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千伏避雷器实验报告

10千伏避雷器实验报告

10千伏避雷器实验报告

山西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演示实验实验报告范文

实验目的: 1.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此类实验建立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与思维; 记忆合金水车: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特殊的功能材料,它可以记住加工好的形状,当外力或温度改变使其形状发生改变的时候,只要适当的加热就可以恢复原来的形状。该装置让所选记忆合金周期性地与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接触,形状随之周期性地变化,从而驱动水车轮的转动,形象地展示了热变为功的过程和形状记忆合金的特性和用途。 该种形状记忆合金为镍钛合金,有双程记忆功能(即能记忆温度高低两种情况下的形状)可以有上百万次的变形和恢复。镍钛合金还有相当好的生物相容性,相变温度较低,约在40-50℃,医学上用于脊柱侧歪、骨骼畸形等的矫正。 低温差热机:可以利用比环境温度高4℃的任何热源,使一组活塞运动并推动转轮运转,是一种很好的利用低温热源的热机,可以利用不高的温度差实行热工转化。主要应用在于能利用传

统热机无法利用的能量来源。 经典置换式热气机:利用酒精灯的热量驱动一组活塞、连杆和转轮往复运动,工作物质为封闭在透明活塞筒中的空气。活塞和工作物质在往复过程中完成吸放热和能量转化,工作过程形象直观,是对热力学定律和热机原理极好的阐释。其透明活塞材料为石英玻璃,主要特点是热胀冷缩系数小,透光性好。耐腐蚀性强。 投影式伽耳顿板:可以用来验证大量随机物理事件共同遵循的统计物理规律。统计物理规律因等概率假设则其结果可靠,在应用方面很广泛,比如相对论基本假设的提出等等。 辉光盘:利用低压气体分子在在高频强电场中激发、碰撞、电离、复合的过程,外界声音影响电场分布从而影响电子运动,在盘上显示出形状变化的荧光。 昆特管(声驻波演示):利用管中泡沫小球在声驻波场中形成的“泡沫墙”将看不见的声波显示出来,实现了抽象概念的具象化。该装置的缺点是无法消除静电的影响:泡沫小球帖在管内壁上。 气柱共鸣声速测量装置:通过气柱共鸣测量

10KV避雷器试验报告

检测试验报告 客户名称:淮北供电公司 工程名称:淮北滂汪110kV变电站工程 项目名称:10kV氧化锌避雷器 检验时间:2012年8月27日 报告编号:AHQH—RET/KG19—001—022 报告编写/日期: 报告审核/日期: 报告批准/日期: (检测报告章) 安徽强华电力工程检测试验有限公司

检测试验日期:2012 年8月27号报告编号:AHQH-RET/KG19-001 样品名称:10kV氧化锌避雷器 设备安装位置:10kV线路10开关柜 三、直流泄漏电流及参考电压测量:温度:34℃湿度55% 五、本次检测使用仪器: (以下空白) 试验人员:

检测试验日期:2012 年8月27号报告编号:AHQH-RET/KG19-002 样品名称:10kV氧化锌避雷器 设备安装位置:10kV线路9开关柜 三、直流泄漏电流及参考电压测量:温度:34℃湿度55% 五、本次检测使用仪器: (以下空白) 试验人员:

检测试验日期:2012 年8月27号报告编号:AHQH-RET/KG19-003 样品名称:10kV氧化锌避雷器 设备安装位置:10kV线路8开关柜 三、直流泄漏电流及参考电压测量:温度:34℃湿度55% 五、本次检测使用仪器: (以下空白) 试验人员:

检测试验日期:2012 年8月27号报告编号:AHQH-RET/KG19-004 样品名称:10kV氧化锌避雷器 设备安装位置:10kV线路7开关柜 一、铭牌及安装位置: 二、绝缘电阻测量:温度:34℃湿度55% (单位:MΩ) 三、直流泄漏电流及参考电压测量:温度:34℃湿度55% 四、结论判断 五、本次检测使用仪器: (以下空白) 试验人员:

静电演示仪器与实验

静电演示仪器与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 【实验目的】 1、掌握静电特点,分析研究静电演示仪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 2、熟悉静电仪的结构原理用途及使用方法。 3、初步掌握检查静电演示仪器性能的方法。 【实验器材】 验电器、静电起电机、有机玻璃棒、橡胶棒、感应起电盘、验电羽、平板电容器、尖形导体、富兰克林轮、金属网罩、丝绸、毛皮、起电拍、旋转支架。 【做好静电实验的关键】 首先静电学比较抽象,要做成功实验首先要对实验原理有一个深入准确的理解,其次要考虑影响实验的客观因素,最后就是在实验中要学会创新的思考,试着用新型的方法去完善改进实验的步骤和方法。首先我们要了解静电实验的特点,一是:静电实验的的高压性,一般可以达到几千甚至几万福特的电压,传统意义上的绝缘体都很容易被极化从而流逝电荷,因此解决绝缘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绝缘问题。 1、选择合适的材料 静电演示实验中,各种绝缘材料都应该选择绝缘性能较好的材料例如塑料板、有机玻璃、石蜡等。 2、要保持绝缘体表面的清洁干燥。 3、应注意环境的影响 如果空气的湿度较大空气的导电性能就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教师在带领学生做这个实验时要注意天气的变化。 4、要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除了做好景点实验前的绝缘检查外,实验的临场发挥和处理也有是非常重要的,操作仪器时要格外谨慎,导线不要接触桌面和地面,不用的仪器尽量要方的远一些,手握绝缘柄,务必要尽量使手远离导体。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及其解释】 (一)摩擦起电与电荷守恒 1、摩擦起电 两种不同的物质接触时,常有电子从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上,从而 使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现象解释检验带电种类的方法用丝绸往一个 方向摩擦玻璃棒,然后将玻璃棒与验电器接触。验电器指针 张开 丝绸摩擦后的玻 璃棒带电 用氖泡与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 接触,发现氖泡下端发光,则丝绸 摩擦后的玻璃棒带正电。 用毛皮往一个 方向摩擦橡胶棒,然后将橡胶棒与验电器接触。验电器指针 张开 毛皮摩擦后的橡 胶棒带电,且与玻 璃棒电性相反 用氖泡与毛皮摩擦后的橡胶棒 接触,发现氖泡下端发光,则毛皮 摩擦后的橡胶棒带负电。

避雷器试验报告模板

金属氧化锌避雷器试验报告 试验站名500kV 忻州变电站 型号Y10W1-200/520W 运行编号1#主变220kV侧避雷器额定电压(kV)200 持续运行电压(kV)156 制造厂家抚顺电瓷制造有限公司出厂编号51341/51250/51242出厂日期2005.12.06 投运日期2006.07.12 环境温度(℃)26 相对湿度(%)30 一.直流1mA电压U1mA及0.75U1mA下的泄漏电流 测试部位上节中节下节 A相U1mA(kV) 初值149.3 - 149.8 实测值150.0 - 150.4 初值差(%) 0.47 - 0.40 I(uA) 初值12.0 - 9.0 实测值18.4 - 20.7 初值差(%) - - - B相U1mA(kV) 初值152.2 - 149.2 实测值151.7 - 151.2 初值差(%) -0.33 - 1.34 I(uA) 初值16.0 - 15.0 实测值18.0 - 16.7 初值差(%) - - - C相U1mA(kV) 初值148.1 - 153.1 实测值150.3 - 152.0 初值差(%) 1.49 - -0.72 I(uA) 初值10.0 - 13.0 实测值22.3 - 15.9 初值差(%) - - - 试验仪器直流高压发生器仪器编号苏州海沃Z-VI-03试验标准: 1.U1mA初值差不超过±5%且不低于GB 11032规定值(注意值) 2. 0.75U1mA下的泄漏电流初值差≤30%或≤50 uA(注意值) 二.底座绝缘电阻 测试相别A相B相C相 测试结果(MΩ)10000 10000 10000 试验仪器绝缘电阻测试仪仪器编号日本共立3124-03 试验标准: 1.底座绝缘电阻≥100MΩ 三.放电计数器功能检查 检查相别A相B相C相 动作情况正常正常正常

中学物理实验教案-实验二:尖端放电演示

实验二:尖端放电演示实验教案 姓名:王振雨班级:2013物理2 学号:201317030220 一、实验目的: 观察尖端放电产生的现象,加深了解尖端放电的知识。 二、实验仪器: 高压电源、蜡烛、电风吹焰仪 三、实验原理: 在静电平衡时,导体所带的电荷仅分布在导体的表面,且导体表面上的电荷分布于导体的表面形状有关;导体表面越尖锐的地方,聚集的电荷量越大,该处附近的电场强度也越强,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尖端附近的空气中残存的少量离子做加速运动,那些被加速的离子与空气分子碰撞时,使空气分子电离,从而产生大量新的离子,与针尖上极性相反的离子被吸引到针尖上,与针尖上的电荷发生中和,极性相同的离子受到排斥而飞向远方,形成了“电风”。这就是导体的尖端放电现象。也就是这“电风”,把尖端附近的蜡烛火焰吹向了远离尖端的一边。而我们所听到的“吱吱”声,是由于高压电源产生的,说明我们需要在足够高的电压下才能完成实验,我们所感受到的静电现象,也就是“电风”里的离子运动形成的。当电压越来越高时,电风也会越来越大,到一定程度下就可以把烛焰吹灭。 四、实验演示: 其实我们尖端放电试验的仪器很简单,实验也很容易,他们由高压电源,电风吹焰仪,以及最重要的蜡烛组成,现在,我们将高压电源的输出端(正极)连接到实验用的针形导体上,并让电源的接地线接触地面;点燃蜡烛,是不是看到烛焰和平常的异同。接下来我们接通电源,打开高压电源开关,将针形导体尖端靠近点燃的火焰底部。大家猜想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首先,我们听到了“吱吱”的响声,还看到了烛焰向远离尖端的一方偏斜,其实,当我们走近尖端的位置,还能感到有静电的存在,并向自己迎面扑来。当我们慢慢加大电压,看到烛焰倾斜程度越来越明显,甚至火就要熄灭了,这就是导体的尖端放电现象。 1

自然电磁现象演示实验讲义

自然电磁现象演示实验 讲义 主编:江光裕 南昌航空大学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2010年9月

阻尼摆和非阻尼摆演示 一、演示目的 演示涡电流的机械效应 二、实验原理及装置 磁感应,在大块导体内将产生涡电 流,再据楞次定律,涡电流在磁场 中受到的安培力必定阻碍导体的运 动,这就是电磁阻力。装在摆上的 导体片在磁场中摆动也要受到电磁 阻力。改变导体片的结构,使涡电 流减少,则阻尼力也将减少。 三、实验操作及现象: 1.先不通入励磁电流,使阻尼 摆在两极间作自由摆动,可以观察 到在轴尖处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作用下,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摆才停止下来。 2.接通励磁电源(12伏),则在两磁极间产生很强的磁场。当阻尼摆在两磁极间左右摆动 时,根据愣次定律阻尼摆内产生感应电流(涡电流),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引起感应电流 的原因,现在,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是来自摆的摆动,因此感应电流的效果是产生阻力,使 摆动迅速停止。 3.用非阻尼摆代替阻尼摆作如上实验,可以观察到其摆动仍需经过较长时间才停止。这 是因为非阻尼摆上有许多隔槽,使得涡电流大为减小,从而使阻尼作用不明显。 能量转换轮 一、演示目的 演示电能、磁能、机械能、光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南昌航空大学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1

二、实验原理: 本装置有一个大的转轮,轮子一圈镶有许多永磁铁。在轮子右侧上有一个通交流电的电磁铁。电磁铁通电时,产生交变磁场,电能转化为磁能;转轮内的磁铁在该磁场的磁力作用下带动转轮转动,磁能转化为机械能;旋转的轮使得永久磁铁的磁场运动,又使左侧闭合线圈中产生感生电流,被转化成电能,并通过发光二极管转变为光能。 三、操作与现象: 1. 打开箱体前面板上的开关,使源盘右侧铁芯产生变化的磁场; 2. 轻轻转动大圆盘(内有永磁铁),使其转动起来,经过两磁场的相互作用,圆盘越转越快; 3. 观察圆盘左侧线圈中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情况; 4. 实验结束,关闭电源。 磁悬浮哑铃 一、演示目的 演示磁学的奇妙应用。 二、演示原理: 将磁浮转子的针端抵住横挡板,转动尾部,观察其悬浮,等到转子不再转动,观看转子是否能够悬浮。 三、实验仪器: 2 南昌航空大学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物理演示实验

大连海事大学 《物理演示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Syllabus for INTRODUCTION OF PHYSICAL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课程编号新 000000000 原13012200 学时/学分18/1 开课单位物理系考核方式考查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执笔者牟恕德 编写日期 2008年3月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所有物理定律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建立在对客观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物理演示实验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记忆,激发兴趣,诱导思考,纠正错误观念,能使学生真实感地看到支配物理现象的规律如何起作用,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习物理实验知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1、培养和提高学生基本的科学实验能力,其中包括: 自学能力:通过自行阅读实验教材和其它资料,能正确概括出实验内容、方法和要求,做好实验前的准备; 动手能力:借助教材《物理演示实验》和仪器说明书,正确调整和使用仪器;安排实验操作顺序,把握主要实验技能,排除实验故障;掌握常规物理实验仪器的使用,掌握科学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科学实验报告的形成,为进一步学习和从事科学实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析能力: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表达能力: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曲线,正确表达实验结果,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 2、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要求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遵守纪律、遵守操作规程、爱护公共材物、团结协作的优良品德。 物理演示实验是面向全校各年级学生的开放式实验选修课,共18学时;学生可自主安排在计划课表内任何时段来上课。 二、课程简介 《物理演示实验》将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中不易观察到的或习以为常而未引起注意的物理现象突出地显示出来,把实际较为复杂的现象,在课堂演示的条件下分解出有意义的部分,从兴趣和提高关注度出发,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建立物理思想,培养学生根据物理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演示实验片广开学生眼界,介绍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的新技术、新发明、新材料、新探索、新成果,分享现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喜悦。 INTRODUCTION OF PHYSICAL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displays the physical phenomenon which is unobservable in daily life and production practice, or is accustomed and thus not given attention. It draws out the significative parts from real complex phenomenon through the demonstration in class. In view of the students' interest,physical demonstration experiement may cultivate students' exploring spirit and inducts them to observe and think so that they can found physical idea and possess the abilities to analyse and solve questions according the physical theories. Physical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introduces new technique, new invention, new exploration and new production in modern technology and so widen students' eyereach and make students enjoy the flying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3.静电实验研究 实验报告

静电实验研究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掌握静电的特点分析静电演示实验成功的关键。 2、掌握静电学的主要实验的演示方法掌握韦氏起电机和范德格拉夫起电机的构 造及使用方法。 3、加深对静电现象及其原理的理解。 【实验器材】静电计 韦氏起电机、范德格拉夫起电机、验电器、验电羽、金属网、尖形布电器、平行板电容器、枕形导体、球形导体、起点盘及静电除尘装置、绝缘体等。 【仪器介绍】一、验电器 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质是否带电的仪器。验 电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当带电物质接触金属球 时就会有很少的带电粒子传到验电器上面金属箔 就会张开。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和物质带电 量的大小成正比。 利用验电器判断物质所带电量正负的方法很简单先将一个物体与球接触再将另一个物体与 球接触张角变大表明两物体带同种电荷张角变小或张角先变小后变大表明两物体带异号电荷。 二、静电计 将验电器装上刻度盘与金属底座就构成了一个静电计静电计的示意图如右图 静电计可以测量

带点物质的电势。将带点物质连接到小球上显示的就是对于地面的电势。将两个物体分别接于金属球和底座测得的就是两物体的电势差。 三、 起电机 1、 韦氏起电机韦氏起电机是实验室常用的起电 机示意图如下 图 1 验电器示意图 图 2 静电计 图 3 韦氏起电机示意图

韦氏起电机是利用静电感应原理制作的它靠莱顿瓶积累电荷。当积累的电荷达到一定的数量两个金属球就会放电。 2、范德格拉夫起电机 图4 范德格拉夫起电机 范德格拉夫起电机是利用橡胶皮带将负电荷从内部不断的运送到电极上使电机所带的电荷越来越多电势也越来越高。理论上对地电位可以达到无穷大。 【实验内容】 实验一演示感应起电 1、摩擦起电 两种物质相互摩擦电子在力的作用下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两个物体就会带异号电荷。 丝绸摩擦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橡胶棒带负电。 带电玻璃棒接触验电器验电器有张角。带电橡胶棒接触验电器张角闭合。 可见两个带异号电荷。 2、感应起电 将带电物体靠近导体由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导体靠近带点物质的部分会带异号电荷远离的部分带同种电荷。 将带电玻璃棒靠近验电器验电器有张角可见感应起电。将一个接地的导线接触验电器验电器的张角闭合。将导线离开验电器玻璃棒也远离验电器验电器又有张角表明验电器带电。接地的导线使验电器上与玻璃棒同号的电荷传到地上验电器上就只有与玻璃棒异号的电荷。这时拿带电橡胶棒接触验电器验电器张角闭合。

避雷器试验报告

环境温度:25℃相对温度:66% 试验日期: 2014年11月9日 安装位置:河池市汇华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1、基本数据 型号规格YH5WS-17/50 制造厂商 直流参考电压≥25KV 持续运行电压13.6KV 生产日期2014年7月 设备编号 A相B相C相 2、外观检查 技术要求外形完好,无破损现象。检查结果良好 3、绝缘电阻测试(GΩ)使用仪器:MODEL3125 相别 项目 A相B相C相技术要求 试前绝缘>99.9 >99.9 >99.9 35KV及以下绝缘电阻不低于 1000MΩ。 试后绝缘>99.9 >99.9 >99.9 4、泄漏电流1mA下的直流参考电压(U DC)使用仪器:ZGS型直流高压试验发生器 设备编号1mA直流参考电压表值(U DC)KV 技术要求A相26.9 UDC U1mA应符合制造厂规定值,变化不 应大于+5%。 B相 27.0 C相 27.1 5、0.75倍直流参考电压(U DC)下的泄漏电流使用仪器:ZGS型直流高压试验发生器 设备编号0.75倍直流参考电压泄漏电流μA。技术要求A相 3 0.75倍U1mA下泄漏电流不应大于50μA。 B相 3 C相 4 结论: 符合Q/GXD126.01-2009《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及产品技术要求。 评定等施工单位试验人员

环境温度:25℃相对温度:66% 试验日期: 2014年11月9日 安装位置:10kV六圩镇线批发市场开发中心支1号杆 1、基本数据 型号规格YH5WS-17/50 制造厂商 直流参考电压≥25KV 持续运行电压13.6KV 生产日期2014年7月 设备编号 A相B相C相 2、外观检查 技术要求外形完好,无破损现象。检查结果良好 3、绝缘电阻测试(GΩ)使用仪器:MODEL3125 相别 项目 A相B相C相技术要求 试前绝缘>99.9 >99.9 >99.9 35KV及以下绝缘电阻不低于 1000MΩ。 试后绝缘>99.9 >99.9 >99.9 4、泄漏电流1mA下的直流参考电压(U DC)使用仪器:ZGS型直流高压试验发生器 设备编号1mA直流参考电压表值(U DC)KV 技术要求A相26.9 UDC U1mA应符合制造厂规定值,变化不 应大于+5%。 B相 26.8 C相 27.0 5、0.75倍直流参考电压(U DC)下的泄漏电流使用仪器:ZGS型直流高压试验发生器 设备编号0.75倍直流参考电压泄漏电流μA。技术要求A相 3 0.75倍U1mA下泄漏电流不应大于50μA。 B相 4 C相 3 结论: 符合Q/GXD126.01-2009《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及产品技术要求。 评定等施工单位试验人员

物理实验报告之避雷针

物理实验报告之避雷针 实验目的:观察理解尖端放电 实验仪器:模拟避雷针装置,高压电源。 实验原理:当避雷针演示仪接通静电高压电源后,绝缘支架上的两个金属板带电了。在极板间电压超过1万伏时,由于导体尖端处电荷密度大于金属球处,所以金属尖端附近形成了强电场,在强电场的作用下,空气分子被电离,致使极板和金属尖端之间处于连续的电晕放电状态,即尖端放电现象。而金属球与极板间的电场不能达到火花放电的数值,故金属球不放电。在实际应用中,尖端导体与大地相连接,云层中的电荷通过导体与大地中和,因而避免了人身和物体遭到雷电等静电的伤害。 【实验操作与现象】 1.将静电高压电源正、负极分别接在避雷针演示仪的上下金属板上,把带支架的金属球放在金属板两极之间。接通电压,金属球与上极板间形成火花放电,可听到劈啪声音,并看到火花。若看不到火花,可将电源电压逐渐加大。演示完毕后,关闭电源。 2.用带绝缘柄的电工钳将带支架的顶端呈圆锥状(尖端)的金属物体也放在金属板两极之间,此时金属球和尖端的高度一致。接通静电高压电源,金属球火花放电现象停止了,但可听到丝丝的电晕放电声,看到尖端与上极板之间形成连续的一条放电火花细线。若看不到放电火花细线,将电源电压提高。演示完毕后,关闭电源。 注意事项: 1.由于电源电压较高,关闭电源后,不能完全充分放电,故每一步演示后都应取下电源任一极与另一极接头相碰触人工进行放电,以确保仪器设备和操作者的安全。 2.晴天演示电源电压应降低些,阴天演示电源电压应提高些。

实验原理应用: 避雷针 其实所谓的“避雷”,并不是阻挡,相反是靠“吸引”来中和电荷,似乎叫“引雷针”更合适。所以避雷针一定要高于被保护的建筑物的突出部分,因为在突出部分能形成畸形的电场,在雷电形成的电路导向地面时就会受到畸形电路的影响,从而改变方向,转向避雷针,而避免了击中建筑物。这样,在避雷针的一定高度下也就形成了一定的安全保护区。保护区的范围跟避雷针的高度是有关的 心得体会:生活中应用尖端放电的例子数不胜数,通过这次演示实验,使我了解了生活中处处存在物理。因此我们要细心并认真的观察生活,并且不断思考。

大学物理尖端放电演示实验

实验名称:尖端放电 演示内容:演示尖端放电原理的应用:避雷针。 仪器装置:高压电源、模拟避雷针装置。 【实验原理】 当避雷针演示仪接通静电高压电源后,绝缘支架上的两个金属板带电了。在极板间电压超过1万伏时,由于导体尖端处电荷密度大于金属球处,所以金属尖端附近形成了强电场,在强电场的作用下,空气分子被电离,致使极板和金属尖端之间处于连续的电晕放电状态,即尖端放电现象。而金属球与极板间的电场不能达到火花放电的数值,故金属球不放电。在实际应用中,尖端导体与大地相连接,云层中的电荷通过导体与大地中和,因而避免了人身和物体遭到雷电等静电的伤害。如高层建筑物顶端都安有高于屋顶物体的金属避雷针。 【实验操作与现象】 1.将静电高压电源正、负极分别接在避雷针演示仪的上下金属板上,把带支架的金属球放在金属板两极之间。接通电压,金属球与上极板间形成火花放电,可听到劈啪声音,并看到火花。若看不到火花,可将电源电压逐渐加大。演示完毕后,关闭电源。 2.用带绝缘柄的电工钳将带支架的顶端呈圆锥状(尖端)的金属物体也放在金属板两极之间,此时金属球和尖端的高度一致。接通静电高压电源,金属球火花放电现象停止了,但可听到丝丝的电晕放电声,看到尖端与上极板之间形成连续的一条放电火花细线。若看不到放电火花细线,将电源电压提高。演示完毕后,关闭电源。 【注意事项】 1.由于电源电压较高,关闭电源后,不能完全充分放电,故每一步演示后都应取下电源任一极与另一极接头相碰触人工进行放电,以确保仪器设备和操作者的安全。 2.晴天演示电源电压应降低些,阴天演示电源电压应提高些。 3.静电高压电源是用一号电池供电,改变电池伏数(即改变电池电压输出电

尖端放电论文

尖端放电 本周我们又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物理演示实验课。这次的演示实验大多数都是跟电磁学有关的,跟我们正在学习的内容紧密相联,增长了见识又加深了对课本的理解。 本次课上看到了许多有趣的实验,像尖端放电,卢瑟福散射实验,电磁阻尼摆等等,每一个都让我印象深刻。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尖端放电,这也是本次实验课中最危险的。尖端放电这个词我们从小就听说了,原先就是知道电能从尖的地方释放出去,并不明白其原理。到了中学时期,老师给做了“电风转筒”,“电风吹烛”等趣味物理实验,使我对电学的神奇现象更加的感兴趣了,直到本学期上了大学物理课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尖端放电简单的说就是在强电场作用下,物体尖锐部分发生的一种放电现象。他属于一种电晕放电。这是因为导体尖锐处曲率很大,电荷面密度就大,因而电势梯度大,尖端附近的电场特别强,当场强超过空气的击穿场强时就会发生空气被电离的放电现象,叫做尖端放电。 尖端放电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小的方面主要是电子打火装置,比如打火机,燃气炉,燃气热水器等都是靠尖端放电产生的火花来点火的。由于这种放电的能量较大,所以其引燃引爆及引起人体电击的危险性较大。大的方面主要就是避雷针。当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建筑物会感应上与云层相反的电荷,这些电荷会聚集到避雷针的尖端,达到一定的值后便开始放电,这样不停的将建筑物上的电荷中和掉,永远达不到会使建筑物遭到损坏的强烈放电所需要的电荷。 将尖端放电知识与静电屏蔽知识结合起来就可以应用到生活中更多的地方,比如在高压带电作业中工人常常穿上用金属丝或导电纤维织成的均压服,这样可以对人体起屏蔽保护作用,避免人受到电击伤害。还有家喻户晓的鸟巢,运用的不是避雷针,而是避雷网。“鸟巢” 的整个“钢筋铁骨”就是一个“笼式避雷网”。为了防止雷击对人体的伤害,场馆内人能触摸到的部位上,比如钢结构,都作了特殊处理,抵消了雷电对人的影响,绝对不会伤害到人。同时,“鸟巢”内几乎所有的设备都和避雷网连接,保证雷电来临的一瞬间,能顺利将巨大电流导入地下,保证了场馆自身、仪器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利用它进行除尘工作。对于工厂烟囱中放出的煤粉颗粒,若在烟囱中加两个电极,一边是烟囱管,另一边是一根粗裸导线,加强其中的电场使其电离气体的能力加强,以便使煤粉带上电离出的电子而被正电极吸引而被除去。这是我自己的想法,不一定可行。 这次的演示实验课让我明白了许多,电学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正像中国一句古话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于自然及各种物理现象,如果我们能准确把握它们的规律,并合理运用,就会对人类的生活造福深远。而若忽视规律,不合理的滥用,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亦会造成灭顶之灾。

10kv避雷器试验报告

10kv避雷器试验报告 河南天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氧化锌避雷器试验报告 安装地点: AH4柜天气温度15? 试验日期:2014年11月10日相对湿度 68 % 相序 PB 型号出厂编号厂家出厂日期 A HY5WS-17/50 3295 郑州发达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2010.8 B HY5WS-17/50 3318 郑州发达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2010.8 C HY5WS-17/50 3301 郑州发达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2010.8 试验相目 A B C 元件绝缘电阻(MΩ) 5000 5000 5000 直流1mA时电压(KV) 27 27.1 26.8 直流1mA出厂值 (KV) 75%直流1mA电压下的电导电流(μA) 2 2 2 结论: 合格 备注: 无 试验负责人赖占杰试验人员张润朋 审核赖占杰校对张豪宾 河南天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氧化锌避雷器试验报告 安装地点: AH5柜天气温度15? 试验日期:2014年11月10日相对湿度 68 % 相序 PB 型号出厂编号厂家出厂日期 A HY5WS-17/50 3322 郑州发达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2010.8 B HY5WS-17/50 3296 郑州发达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2010.8

C HY5WS-17/50 3326 郑州发达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2010.8 试验相目 A B C 元件绝缘电阻(MΩ) 5000 5000 5000 直流1mA时电压(KV) 27 26.9 26.8 直流1mA出厂值 (KV) 75%直流1mA电压下的电导电流(μA) 2 3 2 结论: 合格 备注: 无 试验负责人赖占杰试验人员张润朋 审核赖占杰校对张豪宾 河南天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氧化锌避雷器试验报告 安装地点:AH8柜天气温度15? 试验日期:2014年11月10日相对湿度 68 % 相序 PB 型号出厂编号厂家出厂日期 A HY5WS-17/50 3339 郑州发达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2010.10 B HY5WS-17/50 3572 郑州发达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2010.10 C HY5WS-17/50 3337 郑州发达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2010.10 试验相目 A B C 元件绝缘电阻(MΩ) 5000 5000 5000 直流1mA时电压(KV) 26.7 26.8 26.9 直流1mA出厂值 (KV) 75%直流1mA电压下的电导电流(μA) 2 1 2 结论: 合格 备注: 无 试验负责人赖占杰试验人员张润朋 审核赖占杰校对张豪宾 河南天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静电实验研究 实验报告

静电实验研究实验报告 0710130947 张臣 2010年5月19日 【实验目的】 1、掌握静电的特点,分析静电演示实验成功的关键。 2、掌握静电学的主要实验的演示方法;掌握韦氏起电机和范德格拉夫起电机的 构造及使用方法。 3、加深对静电现象及其原理的理解。 【实验器材】静电计 韦氏起电机、范德格拉夫起电机、验电器、验电羽、金属网、尖形布电器、平行板电容器、枕形导体、球形导体、起点盘及静电除尘装置、绝缘体等。 【仪器介绍】 一、验电器 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质是否带电的仪器。验 电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当带电物质接触金属球 时,就会有很少的带电粒子传到验电器上面,金属 箔就会张开。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和物质带电 量的大小成正比。 利用验电器判断物质所带电量正负的方法很 简单,先将一个物体与球接触,再将另一个物体与 球接触,张角变大表明两物体带同种电荷,张角变小 图 1 验电器示意图或张角先变小后变大表明两物体带异号电荷。 二、静电计 将验电器装上刻度盘与金属底座,就构成了一个静电 计,静电计的示意图如右图: 静电计可以测量带点物质的电势。将带点物质连接到小球 上,显示的就是对于地面的电势。将两个物体分别接于金 属球和底座,测得的就是两物体的电势差。 三、起电机 1、韦氏起电机 韦氏起电机是实验室常用的起电机,示意图如下: 图 2 静电计

图 3 韦氏起电机示意图 韦氏起电机是利用静电感应原理制作的,它靠莱顿瓶积累电荷。当积累的电荷达到一定的数量,两个金属球就会放电。 2、范德格拉夫起电机 图4 范德格拉夫起电机 范德格拉夫起电机是利用橡胶皮带将负电荷从内部不断的运送到电极上,使电机所带的电荷越来越多,电势也越来越高。理论上,对地电位可以达到无穷大。 【实验内容】 实验一演示感应起电 1、摩擦起电 两种物质相互摩擦,电子在力的作用下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两个物体就会带异号电荷。 丝绸摩擦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橡胶棒,带负电。 带电玻璃棒接触验电器,验电器有张角。带电橡胶棒接触验电器,张角闭合。可见两个带异号电荷。

220kV避雷器试验报告

氧化锌避雷器试验报告 试验日期:2013年10月19日 220kV升压站避雷器试验报告 设备名称220kV升压站避雷器装设位置GISⅠ母页码: 1/1 一、铭牌: 型号Y10WF5-204/532 出厂日期2013.01 介质∕持续运行电压159kV 额定电压204kV 额定频率50HZ 直流1mA参考电压296kV 持续电流(阻性)250μA 生产厂家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 二、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及基座的绝缘电阻;环境湿度 40% 环境温度 16℃ 相别出厂编号基座绝缘电阻(GΩ)绝缘电阻(GΩ) A 102 3.5 16.1 B 98 4.2 15.6 C 97 3.8 17.2GΩ 三、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参考电压和75%倍参考电压下的的泄漏电流;: 试验项目试验要求 A B C 直流1mA下的参考电压(KV)≥296kV 298.6 299.9 298.6 75%参考电压下的的泄漏电流(μA)≤50μA20.2 19.7 20.6 以下空白 四、试验结论:合格 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五、试验仪器: MIT520兆欧表;直流高压发生器AST,NO:60-479 试验负责人贾飞试验者王小波仝敬坤 签名签名

氧化锌避雷器试验报告 试验日期:2013年10月19日 220kV升压站避雷器试验报告 设备名称220kV升压站避雷器装设位置GISⅡ母页码: 1/1 一、铭牌: 型号Y10WF5-204/532 出厂日期2013.01 介质∕持续运行电压159kV 额定电压204kV 额定频率50HZ 直流1mA参考电压296kV 持续电流(阻性)250μA 生产厂家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 二、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及基座的绝缘电阻;环境湿度 40% 环境温度 16℃ 相别出厂编号基座绝缘电阻(GΩ)绝缘电阻(GΩ) A 99 3.6 16.6 B 101 4.4 15.2 C 100 3.9 17.1 三、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参考电压和75%倍参考电压下的的泄漏电流;: 试验项目试验要求 A B C 直流1mA下的参考电压(KV)≥296kV 301.1 299.8 299.6 75%参考电压下的的泄漏电流(μA)≤50μA20.3 19.5 20.1 以下空白 四、试验结论:合格 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五、试验仪器: MIT520兆欧表;直流高压发生器AST,NO:60-479 试验负责人贾飞试验者王小波仝敬坤 签名签名

尖端放电的实验研究

尖端放电的实验研究 文/赵强 尖端放电现象是静电学的重要内容,有不少文献对尖端放电的演示实验(主要指烛焰偏向实验)作了论述,但结论不一,且存在一些不妥.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这一现象作一探讨,并结合有关文献观点谈一下笔者的分析,同时介绍笔者在教学中自创的新实验.以供同仁参考讨论. 一、尖端放电原理[1] 对尖端放电现象,教材通常的解释是:电荷在导体上分布时,导体的尖端处电荷最多,因而尖端附近的电场特别强.在尖端强电场的作用下,空气中残留的离子会发生激烈的运动.在激烈运动过程中,它们和空气分子相碰撞,会使空气分子电离,从而产生大量的新离子.与尖端上电荷异号的离子受到吸引而趋向尖端,与尖端上的电荷中和.与尖端上电荷同号的离子受到排斥,远离尖端形成“电风”. 二、“电风”问题的理论分析[2]、[3] 根据上面的解释,学生常提出这样的疑问:既然与尖端上电荷异号的离子受到吸引而趋向尖端,那么,这些离子流也应形成“电风”,它不是向外的“吹风”,而是指向尖端的“吸风”.不少文献的作者也持“吸风”的观点. 尖端放电时有没有“吸风”现象呢?要解释这一问题,就应对气体放电的物理过程作进一步分析.绝对纯净、中性状态的气体是不导电的,只有在气体中出现了带电粒子(电子、正离子、负离子)以后,气体才可能导电,并在电场作用下发展成为各种形式的气体放电现象.空气中含有数量很少的带电粒子,它们在电场的作用下会被吸向与之异号的电极,形成电流.此电流值极小,只能看作是微小的泄漏.但如果电场足够大时,吸向电极的带电粒子就会有足够的动能撞击中性气体分子使之电离,即发生碰撞游离.游离出来的带电粒子又参加到撞击中去,于是游离过程就象雪崩似地增长起来,称为电子崩.电场足够大时,这种电子崩可不必依赖外界游离因素而仅由电场作用自行维持和发展,这就形成了自持放电,发生自持放电的最低电场强度称为临界场强. 在大体均匀的电场中,各处的强场差异不大.任意某处形成自持放电时,电子崩所形成的空间电荷将促使其它部分电场增长,自持放电会很快发展到电极间的整个间隙,气隙即被击穿.击穿后的气隙间正负带电粒子分别顺着和逆着场强方向向电极运动,不会形成固定指向的“电风”,即不会有“吹风”或“吸风”现象. 在尖端电极的情况下,放电的发展过程有所不同.当电压还比较低时,尖端处的电场强度就有可能超过临界场强,即发生自持放电,由于离尖端稍远处场强已大为减弱,故自持放电只能局限在尖端附近的空间内,不能扩展出去.于是撞击游离产生的大量正负带电粒子大都集中在尖端附近,距尖端不过几个毫米,这一小区域我们不防称之为游离区.这样与尖端电荷同号的的带电粒子受到排斥而离开游离区,飞向远方,形成“吹风”现象.相反,与尖端电荷异号的带电粒子,受到吸引而趋向尖,并与尖端上的电荷中和.这部分趋向尖端的带电粒子大都分布在范围很小的游离区内,因而不会对外部形成“吸风”现象.教材中,有关尖端放电的插图中将游离区画得过大,又没加文字说明,是造成学生提出“吸风”疑问的主要原因. 三、“电风车”反冲运动的分析[4] 用感应起电机的两个电极分别给“电风车”带电,即分别使“电风车”带上正电荷或负电荷.两种情形下,“电风车”都会背离尖端指向而旋转,这是由于尖端放电时形成的“吹风”的反冲作用. 图1 如图1所示,此时“电风车”的尖端受到三个力作用:(1)异号电荷的吸引作用;(2)同号电荷对尖端的排斥作用;(3)异号电荷被吸引到尖端中和时的碰撞作用.(1)和(3)对尖端的作用相反,可以抵消.但不论尖端电荷的正负,由于(2)的排斥作用的存在,就使得“电风车”做反冲运动. 四、烛焰偏向的实验研究 (一)文献观点 “电风”作用下的烛焰偏向实验,是说明尖端放电现象和“电风”存在的常用方法.已有不少文献对烛焰偏向的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院系名称: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测控1001 姓名:王杰 学号:201048770114

人造火焰 一、实验原理 仪器下部是由半透明的材料制成的炭火造型,由于不同厚度的炭火造型各位置透光不同,在其下部的灯光照明下,较薄的地方显得火红,较厚的地方显得暗淡。火苗的形成:为了使火苗从炭火堆中窜出,在炭火模型的后面放置一面反射镜,上面刻有火苗状的透光镜,炭火模型与其镜中的像形成对称结构,中间形成一条透光缝,在缝的下部形成一根横轴,轴的四周镶满不同反射方向的小反光片,光源的光照射到反光片上,光源的光照到反光片上,随着轴的转动,光被随机的反射出来,让我们看到了火苗的存在。 二、演示方法 1、接通电源,观察视窗内似有熊熊烈火燃烧。 2、打开加热开关,还会有热风吹出,就像一座逼真的火炉。

电磁炮 一、电磁炮的结构原理 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力代替火药爆炸力来加速弹丸的电磁发射系统,它主要有电源、高速开关、加速装置和炮弹组成。 根据通电线圈磁场的相互作用原理,加速线圈固定在炮管中,当它通入交变电流时,产生的交变磁场就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加速线圈电流的磁场相互作用,使弹丸加速运动并发射出去。 二、使用方法 将炮弹放入炮管中距尾部25cm左右,摁下启动按钮即可发射炮弹。 三、注意事项 1、不要长时间频繁通电,防止线圈发热过度,影响使用寿命。不用时请将总电源插 头拔掉,切断电源。 2、由于三相交流电有相序之分,若所接相序与本仪器所要求相序不同,则炮弹会弹 出相反的方向。所以,发射时请勿站在炮筒尾部,此时将相序调换即可。

一、避雷针工作原理 带电导体的外表面是等势面,曲率半径小的地方电荷密度大。由于导体尖端的曲率半径极小,因而电荷密度极大,而导体表面外侧邻域内的电场与导体的电荷密度成正比,所以尖端邻域内有极强的电场,当电场强到使空气击穿时,就产生了尖端放电,导体上的电荷就不会再更多的积累,而是导体上的电荷会不断的流失,若在建筑物上安装这种尖端装置,则在雷雨季节就不会在建筑物上积累过多的电荷而遭雷击,装在建筑物顶上防止雷击的导体就是避雷针。 二、操作步骤 1、将绝缘支架上的两个金属圆板与静电高压电源输出端的两极相连,在下 板上放置一个上部呈球状的铜块调节板距,使球顶距上板1cm左右。 2、开启高压电源,当极板间电压超过10千伏时,铜球与上板间形成火花放电。 3、放电后,极板间电压消失,复又被加高电压。上述过程重复出现,在球 与上板之间形成断续火花放电,可听见噼啪声,并看到跳跃的火花。 4、用带绝缘柄的电工嵌将一个顶端呈圆锥状的铜块放在园板上。上述火花 放电现象立即停止。但可听到丝丝的电晕放电声。避雷针就是利用尖端放电来避免强烈火花放电的原理制成的。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浅谈混沌现象 ——介于确定与随机之间的运动摘要: 混沌现象是指发生在确定性系统中的貌似随机的不规则运动,一个确定性理论描述的系统,其行为却表现为不确定性不可重复、不可预测,这就是混沌现象。进一步研究表明,混沌是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固有特性,是非线性系统普遍存在的现象。牛顿确定性理论能够充分处理的多为线性系统,而线性系统大多是由非线性系统简化来的。因此,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程技术问题中,混沌是无处不在的。简单地说,混沌是一种确定系统中出现的无规则的运动。混沌理论所研究的是非线性动力学混沌,目的是要揭示貌似随机的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的简单规律,以求发现一大类复杂问题普遍遵循的共同规律。 关键词:混沌现象;非线性;阻尼摆;相平面。

4月25日的大物演示实验让我收获很多,感受良多。其中,尖端放电,热声效应与混沌现象等实验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其中的混沌现象更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参考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结合吴亚非老师在大学 物理课上所讲解的一些知识写下这篇论文式的物理实验报告。 “混沌”是确定论系统所表现的随机行为的总称。它的根源在于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所谓“确定论系统”,指描述该系统的数学模型是不包含任何随机因素的完全确定的方程。例如,一支简单摆的微小振动,由下面的线性微分方程描述: 其中φ是摆偏离竖直状态的小小的角位移,ω是摆的圆频率,即频率v乘以2π。它和振动周期T的关系是 这些都是我在大学物理中学过的知识,后面还会再推导一次。像式(7。1)这样的方程,它的解是完全确定的,可以写成 φ(t)=Asin(ωt)+Bcos(ωt)(7.3)两个常数A和B可以由初始条件,即t=0时的角位移φ(0)和角速度φ(0)完全确定。这里φ(t)表示微分dφ(t)/dt。因此,对于简单摆这样的系统,只要给 定了初始条件,它今后的运动就完全确定了,任何时刻t的角位移和角速度都可以精确地预言。如果初始条件发生些许小小的变化,摆的行为也变化不大,同样也可以精确预言。换句话说,摆的运动状态对于初始条件的细微变化并不敏感。随机运动的经典实例是植物学家布朗(R.Brown)1827年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液体中花粉颗粒的无规运动,也就是现在的布朗运动。我们可以试图用牛顿定律来描述布朗运动。设想一粒花粉飘落到液体中,它带着一定的初始速度,受到液体粘滞性导致的阻力,还受到成亿的液体分子的随机冲撞,也可能受到某种外力f(x)的作用。阻力通常正比于速度v=x’,但方向相反,可以写成-kx’,k是摩擦系数。根据牛顿定理有: mx’’=f(x)-kx’+随机力(7.4)这里的随机力只能用随时间无规则变化的随机数ξ(t)来代表。事实上在阻力作用下,花粉的速度的变化,也就是加速度x’’变的越来越小,甚至可以从方程(7.4)中忽略。于是我们得到 σ是一个参数,用来反映随机力的强弱。关于随机力ξ(t)我们所知甚少,只能假定它满足一定的概率分布,例如高斯分布;还可以合理地假定它的平均值为零,等等。这样,式(7.5)就成为一个典型的随机微分方程,即著名的朗之万(P. Langevin)方程。朗之万方程的理论也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备。例如,只要方程(7.5)中的两个系数k和σ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方程的解最终与初始条件没有关系,x会成为满足一定分布的随机数。从方程的解对初值变化根本无关的意义上说,这类随机微分方程描述的运动也是简单的。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运形态,往往既不是完全确定的,也不是完全随机的,而是介乎二者之间。对于这类运动,很长时期没有恰当的描述体系。混沌现象的理论,为更好地理解自然界提供了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