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珠正确使用
磁珠贴的使用方法

磁珠贴的使用方法磁珠贴是一种常见的贴剂,常用于缓解各种疼痛和肌肉不适。
它们通过磁疗的原理,能够通过对人体穴位的刺激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以下是磁珠贴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磁珠贴不同的磁珠贴可能有不同的功效和使用方式。
在使用之前,您首先需要了解您所需要的治疗效果。
例如,如果您需要缓解颈椎疼痛,那么您可以选择用于颈部的磁珠贴。
在选择过程中,您也可以参考医生或药店的建议。
第二步:清洁肌肤在使用磁珠贴之前,您需要清洁和干燥皮肤。
清洁皮肤可以帮助磁珠贴更好地附着在皮肤上,并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您可以使用温水和肥皂清洁磁珠贴附着的部位,并用毛巾擦干。
第三步:贴附磁珠贴将磁珠贴放置在要治疗的部位上。
使用力轻轻地按压磁珠贴,使其紧贴皮肤并牢固粘贴。
请注意,不要太用力,以免磁珠贴对皮肤产生不适感。
第四步:固定磁珠贴根据需要,您可以使用胶带或其他材料固定磁珠贴。
这有助于确保磁珠贴在活动中不会移位,并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将固定材料轻轻地贴在磁珠贴的边缘上,确保它不会对您产生不适。
第五步:保持磁珠贴的干燥在使用磁珠贴期间,您需要保持它的干燥。
避免给磁珠贴湿润的环境,如游泳池或浴室。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磁珠贴变湿,您可以用干净的毛巾轻轻地擦干。
第六步:调整使用时间和频率第七步:定期更换磁珠贴磁珠贴通常不是一次性使用的,因此您应该定期更换它们。
根据具体情况,您可以每天更换一次,或者每隔一定时间更换一次。
此外,如果您发现磁珠贴附着效果变差或出现皮肤不适,您也应该立即更换它们。
第八步:合理存放磁珠贴当您不在使用磁珠贴时,您应该将它们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
避免磁珠贴暴露在阳光下或与潮湿的环境接触。
这有助于保持磁珠贴的质量和效果。
Protein A G免疫沉淀磁珠使用说明书

Protein A/G免疫沉淀磁珠Figure 1. General Protocol for ImmunoprecipitationcomplexSDS-PAGE loading buffer Neutralize bufferMagnetic Beads antibodyMagnetic Separator Remove supernatant Pipette Repeat45产品组分产品参数:磁珠粒径100 nm,浓度10 mg/mL,结合量>400 μg human IgG/mL2-8℃保存,保质期2年。
储存方法实验步骤1. 抗原样品制备本操作说明书提供以下三种样品处理方法。
2. 磁珠预处理将磁珠漩涡振荡1 min,使其充分混悬;取25~50 µL磁珠悬液置于1.5 mL EP管中。
加入200 µL结合缓冲液洗涤,进行磁性分离(将离心管置于磁力架上,管底对准①卡口压紧,静置2分钟或待磁珠吸附于管壁),吸弃上清。
抽出②磁条,加入200 µL结合缓冲液重复洗涤一次,插回②磁条,磁性分离并吸弃上清。
加入200 µL结合缓冲液重悬磁珠备用。
血清样品处理:若目标蛋白丰度较高, 建议用结合缓冲液稀释血清样品至目标蛋白终浓度为10~100 µg/mL,置于冰上备用(或置于-20℃长期保存)。
悬浮细胞样品处理:离心收集细胞(4℃, 500 g, 10 min),弃上清后称重,按每毫克细胞50 µL的比例用1×PBS洗涤2次;按每毫克细胞5~10 µL的比例加入结合缓冲液,同时加入蛋白酶抑制剂,混匀后置于冰上处理10 min;离心收集上清液(4℃, 14000 g, 10 min),置于冰上备用(或置于-20℃长期保存)。
贴壁细胞样品处理:移去培养基,按每1.0×105个细胞150 µL的比例用1×PBS洗涤两次;用细胞刮棒刮脱细胞,收集至1.5 mL EP管内,按每1.0×105个细胞20~30 µL的比例加入结合缓冲液,同时加入蛋白酶抑制剂,混匀后置于冰上处理10 min;离心收集上清液(4℃, 14000 g, 10 min),置于冰上备用(或置于-20℃长期保存)。
磁珠M-280使用说明

M-280磁珠的准备1、轻轻摇晃装磁珠小瓶,悬浮磁珠,获得均匀一致的悬浮液。
2、根据需要,转移适当量磁珠悬浮液到备用管中。
3、将管子放在磁力架 1-2分,在分离过程,不要将管子从磁力架上拿下来。
4、用移液器将管中上清移去(此时管置于磁力架上),避免移液器枪头触及管内壁(因磁珠附着于管内壁)5、从磁力架上取下管子,根据您的特殊用途加入合适缓冲液,让缓冲液沿管内壁(磁珠积聚处)留下并轻轻悬浮,缓冲液用量与磁珠悬浮液等体积。
6、重复洗一次(步骤 3-5),然后放入适当体积缓冲液配制磁珠工作液1、用 B&W 缓冲液将磁珠洗一次(见 3.1和 4.6节)。
2、在离心管或微滴定孔中取整数体积洗磁珠,最后一遍洗后去除缓冲液。
3、用 B&W 缓冲液悬浮磁珠,使终浓度为 5ug/ul,或实验应用的适宜浓度。
4、加等体积的生物素化 DNA/RNA, B&W 缓冲液中 NaC 浓度是 2M,在混合物中NaC I 浓度应为 1M。
DNA/RNA 所需量依赖于具体应用所需。
5、室温下放置,轻轻旋转或时而轻敲离心管混合。
孵育时间依赖结合的核酸长度:短的寡核苷酸(小于 30个碱基)需要的孵育时间不超过 10分钟。
30碱基至 1kb的孵育时间为 15分钟。
6、磁珠此时被覆了生物素化的 DNA/RNA 片段,用磁力架分离磁珠。
将离心管放在磁力架上 1 到 2分钟。
7、用 1倍 B&W 缓冲液洗 2-3次,用磁力架吸附磁珠以利于洗涤(在 4.6节中推荐的是 2倍浓缩液)。
8、悬浮磁珠,稀释至所需浓度。
此时磁珠已结合了经固定化后的 DNA/RNA 片段,应用低盐浓度缓冲液悬浮磁珠,以利于下面的操作。
磁珠的用法磁珠如何使用

磁珠的用法磁珠如何使用磁珠专用于抑制信号线、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和尖峰干扰,还具有吸收静电脉冲的能力。
那么你对磁珠的使用方法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磁珠的用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磁珠的用法磁珠应该放置在两个去藕电容之间,形成Pi型滤波,以减少电源的数量。
实际上去藕电容一定要放在电源管脚最近处,而磁珠放置的位置并不是这么严格要求。
如果没有空间放置两个电容以形Pi型滤波器,那么可以省去前面的电容,芯片电源脚处的电容总是需要的,前万不可省略,否则磁珠会起反作用。
磁珠的功能磁珠的功能主要是消除存在于传输线结构(电路)中的RF噪声,RF 能量是叠加在直流传输电平上的交流正弦波成分,直流成分是需要的有用信号。
要消除这些不需要的信号能量,使用片式磁珠扮演高频电阻的角色(衰减器)。
磁珠有很高的电阻率和磁导率,他等效于电阻和电感串联,但电阻值和电感值都随频率变化。
他比普通的电感有更好的高频滤波特性,在高频时呈现阻性,所以能在相当宽的频率范围内保持较高的阻抗,从而提高调频滤波效果。
作为电源滤波,可以使用电感。
磁珠的电路符号就是电感但是型号上可以看出使用的是磁珠。
在电路功能上,磁珠和电感是原理相同的,只是频率特性不同罢了。
直流成分是需要的有用信号,而射频RF能量却是无用的电磁干扰沿着线路传输和辐射(EMI)。
要消除这些不需要的信号能量,使用片式磁珠扮演高频电阻的角色(衰减器),该器件允许直流信号通过,而滤除交流信号。
通常高频信号为30MHz以上,然而,低频信号也会受到片式磁珠的影响。
磁珠有很高的电阻率和磁导率,等效于电阻和电感串联。
在电路中只要导线穿过它即可。
高频电流在其中以热量形式散发,其等效电路为一个电感和一个电阻串联,两个组件的值都与磁珠的长度成比例。
有的磁珠上有多个孔洞,用导线穿过可增加组件阻抗(穿过磁珠次数的平方)。
铁氧体磁珠不仅可用于电源电路中滤除高频噪声(可用于直流和交流输出),还可广泛应用于其它电路。
正确使用磁珠

磁珠专用于抑制信号线、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和尖峰干扰,还具有吸收静电脉冲的能力。
磁珠是用来吸收超高频信号,象一些RF电路,PLL,振荡电路,含超高频存储器电路(DDR SDRAM,RAMBUS等)都需要在电源输入部分加磁珠,而电感是一种蓄能元件,用在LC振荡电路,中低频的滤波电路等,其应用频率范围很少超过错50MHZ.磁珠的功能主要是消除存在于传输线结构(PCB电路)中的RF噪声,RF能量是叠加在直流传输电平上的交流正弦波成分,直流成分是需要的有用信号,而射频RF能量却是无用的电磁干扰沿着线路传输和辐射(EMI)。
要消除这些不需要的信号能量,使用片式磁珠扮演高频电阻的角色(衰减器),该器件允许直流信号通过,而滤除交流信号。
通常高频信号为30MHz以上,然而,低频信号也会受到片式磁珠的影响。
片式磁珠由软磁铁氧体材料组成,构成高体积电阻率的独石结构。
涡流损耗同铁氧体材料的电阻率成反比。
涡流损耗随信号频率的平方成正比。
使用片式磁珠的好处:小型化和轻量化在射频噪声频率范围内具有高阻抗,消除传输线中的电磁干扰。
闭合磁路结构,更好地消除信号的串绕。
极好的磁屏蔽结构。
降低直流电阻,以免对有用信号产生过大的衰减。
显著的高频特性和阻抗特性(更好的消除RF能量)。
在高频放大电路中消除寄生振荡。
有效的工作在几个MHz 到几百MHz的频率范围内。
要正确的选择磁珠,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不需要的信号的频率范围为多少;2、噪声源是谁;3、需要多大的噪声衰减;4、环境条件是什么(温度,直流电压,结构强度);5、电路和负载阻抗是多少;6、是否有空间在PCB板上放置磁珠;前三条通过观察厂家提供的阻抗频率曲线就可以判断。
在阻抗曲线中三条曲线都非常重要,即电阻,感抗和总阻抗。
总阻抗通过ZR22πfL()2+:=fL来描述。
通过这一曲线,选择在希望衰减噪声的频率范围内具有最大阻抗而在低频和直流下信号衰减尽量小的磁珠型号。
片式磁珠在过大的直流电压下,阻抗特性会受到影响,另外,如果工作温升过高,或者外部磁场过大,磁珠的阻抗都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磁珠在电路中的使用方法

磁珠在电路中的使用方法引言磁珠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路设计和电子装配中。
它具有独特的磁性和导电性能,可以在电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磁珠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在电路中的使用方法。
一、磁珠的基本原理和特点1.磁性特点-磁珠具有一定的磁性,可以对电磁信号进行滤波和隔离。
-磁珠可以吸附磁性材料,如铁磁性材料,以增强磁性效果。
2.导电特点-磁珠是一种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磁珠可以作为电路的导电通路,用于连接和传递电流。
二、磁珠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1.磁珠的滤波作用-磁珠可以用于滤除电磁干扰信号,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在电路的输入端或输出端串联磁珠,可以有效滤除高频噪声信号。
2.磁珠的隔离作用-磁珠可以用于隔离电路的不同部分,避免信号互相干扰。
-在信号传输线路上串联磁珠,可以有效隔离不同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3.磁珠的补偿作用-磁珠可以在电路中起到补偿电感的作用,调节电路的频率响应。
-在需要改变电路频率特性的场合,可以选择合适的磁珠进行串联或并联。
三、磁珠的选型和布局1.选型注意事项-根据电路的具体需求和频率特性选择合适的磁珠型号。
-考虑磁珠的电感、阻抗和最大电流等参数,确保符合电路设计要求。
2.磁珠的布局和连接-根据电路的布局和连接需求,合理选择磁珠的位置和方向。
-注意磁珠与其他元件的防干扰安装间隔,避免信号串扰和电磁干扰。
四、实际案例分析以手机音频接口电路设计为例,介绍磁珠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1.磁珠的选型-根据手机音频接口电路的频率特性,选用合适的磁珠型号。
-考虑手机音频接口的通信频率范围和阻抗匹配要求,选择合适的磁珠。
2.磁珠的布局和连接-在手机音频接口线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串联磁珠。
-确保磁珠的方向、位置和连接正确,以提高音频传输质量和抗干扰能力。
3.实际效果分析-磁珠的应用可以有效滤除音频接口中的干扰信号,提高音频传输质量。
-磁珠还可以消除外部磁场对音频信号的干扰,提高手机音频接口的稳定性。
接地-磁珠不要乱用

磁珠通常推荐应用在电源或信号线上来增强去耦效果,但在地之间的使用时一定要小心,特别是会有大能量干扰信号流过磁珠的应用场合。
记得在刚学习DSP设计时,师傅在DSP模拟部分应用是推荐一个电路,就是在数字电源和模拟电源上串两个磁珠,然后加上滤波电容就OK了,很长一段时间,都奉为经典,直到接触EMC设计时,才发现错的有多厉害,也明白了当时的一些问题的症结所在。
磁珠在干扰电流通过时呈现电阻特性,这个时候在磁珠的两边会有一个很大的△V,具体反映到DSP的模拟部分,A/D测量就会出现一个大的波动,不管你用什么滤波算法,在持续的干扰下,测量结果肯定是一塌糊涂。
所以在这些简便应用中,地上一定不要加磁珠,直接短接就可以了。
磁珠的选型和使用

磁珠的选型的使用磁珠主要特性参数:1.阻抗IzI600@100MHz(ohm):这里指100MHz频率下的交流阻抗位600ohm;2.DRC直流阻抗(最好小于1ohm):低的DRC可以保证最小压降,带载能力强;3.额定电流:表示磁珠正常工作时允许的最大电流;4.阻抗频率曲线:如下图一般来说频率越高阻抗越大,但是有个极值点。
磁珠的全称为铁氧体磁珠滤波器(另有一种是非晶合金磁性材料制作的磁珠),是一种抗干扰元件,滤它功能主要是消除存在于传输线结构(电路)中的RF噪声,RF能量是叠加在直流传输电平上的交流正弦波成分,直流成分是需要的有用信号,而射频RF能量却是无用的电磁干扰沿着线路传输和辐射(EMI)。
电源线去噪是磁珠常见的应用场景,硕凯电子小编给大家总结几点,电源线去噪时,磁珠的选型要点:从构成上来看,磁珠是由氧磁体组成,而电感则是由磁芯和线圈组成。
从原理上来看,磁珠是把交流信号转化为热能,电感是把交流存储起来并缓慢释放出去。
从功能上来看,磁珠是用来吸收超高频信号(例如RF电路,PLL,振荡电路等),而电感是一种储能元件,用在LC振荡电路、中低频滤波电路等,其应用频率范围很少超过50MHz。
面对复杂的电路工作,要如何在万千磁珠中选中合适你的那一颗呢?今天行业老鸟手把手教你磁珠选型大法,拿稳了!磁珠选型大法(电源线去噪or信号线去噪)对症下药是医者原则,行业老鸟表示不服:磁珠选型也要对症下药!磁珠的应用场景分为电源线去噪和信号线去噪这两种,因此选型也要区别对待:用于电源线去噪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你要知道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
一般来讲,电源产生的辐射EMI噪声,通常在小于100MHz-300MHz之间。
因此,选磁珠要选峰值频率小于300MHz低频型的磁珠。
第二,你要知道电源的工作电流。
对于那些放置于开关或非直流信号的磁珠,通常要讲交流信号转换有效值,以此来选择磁珠的额定电流。
额定电流值也是电源线磁珠最大的选择要点。
磁珠的用法

磁珠的用法1. 磁珠主要用于EMI噪声抑制(可以针对电源,也可以针对信号线),其直流阻抗(DCR)很小,在高频下却有较高阻抗。
2. 选择磁珠,除了考虑需要选择合适的封装外,主要是关注其:1) 额定电流大小Rated Current (mA)2) 直流阻抗(DCR)DC Resistance (m ohm)3) 阻抗[Z]@100MHz (ohm)/噪声中心频率下的磁珠阻抗(ohm)3. 磁珠阻抗一般指100MHz下的阻抗,比如一个600R的磁珠,表示在100MHz下的阻抗为600欧。
4. 磁珠的参数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
举例说明:假设1) 磁珠左侧输入电源网表: 3.2Vdc + 300mVpp @ 100MHz (后半部分为电源中心频率噪声)2) 磁珠右侧负载要求:Vdc >=3.0VdcVn <= 50mVpp @ 100MHz交流负载>= 50 欧@ 100MHz直流电流<= 300mA那么1) 计算磁珠直流电阻DCR:DCR <= (3.2Vdc-3.1Vdc)/300mA = 0.3 欧2) 计算噪声抑制磁珠阻抗@100MHz >= (300mVpp-50mVpp)/50mVpp*50欧=250欧随意应该选择的磁珠参数为:(1) DCR <= 0.3 欧(2) 100MHz阻抗>= 250 欧(3) 额定电流>= 300 毫安而假设你选取了一个阻抗为50欧的磁珠,那么抑制的效果只有一半,换句话说,在该磁珠右端的输出大概还会有150mVpp的噪声。
另外,从工艺的角度看,上述的(1)和(2)是矛盾的。
所以,选择磁珠之前,你需要先对电路的噪声情况(噪声中心频率、幅度大小、抑制后的大小)和直流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估计。
然后选择合适的参数。
5. 磁珠名称中的参数含义磁珠一般和电阻一样,用科学技术法表示,比如601表示600欧@100MHz的磁珠。
磁珠的用法磁珠如何使用

磁珠的用法磁珠如何使用磁珠(Magnetic beads)是一种常用的实验试剂,主要用于生物学、生物医学、核酸纯化、蛋白质分离、细胞分离等领域。
它具有广泛的应用,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各种实验操作。
1.核酸纯化:磁珠可以与DNA或RNA特异性结合,通过磁力将目标核酸从样品中分离出来。
在核酸纯化过程中,首先需要将磁珠与适当的离心管或微孔板结合,然后将样品加入。
接下来,样品与磁珠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核酸-磁珠复合物。
最后,通过磁力将磁珠集中在离心管或微孔板边缘,将上清液去除,再洗涤、溶解和洗脱核酸。
2.蛋白质纯化:磁珠表面可以修饰特定的亲和基团,能够与具有特异性结合关系的蛋白质结合。
蛋白质纯化过程中,首先将磁珠与合适的亲和基团修饰反应,形成亲和磁珠。
然后将亲和磁珠与待纯化的混合物接触,目标蛋白质与亲和基团发生特异性结合。
最后,通过磁力将磁珠集中在离心管或微孔板边缘,去除上清液,再洗涤、溶解和洗脱目标蛋白质。
3.细胞分离和富集:磁珠可以与细胞标记物结合,用于细胞富集、分离和分析。
在细胞分离过程中,首先将磁珠与合适的细胞标记物结合。
然后将标记的细胞用磁珠分离系统进行分离,通过磁力将目标细胞与磁珠分离出来。
最后,通过去除磁珠,将富集的细胞用于后续实验操作。
4.药物输送:磁珠可以用作药物载体,通过表面修饰的靶向分子与特定的细胞结合,并具有定点释放药物的功能。
在药物输送领域,磁珠被用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靶向性,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总结来说,磁珠的使用涉及到与目标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细胞等)的特异性结合,通过磁力进行分离、纯化和富集。
在使用磁珠之前,首先需要对磁珠进行适当的修饰,使其具有与目标分子结合的能力。
然后,将样品和磁珠进行接触、结合,通过磁力将目标分子与磁珠分离出来。
最后,对分离、纯化的目标分子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磁珠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另外,磁珠的选择应根据实验需求和样品特性进行合理选择,并根据实验要求对磁珠进行适当的处理和修饰。
磁珠贴的使用方法

磁珠贴的使用方法磁珠贴是一种常见的办公文具,用于固定照片、文件或其他小物品。
下面将介绍磁珠贴的使用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这个便捷的工具。
一、准备工作在使用磁珠贴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和材料。
首先,我们需要一些磁珠贴,数量根据需要而定。
其次,我们需要准备要固定的物品,比如照片、文件等。
最后,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整的表面,如桌面或白板,以便将磁珠贴固定在上面。
二、使用步骤1. 清洁表面在将磁珠贴固定在表面之前,我们需要确保表面干净整洁。
可以使用湿布或清洁剂来清洁表面,以去除尘垢和污渍。
2. 取下保护膜磁珠贴通常有一层保护膜,以保护磁珠贴的磁性。
在使用之前,我们需要将这层保护膜取下,以暴露出磁珠贴的磁力。
3. 将磁珠贴固定在表面上将取下保护膜的磁珠贴贴在准备好的表面上。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和布局。
确保磁珠贴与表面充分接触,以确保固定效果。
4. 将物品固定在磁珠贴上将需要固定的物品放在已经贴好磁珠贴的表面上,让物品与磁珠贴充分接触。
磁珠贴的磁力将会吸附物品,确保其固定在表面上。
5. 调整位置如果需要调整物品的位置,可以轻轻地移动物品,使其达到理想的位置。
由于磁珠贴具有一定的磁性,物品会相对较稳定地固定在表面上。
6. 拆卸物品如果需要拆卸物品,可以轻轻地将其从磁珠贴上取下。
由于磁珠贴的磁力较强,可能需要稍微用力,但请确保不会损坏物品。
三、注意事项1. 避免过度负荷磁珠贴虽然具有一定的吸附力,但其承载能力是有限的。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不要超过磁珠贴的承载范围,以免磁珠贴脱落或物品掉落。
2.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磁珠贴通常由磁性材料制成,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可能会影响其磁力。
因此,我们应该避免将磁珠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以保持其正常的使用效果。
3. 注意磁珠贴的保养为了延长磁珠贴的使用寿命,我们可以定期清洁磁珠贴表面,以去除灰尘和污垢。
同时,还可以使用软布或刷子轻轻擦拭磁珠贴,以保持其光滑和光亮。
菌种保存管带磁珠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菌种保存管带磁珠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菌种保存管带磁珠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器材,用于保存微生物菌株。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器材的正常使用寿命。
安全操作1. 磁珠不可直接接触人体磁珠具有吸附力,不可直接接触人体,以免引起伤害或危险情况。
当需要取出磁珠时,应该使用专门的工具,尽力避免接触。
2. 注意电源和电线安全菌种保存管带磁珠需要连接电源,使用时应注意电源和电线的安全。
应将电源插头正确插入插座,确保接地正常,并检查电线是否磨损或老化。
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电源和电线干燥,防止电击。
3. 避免碰撞和摔落菌种保存管带磁珠属于精密仪器,避免碰撞和摔落,以免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在移动或搬运设备时,应轻拿轻放,保持平稳。
4. 调节旋钮时小心轻力管带磁珠的调节旋钮应该小心轻力,不可用力过猛。
调节时,应先松开,然后轻轻转动,注意不要扭伤或损坏旋钮。
保养规程1. 定期清洗设备为了保持菌种保存管带磁珠的良好状态,需要定期清洗设备。
可用清洁布蘸取消毒酒精、蒸馏水或清洁剂,擦拭设备表面和内部,并在清洗后擦干。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取出磁珠的操作要轻柔,以免损坏设备。
2. 检查设备状态菌种保存管带磁珠是精密仪器,为了保证其中的精致机械结构的正常运作,需要定期检查各部件的状态。
例如,检查设备内部有无损坏、磁珠的吸附力是否正常等。
3. 注意保存环境为了保持菌种保存管带磁珠的良好使用寿命,需要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不要将设备放置在过渡潮湿或过热的环境中。
总结在实验室操作时,我们需要注意菌种保存管带磁珠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保持设备良好状态。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实验室人员的安全,还可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遵守这些规程。
链霉亲和素磁珠使用说明

链霉亲和素磁珠使用说明货号:S7210规格:1mL(10mg/mL)保存:2-8℃产品内容:Beads Mag SA磁珠是采用定向固定技术将重组中性链霉亲和素共价偶联到形态规整、粒径均一的磁性微球上,形成单分子固定层,可用于生物素化核酸、抗体或其他生物素化配体和靶分子的分离和检测。
由于具有单层的链霉亲和素,绝大多数生物素结合位点在空间上不仅可以结合游离生物素,而且还可以结合生物素化的配体/靶标,具有快速液相反应动力学特性。
形状确定的特异性表面便于进行高效捕获、分离和下游操作,链霉亲和素单层可确保没有明显泄漏,而通过避免吸附过量的链霉亲和素,批次一致性和结果的可重复性得到了保证。
Beads Mag SA以聚合物为基材的实心微球,主要用于免疫检测、免疫沉淀、细胞分选等。
产品特性:产品名称Beads Mag SA基质Polymer粒径2μm浓度10mg/ml保存条件PBST(pH7.4,0.01%Tween-20),2-8℃结合量1000pmol free biotin/mg of beads20μg biotinylated antibody/mg of beads400pmol biotinylated oligonucleotides/mg of beads注意事项:1.请勿离心、干燥或者冷冻磁珠,这些操作可能导致磁珠的聚集从而降低结合活性;2.从磁珠保存管中移取磁珠前应充分震荡重悬均匀,操作过程中应避免产生气泡;3.生物素标记好蛋白或核酸后,用脱盐柱去掉多余的游离生物素;4.尽量减少蛋白降解,包括制备细胞裂解液中包含的蛋白酶抑制剂;5.生物素化分子的大小会影响磁珠的载量,用户需要根据实验确定磁珠对特定生物素化分子的载量。
手动操作步骤:以下操作过程需要准备的试剂:注:用户可根据需要调整缓冲液的盐浓度及pH1.固定化核酸1.1将磁珠瓶置于漩涡振荡器上20s,振荡重悬磁珠,取100μl 磁珠到新的离心管中,置于缓冲液名称成分Buffer I(适用于结合生物素化核酸)10mM Tris-HCl(pH7.5),1mM EDTA,1M NaCl ,0.01%~0.1%Tween-20Buffer II (适用于结合生物素化抗体/蛋白)PBS,pH7.4,含0.05%Tween-20,可根据需要添加0.01%~0.1%BSA磁力架上,1min后移除上清液;注意:用户可根据生物素化分子的多少,参考磁珠的载量,计算需要取用的磁珠量,建议生物素化分子的加入量为磁珠载量的1~2倍,使磁珠饱和。
磁珠的使用方法范文

磁珠的使用方法范文磁珠,即磁性珠子,是一种具有特殊磁性的微球,主要由硅胶、磁性材料等组成。
磁珠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诊断试剂和生物制药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磁珠的使用方法。
一、磁珠的制备和储存:1.磁珠的制备:磁珠可以通过化学法、机械法、套袋法等方法制备而成。
制备过程中,要注意材料的纯度、反应条件和工艺参数的控制,确保磁珠的质量。
2.磁珠的储存:磁珠通常以干燥粉末形式保存。
在储存过程中,要避免受潮、暴露在空气中或过度震动,以免影响其性能。
二、磁珠的表面修饰:1.磁珠的表面修饰是为了增强其亲和性,使其能够与目标物质更加稳定和高效地结合。
表面修饰的方法有共价结合、离子交换、亲疏水性调控等。
2.表面修饰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目标物质的特性来确定。
一般来说,有机物质的结合可选择共价结合法,而无机物质的结合可选择离子交换法。
三、磁珠的使用步骤:1.预处理:将磁珠取出并加入洗涤缓冲液中,轻轻摇晃15-30秒,使磁珠均匀分散。
然后,将磁珠用磁吸架吸附在管壁上,倒出洗涤缓冲液。
2.磁珠的结合:加入待结合的目标物质溶液,并进行适当的搅拌和振荡,使磁珠和目标物质充分接触。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在室温下进行结合,也可以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结合。
3.分离和洗涤:使用磁吸架将磁珠沉降到管壁上,倒出上清液。
然后,加入洗涤缓冲液,轻轻摇晃15-30秒,将磁珠和目标物质之间的杂质洗净。
4.吸附和洗脱:根据具体需求,在磁吸架上用洗涤缓冲液洗脱目标物质,或者使用特定的洗脱缓冲液进行洗脱。
将洗脱液收集,即可用于后续实验或分析。
四、注意事项:1.在磁珠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操作温和,避免过高的温度和强烈的机械振荡,以免影响磁珠的性能。
2.磁珠的储存期限有限,一般应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
在使用前,要检查磁珠是否有破损或受污染,确保其完整性和纯度。
3.在磁珠的操作过程中,要避免接触强磁场,以免磁珠吸附过多目标物质或影响结合的效果。
4.磁珠的废弃处理要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菌种磁珠保存操作方法

菌种磁珠保存操作方法菌种磁珠保存操作方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菌种培养:首先需要在无菌培养基上进行菌种的培养。
根据菌种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如温度、pH值等,进行菌种的生长。
2. 菌种测定:在菌液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进行菌种的测定。
使用传统的测定方法,如菌落计数、密度测定与蛋白测定等,来了解菌种生长的情况。
这些数据对于后续的保存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3. 菌种收获:在菌液培养到适当浓度后,可以进行菌种的收获。
可以使用离心机进行菌液的离心,分离菌体和培养基液。
收获的菌体通常是湿重的,需要注意保存时的处理方法。
4. 菌种冻存液的制备:将菌体沉淀物重悬于适当的保存液中。
一般常用的保存液包括甘油、甘露醇、琼脂和冻干剂等。
保存液的选择要根据菌种特性和保存要求来确定。
5. 菌种冻存:将制备好的菌种冻存液分装于适当的容器中,如冻存管或人字板。
要注意材料和容器的无菌性,可以使用灭菌方法进行消毒。
将菌种冻存液加入容器中后,密封好,标定菌种信息,并进行保存。
6. 菌种冷冻保存:保存容器中的菌种冷冻液可以直接放入冷冻机保存,一般保存温度常为-80至-196。
对于高要求的保存,如重要菌种或难培养的菌株,可以尝试使用液氮罐进行长期保存。
7. 菌种快速复苏与验证:在需要使用菌种的时候,将冷冻液从冷冻机或液氮罐中取出,迅速解冻。
使用快速复苏的方法,使冷冻液中的菌种迅速恢复到生长状态。
同时,进行菌种验证,比对保存前的菌种特性和保存后的特性是否相符。
8. 菌种传代:当需要继续培养和保存菌种时,可以进行菌种的传代。
将从冷冻液中复苏出的菌体接种在新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至菌液生长到适当浓度后,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保存。
总的来说,菌种磁珠保存操作方法主要涉及菌种的培养、测定、收获、冻存液的制备、冻存、冷冻保存、快速复苏与验证以及传代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操作条件和无菌技术,以确保菌种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并保持其保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磁珠贴的使用方法

磁珠贴的使用方法磁珠贴是一种常用的健康产品,通过磁力作用于人体来改善健康状况。
使用磁珠贴可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精神压力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磁珠贴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了解磁珠贴的类型和功效磁珠贴通常分为两种类型:常规磁珠贴和按摩磁珠贴。
常规磁珠贴主要用于舒缓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按摩磁珠贴则兼具舒缓疼痛和按摩的功能,能够更好地缓解肌肉疲劳和精神压力。
第二步:确定要贴的位置根据个人需求和症状确定要贴的位置。
可以根据疼痛部位、服用磁珠贴的目的或者按摩需要来选择贴所的位置。
第三步:准备工作在使用磁珠贴之前,确保肌肤的清洁和干燥。
可以用温水和肥皂清洁皮肤,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确保皮肤干燥可以改善贴上磁珠贴的附着力和舒适度。
第四步:开始贴磁珠贴把磁珠贴放在希望贴的位置,用手指按压使其牢固粘贴。
确保贴附的牢固可以保证磁力的充分发挥。
第五步:注意事项使用磁珠贴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不要将磁珠贴贴在伤口、过敏部位或者有皮肤破损的地方。
2.不要在洗浴或者游泳时带着磁珠贴,以免影响粘贴效果。
3.避免长时间使用磁珠贴,每次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8小时。
4.如果有不适或者皮肤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5.孕妇、患有心脏病、使用心脏起搏器的人群不适宜使用磁珠贴。
第六步:保养和清洁使用磁珠贴的过程中,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纱布块覆盖磁珠贴来保护其表面,减少污垢的积聚。
当清洗磁珠贴时,可以使用温和的肥皂水,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在清洗后,将磁珠贴晾干即可。
磁珠的选型和使用

磁珠的选型和使用磁珠(magnetic beads)是一种具有磁性的微珠,通常由聚合物、玻璃等材料制成。
磁珠的磁性使其在生物研究和生物技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核酸和蛋白质纯化、细胞分离和检测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磁珠的选型和使用。
一、磁珠的选型在选择合适的磁珠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选择:磁珠的材料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聚合物磁珠(如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和玻璃磁珠。
聚合物磁珠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化学稳定性,适用于大多数生物分离和纯化实验;玻璃磁珠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适用于需要较高温度和酸碱环境的实验。
2.磁性选择:磁珠的磁性影响其在实验中的应用效果。
一般来说,磁珠的磁性越强,其在磁力场中的响应速度和吸附能力越好。
因此,选择具有较高磁性的磁珠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
同时,磁珠的磁性也会影响其在离心过程中的分离效果,需要根据实验要求进行选择。
3.包被选择:磁珠的表面需要进行包被以提供特定的功能,如亲合性、亲疏水性等。
常用的包被有羧基、羟基、氨基、硅烷等,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包被。
4.粒径选择:磁珠的粒径直接关系到其在实验中的分离效果和靶物质的吸附速度。
一般来说,大粒径的磁珠具有较好的磁响应速度和分离效果,但吸附能力相对较差;而小粒径的磁珠则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但易受到外界干扰而造成不稳定。
因此,需要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粒径,常用的磁珠粒径有5μm、10μm、20μm等。
二、磁珠的使用磁珠的使用流程主要包括磁珠悬浮液的制备、磁珠与靶物质的结合、磁珠的分离和洗涤、以及磁珠的溶解和离心等步骤。
以下是一个一般的使用流程:1. 磁珠悬浮液的制备:将适量的磁珠加入适宜的缓冲液中,并通过震荡、旋转或超声等方法使磁珠均匀分散。
悬浮液的浓度应根据实验需求调整,通常为1-10 mg/mL。
2.磁珠与靶物质的结合:将待分离的样品加入磁珠悬浮液中,并通过震荡或旋转等方法使磁珠与靶物质充分混合。
靶物质可以是核酸、蛋白质等,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结合条件和时间。
甲苯磺酰基磁珠说明书

甲苯磺酰基磁珠说明书
甲苯磺酰基磁珠是一种具有高效固相萃取功能的磁性材料,其主要由聚乙烯醇、硫酸亚铁、氯化钴、氯化亚铁、丙烯酰胺等化学物质组成,可用于生化分离、分析、纯化、富集等多种领域。
使用方法:
1. 将甲苯磺酰基磁珠均匀地悬浮在样品中,并进行充分的共混。
2. 将混合物加入到磁性悬浮液体中,并放置几分钟以满足吸附要求。
3. 使用磁性分离装置将磁珠吸附在磁性材料上进行固相萃取。
4. 进行洗涤和干燥的步骤后,可用于后续操作。
注意事项:
1. 使用前应将甲苯磺酰基磁珠充分悬浮,并保证悬浮液体中无或少有杂质。
2. 在进行固相萃取时应保证样品中需要分离的目标物质已充分吸附在磁珠上。
3. 在进行洗涤时应选用适合的洗涤液,以充分清洗萃取物表面。
4. 在进行干燥时应避免使用高温或强风干燥,以保证萃取物性质不受影响。
5. 使用后应将甲苯磺酰基磁珠封存在低温、干燥处,以保证其性质和使用寿命。
适用范围:
1. 甲苯磺酰基磁珠可应用于富集海洋中的叶绿素、卟啉等色素。
2. 可应用于富集蛋白质、DNA、RNA等生物大分子。
3. 可应用于有机物、金属离子、药物等小分子物质的富集。
4. 甲苯磺酰基磁珠可应用于固相萃取、分离、分析、纯化等领域。
注意:甲苯磺酰基磁珠仅限于科研、实验室等领域使用,不得用于医疗或其他用途。
丙烯酸修饰磁珠使用

丙烯酸修饰磁珠使用
丙烯酸修饰磁珠可以通过以下步骤使用:
1. 准备所需的试剂和磁珠,确保磁珠已经经过适当的清洗和预处理。
2. 将丙烯酸和所需的其他试剂混合,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以获得所需的浓度和反应条件。
3. 将磁珠加入反应混合物中,确保磁珠均匀分散在混合物中。
4. 在适当的温度和条件下进行反应,以确保丙烯酸与磁珠表面的有效结合。
5. 在反应完成后,将磁珠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可以使用磁力分离器或离心法等分离方法。
6.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其他化学或物理方法进一步处理磁珠,以增强其表面性质或功能。
请注意,使用丙烯酸修饰磁珠时应遵守相关的实验室安全准则,并确保使用正确的保护措施,例如穿戴实验服和化学防护眼镜等。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工作区域的良好通风,并避免长时间吸入丙烯酸蒸汽。
NHS磁珠使用原理及详细的操作步骤应用范畴(精)

*:偶联体系:1mL,pH=8.0;磁珠使用量:100μL。 随着AFM1浓度的增大,偶联上磁珠的抗体增多,抗体投量为30μg时,偶联 效率达84.40%。
谢谢
操作流程
磁珠 准备
目标生物分子 的偶联
封闭未反应 的活性基团
偶联后 磁珠保存 IP实验 (可选择)
1.磁珠的准备(以100uL为例)
100ul NHS磁珠
PBS 清洗2次
弃上清
100ul 偶联缓冲液
2.目标生物分子的偶联
500ul 偶联缓冲液
10-15ug IgG
孵育 1-2h
弃上清 可用于 偶联率测定
由于SDS-PAGE加样缓冲液中含有 巯基乙醇从而导致抗体的重链与轻链之 间的二硫键被破坏从而使得抗体分子变 成重链分子(55KD)和轻链分子(25KD)。 所以当目的蛋白的大小接近重链或者轻 链分子时,重链或者轻链分子的WB信 号常常由于信号过强而导致影响对目的 蛋白的WB结果判断。
3
生物相容性好,非特异性吸附少;
3.封闭未反应的活性基团
1ml PBS 500ul 封闭剂 混匀15-30min /4℃反应1h 重复一次 弃上清 弃上清
4.磁珠保存/后续实验
1ml 保存剂 4℃保存
产品特点
1
偶联量高,每100ul磁珠约偶联20~30ug生物分子;
100ul
20~30ug
100ul
5~10ug
2
与ProteinA/G相比, 免疫反应后洗脱可获得 无背景干扰的目标蛋白; (轻重链影响)
4.5μg
30μg
85.00%
NHS磁珠偶联黄曲霉毒素单克隆抗体AFM1测试(Bradford 蛋白定量法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由于电磁兼所有yy容的迫切要求,电磁干扰(EMI)抑制元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实际应用中的电磁兼容问题十分复杂,单单依靠理论知识是完全不够的,它更依赖于广大电子工程师的实际经验。
为了更好地解决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这一问题,还要考虑接地、电路与PCB板设计、电缆设计、屏蔽设计等问题[1][2]。
本文通过介绍磁珠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来说明它在开关电源电磁兼容设计中的重要性与应用,以期为设计者在设计新产品时提供必要的参考。
2 磁珠及其工作原理磁珠的主要原料为铁氧体,铁氧体是一种立方晶格结构的亚铁磁性材料,铁氧体材料为铁镁合金或铁镍合金,它的制造工艺和机械性能与陶瓷相似,颜色为灰黑色。
电磁干扰滤波器中经常使用的一类磁芯就是铁氧体材料,许多厂商都提供专门用于电磁干扰抑制的铁氧体材料。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高频损耗非常大,具有很高的导磁率,它可以使电感的线圈绕组之间在高频高阻的情况下产生的电容最小。
铁氧体材料通常应用于高频情况,因为在低频时它们主要呈现电感特性,使得损耗很小。
在高频情况下,它们主要呈现电抗特性并且随频率改变。
实际应用中,铁氧体材料是作为射频电路的高频衰减器使用的。
实际上,铁氧体可以较好的等效于电阻以及电感的并联,低频下电阻被电感短路,高频下电感阻抗变得相当高,以至于电流全部通过电阻。
铁氧体是一个消耗装置,高频能量在上面转化为热能,这是由它的电阻特性决定的。
对于抑制电磁干扰用的铁氧体,最重要的性能参数为磁导率和饱和磁通密度。
磁导率可以表示为复数,实数部分构成电感,虚数部分代表损耗,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它的等效电路为由电感L和电阻R组成的串联电路,如图1所示,电感L和电阻R都是频率的函数。
当导线穿过这种铁氧体磁芯时,所构成的电感阻抗在形式上是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加,但是在不同频率时其机理是完全不同的。
(a) 安装图(b)高频等效电路(c) 电路符号图1 铁氧体磁珠在高频段,阻抗主要由电阻成分构成,随着频率的升高,磁芯的磁导率降低,导致电感的电感量减小,感抗成分减小,但是,这时磁芯的损耗增加,电阻成分增加,导致总的阻抗增加,当高频信号通过铁氧体时,电磁干扰被吸收并转换成热能的形式消耗掉。
在低频段,阻抗主要由电感的感抗构成,低频时R很小,磁芯的磁导率较高,因此电感量较大,电感L起主要作用,电磁干扰被反射而受到抑制,并且这时磁芯的损耗较小,整个器件是一个低损耗、高品质因素Q特性的电感,这种电感容易造成谐振,因此在低频段时可能会出现使用铁氧体磁珠后干扰增强的现象[3]。
磁珠种类很多,制造商会提供技术指标说明,特别是磁珠的阻抗与频率关系的曲线。
有的磁珠上有多个孔洞,用导线穿过可增加元件阻抗(穿过磁珠次数的平方),不过在高频时所增加的抑制噪声能力可能不如预期的多,可以采用多串联几个磁珠的办法。
值得注意的是,高频噪声的能量是通过铁氧体磁矩与晶格的耦合而转变为热能散发出去的,并非将噪声导入地或者阻挡回去,如旁路电容那样。
因而,在电路中安装铁氧体磁珠时,不需要为它设置接地点。
这是铁氧体磁珠的突出优点[4]。
3 磁珠和电感3.1 磁珠和电感的区别磁珠由氧磁体组成,电感由磁芯和线圈组成,磁珠把交流信号转化为热能,电感把交流存储起来,缓慢的释放出去,因此说电感是储能元件,而磁珠是能量转换(消耗)器件。
电感多用于电源滤波回路,磁珠多用于信号回路,磁珠主要用于抑制电磁辐射干扰,而电感用于这方面则侧重于抑制传导性干扰。
两者都可用于处理EMC、EMI问题。
磁珠是用来吸收超高频信号,例如一些RF电路、PLL、振荡电路、含超高频存储器电路(DDRSDRAM,RAMBUS等)都需要在电源输入部分加磁珠,而电感是一种蓄能元件,用在LC振荡电路、中低频的滤波电路等,其应用频率范围很少超过50MHZ。
地的连接一般用电感,电源的连接也用电感,而对信号线则常采用磁珠。
3.2 片式磁珠与片式电感3.2.1 片式电感在电子设备的PCB板电路中会大量使用感性元件和EMI滤波器元件,这些元件包括片式电感和片式磁珠。
在需要使用片式电感的场合,要求电感实现以下两个基本功能:电路谐振和扼流电抗。
谐振电路包括谐振发生电路、振荡电路、时钟电路、脉冲电路、波形发生电路等。
谐振电路还包括高Q带通滤波器电路。
要使电路产生谐振,必须有电容和电感同时存在于电路中。
在电感的两端存在寄生电容,这是由于器件两个电极之间的铁氧体本体相当于电容介质而产生的。
在谐振电路中,电感必须具有高品质因素Q,窄的电感偏差,稳定的温度系数,才能达到谐振电路窄带,低的频率温度漂移的要求。
高Q电路具有尖锐的谐振峰值。
窄的电感偏置保证谐振频率偏差尽量小。
稳定的温度系数保证谐振频率具有稳定的温度变化特性。
标准的径向引出电感和轴向引出电感以及片式电感的差异仅仅在于封装不一样。
电感结构包括介质材料(通常为氧化铝陶瓷材料)上绕制线圈,或者空心线圈以及铁磁性材料上绕制线圈。
在功率应用场合,作为扼流圈使用时,电感的主要参数是直流电阻(DCR,定义为元件在没有交流信号下的直流电阻)、额定电流和低Q值。
当作为滤波器使用时,希望宽的带宽特性,因此并不需要电感的高Q特性,低的直流电阻(DCR)可以保证最小的电压降。
3.2.2 片式磁珠片式磁珠是目前应用、发展很快的一种抗干扰元件,廉价、易用,滤除高频噪声效果显著。
片式磁珠由软磁铁氧体材料组成,片式铁氧体磁珠的结构和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实质上它就是1个叠层型片式电感器,是由铁氧体磁性材料与导体线圈组成的叠层型独石结构。
由于在高温下烧结而成,因而具有致密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
两端的电极由银/镍/焊锡3层构成,可满足再流焊和波峰焊的要求。
在图2所示的等效电路中,R代表由于铁氧体材料的损耗(主要是磁损耗)以及导体线圈的欧盟损耗而引起的等效电阻,C是导体线圈的寄生电容。
(a)片式铁氧体磁珠外形(b)片式铁氧体磁珠的结构(c)等效电路图2 片式铁氧体磁珠的结构与等效电路片式磁珠的功能主要是消除存在于传输线结构(PCB电路)中的RF噪声,RF能量是叠加在直流传输电平上的交流正弦波成分,直流成分是需要的有用信号,而射频RF能量却是无用的电磁干扰沿着线路传输和辐射(EMI)。
要消除这些不需要的信号能量,使用片式磁珠扮演高频电阻的角色(衰减器),该器件允许直流信号通过,而滤除交流信号。
通常高频信号为30MHz以上,但是低频信号也会受到片式磁珠的影响。
片式磁珠不仅具有小型化和轻量化的优点,而且在射频噪声频率范围内具有高阻抗特性,可以消除传输线中的电磁干扰。
片式磁珠能够降低直流电阻,以免对有用信号产生过大的衰减。
片式磁珠还具有显著的高频特性和阻抗特性,能更好的消除RF能量。
在高频放大电路中还能消除寄生振荡。
有效的工作在几个MHz到几百MHz的频率范围内[5][6]。
片式磁珠在过大的直流电压下,阻抗特性会受到影响,另外,如果工作温升过高,或者外部磁场过大,磁珠的阻抗都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3.2.3 片式电感与片式磁珠的使用是使用片式磁珠还是片式电感主要还在于应用。
在谐振电路中需要使用片式电感,而在需要消除不需要的EMI噪声时,则使用片式磁珠是最佳的选择。
片式电感的应用场合主要有:射频(RF)和无线通讯,信息技术设备,雷达检波器,汽车电子,蜂窝电话,寻呼机,音频设备,PDAs(个人数字助理),无线遥控系统以及低压供电模块等。
片式磁珠的应用场合主要有:时钟发生电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之间的滤波,I/O输入/输出内部连接器(比如串口、并口、键盘、鼠标、长途电信、本地局域网等),射频(RF)电路和易受干扰的逻辑设备之间,供电电路中滤除高频传导干扰,计算机,打印机,录像机,电视系统和手提电话中的EMI噪声抑止。
4 磁珠的选用与应用由于铁氧体磁珠在电路中使用能够增加高频损耗而又不引入直流损耗,而且体积小、便于安装在区间的引线或者导线上,对于1MHz以上的噪声信号抑制效果十分明显,因此可用作高频电路的去耦、滤波以及寄生振荡的抑制等。
特别对消除电路内部由开关器件引起的电流突变和滤波电源线或其它导线引入电路的高频噪声干扰效果明显。
低阻抗的供电回路、谐振电路、丙类功率放大器以及可控硅开关电路等,使用铁氧体磁珠进行滤波都是十分有效的。
铁氧体磁珠一般可以分为电阻性和电感性两类,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选取。
单个磁珠的阻抗一般为十至几百欧姆,应用时如果一个衰减量不够时可以用多个磁珠串联使用,但是通常三个以上时效果就不会再明显增加了[7]。
如图3示出了利用两只电感性铁氧体磁珠构成的高频LC滤波器电路,该电路可有效的吸收由高频振荡器产生的振荡信号而不致窜入负载,并且不降低负载上的直流电压。
图3 利用电感性铁氧体磁珠构成的LC高频滤波器电路由于任何传输线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引线电阻、引线电感和杂散电容,因此,一个标准的脉冲信号在经过较长传输线后,极易产生上冲及振铃现象。
大量的实验证明,引线电阻可使脉冲的平均振幅减小,而引线电感和杂散电容的存在,则是产生上冲和振铃的根本原因。
在脉冲前沿上升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引线电感越大,上冲及振铃现象就越严重,杂散电容越大,则使波形的上升时间越长,而引线电阻的增加,将使脉冲的振幅减小。
在实际电路中,可以利用串联电阻的方法来减小和抑制上冲及振铃。
图4给出了利用一个电阻性铁氧体磁珠来消除两只快速逻辑门之间由于长线传输而引起的振铃现象。
(a)电路图(b)波形图图4 利用电阻性铁氧体磁珠消除振铃现象铁氧体抑制元件还广泛应用于印制电路板、电源线和数据线上。
如在印制板的电源线入口端加上铁氧体磁珠,就可以滤除高频干扰。
铁氧体磁环或磁珠专用于抑制信号线、电源线上的高频干扰和尖峰干扰,它也具有吸收静电放电脉冲干扰的能力。
两个元件的数值大小与磁珠的长度成正比,而且磁珠的长度对抑制效果有明显影响,磁珠长度越长抑制效果越好。
普通滤波器是由无损耗的电抗元件构成的,它在线路中的作用是将阻带频率反射回信号源,所以这类滤波器又叫反射滤波器。
当反射滤波器与信号源阻抗不匹配时,就会有一部分能量被反射回信号源,造成干扰电平的增强。
为解决这一弊病,可在滤波器的进线上使用铁氧体磁环或磁珠套,利用磁环或磁珠对高频信号的涡流损耗,把高频成分转化为热损耗。
因此磁环和磁珠实际上对高频成分起吸收作用,所以有时也称之为吸收滤波器。
不同的铁氧体抑制元件,有不同的最佳抑制频率范围。
通常磁导率越高,抑制的频率就越低。
此外,铁氧体的体积越大,抑制效果越好。
在体积一定时,长而细的形状比短而粗的抑制效果好,内径越小抑制效果也越好。
但在有直流或交流偏流的情况下,还存在铁氧体饱和的问题,抑制元件横截面越大,越不易饱和,可承受的偏流越大。
EMI吸收磁环/磁珠抑制差模干扰时,通过它的电流值正比于其体积,两者失调造成饱和,降低了元件性能;抑制共模干扰时,将电源的两根线(正负)同时穿过一个磁环,有效信号为差模信号,EMI吸收磁环/磁珠对其没有任何影响,而对于共模信号则会表现出较大的电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