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西斯蒙第和马尔萨斯的经济危机理论,分析08年金融危机与欧洲债务危机

合集下载

经济危机问题研究——以2008年经济危机为案例

经济危机问题研究——以2008年经济危机为案例

62现代交际·2019年4期作者简介:孙青藤,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经济危机问题研究——以2008 年经济危机为案例孙青藤(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29)摘要: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

立足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本文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并得出结论: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鉴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将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对此,本文 对我国日后如何防范和应对经济危机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经济危机 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4-0062-02一、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对经济危机根源的分析我们从马克思唯物史观思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代表性的特点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这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大局限性。

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来说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表现形式是产生了许多有组织的个体生产,然而社会生产是无政府的,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根本的矛盾。

就像马克思说过的那样,社会上棉布泛滥,市场停滞。

工人们的生活需要棉布,可是他们没有钱买,他们负担不起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社会没有办法继续再生产了,工厂不能继续生产棉布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棉布泛滥了。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很简单,房地产开发商和信贷机构看到联邦储蓄银行的持续降息,借此机会,信贷机构一方面助力房地产开发商扩大开发房地产,另一方面降低信贷的利率,鼓励购房者积极购房,购房者行列中不乏出现一些信用评级较低的民众,购房者激增,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房地产开发商乐得开发,美国住房市场的供需形势蓬勃发展。

同时,一直信奉自由市场政策的美国政府,放松对金融的管制,导致信贷膨胀。

用马克思理论解释2008金融危机

用马克思理论解释2008金融危机

回顾2008年,可以说是多事之年。

其中最为严重的恐怕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了。

本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简单的说,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是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而国际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而国际游资的攻击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实现条件。

本学期,本人所学的课程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查阅其它的一些相关资料后。

说说本人用马克思主义的部分内容解释本次金融危机。

马克思关于危机理论的论述十分耐人寻味:“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通过这句话,可以得知虚拟资本无节制地背离实体经济是危机爆发的根源所在,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高科技带来的效益被少数人获取,是爆发的深层原因。

马克思也曾提出过经济周期理论。

他曾说“资本主义社会充满矛盾的运动同现代工业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变动,其顶点就是普遍危机。

”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恰好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周期性地反复出现。

从周期性来看,经济危机的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

我认为,也许在未来,历史学家会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相提并论。

因为这两次危机有很多的相像点,并且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矛盾的揭示中论述道:“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而其中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衍生的资本金融化、虚拟化及金融市场中投机、赌博和欺诈的盛行的论述,可以说对此次金融危机有着根本的指导意义。

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体系中,资本家唯一的目标是把剩余价值不断地转化为新的追加资本,导致资本积累呈现出脱离社会需要而无限扩张的态势。

这点深刻地分析了虚拟资本的产生机理、基本属性、运行规律以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马克思作业【结合2008年的经济危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马克思作业【结合2008年的经济危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作业结合2008年的经济危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学号姓名分数专业班级谈论经济危机的特点,就一定要先了解经济危机的概念。

想要了解经济危机的概念,则首先应该先了解几点基本概念。

1、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

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

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它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特别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过去一段时期由松变紧的变化有关。

它与美国投资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过去一段时期持续积极、乐观情绪有关。

与部分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忽略规范和风险的按揭贷款、证券打包行为有关。

2、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

3、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本质: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4、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了解了几个与经济危机有关的概念之后,开始了解一下什么叫经济危机。

一、经济危机1、定义:(1)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2)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危机理论与西方主流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研究

马克思危机理论与西方主流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研究

马克思危机理论与西方主流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研究自从1825年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普遍的生产过剩型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周期性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便一直困扰市场经济的运行。

与此同时,不同学派根据自己的经济理论对经济危机的研究提出不同的见解,各学派都立足于本学派的立场和出发点进行了说明。

西方主流经济学派的更替导致资本主义国家政策主张的不断变化,资本主义经济在这种形势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在这种形式下不断改变着爆发的形式。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危机全面爆发以后,有关经济危机的成因以及经济危机的治理措施等问题也再次进入学者的研究视角。

当前对次贷危机爆发根源的认识现状总体上分为西方主流资本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两大派。

从西方经济学角度进行的分析来看,这次爆发的危机是金融创新和监管缺失,与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因为其表现形式与原因不同所以与以前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也就没有必然的联系。

这种分析方式,缺乏从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历史角度的分析,没有认识经济危机发生的制度性原因。

虽然有从“人性”角度出发的分析,但未跳出西方经济学的传统逻辑。

而且,从西方经济学角度来解释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出于维护资产主义利益的需要,不可能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在这场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危机。

当我们揭开次贷危机中暴露的过度创新和监管缺失这些表层问题的面纱,深入研究危机产生的本质时,我们发现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问题的一个全新的视角。

运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我们可以透过这些问题的表象,深入地了解危机爆发的原因和本质。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角度出发,对危机进行分类,危机扩散性进行了论述,指出了危机的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而危机产生的根源就在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这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本研究立足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认识,力图突破西方经济学仅就经济危机进行孤立分析方法,从历史的角度揭示次贷危机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全球经济危机的案例研究和教训

全球经济危机的案例研究和教训

全球经济危机的案例研究和教训全球经济危机是指一系列严重影响全球经济的事件,常常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和金融市场动荡。

近年来,我们目睹了多次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

本文将以此为例展开深入探讨,探究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并总结其中的教训。

1.2008年金融危机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被称为次贷危机或者全球金融危机,是自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

其起因可追溯到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破裂和次贷危机的爆发。

该危机引发了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倒闭,不仅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也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

2.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a.金融市场的过度松散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许多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存在着缺失和不足。

金融机构在贷款审查和风险控制方面存在漏洞,过度放松了贷款标准,导致了高风险贷款的泛滥。

b.资产泡沫的形成在全球经济繁荣时期,许多国家的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泡沫。

然而,这种繁荣是虚假的,其基础并不牢固。

一旦市场信心受到打击,资产价格迅速下跌,泡沫破裂,引发金融危机。

c. 全球化的金融市场风险传染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金融联系日益紧密。

一国金融危机很容易影响其他国家,将风险向外传递。

金融市场的高度互联互通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3.全球经济危机的教训全球经济危机带给我们深刻的教训,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警醒:a.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控制金融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金融机构遵守规范,加强贷款审查和风险控制,避免过度放松贷款标准和风险管理。

b.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和稳定性透明的金融市场是防范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

各国应加强金融信息公开和交流,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

需要加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有效避免过度波动和过度杠杆。

c. 推进国际合作与协调全球经济危机暴露了国际间经济联系的紧密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下的国际金融危机原因剖析(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下的国际金融危机原因剖析(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下的国际金融危机原因剖析(一)关于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需要分层次讨论:虚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金融危机的根源;新自由主义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助推器。

对市场经济体系进行必要的调节、监督、管制,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避免市场经济“不断产生巨犬的紊乱”的基本保证,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适应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所做的生产关系的必要调整,是社会向更高级阶段演进的结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金融危机解读关于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已经有很多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人性的贪欲;二是政府政策干预失误和监管失控;三是新自由主义泛滥,盲目崇拜市场经济调控的有效性;四是实体经济存在问题;五是金融体系和金融创新出了问题;六是美国主宰下的经济全球化的恶果;七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对此次金融危机进行剖析,认为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分层次的。

一、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虚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2001年,美国房贷金融机构推出零首付的次级按揭贷款。

借贷者买房时不再需要交纳20%或更高的首付,银行也不再对借贷者的背景和收入情况进行任何审查,这实际上是在大规模向按揭贷款信用等级低、偿还能力很差的低收入阶层贷款买房(次级贷款)。

之后,银行机构把按揭出售给投资银行,这些投资银行再把不同的按揭放在一起,变成一种“有按揭支撑的证券”在市场上出售给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机构,将全世界大量的投资者吸引到美国国内的住房市场上。

2001年“次级贷款”余额仅为1200亿美元,2006年增加到14000亿美元,到2007年达到1.2万亿-1.5万亿美元。

“次级贷款”经过包装衍生为证券在二级市场流通,总规模膨胀到10万亿美元,其中在国际上流通的约占2/3,涉及“次级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多达2500多家,全球45家大银行和券商都参与进去。

08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

08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

08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第一篇:08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08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摘要】从08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四余年,它爆发的原因复杂难解,对世界的影响更是深远。

金融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引起我们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

危机过后,中国当局通过调整政策与完善制度,力使中国摆脱金融危机的牢笼。

本文着力于08金融危机爆发原因以及应对策略,提出个人的思考与见解。

【关键词】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中国影响及应对,世界经济走势预测08金融危机的爆发来,美国的经济一路呈现滑坡趋势,有学者认为美国至少削弱了自己在未来3~5年内的世界经济地位,然而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经济地位在短期内是不可能被超越的。

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所引发的一些列从金融行业到经济实体的蝴蝶效应,波及了世界各国。

在经济降温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深层剖析问题发生的原因,以求得世界经济健康,快速复苏。

一.金融危机的成因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学界专家学者对于危机的成因进行了全方位的分解,有学者将金融危机的爆发归因于生产过剩,有学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实质上是信用危机,也有学者认为是因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结构的不对称,总之,一切原因都指向一个方向,那就是美国在急于扩张的同时没有遵循经济的发展规律。

而我认为,危机的形成是因为资本主义世界忽略了群众的收入与有限消费。

首先,资本主义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忽略市场原本的消费能力与限度,急于扩张自己的经济势力,以金融衍生品为保证追求更高的资金贷款,妄想用杠杆原理以小点撬动大点,从而导致生产的极度过剩,人民的超前消费;其次,新自由主义的时兴,使得国家在自由贸易中丧失了一部分的发言权,金融市场脱于管制,导致21世纪初,虚拟经济早不再附着实体经济,而是自我孵化,自我膨胀;再者,市场上的投机者昌盛,总是想通过投机谋取更大的利益;最后,金融危机的爆发 1更是因为美国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选择产业时,将具有丰厚利润的电子高新产业锁定在国内,将人力密集型、高污染的制造业等投放在中国等发达国家,以此建造空中楼阁,以使自己在面临危机是不能做出有效调整,没法保证基础产业。

比较西斯蒙第和马尔萨斯的经济危机理论,分析08年金融危机与欧洲债务危机精编版

比较西斯蒙第和马尔萨斯的经济危机理论,分析08年金融危机与欧洲债务危机精编版

比较西斯蒙第和马尔萨斯的经济危机理论,分析08年金融危机与欧洲债务危机一、两次危机背景2008年金融危机2008年的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指一场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

危机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资金流动性严重不足,并演化成全球信贷危机。

其实质是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

以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开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拉开序幕,世界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信贷紧缩影响各行各业,从银行业到汽车业,再到资源类行业。

随之而来的是失业率上升、住房价格下跌、消费者捂紧钱袋。

楼市泡沫破灭是这一连串事件的导火索,造成了一代人经历的最严重信贷危机。

2011年美债危机美国债务危机的根源是美国政府财政赤字连年增加,政府债务不断积累,而直接导火索是14.29万亿美元美政府债务上限在今年5月16日被突破,奥巴马政府迫切需要国会提高债务上限,但是美国众议院提出政府大规模削减开支为提高上限的条件,致使谈判一度陷入僵局,引发了美国政府债务可能违约的危机。

但就在美国两党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一致,惊险躲过历史上首次债务违约3天之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2011年8月5日晚被标准普尔公司拉下AAA级最高台,从保持了70年之久的3A首次下调到AA+。

这更加重了市场对美经济增长乏力的忧虑情绪和投资者的悲观情绪。

对中国而言,美国继续大规模发债所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对于中国防范输入性通货膨胀将继续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目前面临着内生和外部输入两方面的通胀压力。

调降债信评级可能不仅让美国政府借贷成本增加,其它国家、企业及消费者也将受到池鱼之殃,因为美国公债是许多贷款的基准指标。

二、两次危机下证券市场表现2008年全球股市表现受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并进一步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2008年全球股市出现了暴跌。

道琼工业指数2008年收挫33.8%,创其有史以来第三差年度表现,仅次于1931年和1907年。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马原论述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马原论述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马原论述题
2007年美国国内爆发了由住房次级贷款大量违约引起的次贷危机,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扩展到世界各国,引起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更为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它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造成了一系列灾难性后果。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西方国家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民生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少问题。

(1)经济发展“失调”。

具体表现为:复苏缓慢,增长乏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福利风险增加和债务负担沉重等。

(2)政治体制“失灵”。

具体表现为:在选举方面,西式民主往往难于选贤。

在两党制或多党制条件下,政党利益可能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形成政党恶斗。

在国家治理方面往往陷入“民主陷阱”,使政府决策短期化。

在这种时代和历史条件下,西方传统政治精英走向衰落,极端主义、民粹主义思潮泛滥。

(3)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具体表现为:社会极端思潮抬头,一些欧洲国家出现右翼势力抬头的迹象;社会流动性退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中产阶层萎缩,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健康流动“凝固化”;社会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频发,如2011年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近十多年来欧美国家频繁出现的恐怖袭击事件等。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经济危机成因的分析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经济危机成因的分析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经济危机成因的分析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都对经济危机理论有着一定程度的研究和成果,通过阅读相关参考资料,虽然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经济危机的成因观点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不同,但是可以说他们所研究的具体问题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这里的经济危机应该指资本主义制度下普遍的、全面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

一、凯恩斯以前的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危机的理论阐述在凯恩斯以前,西方主流经济学一直信奉的是否定普遍危机的“萨伊定律”,而对经济危机理论进行阐述的经济学家十分有限。

“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可以创造其自身的需求”,所以市场经济中不可能存在供给大于需求的普遍性生产过剩,也就不可能存在长期、全面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这是在凯恩斯理论以前的自由市场理论的体现,强调市场调节的有效性,反对国家干预。

但“萨伊定律”并没有区分直接产品交换与商品流通,也就不可能看到商品买、卖两个过程在现实中存在时滞、蕴含危机的可能性。

第一位系统阐述经济危机理论的经济学家是西斯蒙第。

他抨击“萨伊定律”,认为资本家为获得利润不断扩大生产,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却低于生产可能达到的高度,因此生产与消费间存在不均衡,所以由于消费不足而引起经济危机是可能的。

他已经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必然存在,认为这是资本主义不公平的分配制度造成的,看到了资本主义自身制度的缺陷。

但是,在解决方案的提出上“回到理想化的小生产方式”来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不仅是种倒退,也体现着对经济危机根本原因把握的不到位。

马尔萨斯是对经济危机理论演变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另一位经济学家。

他用有效需求的概念否定“萨伊定律”,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存在。

但在解决方法上同样存在狭隘。

他认为扩大有效需求的方法是找到一个相当大的阶级既有消费欲望也有消费能力,要与光积累资本而较少花费资本家和无力消费的贫穷劳动者不同。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读后感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读后感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读后感在历史的长河中,全球性的经济大危机往往给人们带来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比两次全球大危机——1929年的大萧条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分析其异同,并分享个人的读后感。

一、两次全球大危机的背景及原因1.1929年大萧条:1929年大萧条源于美国,随后波及全球。

其主要原因包括:生产过剩、贫富差距扩大、银行信贷政策过于宽松、股市投机行为严重等。

在危机爆发前,全球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实际上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2.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起因是美国次贷危机。

在这场危机中,金融机构过度依赖衍生品、房地产泡沫、全球经济失衡等因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与1929年大萧条相比,此次危机的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

二、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1.相同点:(1)都源于美国,随后波及全球。

(2)危机爆发前,全球经济均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3)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均出现严重衰退,失业率上升。

(4)都促使各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

2.不同点:(1)危机的传播速度:2008年金融危机的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

(2)危机的应对措施:1929年大萧条时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而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迅速采取联合救市措施,避免了经济进一步恶化。

(3)危机的持续时间:1929年大萧条持续了近10年,而2008年金融危机在短期内得到了缓解。

三、读后感通过对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我深刻认识到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危害。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经济紧密相连,危机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因此,防范和化解经济危机成为各国政府的共同任务。

同时,两次危机的应对措施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面对经济危机时,政府需要果断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危机对经济的冲击。

此外,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预防金融风险,也是避免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

08年经济危机是否可以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解释

08年经济危机是否可以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解释

08年经济危机是否可以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解释作者:邬汉来源:《管理观察》2013年第07期摘要: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见解深刻而富有创造,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否还能解释当下的经济危机?本文通过对08年经济危机根源的探索,运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解释08年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关键词:经济危机马克思经济理论1.08年危机背景1.1经济背景。

一是房地产泡沫破灭。

2004年6月起美联储开始连续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市场利率上升,次级贷款借款人还款压力越来越大,低信用贷款人违约率急剧上升,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

二是金融衍生品的滥用。

美国金融衍生品高度复杂,致使一系列伪劣金融产品应运而生,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将虚拟经济的泡沫越吹越大,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最终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

1.2制度背景。

一是复杂的金融监管体制。

美国采用的是“双线多头”的金融监管模式。

这种金融监管体制存在复杂繁多的金融监管机构,使得美国监管成本异常昂贵。

监管领域同时存在着重叠和空白,监管对于市场的反应太慢和滞后,由此衍生出的包括风险无法得到全方位的覆盖等一系列监管问题。

二是滞后的信用评级机构,主要围绕其“反应滞后”和“落井下石”的效果提出质疑。

2.马克思经济理论解释08年经济危机2.1当今经济危机的实质仍然是生产过剩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年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

”并且指出这种生产过剩是相对的,同社会的绝对需求无关,只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关。

2008年的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金融领域,以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的形式出现。

与以往的经济危机不同,这场金融危机发生时,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并未达到极限,生产过剩也没达到极限。

这场经济危机虽然从表面上看起来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大相径庭,甚至还同马克思的危机理论相违背。

这是因为以往的经济危机直接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导致生产的相对过剩,而08年的这场危机则表现为有效需求过度。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从影响深度、涉及广度和持续时间长度看,无疑是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从对未来世界经济和政治的重塑作用上看,也只有大萧条可与其类比。

要充分认识过去二十年全球市场不断扩张的时期已经结束,国际市场收缩在相当长时间将成为常态,必须转变战略基点、坚持扩大内需,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新的持久动力。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从实体经济看,内部的结构失衡和外部的经济竞争力下降是导致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两次危机中,美国都存在“过度消费”、储蓄率低的问题。

而本次危机中,美国持续的“双赤字”也是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有效协调和配合,是反思本次危机教训、进一步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最为重要的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两次危机都暴露出,不仅金融创新领域存在大量监管薄弱环节,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变化也衍生出许多监管空白。

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是金融危机重复发生的根源,金融市场的根本性缺陷进一步促成了危机的再次发生,监管失效则导致了最重要的市场纠正力量的丧失。

——中国银监会课题组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前,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已经历过多次危机,形成了包括国内应对措施和国际协调机制在内的成熟的调节机制。

本次危机尽管来势汹汹、破坏力大,但不会动摇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根本理念和制度,仅会在部分领域引发微调或改良。

——中国社科院课题组回顾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的历史经验,我们不难看到,凡是能够处理好与美国关系的国家和地区,经济都获得了快速发展;相反,凡是跟美国搞对抗的国家和地区,不仅经济不能发展上去,甚至连社会稳定都难以维持。

因此,中国今后一个时期的策略选择应当是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即以韬光养晦为主,并适度地有所作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从两次危机的经验和当前中国国情可见,要解决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微观机制上的各种结构性问题,不但需要我们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逐步缓解贫富差距过大的趋势。

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的2008年经济危机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的2008年经济危机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的2008年经济危机研究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影响深远,它再次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从马克思视角来分析此次经济危机,它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相对过剩的危机,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使然。

标签:经济危机;相对过剩危机;虚拟经济;周期性当前经济危机从表面上看是由于美国借贷性消费、金融创新过度、监管缺失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但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它的发生具有必然性。

1 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以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这两个矛盾,又造成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和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的两极分化,从而产生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逐渐缩小之间的矛盾。

这就会导致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即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最初,银行不断向收入水平不高的借款人提供贷款购房,银行认为如若借款者偿还不了贷款,可以拍卖或出售其抵押的房屋来收回贷款。

然而,没有预料到的是美联储连续上调其联邦基金利率导致了购房借贷成本上升,结果房价下跌,借款人偿还力下降,无法按期偿还贷款。

最后,房价过高与消费者的相对购买力不足产生了矛盾,房子出现过剩,银行和各金融机构为售出高价房屋才向次级贷款者提供贷款,引发次贷危机,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危机。

还有工资增长速度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造成了劳动者实际购买力的下降。

国际劳工组织2008 年11 月发表的《2008/2009 年全球工资报告》指出,1995 年至2007 年间,普遍来看,每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人均工资仅增长0.75%,全世界3/4 的国家都出现了工资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下降的情况。

这一点在美国也不例外。

美国经济在2000 年至2005年间增长了12%,生产力提高了17%,而同一时期,美国中等收入者的工资只增加了3%。

经济危机的不同理论解释

经济危机的不同理论解释

西斯蒙第运用他的经济学方法发现和第一个论证资本主义必然发生经济危机。

这是他在政治经济学上的最主要贡献,也是他的经济学方法取得成功的表现。

他认为消费不足是经济危机的前提,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是从他的消费与生产的平衡观点出发的。

他认为生产和消费是相互决定的。

保持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平衡,既是社会经济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而资本主义制度破坏了生产和消费的平衡,造成了生产和消费的尖锐矛盾,这是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源。

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是从他的消费与生产的平衡论观战出发的。

西斯蒙第认为,生产与消费是相互决定的。

他说:“ 在政治经济学方面,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人们不断地沿着一个圈圈循环,果要变成因,因又变成果。

”他认为。

保持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平衡,既是社会经济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而要实现两者的平衡,“ 生产要随着需要的比例相应地增减,这已经成为政治经济学的一项定理。

”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强调了个人消费在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肯定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的必然性,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

马克思对他的危机理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但西蒙第不了解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只是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其次,他从分配关系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性,但他不懂得分配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一种形式。

不能历史地看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就无法知道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途径。

2、经济无危机论经济无危机论是萨伊提出的并被其追随者称之为“萨伊定律”即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

萨伊断言生产物是由生产物购买的。

因而“是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

当然萨伊承认直接购买生产物的是货币但“在以产品换钱、钱换产品的两道交换过程中货币只一瞬间起作用。

当交易最后结束时我们将发觉交易总是以一种货物交换另一种货物”。

用马克思主义解释金融危机

用马克思主义解释金融危机

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释08金融危机摘要:2008年爆发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呈现出了与以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同的特点,这种特点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运行形式上显示出的差别。

从危机的根源上说,这次金融危机并未超越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逻辑,资本主义用以缓和生产相对过剩的金融创新和暂时促进需求的货币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

对于危机不同以往的特点,应依据马克思的危机理论进行分析,分清危机的现象与本质、表层原因与深层原因、诱致性原因与制度性原因。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我国采取了有力和有效的举措,率先走出了危机的缠绕,但许多西方国家,经济复苏迟缓,还没有走出危机的阴影。

关键词: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次贷危机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实践中国经济一、当前金融危机呈现出的新特点与新情况这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是美国自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

由房地产泡沫破灭引发的一系列恶果,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并蔓延到全球,形成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与相距近80年、历时达数年之久的大萧条相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首先,上次大萧条最先爆发于实体经济领域,由于生产过剩导致实体经济领域大量的生产能力闲置,工厂倒闭,然后危机蔓延至银行业等虚拟经济领域。

而此次危机则首先从以金融领域为起点的虚拟经济领域爆发。

虚拟经济危机对实体经济产生的伤害,更多地表现在出口锐减,出口企业大量倒闭,失业人数攀升,人们收入减少,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经济衰退。

其次,二者产生的路径和表现不同。

上次大萧条直接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消费不足;而这次由美国发端的金融危机则表现为消费过度,负债消费,导致信用链断裂。

从表面上来看,与上次大萧条表现形式有异,呈现相反的现象。

再次,二者的发展变化过程不同。

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特点,即经历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进入危机有一个发展过程和明显的先期征兆,而此次的金融危机是在没有任明显的征兆和发展过程的情况下,突发的一次严重危机。

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启示

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启示

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启示作者:赵欢蒋智华来源:《时代金融》2019年第26期摘要: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各国的经济形势仍不乐观,都未从这场危机中走出来,目前还都处于经济的恢复期。

本次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各国学者对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走向热门。

本文首先对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作了简单的概述,其次对其论点并与马克思的理论进行了对比,找出他的理论缺陷,最后给出了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西斯蒙第 ;经济危机理论 ;理论论点 ;理论缺陷一、理论简介西斯蒙第早在1819年就指出了经济危机发生的必然性,他是第一个发现并论述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发生经济危机,这也是他在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

西斯蒙第的理论,对于古典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由于破坏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平衡关系,危机才得以爆发。

生产与消费本应该是相互影响的,资本主义制度正是破坏了两者之间的均衡关系,造成了双方之间的矛盾,才使得危机不断地爆发。

但是他却没有认识到危机爆发的本质,由此马克思在他的基础上,对危机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对危机理论进行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西斯蒙第经济危机理论的论点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永远存在着生产的无限扩大与消费的缩小的问题,生产与消费的均衡关系无法协调。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的分配制度的极度不公平,使得社会财富中的绝大多数却集中在较少数人的手中,由此造成了大多数劳动者存在收入明显不足的现象,使得国内市场上对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小,使得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均衡关系难以维持,产品的再生产过程不能实现,经济危机由此生成。

第一,西斯蒙第作为第一个很早就论述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会发生经济危机的经济学家,他的经济危机理论也是他在经济学中的最主要的贡献,也奠定了他在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他促进了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

第二,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是从消费与生产这两个方面进行考量。

08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观察和思考

08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观察和思考

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发展成为国际金融危机。

这场金融危机来势猛,扩散和蔓延的速度快,规模大,破坏力强。

面对这场似乎是突如其来的社会灾难,很多人就像面对突如其来的风暴、飓风、海啸、地震和瘟疫等自然灾难一样,深感恐惧。

因而,“金融风暴”、“金融飓风”、“金融海啸”、“金融地震”和“金融瘟疫”等现在成了国内外媒体和人们口头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

这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很快发展成为严重的经济危机。

但是,对当前经济危机的来势、扩散和蔓延的速度、规模、破坏力等,有人看来还没有足够的估计和认识。

有人甚至似乎还没有注意到金融危机已经发展成严重的经济危机这一基本事实,在说到当前的危机时,还只说金融危机,而不说经济危机。

考察当前这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必然要研究和分析危机的起因、危机的发展、危机的根源、危机的救助和危机的前景等一系列问题,必然要思考与之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理论和政策问题。

这么多问题在一篇短文中是不易说清楚的,本文只考察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起因,其他相关问题随后将陆续讨论。

这里说的危机的起因是指危机的初始原因,不是指危机的根源。

一、克林顿—布什的“美国梦”这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起始于美国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导致了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导致了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反过来又加深了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是指次级信用住房抵押贷款危机。

美国经营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照借款人经济状况划分信用等级。

例如,发放给信誉记录好、有固定工作、有稳定收入、债务轻、风险小的借款人的住房抵押贷款,被列为优级贷款。

相反,发放给信誉记录不好、没有固定工作、没有稳定收入、债务重、风险大的借款人的住房抵押贷款,被列为次级贷款,简称次贷。

在各类贷款中,抵押贷款的利率高,偿还条件严。

在抵押贷款中,次级贷款利率更高,偿还条件更严。

在美国这样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营住房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为了自身的金融安全,完全可以只发放优级贷款,而不发放次级贷款。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视域下对三次重大经济危机的思考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视域下对三次重大经济危机的思考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视域下对三次重大经济危机的思考作者:孙宇平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3年第22期摘要: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种跨越,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而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发生在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经济滞胀和2008—2009年的经济大衰退是人类历史上三次重大经济危机,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视域下探析其中的历史缘起和世界历史意义,对于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社会现实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经济危机;经济大萧条;经济滞胀;经济大衰退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23.22.003如果说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疾病缠身的病人,那么马克思就是一位能开出诊断通知书的医术精湛的医生,马克思用“劳动价值论”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病灶”,并进一步预言了这个“病灶”持续发展的“临床表现”就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并从根源上对整个发病原理做出了深刻的分析和思考,形成了“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种跨越,这是由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多从根本上否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存在,而马克思则对其实质和根源进行了深刻的考察。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认为,只有通过爆发一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才能达到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平衡,进而形成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再危机的循环往复,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工业的循环周期便会呈现出“活跃、繁荣、生产过剩、危机、停滞”这样的特点。

1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视域下三次重大经济危机的历史缘起在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以前,疾病、战争以及自然灾害往往是导致人类社会出现社会危机的主要因素。

本文选取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以后的三次重大经济危机,试图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视域探析其中的历史缘起。

对西斯蒙第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探讨

对西斯蒙第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探讨

A Research into the Economic Crisis Theory by
Sismondi and Marx
作者: 杨黛
作者机构: 广东教育学院政法系,广东广州510310
出版物刊名: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页码: 78-81页
主题词: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西斯蒙第;法国;古典经济学;资本主义
摘要:西斯蒙第作为经济学说史上系统论述经济危机问题的第一人,他的分析方法及所阐述的内容对马克思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西斯蒙第的有关论述并将经济危机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存在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对此我们应有充分认识并加强宏观调控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西斯蒙第和马尔萨斯的经济危机理论,分析08年金融危机与欧洲债务危机一、两次危机背景2008年金融危机2008年的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指一场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

危机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资金流动性严重不足,并演化成全球信贷危机。

其实质是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

以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开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拉开序幕,世界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信贷紧缩影响各行各业,从银行业到汽车业,再到资源类行业。

随之而来的是失业率上升、住房价格下跌、消费者捂紧钱袋。

楼市泡沫破灭是这一连串事件的导火索,造成了一代人经历的最严重信贷危机。

2011年美债危机美国债务危机的根源是美国政府财政赤字连年增加,政府债务不断积累,而直接导火索是14.29万亿美元美政府债务上限在今年5月16日被突破,奥巴马政府迫切需要国会提高债务上限,但是美国众议院提出政府大规模削减开支为提高上限的条件,致使谈判一度陷入僵局,引发了美国政府债务可能违约的危机。

但就在美国两党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一致,惊险躲过历史上首次债务违约3天之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2011年8月5日晚被标准普尔公司拉下AAA级最高台,从保持了70年之久的3A首次下调到AA+。

这更加重了市场对美经济增长乏力的忧虑情绪和投资者的悲观情绪。

对中国而言,美国继续大规模发债所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对于中国防范输入性通货膨胀将继续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目前面临着内生和外部输入两方面的通胀压力。

调降债信评级可能不仅让美国政府借贷成本增加,其它国家、企业及消费者也将受到池鱼之殃,因为美国公债是许多贷款的基准指标。

二、两次危机下证券市场表现2008年全球股市表现受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并进一步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2008年全球股市出现了暴跌。

道琼工业指数2008年收挫33.8%,创其有史以来第三差年度表现,仅次于1931年和1907年。

为1931年来最大跌幅,标准普尔500指数大跌38.5%;Nasdaq指数重挫40.5%,为历来最大年度百分比跌幅。

2008年11月20日,标准普尔500指数触及11年低点,令许多美国人逾10年的回报灰飞烟灭,而在仅仅13个月前,该指数还曾登上历史高位。

而2008年的中国A股市场同样从2007年的牛市盛宴转为超级熊市,沪深两市分别以65.39%和63.36%的巨大跌幅进入全球股市跌幅排行榜的前五位。

2010年以来,随着希腊、葡萄牙、爱尔兰等国政府先后宣布无力偿还到期的主权债务,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相继调低了部分欧盟成员国的主权信用评级,标准普尔更是在历史上第一次下调了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

虽然美国国会在最后一刻通过了上调美国债务上限的法案,暂时稳定了全球经济,但是现阶段愈演愈烈且呈蔓延趋势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再次给全球经济的复苏蒙上了阴影。

作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的中国经济,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如何在确保自身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承担起更多的维护世界经济稳定的责任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2008年10月北欧小国冰岛率先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以来,希腊、葡萄牙、爱尔兰等欧盟成员国相继遭到国际评级机构的负面评价,国际资本市场再次遭受冲击,愈演愈烈的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已成为影响未来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演进2008年10月,一直处于过度扩张状态的冰岛银行业终因无法解决日益枯竭的短期流动性问题而被冰岛政府接管,银行债务升级为国家主权债务,冰岛经济于2009年陷入严重衰退。

2009年11月,希腊宣布其2009年财政赤字占GDP比率将达13.7%(远超3%的国际警戒线标准),从而引发市场恐慌,投资者开始大规模抛售希腊国债,使得希腊政府再难以通过发新债来偿还旧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

受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等国的主权信用先后遭到国际评级机构的负面评价,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呈全面蔓延态势。

截至2010年末,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20国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率已超过3%的国际警戒线,主权债务问题已演变成为影响欧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

然而,仔细分析已发生主权债务危机国家过往的经济运行情况,我们发现在不同国家主权债务问题演进过程的背后还隐藏着诸多特殊因素。

(一)希腊主权债务危机背后的原因2001年,为满足加入欧元区的条件,希腊政府与高盛公司达成了一项货币掉期协议,以帮助希腊成功加入欧元区。

由于货币掉期被视作外汇交易,可不必在政府资产负债表上披露,在金融衍生工具的帮助下,希腊政府隐瞒了当年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得以顺利加入欧元区。

然而金融衍生工具只能掩盖政府的财政危机,而债务本身并不会消失。

为了维持政府合理的负债率和筹资利率,希腊政府不得不通过更多的货币掉期交易掩饰其债务困境。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际资本市场流动性短缺,并导致债务融资成本上升,至此自欺欺人的希腊主权债务问题再也无法隐藏,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终于爆发。

(二)爱尔兰主权债务危机背后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了刺激经济发展,爱尔兰凭借着低税率和宽松的金融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海外直接投资,由此开启了其近十年的传奇式经济增长历程。

统计数据显示,爱尔兰GDP年均增长9%;人均GDP总量从2000年至2007年年均增幅6.7%。

爱尔兰的经济繁荣主要得益于国内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

据统计,爱尔兰房地产业在GDP中的比率由1996年的5%增至2006的10%;财产税收入占GDP比率从2001年的1.7%增至2007年的2.5%。

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使决策者放松了警惕,房地产泡沫在非理性繁荣的背后开始滋生蔓延。

1996年至2006年,爱尔兰全国平均房价上涨了280%,个人住房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率上升至37%。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刺破了爱尔兰经济的泡沫,爱尔兰全国平均房价已从最高点下降近40%。

房价的剧烈波动使爱尔兰银行业遭受重创,不良贷款比率从2007年的0.8%飙升至2009年的9%;2010年爱尔兰银行业贷款损失为350亿欧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

在银行信贷亏损严重和流动性极度短缺的情况下,爱尔兰政府为了维护金融稳定,不得不投入巨额资金挽救陷入困境的银行业。

由于经济衰退和房地产业的崩溃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再加之因救助银行业而发生的巨额财政支出,爱尔兰政府财政赤字大幅增加,爱尔兰国债保险价格和国债收益率不断上升,政府融资困难加剧,爱尔兰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已无法避免。

(三)西班牙主权债务危机背后的原因由于西班牙政府缺乏政治手段约束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导致在过去三年中西班牙17个自治区和8000个市政机构的公共债务总额几乎翻倍,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过重成为影响西班牙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截至2011年6月,西班牙政府债务总额超过7000亿欧元,政府债务占GDP的比率达65.2%,达到历史最高点。

标准普尔预计,西班牙地方政府2011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率将达1.7%。

尽管西班牙中央政府承诺将大幅削减公共预算,但是地方政府继续过度开支的行为并没有收敛。

虽然西班牙地方政府多是独立发债,与中央政府无涉,但是过高的债务负担加重了西班牙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和贷款质量风险。

2011年3月,穆迪下调了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对其改善国家整体财政状况的能力提出质疑,并确信其银行业的重组成本将继续推高政府公共债务比率。

二、引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共因在前文中,个别国家的特殊原因根本无法诱发几乎波及整个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不断蔓延的欧洲债务危机背后是欧盟经济体内部更深层次的共因。

(一)欧盟经济体内部经济发展失衡随着大规模的经济发展状况参差不齐的经济体的相继加入,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扩大,加之经济结构和金融周期的不一致迫使欧洲按发展水平实施“多速欧洲”战略,更进一步加大了经济体之间的发展差距。

实际上,在2001年至2010年的十年间,除德国外的大多数欧元区国家的经常项目余额都是负增长。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第二季度欧盟GDP同比增长1.7%,其中三分之二的增长来自于德国经济的贡献;陷入债务危机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仅增长0.2%,希腊GDP更是萎缩了1.5%。

欧盟内部各经济体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问题成为引发此次欧洲债务危机的重要原因。

(二)失衡的公共支出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长期以来,欧洲人认为提高经济竞争力的根源在于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而并非想方设法降低劳动力成本。

这种发展理念使得欧盟各成员国政府的财政支出中有相当高的比率用于社会福利支出。

由于高社会福利政策易放难收,加之欧洲各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且经济增长停滞不前,各国政府只能通过以新债养旧债的方式应付不断增加的社会福利支出。

此外,各国政府出于政治目的又不断向选民开出各种福利支票,中央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率逐年增长。

在这种以高负债支撑高福利支出的财政模式下,一旦资本市场出现流动性短缺,沉重的债务负担势必将成为引发一国财政危机的导火索。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难以相互配合欧元区的货币政策由欧洲央行统一制定,欧洲央行的设立参照了德国联邦银行体系,以稳定物价水平、维持欧元对内币值稳定为其调控的首要目标。

由于欧元区内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运行周期不尽相同,在失去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之后,各成员国为了促进本国经济增长、解决就业等问题只能寄希望于财政政策。

由于各成员国参差不齐的财政状况和欧元区松散的财政纪律以及缺乏统一的财政政策协调机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各成员国政府均置《稳定增长公约》中对公共债务的警戒线于不顾,纷纷增加财政预算、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希望通过财政政策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标。

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各国不尽相同的财政政策间的目标差异严重削弱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

当欧洲央行为了抵御通胀、维护币值稳定而开始上调欧元区的主导利率时,因融资成本上升而无法处置公共债务的主权国家相继爆发债务危机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启示对于此次欧洲债务危机,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理性分析、冷静应对,在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前提下确保国内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审慎推动亚洲货币一体化2000年5月在泰国清迈召开的亚洲开发银行年会上,东盟十国和中日韩三国财长就在区域内建立双边货币互换机制达成共识并发表联合声明(也称“清迈协议”)。

自此,是否应该效仿欧元在亚洲建立货币联盟的争论在理论界和实业界不绝于耳。

在当前欧洲货币联盟正遭受广泛质疑和非议的复杂环境下,审慎思考建立亚洲货币联盟的目的性和可行性就显得尤为必要。

蒙代尔(Mundell)和麦金农(Mckinnon)的最优货币区理论认为,只有成员国在资本和生产要素流动性、经济开放度、经济互补性、市场一体化、政治文化制度等方面趋同的情况下,加入共同货币区才可能带来最大的福利增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