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 尔雅答案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毒理学习题及答案

毒理学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答案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化学致癌物:指能够引起或诱导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为肿瘤的一类化学物质。

2.终致癌物:指间接致癌物在活化过程中间产物是近致癌物,近致癌物进一步代谢活化生成的产物称终致癌物。

3.引发剂:指致癌物直接作用于DNA,引起基因突变,使单个或少量细胞发生永久性的、不可逆的遗传性改变,成为突变细胞,或称“启动细胞”,诱发细胞突变的因素称为引发剂。

4.促长剂:指本身无致癌性,在给予遗传毒性致癌物之后,再给以促长剂可增强遗传毒性致癌物的致癌作用。

5.助致癌物:指本身无致癌活性,在遗传毒性致癌物之前、同时给予,或当致癌物引起的DNA损伤仍存在时给予,能增强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

二、选择题1. 确证的人类致癌物必须有AA.人类流行病学及动物致癌实验方面充分的证据B.经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有一定的线索C.充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结果D.已建立了动物模型2. 60年代初期,震惊世界的反应停(thalidomide)事件,首次让人们认识到 A A.化学物的致畸性B.化学物的致癌性C.化学物的致突变性D.药物的致癌性3. 判别化学物质致癌性所使用的系统不包括AA.一般毒性试验B.短期试验C.动物诱癌试验C.人类流行病学研究4. 化学致癌的阶段学说,认为化学致癌是多阶段过程,至少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先后次序为BA.启动、进展、促癌B.启动、促癌、进展C.促癌、进展、启动D.促癌、启动、进展E.进展、启动、促癌5. 恶性转化细胞的特征不包括 DA.细胞形态改变B.细胞生长能力改变C.细胞生化表型改变D.细胞坏死6. 关于癌症病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EA.癌症是由单种病因诱发的B.癌症是由生物因素诱发的C.癌症是由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环境因素诱发的D.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辐射致癌和病毒致癌E.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化学因素7、关于前(间接)致癌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必须经代谢活化才具有致癌活性的化学物质称为前致癌物B.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加氧酶是最重要的代谢解毒酶C.催化二相结合反应的代谢酶没有代谢活化作用D.前致癌物是亲电子剂,与DNA能直接反应E.致癌物经代谢活化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为终致癌物8. The process of decision point carcinogen testing DA. is limited to the evaluation of promoters of carcinogenicity.B. evaluates only in vitro tests for carcinogenicity.C. requires evaluation of all possible tests for carcinogenesis.D. evaluates a number of systematic, sequential tests for carcinogenicity.9. The correct sequential chronological steps in carcinogenesis are DA. bioactivation, progression, promotion, initiation.B. initiation, bioactivation, progression, promotion.C. initiation, promotion, progression, bioactivation.D. bioactivation, initiation, promotion, progression.三、简答题1. 化学致癌作用机理,目前有哪几种学说?答案要点:(1)体细胞突变学说。

最新整理卫生毒理学基础习题集带答案(人卫版)电子教案

最新整理卫生毒理学基础习题集带答案(人卫版)电子教案

毒理学基础习题集主编周建伟刘起展主审王心如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二 00 四年四月前言《毒理学基础习题集》是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组织编写的第四版《毒理学基础》的配套教材。

习题内容主要依据第四版《毒理学基础》的内容编写而成,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同时本书也可作为教师的教学辅导用书。

本书编写还参照了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内容与范围。

因此,本书还可作为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参考用书。

考试是评定应试者知识结构与能力、检查教学效果、客观进行教育评估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毒理学基础的学习过程中,有必要编写一本适应考试需要的教材。

本书的主要试题类型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即选择题,其覆盖的知识面较宽,能检查应试者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分析、综合和应用等能力,并且评卷比较客观。

主观题指名词解释、问答题和论述题。

主观题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突出教材重点,考查学生应用能力。

因水平有限,本书中错误与疏漏难免,恳切希望各院校老师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使用说明1. A 型题(单项最佳选择题)每道试题由一个叙述性题干和四个供选择的备选答案组成。

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佳选择,称为正确答案,其余三个均为干扰答案,从中选择最佳2. B 型题(配伍题)B 型题的基本结构是先列出五个备选答案,接着是至少二道用数字标明的试题,需从备选答案中为每题配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3. 名词解释解释名词时,只需对该词作出明确解释,不需进一步讨论。

4. 问答题对问答题只需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回答内容的要点,不需展开讨论。

5. 论述题论述题则需进一步展开讨论。

目录前言 (1)目录 (1)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2)第三章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转化 (6)第四章毒性机制 (11)第五章外源化学物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 (11)第六章化学毒物的一般毒作用 (13)第七章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18)第八章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 (24)第九章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 (29)第十章管理毒理学 (32)第一章绪论【A 型题】1. 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A.核素B.细菌C.病毒D.各种化学物质2.外源化学物的概念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以上都是【B 型题】【名词解释】1.毒理学2.现代毒理学3.卫生毒理学4.管理毒理学【问答题】1.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及卫生毒理学的任务和目的2.卫生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3.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4.毒理学主要分支有哪些?【论述题】1. 试述毒理学发展趋势及有关进展。

毒理学试题及答案

毒理学试题及答案

毒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毒理学主要分为(D)三个研究领域。

A描述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生态毒理学B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生态毒理学C生态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D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2、用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毒性试验,以获得用于评价人群和环境特定化学物暴露的危险度信息是(A)的工作范畴。

A描述毒理学B机制毒理学C管理毒理学D生态毒理学3、被誉为弗洛伊德学说的先驱、化学揭破学家、药物化学创始人和现代化学疗法的教父的是(C)。

AGrevinBRamazziniCParacelsusDFontana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危险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危险度管理。

B替代法又称“3R”法,即优化、评价和取代。

C通过整体动物实验,可以获得准确的阈剂量。

D只进行啮齿类动物的终生致癌试验不能初步预测出某些化学物的潜在危害性或致癌性。

5、危险度评价的四个步骤是(A)A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B观察损害作用阈剂量(LOAEL)、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C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获得阈剂量、危险度特征分析。

D危害性认证、结构-活性关系研究、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毒理学研究方法(C)A体内、体外实验B流行病学研究C临床试验D人体观察7、体内试验的基本目的(A)A检测外源化合物一般毒性B检测外源化合物阈剂量C探讨剂量-反应关系D为其它实验计量设计提供数据8、体外试验是外源化学物对机体(B)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

A慢性毒作用B急性毒作用C易感性研究D不易感性研究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1、毒物是指(D)。

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引起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关于毒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毒理学基础》讲义

《毒理学基础》讲义
第一节 毒物的ADME过程与靶器官
一 从接触部位进入血液循环 (一)毒物的吸收 (二)毒物进入体循环前的清除
二 从血液循环进入靶部位 (一)促进毒物分布到靶部位的机制 1 毛细血管内皮的多孔性 2 专一化的膜转运 3 细胞器内的积蓄 4 可逆性细《胞毒理内学基结础》合讲义
第一节 毒物的ADME过程与靶器官
1 终毒物:指直接与内源靶分子反应或引起 机体生物学微环境的改变、导致机体结构和功 能紊乱并表现毒物毒性的物质。
2 终毒物的分类(4类)
亲电子剂 自由基 亲核物 活性氧化还原反应物
《毒理学基础》讲义
第一节 毒物的ADME过程与靶器官
三 增毒与解毒 (二) 解毒作用 1 解毒:消除终毒物或阻止终毒物生成的生物转化过程 2 分类
《毒理学基础》讲义
第十三章 免疫毒理学
▪ 二、免疫应答过程及其病理反应 ▪ 1.免疫应答3阶段:
a 启动阶段 b诱导阶段 c效应阶段 ▪ 2.免疫应答的病理反应: a超敏反应 b自身免疫反应
《毒理学基础》讲义
第二节 免疫毒性作用及其机制
▪ 免疫毒性作用的试验方法与评价
▪ 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 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a凝血蛋白合成减少 b凝血因子清除增加 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毒理学基础》讲义
第五节 血液毒理学研究方法
▪ 动物模型与血液检测 ▪ 体外骨髓实验及应用
《毒理学基础》讲义
第十三章 免疫毒理学
第一节 免疫生物学基础概述
▪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1.组成: a 免疫器官及组织 :中枢及周围 b免疫细胞 c 免疫分子 2.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 检测方案 ▪ 检测方法 ▪ 评价
《毒理学基础》讲义

毒理学讲义

毒理学讲义

《毒理学》网上教案第一单元绪论第一节概述一、概念㈠毒理学是从医学角度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但近些年来,毒理学的研究范围已扩大到各种有害因素,如核素、微波等物理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不只限于化学物质;但经典的毒理学主要研究内容仍然是化学物质对机体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理。

㈡卫生毒理学是从预防医学的角度,研究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可能接触的外来化合物对机体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学科。

它是毒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亦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为劳动卫生、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等学科提供毒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㈢外来化合物是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的一些化学物质。

外来化合物并非人体的组成成分,也非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也不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但它们可由外界环境通过一定的环节和途径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机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

常见的外来化合物有农用化学品、工业化学品、药物、食物添加剂、日用化学品、各种环境污染物及霉菌毒素等。

二、卫生毒理学研究任务在预防医学领域中,卫生毒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有三,一是研究机体与外来化合物相互作用的规律即中毒机理;二是对外来化合物进行安全性评价;三是为制订有关卫生标准和管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三、卫生毒理学研究方法㈠动物实验1、体内实验法通常在整体动物进行,使实验动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人体实际接触方式接触一定剂量的受试外来化合物,然后观察动物可能出现的形态或功能变化。

实验多采用哺乳动物,例如大鼠、小鼠、豚鼠、家兔、仓鼠、狗和猴等。

通常检测外来化合物一般毒性,例如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等。

2、体外实验法大多利用游离器官、原代培养细胞、细胞系和细胞器等进行。

利用器官灌流技术可对肝脏、肾脏、肺和脑等进行灌流,借此可使离体脏器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生活状态,与受试外来化合物接触,观察脏器出现的形态和功能变化,同时还可观察受试物在脏器中的代谢情况;游离细胞和细胞器多用于外来化合物对机体各种损害作用的初步筛检、作用机理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研究,有许多优点。

毒理学 尔雅答案

毒理学 尔雅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1.毒理学: 研讨所有外源身分对生物体系的伤害感化.生物学机制.安然性评价与安全性剖析的科学.2.毒物: 是指较低的剂量进入机体后能引起疾病或危及性命的物资.二.选择1.描写毒理学直接存眷的是——,以期为安然性评价和安全度治理供给信息. AA.毒性剖断B.接触毒物时光C.接触毒物剂量D.毒性强弱E.以上满是2.经典的毒理学研讨对象是A.核素B.细菌C.病毒D.各类化学物资E.以上都是3.外源化学物的概念A.消失于人类生涯和外界情形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伤害感化D.并不是人体成分和养分物资E.以上都是三.填空1.毒理学研讨范畴重要分为描写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治理毒理学2.动物实验的“3R”法分别是优化.削减和代替第二章毒理学根本概念一.名词1.外源化学物:是在人类生涯的外界情形中消失.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必定的生物学感化的化学物资,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资”.2.毒性:是指化学物引起有害感化的固有的才能.3.毒物:在必定的前提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进程或心理功效,引起临时或永远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性命的化学物资.4.靶器官:毒物被接收后随血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但起施展毒感化的部位则只限于一个或几个组织器官,毒物直接施展感化的器官称为靶器官.5.生物学标记:是指外源化学物经由过程生物学樊篱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化学物或其代谢产品.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的测定指标.6.吐露生物学标记: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渗出物中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资的反响产品,作为接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可供给有关化学物资吐露的信息.7.效应生物学标记: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心理.行动或其他改变的指标.8.易感生物学标记:是关于个别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反应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吐露外源性物资产生反响才能的指标.9.量反响:此类效应的不雅察成果为计量材料,有强度和性质的不同,可用某种测量的数值暗示.用于暗示化学物资在个别中引起的毒效应强度的变更10.质反响:计数材料.没有强度不同,不克不及以具体数值暗示,只能以“+,-;有.无”暗示.如:逝世.不逝世.用于暗示化学物引起的某种毒效应产生的个别在群体中的产生比例11.剂量-效应关系:暗示化学物的剂量变更与个别中产生的量反响(效应)强度改变之间的关系.12.剂量-反响关系:暗示化学物的剂量变更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响产生率高下之间的关系.13.绝对致逝世剂量或浓度:化学物资引起受试对象全体逝世亡所须要的最低剂量或浓度.14.最小致逝世剂量或浓度:化学物资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消失逝世亡的剂量,其低一档的剂量即不再引起动物逝世亡.15.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化学物资不引起受试对象消失逝世亡的最高剂量.16.半数致逝世量或浓度: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半数逝世亡的剂量或浓度.它是一个经由统计处理盘算得到的数值.17.阈剂:是指在一准时光内,一种毒物按必定方法或门路与机体接触,能使某项敏锐的不雅察指标开端消失平常变更或使机体开端消失伤害感化所需的最低剂量.也称最小有感化剂量(minimaleffect level, MEL).18.最大无感化剂量:是指一种外源化学物在一准时光内,按必定方法或门路与机体接触,用现代的检测办法和用最敏锐的不雅察指标,未能不雅察到任何对机体的伤害感化的最高剂量.19.毒感化带界说:暗示化学毒物毒性和毒感化特点的重要参数之一.二.选择1.外源性化学物引起有害感化的靶器官是指外源性化学物A.直接施展毒感化的部位B.最早达到最高浓度的部位C.在体内浓度最高的部位D.表示有害感化的部位E.代谢活泼的部位2.氟(F)的靶器官为A.中枢神经体系B.脂肪C.肝D.肺E.骨骼3.铅(Pb)的靶器官为A.中枢神经体系B.脂肪C.肝D.肺E.骨骼4.对某化学毒物进行毒性实验,测定成果为:LDso:896mg/kg,LDo=152mg/kg,LD100=1664mg/kg,LimaC:64mg/kg,Limch:8mg/k8,其慢性毒感化带的数值为A.8B.14C.26D.112E.2085.关于生物学标记的论述,错误的是A.又称为生物学标识表记标帜或生物标记物B.检测样品可为血.尿.大气.水.泥土等C.检测指标为化学物资及其代谢产品和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D.分为接触生物学标记.效应生物学标记和易感性生物学标记三类E.生物学标记研讨有助于安全性评价6.欲把毒理学剂量反响关系中罕有的非对称S 状曲线转换为直线,须要将A.纵坐标用对数暗示,横坐标用反响频数暗示B.纵坐标用概率单位暗示,横坐标用对数暗示C.纵坐标用对数暗示,横坐标用概率单位暗示D.纵坐标用反响频数暗示,横坐标用概率单位暗示E.纵坐标用概率单位暗示,横坐标用反响频数暗示7.某农药的最大无感化剂量为60mg/kg体重,安然系数定为100,一名60mg 体重的成年人该农药的每日最高许可摄入量应为A.0.6mg/人•日B.3.6mg/人•日C.12mg/人•日D.36mg/人•日E.60mg/人•日8.有害感化的质反响剂量反响关系多呈S 型曲线,原因在于不合个别对外源性化学物的A.接收速度差别B.散布部位差别C.代谢速度差别D.渗出速度差别E.易感性差别9.在毒性上限参数(致逝世量)中,最重要的参数是A.绝对致逝世剂量B.大致致逝世剂量C.致逝世剂量D.半数致逝世剂量E.最大耐受量(最大非致逝世剂量)10.LD50 的概念是A.引起半数动物逝世亡的最大剂量B.引起半数动物逝世亡的最小剂量C.经统计,能引起一群动物50%逝世亡的剂量D.在实验中,消失半数动物逝世亡的该实验组的剂量E.克制50%酶活气所需的剂量11.有关半数致逝世剂量(LD50)的阐述,精确的是A.是实验中一半受试动物产逝世活亡的剂量组的染毒剂量B.LD50 的值越大, 化学物的急性毒性越大C.LD50 的值越小,化学物的急性毒性越大D.不受染毒门路和受试动物种属影响E.须要结合其他参数才干对受试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12.如外来化合物A 的LD50 比B 大,解释A.A 引起实验动物逝世亡的剂量比B 大B.A 的毒性比B 大C.A 的感化强度比B 小D.A 的急性毒性比B 小E.A 引起逝世亡的可能性比B 小13.不雅察到伤害感化的最低剂量是A.引起畸形的最低剂量B.引起DNA 毁伤的最低剂量C.引起某项检测指标消失平常的最低剂量D.引起染色体畸变的最低剂量E.引起免疫功效减低的最低剂量14.一般对致癌物制订现实安然剂量在人群中引起的肿瘤超额产生率不超出A.10-2B.10-3C.10-4E.10-615.未不雅察到伤害感化程度(NOAEL)是指A.不引起亚临床改变或某项检测指标消失平常的最高剂量B.引起DNA 毁伤的最低剂量C.引起免疫功效降低的最低剂量D.人类毕生摄入该化学物不引起任何伤害感化的剂量E.引起畸形的最低剂量16.下列属于无阈值效应的是A.汞所致的中毒性脑病,B.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坏逝世C.氢氟酸所致的皮肤灼伤D.乙酰水杨酸所致的胎仔畸形E.氯乙烯所致的肝血管肉瘤17.外来化学物在血液中重要与下列哪种蛋白结合A.铜蓝蛋白B.血红蛋白C.白蛋白D.球蛋白E.脂蛋白三.填空1.毒性是物资一种内涵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资的化学构造2.任何一种化学物只要达到必定的剂量,在必定前提下都可能对机体产生有害感化.3.生物学标记可分为吐露标记.效应标记和易感性标记4.化学物对机体的伤害感化的性质和强度,直接取决于在靶器官的剂量.5.吐露特点包含吐露门路.吐露刻日和吐露频率6.反复染毒引起毒感化的症结身分是吐露频率,而不是吐露刻日.四.简答1.简述毒性和毒效应的差别毒性是化学物固有的生物学性质,我们不克不及改变更学物的毒性,而毒效应是化学物毒性在某些前提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感化的表示,改变前提就可能影响毒效应.2.毒感化分类(1)速发性或迟发性感化(2)局部或全体感化(3)可逆或不成逆感化(4)超敏反响(5)特异质反响3.急性毒感化带的意义急性毒感化带升高,急性毒性感化越宽,不轻易引起急性中毒逝世亡.反之,亦反.4.剂量-反应关系在毒理学意义(1)有助于发明化学毒物效应性质,用于比较不合化学物毒性;(2)有助于肯定机体易感性散布;(3)断定某种化学物与机体消失某种伤害感化是否消失因果关系;(4)是安然性评价和安全性评价重要内容.五.阐述1.简述毒效应普还包含致癌.致突变和致畸胎感化第三章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一.名词1.生物转运:外源化学物穿过生物膜的进程,且其本身的构造和性质不产生变更,故统称为生物转运.2.生物转化:是外源化学物转化为新的衍生物的进程,形成的产品构造与性质均产生了改变,故称之为生物转化.3.脂水分派系数:当一种物资在脂相和水相之间的分派达到均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消融度的比值.4.代谢解毒:外源化学物经由生物转化今后成为低毒或无毒的代谢物,这个进程称为代谢解毒.5.代谢活化:一些外源化学物经由生物转化后,毒性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显著加强,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感化,这种现象称为代谢活化或生物活化.6.蓄积:外源化学物以相对较高的浓度富集于某些组织器官的现象.7.生物运费用:又称生物有用度,指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时的接收率.8.清除率:指单位时光内,机体所有门路可以或许清除的外源化学物占领的血浆容积值.9.半减期:指外源化学物的血浆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光.10.曲线下面积:指外源化学物从血浆中消失开端到完全清除为止这一时光进程内时-量曲线下笼罩的总面积.11.清除率常数:暗示单位时光表里源化学物从体内清除的量占体存总量的比例.12.表不雅散布容积:是暗示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散布容积的重要参数.该参数只有在外源化学物平均散布于全身组织时才与其真正占领的心理容积相等,故称之为“表示”.二.选择1.使外来化学物易于经生物膜简略集中的身分为A.浓度梯度大,脂水分派系数高,非解离状况B.浓度梯度大,脂水分派系数低,解离状况C.浓度梯度小,脂水分派系数高,分子小D.浓度梯度小,脂水分派系数高,分子大E.浓度梯度大,脂水分派系数低,非解离状况2.气态和蒸气态化学物资经呼吸道接收,最重要的影响身分是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B.化学物资的分子量C.消融度D.血气分派系数E.化学物资的沸点3.脂溶性外来化合物经由过程生物膜的重要方法是A.简略集中B.滤过C.易化集中D.自动转运E.胞饮和吞噬4.一般外源性化学物在胃肠道接收经由过程生物膜的重要方法为A.简略集中B.膜孔滤过C.易化集中D.自动转运E.胞饮和吞噬5.合适于用气管打针染毒的空气污染物是A.二氧化硫B.可吸入颗粒物C.二氧化氮D.苯E.氯气6.一般认为,不合门路接触化学毒物的接收速度和毒性大小次序为A.静脉打针>肌肉打针≥腹腔打针>经口>经皮B.静脉打针>肌肉打针>经口≥腔打针>经皮C.静脉打针>腹腔打针≥肌肉打针>经口>经皮D.静脉打针>腹腔打针>经口≥肌肉打针>经皮E.静脉打针>肌肉打针≥腹腔打针>经皮>经口7.脂溶性化学物经口灌胃染毒,首选的溶剂为A.酒精B.水C.吐温80D.二甲基亚砜E.植物油8.洗胃清除体内未接收毒物的最佳时光是服毒后A.1~6 小时B.7~13 小时C.14~20 小时D.21~27 小时E.28~34 小时9.毒物的脂/水分派系数低提醒毒物易于A.被机体接收B.在体内蓄积C.被肾渗出D.被机体代谢E.与血浆蛋白结合10.导致化学毒物在体内不平均散布的转运方法是A.吞噬B.胞饮C.滤过D.简略集中E.自动转运11.外来化合物的肠肝轮回可影响其A.毒感化产生的快慢B.毒感化的中断时光C.毒感化性质D.代谢解毒E.代谢活化12.某外源化学物可产生肠肝轮回,则可使其A.毒感化产生减慢B.毒感化性质改变C.毒感化中断时光延伸D.代谢解毒克制E.代谢活化克制13.毒物渗出最重要的门路是A.粪便B.唾液C.汗液D.母乳E.尿液14.毒物代谢的两重性是指A.一相反响可以降低毒性,二相反响可以增长毒性B.经代谢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C.本相不致癌的物资经由生物转化变成致癌物D.毒物代谢可经由一相反响和二相反响E.经由代谢,毒性可增长(代谢活化)或降低(代谢解毒)15.细胞色素P-450 依附性加单氧反响需A.PAPSB.UDPGAC.NADPHD.GSHE.CH3COSCoA16.下列反响中由微粒体FMO 催化的是A.P—杂原子氧化B.黄嘌呤氧化C.脂肪烃羟化D.醛脱氢E.醇脱氢17.谷胱甘肽S-转移酶消失于细胞的A.线粒体B.高尔基体C.胞液D.细胞核E.溶酶体18.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 酶系代谢解毒的毒物与此酶系的引诱剂结合感化,此毒物的毒性效应B.加强C.无变更D.中断时光缩短E.埋伏期延伸19.在赐与实验动物多氯联苯后,发明体内苯改变成苯酚显著加快,解释该物资引诱A.黄素加单氧酶B.黄嘌呤氧化酶C.细胞色素P-450D.细胞色素P-450 还原酶E.单胺氧化酶20.可使亲电子剂解毒的结合反响为A.葡萄糖醛酸结合B.谷胱甘肽结合C.硫酸结合D.乙酰化感化E.甲基化感化21.谷胱甘肽结合反响需A.PAPSB.UDPGAC.NADPHE.CH3COSCoA22.硫酸结合反响需A.PAPSB.UDPGAC.NADPHD.GSHE.CH3COSCoA23.与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产生结合反响的内源性底物,不包含A.PAPSB.UDPGAC.半胱氨酸D.丙氨酸E.S-腺嘌吟蛋氨酸24.溴化苯在体内代谢为环氧化物后成为肝脏毒物.如事先赐与动物SKF-525A,则溴化苯的肝毒性显著降低,原因是克制了A.黄素加单氧酶B.谷胱甘肽S-转移酶C.环氧化物水化酶D.超氧化武歧化酶E.混杂功效氧化酶25.下列酶中不介入水解感化的是A.环氧化物水化酶B.A.酯酶C.B-酯酶D.DT-黄素酶E.胰蛋白酶26.经肝脏细胞色素β-450 依附性加单氧酶系代谢活化的毒物与此酶系的克制剂结合感化,该毒物的毒性效应A.削弱B.加强C.无变更D.中断时光延伸E.埋伏期延伸27.胡椒基丁醚可克制A.细胞色素P-450B.醛脱氢酶C.细胞色素P-450 还原酶D.羧酸酯酶E.乙酰胆碱酯酶28.对硫磷可克制A.细胞色素P-450B.醛脱氢酶C.细胞色素P-450 还原酶D.羧酸酯酶E.乙酰胆碱酯酶29.某农村曾用飞机喷洒农药以扑杀棉花害虫,过后不久,在这数十平方公里受到该农药污染的情形里,有少数人群消失鼻刺激.咳嗽.头晕.恶心,更有甚者邻近村平易近8 人产生急性中毒(有多汗.吐逆.瞳孔缩小等症)而入院治疗,住院者中 5 人系同家族亲属,另 3 情面形不明.在上述统一污染情形中,人群之间的健康伤害效应消失如斯大的差别,其最大可能原因是A.个别接收农蓟的量不合B.身材健康状况不合C.个别养分状况有差别D.个别年纪不合E.个别易感性不合(某些个别消失该有害身分的易感基因)三.填空1.机体对于外源化学物的处置包含:接收.散布.代谢和渗出2.外源化学物经由过程生物膜的方法分别为:自动转运和特别转运两大类.前者包含简略集中和过滤;后者包含自动转运.易化集中和膜动转运.3.易化集中须要载体介入,是以易化集中也消失对底物的特异选择性.饱和性和竞争性克制4.多半外源化学物在胃肠道的接收主如果经由过程简略集中方法进行的.5.气体和蒸汽在呼吸道接收与感化的部位重要取决于脂溶性和浓度.6.渗出外源化学物最重要器官是肾脏.7.I相反响包含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响.四.简答1.自动转运的特点(1)转运体系对于外源化学物的构造具有特异选择性,只有具备某种构造特点的物资才干被转运;(2)载体具有必定的容量,在底物达到必定浓度后,转运体系可被饱和,即消失转运极限;(3)运用统一转运体系转运的外源化学物之间可产生竞争性克制;(4)须要消费能量,代谢克制剂可以阻断转运进程.2.毒物蓄积的部位可以认为是储存库的感化(1)对于急性中毒有呵护感化(2)是慢性中毒感化产生的物资基本3.罕有的结合反应有哪些?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结合.谷胱甘肽结合.氨基酸结合.乙酰化和甲基化等4.氧化反应的重要酶系(1)细胞色素P-450酶系(成分构成.定名.反响机制.催化反响的类型)(2)微粒体黄素单加氧酶(3)醇.醛.酮氧化-还原体系和胺氧化(4)过氧化物酶依附的共氧化反响五.阐述1.简述经典毒物动力学分为2个类型:速度类型和房室模子速度类型可以分为一级速度进程和零级速度进程一级速度进程特点:毒物在体内某一刹时的变更速度与其瞬时含量的一次方呈正比;其半对数时-量曲线为一条直线;半减期恒定.零级速度进程特点:单位时光内清除毒物的量恒定;其半对数时-量曲线为一条曲线;随初始浓度或剂量增长而增长.房室模子是指在动力学上互相之间难以区分的,转运和转化性质近似的组织.器官和体液.房室模子可以分为一房室模子和多房室模子,又分为凋谢式和关闭式.第四章毒感化机制一.名词1.终毒物:是指与生物靶分子反应或轻微的改变生物学(微)情形.启动构造和(或)功效改变的化学物.2.亲电物:是指含有一个缺电子原子(带部分或全体正电荷)的分子,它能经由过程与亲核物中的富电子原子共享电子对而产生反响.二.选择1.自由基具有下列特点A.奇数电子,低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短,有顺磁性B.奇数电子,高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短,有顺磁性C.奇数电子,低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长,有顺磁性D.奇数电子,高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长,有顺磁性E.以上都不合错误2.终毒物可认为:A.原化学物(母化合物)B.代谢物C.活性氧(氮)D.内源化学物E.以上都可以3.平日影响毒物接收最重要的理化特点是A.水溶性B.脂溶性C.挥发性D.LD50E.LD1004.毒物接收率与其在接收概况的浓度有关,重要取决于__及化学物的消融度.A.吐露面积B.吐露强度C.吐露速度D.吐露刻日E.吐露时光5.影响毒物散布的重要身分有?A.脂溶性B.分子大小C.形态D.电离度E.以上都是6.下列哪些身分促进毒物散布到靶部位A.毛细血管内皮的多孔性B.专一化得膜转运C.细胞器内的蓄积D.可逆性细胞内结合E.以上都是7.渗出的门路与速度重要取决于毒物的A.物理化学特点B.消融性C.分子量D.脂溶性E.水溶性8.重要渗出器官仅能有用的清除___和离子化的化学物.A.高亲脂性B.高亲水性C.脂水分派系数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9.经集中重接收的进程须要化学物具有必定的A.水溶性B.脂溶性C.脂水分派系数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10.下列哪些是靶分子的反响类型A.非共价结合B.酶促反响C.去氢反响D.电子转移E.以上都是三.填空1.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毒性感化重要取决于机体吐露的程度和门路.2.毒效应的强度重要取决于终毒物在其感化靶部位浓度和中断时光.3.靶分子上终毒物的浓度取决于毒物在靶部位浓度增长或削减进程的相对有用性.4.内源性分子作为靶分子必须具有适合的反响性和/或空间构型,以许可终毒物产生共价或非共价反响.四.简答1.终毒物重要分类有哪些?亲电子剂;自由基;亲核物;氧化还原性反响物.2.增毒使外源化学物改变成:(1)亲电物;(2)自由基;(3)亲核物;(4)氧化还原性反响物.3.自由基的特点顺磁性;化学性质十分生动;反响性极高;半衰期极短;感化半径短.4.解毒进程掉效解毒才能耗竭(解毒酶.共底物.抗氧化剂);解毒酶掉活;某些结合反响被逆转;解毒进程产生潜在的有害副产品.5.亲电物的形成经由过程拔出一个氧原子而产生;共轭双键形成;键异裂;金属的氧化还原.6.修复的局限性:某些毁伤的修复可能被漏掉;毁伤程度超出机体修复才能时,修复掉效;修复所必须的酶或辅因子被消费时,修复才能耗竭;某些毒性伤害不克不及被有用地修复.如毒物与蛋白质蛋白质的共价结合.7.修复障碍引起的毒性(1)炎症:细胞与介质;活性氧和活性氮.(2)坏逝世(3)纤维化(4)致癌感化:DNA修复掉效;细胞凋亡掉效;终止细胞增生掉效;非遗传毒性致癌物.五.阐述1.简述靶分子功效掉调(1)对蛋白质靶:活化靶蛋白分子,模仿内源性配体 ;克制靶分子的功效(酶.受体.通道.复合物).(2)对NDA靶:干扰DNA的模板功效,化学物与DNA共价结合引起复制时代核苷酸错配.第五章毒感化影响身分一.名词1.脂水分派系数:是指达到动态均衡时化学物在脂相和水相中的消融分派率的均衡系数.2.血/气分派系数:是指当呼吸膜两侧的气体的气压达到动态均衡时,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和肺泡气中浓度之比.3.毒物的结合感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先后接踵进入机体所产生的生物学感化称为结合感化.二.选择1.平日使化学毒物表示出最大毒性的染毒门路是A.腹腔打针B.灌胃C.皮内打针D.涂皮E.静脉打针2.在毒理学实验中较少运用的染毒门路是A.腹腔打针B.灌胃C.皮内打针D.涂皮E.静脉打针3.毒理学实验中溶剂的选择原则重要有以下几条,除了A.受试物消融后稳固B.溶剂本身无毒C.不被机体接收D.不改变受试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E.与受试物不产生反响4.毒理学实验中溶剂的选择原则不包含A.受试物消融后稳固B.不被机体接收C.与受试物不产生反响D.不改变受试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E.本身无毒5.外来化学物的结合感化有以下四种,除了A.引诱感化B.相加感化C.协同感化D.自力感化E.拮抗感化6.在赐与实验动物苯硫磷后,发明马拉硫磷的毒性显著加强,解释该物资克制A.醇脱氢酶B.酯酶C.黄素加单氧酶D.单胺氧化酶E.环氧化物水化酶7.外来化合物结合感化的类型不包含A.相加感化B.协同感化C.拮抗感化D.自力感化E.类似感化8.苯硫磷和马拉硫磷的结合感化经等效应线图法评定,其交点位于95%可托限下限的连线之下,可剖断其感化类型为A.自力感化B.协同感化C.拮抗感化D.相加感化E.加强感化9.毒物在水中的消融度直接影响毒性的大小,水中消融度越大,毒性愈__.A.大B.小C.可能大或小D.以上都对E.以上都不合错误三.填空。

0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毒理学

0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毒理学

名词解释外源化学物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生物学标志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LOAEL即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指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物质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某种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NOAEL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外源化学物不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可检测到的有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

易感生物学标志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应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阈值为一种物质使机体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效应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选择性毒性指一种化学物只对某种生物、某个靶器官组织或者某些高危人群产生毒性作用,而对其它种类生物、其它器官组织或者其他人群无害。

靶器官因为选择性毒性的存在,外源物质进入机体后,对体内各器官的毒作用不同,其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反应是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指暴露于某外源化学物的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率,一般以百分率或比值表示。

每日耐受摄入量不可避免的摄入机体的化学物(植物或真菌毒素、环境污染物、加工过程出现的有害物等)的含量。

主要针对有毒物质,非人为添加。

最大无作用剂量化学物质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的剂量进入机体,能干扰正常的生理功能或生化过程,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称为毒物。

适应是生物体对环境条件改变的反应,该反应不超过正常稳态,是可逆的。

效应是量反应(gradual response),表示暴露于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引起的一个生物个体、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

毒理学试题及答案

毒理学试题及答案

毒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毒理学主要分为(D)三个研究领域。

A描述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生态毒理学B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生态毒理学C生态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D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2、用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毒性试验,以获得用于评价人群和环境特定化学物暴露的危险度信息是(A)的工作范畴。

A描述毒理学 B机制毒理学 C管理毒理学 D生态毒理学3、被誉为弗洛伊德学说的先驱、化学揭破学家、药物化学创始人和现代化学疗法的教父的是(C)。

A GrevinB RamazziniC ParacelsusD Fontana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危险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危险度管理。

B替代法又称“3R”法,即优化、评价和取代。

C通过整体动物实验,可以获得准确的阈剂量。

D只进行啮齿类动物的终生致癌试验不能初步预测出某些化学物的潜在危害性或致癌性。

5、危险度评价的四个步骤是(A)A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B观察损害作用阈剂量(LOAEL)、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反应关系评价、获得阈剂量、危险度特征分析。

-危害性认证、剂量CD危害性认证、结构-活性关系研究、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毒理学研究方法(C)A体内、体外实验 B流行病学研究 C临床试验 D人体观察7、体内试验的基本目的(A)A检测外源化合物一般毒性 B检测外源化合物阈剂量 C探讨剂量-反应关系D为其它实验计量设计提供数据8、体外试验是外源化学物对机体(B)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

A慢性毒作用B急性毒作用C易感性研究 D不易感性研究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1、毒物是指(D)。

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引起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关于毒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毒理学课后作业和答案.doc

毒理学课后作业和答案.doc

1. 什么是毒作用?什么是毒作用机制?答:毒作用:又称为毒效应,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故又可称为不良效应、损伤作用或损害作用。

一、直接损伤作用:如强酸或强碱可直接造成细胞和皮肤粘膜的结构破坏,产生损伤作用。

二、受体配体的相互作用与立体选择性作用:产生特征性生物学效应。

三、干扰易兴奋细胞膜的功能:毒物可以多种方式干扰易兴奋细胞膜的功能,四、干扰细胞能量的产生:通过干扰碳水化合物的氧化作用以影响三磷酸腺昔(ATP )的合成。

例如,铁在血红蛋白中的化学性氧化作用,由于亚硝酸盐形成了高铁血红蛋白而不能有效地与氧结合。

五、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脂质)结合:毒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可逆的,一种是不可逆的。

六、膜自由基损伤:①膜脂质过氧化损害。

②蛋白质的氧化损害。

③DNA的氧化损害。

七、细胞内钙稳态失调:正常情况下,细胞内钙稳态是由质膜Ca2+转位酶和细胞内钙池系统共同操纵控制的。

细胞损害时,这一操纵过程紊乱可导致Ca2+内流增加,导致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大分子难以控制的破坏。

八、选择性细胞死亡:这种毒性作用是相当特异的。

九、体细胞非致死性遗传改变:毒物和DNA的共价结合也可以通过引发一系列变化而致癌。

十、影响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基因表达的结果,受细胞内外因素的调节,如果这一调控失衡,就会引起细胞增殖及死亡平衡障碍。

2. 为什么要研究毒作用机制?1)通过对毒作用机制的了解,可阐明描述毒性资料2)估计化学物所致有害作用的可能性3)建立预防或解毒措施4)设计危害较小的药物和工业品5)开发对靶生物具有强烈选择性毒性的农药3. 阐明毒作用机制的意义?答:(1):为解释毒理学资料、评估外源化学物有害效应概率、设计开发危害程度较小的药物和工业化学物等提供理论依据2)进一步认识机体生理和生化过程及疾病病理过程,找出早期诊断指标和发展新检测技术,建立预防或解毒措施,制定预防策略4. 毒物产生毒性的可能途径有哪些?答:毒物进入机体,与机体发生多种相互作用,并最终引起毒作用的过程。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含多选题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含多选题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含多选题及答案解析)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一、学习目的要求(一)学习目标1. 掌握毒理学中毒物、毒性、毒效应和剂量、反应、效应的概念、内涵及其关系。

2. 熟悉暴露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及其应用;毒性参数的概念及其意义。

3. 了解安全限值概念及其意义。

(二)重点与难点1. 毒性与毒效应的内涵。

2. 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及其应用。

3. 毒性下限指标及其相互关系二、学习笔记(一)毒性毒性(toxicity)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化学物引起机体有害作用的、内在的固有的能力。

毒性是物质一种与生俱来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根据毒物暴露剂量与时间不同,毒性可分为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根据引起的毒效应类型,毒性又可分为一般毒性和特殊毒性。

选择性毒性一般是指物种之间的毒性差异。

目前,选择性毒性的概念得到进一步推广。

现在认为,选择性毒性可发生在物种之间、也可发生在个体内器官或系统之间(易感器官为靶器官)或和群体中个体之间(易感人群为高危险人群)。

(二)毒效应在一定条件下,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称为毒效应,也常称为毒性作用或毒作用(toxic effects)。

毒效应和毒性的概念是有区别的,毒性是化学物固有的生物学内在属性,而毒效应是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有害的生物学改变,是化学物内在毒性在不同条件下的外在表现。

毒效应谱(spectrum of toxic effects)由外源化学物作用于生物体,随剂量的增加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构成,毒效应谱还可包括致癌、致突变和致畸胎作用。

适应(adaptation)、抗性(resistance)和耐受(tolerance)是与毒效应相关的概念,但含义不同。

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毒效应可进行以下分类:1.速发或迟发性作用2. 局部或全身毒作用3. 可逆或不可逆作用4. 超敏反应: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

最新毒理学教学课件ppt课件

最新毒理学教学课件ppt课件

2021/4/13
7
表1-1
化学物
乙醇
氯化钠

硫酸亚铁 硫酸吗啡 苯巴比托钠盐
DDT 木印防已苦毒素

硫酸士的宁 烟碱 d-筒剑毒碱 河豚毒素
二恶英
肉毒杆菌毒素
2021/4/13
某些化学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
物种
LD50(mg/kg)
小鼠
10,000
小鼠
4,000
大鼠
1,500
大鼠
900
大鼠
150
❖ 毒理学实验可采用整体动物、游离的动物脏器、组 织、细胞进行。根据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可分为体
论 内试验(in vivo test)和体外试验(in vitro test)。毒理学还利用限定人体试验和流行病学调 查直接研究外源化学物对人体和人群健康的影响。
2021/4/13
20
第四节 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2021/4/13
16
第二节 毒理学简史
毒理学:
接触相————毒物动力学相————毒效相

吸收
弥散
分布
剂量-→溶解--可部→吸份收代谢--起部→作分用靶器官--→效应
挥发
排泄
论 药理学: 药剂相—————药物动力学相———药效相
图l-1 毒理学和药理学的共性
2021/4/13
17
第二节 毒理学简史
论 畸和致癌的QSARs 研究,为开展环境中大量存在的混 合化合物的危险度评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21/4/13
31
第四节 毒理学展望
❖从危险度评价到危险度管理
▪ 危险度评价程序
绪 ✓ 危害性认定,即通过SARs或QSARs分析、体内和体外试 验以及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评价特定化学物产生损害作 用的可能性;

药物毒理学试题和答案讲课稿

药物毒理学试题和答案讲课稿

第一章一、选择题1.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A.有毒B.毒性 C毒素D.毒物 E.靶器官2.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指A.机制毒理学B.应用毒理学C.描述性毒理学D.临床毒理学E.职业毒理学3.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A.家兔B.大鼠C.小鼠D.豚鼠E.家犬4.药物毒性作用的通路分为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E.五个5.药物导致的转录失调最常见的作用部位是A.基因启动区域B.转录因子C.转录前复合物D.信号传达的网络部位E.信号分子的合成、储存、释放部位6.氟乙酸盐影响线粒体ATP的合成是通过A.干扰电子传递链B.抑制ATP合酶的活性C.抑制电子经由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D.干扰细胞色素氧化酶E.使钙离子上升7.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可以阻断A.组织坏死B.纤维症C.致癌D.炎症E.蛋白合成二、填空题1.急性毒性一般多损害(循环、呼吸、神经)系统。

三、名词解释1.有毒指具有产生一种未预料到或有害于健康作用的特征。

2.毒性指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

3.毒物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包括药物。

4.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5.毒性反应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6.药物的局部毒性作用药物仅在首次接触的局部产生毒性效应。

7.全身毒性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

8终毒物指与内源性靶分子起作用,并导致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毒性作用化学物质。

四、简答题1.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1)发现中毒剂量(2)发现毒性反应(3)确定安全范围(4)寻找毒性靶器官(5)判断毒性的可逆性2.毒性反应类型?(1)非共价键结合(2)共价键结合(3)氢键吸引(4)电子转移(5)酶反应3.靶分子是否产生毒性与下列因素有关?(1)能否与靶分子结合并进一步影响功能(2)在靶位是否达到有效浓度(3)改变靶点4.靶分子的毒物效应包括几方面?(1)靶分子功能障碍(2)靶分子结构破坏:(3)新抗原形成5.修复不全导致的毒性?(1)组织坏死(2)纤维症(3)致癌四、论述题1.药物毒性临床前评价通常做哪些试验?第一水平急性毒性试验:(1)致死的量效曲线和可能的器官损伤;(2)眼睛和皮肤刺激性试验;(3)致突变活性初筛。

智慧树答案卫生毒理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卫生毒理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毒物是()答案: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

答案:各种化学物质3.常用的毒理学研究方法不包括()。

答案:人体试验4.随着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毒理学正在发展的领域()。

答案:计算毒理学;表观遗传毒理学;毒理学替代法;转化毒理学5.现代毒理学主要包括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

()答案:对第二章1.在毒性大小的常用描述参数中,LOAEL指的是:()。

答案: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化学物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某种有害作用的、已被观测到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2.有害作用的质反应剂量反应关系多呈S型曲线,原因在于不同个体对外源性化学物的( )。

答案:易感性差异3.以下对于毒作用带的正确描述是()答案: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值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 ;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4.毒性是毒物的一种固有不变的内在属性。

()答案:对5.对某化学毒物进行毒性试验,测定结果为:LD50=896 mg/kg,LD0=152mg/kg,LD100=1664 mg/kg,Limac=64 mg/kg,Limch=8 mg/kg,其慢性毒作用带的数值为()。

答案:8第三章1.pKa为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

答案:胃2.毒物代谢的两重性是指()。

答案:经过代谢,毒性可增加(代谢活化)或降低(代谢解毒)3.化学毒物生物转化的Ⅰ相反应,不包括下列哪一种反应?()答案:甲基化4.生物转化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包括以下哪些情况?()答案:破坏酶;减少酶的合成;与酶的活性中心发生可逆或不可逆的结合。

;变构作用5.细胞色素P450酶系主要存在于微粒体中。

()答案:对第四章1.PKa值对弱酸性或弱碱性有机化合物,只有在pH条件适宜,非离子型浓度达到最高才易吸收,发挥毒效应最大。

是由于哪种因素的影响()?答案:电离度与毒效应2.外源化学物联合作用的类型有()。

1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毒理学

1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毒理学

填空题对于化学品分类管理的世界性通用标准是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

问答题化学品危险性管理的总原则是什么?答:①危险性管理应遵循结构化方法原则;②在危险性管理决策中,保护人类健康应该是首要考虑的问题;③危险性管理决策和实施应该是透明的;④危险度评定策略的确定应该作为危险性管理的特殊组成部分;⑤危险性管理应该通过维持危险性管理和危险度评定的功能独立性,来保证危险度评定过程的科学完整性;⑥危险性管理决策应该考虑到危险度评定结果的不确定性;⑦危险性管理在整个过程的各方面应保持与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组织之间进行透明的和相互的信息交流;⑧危险性管理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应不断地参考危险性管理决策的评价和审议过程中产生的新资料。

简述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分阶段进行的意义,共分为哪几个阶段?答:毒理学安全性评价遵循分阶段试验的原则,是因为各毒理学试验之间是有关联的,某些试验是其他试验的基础;另一方面,为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对于试验周期短、费用低、预测价值高的实验应予以优先安排,这样可以根据前一阶段的试验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下一阶段的试验。

①第一阶段试验,包括急性毒性试验和局部毒性试验。

主要是测定LD50、LC50或其近似值,为其他试验的剂量设计提供参数,根据毒作用的性质、特点推测靶器官,并对受试物的急性毒性进行分级;②第二阶段试验,包括重复剂量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与发育毒性试验。

本阶段的试验目的是了解受试物与机体多次暴露后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并研究受试物是否具有遗传毒性与发育毒性;③第三阶段试验,包括亚慢性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和毒动学试验。

亚慢性毒性试验是为了确定较长时间内重复暴露受试物所引起的毒效应强度的性质、靶器官及可逆性,得到亚慢性暴露的LOAEL和NOAEL,预测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并可为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的剂量设计和指标选择提供参考依据;④第四阶段试验,为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

慢性毒性试验目的是检测受试物与机体长期暴露所致的一般毒性作用,确定靶器官,获得慢性暴露的LOAEL和NOAEL,致癌试验检测受试物致癌作用。

毒理学试题及答案

毒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1、毒理学主要分为(D)三个研究领域。

A描述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生态毒理学B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生态毒理学C生态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D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2、用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毒性试验,以获得用于评价人群和环境特定化学物暴露的危险度信息是(A)的工作范畴。

A描述毒理学 B机制毒理学 C管理毒理学 D生态毒理学被誉为弗洛伊德学说的先驱、化学揭破学家、药物化学创始人和现代化学疗法的教父的是(C)。

A GrevinB RamazziniC ParacelsusD Fontana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危险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危险度管理。

B替代法又称“3R”法,即优化、评价和取代。

C通过整体动物实验,可以获得准确的阈剂量。

D只进行啮齿类动物的终生致癌试验不能初步预测出某些化学物的潜在危害性或致癌性。

5、危险度评价的四个步骤是(A)A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B观察损害作用阈剂量(LOAEL)、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C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获得阈剂量、危险度特征分析。

D危害性认证、结构-活性关系研究、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毒理学研究方法(C)A体内、体外实验 B流行病学研究 C临床试验 D人体观察体内试验的基本目的(A)A检测外源化合物一般毒性 B检测外源化合物阈剂量 C探讨剂量-反应关系D为其它实验计量设计提供数据体外试验是外源化学物对机体(B)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

A慢性毒作用 B急性毒作用 C易感性研究 D不易感性研究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1、毒物是指(D)。

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引起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关于毒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环境毒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毒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毒理学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环境毒理学?它是怎样产生的?环境毒理学(environmental toxicology)是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已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是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s)和生态毒理学(ecotoxicology)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毒理学的产生过程: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对一些动植物的有毒作用就已有认识,并已有文献记载。

18世纪西班牙化学家和生理学家Bonaventura Orfila:现代毒理学的奠基人。

毒理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快速发展。

2、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和内容是什么?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对各种生物特别是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environmental pollutant)。

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化学性污染物。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和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和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根据环境污染物对其他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个体、种群及生态系统的危害,甚至在特定环境中对整个生物社会的危害,研究其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早期损害指标及防治理论和措施。

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降解和转化产物对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剂量与作用的关系,毒物化学结构和毒性以及影响毒作用的各种有关因素。

3、阐述环境毒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体外试验(in vitro test):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谢的研究);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的毒性和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谢和中毒机理的探讨);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谢);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内酶的影响)。

毒理学习题集库(包括简答、名解、论述等答案)

毒理学习题集库(包括简答、名解、论述等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1、毒理学2、毒物二、选择1、描述毒理学直接关注的是——,以期为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管理提供信息。

A、毒性鉴定B、接触毒物时间C、接触毒物剂量D、毒性强弱E、以上全是2、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A、核素B、细菌C、病毒D、各种化学物质E、以上都是3、外源化学物的概念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并非人体成分和营养物质E、以上都是三、填空1、毒理学研究领域主要分为____、_____和_____。

2、动物实验的“3R”法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

[参考答案]一、名词1、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科学。

2、是指较低的剂量进入机体后能引起疾病或危及生命的物质。

二、选择1、A2、D3、E三、填空1、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2、优化、减少和取代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一、名词1、外源化学物3、毒物4、靶器官5、生物学标志6、暴露生物学标志7、效应生物学标志8、易感生物学标志9、量反应10、质反应11、剂量-效应关系12、剂量-反应关系13、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14、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15、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16、半数致死量或浓度17、阈剂18、最大无作用剂量19、毒作用带定义二、选择1、外源性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靶器官是指外源性化学物A、直接发挥毒作用的部位B、最早达到最高浓度的部位C、在体内浓度最高的部位D、表现有害作用的部位E、代谢活跃的部位2、氟(F)的靶器官为A、中枢神经系统B、脂肪C、肝D、肺E、骨骼3、铅(Pb)的靶器官为A、中枢神经系统B、脂肪C、肝D、肺E、骨骼4、对某化学毒物进行毒性试验,测定结果为:LDso:896mg/kg,LDo=152mg/kg,LD100=1664mg/kg,LimaC:64mg/kg,Limch:8mg/k8,其慢性毒作用带的数值为A、8B、14C、26D、112E、2085、关于生物学标志的叙述,错误的是A、又称为生物学标记或生物标志物B、检测样品可为血、尿、大气、水、土壤等C、检测指标为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和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D、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类E、生物学标志研究有助于危险性评价6、欲把毒理学剂量反应关系中常见的非对称S 状曲线转换为直线,需要将A.纵坐标用对数表示,横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B.纵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横坐标用对数表示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理学尔雅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1、毒理学: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科学。

2、毒物: 是指较低的剂量进入机体后能引起疾病或危及生命的物质。

二、选择1、描述毒理学直接关注的是——,以期为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管理提供信息。

AA、毒性鉴定B、接触毒物时间C、接触毒物剂量D、毒性强弱E、以上全是2、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A、核素B、细菌C、病毒D、各种化学物质E、以上都是3、外源化学物的概念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并非人体成分和营养物质E、以上都是三、填空1、毒理学研究领域主要分为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2、动物实验的“3R”法分别是优化、减少和取代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一、名词1、外源化学物: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是指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的能力。

3、毒物:在一定的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4、靶器官:毒物被吸收后随血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但起发挥毒作用的部位则只限于一个或几个组织器官,毒物直接发挥作用的器官称为靶器官。

5、生物学标志: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的测定指标。

6、暴露生物学标志: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可提供有关化学物质暴露的信息。

7、效应生物学标志: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

8、易感生物学标志: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9、量反应:此类效应的观察结果为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用某种测量的数值表示。

用于表示化学物质在个体中引起的毒效应强度的变化10、质反应:计数资料、没有强度差别,不能以具体数值表示,只能以“+,-;有、无”表示。

如:死、不死。

用于表示化学物引起的某种毒效应产生的个体在群体中的发生比例11、剂量-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剂量变化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效应)强度改变之间的关系。

12、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剂量变化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高低之间的关系。

13、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14、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其低一档的剂量即不再引起动物死亡。

15、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化学物质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

16、半数致死量或浓度: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它是一个经过统计处理计算得到的数值.17、阈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种毒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能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

也称最小有作用剂量(minimal effect level, MEL)。

18、最大无作用剂量:是指一种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用最灵敏的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19、毒作用带定义:表示化学毒物毒性和毒作用特点的重要参数之一。

二、选择1、外源性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靶器官是指外源性化学物A、直接发挥毒作用的部位B、最早达到最高浓度的部位C、在体内浓度最高的部位D、表现有害作用的部位E、代谢活跃的部位2、氟(F)的靶器官为A、中枢神经系统B、脂肪C、肝D、肺E、骨骼3、铅(Pb)的靶器官为A、中枢神经系统B、脂肪C、肝D、肺E、骨骼4、对某化学毒物进行毒性试验,测定结果为:LDso:896mg/kg,LDo=152mg/kg,LD100=1664mg/kg,LimaC:64mg/kg,Limch:8mg/k8,其慢性毒作用带的数值为A、8B、14C、26D、112E、2085、关于生物学标志的叙述,错误的是A、又称为生物学标记或生物标志物B、检测样品可为血、尿、大气、水、土壤等C、检测指标为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和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D、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类E、生物学标志研究有助于危险性评价6、欲把毒理学剂量反应关系中常见的非对称S 状曲线转换为直线,需要将A.纵坐标用对数表示,横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B.纵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横坐标用对数表示C。

纵坐标用对数表示,横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D.纵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横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E.纵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横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7、某农药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60mg/kg体重,安全系数定为100,一名60mg 体重的成年人该农药的每日最高允许摄入量应为A.0.6mg/人•日B.3.6mg/人•日C.12mg/人•日D.36mg/人•日E.60mg/人•日8、有害作用的质反应剂量反应关系多呈S 型曲线,原因在于不同个体对外源性化学物的A、吸收速度差异B、分布部位差异C、代谢速度差异D、排泄速度差异E、易感性差异9、在毒性上限参数(致死量)中,最重要的参数是A.绝对致死剂量B.大致致死剂量C.致死剂量D.半数致死剂量E.最大耐受量(最大非致死剂量)10、LD50 的概念是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经统计,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D.在实验中,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E.抑制50%酶活力所需的剂量11、有关半数致死剂量(LD50)的阐述,正确的是A、是实验中一半受试动物发生死亡的剂量组的染毒剂量B、LD50 的值越大,化学物的急性毒性越大C、LD50 的值越小,化学物的急性毒性越大D、不受染毒途径和受试动物种属影响E、需要结合其他参数才能对受试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12、如外来化合物A 的LD50 比B 大,说明A、A 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比B 大B、A 的毒性比B 大C、A 的作用强度比B 小D、A 的急性毒性比B 小E、A 引起死亡的可能性比B 小13、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是A.引起畸形的最低剂量B.引起DNA 损伤的最低剂量C.引起某项检测指标出现异常的最低剂量D.引起染色体畸变的最低剂量E.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低剂量14、一般对致癌物制定实际安全剂量在人群中引起的肿瘤超额发生率不超过A.10-2B.10-3C.10-4D.10-5E.10-615、未观察到损害作用水平(NOAEL)是指A.不引起亚临床改变或某项检测指标出现异常的最高剂量B.引起DNA 损伤的最低剂量C.引起免疫功能降低的最低剂量D.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学物不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E.引起畸形的最低剂量16、下列属于无阈值效应的是A.汞所致的中毒性脑病,B.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坏死C.氢氟酸所致的皮肤灼伤D.乙酰水杨酸所致的胎仔畸形E.氯乙烯所致的肝血管肉瘤17.外来化学物在血液中主要与下列哪种蛋白结合A.铜蓝蛋白B.血红蛋白C.白蛋白D.球蛋白E.脂蛋白三、填空1、毒性是物质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2、任何一种化学物只要达到一定的剂量,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

3、生物学标志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4、化学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的性质和强度,直接取决于在靶器官的剂量。

5、暴露特征包括暴露途径、暴露期限和暴露频率6、重复染毒引起毒作用的关键因素是暴露频率,而不是暴露期限。

四、简答1、简述毒性和毒效应的区别毒性是化学物固有的生物学性质,我们不能改变化学物的毒性,而毒效应是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表现,改变条件就可能影响毒效应。

2、毒作用分类(1)速发性或迟发性作用(2)局部或全部作用(3)可逆或不可逆作用(4)超敏反应(5)特异质反应3、急性毒作用带的意义急性毒作用带升高,急性毒性作用越宽,不易引起急性中毒死亡。

反之,亦反。

4、剂量-反映关系在毒理学意义(1)有助于发现化学毒物效应性质,用于比较不同化学物毒性;(2)有助于确定机体易感性分布;(3)判断某种化学物与机体出现某种损害作用是否存在因果关系;(4)是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重要内容。

五、论述1、简述毒效应普还包括致癌、致突变和致畸胎作用第三章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一、名词1、生物转运:外源化学物穿过生物膜的过程,且其本身的结构和性质不发生变化,故统称为生物转运。

2、生物转化:是外源化学物转化为新的衍生物的过程,形成的产物结构与性质均发生了改变,故称之为生物转化。

3、脂水分配系数: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

4、代谢解毒: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以后成为低毒或无毒的代谢物,这个过程称为代谢解毒。

5、代谢活化:一些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明显增强,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这种现象称为代谢活化或生物活化。

6、蓄积:外源化学物以相对较高的浓度富集于某些组织器官的现象。

7、生物利用度:又称生物有效度,指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时的吸收率。

8、清除率:指单位时间内,机体所有途径能够消除的外源化学物占有的血浆容积值。

9、半减期:指外源化学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10、曲线下面积:指外源化学物从血浆中出现开始到完全消除为止这一时间过程内时-量曲线下覆盖的总面积。

11、消除率常数:表示单位时间内外源化学物从体内消除的量占体存总量的比例。

12、表观分布容积:是表示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分布容积的重要参数。

该参数只有在外源化学物均匀分布于全身组织时才与其真正占有的生理容积相等,故称之为“表现”。

二、选择1、使外来化学物易于经生物膜简单扩散的因素为A.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高,非解离状态B.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低,解离状态C.浓度梯度小,脂水分配系数高,分子小D.浓度梯度小,脂水分配系数高,分子大E.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低,非解离状态2、气态和蒸气态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B.化学物质的分子量C.溶解度D.血气分配系数E.化学物质的沸点3、脂溶性外来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是A.简单扩散B.滤过C.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E.胞饮和吞噬4、一般外源性化学物在胃肠道吸收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为A、简单扩散B、膜孔滤过C、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E、胞饮和吞噬5、适宜于用气管注射染毒的空气污染物是A.二氧化硫B.可吸入颗粒物C.二氧化氮D.苯E.氯气6、一般认为,不同途径接触化学毒物的吸收速度和毒性大小顺序为A、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经口>经皮B、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经口≥腔注射>经皮C、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经口>经皮D、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经口≥肌肉注射>经皮E、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经皮>经口7、脂溶性化学物经口灌胃染毒,首选的溶剂为A、酒精B、水C、吐温80D、二甲基亚砜E、植物油8、洗胃清除体内未吸收毒物的最佳时间是服毒后A、1~6 小时B、7~13 小时C、14~20 小时D、21~27 小时E、28~34 小时9、毒物的脂/水分配系数低提示毒物易于A.被机体吸收B.在体内蓄积C.被肾排泄D.被机体代谢E.与血浆蛋白结合10、导致化学毒物在体内不均匀分布的转运方式是A、吞噬B、胞饮C、滤过D、简单扩散E、主动转运11、外来化合物的肠肝循环可影响其A、毒作用发生的快慢B、毒作用的持续时间C、毒作用性质D、代谢解毒E、代谢活化12、某外源化学物可发生肠肝循环,则可使其A.毒作用发生减慢B.毒作用性质改变C.毒作用持续时间延长D.代谢解毒抑制E.代谢活化抑制13、毒物排泄最主要的途径是A.粪便B.唾液C.汗液D.母乳E.尿液14、毒物代谢的两重性是指A.一相反应可以降低毒性,二相反应可以增加毒性B.经代谢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D.毒物代谢可经过一相反应和二相反应E.经过代谢,毒性可增加(代谢活化)或降低(代谢解毒)15、细胞色素P-450 依赖性加单氧反应需A.PAPSB.UDPGAC.NADPHD.GSHE.CH3COSCoA16、下列反应中由微粒体FMO 催化的是A、P—杂原子氧化B、黄嘌呤氧化C、脂肪烃羟化D、醛脱氢E、醇脱氢17、谷胱甘肽S-转移酶存在于细胞的A、线粒体B、高尔基体C、胞液D、细胞核E、溶酶体18、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 酶系代谢解毒的毒物与此酶系的诱导剂联合作用,此毒物的毒性效应B、增强C、无变化D、持续时间缩短E、潜伏期延长19、在给予实验动物多氯联苯后,发现体内苯转变为苯酚明显加速,说明该物质诱导A、黄素加单氧酶B、黄嘌呤氧化酶C、细胞色素P-450D、细胞色素P-450 还原酶E、单胺氧化酶20、可使亲电子剂解毒的结合反应为A.葡萄糖醛酸结合B.谷胱甘肽结合C.硫酸结合D.乙酰化作用E.甲基化作用21、谷胱甘肽结合反应需A.PAPSB.UDPGAC.NADPHE.CH3COSCoA22、硫酸结合反应需A.PAPSB.UDPGAC.NADPHD.GSHE.CH3COSCoA23、与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发生结合反应的内源性底物,不包括A、PAPSB、UDPGAC、半胱氨酸D、丙氨酸E、S-腺嘌吟蛋氨酸24、溴化苯在体内代谢为环氧化物后成为肝脏毒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