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视仪的发展历史
爆料!军用数码夜视仪详细介绍
爆料!军用数码夜视仪详细介绍军用数码夜视仪区别于传统的民用数码夜视仪,要求产品的性能更高。
正是因为其特殊用途,在生活中并不常见,所以给广大民众带来一种特殊的神秘感。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让大众更加了解这类军用数码夜视仪。
一、军用数码夜视仪的工作原理军用数码夜视仪也是数码夜视仪,只是用途范围不同,所以和所有的数码夜视仪工作原理是相同的。
数码夜视仪又称为数字夜视仪,其英文名称为Digital Night Vision。
大部分数码夜视设备是通过高灵敏度的CCD图像传感器处理和转换该低照度光线为电信号,然后传送到微型显示器。
数码夜视仪的工作原理简单示意:较暗光线—->CCD(CMOS)感光器—->CPU(经软件处理)—->内置显示屏—->可视图像数码夜视仪工作原理二、军用数码夜视仪划分定义军用数码夜视仪是相对于传统的数码夜视仪来划分定义的。
两种数码夜视仪的主要区别还是在于其核心部件-图像感光处理器的级别。
目前市面上感光器主要分类两类,CCD及CMOS,而由CCD感光器应用作为普遍。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感光器元件,也分为几种级别。
举例CCD感光器元件的级别分为A1,A2,A3,A4,A5等,其级别直接决定了数码夜视仪的级别,采用CCD-A1级别的感光器是一代数码夜视仪,采用CCD-A2级别的感光器是二代数码夜视仪,以此类推,目前民用市场上最高是三代级别的数码夜视仪,而更高级别的数码夜视仪则在军用级别的数码夜视仪应用较多。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索尼和奥尔法在CCD图像传感器A4、A5级别的研发上贡献巨大,已成为军用数码夜视仪专供品牌商。
一代数码夜视仪至五代数码夜视仪参数对比图三、军用数码夜视仪的性能军用数码夜视仪的观测目标通常隐蔽在草丛或树林中,由于野外环境极其复杂,人也容易产生错觉,很难找准目标。
所以军用数码夜视仪的性能要求会高于民用的数码夜视仪,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军用对于的性能。
军用光学设备的发展史
军用光学设备的发展史
军用光学设备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当时,望远镜和显微镜等光学仪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医疗领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队开始使用望远镜和瞄准镜等设备,帮助士兵在战斗中找到目标和精确瞄准敌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光学设备得到了重大发展。
例如,瞄准镜和夜视仪等设备被广泛使用,以帮助士兵在黑暗中看到敌人。
军队还开始使用光学望远镜和摄像机等设备进行情报收集和侦察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军用光学设备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现代军用光学设备包括激光测距仪、红外线瞄准镜、热成像仪、太阳能电池板和光纤通讯设备等。
这些设备不仅可以帮助士兵在战斗中找到目标和精确瞄准敌人,还可以帮助军队进行情报收集和侦察工作。
总之,军用光学设备的发展史是一个不断创新和进步的过程。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军用光学设备将会继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军队提供更加先进的战斗手段。
- 1 -。
夜视技术及其应用
夜视技术及其应用人的眼睛本身就是一个极灵敏的多功能图像探测仪,它比任何用于类似目的的光电仪器小得多,而它的总的性能又是单个仪器所无法比拟的。
但是,人眼的视觉范围主要集中于具有一定照度的0.38~0.76um的可见光区域。
白天,我们人眼能看到自然界中的景物,是因为眼睛接收到它们表面反射太阳的直射光或是散射光。
夜晚,由于没有太阳光照明,人眼就看不见自然界中的景物了。
但在多数夜间,仍有月光、星光、大气辉光存在,自然界中的景物表面仍然要反射这些微弱的光线,于是我们人眼还能模糊地看到近处景物、大景物的轮廓。
在夜暗环境中存在着少量的自然光,如月光、星光、大气辉光等,统称为夜天光,因为与太阳光比起来十分微弱,所以又叫做夜微光。
人类在这些微光环境中无法正常观察。
在夜间观察,基本矛盾是人眼接收到的光强不足。
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是:1.使用大口径的望远镜,尽可能多地得到光能量;2.象电子学那样,设法对微弱的光图像进行放大;3.用红外线探照灯或红外照明弹对景物进行照明;4.利用景物在红外波段的辐射能量实现热成像。
应用不同的技术解决这个问题,就形成了不同的夜视方法。
夜视技术是借助于光电成像器件实现夜间观察的一种光电技术。
1934年,荷兰的霍尔斯特(G·Holst)等人制成第一只近贴式红外变像管,树立起了人类冲破夜暗的第一块里程碑。
随着夜视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包括微光夜视和红外夜视两方面。
夜视系统的目的就是要将人眼的视觉范围扩大到微光以及红外区,从而使人眼通过夜视系统获得目标信息,以适应夜间或无光照环境下作业。
夜视技术通常分为红外夜视技术和微光夜视技术两大类,前者包括红外像转换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红外照相技术、红外固态成像技术等。
后者包括微光像增强技术、微光电视技术、微光照相技术、微光固态成像技术等。
尽管合成孔径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也能用于夜视,但夜视成像器材的主流还是以红外夜视技术与微光夜视技术为主。
二、红外夜视技术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波长区间从几个纳米(1nm=10-9m)到1毫米(mm)左右。
军用夜视望远镜
军用夜视望远镜夜视仪由于其具有优越的夜晚观测能力,广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单兵携带的传感器提高了战士在全天候各种能见度下的杀伤力和生存度。
特遣队队员和常规部队中同类部门人员利用手持式和头盔式的夜视光学设备搜寻重要的军事目标。
这些装备和未来更多的其他能力可以让士兵精确地识别威胁目标,向C4I系统传递信息或完成其他任务。
军用夜视仪,在近80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从一代到四代的转换。
其真正的飞跃是二代夜视仪的出现。
因为一代夜视仪在没有红外辅助光源的情况下,根本无法观测到目标。
二代夜视仪标志着军用夜视仪的新的历史阶段。
三代和四代夜视仪虽然在清晰度和体积上略优于二代夜视仪,但是没有根本上的质的变化。
军用夜视望远镜的价格有点偏贵,美国军方也逐渐更新其部队装备,近十年,美国和北美一直和奥尔法、RNO两家全球顶级的夜视仪厂商合作研发先进的夜视仪,研发从一代到目前为止四代的夜视仪,现在民用的夜视仪,很多都是从美军夜视仪转变而来。
目前市面上没有四代的夜视仪,被军方管制着。
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美国和北约军方在这十年的时间,从奥尔法、RNO大约各定制了近10万台军用夜视望远镜,分别发配各部队使用。
由于美军长期与奥尔法ORPHA合作,目前以美军装备的大多数长远距离的、高倍夜视仪S680其实就是目前民用的奥尔法S350 8X80的前身,这款二代夜视仪,在美军中数量巨大,据说有将近10万台,是一款双目单筒超长远夜视仪,现转到民用时,是史上二代夜视仪里面所观察的最远的一款夜视仪,80超大口径,8倍放大倍率,是二代+夜视仪里面倍数最大,口径最大、观看距离最远的二代双目单筒夜视仪,微光距离可看到800-1000米。
外接红外发射器,分辩率达到72线,观测更为清晰。
视野也很宽阔。
有感光器,具有电子式的强光保护,S350 8X80具有非常远的观测距离和细腻的观测效果,是奥尔法里面比较顶级的双目单筒夜视仪目前民用二代+夜视仪的雏形都是原来军用二代夜视仪而来。
军事高技术-夜视
主动式红外夜视仪致命弱点:保密性差,易 被敌方发现红外光源。先使用者更容易暴露。
作战双方 阿 方 参战坦克 3800辆 1700辆 战损坦克 2100辆 1000辆 战损率 55% 59%
以色列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主动红外夜视仪坦克战损严重
弱点2:作用距离近(双程损耗)。
1970年代以后逐步被微光夜视仪和红外热成像仪
我军部分夜视器材
驾 驶 员 佩 带 微 光 夜 视 仪
侦 察 兵 使 用 夜 视 仪
步兵使用夜视仪
3、第三代微光夜视仪(1980年代,采用具有负电子亲和势
的光电材料砷化镓为光电阴极的微光夜视仪)
高灵敏度小型像增强器——它感受光谱宽,除感受可 见光,对近红外光(0.76-3m)也很敏感。 较第二代作用距离提高1.5倍 优点:
(2)抗冲击,寿命长;
(3)灵敏度高。
微光夜视仪的优缺点
优点——隐蔽性好、体积小、重量轻 耗能少(数量最多、应用最广) 缺点——作用距离和观察效果受天气、环境 影响较大,有烟雾、无夜天光不能工作; 易受欺骗和强光干扰; 均为直视式,只能供单人观察。
微光电视
微光电视是微光夜视技术和电视技术相结合 的成果。 分为闭路微光电视和开路微光电视。 优点:1、实现了远距离传输; 2、可多人多点同时观察。 缺点:受天气、环境影响较大;耗电多。 运用:地基、机载、炮射微光电视,常规武 器的火控系统,精确制导武器的导引头等。
美国AN/PVS-5A微光夜视眼镜
用于夜间驾驶车辆、巡逻、 警戒、探测红外光源、驾驶低 空直升机等;配上红外光源后 还可用于看地面及维修仪器等。 该夜视眼镜观察图象清晰,易 于佩戴在驾驶员或飞行员的头 盔上,现已在美国陆军大量装 备。它可在200米内发现人, 在136米内识别人,在565米 内发现坦克,在395米内识别 坦克。
夜视技术及其应用
一种装有成像仪和激光测距仪的轻型观测瞄准仪
1982年4月─6月,英国和阿根廷之 间爆发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4月13日 半夜,英军攻击阿军据守的最大据点斯 坦利港。3000名英军突然出现在阿军防 线前。英国的所有枪支、火 炮都配备 了红外夜视仪,能够在黑夜中清楚地发 现阿军目标。 而阿军却缺少夜视仪,不能发现英军,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在英 军火力准确的打击下,阿军支持不住,英军趁机发起冲锋。到黎 明时,英军已占领了阿军防线上的几个主要制高点,阿军完全处 于英军的火力控制下。6月14日晚9时,14 000名阿军不得不向英 军投降。英军领先红外夜视器材赢得了一场兵力悬殊的战斗
中国GW89-200微光夜视仪
(GW89-200 Low-Light Level Viewer)
我国第二代头盔式微光 夜视仪,是一种带电池的高
视力眼镜,广泛用于夜间驾
驶车辆、观察、夜间巡逻、 单兵武器发射和瞄准,以及
在战场上阅读和修理。视野
为38度,重800克,在月光下 对人的识别距离为150米。
美国AN/TVS-5多人武器瞄准镜
(AN/TVS-5 Crewserved Weapon Sight)
美国瓦洛公司研制,可安 装在各种多人武器上进行夜间 瞄准,并可安装在三脚架上进 行夜间观察。该瞄准镜配有可 调节的内部分划板照明器和可 互换的分划板图案,所以各种 武器在不移动瞄准镜的情况下 就能进行瞄准。瞄准镜可探测 到1310米处的人员,在990米内 识别人员,在2664米处探测到 坦克,在1903米内识别坦克。
夜视成像技术在军事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夜视成像技术在军事应用中的发展趋势随着战争的发展,军事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
夜视成像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夜视成像技术可以让战斗人员在夜间进行作战,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和生存率。
随着科技的进步,夜视成像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
本文将就夜视成像技术在军事应用中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夜视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夜视成像技术从诞生到今天已经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夜视仪主要是利用红外线,灯光等辅助夜视。
这种技术的缺点是成本高,像素低,视野狭窄。
第二代夜视仪采用了夜视管,可以将夜晚的光线通过放大管来提高成像效果。
第三代夜视仪采用了微光增益技术,使得成像效果更加清晰,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
第四代夜视仪则采用了数字成像技术,可以通过软件来优化图像。
这种技术不仅成像更清晰,而且还可以减少夜视设备的尺寸重量和功耗等问题。
此外,随着夜视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地图定位,人脸识别等技术也被应用于夜视成像中,使得夜视成像技术更加智能化。
二、夜视成像技术的应用领域夜视成像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军事领域。
因为作战需要经常在夜间进行,一个好的夜视成像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作战的效率和生存率。
军队也在不断地更新夜视成像技术,以适应现代作战的需要。
此外,夜视成像技术还应用于消防救援,公安警察,安全监控等领域。
三、夜视成像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夜视成像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
未来夜视成像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夜视成像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结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无线通信可以解决夜视成像设备传输数据的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夜视装置更加便携,而且还可以实现夜视图像的实时传输,方便其他人员了解情况。
2. 软件化技术的应用软件化技术可以使夜视设备更加智能化。
未来夜视成像技术还将继续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3. 多模式集成的平台化技术多模式集成的平台化技术可以集成多种夜视成像技术,使得夜视成像设备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军用微光夜视仪
军用微光夜视仪夜视仪从其诞生那天开始,就与军队有关。
最早就是因为军队需要晚上的夜视设备,夜视仪才营运而生。
最为一种高隐蔽性的观察设备,夜视仪一直广泛被军方采购。
现在民用夜视仪很多品牌,比如奥尔法ORPHA,RNO等品牌,其背景都是军工企业,其顶尖产品,都主要为军方定制。
那到底什么是军用夜视仪,军用夜视仪和民用夜视仪是否有区别呢?军用夜视仪的主要应具备以下特点:1. 军用夜视仪应该有高隐蔽性军用夜视仪要求必须有高隐蔽性,这就要求军用夜视仪绝对不能被对方发现。
由于红外辅助光源,虽然发出的红外光肉眼不可见,但是红外发射器发射红外光,从远处看是能看到红外发射器上发光点。
所以军用夜视仪要求在使用的时候绝对不能使用红外发射器作为辅助光源。
所以部分军用夜视仪都不配备红外发射器,大多配备红外发射器的军用夜视仪,配备的红外发射器都非常小,最远距离在10-20米。
这种小型的红外发射器,由于非常小,肉眼基本不可见,除非距离在几米内才能发现。
军用夜视仪配备的这种红外发射器主要是为了在全黑的情况行军使用,军方要求在观察敌人时,也不能使用,以防万一被敌人发现。
2. 军用夜视仪具有高清晰度,远距离军用夜视仪发展到现在,对其清晰度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军用夜视仪都选用的是二代及以上增像管。
目前一代夜视仪,已经不被军方采购,一代夜视仪由于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使用红外发射器,所以不能被军方选中。
西方及美国这几年采购的军用夜视仪,已经开始大批采购3代和4代的夜视仪,由于成本原因,虽然2代夜视仪被军方采购的数量依然最大,但是3,4代的成长速度非常快。
全球最大的军用夜视仪供货商,比如德国奥尔法,美国RNO 生产的3代和4代夜视仪都是全部供应给军方的。
目前,美国和西方是禁止向中国供应3代和4代的夜视仪,所以在我国,市面上销售的夜视仪是没有3代和4代产品的。
不过,从效果上来说,二代夜视仪与一代夜视仪相比,有质的飞跃。
但是3,4代相对2代夜视仪并没有质的飞跃,3,4代相对2代夜视仪更多是解决边缘扭变和清晰度下降的问题。
夜视仪发展史
夜视仪发展史陆军技术网6月4日消息:黑暗中的可视能力可谓是战场上的一种决定性能力。
美军曾有指挥官指出,“夜视能力是战争中唯一可形成最大非对称优势的能力”。
市场研究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市场与市场)近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20年,夜视装置(NVD)市场产值将从2015年的50.7亿美元增加到77.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8.8%。
自从德国首次进行“零代”(Gen-0)技术实验后,夜视技术经过80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并成为了陆军的必备装备。
早期开端:东线战场的“吸血鬼”单兵红外夜视系统和美国的狙击镜1939年开始使用初期版本的夜视装备时,光电技术还不成熟,这些新装置通常都体型巨大、笨重且使用不便。
早期的夜视装置依赖巨大的车载红外探照灯来提供必要的不可见光照明,坦克可以用它作为夜间瞄准装置,但是步兵使用该装置则极为不便。
随着战情的发展,德国、英国、美国和俄罗斯不断在“零代”技术基础上取得进展,逐渐突破了上述种种限制。
应用夜视装置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战果,待到战事接近尾声时,夜视技术对战争的贡献更是令人瞩目。
“星光”夜视镜和NSPU1PN34——走向无源二战后,有源红外技术依然是夜视技术的中流砥柱。
当时狙击镜系列夜视装置广泛应用于实战。
马克3版第4型全程服役于朝鲜战争;后来AN/PAS-4在越南战争早期也有使用。
但到1961年时,夜视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新一代的夜视装置也随之产生。
“一代”(Gen-1)夜视装置引入了无源图像增强系统,例如:美国的AN/PVS-1“星光”和苏联的NSPU 1PN34步枪瞄准装置。
“一代”夜视装置无需在黑暗中进行有源照明,因为该装置可以利用显著改善的光电阴极技术将环境光线增强并放大1000倍,因此仅需环境光线即可正常使用。
早期的“一代”夜视装置体型庞大,而且需要在月光明亮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最佳的使用效果。
很显然,若处于一月中没有月亮的那几天或是阴天的情况下,这类夜视装置便无法使用。
红外夜视仪望远镜
红外夜视仪望远镜红外夜视仪望远镜,又称为夜视镜,为俗称,正式称谓为"夜视仪"。
是能够在全黑或有微光的环境进行观测的仪器。
根据成像原理的不同,一般常见的分为"微光夜视仪"与"红外夜视仪"。
夜视仪最早在军事上得以应用。
后广泛用于刑侦,安全防范,森林防火,电力及通信的巡线,工地,养殖场,农场的看护,甚至旅游等各领域。
近10年来,随着军用产品逐渐的民用化,夜视仪逐渐走入到人们的视野中,但是很多人对夜视仪的理解一直有误,本文将详细介绍,以帮助大家理解。
一.红外夜视望远镜的基本含义从字面上理解,夜视仪就是夜晚能够观察到目标的仪器。
但是仅仅这样理解是有误的。
如果说夜晚能观测到目标的仪器,那是太多。
传统的强光手电,探照灯都能实现,并且效果很好。
所以夜视仪的准确定义为:在不被被观茬目标发现,或者不影响被观察目标的情况下,能够在黑暗的环境下观察到被观察目标的仪器。
所以夜视仪首先是一种隐蔽设备。
不被目标发现的前提是非常重要的。
二.红外夜视望远镜的分类红外夜视望远镜分为带增像管的夜视仪,另一类是数码夜视仪。
增像管夜视仪传统的夜视仪内部都有一个关键的器件就是增像管,增像管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将微光信号进行放大增大,变成更亮的信号。
随着科技的进步,增像管的材料也在逐渐进步。
增像管的材料,从根本上决定了夜视仪的清晰度和观测距离。
增像管目前已经从一代,发展到四代。
由于三代和四代的技术被美国掌控,限制对中国的出口。
所以目前在国内销售的夜视仪都是1代和2代。
3代市面上几乎很少。
数码夜视仪近几年,数码夜视仪迅速崛起,数码夜视仪在原理上与传统夜视仪是完全不一样的,数码夜视仪采用低照度的CCD,将光源信息转换为放大的数码信息,然后显示数码图像在夜视仪的液晶屏上。
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市面上基本上所有的数码夜视仪的清晰度,明亮度和观测距离基本都只能与1代的传统夜视仪相当。
但是有一款数码夜视仪的面世改变了人们对数码夜视仪的看法,这款就是美国IGEN NV20/20,后面在说数码夜视仪的时候会详细说一下这款划时代的产品。
光电夜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光电夜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光电夜视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光电夜视技术,在黑暗或弱光条件下,通过将物体反射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特殊的显示装置将其转换成图像,从而达到夜晚观察的效果。
这一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安防、公共交通、野生动物观察等领域,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光电夜视技术的发展历程光电夜视技术的雏形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那时的技术只能通过放大弱光信号达到增强夜视效果的目的。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20世纪60年代,热成像技术的应用使得夜视技术有了飞跃性的进步。
通过利用微弱的红外辐射,热成像技术可以在弱光信号非常微弱的情况下,实现更高精度的图像放大和夜视增强。
80年代初期,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使得光电夜视技术更加稳定和精确,同时也使得更多的应用类型可以从中受益。
二、光电夜视技术的应用领域1.军事应用光电夜视技术是军事中的重要技术,其应用可使军人在夜间或雾霾中发现隐形目标,并获取更准确的定位、追随和暗杀等能力。
例如在反恐任务中,光电夜视技术可以有效增强特种部队对目标的反应时间,提高执行任务的成功率。
在陆战场中,光电夜视技术也可以为战车和步兵提供高效的跟踪和布防能力,从而保证战场的胜利。
2.安防监控在城市管理中,光电夜视技术可以为警察部门提供高效的监控和调查,大幅提高犯罪侦查的成功率。
在普通建筑和工厂中,应用光电夜视技术进行监控,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有效排除闲杂人员进入现场的风险。
3.野生动物观察在野生动物观察中,光电夜视技术可以为野生动物摄影工作者提供高清晰度的图像,同时也可以减少摄影者对野生动物的干扰。
例如,通过使用光电红外夜视镜头,摄影者可以轻易地发现并记录猫头鹰、狐狸等夜间活动的动物。
三、光电夜视技术的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光电夜视技术的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例如,目前在智能城市中,光电夜视技术的应用已经迎来了一场新的革命。
夜视仪有关的故事
夜视仪有关的故事
夜视技术在军事上的运用,最早要追溯到二战后期。
为满足战争需要,19XX年德国成功研制出主动红外夜视仪,这为夜间战斗提供了便利。
由于德军战败,大批的红外夜视装备被苏联缴获,美国则获取了大部分研究资料。
后来,美军成功研制出主动式红外夜视仪并运用于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由于能耗大、易暴露的缺点,且装备数量不多,逐渐被美军淘汰。
为了弥补主动红外夜视仪的缺陷,19XX年,美国人成功研制出像增强器,使得夜视装备的发展产生了一个飞跃。
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利用级联像增强技术投入实战应用,成功研制出第一代微光夜视仪。
继红外夜视仪和微光夜视仪之后,一种利用目标自身的红外辐射进行观察的热成像仪也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
到了XX年代,美军把夜视装备当作高科技兵器,XX 年间用于研制夜视装备的总投资高达XX到XX亿美元。
军事高技术-夜视(2)
优点:作用距离远,分辨率高
地面观察——1㎞以上的人、2㎞以上的车; 水面观察——10㎞以上(舰艇15—20 ㎞ ) ; 空地观察——20㎞高度发现地面上的人群和车辆。
对空观察(飞机) —— 20—30 ㎞
缺点: (1)如目标和背景温差小,造成图 象模糊、分辨率低; (2)光学扫描机构复杂,成本高。
(2)抗冲击,寿命长;
(3)灵敏度高。
微光夜视仪的优缺点
优点——隐蔽性好、体积小、重量轻 耗能少(数量最多、应用最广) 缺点——作用距离和观察效果受天气、环境 影响较大,有烟雾、无夜天光不能工作; 易受欺骗和强光干扰; 均为直视式,只能供单人观察。
微光电视
微光电视是微光夜视技术和电视技术相结合 的成果。 分为闭路微光电视和开路微光电视。 优点:1、实现了远距离传输; 2、可多人多点同时观察。 缺点:受天气、环境影响较大;耗电多。 运用:地基、机载、炮射微光电视,常规武 器的火控系统,精确制导武器的导引头等。
美国AN/PVS-5A微光夜视眼镜
用于夜间驾驶车辆、巡逻、 警戒、探测红外光源、驾驶低 空直升机等;配上红外光源后 还可用于看地面及维修仪器等。 该夜视眼镜观察图象清晰,易 于佩戴在驾驶员或飞行员的头 盔上,现已在美国陆军大量装 备。它可在200米内发现人, 在136米内识别人,在565米 内发现坦克,在395米内识别 坦克。
军事高技术综述
三代微光夜视仪的工作原理和发展
1、第一代微光夜视仪(级联式微光夜视仪1960年代) 组成:(1)微光光学系统;(2)电源;(3)三级级联 式像增强器(又称微光管,多碱光电阴极微光管3级串联, 实现光-电-光转换)——锑/镁钾钠铯光电阴极、纤维光 学面板。
2、第二代微光夜视仪( 1970年代初,微通道板式微 光夜视仪) 组成:(1)微光光学系统;(2)装有微通道板的 像增强器(中等硬币大小微光管,实现光-电-光转 换);(3)电源。
军用数码夜视仪
军用数码夜视仪近几年,随着技术的进步,军用数码夜视仪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范围很广范,用途包括:军用、执法、狩猎、野外观察、监视、安全、导航、隐蔽目标观测、娱乐等。
都会用到军用望远镜摄像机。
一. 夜视仪的发展历史20世纪40年代研制成功的主动式红外夜视仪是夜视器材的鼻祖,它的出现使人类第一次看到黑暗中的目标。
主动式红外夜视仪成像清晰,对比度好,但由于需要红外光源照射,存在着能耗大,易暴露的缺点。
1962年,美国人研制成功像增强器,使得夜视器材的发展产生了一个飞跃。
我们平时所谓的黑夜,很少是绝对黑暗的,因为自然界总是存在着微弱的光线,例如星月光,大气的辉光和黄道光。
即使肉眼不容易察觉的星星,对地面的照度仍然可以达到2x10负4次方勒克司。
能够利用如此微弱的光线进行观测,是因为两个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首先,研制成功了灵敏度极高的光电阴极,既S-20多碱光电阴极。
比以前的光电阴极灵敏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使得夜视仪的光电增益大大提高。
另一个突破是采用了光学纤维面板。
既一种由大量光导纤维组成的薄板阵列,每根纤维传导一个像素减少了光的散射,传导效果好,由于可以将纤维的末端排列成曲面,天然的避免了像差,大大提高了成像质量。
将多个上述结构的像增强管串联起来,将光线逐级放大,使得极其微弱光线下的图象放大到了人眼可以清晰观看的程度,便实现了无须红外照明的微光观测。
夜视仪才营运而生,从夜视仪到数码夜视仪到现在的夜视取证仪,发展迅速,从隐蔽性强的设备、到现在远程遥控、遥控摄录取证,一直广泛被军方采购。
近几年远程夜视取证仪未在民用出现过,美国与西方是禁止向中国供应3代与4代的夜视产品,是属于军用的产品。
随着中国市场,警用、执法人员需要这类远程夜视取证的设备,第三代数码夜视取证仪由军用改为民用在中国市场出现,但是价格昂贵,因为这类产品不能用在非法用途使用,在中国市场,部队、警用、执法人员等使用的人群较多。
比如德国奥尔法,美国RNO其背景都是军工企业,其顶尖产品,生产的3代和4代夜视仪都是全部供应给军方的。
微光夜视仪的发展
微光夜视仪杨博20125442光信12-2在许多关于现代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士兵在夜间作战的画面,所装备的仪器的镜头中会出现绿色与黑色的图像得以让士兵在黑夜之中观察到敌方的信息,这种仪器便是微光夜视仪。
随着现代战争的战术变化,夜间战斗成为最隐蔽最高效的战术,正是有了微光夜视仪让这种战术得以实现,并成为了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微光夜视仪的发展微光夜视技术致力于探索夜间和其它低光照度时目标图像信息的获取、转换、增强、记录和显示。
它的成就集中表现为使人眼视觉在时域、空间和频域的有效扩展。
微光夜视技术的发展以1936年P.Gorlich发明锑铯(Sb-Cs)光电阴极为标志。
A.H.Sommer1955年发明了锑钾钠铯(Sb-K-Na-Cs)多碱光电阴极(S-20),使微光夜视技术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1958年光纤面板问世,加之当时荧光粉性能的提高,为光纤面板耦合的像增强器奠定了基础。
62年美国研制出这种三级及联式像增强器,并以次为核心部件制成第一代微光夜视仪,即所谓的“星光镜”—AN/PVS-2,并用于越战。
62年出现了微通道电子倍增器,70年研制出了实用电子倍增器件MCP-微通道板像增强器,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第二代微光夜视仪。
7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灵敏度摄像管与MCP像增强器耦合,制成了性能更好的微光摄像管和微光电视。
82年英军在马岛战争中使用,取得了预期的夜战效果。
65年J.Van Laar 和J.J.Scheer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砷化镓(GaAs)光电阴极。
79年美国ITT公司研制出利用GaAs负电子亲和势光电阴极与MCP技术的成像器件(薄片管),把微光夜视仪推进到第三代,工作波段也向长波延伸。
60年代研制出的电子轰击硅靶(EBS)摄像管和二次电子电导(SEC)摄像管与像增强器耦合产生第一代微光摄像管。
80年代以来,由于电荷耦合器件(CCD)的发展,不断涌现新的微光摄像器件。
二代夜视仪的详解
夜视仪从字面翻译上的叫法应该叫成像增强器,其主要核心是光电倍增元件,一般称为像增强管,通过对暗弱光线的放大来模拟显示真实的视场环境,所以从其工作原理上讲同传统的光学望远镜有着本质的不同。
夜视仪的发展的历史,其实体现了现代军事的发展历史,与军方的合作,促成了夜视技术的发展。
全球几大夜视仪品牌都是美国军方有不解的渊源,比如全球前两大夜视仪品牌ORPHA和ITT都是美国军方夜视仪最大的供货商。
二代的民用夜视仪,一般都是从军用转换成民用的,几乎每款知名的二代夜视仪,在美国军方都能找到期前身。
不管是ORPHA 的G350+,ONV2+还是ITT 的SPIRIT350等在美国军方都能看到几乎完全外观的服役产品。
目前夜视仪按照其技术的发展水平来说主要分为三代产品!一.第一代夜视仪产品:第一代基础型(以下简称第一代):第一代夜视仪大都使用阴极真空管做为光电耦合倍增元件,其原件自身灵敏度可以达到250μA/lm的水平.图像的像增强倍率大约在120-900倍左右,图像的中心分辨率为25-35线/mm。
部分产品的图像效果不错,但大多数产品成像仅能保证中心区域图像清晰,边界处图像分辨率较低,图像畸变严重。
同时,第一代夜视仪器其自我强光保护功能较差,当其使用时在观察视野范围内突然出现明亮光源时,将有可能导致设备烧毁,故其使用环境控制较为严格,严禁在强光环境下使用。
第一代改进增强型:主要是在第一代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大部分产品在光电耦合元件后面安装有复杂的光学透镜组件来校正图像畸变和提高分辨率,从而减小图像失真,也有少数产品将改正透镜放在光电耦合原件之前。
标称对暗弱图像增强倍率大约在1000倍左右,阴极光电管的最小灵敏度在280μA/lm,中心图像分辨率达到45线/mm.目前生产第一代和一代+的夜视仪品牌:一线品牌主要有奥尔法ORPHA,博士能BUSHNELL,OWL猫头鹰这三个品牌呢。
二线品牌主要有图雅得TRUEYARD,育空河YUKON,脉冲星PLUSAR等。
车载红外夜视系统发展概述
车载红外夜视辅助系统发展概述一、前言随着汽车车速的不断提高,汽车交通事故经常发生,特别是在夜间、下雨、下雪、雾霭等低能见度的天气下行驶,更是造成交通事故贫乏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虽然夜间行车在整个公路交通中只占四分之一,但有55%的交通事故却是在夜间发生的。
当汽车以时速100千米行驶时,如遇到突发事件需要紧急刹车,汽车大约需要滑行110米才能完全停下来。
然而夜间汽车远光灯的照射范围只有50米,以这样速度,司机无法对此做出及时的反应。
车载夜视系统指的是采用一些方法,拓宽司机裸眼可见范围的一种新系统,可以在天黑、雾天、烟尘、雨雪、对面车灯眩光等一切能见度低的情况下产生清晰图像,提前知道前方路面状况,大大增加行车安全性。
目前车载夜视系统已成功从原来的军用领域转入民用领域。
二、夜视技术背景夜视技术是借助于光电成象器件实现夜间观察的一种光电技术,主要包括微光夜视和红外夜视两方面。
微光夜视技术又称像增强技术,是通过带像增强管的夜视镜,对夜天光照亮的微弱目标像进行增强,以供观察的光电成像技术。
红外夜视技术分为主动红外夜视技术和被动红外夜视技术;主动红外夜视技术是通过主动照射并利用目标反射红外源的红外光来实施观察的夜视技术;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它采用一种内光电效应半导体器件作探测器,将景物的辐射图像转换成电荷图像,经信息处理后,由显示器件转换成可见图像。
车载夜视技术分类汽车夜视产品根据成像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红外热成像汽车夜视仪,微光汽车夜视仪,主动红外汽车夜视仪。
红外热成像汽车夜视仪主要是看到人和物体的轮廓,看不清物体的真实面目,它能够使黑夜(即使没有任何灯光照明的情况下)也能像白天那样,能有效防止对向车辆的眩光干扰(如例图1、2),尤其是在雾、烟、尘天气的条件下,可以清晰准确的观察到危险,也可以看到前大灯照射不到的区域,能够观察到比普通汽车前大灯远3倍至5倍的距离,甚至可以达到10倍以上的距离。
微光汽车夜视仪需要一定的月光、星光或开启车大灯才能看到物体,如果完全没有光就什么也看不到,无透雾功能,但此类产品成本造价较低。
二战时期美英夜视器材的一点资料
二战时期美英夜视器材的一点资料关于德棍们发的夜视器材的帖子实在多得令我到恶心,所以趁有时间在网上收集了些资料写了这篇扫盲文章。
首先说一下夜视仪的发展历史早期的主动红外夜视仪被称为“黑灯”,而有据可查的第一台夜视仪是由任职于美国广播公司的V.K.Zworkin博士发明的民用型号,但因为体积和成本的原因并不成功。
而把夜视器材用作军事用途的先行者则是德国的AEG公司,相关研究大约始于在1935年间,并且在二战结束前,德国最少在50辆“黑豹”坦克上安装了夜视器材,同时研发出安装在MP44上的Zielger?t 1229(代号“吸血鬼”)瞄准系统。
但在德棍们欢呼之前,我要泼他们一桶冷水。
其实盟国在夜视技术上的发展一直领先于德国。
上面这个叫Spy Tabby Infrared Monocular MK1 (T),一般被称为“红外虎斑”。
关于它的相关资料很少,目前我只找一篇源自英国科学仪器仪表学会期刊的介绍,据说这东西在1939年投产,在1942年开始装备,主要配发给英国的情报部门SOE(Special Operations Executive),也在Dday被使用过。
美国对夜视器材的研究一直领先于德国,除了前面提到的第一个夜视仪外,美国在1943年底开始生产T120型夜视仪。
这种夜视仪重5.7磅,电池重21.3磅,有效距离为100~125码。
1944年该系统被定名为“Snooperscope M1”到了45年经过改良后更名为“Snooperscope M2”。
早在1944年三月,安装“Snooperscope M1”的M1卡宾枪开始生产,这种定名为T3的卡宾枪由两家公司生产,其中通用动力生产了811支,而温彻斯特公司则生产了1108支。
这套夜视系统(T-120, M1 or M2)的总产量超过4000套,在二战期间大约生产了1700套,另有3000套在战后生产。
最少有150支(也有一说是200支)T3卡宾枪参加了1945年的冲绳岛战役,在头一个星期日军有30%的伤亡源自该种武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视仪作为一个专业的光电设备,在购买前,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
下文将介绍夜视仪的一些相关入门知识,相信对对大家选购夜视仪会有一定的帮助:
1. 夜视仪的发展历史
20世纪30年代荷兰的霍尔斯特等人成功的研制出世界上地一只近贴式红外变像管,它的出现标志着夜视技术的诞生,借助于夜视仪器,人类从此可以在黑暗环境中观察目标。
简单的说夜视技术就是借助于光电成像器件实现低照度条件下观察的光电技术。
夜视技术基本上可分为红外和微光两个方面,主动式红外夜视仪造价较低,成像清晰,对比度好,使用时受环境照明条件影响小,但由于需要红外光源照射,用于军事上,有容易被敌方侦测仪器发现的缺点。
微光夜视仪和主动红外夜视仪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且由于工作方式是被动的,使得安全性大为提高,不容易暴露。
但微光夜视仪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作用距离和观察效果受环境影条件响很大,雨雾天不能够正常工作,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如山洞)则完全失效。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如今的微光夜视技术已大为提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追溯微光夜视仪器发展的基本脉络。
夜视仪的发展历史就是现代军事的发展历史,主导夜视仪的发展,主要是美国军方。
从1960年开始美国军方就与现在全球两大夜视仪厂商ORPHA和ITT合作,研发从一代到目前为止的四代夜视仪。
现在民用的夜视仪,很多都是从美军夜视仪转变而来,比如非常知名的ORPHA TRACER560,G350+,ONV2+ 以及ITT 的SPOT450,SLIM450都是曾经在美国军方或者北约军方大量服役的优秀机型。
2. 什么时候会用到夜视仪产品?
---休闲娱乐时使用,例如野营,旅行,捕鱼,划船,或自然观测用。
其它用途包括监视,搜索和救援,和保安等用途。
3. 为什么夜视仪用久后眼睛会难受?
夜视仪是图像亮度增强设备,所以一旦设计不好,就会导致眼睛非常难受。
目前很多品牌在设计时没有投入成本,一味增大图像对比度,导致很多低端的夜视仪,人用一分种就会出现流泪的情况。
但是作为国际知名品牌,特别是给军方合作的品牌,军方有严格的技术指标,要求部队在使用时,夜视仪必须适合长期观看。
所以像ORPHA和ITT这样的品牌,是可以使用比较长的时间,眼睛也不会难受。
并且想ORPHA 还专门会美国军方推出了几款长时观测型夜视仪,比如其知名的G350+,由于图像清晰度高,图像柔和,按美国军方的话,这款夜视仪可以一天24小时使用也没有任何不适。
下图就是这产品:
4.各代夜视产品之间有什么差别?
最主要差别在于增强器技术的进步。
第I代用一个增强管来加强周围环境亮度,它可以加速电子流撞击磷表面,就好象电视屏的原理一样。
而第II代装置增加了一个微频盘,增大撞击磷表面的电子数量,从而增强了亮度。
第III代装置更增加了一个镓砷光电阴极,它制造比第II代更多数量的光电子。
作为一代夜视仪比较优秀的产品有ORPHA CS-2和猫头鹰 ONOMX50这两款。
从理论上将第II代和第III代都在提高亮度上有很大进步,但其价格比较昂贵,使多数顾客望而却步。
其售价一般都在2万元以上。
但是近年来,二代夜视仪的价格已经逐渐下滑,1万多元的二代夜视仪已经出现。
目前全球销售前三甲的二代夜视仪中,ORPHA G450的售价已经不到2000美金,具有非常高的性价比。
ITT 的产品民用化很少。
一代夜视仪由于技术相对落后,是必须使用红外辅助光源才能发现目标。
而红外辅助光源的距离一般只有50米,并且红外发射器会出现红点爆点,会被目标发现。
所以理论上应该选择二代的夜视仪,其观测距离可以达到200米以上。
5.夜视仪是怎样工作的?
---夜视产品通过目镜将光线聚焦在影象增强器上来采集和增强现有光线,在增强器内部,一个光电阴极会被光“激活”,并将光子能量转变成电子,这些电子经过一个位于增强器内部的静电区域被加速后,撞击在磷表面屏幕上(就好象一个绿色的电视屏幕),形成人眼可见的图象。
经过对电子的加速,增强了亮度和图象的清晰度。
6.夜视仪的最佳射程是多少?
---大约在10-400英尺范围内变化。
最大视野距离取决于使用环境,如阴云天气,起雾或雨天等等,都会缩短夜视仪的射程。
红外线发射器可以提高射程,尤其在象仓库,山洞等等封闭区域中使用时更是如此。
另外一点,即使是同一代的夜视仪的夜视仪其观测距离相差也非常远,与增像管的质量,内部光学器件,以及数据处理有关系。
比如全球连续三年单筒夜视仪销量王奥尔法ORPHA CS2 5X50其
观测距离就远超过同价位的其它夜视仪,其售价仅200美元,但观测距离却可以达到50米以上。
而同价位的夜视仪,一般只能观测到20米左右。
7.为什么在前部(目标镜)和眼片(目镜)处都聚焦?
---简要的回答是你并不是通过夜视装置在看东西,实际上你看到的是管底的磷光屏。
目标镜将影象聚焦在增强管的前面,增强管将图象转变成电子流,然后重新在管底成像。
要看到清晰的图象,需要将眼睛聚焦在增强管底部成像的地方。
每个人的眼睛视力都不相同,因此眼部聚焦也非常重要。
首先将视线聚焦,再转移到目标镜,以保证看到清晰的图象。
另外,你需要每个棱镜数次来获得最清晰的图像。
8. 在微光或完全黑暗的地方,我应该怎样使用夜视仪?
---所有的夜视设备都需要已有的光线才能工作,使用红外线发生器,就可能在微光和完全黑暗的环境中看到明亮的图象。
但是作为二代夜视仪,微光下是不需要开启红外发射器的。
至于全黑,其实在户外几乎没有全黑的环境的。
9. 既然夜视仪可以测到红外光,那么它是否可以测到热度呢?
---夜视仪是一种可以在“几乎可见”光范围内工作的光放大器,一般来说,这个范围在750-850毫微米范围内。
它不能测到热度,因为热频率远远低于光谱频率,同时还需要用到热成像技术。
10. 什么类型的光源对夜视仪设备有害?
---夜视仪设备是为黑暗环境中使用而设计的,如果在白天或非常明亮的环境下使用,会危害甚至损坏设备。
请记住:如果你将夜视仪直接对着强烈的直射光线,如放映机,汽车头灯,强烈的电筒光线等等,都可能损坏你的夜视仪。
话虽如此,夜视仪都具有保护避免受此类损害的装置,大部分是简单地关闭超载回路来保护,也有一些是用到更精密的设备和分光装置来保护。
11. 夜视仪的特殊设计?
---夜视仪都被设计成不使用时自动短能的,只有在按下启动开关时才开始供能工作。
双目式装置有“开/关”开关,要求使用者用完后关闭设备。
如果有一定
的“嗡嗡”声是很正常的,它是故意如此设计来帮助使用者区分开机和关机。
夜视仪中的图象是由磷光屏形成的,会有一点散光,因此不可能象白天用的望远镜成像那么清晰。
在图象中可能会看到微小黑斑,这个是制造增强管过程形成的自然现象,而非质量问题。
12. 在夜视仪镜筒中有些什么?
---一个夜视仪镜筒由一套光学仪(玻璃),一个简单的能源供应器(电池组,线路,变压器,整流器和电容)和一个图像增强器(一个一端涂有光敏材料,而另一端是磷光屏的玻璃真空管)组成。
13. 什么是数码夜视仪?
数码夜视仪,是指可以直接视频输出的夜视仪,其成像一般采用低照度的CCD,很多数码夜视仪,特别是国际大牌的数码夜视仪,成像效果非常好,售价在3000-10000元,其清晰度远高于普通1代+夜视仪。
但是数码夜视仪有一个弊端,就是内置的液晶屏由于受到机身大小限制,导致其屏幕太小,很多人感觉不清晰,其实你直接输出到电脑屏幕上看,会感觉非常清晰,可以看很远的距离。
所以很多时候数码夜视仪不适合手持使用,需要外接屏幕。
数码夜视仪最为知名的型号是博士能260542,这款夜视仪如果外接大屏幕,可以在不使用红外灯的情况,看到200米远的目标。
但是2012年,美国爱吉推出的NV2020改变了人们对数码夜视仪的偏见,这款二代数码夜视仪,具有非常好视野,在清晰度上和视野上都完全超过了普通的夜视仪。
这款夜视仪在2012年成为了数码夜视仪最耀眼的明星。
14. 怎样保养夜视仪?
---对夜视仪的头号损坏因素是在明亮光线下使用。
夜视仪在超载时会自动切断回路来保护设备,但暴露在强光下会缩短夜视仪的使用寿命。
而暴露在雨,雾甚至高湿度环境中也会损坏夜视仪设备。
为在晚上使用考虑,夜视仪的设计使它可以承受短时间的强光或潮湿状况。
夜视仪设备中有非常精密的真空管,因此务必注意防撞击和小心持握。
清理夜视仪镜头的方法和清理相机镜头的方法一样。
镜头有光学涂层,如果与粗糙材质接触容易被刮花,或者被灰尘渗入玻璃中。
通常不需要拆下镜头来清理内部。
如果长期不用,最好拆除电池后将夜视仪存放在凉爽干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