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喜剧片新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近年来中国喜剧片新特点

【摘要】随着影片《泰囧》的横空出世,中国的喜剧电影创作也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回眸中国喜剧片的发展历程,作为电影主要类型之一的喜剧片,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也呈现出自身的一些特点。

【关键词】电影创作;《泰囧》;喜剧片;新特点

纵观中国电影的发展,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滑稽打闹类的影片。在明星影片公司创立之初,摄制了四部以滑稽搞笑为影片主题的短剧,而张石川摄制的《劳工之爱情》更是中国早期滑稽搞笑默片的优秀之作。从早期中国电影对于题材的选择可以看出,滑稽打闹类已经进入创作者的视线,备受青睐。[1]“在《中国人的影视口味》一节中,报告的评论就更详尽了:‘历史影片总是能够吸引大量的观众;而爱情故事,尤其是田园牧歌式的,总能打动观众。不过,总而观之,在中国最受欢迎的是喜剧和次等的讲孩子的影片……’”由此可见,喜剧片早在中国电影的初创阶段就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类型。

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逐步复苏,中国电影得到了极大地发展,而近年来的喜剧片数量也在不断攀升,从2006年的8部增长到了2011年的38部,[2] “2012年喜剧片更是连创佳绩,为市场贡献了超过18%的票房。”在2011年8月,关尔导演的小成本喜剧片《像小强一样活着》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同年11月滕华涛的《失恋三十三天》大火,成为票房黑马。待到2012年底,

徐铮的处女导演作《泰囧》更是刷新了中国喜剧电影的票房记录。连续的几部喜剧片都成为了一种“现象”电影,引人关注。

一、喜剧片与爱情片的有机融合

无论是《像小强一样活着》还是《失恋三十三天》,都充斥了爱情元素。在影片《像小强一样活着》里,小强最后收获了爱情,和警队实习生刘颖谈起了恋爱,电影《失恋三十三天》里的黄小仙最后走出失恋的阴霾,收获了和王小贱别样的感情。即使在《泰囧》里面,徐朗最终也回归家庭,试图修补和妻子的关系,最终和好如初。

其实,喜剧片和爱情片都偏向于大团圆的结局,这种相同的“完满叙事精神”彼此“暗和”,也让喜剧片和爱情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喜剧片以爱情元素为主导,爱情片又以喜剧的桥段来叙事和塑造人物,也已成为了创作上的常见套路。这就形成了一种亚类型喜剧——爱情喜剧。在罗伯特麦基看来,[3] “爱情喜剧,是将喜剧与爱情故事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广受欢迎的电影类型,也是中国影人借鉴法国和英国的例子,最容易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成功的类型。”就最近,赵薇导演的爱情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也不乏喜剧元素。

喜剧片作为一种有很强融合度的类型,[4] “依靠喜剧天生的类型亲和能力,电影创作者迅速与其它类型嫁接,使得近年的国产喜剧片在类型探索上取得了一定成绩。”而[5] “观众从中看到了自己,并从主人公的完美结局中获得想象性的满足”。喜剧电影往往

是小成本投入,这也成为了一大优势,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电影工业还不发达的国家而言,这种依赖工业体系程度不高的喜剧电影有极强的发展空间。

二、喜剧片中接地气的网络文化不断展现

从近年来的喜剧片可以看出,在其台词的设计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大量使用网络用语作为“笑果”。这一缘起于网络的拼贴现象,显然对于喜剧电影的长足发展不是一剂良药。但是,网络用语的日新月异也促使喜剧片的与时俱进,也因为网络用语的存在,喜剧片中的人物形象在塑造上也变得更接地气,更易让年轻一代网迷产生共鸣,也让和他们有相同生活境遇和心理境况的人,产生极强的文化归属和文化认同感,因此受到他们的喜爱。

近来,网络上有越来越多的博友用“屌丝”一词自诩,拿《泰囧》来说,由王宝强扮演的角色更是一个屌丝味十足的人物,导演试图用小人物的故事来反应当下浮躁的中国,讽刺意味浓厚。同时,在目前大量影视剧中,不乏众多由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失恋三十三天》即可视为其中的代表。《失恋三十三天》最先是在豆瓣网上直播的帖子,后来成为了人气网络小说。而《像小强一样活着》也是改编自网络知名作家不k拉的小说。这种已经过网络用户检验的作品被拍成电影,在上映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人气。无论是剧本的选择,还是剧本在台词和人物的设计上,目前的喜剧电影和网络文化的勃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网络具有更新速度快、接地气等特点,这也使得很多深受网络文

化影响的影视作品注定成为名副其实的快餐电影。但是如果只关注观众一时的笑声和娱乐,过度献媚迎合受众,这种对于喜剧电影的消费模式显然值得创作者思考。

三、喜剧片中煽情桥段的巧妙铺陈

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的喜剧电影中都少不了煽情段落的铺陈。尤其在喜剧电影的亚类型爱情喜剧电影中尤为常见。而煽情段落往往出现在故事的后半部分,成为故事落幅的前奏,试图逆袭前半部分所制造的欢愉。这种把“快感和痛感”相互融合的方式,阐释了生活中的情感。

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喜剧电影,在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里,唐玄奘用《儿歌三百首》降妖除魔、用“拒绝”来建构自己对“大爱”的理解;在《泰囧》里,编剧安排了家庭和寺庙的戏份,其实这些都是寻求“心灵救赎”的煽情桥段。这样的表现,[6] “不但提供了形而下的情感食粮,还有形而上的心灵救赎。”

在薛晓璐导演的《海洋天堂》中,观众会发现她非常擅长煽情,即使在她的爱情轻喜剧里,煽情段落也是少不了的。在《北京遇上西雅图》里面就交织了“快感和痛感”,无论是警察局的段落(汤唯扮演的“小三”和吴秀波扮演的落魄大叔在审讯过程中对理想生活和彼此的不谋而合),还是帝国大厦的段落,这种煽情段落的铺陈辅助了叙事,讲述了一个女人在情感世界里成长的故事。这样的表现方式,在《失恋三十三天》中使用得也非常的多。

近年来的一些香港喜剧片缺乏“载道”意识,出现了以颠覆、戏

仿、恶搞、拼贴为主的“闹剧”,口碑极差。娱乐与载道[7] “本事一切艺术不可或缺的两种功能属性,电影自不例外。就一般而言,这两种属性在艺术品中各司其职,不分轩轾,而且相互关联。”与此同时,[8] “由于内地文化教育的影响,更认可电影‘文以载道’的功能,即使娱乐片也希望寓教于乐。”[9] “总之,喜剧电影创作不应是简单商业元素的生硬拼接,也不应是天马行空的空虚恶搞。无论是现实主义创作还是非现实主义创作,都应有最真实的情感来打动观众,努力提升国产喜剧电影的叙事品格是关键。”

中国喜剧片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特点,充分说明了类型融合和多元素表达能让喜剧片更具表现力,喜剧片与社会生活的“互文性”更易得到观众的认同。只有创作出尊重市场运作规律,在电影基础功能和当下中国观众审美品位间找到权衡的优秀喜剧片,才能保障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

在去年年底,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国产电影论坛:中国喜剧形态电影创作研讨会”。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在委托致辞中表示“电影主管部门会积极考虑出台扶持政策,创造良好环境,扩大喜剧电影的生存空间,鼓励成功的喜剧电影形成创作系列,稳定并扩大固有的观众市场,以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喜剧电影的品牌。”所以,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多样优质的喜剧电影将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一大方向。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