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区域地理文化2012考试
2012年中考地理区域地理试题6
2012年中考地理区域地理试题62012年中考地理区域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您将本人姓名及考试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关栏目内。
2.本试卷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人员。
读图1所示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3题。
1、关于图中各点经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a(0°,20°E)B.b(20°N,60°W)C.d(0°,20°W)D.e(60°S,60°E)2、关于图中各点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A.b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B.c点在a点的西南方向C.d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D.e点在d点的东北方向3、图中a、b、c、d、e五个地点,能看到阳光直射现象的地点有A.a、b、d三地B.a、d两地图1 C.a、b、c三地D.a、c两地4、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是因为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 B.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C.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转 D.地球自西向东绕着星星转5、如果想建一栋四面窗户都朝南的房屋,则这栋房子应建在()A.北极点B.南极点C.赤道D.极圈图2是“一幅军事部署简图”,读图回答6-8题。
6、我军阵地与敌军阵地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约是A.3千米B.30千米C.33千米D.300千米7、敌军指挥部位于我军水平高图3是“世界部分地区简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与亚洲在陆地上接壤的大洲是图3A.欧洲、非洲 B.非洲、北美洲C.欧洲、北美洲 D.欧洲、大洋州13、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不包括...A.苏伊士运河B.土耳其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白令海峡图4是“世界主要石油运输路线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目前石油储量、生产量最大,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A.中国 B.西欧 C.北美 D.中东15、从波斯湾出发运往欧洲和北美的石油,正确的海上运输路线是A.波斯湾→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美图4 B.波斯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美C.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欧美D.波斯湾→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太平洋→欧美这是世界上惟一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保留了不少古老的动物,被称为“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2012世界地理高考真题
(2012海南卷地理5~7)下图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
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
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
据此完成3题。
23.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A.海岸线曲折,多峡湾 B.多山地,河流落差大C.地形平坦,水网密布 D.河湖众多,少泥沙【答案】:B【解析】本组以北欧挪威地形位置图为背景,也有和我国三峡电站的比较成分,综合考查水电站问题。
水电站往往要综合考虑气候条件(降水、温差)、地质基础、地形条件(高水头落差大,建设在山区)、库区补给方式(冰雪融水、流域降水)、库区移民、库区泥沙、生物保护以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
挪威地处高纬度,冬夏温差和昼夜变化很大,夏季蓄能,冬季发电。
利用山地地形建设高水头电站,选B.24.挪威为建高水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A.很少引发库区移民 B.水位季节波动较小C.占用大量耕地 D.可以保护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答案】:A【解析】挪威地处高纬度,冬夏温差和昼夜变化很大,夏季蓄能,冬季发电。
利用山地地形建设高水头电站,一般是大坝和发电厂房分离,上游库区可利用天然冰川作用而形成的湖泊,淹没面积小。
加之挪威人口密度不大,条件恶劣的山区人口较小。
选A.25.挪威消耗民用电最多的是A.照明 B.制冷 C.取暖 D.烹饪【答案】:C【解析】挪威地处高纬度,冬夏温差和昼夜变化很大,夏季蓄能,冬季发电。
选C【商榷】:有老师认为6题选B.的确,水位季节波动较小有道理,因为该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但结合7题:消耗民用电量最多的是“取暖”,说明消耗电有较大的季节变化,也说明水位会有较大的季节变化。
该题设计巧妙,试题需要有综合思维能力。
(2012天津卷文综8~9 )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2题。
26.据图5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答案】C【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分布规律。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题(新课标卷,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新课标卷,解析版)【试卷总评】该套试题考查知识较全面,难度较大的地球运动部分和2011年一样都没有命题,难度适宜,符合新课标地理高考特点和要求,是一套命题质量很高的试题。
客观选择题,命题紧紧抓住地理学科本身的学科特点以及能力要求,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判断能力,通过图表考查学生正确获取地理信息和理解运用的能力,11道选择题中,1-3和8-9考查人文地理,剩余6道选择题考查自然地理;综合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材料来命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材料阅读理解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选做题部分,难度相对较低,重点考查获取材料中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知识迁移的能力。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
据此完成1-3题。
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A.太湖平原B.洞庭湖平原C.汉江平原D.成都平原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
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B.生产规模大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答案】1.B 2.A 3.D【解析】该题组考查中国农业及其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
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1.根据题干的提示“耕地不断被挤占”,粮食播种面积减少,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和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对粮食增产影响不大。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精品测试试题:1.1世界地理概况(区域地理)1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读下列四个半岛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气候均具有海洋性特点C.半岛①③降水多,受暖流影响大D.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2.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半岛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C.半岛①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半岛④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读图,回答3~5题。
3.图示地区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草原气候B.地中海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4.在与我国的贸易活动中,甲国出口最多的初级产品应是()A.石油、磷矿石B.铜、铝土C.橡胶、棕油D.咖啡、可可5.甲国的居民主要是()A.白色人种、信奉伊斯兰教B.白色人种、信奉基督教C.黄色人种、信奉佛教D.黑色人种、信奉印度教图a、图b分别是“某两个大洲大陆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数字是()A.①B.②C.③D.④7.流经山脉③西侧的洋流是()A.加利福尼亚寒流B.北太平洋暖流C.秘鲁寒流D.本格拉寒流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80°25′S,77°06′E)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
右图是“我国三座南极科考站分布图”。
读图完成8~9题。
8.在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A.纬度高,气温低B.全天候,观测广C.极夜期长,空气稀薄D.人烟稀少,观测广9.结合上述图文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昆仑站在长城站的西南方向B.昆仑站在中山站的南方C.科考队员在昆仑站落成典礼上看到了美丽极光D.三个科考站所在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下图为“四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0~12题。
10.图中a、b、c、d四点所在国家中地跨两大洲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11.图中字母所示地点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的有()A.a、b B.a、c、d C.b、c、d D.a、b、c、d12.图示地点位于内流区域的是()A.a B.b C.c D.d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到此观光,特别是6~8月份游客人数居高不下。
2012世界地理高考真题(一)文档
(2012浙江卷文综)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
完成1~2题。
1 .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①推广太阳能、核能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③增加森林面积④提高单位GDP能耗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考查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主要针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一些举措,如推广新能源太阳能、核能;增加森林覆盖(森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降低单位GDP 能耗等。
降低非化石能源一次性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无关。
选B.2 .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是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D. 地中海气候【答案】:B【解析】考查气候类型判读:常年气温在大约15°以上——热带;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半年(南半球),干湿季明显,结合测站位置和海拔,综合判读应为热带草原气候类型。
选B. (2012上海卷地理)下图所示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读图回答下列3小题。
3 .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①地广人稀②气候宜人③交通便捷④矿产丰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D【解析】考查提取信息并结合俄罗斯西伯利亚区域地理回答区域地理特征:重要的“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这里土地辽阔,森林、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人口密度大部分不足5人/㎞,说明“地广人稀”、“矿产丰富”。
由于纬度高、地冻天寒,因此气候较差,交通落后(和俄罗斯欧洲部分不能比)。
综上选D.4 .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①气温较适宜②位于平原地带③开发历史较长④经济相对发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考查俄罗斯东北亚南部地理特点,调动俄罗斯地理或提取资料相关信息:针叶林、城市分布较多(开发历史较早)、西伯利亚南部(纬度较低)、叶尼塞等河上游(不是平原地带)等,说明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
(最新最全)2012年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3 世界地理
M单元世界地理M1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1.B4 2.M1 3.D3[2012·北京卷] 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
读图,回答1~3题。
图11.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A.气温高,日较差大B.风小雾大,降水多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D.日出晚,昼短夜长1.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与气候的相关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
7、8月份,两地同为夏季,但北京的气温高,降水多。
此时两地都是昼长夜短,由于伦敦比北京纬度高,伦敦白昼长于北京。
2.英国()A.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B.西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C.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D.多数河流短,含沙少,无结冰期2.D[解析] 英国位于亚欧板块内部;纬度较高,不适宜珊瑚生长;据图可知地形特点;因面积小、植被覆盖率好,各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所以河流短,含沙少,无结冰期。
3.途经该区域的洋流()A.能使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B.造成欧洲西部地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C.进入到北冰洋海域,使当地能见度变好D.在与其他洋流交汇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3.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从北美到欧洲顺北大西洋暖流航行,速度快;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暖流交汇易形成渔场;进入到北冰洋海域,由于产生海雾,因此能见度变低。
8.M19.C5[2012·天津卷] 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8~9题。
图58.据图5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8.C[解析] 本题考查气温的分布规律。
从图中可知该区域为亚洲东部地区,第一季度该区域气温低、南北温差大,故③为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气温较高,青藏高原气温较低,④符合;第三季度气温最高,应为②;第四季度,该区域气温降低,温差增大,①符合。
2012届全国高考地理模拟新题筛选专题汇编25 世界地理-美洲地区、大洋洲及南极洲地区
2012届全国高考地理模拟新题筛选专题25-世界地理-美洲地区、大洋洲及南极洲地区美洲地区(湖南省重点中学12012届高三月考试卷一)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下图所示地区由于土色深黑和曾经大规模使用黑奴从事农业劳动而被称为“黑带”,是历史上著名的棉花地带。
但近年来,该地区植棉业已经衰落,转而大量种植一种根深叶茂的野草,成为以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
(3分)(2)该地沿海地区沼泽广布,试分析其成因。
(4分)(3)简述该地区有利于植棉的气候条件,并分析植棉业衰落的原因。
(4分)28.(1)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
(1分)地形:西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阿巴拉契亚山脉),起伏较和缓;东南部以平原为主(大西洋沿岸平原),地势低平,面积较大。
(2分)(2)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大;夏季多飓风和风暴潮,带来大量降水和海水,;沿海地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河网密布,水流缓慢,经常溢洪。
(4分)(3)气候条件: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热量充足,无霜期长;春夏降水多,利于棉花生长,秋季降水少,适宜棉花成熟和采摘。
(2分)衰落原因:年降水量大,水土流失严重;开发历史悠久(不合理开垦),土壤肥力下降。
(2分)(白鹭洲中2011-2012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29.(7分)结合有关材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为世界某区域及其相关降水资料。
材料二图中的主要国家是加勒比共同体的重要成员国,是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中国目前在该国有水利建设、矿产开采、机电生产等多项投资。
(1)说明M、N两地的降水月份分配情况,并分析原因。
(4分)(2)分析中国积极投资该国工业的主要原因。
(3分)29. (8分)(1)M地11月至次年4月期间,降水少;5月到10月期间,降水多。
N地全年多雨。
(1分)M地11月至次年4月期间,主要受东北信风影响,且地势低平,故降水少(1分);N地地势较高,且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之专题11世界地理
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之专题11世界地理2012 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之专题十一世界地理【 2012纲领卷】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图 2 表示该支流出口处1970 ~2000 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
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达成 3 ~ 5 题。
3000年净径流量2500净径流量、净输沙量多年均匀值2500年净输沙量2000 3m20001500亿/量1000流 1500径净1000500年500019751980198519901995-50019702000年份图 23.以下个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凑近的是A. 1970 年~ 1976 年B. 1977 年~ 1984 年C. 1980 年~ 1989 年D. 1989 年~ 2000 年4.该支流流入A.黄河B.长江C.辽河D.黑龙江5. 1983 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整体呈降落趋势,最可能的原由是该支流流域A.建设用沙量增添 B .兴修水库和丛林覆盖率提升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D.连续干旱6 月上旬某地约 5 时(地方时)日出,据此达成6~7 题。
6.该地可能位于A.亚马孙河河口邻近B.地中海沿岸C.北冰洋沿岸D.澳大利亚t 万/量沙输净年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之专题11世界地理7. 6 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A.正东、正西B.东南、西南C.东北、西北D.东南、西北【 2012上海卷】(五)以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冬四时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派状气温降水量(℃)( mm )况。
4012509. 该河流可能散布在301000A.恒河流域20750B.尼罗河流域C.长江流域10500D. 亚马孙河流域025010. 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100A.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 雨水补给冬春夏秋C.地下水补给D.湖泊水补给11.该地河流的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此刻A. 1月B. 2月C. 11月D. 12月【 2012新课标卷】图1表示某流域水系散布( a )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流量④甲水文站甲水文站乙水文站③乙水文站②流向湖泊①012 2436时间 /ha图 1b水文站观察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 b )。
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29)世界地理
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29)世界地理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29)世界地理【考点1】世界地理概况1.(2012山东卷基测28.)图6是某城市各月份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反映了该城市的典型气候特征,这个城市是A. 罗马B. 曼谷C. 北京D. 纽约【答案】A【解析】根据气温与降水柱状图判断为地中海气候:雨热反季、最低月温度在0°以上的亚热带气候、冬雨型等,选A.(2012大纲全国卷1-2)图1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
读图1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2题。
2.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日本【答案】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地理人口概况及简单地理推算能力。
结合图示中各国的煤炭消费量及本国的总人口数即可求出人均煤炭消费量。
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2008年的总人口数分别约为13.44亿、3.09亿、11.86亿、1.28亿。
3.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A.单位GDP能耗B.碳排放量C.能源进出口量D.煤炭自给率【答案】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图示资料显示煤炭生产量和煤炭消费量,可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煤炭自给率。
单位GDP 能耗、碳排放量不仅仅与煤炭的生产与消费量有关,因此据图示资料不能推算出来。
而能源种类较多,因此,仅根据煤炭的生产与消费状况并不能确定能源的进出口量。
【考点2】亚洲(2012浙江卷文综5-6)自2011年7月始,泰国发生了持续3个多月的洪涝灾害,多个全球知名IT企业在泰国设立的硬盘生产工厂在此灾害中遭受不同程度损毁,导致当年硬盘销售价格上涨。
完成2题1.从气候与地形角度看,泰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有:①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②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③中南部地势低洼,积涝成灾④北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解析] 根据图中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可得出泰国是热带季风气候;根据图中的等高线、河流等信息,可得出中南部地势低。
2012年地理高考试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3世界地理
M单元世界地理M1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1.B4 2.M1 3.D3[2012·北京卷] 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
读图,回答1~3题。
图11.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A.气温高,日较差大B.风小雾大,降水多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D.日出晚,昼短夜长1.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与气候的相关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
7、8月份,两地同为夏季,但北京的气温高,降水多。
此时两地都是昼长夜短,由于伦敦比北京纬度高,伦敦白昼长于北京。
2.英国()A.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B.西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C.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D.多数河流短,含沙少,无结冰期2.D[解析] 英国位于亚欧板块内部;纬度较高,不适宜珊瑚生长;据图可知地形特点;因面积小、植被覆盖率好,各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所以河流短,含沙少,无结冰期。
3.途经该区域的洋流()A.能使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B.造成欧洲西部地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C.进入到北冰洋海域,使当地能见度变好D.在与其他洋流交汇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3.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从北美到欧洲顺北大西洋暖流航行,速度快;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暖流交汇易形成渔场;进入到北冰洋海域,由于产生海雾,因此能见度变低。
8.M19.C5[2012·天津卷] 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8~9题。
图58.据图5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8.C[解析] 本题考查气温的分布规律。
从图中可知该区域为亚洲东部地区,第一季度该区域气温低、南北温差大,故③为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气温较高,青藏高原气温较低,④符合;第三季度气温最高,应为②;第四季度,该区域气温降低,温差增大,①符合。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
高考地理冲剌一一世界区域地理考察2012年高考(2012年高考海南卷)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 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
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 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 同。
据此完成1〜2题。
1. 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A.①附近B.②附近C.③附近D.④附近 答案:C2. 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A.海浪的影响B.暖流的影响C.海风的影响D.寒流的影响 答案:B自2(2012年高考海南卷)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 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 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
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 模不等的工业中心。
据此完成8〜10题。
40* 440。
D.资金较雄厚答案:A4. 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A.廉价劳动力B.交通运输C.研发能力D.环境质量答案:B5. 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A.乙国的劳动生产率B.甲国的环境质量C.乙国的就业率D.甲国的城镇化水 平答案:D(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A.劳动力价格较低B.技术水平较高C.消费市场较广100乙国o130° NJt 史人口 /万人3.据图文资料推断,及乙国相比,甲国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
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
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
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 口。
凭祥(位置见下图)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近年及家具生产(2) 分析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
(10分)(3) 说明及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
(6分) 答案:(22分)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和工业地域的形成原因。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产业集聚的相关知识。
越南限制红 木原材出口主要是为了促进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本国 的红木资源。
2012高二期末考试(区域地理)
2011——2012年第二学期高二地理考试题班级 姓名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4分)(请将各项所选字母填入下表)1A 、赤道、0°和 180°经线 B 、 30°N 、20°E和160°WC 、赤道、20°W 和160°ED 、赤道、20°E 和160°W2、甲地(0°,90°E)、乙地(60°N ,90°E)、丙地(0°,40°E)、丁地(60°S ,40°W)距本初子午线的距离由大到小的排列是A .丁丙乙甲B .甲乙丙丁C .甲丙丁乙D .丙丁甲乙3、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面两题图中数码表示地形正确的是 A .①——鞍部 B .②——山顶 C .③——陡崖 D .④——山谷 4、为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现旱涝保收,村民拟在图示区建一蓄水量最大的水库,合适的坝址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云南位于低纬高原,文观测站:一个是昆明东郊凤凰山观测站(25°2000米;另一个是丽江高美古村观测站(26°42'N ,100°02'E),海拔3200米。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5、高美古村观测站位于凤凰山观测站的 ( )A .东南B .西南C .西北D .东北6、两个观测站之间南北方向上的水平距离约为( )A .165千米B .185千米C 、205千米D .225千米7、濒临三大洋、地跨两大洲,并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国家是 ①俄罗斯 ②加拿大 ③挪威 ④美国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8、某地年平均气温为15℃,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为750毫米,且各月分配均匀,该地在A .亚洲东部B .非洲北部C 、欧洲西部D 、北美洲东北部9、读右图,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B.地处西风带,深受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湿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D.境内多为内流河、内流湖10、关于东非大裂谷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世界最大的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口,北到波罗的海;B.裂谷带两岸悬崖壁立,附近有许多活火山,谷底湖泊连串;C.裂谷带是地壳运动中断裂形成;D.裂谷带还在继续扩大。
2012届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和解释)
2012届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和解释)单元综合测试十(世界区域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0•天津卷)读图1和图2,回答1~2题。
图1 图2 1.据各自然带在图1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B.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 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解析:由图可知:o→b自然带呈现从热带向寒带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以热量为基础。
所以,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
o→a自然带的变化主要是水分差异形成的。
答案:D 2.据图2判断,在非洲土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解析:由图可知非洲土地退化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应为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B (2010•广东江门一模)下图为“世界上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某跨国服装公司欲建立新的海外加工基地,你认为上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国中较为合适的是( ) ①甲②乙③丙④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跨国服装公司在海外建立新的加工基地,选择的区位条件是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即发展中国家,图中甲是美国,乙是澳大利亚,均属于发达国家;丙是孟加拉国,丁是巴西,二者都是发展中国家。
答案:B 4.图中a、b、c、d四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①人力资源充足②所在国矿产资源丰富③海洋运输便利④科学技术先进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四地所在国家的矿产资源均丰富,都位于沿海地区,海运便利。
b所在国家是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人力资源不足。
答案:B 5.有关四国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①甲国农业高度发达,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②乙国在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基础上,建立了发达的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③丙国耕地面积广大,农业发展条件优越,主要作物有水稻、棉花、茶叶、黄麻等④丁国自然环境差异明显,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带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解析:美国农业发达,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但不是最大的粮食生产国;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但本国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并不发达。
2012年高二世界地理周考及答案解析
高二区域地理周考及答案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A.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B.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欧洲C.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亚洲、④欧洲D.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2.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排序正确的是()A.①阿根廷、②南非、③泰国、④法国B.①巴西、②澳大利亚、③印度、④德国C.①坦桑尼亚、②阿根廷、③澳大利亚、④英国D.①赞比亚、②智利、③美国、④俄罗斯3.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所濒临的海洋,排序正确的是()A.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泰国湾、④地中海B.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北冰洋、④波罗的海C.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地中海、④北海D.①大西洋、②太平洋、③阿拉伯海、④波罗的海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报告,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附近海域当地时间2010年12月26日凌晨发生里氏7.6级地震,震中位于瓦努阿图首都维拉港以南225千米处,震源在海床以下24.4千米。
结合下图。
回答4~5题。
4.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原因是()A.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B.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C.处在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处在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5.此次地震易诱发的次生灾害是()A.火山B.海啸C.风暴潮D.暴雨6.读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经济要素互补性图,图中ABC三个国家分别是()A.中国、日本、韩国B.日本、中国、韩国C.韩国、日本、中国D.日本、韩国、中国读中国、俄罗斯、印度、英国四国土地利用类型比重图(图1)和某国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资源指标图(单位:%)(图2),回答22~23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自然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源泉。
大自然不但给予了人们美的感受,还可以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慰籍人们疲惫的心灵,如“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胸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都是与自然分不开的。
1.4地理环境影响文化的主要方式
经济方式
生活习性
自然地理环境都比较恶劣。
简述地理环境对语言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1.1环境对语言产生的影响
由于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成分,一种语言中的词汇往往就会反映这种语言的文化环境,即存在决定意识。
不同地区的人们,往往将他们生存环境中最熟悉的事物变成使用最广的词汇,从而不断丰富他们的语言。
如俄语中以森林、树木为题材的数量很多;
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文化在起源、传布方面与环境的关系的学科。
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属于某一文化系统的人在空间上的分布。
形式文化区:是一种或者多种相互联系的文化特征所分布的地域范围。
功能文化区:根据政治上、经济上、或社会上某种功能(或机制)而组织起来的地区。它是一种在非自然状态下形成的,受政治、经济或者社会功能影响的文化特质所分布的空间区域
首先表现为同类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
其次,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折射作用还表现在一地各类文化景观都镌刻着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云南十八怪)
第三,表现为诸多文化景观所展示的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简述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特征的形成
首先,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自然环境的影响较为突出。
关于世界早期文明起源的主要学说有:大河文化论(水利灌溉论)、气候文化论、粮食生产文化论、挑战与应战论。
世界上主要的早起农业源地,驯化植物区:中国东部和中部山区;印度与东南亚;中亚;西南亚山区;地中海;东非区(主要在埃塞俄比亚);墨西哥高原;安第斯山地。
人口密集分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亚、南亚、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地。
(5)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城市化发展中人口过度大城市化。
简述世界主要宗教源地的地理条件
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是思想交流的地方。中东是亚非欧的交接地带;印度是西亚、中亚、东南亚交接的地方。外族经常入侵、生活痛苦、社会动乱、思想活跃。
世界三大宗教创立的时间、地点虽然不尽相同,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均起源于古代重要的国际商道附近。
由此一心脏地带出发,东进可以控制中国、日本;南下可到伊朗、印度和中南半岛(东南亚);进而越过阿拉伯半岛可以进入非洲大陆;西向可以控制西欧山地;从北或西面越大洋,即可进入美洲。因此,如果从世界整体的战略眼光看,这块地域的战略地位,恰恰相当于在中国历代兵家所必争的中原——中央平原地区。实际上,麦金德所谓“地理中枢”,也正是把这块地域,看作世界的“中原”。由这种地理战略眼光出发,他提出了三句影响深远的名言:
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特质或一个文化综合体从一群人传到另一群人的过程。
迁移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接触扩散:又称传染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 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简述语言的扩散及其结果
1. 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
2. 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
3. 新来移民所带来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
4. 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
5பைடு நூலகம் 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
6. 多语言国家出现
简述陆权论。
1904年1月25日,根据设于伦敦的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邀请,麦金德在会中宣读了《历史的地理枢纽》这篇论文,由此宣告了这种具有重大世界战略意义的新地理理论的正式诞生。麦金德的地理政治思想对英国后来的世界战略观念和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占陆地面积43%的高原地区,仅居住着世界人口的20%。
总之,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趋向暖湿地区)、沿海地区、低海拔地区。
简述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
(1)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2)人口分布的临海性
(3)人口分布的低地指向性
(4) 人口分布的城镇指向性
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乡村人口逐渐变为城市人口,乡村地域转变为城镇地域。使城市人口愈来愈多,乡村人口愈来愈少。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正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1.5地理环境影响着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明程度和政权形式。
1.6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作用是间接的非决定性的。
地理环境影响着人类文化的发展,然而这种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是通过物质生产这个中介来进行的,物质生产构成了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文化发展的中介。
为什么说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折射物
文化景观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包括人类对自然景观的所有可辨认的改变。自然环境是绝大多数文化景观形成的基础或背景条件,人类在改变自然景观、创造文化景观的同时,必然会或多或少地遗留下适应或改造自然环境的诸多痕迹。因此,文化景观常常是自然环境的折射物。
如东北的十大怪,很多与其寒冷的气候有关系。还如徽商的主要经营对象是宣纸、毛笔、墨。岭南文化的开放性。
再次,自然环境塑造的地方文化特征还可以以先验文化特征的形式随着人口的迁移而迁移。它们也可能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如贵州和文山的苗族喜欢居住在,山腰或山顶,“所在多深险”,侗族和壮族,主要分布在依山傍水的河谷两岸“择平坦近水而居
地域人种:在统一地理人种内,存在着地域上的差异,依此划分的人种的基本进化单位。
政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它着重分析政治区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政治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
政治地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地缘政治学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 20世纪,由于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地缘政治理论 。
1.2环境还通过语言来作用于语音
如北方人声音洪亮、语刚调爽,江浙话绵绵细雨,吴侬软语,粤语方言古音绕口,西北话高亢激昂、雄厚粗犷。都是与各自的地理环境有关。
1.3环境还对语法产生影响。
语法是思维工具,反映思维成果时,也不同程度地折射出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不同民族产生的认识思维方式的影响。
英语:具有繁琐多变的语法形式和多样的词法形式,以及形胜意、以形统意的句法特点。 这是英语国家的人长期生活在生存颇多和磨难的海洋型环境中,人们需要客观、冷静地认识自然、面对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较强,他们对个性、理性也有更多的强调和追求。汉语则相反,崇尚会意,略于形式变化,以语序和虚词为主要语法和手段,语法结构也相对简约。
如同是傣族,住在西双版纳和哀牢山他们之间在建筑就有很大的不同。西双版纳的住的是干栏式的竹楼,又称傣楼。而哀牢山的傣族——花腰傣,而是住在土掌房里。
一个是适应于北热带的热湿环境,一个是适应于炎热的气候环境和山区半山区环境。
其次,自然环境在地方文化特征形成中的作用还表现为地方文化传统与所处自然环境的深刻联系。
简述世界人口地理特征
(1)、人口增长在时空上分布不平衡:世纪人口成倍增长的时间在不断缩短;各大洲之间和各个国家之间的增长速度很大差异。
(2)、世界人口主要集中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沿海地区。
(3)、世界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迅速。(白发浪潮)
(4)、世界人口迁移:近代大规模人口移动:欧洲向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移民,非洲向美洲,亚洲各国向外移民。
简述世界上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
世界人口分布的差异还表现在北半球多于南半球,世界人口的88.5%集中在北半球;并且主要集中在北纬20度到60度之间的区域。
从海岸线向内地约200千米范围内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一半;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30%;
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57%,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80%;
他认为,全球可以分成若干个大岛。联于一体的欧、亚、非三大洲是其中一块最大的陆岛。其次为南北美洲大陆,再其次为澳洲大陆。所以他称欧、亚、非大陆为“世界岛”。他认为,在这块世界岛上居于顶端部分的欧亚大陆,是决定世界发展的地理中枢或 “枢纽”,因此他称之为全球的“心脏地带”。
虽然麦金德并没有明确地指定界限,但综合他1904年到1943年的几篇论文看,他所谓地球的“心脏地带”,大略包括自苏联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起,向南延伸沿中国东北平原、蒙古高原、克什米尔高原、西藏高原、伊朗高原,向西延伸至中东高原,以迄于黑海、波罗的海之间西欧山地所回环围绕下的东欧平原和西部西伯利亚平原。这一块地域之所以称为“世界心脏地带”,主要由于这块横跨欧亚的大平原位于地球上诸大陆的中心地带。其形势易守难攻,因其北部为北冰洋,东部及南部所邻地域,均相邻于高原及沙漠地区,而西部则面临西欧山地,四面形成天然屏障。加以此一地域辽阔而富饶,具有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适于农业的肥沃土地和优越的地理条件。
简述地理环境与人类文化间的关系。
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人类的各种活动都要直接或间接地与自然地理环境发生联系。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活动的场所或空间。
多数气候适宜、生态环境适宜且形较平缓的陆地是利于大规模人口定居的。利于人类生活的地方是有限的,在世界人口日益增长的形势下,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英语中有船(boat)的词汇特别多。
在沙漠、戈壁地区,绿洲和水源象征着生命和希望。如阿拉伯语中,至少6000多个词语表示骆驼及其部位和有关的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