃类加工(包括炼油和石化行业)
工程项目,全球宣布实施的项目有超过400个。

新项目公告同比2018年增长25%,项目分布趋势没大的改变,连续多年亚太地区仍然独领风骚,其次是美国和中东地区。

按地区划分的新项目情况如下(参见条形图,图中统计止2019年10月):
●亚太地区189个项目占全球项目份额46%;非洲地区24个项目占全球项目份额6%;
●美国80个项目占全球项目份额20%;
●中东地区48个项目占全球项目份额12%;
●东欧、俄罗斯和独联体23个项目占全球项目份额6%;
●西欧地区国家18个项目占全球项目份额4%;
●加拿大14个项目占全球项目份额3%;
●拉丁美洲地区国家12个项目占全球项目份额3%。

总的来说,亚洲、中东和美国总项目份额占2019年全球新增项目的近80%。

在过去几年中,亚太地区的新项目以及项目投资方面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20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