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
(完整word版)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本大纲适用于全国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本、专科基础阶段。
基础阶段为两年。
本大纲旨在规定日语专业本、专科基础阶段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原则以及有关教学的其它问题,为基础阶段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测试分析和进行教学评估提供依据。
一、教学对象教学对象是零起点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本、专科1、2年级的学生。
二、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扎实学习,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高年级阶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安排及教学时数基础阶段教学为两学年。
每学年一般为两个学期,每学期教学周数平均为17周。
为了便于组织教学,明确教学量,将基础阶段四个学期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第1学年和第2学年。
第1学年课堂教学每周应不少于14学时,总时数至少为476学时(17周×14学时/周×2学期)。
第2学年课堂教学每周应不少于12学时,总数至少为408学时(17周×12学时/周×2学期)。
四、教学内容基础阶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以及句型、功能意念等6个项目。
(一)语音语音教学包括语音和语调两部分。
第1学年语音:1、清音、浊音、半浊音、拨音的发音;促音、长音、拗音、拗长音的发音。
2、元音的无声化;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3、单词中的发音辨析4、日语发音的特点语调:单词的声调、各类单句的基本语调。
第2学年语音:语流中的发音和语音知识。
语调:各类单句、复句的语调变化;句子重音;朗读技巧;会话中终助词的语气。
语音阶段的具体内容,请参见附表——“语音表”。
(二)文字与词汇掌握日语的假名和汉字两种文字,并能用罗马字标记假名和汉字。
中日两国共同使用汉字,这对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方便条件。
但是无论语音、书写还是词义,日语中使用的汉字与汉语中的汉字都有很大差异,因此,正确使用日语汉字是非常重要的。
基础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日语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导言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习者提供基础日语课程的教学指南,帮助他们有效学习和掌握日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培养学习者对日语基本语法和词汇的理解能力。
2. 培养学习者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以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简单的交流。
3. 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了解日本社会和文化的基本知识。
第三部分:课程设置1. 课程名称:基础日语2. 课程时长:共计50学时,每节课50分钟。
3. 教材:选用《新编日本语初级教程》作为教学主要教材,配合其他辅助教材。
第四部分:教学内容1. 词汇- 学习最常用的1000个基础词汇,并将其用法和拼读进行适当讲解。
- 引导学习者掌握基本的句型结构,并通过练习提高词汇应用能力。
2. 语法- 重点教授日语基本语法,包括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形式。
- 介绍简单的句子结构和常用的句型,例如主谓宾结构等。
3. 听力- 利用录音材料和实地听力练习,训练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
- 通过对话和短文的听力训练,提高学习者的日语听力水平。
4. 口语- 进行实际情景对话练习,培养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
- 开展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鼓励学习者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流。
5. 阅读- 配合教材,引导学习者进行简单的短文阅读理解练习。
- 通过阅读练习提升学习者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
6. 写作- 开展写作练习,要求学习者运用所学语法和词汇写出简单的句子和段落。
- 指导学习者书写常用的表格、便签、日记等实际应用文书。
第五部分: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定具体任务,引导学习者进行实际日语运用练习。
2. 交际教学法:倡导学习者在真实交际情景中活学活用所学知识。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习者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第六部分:考核与评价1. 以学习者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为考核主要依据。
2. 定期进行课堂测验和作业,评估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通过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评价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
《基础日语3》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日语3》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码:325051042. 课程名称:《基础日语3》3. 英文名称:Comprehensive Japanese34.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日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专业精读课,是初级日语课的继续,教学重点为词汇、语法、句型,此外加上简单语言心理和语言的文化背景的介绍,从而使掌握地道的日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着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使用日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
二、课程说明1.教学目的和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扎实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高年级阶段的日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准确掌握日语语音、文字、基本词汇、基础语法以及基础句型、功能意念的内容,掌握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交际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
语言知识:正确掌握日语发音;准确认读和规范书写假名、汉字,掌握汉字1302个;掌握3000个单词的主要意义及少量常用词组的用法;掌握句子的基本形式、种类、成分及语序;正确理解和使用所学的基础句型。
语言技能:能听懂课堂用语和一般的日语讲解,能听懂以学校日常生活为题材的一般性谈话,理解准确率在80%以上;能较流利地进行课堂会话、回答问题及简单的生活对话;能读懂生词不超过10%、无新语法现象的阅读材料,阅读速度每分钟不低于160-180个字,抓住重要情节,理解准确率在80%以上;能用日语记日记和写简单的书信,能在一小时之内写出400-600个字的短文。
2.与相关课程衔接:本课程为日语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为日语专业主干基础课程,前期基础课程是《基础日语1、2》、《日语听说》、《日语会话1-2》等课程,后期与《基础日语4》、《日语视听说》、《日语写作》和《日语会话3-4》等课程相衔接。
综合日语教学大纲
综合日语(基础阶段) 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09031课程英文译名:Comprehensive Japanese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开课对象:日语系1-2年级学生开课学期:第1-4学期学分:40学分;总学时:640学时;理论课学时:640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上机学时:0学时先修课程:无教材:《新编日语》1-4册,周平、陈小芬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5 月,第一版参考书:【1】《日本语表现文型200》初·中级,友松悦子等编,アルク(日本),2001年9月,第一版【2】《新日语基础教程》Ⅰ、Ⅱ,财团法人海外技术者研修协会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综合日语》是日语专业技能主要必修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的课程。
其目的在于传授日语基础知识,使学生全面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句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作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丰富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为学生学习高年级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为日本语言文学学科基础阶段的主要必修课,《综合日语》还应该和其它各门课程一起,力争保证学生能够在三年级上通过日语能力水平测试一级。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较扎实地掌握日语语音、基本语法和基本词汇,在此基础上能正确、熟练地用日语进行听说读写,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四、习题及课外教学要求课后布置作业,如句型造句、翻译等书面作业以及会话练习等口头作业,每次课后工作量为2~3小时。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综合日语》为考试课,考试方式为闭卷。
成绩评定如下:平时成绩占3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综合日语(高级阶段)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09031课程英文译名:Advanced Japanese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开课对象:日语系3-4年级学生开课学期:第5-8学期学分:20学分;总学时:320学时;理论课学时:320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上机学时:0学时先修课程:综合日语(初级阶段)教材:《日语》5-8册,陈生保等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参考书:【1】《中級から学ぶ日本語》,新井礼子等编著,研究社出版(日本),1994年4月,第一版【2】《上級で学ぶ日本語》,阿部友子等编著,研究社出版(日本),1994年12月,第一版【3】《大学・大学院総合日本語桜》,玉村文郎监修·编集,凡人社(日本),2002年2月,第一版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综合日语》是日语专业技能主要必修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高水平综合技能的课程。
《基础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一、层次与学制:本科四年制二、教学时数:1232学时,分基础阶段(1、2年级)和高级阶段(3、4年级)开设,周学时为14/12学时(基础阶段)和6学时(高级阶段)。
三、适用专业:日语专业四、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知识和技能合为一体的实践性课程。
本课程占整个专业必修课的64.4%。
通过本课程学生掌握日语语音、语法、词汇基本知识及跨文化知识,获取听、说、读、写、译言语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能力,查阅资料、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
五、课程的目的及基本要求本课程讲授语音、语法(句型)、词汇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学习8000个左右的词汇(基础阶段5000左右,高级阶段3000个左右)和400-600个左右的句型。
通过言语技能的训练,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技能。
具体要求见学术质量标准。
六、教学的主要内容第第第七、作业设计1、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主要目的在于复习和巩固在课堂所学的内容,并在新的语境中能创造性地应用。
2、原则上每天都留作业,作业的形式包括口头的和笔头的。
3、作业的批改可以是第二天的复习巩固环节,也可以是另找时间全批或部分分批4、作业内容包括:1)有关日语汉字的预复习作业;2)有关语音、语法、词汇的预复习作业;3)有关听、说、读、写的预复习作业。
注:各学期具体作业内容请参照综合日语课教学进度表。
5、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讲评。
八、教学策略在“语言、功能、文化”三位一体的强化实践课教学模式原则下,1、处理好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言语技能的关系。
技能训练,在整个日语教学过程中应占三分之二(基础阶段实践课教师在每一大节(90分钟)中学生的训练量应达到100次左右,其中机械训练占一半);2、既要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又要加强读、写的基本功训练,达到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3、导入文化因素,在文化环境中学习语言;4、加强人文修养教育,培养学生吸纳能力、思辨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5、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怀等价值观。
日语专业各学科教学大纲
日语课程教学大纲《基础日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基础日语》课程是根据教育部日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规定开设的必修课,是日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课程教学为两学年,每学年为两个学期,共四学期(合计528学时,36学分),是日语专业的基础阶段。
是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一专多能,“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外语实践能力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的一部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基础日语》为两学年,共四学期(即1、2年级)。
由于日语专业的学生入校时是“零”起点,因此本阶段的教学既要保证学生掌握正确标准的日语发音、节奏规律和语调,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
掌握日语基本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注意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巩固学生专业理论技巧,为《高级日语》(即3、4年级)打好基础。
教学方法与手段《基础日语》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不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不罗列抽象概念,而是注重实际应用,精选基础性和趣味性较强、反映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在观察、模仿、体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习能力,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基础日语》课程要求教师因地制宜,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创造性地制作教学用具,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打破以语法为核心的传统教材体系,注重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推进教学,力图集精读、泛读、听力、会话等基础课程的学习为一体,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基础日语1、2:1、广东方言与日语发音上的一些碰撞2、日本的常用汉字与中文汉字的碰撞3、日语的敬语4、表示授受关系的动词5、用言的活用形变化6、被动句、使役句、使役被动句7、语法(词法、句法)基础日语3、4:1、词汇的活用2、句型的活用3、语法(词法、句法)4、课文的理解教学大纲基础日语(1)Fundamental Japanese Ⅰ课程编号BZB1001030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每周 10 学时,共 180 学时,10 学分先修课程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阶段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全面掌握日语的基础知识,具备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基本技能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在学生当中树立良好的学风,使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为高年级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编(2001)本大纲适用于全国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本、专科基础阶段。
基础阶段为两年。
本大纲旨在规定日语专业本、专科基础阶段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原则以及有关教学的其它问题,为基础阶段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测试分析和进行教学评估提供依据。
一、教学对象教学对象是零起点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本、专科1、2年级的学生。
二、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扎实学习,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高年级阶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安排及教学时数基础阶段教学为两学年。
每学年一般为两个学期,每学期教学周数平均为17周。
为了便于组织教学,明确教学量,将基础阶段四个学期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第1学年和第2学年。
第1学年课堂教学每周应不少于14学时,总时数至少为476学时(17周×14学时/周×2学期)。
第2学年课堂教学每周应不少于12学时,总数至少为408学时(17周×12学时/周×2学期)。
四、教学内容基础阶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以及句型、功能意念等6个项目。
(一)语音语音教学包括语音和语调两部分。
第1学年语音:1. 清音、浊音、半浊音、拨音的发音;促音、长音、拗音、拗长音的发音。
2. 元音的无声化;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3. 单词中的发音辨析4. 日语发音的特点语调:单词的声调(アクセント)、各类单句的基本语调(イントネーション)。
第2学年语音:语流中的发音和语音知识。
语调:各类单句、复句的语调变化;句子重音(プロミネンス);朗读技巧;会话中终助词的语气。
语音阶段的具体内容,请参见附表——“语音表”。
(二)文字与词汇掌握日语的假名和汉字两种文字,并能用罗马字标记假名和汉字。
中日两国共同使用汉字,这对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方便条件。
《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大学日语(二外日语、辅修日语)英文名称:The second language Japanese课程类别:必修课学时:128适用对象: 英语专业、辅修日语考核方式:平时课堂表现,期中考察30%+期末考试70%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简介本课程属于基础课,是外语专业第二外语必修语种之一。
每周4学时,每学期64学时,共两学期,总计128学时。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一定的译和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全面提高日语运用能力打下较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达到日本国际教育协会及国际交流基金主办的日语能力三、四级考核。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掌握日语基本概况和语法基础,了解日本生活中应用日语的习惯和用词造句的基本方法,具有基本阅读能力、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日语运用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较好基础。
基础阶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音、文字、词汇、句型、基本语法。
此外,结合介绍日本概况,使学生具有更高的实际应用能力。
语言交际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
理解是表达的前提条件,只有充分地理解才能恰当地加以表达。
基础阶段必须重视理解能力的培养。
表达能力是运用语言的能力,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
基础阶段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口头和书面表达的方式和技能,要求表达要准确、通顺、简洁和富有逻辑性。
听、说、读、写这四种技能在语言交际中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基础阶段教学应重视听、说训练,培养口头交际能力。
不能忽视读、写能力的培养,,读、写能力的提高还会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
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是基础阶段教学的中心。
基本功训练包括严格标准的语音、基本的语言知识(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使用日语的训练(听、说、读、写等)。
作为语言的文化背景,还将介绍大量的日本社会政治文化情况,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日本,并对日语有更深的认识。
日语语法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日语语法2.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3. 适用对象:日语专业学生及日语学习者4. 学时安排:XX学时5. 学分:XX学分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日语基础语法知识,提高日语实际运用能力。
2. 帮助学生建立日语语法体系,为后续日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 培养学生正确、流畅地运用日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基础语法知识- 句子结构- 助词及其用法- 动词变形及活用- 语法关系和连接词- 敬语和谦语- 时态和语态2. 语法专项训练- 常用句型及例句- 语法错误分析及纠正- 语法填空、改错等练习3. 实用语法知识- 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法- 专业领域的常用语法- 商务、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实用语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日语语法知识,使学生掌握语法规则。
2. 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所学语法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3.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例句,分析语法现象,加深理解。
4. 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习兴趣。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1-4周:讲解句子结构、助词及其用法。
2. 第5-8周:讲解动词变形及活用、语法关系和连接词。
3. 第9-12周:讲解敬语和谦语、时态和语态。
4. 第13-16周:进行语法专项训练和实用语法知识讲解。
5. 第17-20周:进行复习和模拟测试。
六、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比30%)。
2. 期中考试:语法知识掌握程度(占比30%)。
3. 期末考试:语法应用能力(占比40%)。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标准日本语》等。
2. 辅助教材:语法练习册、参考书等。
3. 网络资源:在线课程、语法网站等。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实际运用日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3. 学生对日语语法的兴趣和积极性。
《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专科各专业)
引言概述:《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是为了满足专科各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制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日语知识和技能,提升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能力。
本文将分为五个大点,分别是语言基础、听力与口语、阅读与写作、文化与实践、综合能力培养。
一、语言基础1.语言特点:介绍日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特点,帮助学生了解日语基本的语言结构。
2.基础词汇和句型:学习常用的词汇和句型,掌握基本的日语表达方式。
3.语法知识:学习日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包括主谓一致、动词变化、形容词和副词用法等。
二、听力与口语1.听力训练:通过听力材料,提高学生对日语语音、语调和语速的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听力技巧。
2.口语表达:训练学生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包括问候、介绍自己和他人、购物、预约等,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会话实践: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对话,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运用所学的日语知识,增强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阅读与写作1.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训练他们快速捕捉文章主题和关键信息。
2.文字识别与写作:学习日语假名系统和基本汉字,能够识别和书写常见的日语文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写作训练: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日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
四、文化与实践1.文化:介绍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社会礼仪,帮助学生了解文化背景。
2.跨文化交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他们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3.实践活动:组织实地考察和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文化,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五、综合能力培养1.学习策略:教授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测评与反馈:通过定期测试和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并给予及时反馈,帮助他们发现和纠正问题。
3.跨学科实践:与其他相关专业进行合作,开展跨学科实践项目,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总结:通过《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的实施,专科各专业的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日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日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并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基础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日语课程教学大纲导言:本教学大纲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基础日语课程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扎实地掌握日语语法、词汇和听说读写能力。
课程设置合理,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有效的评估方式,以确保学生能够在课程结束时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一、课程简介该课程为基础日语课程,共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设定为十周。
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日语学习的基础,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日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学习目标1. 培养学生日语的听力能力,使其能够理解简单的对话和口语表达;2. 培养学生日语的口语能力,使其能够进行基本的交流和表达;3. 培养学生日语的阅读能力,使其能够理解简单的文章和日常生活中的信息;4. 培养学生日语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书写简单的日语文章和表达个人观点;5. 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理解,并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1. 词汇和语法:通过教授常用日语词汇和语法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日语基础;2. 听力和口语:通过听力训练和情景对话练习,提升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3. 阅读和写作:通过阅读理解训练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4. 文化交流:介绍日本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教学方法1. 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和表达的积极性;2.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资源,如录音、视频等,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增强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3. 情景教学:通过模拟真实情景,帮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交流的实际技能;4. 任务驱动教学:通过任务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五、评估方式1. 听力和口语测试:通过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测试,评估学生的听说能力;2. 阅读和写作测试:通过阅读理解和写作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3.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4.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全面掌握情况。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本大纲适用于全国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本、专科基础阶段。
基础阶段为两年。
本大纲旨在规定日语专业本、专科基础阶段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原则以及有关教学的其它问题,为基础阶段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测试分析和进行教学评估提供依据。
一、教学对象教学对象是零起点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本、专科1、2年级的学生。
二、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扎实学习,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高年级阶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安排及教学时数基础阶段教学为两学年。
每学年一般为两个学期,每学期教学周数平均为17周。
为了便于组织教学,明确教学量,将基础阶段四个学期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第1学年和第2学年。
第1学年课堂教学每周应不少于14学时,总时数至少为476学时(17周×14学时/周×2学期)。
第2学年课堂教学每周应不少于12学时,总数至少为408学时(17周×12学时/周×2学期)。
四、教学内容基础阶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以及句型、功能意念等6个项目。
(一)语音语音教学包括语音和语调两部分。
第1学年语音:1、清音、浊音、半浊音、拨音的发音;促音、长音、拗音、拗长音的发音。
2、元音的无声化;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3、单词中的发音辨析4、日语发音的特点语调:单词的声调、各类单句的基本语调。
第2学年语音:语流中的发音和语音知识。
语调:各类单句、复句的语调变化;句子重音;朗读技巧;会话中终助词的语气。
语音阶段的具体内容,请参见附表——“语音表”。
(二)文字与词汇掌握日语的假名和汉字两种文字,并能用罗马字标记假名和汉字。
中日两国共同使用汉字,这对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方便条件。
但是无论语音、书写还是词义,日语中使用的汉字与汉语中的汉字都有很大差异,因此,正确使用日语汉字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一)2024
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一)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学习日语的机会,并帮助他们建立日语语言的基础。
本大纲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文化知识。
每个部分都包含五至九个小点,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日语技能和对日本文化的了解。
听力部分:1. 听力基本技能的培养a. 听取简单日语对话并理解其意义b. 辨别不同语速和口音的听力材料c. 获取关键信息以回答问题d. 辨别正误及改正错误2. 听力策略的训练a. 听取长对话和演讲,并了解主要内容和细节b. 使用笔记等辅助工具提高听力效果c. 学习预测内容以提升整体理解能力d. 听取不同练习材料以适应不同场景口语部分:1. 口语表达的基础技能a. 学习日语发音与语调的准确运用b. 掌握基本语句和问答句的构造c. 学习日常用语和日本文化相关的口语表达d. 练习自我介绍、日常对话和简单演讲2. 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a.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对话b. 参与小组讨论和课堂演讲,增强口语流利度c. 学习探索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d. 培养日常生活和工作交流的能力阅读部分:1. 阅读基本技能的培养a. 辨识日语假名与汉字的意义b. 掌握构词法和句法结构,提高阅读速度c. 理解段落结构和阅读材料的组织方式d. 理解并分析日语长句和复杂句2.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a. 阅读不同题材和难度的文章及故事b. 培养归纳与推理、批判性思考的能力c. 学习问题解答和辩论文章的阅读技巧d. 阅读经典日本文学作品及报刊杂志写作部分:1. 基础写作技能的培养a. 学习基本的汉字书写规范与笔画顺序b. 编写日常用语、简单句子和短文c. 学习描写事物、人物和情感的表达方式d. 发展多样化句式和修辞手法2. 写作能力的提高a. 进行日记、读后感和小论文的撰写b. 学习修订和编辑作文的技巧c. 写作练习中的语法与词汇运用d. 学习文体转换和不同写作风格的运用文化知识部分:1. 日本文化的概述a. 学习日本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特点b. 了解日本传统礼仪和文化习俗c. 探索日本传统艺术和文学作品d. 介绍日本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2. 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素养a. 探究中日文化的相似与差异b. 培养对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和灵活性c. 学习尊重和理解他人不同文化背景d. 提高在日本社会和职场的涉及度总结: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一)旨在培养学生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技能,并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日本文化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本大纲适用于全国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本、专科基础阶段。
基础阶段为两年。
本大纲旨在规定日语专业本、专科基础阶段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原则以及有关教学的其它问题,为基础阶段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测试分析和进行教学评估提供依据。
一、教学对象教学对象是零起点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本、专科1、2年级的学生。
二、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扎实学习,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高年级阶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安排及教学时数基础阶段教学为两学年。
每学年一般为两个学期,每学期教学周数平均为17周。
为了便于组织教学,明确教学量,将基础阶段四个学期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第1学年和第2学年。
第1学年课堂教学每周应不少于14学时,总时数至少为476学时(17周×14学时/周×2学期)。
第2学年课堂教学每周应不少于12学时,总数至少为408学时(17周×12学时/周×2学期)。
四、教学内容基础阶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以及句型、功能意念等6个项目。
(一)语音语音教学包括语音和语调两部分。
第1学年语音:1、清音、浊音、半浊音、拨音的发音;促音、长音、拗音、拗长音的发音。
2、元音的无声化;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3、单词中的发音辨析4、日语发音的特点语调:单词的声调、各类单句的基本语调。
第2学年语音:语流中的发音和语音知识。
语调:各类单句、复句的语调变化;句子重音;朗读技巧;会话中终助词的语气。
语音阶段的具体内容,请参见附表——“语音表”。
(二)文字与词汇掌握日语的假名和汉字两种文字,并能用罗马字标记假名和汉字。
中日两国共同使用汉字,这对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方便条件。
但是无论语音、书写还是词义,日语中使用的汉字与汉语中的汉字都有很大差异,因此,正确使用日语汉字是非常重要的。
文字的数量与要求,请参见附表二——“文字表”。
词汇是基础阶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1学年所学词汇约为3000个,第2学年应达到5600个。
词汇的具体内容,请参看附表三——“词汇表”。
(三)语法语法包括基础语法的主要内容,指词法和句法两部分。
第1学年词法:词的分类、意义及基本用法。
句法:各种单句的结构和用法;日语的句子成分第2学年词法:第1学年尚未学到的各类词;敬语的用法;时、体、态等。
句法:一般复句的分析及使用。
语法教学的具体内容,请参看附表四——“语法表”。
(四)句型句型的——具体内容,请参看附表五“基础句型表”。
(五)功能意念功能意念的具体内容,请参看附表六——“功能意念表”。
(六)社会文化对象国文化知识,既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内容之一,又与语言规则有着密切关系,教学中应当渗透涉及。
五、教学要求通过本阶段的学习和训练,要求学生准确掌握日语语音、文字、基本词汇、基础语法以及基础句型、功能意念的内容,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交际能力。
具体要求,请参照下表。
1、语言知识(表)2、语言技能(表)1、语言知识(表)2、语言技能(表)六、教学原则(一)语言基本功训练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要达到交际的目的,必须很好地掌握和使用语言。
因此,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是基础阶段教学的中心。
基本功训练包括基本的语言知识(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和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等)的训练。
掌握好语言基本功是具备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也是高年级提高语言水平的必要条件。
在进行基本功训练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各项要求,制定科学的进度,明确语言知识范围和难易程度。
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重视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口语和书面的交际活动。
(二)理解与表达语言交际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
理解是表达的前提条件,只有充分的理解才能恰当地加以表达。
理解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理解获得信息。
理解的手段是听和读,通过听和读可以大量吸收丰富的语言材料。
而理解能力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敏捷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因此,基础阶段必须重视理解能力的培养。
表达能力是运用语言的能力,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
基础阶段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口头和书面表达的方式和技能。
表达是发出信息,表达是否确切、流畅、得体,可以反映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因此,还必须十分重视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听说与读写听、说、读、写这四种技能在语言交际中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
基础阶段教学应重视听、说训练,培养口头交际能力。
因为语言首先是有声的,日常交际主要是要通过口头方式进行。
只有有较高的听说水平,才可能有接受信息和表达思想的能力。
同时,基础阶段的听说训练也将直接关系到高年级阶段语言水平的提高。
但是,日常大量的信息交流又是以书面形式进行的,书面表达更需要准确、通顺、简洁和富有逻辑性。
因此,不能忽视读、写能力的培养。
同时,读、写能力的提高还会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
(四)语言基础与交际能力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语言知识(指语音、语法、文字、词汇等)和语言技能(指听、说、读、写)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
因此,基础阶段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的原则,使学生学到的语言知识和已掌握的语言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逐步熟练。
但是,有了语言能力并不等于具备了交际能力。
所谓交际能力是指在实际交际中恰当地、灵活地使用语言的能力。
为此,在教材和教法方面,应采用相应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因特网等,利用真实或模拟的情景,将形式与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交际活动的训练。
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各种日常环境中交流思想的能力。
同时注意知识与语言情景、交际形式、交际意向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运用得体。
要克服只重视语言形式和结构,忽视语言功能的偏向,不仅重视句子水平上的语言训练,还要逐步培养在语篇水平上进行交际的能力。
交际除要求语言运用能力外,还要求社会文化理解能力,而社会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又是多方面的,在有利于语言运用的前提下,教学中应适当加入社会文化的内容。
(五)对象语与母语学习外语的过程,也是将本民族语言和对象语比较的过程,应坚持对比的原则,通过比较,搞懂对象语在语系、语序、决定词在句子中地位的方式、词尾变化、敬谦的表达方式、标点符号等方面与母语的不同,树立自觉防止母语干扰的意识。
七、教学中的其他几个问题(一)教材教材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依据,选用或编写合适的教材是搞好教学的保证。
基础阶段的教材题材要广泛,并且比例适当。
要注重实践性,要以学校、家庭、社会等题材为主,适当选编包括日本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科普常识方面的文章。
语言要规范、生动、丰富。
文章体裁要多样化,掌握好教材的难度。
教材编写可不拘一格,但不管哪种类型的教材都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且应该将大纲规定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句型、功能意念等具体内容编入教材。
教材应相对稳定,以便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师与学生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在基础阶段,应安排语言基本功好、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任课。
要灵活使用所选的教材。
要经常地细致地辅导学生。
要从教学大纲的实施和教材、教学法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各种培训。
教师要学习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教学法。
要针对中国学生学习日语的特点组织教学。
学生的任务是学习,学生必须明确外语学习的关键在于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语言时间的主动性。
应下苦功,多实践,把语言知识变成语言技能,达到具备交际能力的目的。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践证明,听觉、视觉与言语活动三者配合,可以加强直观性,不断扩充知识领域,提高学习效率。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的教学,具有生动和形象化的特点,可以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因此,要充分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例如:录音、录像、电视、电影、计算机、多媒体、因特网等。
(四)课外活动为了弥补日语环境方面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还应努力开辟第二课堂——日语课外活动。
开展课外活动,创造日语环境,可以激发学习日语的兴趣,提高运用日语的能力。
课外活动的内容主要有唱歌、朗诵、演讲、出墙报、演剧、讲故事、开运动会、听广播、看幻灯、看录像、看电影、知识竞赛及上网等。
八、测试1、测试是检验教学质量,考核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能力,促进教学工作以及检查大纲执行情况的必要手段。
通过测试提供的数据又是修改大纲、评估与分析、改进教学的依据。
2、测试内容和项目,应按照大纲规定的各项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
从2002年起,将根据本大纲的要求,在全国日语专业中进行四级水平考试。
3、测试要考核学生的语言知识,更要注意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口语熟练是具有日语实践能力的重要标准,因此,要重视口试。
4、测试力求科学、客观、统一,逐步做到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