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师德观的内涵
师德师风的内涵与外延解读
![师德师风的内涵与外延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9d2155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f.png)
师德师风的内涵与外延解读作为一名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的责任和使命,师德师风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准则。
它不仅仅代表着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道德规范,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对师德师风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深入解读,以期让广大教师更加深刻地理解并践行。
一、师德的内涵与外延1. 师德的内涵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准则。
它包含了教师的道德情操、师生关系、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等多个方面。
首先,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和职业操守,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其次,教师应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平等、开放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
此外,教师还应运用合适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最后,教师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 师德的外延师德的外延是指教师在具体行为中所展现出来的道德规范和职业要求。
在教育实践中,师德的外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要以德为先,严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避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其次,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隐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此外,教师还应与家长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负责。
二、师风的内涵与外延1. 师风的内涵师风是指教师团队的职业风貌和工作作风。
它涉及到教师在校内外的教育行为、态度和形象等多个方面。
首先,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风,教育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其次,教师的学风应该严谨务实,不断学习和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最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此外,教师的师风还应该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向上的职业态度。
2. 师风的外延师风的外延是指教师在具体工作中所展现出来的教育行为和职业风格。
教育实践中,师风的外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师德内涵的新阐释
![对师德内涵的新阐释](https://img.taocdn.com/s3/m/930cc50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d.png)
对师德内涵的新阐释
对师德内涵的新阐释
师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概括地讲,现代师德是一个由教师能力、人格、价值观三大维度构成的综合体,其核心内涵是服务。
在通常情况下,表现为以人为本、时代精神、平等合作、为人师表四个关键用语。
一个核心:服务现代师德的核心是服务,集中表现为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包括: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促进学生发展创造环境,严格要求学生。
三大维度:能力、人格、价值观
1.能力是基础。
现代师德必须具备创造性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的学习能力;兼收世界文化精华,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能力;把握社会发展方向的创新能力。
2人格是动力。
健全的教师人格是师德的根本,崇高的教师品质是师德的灵魂。
现代师德必须强调独立自尊性和民主利他性这两个人格特点。
3.价值观是方向。
师德在促进教师知、情、意、行诸因素和谐发展,舍弃旧传统,弘扬新道德的过程中,其必备的价值取向不能丧失,如科学精神、人文意识、奉献品质、创新观念。
四个关键词:以人为本、时代精神、平等合作、为人师表以人为本就是以鼓励人的自主发展为主旨,以爱为核心,以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为取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是教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泉;现代教师观非常强调平等与合作的理念,平等是对尊严的要求,合作是发展的基础;为人师表即是教师必须在自己的道德、情操、品行和作风等方面给学生作出榜样,起表率作用。
(《成都教育》2003 9 潘虹文)。
师德的内涵与要求
![师德的内涵与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acd1bc4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3.png)
师德的内涵与要求导言:师德作为教育行业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是教师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
师德的内涵涵盖了教师的各个方面,不仅仅是注重学科专业素养,还包括了道德品质、敬业精神、教育理念等等。
本文将就师德的内涵以及要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一、师德的内涵师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体现了教师专业的职业素养以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道德要求。
师德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道德品质: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包括真诚、正直、宽容等。
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道德榜样。
2. 敬业精神:教师应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追求专业发展,并为学生的学习成长负责任。
教师应具备不断学习和探索的热情,以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3. 教育理念:教师应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良好公民。
4. 专业素养: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准确地传授知识并指导学生的学习。
教师应不断更新教材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师德的要求师德的要求是对教师行为的规范和要求,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实际操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师德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尊重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注重保护学生的知情权和隐私权。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培养学生的品德: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师应该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品德教育,严禁传授错误的道德观念。
3. 严谨治学:教师应该遵守学术规范,严禁抄袭和学术不端行为。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秉持严谨的态度,注重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
4. 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不断学习和进修,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师应加强团队合作,参与学术研究和教改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结论: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准则,涵盖了教师的道德品质、敬业精神、教育理念以及专业素养等方面。
师德的内涵与特点
![师德的内涵与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34ada5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5.png)
师德的内涵与特点师德,作为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在履行职责、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规范。
良好的师德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师德的内涵与特点,并阐述其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师德的内涵1.道德修养教师作为道德的灯塔,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他们要通过自身的榜样力量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因此,道德修养成为师德的重要内涵之一。
2.教育情怀教育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教师要怀着深深的教育情怀投身其中。
他们应该关爱每个学生,以真诚和包容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无论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如何,教师都要给予应有的关怀与帮助。
3.专业知识与能力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仅有道德修养还不足以成为合格的教师,他们还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师德的特点1.榜样力量良好的师德对于学生的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
教师言传身教的榜样力量可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高尚的师德,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塑造。
2.尊重与关爱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益。
他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尊重,引导学生自主发展。
同时,教师还要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给予他们温暖和关怀。
3.责任与担当教师的职责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们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问题,承担起促进学生发展的责任和担当。
三、师德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1.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良好的师德可以促使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榜样力量、尊重与关爱以及责任与担当,都能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师德的体现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教师的尊重与关爱可以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起相互尊重和信任的良好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
![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0e953b8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5.png)
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
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包括:
1.明大德:体现师德的国家意志,凸显师德的政治灵魂和人民情
怀。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且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始终坚守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2.守公德:侧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强调教师遵守
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
这要求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始终保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并且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3.严私德:突出教师个人修养的境界,强调教师不言之教的示
范。
这要求教师在个人生活中,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和道德实践,以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总之,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的境界,以实现对学生的良好教育效果。
师德师风有什么内容
![师德师风有什么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64947a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7.png)
师德师风有什么内容概述师德师风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话题,涵盖了教育领域的伦理道德、职业操守等方面。
师德师风的建设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也直接影响到学生成长发展。
师德师风的内涵1.道德操守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应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职业道德底线。
2.待人接物教师要以平等、友好、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不歧视、不偏袒,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
3.教书育人教师要有爱心、耐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
4.师生关系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成长,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勇敢面对挑战。
师德师风的重要性1.榜样效应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树立榜样,对学生成长产生积极影响,激励他们向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2.教书育人的本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道德的引导者,师德师风是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
3.社会稳定教师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力,良好的师德师风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师德师风的提升1.自我修养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
2.培训与学习参加相关的师德师风培训课程,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3.学校组织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加强对教师的监督与评估,激励教师提升师德师风。
结语师德师风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内容,不仅是教师的职业操守,更是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
只有教师们不断提升自身素养,秉持良好的道德标准,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事业的伟大使命。
我个人的师德观解析
![我个人的师德观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cd71d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6.png)
我个人的师德观解析引言师德观是指教师对于师德的理解和认识,是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所遵循的行为准则。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助手,我秉持着客观、中立、专业的态度,对个人的师德观进行深入解析。
师德观的内涵1. 职业道德:教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忠诚于教育事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严谨治学。
职业道德:教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忠诚于教育事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严谨治学。
2. 教育教学:教师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己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追求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
教育教学:教师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己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追求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
3. 师生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成长,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成长,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4. 终身研究:教师应具备终身研究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教育的发展。
终身学习:教师应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教育的发展。
师德观的重要性1. 影响学生成长:教师的师德观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良好的师德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影响学生成长:教师的师德观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良好的师德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塑造学校文化:师德观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师德能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塑造学校文化:师德观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师德能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3. 提升教育质量:教师遵循职业道德规范,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提升教育质量:教师遵循职业道德规范,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个人师德观的实践1. 关爱学生:在与人交互时,我始终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关注用户的体验,努力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关爱学生:在与人交互时,我始终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关注用户的体验,努力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师德师风的涵义与内涵
![师德师风的涵义与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8652502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b.png)
师德师风的涵义与内涵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它涵盖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道德规范以及行为准则,对于保障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师德师风的定义、内涵及重要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深入探讨师德师风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师德师风的定义师德是指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修养,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师风则是指教师展现出来的道德风格和师道形象。
师德师风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是教师职业行为的重要内容。
师德更注重教师个体的道德修养,而师风则更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和影响力。
师德师风的内涵1. 师德的内涵师德包括教师的道德情操、职业道德、业务道德和师德行为的具体要求。
首先,教师的道德情操应该高尚,具备崇高的品德和操守,做到真、善、美的内化和外化。
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
再次,教师的业务道德要求教师要忠诚教育事业,对学生敬业、负责、爱岗敬业,并具备持续学习的意识。
最后,师德行为要求教师要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言行一致,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言行教育。
2. 师风的内涵师风包括教师的学术风范、德育风范、师道风范和师风建设。
首先,教师的学术风范要求教师拥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扎实的学术造诣,不断研究学术前沿,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其次,教师的德育风范要求教师要以自身的道德表率感染和引领学生,做到德才兼备,以身作则。
再次,教师的师道风范要求教师要把教育事业放在首位,坚守教育正道,追求教育理想,并具备师长风范。
最后,师风建设要求教师要注重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师德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师德师风在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师德师风是学生德育的重要保障。
优秀的师德师风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潜移默化,激励其积极向上,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其次,师德师风是教师影响力的重要体现。
教师的师德师风如果优秀,能够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我对师德的深度理解
![我对师德的深度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17e4066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f.png)
我对师德的深度理解引言师德,即教师的道德规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还应具备高尚的师德。
本文将深入探讨师德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践行师德。
一、师德的内涵1.1 忠诚教育事业忠诚于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应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2 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将关爱融入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1.3 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师德的重要体现。
教师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学生树立榜样。
1.4 勤勉敬业勤勉敬业是师德的职业素养。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个教学任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5 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师德的时代特征。
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二、师德的重要性2.1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尚的师德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
只有具备良好师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2.2 维护学生权益师德高尚的教师会充分尊重和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3 提升教师形象良好的师德有助于提升教师的职业形象,增强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
2.4 构建和谐校园高尚的师德是校园和谐的重要保障。
教师应以德育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三、如何践行师德3.1 增强师德意识教师应时刻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素养。
3.2 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教师要严格遵守教育教学规范,尊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
3.3 提升自身素质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师德师风的内涵与特点
![师德师风的内涵与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1ab892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6.png)
师德师风的内涵与特点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工作中秉持的道德标准和职业规范。
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教师们肩负着培养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
师德师风的健全与提升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师德师风的内涵与特点。
一、师德师风的内涵师德师风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素养: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熟悉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只有具备专业素养,教师才能更好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
2. 爱岗敬业: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对教师职业充满敬意,并将其视为一份神圣的事业。
教师要积极投入到教学中,不辞辛劳,始终保持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
3. 严守职业道德:教师应严守职业道德,坚决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乱纪的行为。
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应以身作则,对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
4. 竭尽所能,关爱学生:教师应竭尽所能地关心和爱护学生,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与时俱进,关注社会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应积极跟进时代的变化,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为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二、师德师风的特点师德师风具有如下特点:1. 示范引领:师德师风是学校师生行为规范的典范,教师应以身作则,引领学生正确的行为规范。
2. 教育先行: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的先导,教师应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发展和需求。
3. 维护权益:师德师风维护教师的权益,为教师提供一个尊严、公平的工作环境。
4. 教学效果突出:师德师风的良好体现将直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5. 传承与创新:师德师风同时传承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包含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这是一个相互结合的过程。
综上所述,师德师风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教育理念。
它的特点包括示范引领、教育先行、维护权益、教学效果突出以及传承与创新。
只有坚持师德师风,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师德师风的内涵与要求
![师德师风的内涵与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7e4b19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8.png)
师德师风的内涵与要求师德师风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旨在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将从师德师风的内涵和要求两方面进行论述,展示教师在道德素养和职业风范方面的重要性。
一、师德的内涵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具备的高尚品质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奉献精神。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道德操守:教师应秉持正确的道德标准,正直守信,言行一致,诚实守信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2. 专业素养: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基础,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3. 爱岗敬业: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尽心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戒骄戒躁,努力提升教学水平。
4. 严谨细致: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细节,认真备课,讲解清晰,耐心解答学生问题,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师风的内涵师风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风尚和作风。
它体现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职业操守,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严谨务实:教师要脚踏实地,严谨对待教育教学工作,不追求浮华,以责任心履行教育使命。
2. 公正公平:教师要公正对待每个学生,不偏袒,不歧视,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3. 良好风范:教师要言行得体,态度端正,适时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道德,做学生的榜样。
4. 团队合作:教师应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与同事共同研讨,分享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师德师风的要求教育部针对师德师风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应积极履行以下责任:1. 诚实守信:教师要崇尚诚实,从事教学、科研及其他教育活动时坚守原则,讲求诚信。
2. 热爱教育: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将教育视为人生最崇高的事业,主动投身其中。
3. 提高专业素养:教师要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掌握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4. 关心学生: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成长发展,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他们必要的情感关怀。
5. 严守纪律:教师要严格遵守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工作纪律,维护良好的教育秩序和师生关系。
新时期师德的内涵
![新时期师德的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8e55a88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4.png)
新时期师德的内涵师智是指教师具备的高尚的智慧和学识水平。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引导者,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素养。
只有通过不断研究和提升自己的智慧,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
教师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更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研究和探索,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师智不仅是教师的素质要求,也是教师教育能力的体现。
三、师德,___为师师德是教师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
教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教师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理解。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教育的公平和公正,不偏袒和歧视任何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
四、师心,情真为师师心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真挚情感和关怀。
教师要真正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困惑,积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教师要用心去感受学生的情感,用爱去感染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潜能。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师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深厚情感纽带的关键,也是教师成就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
总之,新时期师德的内涵包括师爱、师智、师德和师心四个方面。
教师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为准则,用真挚的情感关怀学生,用扎实的学识和智慧指导学生,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使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应当勤奋研究,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
师德师风的内涵与外延
![师德师风的内涵与外延](https://img.taocdn.com/s3/m/79a8a52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0.png)
师德师风的内涵与外延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是教师职业行为的规范和准则。
它既是教师个体的修养,也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师德师风的内涵包括教师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规范,外延则包括教师行为规范和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化。
一、师德师风的内涵师德师风的内涵主要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规范构成。
教师的道德品质是指教师具备的良好品德和道德情操,包括爱岗敬业、忠诚教育事业、尊重学生等。
爱岗敬业体现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只有真正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忠诚教育事业则要求教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尊重学生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基础,是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待的表现。
职业道德规范是指教师职业行为中的道德要求,包括教育情操、专业知识与能力、职业道德、与同事合作、与家长合作等。
教育情操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应具备的高尚情操,要求教师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专业知识与能力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所必备的素质,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优秀的教育教学能力;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准则,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秉持正直、公正、公平、负责任的原则;与同事合作和与家长合作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各方合作的重要方面,要求教师能够与同事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
二、师德师风的外延师德师风的外延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行为规范和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体现。
教师的行为规范是指教师在工作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包括形象仪表、语言行为、待人接物、办公室文化等。
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形象仪表,保持整洁、得体的穿着,以示教师的职业形象和教育的庄重性;语言行为应该得体、文明,要注意严守语言的规范和礼貌;待人接物应该真诚、友善,以善良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办公室文化是指教师在工作场所的行为规范,要求教师的办公室环境整洁有序,与同事和蔼可亲、互相尊重。
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化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体实践师德师风的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学生评价、学生管理、个性辅导等方面。
新时代的师德内涵及要求
![新时代的师德内涵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1ccc92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0.png)
新时代的师德内涵及要求
一、新时代的师德内涵及要求
1.责任感
新时代是充满挑战的时代,担负起责任的意识是老师的美德所必备的,要坚守教育职责,执着遵守职业道德,来满足人民教育发展需求;要肩负着社会期待的责任,不辜负国家对教师重视和信任,做好社会
尊重的先行者和典范。
2.勤奋刻苦
教师要积极投入教育工作,用心忠实地做好每一项有关教育工作,
勇于创新,把科学教育理念贯彻到实践工作中,对学生知识视野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思想把握上有积极贡献,竭尽所能把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要求提足到实施精准落实,勤奋刻苦勇于挑战,精
心经营师德工作,以好的工作作风振兴教育发展。
3.思想品德高尚
新时代老师要追求完美,积极自觉地建设高尚的闻名道德,重视思
想道德修养,以高尚德行为榜样,使自己思想上的紧跟时代,把思想
的多元文化融汇、把兼容与协调的时代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让社
会得以清晰明朗,让近代文明走向时代新未来。
4.教育质量标准
教师要学会坚韧,深入实践中寻求证实,要严格把握教育质量,就
是要有诚实的教育精神,把真理当成灯塔,把教育当成事业,要以高
标准把握教育质量,把教育服务改革作为最终目标,使教育受益更多;要追求工作完成的完美,特别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受
益于教师的职业性教育。
5.精神文明素养
新时代老师要大力弘扬新文化,放飞思想翅膀,使心灵受到滋润,
把社会精神文明做到实处,落实好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把学校精神文
明融入到教育之中,用文明的表达言行激励学生,以美德和文明来影
响下一代,做孩子们心中崇高而又平和的榜样,树立我们国家的精神
家园。
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
![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2a3880d9bd64783e08122b8f.png)
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这是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
一、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教师首先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平凡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平凡人。
从教师个人角度来说,拥有一颗平凡心,意味着,一是要安于平凡。
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但其中却又孕育着伟大。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阴的。
”当教师,就要培养这种从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精神。
二是淡泊名利。
教师的工作性质是属于“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社会型工作,而不是谋利的经济型或谋官的权力型。
陶行知曾经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礼且没有尊荣的事。
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
”总之,在教师的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
因此!当教师就要努力排除追名逐利、拈轻怕重的市井心理的干扰,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总之,教师是平凡的人,但平凡绝不意味着平庸和庸俗,教育工作需要伟大的品格和精神,人们对从事特殊职业的人,总是有特殊的要求。
教师是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人员,对教师的精神和人品的要求显然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要高得多。
的确,教师是普通人。
教师也要吃饭,也要住房,也要赡养老人和扶养子女;教师也有追求生活的权利,也有博取名誉、地位的权利,也有享受人生的权利。
但教师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不同的是,他还需要有不畏清贫的品质、不急功近利的情操、不为名利诱惑的人格、甘做人梯的品质、把学生的成长视为自己成功的心态、钟爱孩子的激情、永不泯灭的童心、博大兼容的胸襟……这就是为什么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原因。
教书育人工作既可以是一份职业,又可以是一种事业。
职业是人们用以谋生的一项工作,是一种谋生的方式;事业则是一个人的精神的寄托,是他一生执着地为之献身的目标和追求目标的活动。
教师师德师风的内涵与外延
![教师师德师风的内涵与外延](https://img.taocdn.com/s3/m/76c1616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11.png)
教师师德师风的内涵与外延教师是祖国的栋梁,肩负着培养未来人才的重大使命。
好的老师不仅需要拥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更需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
教师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规范、职业操守、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等综合体现,是教师职业化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师德师风的内涵师德师风的内涵十分广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敬重学生,始终保持谦逊、宽容、耐心、勤奋、严谨和刚毅的好风范。
2.明确的职业道德。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始终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价值观和教育观,具有忠诚、公正、纪律、奉献、诚实和善良的职业道德。
3.优秀的教育能力。
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育能力,擅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4.科学的工作方法。
教师应当具备科学的工作方法、技能和态度,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和基本的能力。
二、师德师风的外延师德师风的外延主要体现在教师在职业中的言行、作为、举止、语言和思想等方面。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言行得体。
教师在言行上要注意文明礼貌、话语清晰、举手有节、言行一致等方面的表达效果,言行间展现正能量。
2.作为规范。
教师在校内外要爱岗敬业、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待同事和学生要公正、宽容、认真,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表现出高尚的师德师风。
3.举止优雅。
教师在校内外要注意不要做出粗野、急躁、扭捏、没来由的时尚小动作等举止不当的行为,要做出大气、优雅、从容中展现自信。
4.语言得体。
教师在语言方面要注意语速适中,语调得体,语音准确,语言表达清晰明了,展现出行业的专业性和知识性。
5.思想高尚。
教师的思想道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应该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居安思危、团结进取和开放包容的思维状态,时时刻刻表现出在精神面貌上高尚的师德师风。
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
![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c2a1e45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d.png)
新时代师德(de)重要内涵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这是新时代师德(de)三个重要内涵.一、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教师首先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de)平凡人,是有七情六欲(de)平凡人.从教师个人角度来说,拥有一颗平凡心,意味着,一是要安于平凡.教师(de)劳动是平凡(de),但其中却又孕育着伟大.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de)事业是甜蜜(de),果(de)事业是珍贵(de),让我干叶(de)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de)绿阴(de).”当教师,就要培养这种从平凡中见伟大(de)绿叶精神.二是淡泊名利.教师(de)工作性质是属于“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de)社会型工作,而不是谋利(de)经济型或谋官(de)权力型.陶行知曾经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de)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礼且没有尊荣(de)事.教育者所得(de)机会,纯系服务(de)机会,贡献(de)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总之,在教师(de)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de)地位和权力,没有显赫一时(de)声名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de)舒适和安逸.因此当教师就要努力排除追名逐利、拈轻怕重(de)市井心理(de)干扰,以平平常常(de)心态,高高兴兴(de)心情,去干实实在在(de)事情.总之,教师是平凡(de)人,但平凡绝不意味着平庸和庸俗,教育工作需要伟大(de)品格和精神,人们对从事特殊职业(de)人,总是有特殊(de)要求.教师是从事教书育人工作(de)专业人员,对教师(de)精神和人品(de)要求显然要比从事其他职业(de)人要高得多.(de)确,教师是普通人.教师也要吃饭,也要住房,也要赡养老人和扶养子女;教师也有追求生活(de)权利,也有博取名誉、地位(de)权利,也有享受人生(de)权利.但教师与从事其他职业(de)人不同(de)是,他还需要有不畏清贫(de)品质、不急功近利(de)情操、不为名利诱惑(de)人格、甘做人梯(de)品质、把学生(de)成长视为自己成功(de)心态、钟爱孩子(de)激情、永不泯灭(de)童心、博大兼容(de)胸襟……这就是为什么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de)职业(de)原因.二、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教书育人工作既可以是一份职业,又可以是一种事业.职业是人们用以谋生(de)一项工作,是一种谋生(de)方式;事业则是一个人(de)精神(de)寄托,是他一生执着地为之献身(de)目标和追求目标(de)活动.职业使人安身之命(命运),而事业使人安心立命(使命).职业使人能够生活,而事业能够使人生活得有意义.教师(de)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是师德(de)核心,敬业意味着乐业和创业.第一,乐业精神.乐业意味着对自己所从事(de)职业有“喜”、“爱”(de)情感.“优秀者”、“能手”、“骨干”都不是“逼”出来(de),而是因为他们对所干(de)工作有乐趣,或者能找到工作(de)乐趣而产生对工作(de)极大(de)热情干出来(de).正如“没有爱情(de)婚姻是不道德(de)”一样,乐趣之于工作犹如爱情之于婚姻,一旦一个老师到了仅仅是靠毅力工作而感觉不到教育工作(de)乐趣(de)时候,那他真正意义上(de)教育生涯也就结束了.真正(de)教育是发自内心(de)、充满激情(de),是享受着工作(de)乐趣和幸福感(de).这种乐趣和幸福感是职业道德,是教师工作(de)内在动力,同时也是教师善待学生(de)根本支撑.第二,创业精神.教师应该具有无私奉献(de)精神,但绝不能因此把学生成才与教师成长对立起来,实际上,学生成才与教师成才是双向(de),相辅相成(de).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成才是学生成才(de)基础和前提,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毁灭自己,不是照亮别人(de)必要条件,并且简单地毁灭自己也不足以照亮别人.我们认为,教师职业不是让教师变得平庸(de)岗位,教师职业是充满创造性和智慧挑战(de)职业,教师职业是可以让学生成长成才(de)职业,也是可以让教师自己有所作为、“成名成家”(de)职业.当前,教育改革正在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观念正日渐深入人心,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教学思想与教育教学方式(de)深刻变革,这对于每一个有“成名成家”意识(de)教师都绝对是一个良好(de)发展机遇.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努力放弃一些消极(de)观念,满怀激情地跃入到教育改革(de)大潮之中,建功立业,为构建富有中国特色(de)基础教育体系添砖加瓦.总之,教师在自己(de)工作岗位上找到了兴趣和热爱,因此他们(de)工作能做得很出色,永远进取,不言放弃,并真正拥有着为人做事(de)尊严,教育事业需要这样(de)教师,他们是教育事业(de)脊梁,是国家和民族(de)希望.三、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教师(de)工作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de)学生.教师以什么样(de)精神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de)成败;以什么样(de)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de)成长.教师(de)态度决定着学生(de)成长,这就是教育工作之所以神圣(de)原因,也是表现我们教师职业道德(de)所在.我们每天以什么样(de)态度面对我们(de)学生,这应该是师德水平(de)重要体现.马克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de)意蕴一书中提出教育是一种使命、是一种召唤,“只有当我们真正感受到教育作为一种召唤而激起活力和深受鼓舞时,我们与孩子(de)生活才会有教育学(de)意义”.他所说(de)使命、召唤,不是一种象征或比喻,而是一种十分深厚、十分真切(de)感受,就像初生婴儿(de)第一声啼哭一下就唤起了年轻(de)父母成为父亲或母亲(de)神圣(de)使命意识,感受到吸引自己全部身心投向自己孩子(de)那种召唤,每一位教师都会有无数次这样(de)感受,都会有无数次从学生(de)眼睛里,话语里感受到他们(de)召唤.教师应当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de)好教师,并把它作为自己(de)人生追求目标.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全体学生负责,公正平等,正直无私,不偏袒,不偏心,对待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智力、不同成绩、不同个性、不同出身、不同籍贯、不同亲疏关系(de)学生,一视同仁,按照党(de)教育方针,满腔热忱地关心每个学生,热爱每个学生,从每个学生(de)不同特点出发,全心全意教育好学生.只注重培养学习优秀生,对他们春风满面,关怀备至;而对后进生不管不问,甚至厌恶、歧视.这是不负责任(de)态度和行为.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全面负责,不仅要关注学生(de)学业,也要关心学生(de)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要关注学生(de)学习,也要关心学生(de)生活、健康、品德和习惯.只重视学生(de)考试成绩,忽视学生(de)思想进步,只教书不育人.这是不负责任(de)态度和行为.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负责首先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de)价值.每个学生都有特定(de)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de)思想感情和需要.其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de)人格.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de)接纳和需要(de)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de)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de)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de)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总之,对学生负责任绝不意味着学生是可以任由教师捏造(de)泥塑,教师既不可以“包办替代”,也不可以“高高在上”.在教师角色定位上,一要强调成为“学生学习(de)促进者”,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de)学生整个个性(de)和谐、健康发展.既重视学习能力(de)培养,又重视人生方向(de)引领.二要强调成为学生成长(de)伙伴,既能理解学生成长(de)苦恼与抗争,具有同理心,又能带动、帮助学生,具有影响力;乐于做学生(de)伙伴,在平等中感受升华,在成长中享受收获.唯其如此,教师(de)责任心才能成为学生进步和发展(de)真正动力.。
师德的内涵与培养
![师德的内涵与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e067e14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a.png)
师德的内涵与培养教师是社会的守护者和传道者,承载着培养学生成长为有道德、有才能、有担当的公民的重要责任。
而师德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旨在规范教师的行为准则和教育理念,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本文将探讨师德的内涵以及师德的培养方法。
一、师德的内涵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涵盖了广泛的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和教育理念。
具体而言,师德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理念方面:良好的师德应体现正确的教育观念,即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2. 诚信与责任方面:师德要求教师具备诚信和责任心。
诚信是教师必备的品质,要求教师为人师表,言行一致,守信承诺。
责任心则是教师的重要素质,要求教师对学生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
3. 专业素养方面:师德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
教师应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4. 师生关系方面:良好的师德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做到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学生。
5.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传承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师德的培养培养良好的师德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培养师德的方法和途径:1. 学习师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师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自己清楚教师的职业义务和法律责任。
同时,要时刻注意学习更新的师德标准和职业道德要求。
2. 紧密结合实际,注重教学实践: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才能真正感受到师德的重要性。
因此,教师应注重教学实践,通过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总结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
3. 师德教育培训: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组织师德教育培训,使教师能够了解和掌握师德要求,提高师德素养。
现代师德观的内涵
![现代师德观的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3efd660f79563c1ec5da7149.png)
现代师德观的内涵一、继承和发扬传统师德观的合理因素,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潜心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
尤其作为当代社会的教师,其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效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作为教师必须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师德观中的合理因素,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并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不计名利,心无旁骛,致力于教育教学工作。
二、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自从人类进入了民主文明的法治时代,教育就不再作为统治者愚弄麻醉人民,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而成为培养能够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才的专门机构。
传承人类文明,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合格公民,是现代教育,也是当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在教书谋生的同时,是否存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是衡量一个现代教师是否拥有师德的重要标准。
三、实施现代民主教育,杜绝传统专制教育对学生的戕害。
现代民主教育,即培养学生民主意识和能力的教育。
民主意识主要指平等意识,每个社会成员都是平等的国家公民,享有平等的民主权利。
民主意识还指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感。
每个社会成员对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都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回溯历史,人类民主平等,做国家主人的愿望由来已久。
俯瞰今天,世界及我国都进入了民主法治社会,民主进程已不可阻挡。
当今时代需要的不再是只知顺从主子的奴仆,而是懂得人的尊严,具有独立完整的人格,既能享受民主权利,又能承担社会责任的具有民主意识和能力的社会公民。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施现代民主教育,还是沿袭传统专制做法,这关系到我们是否在旅行教师职责,是否在为祖国培养合格公民。
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至今还有许多教师有意无意地沿袭了传统教育中的专制理念和习惯做法。
缺乏民主平等观念,放不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在学生面前摆出全知全能,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
采用传统的“人治”模式,靠个人威信管理班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师德观的内涵
一、继承和发扬传统师德观的合理因素,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潜心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
尤其作为当代社会的教师,其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效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作为教师必须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师德观中的合理因素,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并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不计名利,心无旁骛,致力于教育教学工作。
二、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自从人类进入了民主文明的法治时代,教育就不再作为统治者愚弄麻醉人民,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而成为培养能够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才的专门机构。
传承人类文明,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合格公民,是现代教育,也是当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在教书谋生的同时,是否存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是衡量一个现代教师是否拥有师德的重要标准。
三、实施现代民主教育,杜绝传统专制教育对学生的戕害。
现代民主教育,即培养学生民主意识和能力的教育。
民主意识主要指平等意识,每个社会成员都是平等的国家公民,享有平等的民主权利。
民主意识还指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感。
每个社会成员对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都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回溯历史,人类民主平等,做国家主人的愿望由来已久。
俯瞰今天,世界及我国都进入了民主法治社会,民主进程已不可阻挡。
当今时代需要的不再是只知顺从主子的奴仆,而是懂得人的尊严,具有独立完整的人格,既能享受民主权利,又能承担社会责任的具有民主意识和能力的社会公民。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施现代民主教育,还是沿袭传统专制做法,这关系到我们是否在旅行教师职责,是否在为祖国培养合格公民。
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至今还有许多教师有意无意地沿袭了传统教育中的专制理念和习惯做法。
缺乏民主平等观念,放不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在学生面前摆出全知全能,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
采用传统的“人治”模式,靠个人威信管理班级。
忽视学生个体差异,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拔苗助长”。
对学生简单粗暴,甚至实施高压,体罚、变相体罚手段,美其名曰“负责任”,出了问题还喊冤!殊不知,这种高压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往往心态扭曲,形成奴性人格,不符合未来社会的要求。
这种“负责任”的教师实际正在干着对学生,对未来社会“极不负责任”的事情!
四、坚持素质教育,抵制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的不合理已经被人们公认。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民主、文明、开放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理想的教育模式。
它符合现代及未来社会的要求,体现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普遍愿望,代表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中国教育的希望。
应试教育在中国历史悠久,根基牢固,在思想上难以肃清其余毒。
何况,近年来一些竞争激烈的大城市,尤其一些所谓的名校,已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应试教育操作体系。
因此,“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
”曾经让人感到惊讶,而今,素质教育音讯寥寥,偃旗息鼓,人们几乎羞于提及!应试教育卷土重来,大张旗鼓,却不再有人奇怪!
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良知的教师,当你承受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当你面对个人名利和社会使命、学生发展的抉择的时候,选择后者就是坚守师德!换言之,工作中把学生当人看(而不是自己利益的砝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幸福和社会发展需要来施教,这就是师德!
综上所述,现代教师的师德应该包括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关心、热爱学生,潜心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有现代人文观和民主教育理念;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有渊博的学识并孜孜以求,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来适应和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等内涵——这就是现代教师应具备的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