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珠正确使用

磁珠正确使用
磁珠正确使用

1 引言

由于电磁兼所有yy容的迫切要求,电磁干扰(EMI)抑制元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实际应用中的电磁兼容问题十分复杂,单单依靠理论知识是完全不够的,它更依赖于广大电子工程师的实际经验。为了更好地解决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这一问题,还要考虑接地、电路与PCB板设计、电缆设计、屏蔽设计等问题[1][2]。本文通过介绍磁珠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来说明它在开关电源电磁兼容设计中的重要性与应用,以期为设计者在设计新产品时提供必要的参考。

2 磁珠及其工作原理

磁珠的主要原料为铁氧体,铁氧体是一种立方晶格结构的亚铁磁性材料,铁氧体材料为铁镁合金或铁镍合金,它的制造工艺和机械性能与陶瓷相似,颜色为灰黑色。电磁干扰滤波器中经常使用的一类磁芯就是铁氧体材料,许多厂商都提供专门用于电磁干扰抑制的铁氧体材料。这种材料的特点是高频损耗非常大,具有很高的导磁率,它可以使电感的线圈绕组之间在高频高阻的情况下产生的电容最小。铁氧体材料通常应用于高频情况,因为在低频时它们主要呈现电感特性,使得损耗很小。在高频情况下,它们主要呈现电抗特性并且随频率改变。实际应用中,铁氧体材料是作为射频电路的高频衰减器使用的。实际上,铁氧体可以较好的等效于电阻以及电感的并联,低频下电阻被电感短路,高频下电感阻抗变得相当高,以至于电流全部通过电阻。铁氧体是一个消耗装置,高频能量在上面转化为热能,这是由它的电阻特性决定的。

对于抑制电磁干扰用的铁氧体,最重要的性能参数为磁导率和饱和磁通密度。磁导率可以表示为复数,实数部分构成电感,虚数部分代表损耗,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它的等效电路为由电感L和电阻R组成的串联电路,如图1所示,电感L和电阻R都是频率的函数。当导线穿过这种铁氧体磁芯时,所构成的电感阻抗在形式上是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加,但是在不同频率时其机理是完全不同的。

(a) 安装图

(b)高频等效电路

(c) 电路符号

图1 铁氧体磁珠

在高频段,阻抗主要由电阻成分构成,随着频率的升高,磁芯的磁导率降低,导致电感的电感量减小,感抗成分减小,但是,这时磁芯的损耗增加,电阻成分增加,导致总的阻抗增加,当高频信号通过铁氧体时,电磁干扰被吸收并转换成热能的形式消耗掉。在低频段,阻抗主要由电感的感抗构成,低频时R很小,磁芯的磁导率较高,因此电感量较大,电感L起主要作用,电磁干扰被反射而受到抑制,并且这时磁芯的损耗较小,整个器件是一个低损耗、高品质因素Q特性的电感,这种电感容易造成谐振,因此在低频段时可能会出现使用铁氧体磁珠后干扰增强的现象[3]。

磁珠种类很多,制造商会提供技术指标说明,特别是磁珠的阻抗与频率关系的曲线。有的磁珠上有多个孔洞,用导线穿过可增加元件阻抗(穿过磁珠次数的平方),不过在高频时所增加的抑制噪声能力可能不如预期的多,可以采用多串联几个磁珠的办法。

值得注意的是,高频噪声的能量是通过铁氧体磁矩与晶格的耦合而转变为热能散发出去的,并非将噪声导入地或者阻挡回去,如旁路电容那样。因而,在电路中安装铁氧体磁珠时,不需要为它设置接地点。这是铁氧体磁珠的突出优点[4]。

3 磁珠和电感

3.1 磁珠和电感的区别

磁珠由氧磁体组成,电感由磁芯和线圈组成,磁珠把交流信号转化为热能,电感把交流存储起来,缓慢的释放出去,因此说电感是储能元件,而磁珠是能量转换(消耗)器件。电感多用于电源滤波回路,磁珠多用于信号回路,磁珠主要用于抑制电磁辐射干扰,而电感用于这方面则侧重于抑制传导性干扰。两者都可用于处理EMC、EMI问题。磁珠是用来吸收超高频信号,例如一些RF电路、PLL、振荡电路、含超高频存储器电路(DDRSDRAM,RAMBUS等)都需要在电源输入部分加磁珠,而电感是一种蓄能元件,用在LC振荡电路、中低频的滤波电路等,其应用频率范围很少超过50MHZ。地的连接一般用电感,电源的连接也用电感,而对信号线则常采用磁珠。

3.2 片式磁珠与片式电感

3.2.1 片式电感

在电子设备的PCB板电路中会大量使用感性元件和EMI滤波器元件,这些元件包括片式电感和片式磁珠。在需要使用片式电感的场合,要求电感实现以下两个基本功能:电路谐振和扼流电抗。谐振电路包括谐振发生电路、振荡电路、时钟电路、脉冲电路、波形发生电路等。谐振电路还包括高Q带通滤波器电路。要使电路产生谐振,必须有电容和电感同时存在于电路中。在电感的两端存在寄生电容,这是由于器件两个电极之间的铁氧体本体相当于电容介质而产生的。在谐振电路中,电感必须具有高品质因素Q,窄的电感偏差,稳定的温度系数,才能达到谐振电路窄带,低的频率温度漂移的要求。高Q电路具有尖锐的谐振峰值。窄的电感偏置保证谐振频率偏差尽量小。稳定的温度系数保证谐振频率具有稳定的温度变化特性。标准的径向引出电感和轴向引出电感以及片式电感的差异仅仅在于封装不一样。电感结构包括介质材料(通常为氧化铝陶瓷材料)上绕制线圈,或者空心线圈以及铁磁性材料上绕制线圈。在功率应用场合,作为扼流圈使用时,电感的主要参数是直流电阻(DCR,定义为元件在没有交流信号下的直流电阻)、额定电

量筒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量筒的使用说明 1. 把液体注入量筒 向量筒里注入液体时,应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使量筒瓶口紧挨着试剂瓶口,使液体缓缓流入。待注入的量比所需要的量稍少时,把量筒放平,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到所需要的量。 2. 量筒的刻度面对自己 量筒没有“0”的刻度,一般起始刻度为总容积的1/10。刻度面对自己,视线可以直接看到刻度。 3.读取液体的体积数 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注入液体后,等1~2分钟,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出刻度值。观察刻度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否则,读数会偏高或偏低。 注意事项 1.不能做反应容器 2.不能加热 3.不能稀释浓酸、浓碱 4.不能储存药剂 5.不能量取热溶液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 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正确使用生活中常用药物

正确使用生活中常用药物 姓名:11级公管2班吴山 摘要:掌握常用口服药品的服用时间及原因。掌握常用口服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外用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常用外用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常用注射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事项。 关键词:常用药物,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正文:目前,我国医药行业朝着快速、高投入、不断更新换代的方向发展。特别是随着各种新药、仿制药不断涌现,在充分满足人们防病、治病需求的同时,也导致药物不良反应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如何保障大众合理正确使用药物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执业药师应该在合理正确使用药物方面起指导作用。正确合理使用药物必须对药物的特点、性质、适应性、用法用量、用药时间、注意事项等等有完全的了解和掌握。 合理正确使用药物首先要了解、掌握国家基本药物。早在1979年,我国就已开始实行基本药物政策。只有了解、掌握基本常用药物,进一步学习基本常用药物,才能更有效地保障大众合理用药。本文叙述了部分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正确使用方法,主要对常用口服药物、常用外用药物、常用注射的药物进行阐述。 一、基本药物的概念 基本药物的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7年提出的,其英文名称为Essential Medicine。2002年1月,WHO将基本药物定义为:能优先满足人们卫生保健需求的药物,是按照一定的遴选原则,经过认真筛选确定的、数量有限的药物。我国对基本药物的遴选原则是“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应用方便、中两药并重”。1979年,我国政府制订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迄今为

止已修订了4版。除此之外,还制订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手册》及《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制剂临床指南》。

量筒或量杯的使用

量筒或量杯的使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测量液体的体积要用量筒或量杯。 2、使学生理解量筒和量杯的区别。 3、使学生掌握向量筒或量杯注入液体的方法。 4、培养学生收拾仪器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向量筒或量杯注入液体的方法。 难点:理解量筒和量杯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想一想:你知道日常生活中知道的体积的一些数据吗?通常你是在哪里可以看到? 小结:对于象教室一样,由规则的形状构成的物体我们可用公式计算。 2、实验室是用什么仪器来测量液体的体积呢? 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量杯或量筒.对于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形状不规则的 小物体的体积可用量筒或量杯进行量。(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量筒和量杯的区别 思考:仔细观察量筒和量杯刻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没有”0”刻度。 不同点:量筒中的刻度是均匀的量杯中的刻度是不均匀的刻度越往上越密. (二)有关量筒和量杯的知识: 1、量筒和量杯的测量范围及刻度的单位,有的以“cm”为单位,有的以“ml”为单位。 2、量筒的规格 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体积的一种玻璃仪器,一般规格以所能度量的最大容量(mL)表示,常用的有10mL,20mL,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多种规格。 3、量筒的选择方法 量筒外壁刻度都是以mL为单位。10mL量筒每小格表示0.1mL,而50mL量筒有每小格表示1mL或0.5mL的两种规格,量筒越大,管径越粗,其精确度越低,由视线的偏差所造成的读数误差也就越大。 所以,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分次量取会引起较大误差。 4、液体的注入方法 向量筒里注入液体时,应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标签对准手心。使瓶口紧挨着量筒口,让液体缓缓流入,待注入的量比所需要的量稍少(约差1mL)时,应把量筒水平正放在桌面上,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到所需要的量。 5、量筒的刻度 量筒没有“0”刻度,“0”刻度即为其底部。在实验室做实验时,量筒的刻度面不能背对着自己,这样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因为视线要透过两层玻璃和液体,不容易看清。若液体是浑浊的,就更看不清刻度,而且看刻度数字也不顺眼,所以

量筒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量筒的使用方法 1. 怎样把液体注入量筒? 向量筒里注入液体时,应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使瓶口紧挨着量筒口,使液体缓缓流入。待注入的量比所需要的量稍少时,把量筒放平,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到所需要的量。 2. 量筒的刻度应向哪边? 量筒没有“0”的刻度,一般起始刻度为总容积的1/10。不少化学书上的实验图,量筒的刻度面都背着人,这很不方便。因为视线要透过两层玻璃和液体,若液体是浑浊的,就更看不清刻度,而且刻度数字也不顺眼。所以刻度面对着人才好。 3. 什么时候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注入液体后,等1~2分钟,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出刻度值。否则,读出的数值偏小。 4. 怎样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应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观察刻度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否则,读数会偏高或偏低。 5. 量筒能否加热或量取过热的液体? 量筒面的刻度是指温度在20℃时的体积数。温度升高,量筒发生热膨胀,容积会增大。由此可知,量筒是不能加热的,也不能用于量取过热的液体,更不能在量筒中进行化学反应或配制溶液。 6. 从量筒中倒出液体后是否要用水冲洗量筒? 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仅仅是为了使测量准确,没有必要用水冲洗量筒,因为制造量筒时已经考虑到有残留液体这一点。相反,如果冲洗反而使所取体积偏大。如果要用同一量筒再量别的液体,就必须用水冲洗干净,为防止杂质的污染。 注:量筒一般只能用于精度要求不很严格时使用,通常应用于定性分析方面,一般不用于定量分析,因为量筒的误差较大。量筒一般不需估读,因为量筒是粗量器。 7.关于量筒仰视与俯视的问题 在看量筒的容积时是看水面的中心点 俯视时视线斜向下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上所以读到的数据偏高,实际量取溶液值偏低;仰视时视线斜向上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下所以读到的数据偏低,实际量取溶液值偏高 8量筒不能直接加热,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也不能在量筒里配置溶液 ①量筒容积太小 ②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 ③也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注意: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④反应可能产生热

知识讲解_正确使用药物

正确使用药物 编稿:张灿丽审稿:曹玉婷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2、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常见的药物; 3、了解兴奋剂及毒品对人类的危害,做到拒绝毒品。 【要点梳理】 要点一、药物对人的生命的重要作用 1、药物的定义 药物是指具有防御、诊断、缓解、治疗疾病及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一类物质,它是人类抵御疾病的重要武器之一。 2、药物的作用 我国居民的平均估计寿命由1949年时的35岁,提高到2000年时的70.8岁;传染病在死亡病因中所占的比率由35%降到5%。这两项指标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其重要原因是普遍应用了各种新型药物。 要点二、药物的分类 药物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如根据药物的来源进行划分,有人工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根据药物的性能进行划分,有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和抗酸药等。 要点三、人工合成药物 【高清课堂:促进身心健康ID:407548#阿司匹林】 1、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种有机酸,是第一个重要的人工合成药物。阿司匹林的应用开辟了医药化工的全新领域。它投入市场一百多年来,迄今仍然是销量最大的药物。 (1)化学名:乙酰水杨酸分子式:C9H8O4结构式: (2)阿司匹林的功效及不良反应: ①作用及用途:a、解热作用;b、镇痛作用;c、消炎抗风湿作用;d、抗血栓形成作用。阿司匹林的应用范围还在扩大,人们不断发现它的新作用,如防止心脏病发作、减缓老年人视力衰退和提高免疫功能等。 ②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a、胃肠道反应:如上腹不适、恶心、胃黏膜出血等;b、水杨酸反应:如头痛、眩晕、恶心、耳鸣等。 注意:出现水杨酸反应是中毒的表现,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滴注NaHCO3溶液。反应方程式为: (3)物理性质: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熔点为135℃,难溶于水。 (4)化学性质: 从阿司匹林的结构式来看,它含有羧基,因此它具有羧酸的性质――酸的通性、酯化反应。比如,阿司匹林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发应生成钠盐,易溶于水,称为可溶性阿司匹林,疗效更好。 要点诠释:该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 (5)制备:水杨酸、乙酸酐做原料

知识讲解_正确使用药物

正确使用药物 编稿:张灿丽责编:闫玲玲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2、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常见的药物; 3、了解兴奋剂及毒品对人类的危害,做到拒绝毒品。 【要点梳理】 要点一、药物对人的生命的重要作用 1、药物的定义 药物是指具有防御、诊断、缓解、治疗疾病及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一类物质,它是人类抵御疾病的重要武器之一。 2、药物的作用 我国居民的平均估计寿命由1949年时的35岁,提高到2000年时的70.8岁;传染病在死亡病因中所占的比率由35%降到5%。这两项指标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其重要原因是普遍应用了各种新型药物。 要点二、药物的分类 药物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如根据药物的来源进行划分,有人工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根据药物的性能进行划分,有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和抗酸药等。 要点三、人工合成药物 【高清课堂:促进身心健康ID:407548#阿司匹林】 1、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种有机酸,是第一个重要的人工合成药物。阿司匹林的应用开辟了医药化工的全新领域。它投入市场一百多年来,迄今仍然是销量最大的药物。 (1)化学名:乙酰水杨酸分子式:C9H8O4结构式: (2)阿司匹林的功效及不良反应: ①作用及用途:a、解热作用;b、镇痛作用;c、消炎抗风湿作用;d、抗血栓形成作用。阿司匹林的应用范围还在扩大,人们不断发现它的新作用,如防止心脏病发作、减缓老年人视力衰退和提高免疫功能等。 ②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a、胃肠道反应:如上腹不适、恶心、胃黏膜出血等;b、水杨酸反应:如头痛、眩晕、恶心、耳鸣等。 注意:出现水杨酸反应是中毒的表现,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滴注NaHCO3溶液。反应方程式为: (3)物理性质: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熔点为135℃,难溶于水。 (4)化学性质: 从阿司匹林的结构式来看,它含有羧基,因此它具有羧酸的性质――酸的通性、酯化反应。比如,阿司匹林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发应生成钠盐,易溶于水,称为可溶性阿司匹林,疗效更好。 要点诠释:该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 (5)制备:水杨酸、乙酸酐做原料

如何正确使用量筒

你了解量筒吗? 黔西县思源实验学校(551500)白晋阳 升入九年级,同学们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化学实验仪器:试管、烧杯、量筒、天平、漏斗……它们一个个都那么素雅,那么精致,令人爱不释手。在众多仪器中,同学你最喜欢哪一种呢?会不会是量筒呢?她小巧玲珑,晶莹剔透,它“婷婷玉立”,“刚正不阿”。——她的内涵还绝非这些,通过下面的详细介绍,我想在了解她以后,你也会喜欢上她的。 量筒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是用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量器,因此,不能用来配制溶液,不能用来进行化学反应,更不能给它加热。 1、量筒的选取,按量程可分为10ml、20ml、50ml、100ml等多种。选用多大的量筒是由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来决定的,既不能用大的量筒量取少量液体,如用100ml的量筒量取10ml液体,也不能用小的量筒多次量取超过量程的液体如10ml的量筒分三次量取28.2ml液体,因为这样会导致所量取的液体体积存在较大的误差。 2、量筒的使用:量筒在使用时必须放置平稳,面对刻度线,向量筒中注入液体,液面接近指定体积时,改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逐滴加入,直到凹液面的最低处,刻度线,眼睛三点保持水平时(这种方法称为平视)读出的数值才正确。 例1:做某实验需要用量筒量取45ml的水,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A、100ml的量筒 B、10ml的量筒 C、50ml的量筒和滴管 D、100ml的量筒和滴管 答案:C 3、量筒的读数 ①读数前,当往量筒中注入液体后,一般不要马上读数,要让附着在

量筒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数,否则读出值会有偏小。 ②读数时,平视是正确的读数方法。仰视和俯视是两种错误读数法,如果仰视(从下往上看)读出值会小于实际值,俯视(从上往下看),读出值会大于实际值。 如图:量筒内液体实际体积为44ml,仰视时会误认为液体体积为43ml,即读出值偏低,俯视时,会误认为液体体积为45ml,即读出值偏高。 例2: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量筒放平稳后,初次读数时仰视,读数为10ml,加入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5ml,则该学生实际加入量筒内的液体体积() A、一定大于5ml B、一定小于5ml C、一定等于5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5ml 解析:利用图示法分析 答案:B ③读数后,读数后应立即把液体倒在指定的容器中,倾倒完毕后将量筒小嘴在容器壁上轻轻刮一下,最后用清水冲洗量筒,以备下次使用。 例3:向量筒注入水,俯视读数为Mml,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读数为Nml,则实际倒出来的水的体积是() A、(M-N)ml B、大于(M-N)ml C、小于(M-N)ml D、大于或等于(M-N)ml 解析:用图示法分析,参见例2。 答案:C 同学,通过以上讲解,你对量筒应该有更深入的了解了吧,关于她你还有什么疑问,欢迎你来信与我交流。

量筒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量筒的使用方法 1.怎样把液体注入量筒? 向量筒里注入液体时,应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使?量筒 瓶口紧挨着量筒口,使液体缓缓流入。待注入的量比所需要的量稍少时,把量筒放平,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到所需要的量。 2.量筒的刻度应向哪边? 量筒没有“0”的刻度,一般起始刻度为总容积的1/10。不少化学书上的实验图,量筒的刻度面都背着人,这很不方便。因为视线要透过两层玻璃和液体,若液体是浑浊的,就更看不清刻度,而且刻度数字也不顺眼。所以刻度面对着人才好。 3.什么时候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注入液体后,等1~2分钟,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出刻度值。否则,读出的数值偏小。 4.怎样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应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观察刻度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否则,读数会偏高或偏低。 5.量筒能否加热或量取过热的液体? 量筒面的刻度是指温度在20℃时的体积数。温度升高,量筒发生热膨胀,容积会增大。由此可知,量筒是不能加热的,也不能用于量取过热的液体,更不能在量筒中进行化学反应或配制溶液。 6.从量筒中倒出液体后是否要用水冲洗量筒? 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仅仅是为了使测量准确,没有必要用水冲洗量筒,因为制造量筒时已经考虑到有残留液体这一点。相反,如果冲洗反而使所取体积偏大。如果要用同一量筒再量别的液体,就必须用水冲洗干净,为防止杂质的污染。 注:量筒一般只能用于精度要求不很严格时使用,通常应用于定性分析方面,一般不用于定量分析,因为量筒的误差较大。量筒一般不需估读,因为量筒是粗量器,但有时也需估读,如物理电学量器中的电流表,是否估读尚无定论. 7.关于量筒仰视与俯视的问题 在看量筒的容积时是看水面的中心点 俯视时视线斜向下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上所以读到的数据偏高,实际量取溶液值偏低仰视是视线斜向上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下所以读到的数据偏低,实际量取溶液值偏高 8量筒不能直接加热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不能在量筒里配置溶液的原因 a量筒容积太小 b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 c也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注意: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选修1第二章第二节 正确使用药物3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做到正确使用药物。 2.了解兴奋剂及毒品对人类的危害,做到拒绝毒品。 教学难点、重点: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教学方法:查阅资料、专题班会、探究实验。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参观]参观药店,了解有关医药的初步知识。 [查阅资料]医药对我国居民寿命的贡献。 [交流]获得的信息: 我国居民平均寿命由1949年时的35岁,提高到200年的70.8岁。传染病在死亡病因中由35%降到5%。两项指标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原因是应用了新型药物,化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板书]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一、人工合成药物 [讲述] 人工合成药物许多,估计已达10万多种。这里我们主要介绍解热镇痛药、抗生素药和抗酸药等常用药物。 [阅读]阿司匹林有关内容,并上网查阅相关信息。 [板书]1、解热镇痛药 [练习] 1、填空: 阿司匹林结构式:_______,状态:_____,熔点:_____,在水中_____溶。制备阿司匹林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药物阿司匹林的结构式为,关于阿司匹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乙酸的同系物 B、合成阿司匹林时可能要用乙酸为原料 C、阿司匹林能发生酯化反应 D、阿司匹林没有酸性 3、科学家把药物连在高分子载体E上可制成缓释长效药剂.阿司匹林() 可连接在某高分子聚合物上,形成缓释长效药剂,其中一种结构简式为: 试回答: ①载体结构式: . ②缓释反应的方程式: . ③阿斯匹林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分析]本题属于基本类型题目,解决总是的关键在于判断官能团的断裂位置,观察长效 药的结构似乎①②两位都可以断裂,但考察司匹林的结构,分子只有从②位断裂才有意义. 则缓释反应: 阿斯匹林在碱性条件下应发生酯键的水解反应: [交流]查阅的资料信息: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aeetylsalicylic and,aspirin)既是止痛药物又是抗炎药物,分子量:180,学名为乙酰酚甲酸或乙酰水杨酸。市售之商品其外观为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微带酸味。在干燥的空气中无变化,在湿润空气中缓缓分解,产生游离水杨酸与醋酸。熔点为135~138℃。含量不低于99.5%难溶于冷水,易溶于90%乙醇。

量筒的使用及误差分析(新)

量筒的使用及误差分析 江苏省阜宁县陈良初中周文华 一、量筒的规格 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的一种玻璃仪器。规格有10 ml、25 ml、50 ml、100 ml等。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 分次量取会引起误差。如量取85 ml液体,应选用100 ml量筒。 二、读出量取的液体体积数 正确的方法: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错误的方法: 俯视,视线斜向下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上,所以读出的数值比实际值数值偏大。 仰视,视线斜向上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下,所以读出的数值比实际值数值偏小。 三、关于“倒出液体”的体积估计

例1.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19 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是11 mL,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8 mL B.大于8 mL C.小于8 mL D.无法判断 解析解“倒出液体”的体积估计,我们可以画出相关的图形,为了便于估计,可以假设仰视、俯视的读数误差值为1,此题我们先画出仰视值19mL,再找出正确值是20mL,然后再画出倒出后俯视值11mL,再找出正确值是10mL,两个正解值相减显然大于题中两次错误读数值之差8 mL。 例2.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19 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是11 mL,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8 mL B.大于8 mL C.小于8 mL D.无法判断 解析此题两次都是仰视,且两次仰视的角度是否一样也不知道,故无法判断,同理像这样的题目两次都是俯视也是无法判断。 四、对应练习 1.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19 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平视液面,读数是11 mL,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8 mL B.大于8 mL C.小于8 mL D.无法判断 2.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俯视液面,读数为19 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是11 mL,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8 mL B.大于8 mL C.小于8 mL D.无法判断 3.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俯视液面,读数为19 mL,倾倒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1.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 A.碳酸氢钠B.氢氧化钠 C.氧化钙D.碳酸钡 解析:碳酸氢钠与胃酸反应且对人体危害小;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碱性强;碳酸钡含有的重金属离子对人体危害大。 答案:A 2.下列有关合理用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症下药是合理用药的首要原则 B.能被充分、快速吸收而无刺激性的药物,可在饭前口服 C.一种药物的用量,是经过严格的科学研究和大量的临床实验确定的 D.服药一般用温开水,止咳糖浆也可用水冲服 解析:服药一般用温开水,但止咳糖浆不能用水冲服,若用水冲服会使糖浆稀释,从而降低药效。 答案:D 3.吸毒对健康、家庭和社会危害极大。下列不属于毒品的是( ) A.鸦片B.吗啡 C.冰毒D.阿司匹林 解析:阿司匹林属于常见的解热镇痛药,不是毒品。 答案:D 4.医生给病人开处方时都会告诉病人服药要饭前或饭后半小时服用,不要空腹吃药。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空腹吃药不利于药的消化和吸收 B.空腹吃药会影响药的药效 C.空腹吃药会使病人产生药物过敏 D.空腹吃药会损伤胃壁,出现胃溃疡等疾病 答案:D 5.抗酸药物的种类很多,其有效成分一般都是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等化学物质。 (1)抗酸药物具有抗酸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淀粉在抗酸药中作填充剂、粘合剂,淀粉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转化为(写分子式)________。

(3)写出葡萄糖在体内氧化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抗酸药中的有效成分可消耗掉人体胃液中过多的盐酸。 (2)淀粉在体内水解最终可得到能源物质葡萄糖。 (3)葡萄糖在体内氧化最终转化成水、二氧化碳,并释放一定的能量。 答案:(1)抗酸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中和胃酸 (2)C6H12O6 (3)C6H12O6+6O2―→6H2O+6CO2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56分) 1.下列对阿司匹林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B.阿司匹林是一种白色、易溶于水的晶体 C.阿司匹林的化学名为乙酰水杨酸 D.阿司匹林与NaOH中和制得的钠盐,易溶于水,其疗效更好 解析: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药,白色晶体,难溶于水,其化学名为乙酰水杨酸,其钠盐易溶于水,称为可溶性阿司匹林,疗效更好。 答案:B 2.青霉素是常用抗生素之一,它能抑制某些细菌生长或能杀灭这些细菌,对肺炎、脑膜炎、败血症患者有良好的疗效。使用青霉素前一定要进行皮试,一般做完皮试后等待多长时间观察( ) A.5分钟B.10分钟 C.20分钟D.60分钟 解析:使用青霉素易发生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所以使用青霉素前一定要进行皮试,一般做完皮试后等待20分钟观察是否红肿,若出现红肿现象则不能使用青霉素。 答案:C 3.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就有麻黄碱能“止咳逆上气”的记载,它的结构简式

量筒的使用

量筒的使用 量筒知识点与有关习题 一、量筒不能加热、不能做反应容器、不能用于配置溶液 二、选择量筒时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 在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除了量筒外还应该选择胶头滴管 例题1:量取40 ml酒精,应选用的仪器是( )。 A(10 ml的量筒 B(100 ml的量筒 C(50 ml的量筒和滴管 D(100 ml的量筒和滴管 三、量简没有“0”的刻度 读数时应把量筒放平,观察刻度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否则,读数会偏高或偏低。(可以通过画图法判断) 根据实验的目的不同,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量取一定液体的体积(即对量筒里的液体读数)仰视读数偏小、俯视偏大 画图时先将眼睛与凹液面的最低处连线,直线与筒壁的交点就是所获得的读数 (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即对着空量筒的某刻度倾倒一定量的液体) 仰视取液偏多、俯视取液偏少 画图时先将眼睛与筒壁上的刻度连线,直线的延长线所对应的凹液面即为所取的液体量 例题2: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19毫升,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是11毫升,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A8毫升 B大于8毫升 C小于8毫升 D无法判断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有关量筒的使用。正确使用量筒的方法是:将量筒放平,面 对刻度,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如果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会造成读数偏小;如果俯视则会使读数偏大。(如下图所示) 例3 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俯视液面,读数为 19毫升,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是11毫升,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 积是: A8毫升 B大于8毫升 C小于8毫升 D无法判断 例4 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 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9毫升,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 是11毫升,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A 8毫升 B大于8毫升 C小于8毫升 D无法判断 例5 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 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9毫升,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初次视线与量筒 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是11毫升,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A 8毫升 B大于8毫升 C小于8毫升 D无法判断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1高中《正确使用药物》word教案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1高中《正确使用药物》word教案第二章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几种常见药物的成份及疗效 2、如何正确使用常见的药物 【教学重点】人工合成药物的要紧成分和疗效 【教学难点】人工合成药物的合成途径及成份 【课题引入】 我国居民的平均寿命延长和死亡率下降的要紧缘故是什么(阅读教材并回答)现在我们已清晰平均寿命延长和死亡率下降的要紧缘故是我们大量的使用新型药物,目前市场上的药物成千上万种,下面我将和同学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几种药物。 【新课讲授】 (板书)一、药物的分类 人工合成药物、天然药物 (板书)二、讲解:解热镇痛药 1、化合名:乙酰水杨酸,分子式:C9H8O4结构式: 2、要紧用途:解热镇痛,用于发热头痛,防止心脏病发作 3、物理性质:白色晶体,难溶于水 4、化学性质:能与NaOH发生反应 5、制备:以水杨酸为原料,使之与乙酸酐直截了当反应可制备阿司匹林: 提问:阿司匹林结构中有哪些官能团? (板书)三、抗生素—青霉素 讲述 用电影《12号兵站》抢夺盘尼西林引入知识点,认识到抗生素是一种消炎药。 青霉素是重要的抗生素,使用前必须进行皮肤敏锐实验 (板书)四、抗酸药 讲述:胃酸的要紧成分是盐酸,胃酸过多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胃痛,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几种常见中和胃酸的药物。

碳酸氢纳、碳酸镁、碳酸钙、氢氧化铝、氢氧化钙。 注意:胃溃疡病人不能服用碳酸类药物。 (板书)设计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第一课时) 一、药物的分类 人工合成药物、天然药物 二、讲解:解热镇痛药 1、化合名:乙酰水杨酸,分子式:C9H8O4结构式: 2、要紧用途:解热镇痛,用于发热头痛,防止心脏病发作 3、物理性质:白色晶体,难溶于水 4、化学性质:能与NaOH发生反应 5、制备:以水杨酸为原料,使之与乙酸酐直截了当反应可制备阿司匹林: 三、抗生素—青霉素 四、抗酸药 六、作业 P40页1、2、3、4、5

量筒的读数方法

量筒的读数方法 量筒的读数 量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仪器,学生们应该要掌握量筒的度数的基本操作。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量筒读数方法是:量筒水平放置,视线与量筒内液体最低凹液面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即:眼睛、刻度线、凹液面的最低处,三点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量筒读数的正确流程是 ①读数前,当往量筒中注入液体后,一般不要马上读数,要让附着在量筒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数,否则读出值会有偏小。 ②读数时,平视是正确的读数方法。仰视和俯视是两种错误读数法,如果仰视(从下往上看)读出值会小于实际值,俯视(从上往下看),读出值会大于实际值。 如图:量筒内液体实际体积为44ml,仰视时会误认为液体体积为 43ml,即读出值偏低,俯视时,会误认为液体体积为45ml,即读出值偏高。 此外,我们尤其要注意一点,仰视和俯视确实会导致误差,但是读数和实际数值相比,究竟是大还是小,还和刻度线的朝向有关系。这一点同学们尤其要注意。 三条直线分别代表了三种读数方法:Ac代表俯视,Bb代表平视(正确读法);Ca代表仰视。我们知道量筒的刻度线示数越靠下越小。(1)若刻度线在左边,则三种方法读数结果关系是:俯视读数(Ac)>平视读数(Bb)>俯视读数(Ca) (2)若刻度线在右边,则三种方法读数结果关系式:俯视读数(Ca)>

平视读数(Bb)>俯视读数(Ac) 提示:刻度线和视线在同一侧才是正确的读数方法!同学们要注意! 例: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量筒放平稳后,初次读数时仰视,读数为10ml,加入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5ml,则该学生实际加入量筒内的液体体积() A、一定大于5ml B、一定小于5ml C、一定等于5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5ml 解析:利用图示法分析 答案:B ③读数后,读数后应立即把液体倒在指定的容器中,倾倒完毕后将量筒小嘴在容器壁上轻轻刮一下,最后用清水冲洗量筒,以备下次使用。 例:向量筒注入水,俯视读数为Mml,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读数为Nml,则实际倒出来的水的体积是() A、(M-N)ml B、大于(M-N)ml C、小于(M-N)ml D、大于或等于(M-N)ml 解析:用图示法分析,参见例2。 答案:C 小结:量筒的度数要因地制宜,根据题目实际情况,一般有这么两种。 根据实验的目的不同,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量取一定液体的体积(即对量筒里的液体读数)仰视读数偏小、俯视偏大 画图时先将眼睛与凹液面的最低处连线,直线与筒壁的交点就是所获得的读数 (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即对着空量筒的某刻度倾倒一定量的液体) 仰视取液偏多、俯视取液偏少 画图时先将眼睛与筒壁上的刻度连线,直线的延长线所对应的凹液面即为所取的液体量。 量筒的度数是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虽然简单,但是考试中经常出现,同学们要做好掌握。

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导读:抗菌药物属于处方药,患者须持医生处方购买,然而在我国不少地区仍存在滥用抗菌药的现象,滥用抗菌药可能引起一个地区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对感染的治疗会变得十分困难,这样发展下去,人类将对细菌束手无策。抗菌药物的使用要根据抗生素的抗菌谱、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细菌学检查等条件选择用药。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 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正文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2012年06月12日04:55 来源:搜狐健康论坛 ?打印 ?字号 大|中|小 第1页:感冒是否就用抗菌 导读:抗菌药物属于处方药,患者须持医生处方购买,然而在我国不少地区仍存在滥用抗菌药的现象,滥用抗菌药可能引起一个地区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对感染的治疗会变得十分困难,这样发展下去,人类将对细菌束手无策。抗菌药物的使用要根据抗生素的抗菌谱、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细菌学检查等条件选择用药。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

感冒是否就用抗菌药 感冒了,是否就用抗菌药物,家里有什么就用什么? 抗菌药物属于处方药,患者须持医生处方购买,然而在我国不少地区仍存在滥用抗菌药的现象,滥用抗菌药可能引起一个地区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对感染的治疗会变得十分困难,这样发展下去,人类将对细菌束手无策。抗菌药物的使用要根据抗生素的抗菌谱、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细菌学检查等条件选择用药。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 我们常说的“感冒”一般是由病毒引起的,抗菌药物对病毒无效,所以不需要使用抗菌药。当然,有时感冒会合并细菌感染,因此如果出现高热、咳嗽、咳痰等表现,或症状加重,应去医院就诊,请医生判断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每种抗菌药仅对某些细菌起到杀灭或抑制作用,必须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菌药,而不能随意用药。 许多人将抗菌药等同于消炎药或感冒药,一旦有炎症或“感冒”,就赶紧服用。实际上抗菌药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其他类型的炎症,如过敏性炎症(如接触性皮炎)、变态反应性炎症(如过敏性哮喘)等无菌性炎症无效。同样,抗菌药也不宜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如果滥用,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因为人体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这些菌群互相制约,保持体的微生态平衡。如果不分病情使用抗菌药物,会杀死体正常有益细菌,引起菌群失调,招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量筒的使用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 量筒的使用 温故互查 1、称量时:把药品放在盘,在盘放入砝码,先加质量的砝码,再加质量 的砝码,最后移动直到天平平衡。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上称量,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中称量。 药品的质量= 的质量+ 的质量。 2.一位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12.5g药品,在添加药品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此时他应该() A.减少右盘中的砝码 B.向左盘加入药品 C. 游动游码 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3、托盘天平调平后,在左右两盘上放上大小质量相同两张滤纸,然后在左盘上放上食盐粉末,右盘上放1个5g砝码和1个10g砝码,游码标尺示数如下图,此时天平平衡,则被称量的食盐的质量是、若在称量时食盐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则被称量的食盐的质量是。 设问导读 学生活动一、如何正确量取一定量液体的体积? 请阅读课本P42,完成下列问题: 1、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先向量筒里倾倒液体至接近刻度,然后将量筒在桌面上,再用滴加至。 2、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保持。不要用量筒盛放的物质,也不要在量筒中。 3、如图所示,10mL的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ml。 学生活动二 有下列仪器:50ml量筒、10ml量筒、胶头滴管等,请选择合适的仪器正确的量取8ml水。学生活动三 1、用50ml量筒正确量取40ml水, 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 若某学生在读数时俯视读数,则读数40ml, 仰视读数,读数40ml(填大于或小于)

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40ml液体时,量取时俯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40ml(填大于或小于),若量取时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40ml (填大于或小于) 反思小结 1、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保持水平, 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若俯视读数,读数,而实际量取液体的体 积,若仰视读数,读数,而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选偏大或偏小) 当堂检测 1.在化学实验中,某学生要量取48mL蒸馏水,最好选用的仪器是() A. 100mL的量筒 B.100mL的量筒胶头滴管 C. 50mL的烧杯 D.50mL的量筒胶头滴管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食盐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量筒读数 D.量筒读数 3.小亮同学实验中测得的下列数据中,不合理的是( ) A.用10 mL量筒量取8.55 mL水 B.用托盘天平称得某固体样品的质量为8.5 g C.用体温计测得自己的体温为37.0 ℃ 拓展延伸 1.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和药品的质量, 当天平达到平衡时, 所用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1)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的总质量是 g。 (2)由于操作错误,误将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放在了右盘, 则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的实际质量是 g. 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大于10mL B.小于10mL C.等于10mL D.无法确定

正确使用药物教学设计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1[人教版]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1.通过实例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做到正确使用药物。 2.了解兴奋剂及毒品对人类的危害,做到拒绝毒品。 教学难点、重点: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教学方法:查阅资料、专题班会、探究实验。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参观]参观药店,了解有关医药的初步知识。 [查阅资料]医药对我国居民寿命的贡献。 [交流]获得的信息: 我国居民平均寿命由1949年时的35岁,提高到200年的70.8岁。传染病在死亡病因中由35%降到5%。两项指标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原因是应用了新型药物,化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板书]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一、人工合成药物 [讲述] 人工合成药物许多,估计已达10万多种。这里我们主要介绍解热镇痛药、抗生素药和抗酸药等常用药物。 [阅读]阿司匹林有关内容,并上网查阅相关信息。 [板书]1、解热镇痛药 [练习] 1、填空: 阿司匹林结构式:_______,状态:_____,熔点:_____,在水中_____溶。制备阿司匹林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药物阿司匹林的结构式为,关于阿司匹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乙酸的同系物 B、合成阿司匹林时可能要用乙酸为原料 C、阿司匹林能发生酯化反应 D、阿司匹林没有酸性 3、科学家把药物连在高分子载体E上可制成缓释长效药剂.阿司匹林

() 可连接在某高分子聚合物上,形成缓释长效药剂,其中一种结构简式为: 试回答: ①载体结构式: . ②缓释反应的方程式: . ③阿斯匹林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分析]本题属于基本类型题目,解决总是的关键在于判断官能团的断裂位置,观察长效药的结构似乎①②两位都可以断裂,但考察司匹林的结构,分子只有从②位断裂才有意义. 则缓释反应: 阿斯匹林在碱性条件下应发生酯键的水解反应: [交流]查阅的资料信息: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aeetylsalicylic and,aspirin)既是止痛药物又是抗炎药物,分子量:180,学名为乙酰酚甲酸或乙酰水杨酸。市售之商品其外观为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微带酸味。在干燥的空气中无变化,在湿润空气中缓缓分解,产生游离水杨酸与醋酸。熔点为135~138℃。含量不低于99.5%难溶于冷水,易溶于90%乙醇。 阿司匹林为通用的止痛解热药。其作用与酚甲酸及其酯类相似。经胃时并不起分解,且无刺激性,被十二指肠吸收后,乃渐次水解,故无酚甲酸之蓄积中毒之现象。 [阅读]科学史话---阿司匹林的发现 早在远古时代,古代埃及人就发现葡萄藤中含有能降温止痛的物质(后来科学家发现这种物质是水杨基酸),他们煮葡萄藤水喝来治病。直到19世纪,西方人也使用水杨基酸来治疗风湿痛。但是水杨基酸也有副作用,能引起胃出血、呕吐等病症。1897年德国拜耶制药公司的科学家霍夫曼将另外一种酸与水杨基酸合成制成阿司匹林,解决了这个问题,也治疗了亿万人的病痛。 著名的英国药学家约翰·罗伯特·文1971年发现了阿司匹林的作用原理,因而在1982年与另外两名科学家一起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查阅]查阅资料:青霉素的药用机理

初三化学经典 正确使用药物知识讲解

正确使用药物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2、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常见的药物; 3、了解兴奋剂及毒品对人类的危害,做到拒绝毒品。 【要点梳理】 要点一、药物对人的生命的重要作用 1、药物的定义 药物是指具有防御、诊断、缓解、治疗疾病及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一类物质,它是人类抵御疾病的重要武器之一。 2、药物的作用 我国居民的平均估计寿命由1949年时的35岁,提高到2000年时的70.8岁;传染病在死亡病因中所占的比率由35%降到5%。这两项指标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其重要原因是普遍应用了各种新型药物。 要点二、药物的分类 药物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如根据药物的来源进行划分,有人工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根据药物的性能进行划分,有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和抗酸药等。 要点三、人工合成药物 【高清课堂:促进身心健康ID:407548#阿司匹林】 1、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种有机酸,是第一个重要的人工合成药物。阿司匹林的应用开辟了医药化工的全新领域。它投入市场一百多年来,迄今仍然是销量最大的药物。 (1)化学名:乙酰水杨酸分子式:C9H8O4结构式: (2)阿司匹林的功效及不良反应: ①作用及用途:a、解热作用;b、镇痛作用;c、消炎抗风湿作用;d、抗血栓形成作用。阿司匹林的应用范围还在扩大,人们不断发现它的新作用,如防止心脏病发作、减缓老年人视力衰退和提高免疫功能等。 ②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a、胃肠道反应:如上腹不适、恶心、胃黏膜出血等;b、水杨酸反应:如头痛、眩晕、恶心、耳鸣等。 注意:出现水杨酸反应是中毒的表现,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滴注NaHCO3溶液。反应方程式为: (3)物理性质: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熔点为135℃,难溶于水。 (4)化学性质: 从阿司匹林的结构式来看,它含有羧基,因此它具有羧酸的性质――酸的通性、酯化反应。比如,阿司匹林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发应生成钠盐,易溶于水,称为可溶性阿司匹林,疗效更好。 要点诠释:该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 (5)制备:水杨酸、乙酸酐做原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