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辐射加热器种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综述了红外加热元件的发展、优势及原理,分析了8种远红外加热元件的特点及结构,并指出用黑体作为辐射体已成为红外加热元件的一大趋势。要使我国的涂装烘干工艺发展到更高的水平,应该使红外加热元件更加完善,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关键词:漆膜固化;红外加热元件;匹配吸收

0引言

从1939年美国福特公司首次将红外灯用于漆膜固化至今,已经有近70年的历程[1]。在近70年里,红外加热装置在不断完善,并在烤漆房中逐渐普及。现在采用红外与对流复合加热或是单采用红外加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2]。红外烘干不仅仅在涂装业,还在纺织、食品加工、木材、农产品、海产品等各行业广泛应用。

简述红外固化漆膜技术制备及进展

1红外加热30年的发展历程

1.1红外加热浪潮(1973—1983年)

1973—1983年,世界各国都在本土大力推荐红外或远红外加热技术,日本、苏联、美国、西欧先后以文件、计划形式推广,中国尤甚,以国发[42号]文件推广远红外。当时远

红外加热被誉为“划时代”的节能技术,国家推出推广资金,大搞群众运动,从1978—1983年,用远红外改造和新建的烘干炉、脱水炉、固化炉达280万kW,全国各地报道均有30%以上的节能效果。

1.2红外加热的发展(1983—1993年)

伴随着红外“匹配吸收”理论、辐射传热理论、热传递动力学理论的深入研究,红外加热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匹配吸收是红外加热节能的理论基础。匹配吸收针对薄制品(后面内容有详细介绍),尤其是极薄的有机物制品有明显的节能效果,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制品太少,科学工作者对怎么应用“匹配吸收”理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红外加热实为辐射加热,辐射传热效率高,对大面积物品而言,温度均匀性成为关注的焦点,科学工作者用“低温辐射传热技术”圆满解决这一难题,达到了±4.5℃加热温场。红外元件实为电热元件。单纯把它理解为辐射系数高、红外加热效率高的电热元件的说法是片面的。科学工作者推导出了实现元件以辐射传热为主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提出了红外加热特有的公式:能源辐射转换效率系数。诸如以对流传热为主的暖气片涂上红外涂料,便成为“红外元件”的错误提法

有了理论依据,红外加热元件的应用领域、应用方式不断扩大。红外加热的方向性———元件与工件相对位置是传热干燥脱水固化存在的问题,在红外加热中却十分突出,对辐射场的强度均匀性,温度均匀性,对流场温度均匀性的研究,成功解决了在连续式烘干炉中红外加热的温度均匀性这一

难题。

1.3红外加热趋势(1993—2003年)

点、面、线辐射源的热能被工件的直接利用率是很低的,人们采用抛光金属为反射罩,由于难以清理,导致使用过程中热效率大幅下降。红外加热的温度均匀性,不同炉砖、炉型、工件形状和质量均有很大关系,给设计施工应用带来极大麻烦,关键问题是炉内对流场的干扰,使红外加热炉的温度均匀性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红外加热属于辐射传热,其特别之处在于升温迅速,断电热消失惯性小,如何实现这一基本特点,科学工作者始终在思考这一难题,即快速加热技术。反射罩污染,匹配吸收实践应用,对流场温度均匀性的研究,辐射传热的强化,一系列理论技术问题的突破,我国国家红外中心1993年率先提出了红外加热———快速加热,瞬间加热,爆炸加热的新思路———高红外加热思路在技术上有

三项重大突破,选择全面“匹配”吸收的元件,克服对流场对温度均匀性的影响,实现物料分级的加热干燥与脱水,红外加热成为了节能技术。

2红外线固化与传统固化方式对比

传统的热风循环式加热炉主要是靠对流的方式加热工件,使漆膜固化;而红外线干燥固化炉主要依靠辐射加热的方式,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使涂层升温,从而使漆膜固化[3]。红外固化与传统固化方式相比,它的优点在于:

(1)能源利用率提高。热风循环对涂料进行加热的时候必须先对被涂物周围的空气进行加热,而红外线加热不需要加热介质,直接可把热以辐射的形式传到被涂物上,使漆膜由内到外固化。(2)提高了漆膜固化质量。热风循环加热产生的对流会把空气中的粉尘等污染物带到漆膜表面,而红外固化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传统的热风循环只能加快漆膜表面的固化速度,对漆膜内部几乎不起什么作用,容易产生“鼓包”、“皱纹”等现象,而远红外固化对漆膜是从内到外干燥,所以克服了容易出现“鼓包”、“皱纹”等缺点。(3)占地面积小。红外线辐射固化不需要换热设备、管道、阀门等,所以它的占地面积小,投资少。(4)环保。与有

些用可燃气体、液体和煤做燃料的加热炉相比,红外固化没有废气、粉尘等污染物排出。(5)缩短了烘干时间。这种烘干方式升温快,漆膜是从内向外烘干的,与溶剂挥发方向一致,可缩短烘干时间。据统计红外线辐射漆的固化时间约为对流加热固化时间的1/2~1/10。(6)安全系数高,改善劳动条件,同时易于实现自动化;起停速度快、热惯性小、操作简单、持久耐用。远红外线固化也有自身的缺点。如配电、用电都比燃油加热式烤漆大。再者,辐射加热不适用于形状复杂,有高凸深凹正反表面的物体。对于汽车可以通过扇面反射、合理布局,再加上涂层基体的散射,使所有需要涂装的表面均不存在盲点[4]。

3红外线加热原理

目前在红外加热机理的讨论中存在匹配与非匹配论两种观点[5]。匹配吸收论认为,辐射源的辐射能谱与被加热物的主吸收带波长分布对应时,会引起物料分子产生共振吸收,从而达到升温加热的目的。因此,辐射源的工作波段应选择与被加热物主吸收带相同;非匹配吸收论认为,当入射辐射能谱避开物料的吸收峰时,能进入物料内部,具有较深的穿透能力,使物料分子激发或通过各振动膜间的耦合来实

现能量转移,有利于物料的内部加热,即工作波段应选择避开被加热物的吸收峰。这两种理论在吸收定律的基础上是统一的,如何选择红外加热波段是看被加热对象的厚度,若是物料的厚度很小(l远远小于d),红外线辐射一般能穿透,可选用匹配吸收理论。而当物料的厚度很大(l远远大于d)时,辐射不能穿透,这时就选择非匹配理论。红外线烘干的漆膜就是薄物料,它的烘干机理就是匹配吸收理论。漆膜对热量利用吸收率如式(1)所示。

α(λ)—光谱吸收系数,是材料和波长的函数,对于给定的材料,随λ而变;

l—为涂层的厚度;

d—为穿透深度,等于1/α(λ)。

可见当涂层l很小时,为使热利用率提高,应选择λ使α(λ)尽可能大,α(λ)为极大值时,λ对应物料的主吸收峰—匹配吸收。被烘干的涂料基本上都是有机物、高分子化合物以及含水的物质[7],它们吸收红外线波长范围大多数在2~20μm之间,如果用2~20μm的红外线照射物体的话,这种物质就会与电磁波产生共振,而引起激烈的振动,物体的温度就会上升,达到加热的目的。从光谱学的分析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