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作业.

合集下载

第六章时间序列作业试题及答案 (2)

第六章时间序列作业试题及答案 (2)

第六章动态数列一、判断题二、1.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三、2.定基发展速度反映了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反映了现象比前一期的增长程度。

()四、3.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直接求得的,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五、4.用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只取决于最初发展水平和最末发展水平,与中间各期发展水平无关。

()六、5.平均发展速度是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也是一种序时平均数。

()1、×2、×3、√4、√5、√。

七、单项选择题八、1.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九、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十、2.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AHA12GAGGAGAGGAFFFFAFAF十一、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十二、 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 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十三、 3.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

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十四、十五、AHA12GAGGAGAGGAFFFFAFAF4.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环比增长速度5.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102%×105%×108%×107%)-100%B.102%×105%×108%×107%C.2%×5%×8%×7%D.(2%×5%×8%×7%)-100%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第六章 收益法作业(计算题)

第六章 收益法作业(计算题)

第六章收益法作业1、某商铺建筑面积为500 m2,建筑物的剩余经济寿命和剩余土地使用年限为35年;市场上类似商铺按建筑面积计的月租金为120元/ m2;运营费用率为租金收入的25%;该类房地产的报酬率为10%.该商铺的价值为多少万元?2、已知一年期国债利率为3.31%,贷款利率为5.43%,投资风险补偿为2.23%,管理负担补偿为1.32%,缺乏流动性补偿为1.42%,所得税抵扣的好处为0.5%,则报酬率为多少?3、某写字楼由于市场不景气和周边新增居住房地产较多,造成不便于上午办公和需求减少,估价未来期限内每年平均空置率由现在的15%上升为25%,每月可出租面积租金为70元/ m2,又知该写字楼客出租面积为1000 m2,运营费用率为40%。

假若该写字楼客出租剩余年限为30年,投资报酬率为8%,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该写字楼将发生多少万元的贬值?4、某房地产的报酬率为8%,收益期限为30年的价格为4000元/ m2。

若报酬率为6%,收益期限为50年,则该房地产价格为多少元/ m2?5、某宗房地产的收益期限为40年,通过预测未来3年的年净收益分别为15万元、18万元、23万元,以后稳定在每年25万元知道收益期限结束,该类房地产的报酬率为8%,则该宗房地产的收益价格是多少万元?6、某商场建成于2000年10月,收益期限从2000年10月到2040年10月,预计未来正常运行年潜在毛收入为120万元,年平均空置率20%,年运营费用50万元。

目前该类物业无风险报酬率为5%,风险报酬率为安全利率的60%,则该商场在2005年10月的价值是多少万元?7、某写字楼套间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使用年限30年,该写字楼每月租金2.5万元。

据调查,该写字楼造价为3,000元/平方米,家具设备原值10万元,耐用年限10年,残值率2%.据有关规定,房地产税为年租金的12%,管理费为年租金的5%,修缮费为房屋原值的2%,保险费为房屋原值的3‰,报酬率为12%.试估算该写字楼的价格。

第六章作业及答案

第六章作业及答案

第六章作业一、选择题1.若不考虑结点的数据信息的组合情况,具有3个结点的树共有种()形态,而二叉树共有( )种形态。

A.2 B。

3C。

4 D。

52.对任何一棵二叉树,若n0,n1,n2分别是度为0,1,2的结点的个数,则n0= ()A.n1+1B.n1+n2C.n2+1 D。

2n1+13。

已知某非空二叉树采用顺序存储结构,树中结点的数据信息依次存放在一个一维数组中,即ABC□DFE□□G□□H□□,该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为()A。

G,D,B,A,F,H,C,E B。

G,B,D,A,F,H,C,EC。

B,D,G,A,F,H,C,E D.B,G,D,A,F,H,C,E4、具有65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高度为()。

(根的层次号为1)A.8 B.7 C.6 D.55、在有N个叶子结点的哈夫曼树中,其结点总数为()。

A 不确定B 2NC 2N+1D 2N—16、以二叉链表作为二叉树存储结构,在有N个结点的二叉链表中,值为非空的链域的个数为().A N-1B 2N-1C N+1D 2N+17、树的后根遍历序列等同于该树对应的二叉树的( )。

A. 先序序列B。

中序序列 C. 后序序列8、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有8个叶结点,则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最多是()A.39 B.52 C.111 D。

1199、在一棵度为4的树T中,若有20个度为4的结点,10个度为3的结点,1个度为2的结点,10个度为1的结点,则树T的叶节点个数是()A.41 B.82 C。

113 D.122二、填空题。

1、对于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当它为一颗_____ 二叉树时,具有最小高度。

2、对于一颗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当进行链接存储时,其二叉链表中的指针域的总数为_____ 个,其中_____个用于链接孩子结点,_____ 个空闲着。

3、一颗深度为K的满二叉树的结点总数为_____ ,一颗深度为K的完全二叉树的结点总数的最小值为_____ ,最大值为_____ 。

第六章无形资产(课后作业)

第六章无形资产(课后作业)

第六章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项目中,应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是()。

A.企业自创商誉B.企业内部产生的品牌C.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D.为建造厂房获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土地出让金2.下列关于外购无形资产的核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无形资产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B.直接归属于使该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包括使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专业服务费用、测试无形资产是否能够正常发挥作用的费用等C.为引入新产品进行宣传发生的广告费、管理费用及其他间接费用计入到无形资产的初始成本中D.无形资产已经达到预定用途后发生的费用不计入无形资产成本3.英明公司于2012年6月1日从市场上外购一项专利技术,其购买价款为1000万元,为引进该专利技术进行宣传,发生的广告费为50万元,人员的培训费为50万元,专业服务费用100万元,上述款项均用银行存款进行支付。

英明公司取得该专利技术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1000B.1150C.1100D.12004.甲公司于2012年1月2日,从乙公司购买一项专利权,甲公司与乙公司协议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款项。

合同规定,该项专利权的总价款为8000万元,自2012年起每年年末付款2000万元,4年付清,甲公司当日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

假定银行同期贷款年利率为5%则甲公司购买该项专利权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4年期、5%的复利现值系数为0.8227;4年期、5%的年金现值系数为3.5460)A.8010B.7102C.7092D.80005.英明公司经董事会批准于2012年1月1日开始研究开发一项专利技术,该项专利技术于2012年年末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其中,研究阶段发生的应付职工薪酬为50万元,计提专用设备折旧金额为50万元;开发阶段发生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200万元,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50万元。

第06章 投资管理作业

第06章 投资管理作业

第六章:投资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某投资者准备以35元/股的价格购买A公司的股票,该公司今年每股股利0.8元,预计未来股利会以9%的速度增长,则投资该股票的内部收益率为()。

A.9.23%B.11.29%C.11.49%D.9%2.某投资者打算购买一只股票,购买价格为21.5元/股,该股票预计下年的股利为每股2.2元,估计股利年增长率为2%,则投资该股票的内部收益率为()。

A.12.44%B.12.23%C.10.23%D.10.44%3.ABC公司购买以平价发行的面值为1000元(5年期、每半年支付利息40元)的债券,该债券按年计算的持有至到期日的实际内含报酬率为()。

A.4%B.7.84%C.8%D.8.16%4.企业投资按投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可以划分为()。

A.独立投资和互斥投资B.对内投资与对外投资C.发展性投资与维持性投资D.项目投资与证券投资5.证券资产的持有目的是多元的,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持有目的的是()。

A.为未来变现而持有B.为销售而持有C.为获得抵税效应而持有D.为取得对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持有6.某企业打算继续使用旧机器,该机器是5年前以60000元购入的,残值率为10%,预计尚可使用3年,税法规定使用年限6年,目前变现价值为14000元。

假定所得税税率为25%,则继续使用该设备初始的现金流出量为()元。

A.14000B.13750C.14250D.179007.若有两个投资方案,原始投资额不相同,彼此相互排斥,各方案项目计算期不同,可以采用的决策方法是()。

A.年金净流量法B.净现值法C.内含报酬率法D.现值指数法法8.已知某投资项目的原始投资额为100万元,投资期为2年,投产后第1~3年每年NCF=25万元,第4~10年每年NCF=20万元。

则该项目包括投资期的静态回收期为()。

A.4.25年B.6.25年C.4年D.5年9.某投资方案,当折现率为12%时,其净现值为250元,当折现率为14%时,其净现值为-50元。

软件工程第6章-课后作业参考(附答案)

软件工程第6章-课后作业参考(附答案)

软件⼯程第6章-课后作业参考(附答案)第六章作业题参考答案3.画出下列伪码程序的程序流程图和盒图: STARTIF p THENWHILE q DO f END DO ELSEBLOCK g nEND BLOCK END IF STOP 答:(1)流程图如图6-1所⽰:图6-1从伪码变成的程序流程图(2)该程序的盒图如图6-2所⽰:图6-2 从伪码变成的程序盒图4.下图给出的程序流程图代表⼀个⾮结构化的程序,请问:(1)为什么说它是⾮结构化的?(2)设计⼀个等价的结构化程序。

(3)在(2)题的设计中你使⽤附加的标志变量flag吗?若没⽤,请再设计⼀个使⽤flag 的程序;若⽤了,再设计⼀个不⽤flag 的程序。

答:(1)通常所说的结构化程序,是按照狭义的结构程序的定义衡量,符合定义规定的程序。

图⽰的程序的循环控制结构有两个出⼝,显然不符合狭义的结构程序的定义,因此是⾮结构化的程序。

(2)使⽤附加的标志变量flag,⾄少有两种⽅法可以把该程序改造为等价的结构化程序,图6-3描绘了等价的结构化程序的盒图。

(a)解法1(b)解法2图6-3 与该图等价的结构化程序(⽤flag)(3)不使⽤flag把该程序改造为等价的结构化程序的⽅法如图6-4所⽰。

图6-4 与该图等价的结构化程序(不⽤flag)8.画出下列伪码程序的流图,计算它的环形复杂度。

你觉得这个程序的逻辑有什么问题吗?C EXAMPLELOOP:DO WHILE X>0A=B+1IF A>10THEN X=AELSE Y=ZEND IFIF Y<5THEN PRINT X,YELSE IF Y=2THEN GOTO LOOPELSE C=3END IFEND IFG=H+REND DOIF F>0THEN PRINT GELSE PRINT KEND IFSTOP答:(1)该伪码的流程图如图6-8所⽰:图6-8 程序流程图根据该程序流程图,可得该程序流图如图6-9所⽰:图6-9 程序流图环形复杂度V(G)=流图中的区域数=流图中判定结点数⽬+1=6+1=7 (判定结点为:1、3、6、8、10、11)(2)该算法问题在于控制最外层循环的变量Z不仅没有经过初始化,并且在该循环内部没有任何有可能该变Z的语句。

第六章作业

第六章作业

第六章作业6-1填空题(1)频率为100Hz ,传播速度为300m/s 的平面简谐波,波线上两点振动的相位差为π/3,则此两点相距____m 。

(2)一横波的波动方程是))(4.0100(2sin 02.0SI x t y -=π,则振幅是____,波长是____,频率是____,波的传播速度是____。

(3) 设入射波的表达式为])(2cos[1πλνπ++=xt A y ,波在x =0处反射,反射点为一固定端,则反射波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驻波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入射波和反射波合成的驻波的波腹所在处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2选择题(1)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媒质质元从平衡位置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过程中:(A)它的动能转化为势能.(B)它的势能转化为动能.(C)它从相邻的一段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大.(D)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2) 某时刻驻波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a,b 两点位相差是(A)π (B)π/2(C)5π/4 (D)0(3) 设声波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为u,声源的频率为s v .若声源S不动,而接收器R相对于媒质以速度V B 沿着S、R连线向着声源S运动,则位于S、R连线中点的质点P的振动频率为(A)s v (B)s B v u V u(C) s B v V u u + (D) s Bv V u u - 6-10 如题6-10图是沿x 轴传播的平面余弦波在t 时刻的波形曲线.(1)若波沿x 轴正向传播,该时刻O ,A ,B ,C 各点的振动位相是多少?(2)若波沿x 轴负向传播,上述各点的振动位相又是多少?题6-10图6-13 一列平面余弦波沿x 轴正向传播,波速为5m ·s -1,波长为2m ,原点处质点的振动曲线如题6-13图所示.(1)写出波动方程;(2)作出t =0时的波形图及距离波源0.5m 处质点的振动曲线.题6-13图(a)6-14一平面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如题6-14图所示.已知振幅为A,频率为 , 波速为u.(1)若t=0时,原点O处质元正好由平衡位置向位移正方向运动,写出此波的波动方程;(2)若从分界面反射的波的振幅与入射波振幅相等,试写出反射波的波动方程,并求x轴上因入射波与反射波干涉而静止的各点的位置.题6-14图。

第六章作业(答案)-(3)

第六章作业(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决策哪些不属于短期决策(D)A.生产决策B.追加订货决策C.定价决策D.设备更新改造2.以下项目中不属于短期经营决策的是(D)A.在生产多种产品品种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产品的最优组合B.在自制零部件需要投入一定专属固定成本的情况下,对自制和外购方案进行选优C.寻找最佳的产品定价D.对联产品进一步加工所需要的新设备作出是否投资的决策3.下列决策那些不属于长期决策(D)A.扩建厂房B.更新设备C.新产品试制D.定价4.影响决策的因素不能肯定,且出现这种可能结果的概率也无法确切预计,这类型决策成为(B)A.确定型决策B.非确定型决策C.风险型决策D.定价决策5.按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特点不同来分类,决策不包括(C)A.确定性决策B.风险性决策C.互斥方案决策D.不确定性决策6.某工厂经过一定工序加工后的半成品可立即出售,也可继续加工后再出售。

若立即出售可获利5 000元,继续加工后再出售可获利6 510元,则继续加工方案的机会成本为(B)A.1 510元 B.5 000元C.6 510元D.11 510元7.下列成本中属于决策无关成本的是(B)A.机会成本B.联合成本C.可分成本D.差别成本8.当企业生产能力有剩余时,不同产量的差别成本应主要考虑(B)A.总成本B.变动成本C.付现成本D.固定成本9.当企业的生产能力有剩余时,增加生产量会使得企业利润增加或亏损减少的条件是(B)A.增量的销售单价高于单位边际成本B.增量的销售单价高于单位产品成本C.增量的销售单价高于基础生产量的销售单价D.增量的销售单价高于每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分摊数10.用统一设备生产甲产品还是乙产品的选择是通过比较甲、乙两种产品的________来进行的。

(A)A.边际贡献B.单价C.变动成本D.销售量11.对亏损的B产品是否停产,应根据下面方法来决策(C)A.看B产品亏损数是否能由盈利产品来弥补,如能弥补,继续生产B.B产品亏损数如能由盈利产品来弥补,也应停止生产C.B产品的边际贡献如为正数,不应停止生产D.B产品的边际贡献如为正数,应停止生产12.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亏损产品满足________条件时,应当停产。

第六章 金属学作业

第六章 金属学作业

第六章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与断裂(一)填空题1、硬位向是指,其含义是。

2、从刃型位错的结构模型分析,滑移的实质是。

3、由于位错的性质,所以金属才能产生滑移变形,而使其实际强度值大大的低于理论强度值。

4、加工硬化现象是指,加工硬化的结果使金属对塑性变形的抗力,造成加工硬化的根本原因是。

5、影响多晶体塑性变形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6、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是和,冷变形后金属的强度,塑性。

7、常温下使用的金属材料以晶粒为好,而高温下使用的金属材料以晶粒为好。

8、面心立方结构的金属有个滑移系,它们是。

9、体心立方结构的金属有个滑移系,它们是。

10、密排六方结构的金属有个滑移系,它们是。

11、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在作用下发生的,常沿着晶体中和发生。

12、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其组织和性能会发生变化,如、、等。

13、拉伸变形时,晶体转动的方向是由转到与。

14、晶体的理论屈服强度约为实际屈服强度的倍。

15、内应力是指,它分为、、三种。

(二)判断题1、在体心立方晶格中,滑移面为{111}×6,滑移方向为〈110〉×2,所以其滑移系有12个。

()2、滑移变形不会引起晶体位向的变化。

()3、因为体心立方与面心立方晶格具有相同的滑移系数目,所以它们的塑性变形能力也相同。

()4、在晶体中,原子排列最密集的晶面间的距离最小,所以滑移最困难。

()5、孪生变形所需要的切应力要比滑移变形所需要的切应力小得多。

()6、金属的加工硬化是指金属冷塑性变形后强度和塑性提高的现象。

()7、单晶体主要变形的方式是滑移和孪生。

()8、细晶粒金属的强度高,塑性也好。

()9、反复弯折铁丝,铁丝会越来越硬,最后会断裂。

()10、喷丸处理能显著提高材料的疲劳强度。

()11、晶体滑移所需的临界分切应力实测值比理论值小得多。

()12、晶界处滑移的阻力最大。

( )13、滑移变形的同时伴随有晶体的转动,因此,随变形度的增加,不仅晶格位向要发生变化,而且晶格类型也要发生变化。

计算机组成原理_第6章作业

计算机组成原理_第6章作业

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业(第六章)6.3 设x为整数,[x]补=1,x1x2x3x4x5,若要求x<-16,试问 x1-x5 应取何值?6.4 设机器数字长为8位(含1位符号位在内),写出对应下列各真值的原码、补码和反码:-13/64,29/128,100,-87。

6.5 已知[x]补,求[x]原和x。

[x1]补=1.1100; [x2]补=1.1001; [x3]补=0.1110; [x4]补=1.0000;[x5]补=1,0101; [x6]补=1,1100; [x7]补=0,0111; [x8]补=1,0000;[x1]补 = 1.1100 , [x1]原 = 1.0100 , x1 = -0.0100;[x2]补 = 1.1001 , [x2]原 = 1.0111 , x2 = -0.0111;[x3]补 = 0.1110 , [x3]原 = 0.1110 , x3 = 0.1110;[x4]补 = 1.0000 , [x4]原 = 不存在, x4 = -1.0000;[x5]补 = 1,0101 , [x5]原 = 1,1011 , x5 = -1011;[x6]补 = 1,1100 , [x6]原 = 1,0100 , x6 = -100;[x7]补 = 0,0111 , [x7]原 = 0,1001 , x7 = 1001;[x8]补 = 1,0000 , [x8]原 = 不存在, x8 = -10000;6.9 当十六进制数9BH和FFH分别表示为原码、补码、反码、移码和无符号数时,所对应的十进制数各为多少(设机器数采用1位符号位)?9BH = 10011011原码:-27 补码:-101 反码:-100 移码:27 无符号数:155FFH = 11111111原码:-127 补码:-1 反码:-0 移码:127 无符号数:2556.10 在整数定点机中,设机器数采用1位符号位,写出±0的原码、补码、反码和移码,得出什么结论?可见,0的机器数表示中,原码和反码分为±0两种表示,而补码和移码都有唯一表示。

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第六章 存货决策5. 在存货决策中,( B )可以不考虑。

固定订货成本C.变动订货成本A. 采购部门的折旧费7.由于存货数量不能及时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称 为(B )。

A. 订货成本 C.米购成本8.在储存成本中,凡总额大小取决于存货数量的多少及储存时间长短的 成本,称为(C )。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与经济订货量无关的是( D )。

A •每日消耗量B .每日供应量C .储存变动成本D .订货提前期 2 .某公司使用材料A ,一次订货成本为2000元,每单位采购成本为50元, 经济订货批量为2000个,单位资本成本为单位采购成本的10%,全年用量为 8000个。

该材料单位储存成本中的付现成本是( B )元。

3.某商品的再订购点为680件,安全存量为200件,采购间隔日数为12 天,假设每年有300个工作日,则年度耗用量为(C )件。

A . 11000B . 10000C . 12000D . 130004. ( D )不是存货的形式。

A .原材料B .在产品C .产成品D .应收账款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订货成本的是()。

C.按存货价值计算的保险费 差旅费变动储存成本 A.订货成本 检验费.缺货成本 .储存成本二、多项选择题1. 当采购批量增加时,(AD )。

A.变动储存成本增加 B .变动储存成本减少 C •变动订货成本增加D.变动订货成本减少2. 按存货经济订购批量模型,当订货批量为经济批量时, (ABCD )。

A. 变动储存成本等于变动订货成本B. 变动储存成本等于最低相关总成本的一半C. 变动订货成本等于最低相关总成本的一半D. 存货相关总成本达到最低3. 计算经济订购批量时,不需用的项目是( BD )。

A.全年需要量 B .固定储存成本 C.每次订货成本D.安全存量4. 在存货经济订购批量基本模型假设前提下确定经济订购批量,下列表述 中正确的有(ABCD )。

第六章__下套管作业ppt课件

第六章__下套管作业ppt课件
精品课件
(3)完成井场通径工序。应由接箍端放入内径规, 注意保护好螺纹,绝不要反方向通径而造成母螺纹的 损坏。用压缩空气送吹或小管子推送内径规较适宜。 在钻台斜面投放内径规通试的方法不可取,容易发生 内径规落井事故。某些特殊螺纹,例如VAM扣,在通 试内径时,不能卸掉母护丝,否则内径规将对金属锥 面造成损坏。
精品课件
§ 6.4、对扣和上扣
1. 套管上钻台及对扣 套管上钻台应在大门方向加挡绳,避免碰撞,公扣应
戴上快速松开型护丝。对扣前可在场地上先给母螺纹均匀 涂上套管密封脂和戴上套管帽,涂丝扣油刷手必须保持清 洁。对扣时应小心地下放套管,从井口及操作台上协同配 合扶正,对扣后开始的阶段应慢慢转动套管,避免错扣, 整个对扣过程要防止灰尘脏物落进螺纹内。有条件时可使 用对扣导向器,对扣和上扣均不要摇晃套管,否则,会对 丝扣造成擦伤。对于特殊改良型螺纹有必要先用链钳引扣。 原则上应是单相套管对扣和上扣,采用双根或立柱的方式 下入套管是错误的。原因是,在对扣时过大重量的压力造 成丝扣面擦伤,其次是地面装配或预先装配联接螺纹质量 不可靠,易发生滑脱事故。
精品课件
2.上扣
(1)采用旋绳及普通套管钳上扣时,建议 采用API 5C1中的推荐方法。
1)在上至手紧位置后(4 ½ ″~7″套管),用大钳再紧三圈, 7 ⅝ ″以上尺寸套管要紧三圈半。如用旋绳则将要超 过手紧位置,这时看具体情况和扭矩确定大钳再应紧扣 圈数。作为一般经验,上至手紧位置后至少用大钳再旋 转套管三圈。
精品课件
(6)测量套管长度。这是一项细致工作,测量有效长 度应以接箍端面至公接头末扣为准。特殊螺纹应以规定标 记符号间的距离为准。无接箍套管,则为两个台肩间的长 度为准,测量套管基本上每根应重复两次以上,并互为核 对。单根长度数据确定后进行入井次序编号,计算累计长 度和下入深度数据。为了避免下入深度出现严重失误,井 场技术人员必须清楚地掌握送至井场的套管总根数、入井 根数、场地剩余根数。入井套管编好的次序后,不同壁厚、 钢级应有明显标记。对不入井的套管也应作出明确记号。 测量套管单根长度要用钢卷尺,精确到3%米。

经济学原理作业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附答案

经济学原理作业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附答案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一、名词解释参照课本注释1、价格上限price ceiling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2、价格下限price floor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3、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关于由谁来承担税收负担的研究;二、选择题1、为了使价格上限成为一种对市场的约束性限制,政府应该使它B A.高于均衡价格B.低于均衡价格C.正好在均衡价格上D.在任何一种价格时,因为所有价格上限都是限制性约束;2、假设公寓的均衡价格时每月500美元,而政府规定租金控制是250美元;由于租金控制,下列哪一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DA.住房短缺;B.房东可以对公寓租赁者进行歧视;C.为了租到公寓要向房东行贿D.公寓的质量将提高;E.等待租房的买者会排长队3、下面哪一种关于约束性价格上限的表述是正确的DA.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过剩在短期中大于长期中;B.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过剩在长期中大于短期中;C.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短缺在短期中大于长期中;D.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短缺在长期中大于短期中;4、对一种消费者必需的物品征收税收,很可能使税收负担AA.更多地落在买者身上;B.更多地落在卖者身上;C.买者与卖者平等地分摊;D.完全落在卖者身上;5、以下哪一种关于税收负担的表述是正确的 DA.对一种消费者感到必需的物品征税所引起的税收负担主要落在这种物品的卖者深身上;B.税收负担主要落在当价格变得不利于自己时最愿意离开市场的一方买者或卖者身上;C.税收负担落在纳税的市场一方买者或卖者身上;D.税收负担的分摊由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弹性而不由立法决定;6、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的支持价格;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C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7、如果政府对生产者征产品税,什么情况下消费者负担的税收较重BA.需求弹性较小,供给弹性也较小B.需求弹性较小,供给弹性较大C. 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也较大D. 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三、问答题书后问题与应用:2、5、7、10、112、政府确信奶酪自由市场的价格太低了;a.假设政府对奶酪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用供求图说明,这种政策对奶酪价格和奶酪销售量的影响;是存在奶酪的短缺还是过剩➢奶酪价格上升,销售量下降;存在奶酪的过剩;b.农民抱怨价格下限减少了他们的总收益;这种情况可能吗并解释之;➢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当需求富有弹性时,销售量下降的百分比会大于价格上升的百分比,则总收益下降;c.针对农民的抱怨,政府同意以价格下限购买全部过剩奶酪;与基本的价格下限政策相比,谁从这种新政策中获益谁受损失➢农民从新政策中获益,因为他们以高价卖出了自己愿意卖出的奶酪;而纳税人由于要支付高额税收来支持政府购买,因此受损;5、一个参议员想增加税收收入并使工人的状况变好;一个工作人员建议增加由企业来支付的工薪税,并用部分额外收入来减少工人支付的工薪税;这能实现这个参议员的目的吗答:不一定能实现;因为由谁来承担税收并不取决于由谁来支付税收,而是取决于供求双方的弹性,当劳动供给的弹性小于需求时,工人承担大部分的税收,即获得部分税收的补偿,其状况仍然变坏;7、国会和总统决定,美国应该通过减少使用汽油来减少空气污染;他们对所销售的每加仑汽油征收美元的税收;a.他们应该对生产者收税呢还是对消费者收税认真地用供求图加以解释;➢对谁征税效果都是一样的;b.如果汽油需求较富有弹性,这种税收对减少汽油消费量有效,还是无效并用文字和图形作出解释;➢有效;c.这种政策使汽油消费者受害还是受益为什么➢受害;因为他们获得更少的汽油并要支付更高的价格;d.这种税收使汽油行业工人受益还是受害为什么➢汽油行业工人同样受害,因为汽油的生产者同样收到税收的影响,从上图可以看出,生产者收取的实际价格减少,同时销售量也下降,因此,汽油行业工人将会面临着降薪和失业;10、美国政府实施了两项影响香烟市场的计划;媒体宣传和贴警示语规定的目的是使公众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同时,农业部继续实行对烟农的价格支持计划,该计划使烟草价格高于均衡价格;a.这两项计划如何影响香烟的消费量在你的答案中运用香烟市场的图形;➢媒体宣传和贴警示语使需求曲线由D1左移至D2;农业部的价格支持使供给曲线从S1左移至S2;因此,消费量从Q1减少到Q2;b.这两种计划对香烟价格的综合影响是什么➢对价格的影响不确定,媒体宣传和贴警示语使香烟需求减少,价格降低;而价格支持使香烟c.也可以对香烟征收重税;这种税对香烟的消费量有什么影响➢对香烟收税使香烟的消费量进一步下降至Q3;11、补贴与税收相反;在对冰淇凌蛋卷购买者征收美元税收时,政府对每购买一个冰淇凌蛋卷收取美元;而对冰淇凌蛋卷购买者补贴美元时,政府对每购买一个冰淇凌蛋卷支付美元;a.说明每个美元补贴对冰淇凌需求曲线、消费者支付的有效价格、卖者得到的有效价格,以及销售量的影响;➢美元的补贴使需求曲线向上移动美元的单位,则此时消费者支付的有效价格为P D,卖者得到的有效价格为P S,销售量从Q1上升至Q2;b.消费者由于这种政策收益还是受损政府收益还是受损➢消费者收益,因为他们支付更少的价格还获得了更多的商品;而政府则受损,因为要为消费者的消费提供补贴;补充题:1、假定向豪华轿车征收汽油消耗税;谁的税收负担可能更大,是豪华车的买车还是卖者为什么答:卖者将承担很多的税收负担,因为豪华车属于奢侈品,而奢侈品的需求是极富有弹性的;这就是说,当买者支付的价格由于税收而上升时,富有的买者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他的购买转向其他东西,而生产者在他们得到的价格下降时不能很快地减少生产;负担落在市场上缺乏弹性的一方身上;2、假设政府需要筹集税收收入;一个政治家建议,政府对食物征收税收,因为每个人都必须吃饭,从而食物税可以筹集到大量税收收入;但是,由于穷人把其大部分收入用于食物,应该只向食物的卖者杂货店征收,而不向食物的买者征收;政治家认为,这种类型的税收将把税收负担加在连锁店身上,而不是贫穷的消费者身上;A.政府能立法规定,食物税的负担只落在食物的卖者身上吗为什么能或不能➢不对;税收负担由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弹性决定;税收负担主要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这就是说,负担会落在当价格发生不利变动时,最不愿意离开市场的一方;B.你认为食物税的负担会落在食物的卖者身生,还是食物的买者身上为什么➢无论是向买者收税还是向卖者收税,负担主要落在食物购买者身上;因为食物是生活必需品,从而食物需求较为缺乏弹性;当价格由于税收上升时,人们仍然必须吃东西,而杂货店由于税收得到的价格下降时,他们可以转向销售其他商品;。

《理论力学》第6章作业

《理论力学》第6章作业

第六章 作业解答参考6-1 图示曲柄滑杆机构中,滑杆上有一圆弧形滑道,其半径R =100 mm ,圆心O 1在导杆BC 上。

曲柄长OA = 100 mm ,以等角速度ω= 4 rad /s 绕O 轴转动。

求导杆BC 的运动规律以及当曲柄与水平线间的交角φ为30°时,导杆BC 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由题意可知,导杆BC 作平移运动,因此其上各点运动情况都完全相同,在此取导杆BC 上O 1点的运动代替导杆BC 的运动。

以O 点为原点、沿OC 方向取坐标轴O x (如右图所示),并设O 1A 与x 轴间的夹角为θ,则由题意可知:4t t θϕω===因此,O 1点的运动方程为:1cos cos 200cos 4mm x OA O A t ϕθ=⋅+⋅= ()其速度表达式为: d 800sin 4mm/s d x v t t==- () 加速度表达式为: 222d 3200cos 4mm/s )d x a t t==- ( 当430t ϕ==︒时,有:22400mm/s 0.400m/s 16003mm/s 2.77m/sBC BC v a =-=-⎧⎪⎨=-≈-⎪⎩ 、 即:导杆BC 的运动规律是:运动方程——()200cos4mm x t =、速度——()800sin 4mm/s v t =-、加速度——()23200cos 4mm/s a t =-;当曲柄与水平线间的交角φ为30° 时,导杆BC 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0.400 m /s 、-2.77 m /s 2 。

*6-2 图示为把工件送入干燥炉内的机构,叉杆OA = 1.5 m ,在铅垂面内转动,杆AB = 0.8 m ,A 端为铰链,B 端有放置工件的框架。

在机构运动时,工件的速度恒为0.05 m /s ,杆AB 始终铅垂。

设运动开始时,角0ϕ=。

求运动过程中角φ与时间的关系,以及点B 的轨迹方程。

解:由题意可知,杆AB 作平移运动,其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因此:0.05m/s A B v v ==设l = OA = 1.5 m ,则有: A v l ϕ=即: d 1.50.05d t ϕ= 1d d 30t ϕ=将上式对时间积分可得: 30t C ϕ=+ (其中C 为积分常数) 由题意可知,t = 0 时,0ϕ=,代入上式可解得:C = 0 故有: 30t ϕ= ——此即所求的运动过程中角φ与时间t 的关系。

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当堂检测及课后作业(附答案)

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当堂检测及课后作业(附答案)

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当堂检测及课后作业(附答案)6.1数据的收集一、学习目标:1.回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知识;2.了解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和基本要求;3.体会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当堂检测A组:1.中考结束后,小明想了解今年济南各普高的录取分数线,他需要通过什么方法获得这些数据? ( )(A)测量 (B)查阅文献资料、互联网 (C)调查 D.直接观察2.小李得到他所在居住楼里的小朋友的年龄数据如下(单位:岁):3,16,14,2,15,18,1,9,5,7 他是用什么方法获得这组数据的? ( )(A)直接观察 (B)实验并记录 (C)调查 D.查阅文献资料.3.在中考自然实验操作考试中,七(5)班共有50人参加,其中有27位女同学,为了估计全班男同学的平均得分,则他应收集个数据.B组:4.某中学七年级三班共48人,在一次测试中得A的同学有6人,所占的比例是 .5.有人针对公交车上是否主动让座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如图:(1)参与本次调查的人数是多少?(2)“从来不让座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3)面对以上的调查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三、课后作业A组1.小明想知道银河系里大约有多少恒星,他可以获取有关数据的方式是()A.问卷调查B. 实地考察C.查阅文献资料D.试验2.如图,所提供的信息正确的是()A.七年级学生最多B.九年级的男生是女生的两倍C.九年级学生女生比男生多D.八年级比九年级的学生多B组(1)地球上淡水资源占总水量的百分比是多少?我国淡水资源的总量约为多少立方米?人均为多少立方米?(2)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我国进行过几次国庆大阅兵?分别在哪些年份举行?其中60周年国庆大阅兵有多少个徒步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受阅?5.某市对全市各类(A型、B型、C型,其他型)校车共848辆进行环保达标检查,并绘制成了如图K-46-3所示的条形统计图.(1)求全市各类环保不达标校车的总数;(2)求全市848辆校车中环保不达标校车所占的百分比;(3)规定环保不达标校车必须进行维修,费用为:A型500元/辆,B型1000元/辆,C型600元/辆,其他型300元/辆,求全市需要进行维修的环保不达标校车维修费的总和.图K-46-36.1 数据的收集答案当堂检测A组1B, 2C, 3. 23B组4. 1:85.(1)共34921人(2)1.998797% (3)本题答案不唯一,从不让座所占比例是最少的,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让座。

第六章作业

第六章作业
• 1、某建设项目投产后,拟向河水 中排放易降解有机污染物,其污水 的BOD5浓度为120mg/L,污水流量 2m3/s,河水流量24m3/s,流速 3m/s。预测对河流下游2km处河断 面BOD5浓度的贡献。已知该河段 耗氧系数k1=0.3/d。
• 2、河流起始断面在某一拟建项目排污口 以下一定距离。在该断面,污水的浓度分 布已经比较均匀,河断面平均流速1.12m/s。 假设有以下一组数据:起始河断面BOD5 浓度18mg/L,测BOD5取样时河水水温下 的河水饱和溶解氧=10.71 mg/L,河水溶 解氧浓度=9.8 mg/L,预测起始河断面下 游8km处河断面的氧亏值Dt及溶解氧O2t, 并已知该8km长河段的k1=3.13/d, k2=9.38/d,上下河断面水温相同。 • 3、预测上例中tc、xc和Dc。
4、某河段流量Q=216×104m3/d,流速u= 46km/d,水温T=13.6℃,k1=0.94d-1, k2=1.82d-1,k3= – 0.17d-1。河段始端排放 Q1=10× 4m3/d的废水,BOD5为500mg/L, 10 溶解氧为0,上游河水BOD5为0,溶解氧为 8.95mg/L,求该河段x=6km处河水的 BOD5和氧亏值。
5、有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试用斜率法求k1和La值。
t 1 2 y 6.5 11.0
3
4 5 6 7 8 9
15.0
18.0 20.0 22.0 23.0 24.0 25.0
1026.0Fra bibliotek

数据结构第六章作业及答案

数据结构第六章作业及答案
1
3、试分别画出具有3个结点的树和3个结点的二叉树 的所有不同形态。 4、对右图所示的二叉树求出 A 以下的遍历序列: B C (1)先序序列 D E F (2)中序序列 (3)后序序列 G H 5、假设一棵二叉树的先序序列为 EBADCFHGIKJ 和 中序序列为 ABCDEFGHIJK。请画出该树,并给 出后序序列。 6、假设一棵二叉树的中序序列为 DCBGEAHFIJK和 后序序列为 DCEGBFHKJIA 。请画出该树,并给 出先序序列。
2
7、将以下森林转换成二叉树。
A
B
C
D
E F G J I
H
L K
3
8、画出和下列二叉树相应的森林。
(a)
A
(b) (c)
A B C
(d)
A B C B C D B
(e)
A
C E F
A
G
J
H
K M
I
4
第六章作业解答 1、(1) M、N、D、L、F、J、K是叶子结点
(2) C是结点G的双亲 (3) A、C是结点G的祖先 (4) I、M、N是结点E的子孙 (5) 树的深度是5 2、(1)二叉树与树的区别: 二叉树的一个结点至多有2个子树,树则不然; 二叉树的一个结点有左、右之分,而树则没有此要求 (2)一棵度为2的树有2个分支,没有左、右之分, 一棵二叉树也可以有2个分支,但有左、右之分, 且左、右不能交换。 3、具有3个结点的树的形态为:
C D
E
F
K
7
7、解:转换后的二叉树为:
A B C D E F G J K I L H
8
8、解:转换后的森林为: (a) (b) (c)
A A B A B C

信号与系统 第6章-作业参考答案

信号与系统 第6章-作业参考答案

Hd
(z)
=
Hc(z)
s
=1− 1+
z z
−1 −1
证明:H������(z)有一个位于单位圆内的极点和一个位于单位圆外的零点
c)对于系统函数H������(z),证明�H�������ejω�� = 1
证明:
16
第六章 z 变换
第 6 章 习题参考答案
6-4 计算机设计题 答案暂略
17
和 x2(n) = �14�n u(n)
设序列x1(n)的单边和双边 变换分别为 X1( X2(z) 和 X2d (z) 。
1) 根据双边 z 变换的定义和卷积定理,求出g(n) = x1(n) ∗ x2(n); 2) 根据单边 z 变换的定义和卷积定理,求出g(n) = x1(n) ∗ x2(n); 3) 解释 1)和 2)的结果为何不同。 解:
,试用
z
变换的初值
和终值性质确定离散序列 x(n) 的初值 x(0) 和终值 x(∞) 。
6
第六章 z 变换 解:直接求出。
第 6 章 习题参考答案
6-2-26 某离散LTI系统由差分方程
y(n)

10 3
y(n)
+
y(n
+
1)
=
x(n)
描述。试求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 h(n) ,并确定系统的稳定性。
解:
5
第六章 z 变换
第 6 章 习题参考答案

∑ 6-2-21 序列 x(n) 的自相关序列定义为φxx (n) = x(k)x(n + k) 。试利用 x(n) 的 z 变换 k =−∞
求出φxx (n) 的 z 变换。
解:

第6章作业及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6章作业及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六6-1 气体在平衡态时有何特征?气体的平衡态与力学中的平衡态有何不同?答:气体在平衡态时,系统与外界在宏观上无能量和物质的交换;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力学平衡态与热力学平衡态不同.当系统处于热平衡态时,组成系统的大量粒子仍在不停地、无规则地运动着,大量粒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变,这是一种动态平衡.而个别粒子所受合外力可以不为零.而力学平衡态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为零. 6-2 气体动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理想气体的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各如何? 答:气体动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系统.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分子运动论出发,运用力学规律,通过统计平均的办法,求出热运动的宏观结果,再由实验确认的方法.从宏观看,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大时,实际气体都可近似地当作理想气体来处理,压强越低,温度越高,这种近似的准确度越高.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是把分子看成弹性的自由运动的质点.6-3 何谓微观量?何谓宏观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答:用来描述个别微观粒子特征的物理量称为微观量.如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等)的大小、质量、速度、能量等.描述大量微观粒子(分子或原子)的集体的物理量叫宏观量,如实验中观测得到的气体体积、压强、温度、热容量等都是宏观量.气体宏观量是微观量统计平均的结果. 6-5 速率分布函数)(v f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试说明下列各量的物理意义(n 为分子数密度,N 为系统总分子数).(1)v v f d )( (2)v v nf d )( (3)v v Nf d )( (4)⎰vv v f 0d )( (5)⎰∞d )(v v f (6)⎰21d )(v v v v Nf解:)(v f :表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为T 的平衡态时,分布在速率v 附近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1) v v f d )(:表示分布在速率v 附近,速率区间v d 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2) v v nf d )(:表示分布在速率v 附近、速率区间dv 内的分子数密度. (3) v v Nf d )(:表示分布在速率v 附近、速率区间dv 内的分子数. (4)⎰vv v f 0d )(:表示分布在21~v v 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5)⎰∞d )(v v f :表示分布在∞~0的速率区间内所有分子,其与总分子数的比值是1.(6)⎰21d )(v v v v Nf :表示分布在21~v v 区间内的分子数.6-6 最概然速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方均根速率、最概然速率和平均速率,它们各有何用 处? 答: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有个极大值,与这个极大值对应的速率叫做气体分子的最概然速率.物理意义是:对所有的相等速率区间而言,在含有P v 的那个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最大.分布函数的特征用最概然速率P v 表示;讨论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用方均根速率,讨论平均自由程用平均速率.6-7 容器中盛有温度为T 的理想气体,试问该气体分子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为什么? 答:该气体分子的平均速度为0.在平衡态,由于分子不停地与其他分子及容器壁发生碰撞、其速度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分子具有各种可能的速度,而每个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概率是相等的,沿各个方向运动的分子数也相同.从统计看气体分子的平均速度是0.6-8 在同一温度下,不同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等,就氢分子和氧分子比较,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氢分子的速率一定比氧分子大,对吗? 答:不对,平均平动动能相等是统计平均的结果.分子速率由于不停地发生碰撞而发生变化,分子具有各种可能的速率,因此,一些氢分子的速率比氧分子速率大,也有一些氢分子的速率比氧分子速率小.6-10 题6-10图(a)是氢和氧在同一温度下的两条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哪一条代表氢?题6-10图(b)是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两条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哪一条的温度较高? 答:图(a)中(1)表示氧,(2)表示氢;图(b)中(2)温度高.题6-10图6-11 温度概念的适用条件是什么?温度微观本质是什么?答:温度是大量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集体表现,是一个统计概念,对个别分子无意义.温度微观本质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6-13 试说明下列各量的物理意义. (1)kT 21 (2)kT 23 (3)kT i2 (4)RT iM Mmol 2(5)RT i2(6)RT 23解:(1)在平衡态下,分子热运动能量平均地分配在分子每一个自由度上的能量均为k 21T .(2)在平衡态下,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均为kT 23.(3)在平衡态下,自由度为i 的分子平均总能量均为kT i 2.(4)由质量为M ,摩尔质量为m ol M ,自由度为i 的分子组成的系统的内能为RT i M M2mol .(5) 1摩尔自由度为i 的分子组成的系统内能为RT i 2.(6) 1摩尔自由度为3的分子组成的系统的内能RT 23,或者说热力学体系内,1摩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之总和为RT 23.6-14 有两种不同的理想气体,同压、同温而体积不等,试问下述各量是否相同?(1)分子数密度;(2)气体质量密度;(3)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总平动动能;(4)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的总动能. 解:(1)由kTp n nkT p ==,知分子数密度相同;(2)由RTp M VM m ol ==ρ知气体质量密度不同;(3)由kT n23知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总平动动能相同; (4)由kT in 2知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的总动能不一定相同.6-15 何谓理想气体的内能?为什么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解:在不涉及化学反应,核反应,电磁变化的情况下,内能是指分子的热运动能量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之总和.对于理想气体不考虑分子间相互作用能量,质量为M 的理想气体的所有分子的热运动能量称为理想气体的内能.由于理想气体不计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内能仅为热运动能量之总和.即RT iM M E 2mol =是温度的单值函数.6-16 如果氢和氦的摩尔数和温度相同,则下列各量是否相等,为什么?(1)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2)分子的平动动能;(3)内能. 解:(1)相等,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都为kT 23.(2)不相等,因为氢分子的平均动能kT 25,氦分子的平均动能kT 23.(3)不相等,因为氢分子的内能RT 25υ,氦分子的内能RT 23υ.6-21 1mol 氢气,在温度为27℃时,它的平动动能、转动动能和内能各是多少? 解:理想气体分子的能量RT i E 2υ=平动动能 3=t 5.373930031.823=⨯⨯=t E J 转动动能 2=r 249330031.822=⨯⨯=r E J内能5=i 5.623230031.825=⨯⨯=i E J6-22 一瓶氧气,一瓶氢气,等压、等温,氧气体积是氢气的2倍,求(1)氧气和氢气分子数密度之比;(2)氧分子和氢分子的平均速率之比. 解:(1)因为 nkT p =则1=HO n n(2)由平均速率公式mol60.1M RT v =41mol mol ==OH HO M M v 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作业
7.12 a. 证明:采用蕴涵消去和De Morgan公式有: (P1∧…∧Pm) => Q ≡ ¬(P1∧…∧Pm)∨Q ≡ ¬ P1∨…∨¬ Pm ∨Q b. 任何子句可以表达成: (¬ P1∨…∨¬ Pm)∨(Q1∨…∨Qn) 的形式,根据a 的结论可得知: (¬ P1∨…∨¬ Pm)∨(Q1∨…∨Qn)≡ (P1∧…∧Pm) => (Q1∨…∨Qn) c. 全归结规则如下:将上面的单元归结推广为全归结,对子句 (¬ P1∨…∨¬ Pm)∨(Q1∨…∨Qn)与(¬ R1∨…∨¬ Ri)∨(S1∨…∨Sj)进行归结,其中Pr与St 为互补文字量,那么归结为: (¬P1∨… ¬Pr-1∨¬Pr+1…∨¬Pm∨¬R1∨…∨¬Ri)∨(Q1∨…∨Qn∨S1∨…St-1∨St+1…∨…∨Sj), 即有: (P1∧…∧Pm) => (Q1∨…∨Qn) (R1∧…∧Ri) => (S1∨…∨Sj) (P1∧…∧Pr-1∧Pr+1∧…∧Pm∧R1∧…∧Ri)=>(Q1∨…∨Qn∨S1∨…St-1∨St+1…∨…∨Sj)
第六章作业
6.1 这道习题以井字棋为例子,练习博弈中的基本概念。我们定义Xn恰 好为有n个X而没有O的行、列或者对角线的数目。同样On为正好有n个O的 行、列或者对角线的数目。效用函数给X3=1的局面赋值+1,给O3=1的局面 赋值-1。所有其它终止局面效用值为0。对于非终止局面,我们使用线性 的评估函数,定义为Eval(s)=3*X2(s)+X1(s)-(3*O2(s)+O1(s))。 a. 估算大约总共有多少种可能的井字棋局面? b. 考虑到对称性,考虑从空棋盘开始到深度为2的完整博弈数个数。 c. 使用极小极大算法标出深度为1和0的局面的回传值,并根据这些值 选出最佳的起始步。 d. 假设节点按对α -β 剪枝的最优顺序生成,圈出如果使用α -β 剪枝, 将被减掉的深度为2的结点。
A
B
a.
(1,4) 1 (2,4) 1 (2,3) 1 (1,3) -1 (1,2) -1 (3,2) -1 (3,1) (3,4) ?
-1
(4,3) 1
(1,4) ?
(2,4) ?
b. 由于最大值是1,最小值是-1,对?的处理原则:min{-1,?}=1,max{1,?}=1是合理的。 c. 一般的博弈树会陷入死循环,对于重复状态赋值“?”,那么递归能 够正常进行。并不是对所有包含循环的游戏能够给出最优的决策,由于 这里情况是最大值是1,最小值是-1,才可以这么处理。 d. 证明:显然n=3时B会赢,n=4时A会赢。 论证n<=2k(k>=2)时A赢需要论证:A要赢需要n-2步走到目的地,而B 至少需要n-1步。A一直往前走,最后肯定是A翻过B继续往前走。 论证n<=2k+1时B赢需要论证A要赢至少n-1步走到目的地,而B需要n-2 步。B一直往前走,最后肯定是B翻过A继续往前走。
第九章作业
9.3 a.不合法,应为Everest已经属于另一个对象了,不能使用Everest 命名。 b. 合法。 c. 合法。两次使用都是合法的。
9.4 a. {x/A, y/B, z/B} b. 不能合一, x不能同时替换为A和B c. {y/John, x/John} 错误的是 {y/x, x/John},主要是因为没有对替 换进行更新操作,即{y/x}{x/John}={y/John, x/John}
• 此外,还有10个选择题
a. b.
该题版本比较多,有的是37,有的是39,也有9!的等,这些答案估 计的都不是特别精确。 1 完整博弈树如下:
× -1 1 ×
× -2
× 1
× -1
× 0
× 0
×
× -1
× -2
× 0
× -1
×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
1
× 2
6.3 考虑下图描述的二人游戏。 a.用下面的约定,画出完整的博弈树: 1)每个状态用(SA,SB)表示,其中SA和SB表示棋子的位置。 2)每个终止状态外面画方框,并在圆圈里写出它的博弈值。 3)把循环状态放在方框内。由于不清楚怎样给循环状态赋值,在圆 圈里标记一个“?”。 b.现在给每个结点标记回传的极小极大值。解释怎样处理“?”值和为 什么。 c.解释标准的极小极大值算法为什么在这棵博弈树中失败,简要地勾画 你可能如何改进它,并在问题(b)的图上画出你的答案。你的改进算法 对于所有包含循环的游戏都能给出最优决策吗? d.这个4-方格游戏可以推广到n个方格,对于任意n>2。证明如果n是偶数, A一定能赢;而n是奇数,A一定会输。
d. 不能合一
• 6.5 8.6 8.8 8.15题会放在主页上,请大家注意查收
复习重点
• • • • • • • • • • 重点复习要点: 启发式搜索、遗传算法、模拟退火搜索的主要思想 迭代深入搜索、深度优先搜索 α-β剪枝 约束满足问题及其求解策略 一阶逻辑 归结原理证明 置换、置换的合成、合一 主观Bayes方法、证据理论 第13.2节-第13.4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