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秋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平时作业3

合集下载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材料科学概论1.氧化铝既牢固又坚硬且耐磨,但为什么不能用来制造榔头?答:氧化铝脆性较高,且抗震性不佳。

2.将下列材料按金属、陶瓷、聚合物和复合材料进行分类:黄铜、环氧树脂、混泥土、镁合金、玻璃钢、沥青、碳化硅、铅锡焊料、橡胶、纸杯答:金属:黄铜、镁合金、铅锡焊料;陶瓷:碳化硅;聚合物:环氧树脂、沥青、橡胶、纸杯;复合材料:混泥土、玻璃钢3.下列用品选材时,哪些性能特别重要?答:汽车曲柄:强度,耐冲击韧度,耐磨性,抗疲劳强度;电灯泡灯丝:熔点高,耐高温,电阻大;剪刀:硬度和高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冲击韧性;汽车挡风玻璃:透光性,硬度;电视机荧光屏:光学特性,足够的发光亮度。

第二章材料结构的基础知识1.下列电子排列方式中,哪一个是惰性元素、卤族元素、碱族、碱土族元素及过渡金属?(1) 1s2 2s2 2p6 3s2 3p6 3d7 4s2(2) 1s2 2s2 2p6 3s2 3p6(3) 1s2 2s2 2p5(4) 1s2 2s2 2p6 3s2(5) 1s2 2s2 2p6 3s2 3p6 3d2 4s2(6) 1s2 2s2 2p6 3s2 3p6 4s1答:惰性元素:(2);卤族元素:(3);碱族:(6);碱土族:(4);过渡金属:(1),(5)2.稀土族元素电子排列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它们处于周期表的同一空格内?答:稀土族元素的电子在填满6s态后,先依次填入远离外壳层的4f、5d层,在此过程中,由于电子层最外层和次外层的电子分布没有变化,这些元素具有几乎相同的化学性质,故处于周期表的同一空格内。

3.描述氢键的本质,什么情况下容易形成氢键?答:氢键本质上与范德华键一样,是靠分子间的偶极吸引力结合在一起。

它是氢原子同时与两个电负性很强、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结合所形成的物理键。

当氢原子与一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或原子团)X结合成分子时,氢原子的一个电子转移至该原子壳层上;分子的氢变成一个裸露的质子,对另外一个电负性较大的原子Y表现出较强的吸引力,与Y之间形成氢键。

材料科学导论习题解答

材料科学导论习题解答

材料科学导论习题解答材料科学导论作业第一章材料科学概论1.氧化铝既牢固又坚硬而且耐磨,为什么不用来制造榔头?[答]因为Al2O3的耐震性不佳,且脆性较高,不适合做榔头的材料。

2.将下列材料按金属、陶瓷、聚合物或复合材料进行分类:黄铜、氯化钠、环氧树脂、混凝土、镁合金、玻璃钢、沥青、碳化硅、铅-锡焊料、橡胶、纸杯[答]金属有黄铜、铅-锡焊料、镁合金。

陶瓷有氯化钠、碳化硅。

聚合物有环氧树脂、橡胶、沥青、纸杯。

复合材料有混凝土、玻璃钢。

3.下列用品选材时,哪些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具有特别重要性:汽车曲柄轴、电灯泡灯丝、剪刀、汽车挡风玻璃、电视机荧光屏[答]汽车曲柄轴的疲劳寿命最为重要。

电灯泡灯丝的熔点需高,其发光性能要强。

剪刀的刀刃的硬度要强。

汽车挡风玻璃的光的穿透性要强。

电视机荧光屏光学的颜色及其他穿透性各种光学特性极重要。

4. 什么是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有哪些效应?请举例说明。

[答]μm(10nm)的颗粒称为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有以下效应:⑴小尺寸效应⑵表面效应⑶量子尺寸效应⑷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举例略第二章原子结构1.原子序数为12的Mg有三个同位素:78.70%的Mg原子有12个中子,10.13%的Mg原子有13个中子,11.17%的Mg原子有14个中子,计算Mg的原子量。

[答]M = 0.7870×(12+12)+0.1013×(12+13)+0.1117×(12+14) = 24.3247 g/mol2.试计算原子N壳层内的最大电子数,若K、L、M和N壳层中所有的能级都被填满,试确定该原子的原子序数。

[答]N壳层内最大电子数为2×42 = 32。

但考虑能级交错:N壳层内刚刚达到最大电子数时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4s23d104p65s24d105p66s24f14,该原子的原子数为70。

(本题目书上原解:N壳层中电子最多有2+6+10+14 = 32个,K、L、M、N壳层中电子共有2+8+18+32 = 60个,故原子序数为60。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导论》在线作业1辅导答案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导论》在线作业1辅导答案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导论》在线作业1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一、单选题(共 8 道试题,共 40 分。

)1.为了处理成分复杂的难选矿石,还有可以与机械选矿法联合使用的化学选矿方法,即采用处理。

A. 草酸盐酸B. 盐酸C. 硫酸D. 上述所有答:D2. 范德华键是永远存在于分子间或分子内非键结合的力,是一种。

A. 相互吸引的力B. 相互排斥的力C. 具有决定性的力D. 非常强烈的键合方式答:A3. 从出发,开发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实现材料的高性能化和复合化,达到材料生产的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

A. 材料的结构B. 原子、电子尺度C. 材料的加工工艺D. 设计、材料和工艺一体化答:D4. 天然矿物原料一般杂质较多,价格较低;而人工合成原料。

此外,对环境的影响也是选用原材料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A. 纯度较高B. 价格也较高C. 难以得到D. 以上所有答:D5. 粘土原料是用于普通陶瓷生产的量主要天然矿物原料(数量最多),常用的有,耐火粘土用作为耐火材料的原料。

A. 高岭石类粘土B. 蒙脱石类粘土C. 伊利石类粘土D. 上述所有答:D6. 材料的性质也表示了,材料的导电性、导热性、光学性能、磁化率、超导转变温度、力学性能等都是材料在相应应力场作用下的响应。

A. 材料的有用性B. 其对外界刺激的整体响应C. 材料的特殊性D. 材料实用价值答:B7. 材料增强的种类有。

A. 颗粒增强B. 晶须C. 纤维增强D. 上述所有答:D8. 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不论其形状大小如何,其宏观性能都是由。

A. 它的化学成分所决定的B. 其化学组成和组织结构决定的。

C. 其加工工艺过程所决定的D. 其使用环境所决定的答:B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导论》在线作业1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二、多选题(共 2 道试题,共 10 分。

)1. 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与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相比较,有:等优点。

A. 质量轻B. 加工容易C. 成本低D. 变形率大答:ABCD2. 根据其性能及用途的不同,可将陶瓷材料分为和两大类。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导论》在线平时作业1-00001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导论》在线平时作业1-00001

《材料科学导论》在线平时作业1-00001
尽管构成有机化合物的种类为数不多,但由它们组合起来可以形成、不同的数
量庞大的各种化合物,其数量与日俱增。

A:有机物
B:成分元素
C:结构
D:以上皆不正确
参考选项:B
低品位铁矿石、炼铁厂尾矿以及硫酸厂工业废渣硫酸渣(硫铁矿渣,主要成分为FeO,含量大于50%),均可用作水泥的。

A:基本原料
B:铁质校正原料
C:增强原料
D:硅酸盐原料
参考选项:B
晶体的宏观形貌可以是。

A:一维的
B:二维的
C:三维的
D:上述所有
参考选项:D
钢铁、有色金属、玻璃、陶瓷、高分子材料等的原材料多数来自、为矿物资源,形成于亿万年之前,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因此,在材料生产中必须节省资源、
节约能源、回收再生。

A:工业
B:农业
C:材料加工行业
D:采掘工业
参考选项:D
从材料4 个要素出发,深入到,研究材料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实现定量化;按
使用性能逐个原子对材料进行组装和裁剪,得到一系列具有理想性质的或新的、甚至出乎预料现象的新颖材料或功能材料。

A:电子尺度
B:原子尺度
C:分子尺度
D:原子、电子尺度
参考选项:D
1。

《材料科学导论》习题及答案

《材料科学导论》习题及答案

13. 准晶的结构特征是………………………………………( ) (A) 短程有序,长程{严 严取平向移序序. (B) 短程有序,长程{严准取平向移序序. (C) 短程有序,长程{严准取平移向序序. (D) 短程有序,长程{准准取平向移序序.
14. 向列相液晶态的结构特征是……………………………( )
(A) 短程有序,长程{取平向移有有序序. (B) 短程有序,长程{取平向移有无序序. (C) 短程有序,长程{取平向移无有序序. (D) 短程有序,长程{取平向移无无序序.
(F) 晶体点群>空间群>色群
28. 晶体按微观对称性划分出来的空间群的数目是……(
)
(A) 7
(B) 14
(C) 32
(D) 230
29. 金属Cu晶体具有立方面心晶胞,则Cu的配位数为…( )
(A) 4
(B) 6
(C) 8
(D) 12
30. 某金属原子采用A1堆积型式,其晶胞型式为………(
)
(A) 简单立方
∈ (C) T>Tc时, ∃ (铁磁相) {磁有序结构}; ∈ T<Tc时, ∃ (顺磁相) {磁无序结构}.
∈ (D) T>Tc时, ∃ (铁磁相) {磁无序结构}; ∈ T<Tc时, ∃ (顺磁相) {磁有序结构}.
35. 反铁磁性的有序-无序转变的临界温度TN称为奈尔点,(数学符
号 ∃ 表示“存在”)。那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5
∈ (B) T>Tc时, ∃ (顺磁相) {磁无序结构}; ∈ T<Tc时, ∃ (亚铁磁相) {磁有序结构}.
∈ (C) T>Tc时, ∃ (亚铁磁相) {磁有序结构}; ∈ T<Tc时, ∃ (顺磁相) {磁无序结构}.
∈ (D) T>Tc时, ∃ (亚铁磁相) {磁无序结构}; ∈ T<Tc时, ∃ (顺磁相) {磁有序结构}.

东大15秋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作业3满分答案

东大15秋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作业3满分答案

15 秋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作业3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8 道试题,共40 分。


1. 相同的原材料通过不同的制备工艺过程和方法,可以制得具有。

A. 不同性能的材料
B. 相同性能的材料
C. 不同化学组成的材料
D. 以上所有
----------------选择:A
2. 陶是人类。

A. 最先使用的天然材料
B. 最先发现的材料
C. 第一个人工制成的合成材料
D. 以上皆不对
----------------选择:C
3. 为了处理成分复杂的难选矿石,还有可以与机械选矿法联合使用的化学选矿方法,即采用处理。

A. 草酸盐酸
B. 盐酸
C. 硫酸
D. 上述所有
----------------选择:D
4. 钢铁、有色金属、玻璃、陶瓷、高分子材料等的原材料多数来自、为矿物资源,形成于亿万年之前,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因此,在材料生产中必须节省资源、节约能源、回收再生。

A. 工业
B. 农业
C. 材料加工行业
D. 采掘工业
----------------选择:D
5. 材料增强的种类有。

A. 颗粒增强
B. 晶须
C. 纤维增强。

【东大】21春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平时作业3参考资料

【东大】21春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平时作业3参考资料

东大21春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平时作业3提示:东北大学课程学习已经开启,本套试卷是课程学习辅导资料,只作参考学习使用!!!一、单选题 (共 8 道试题,共 40 分)1.水热法是指在水溶液中或大量水蒸气存在下,以高温高压或高温常压所进行的化学反应过程。

如在无机合成反应中,有一些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反应速度极慢,甚至,而在水热条件下,情况则得到明显的改善。

[A.]停止反应[B.]丧失其实用价值[C.]无法反应[D.]以上皆不正确[解析:请从上述选项中选择您认为正确的一项,并从填写到答案栏]参考答案是:C2.材料的制备技术和成型加工技术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

这是因为最终体现材料作用的是其制品的,材料只有经过各种成型加工手段,形成最终产品(制品),才能体现其功能和价值。

[A.]品种[B.]数量[C.]质量[D.]以上所有[解析:请从上述选项中选择您认为正确的一项,并从填写到答案栏]参考答案是:D3.在高温下使用的金属陶瓷,不一定处在真空或保护性气体中,也可能处于空气或氧气中,所以其是个重要问题。

等因素,制定一个合理的烧成工艺制度,然后根据烧成工艺制度来严格控制制品的烧成过程。

[A.]抗腐蚀性[B.]耐高温性[C.]阻燃性[D.]抗氧化性[解析:请从上述选项中选择您认为正确的一项,并从填写到答案栏]参考答案是:D4.早在年,前人类己学会使用稻草作增强材料,掺人粘土中,用太阳晒干制砖,以后又学会了火烧制砖。

[A.]l 万年[B.]8000[C.]5000[D.]3000[解析:请从上述选项中选择您认为正确的一项,并从填写到答案栏]参考答案是:A5.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是。

(完整版)复旦大学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搭配: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教材)

(完整版)复旦大学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搭配: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教材)

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材料科学概论1.氧化铝既牢固又坚硬且耐磨,但为什么不能用来制造榔头?答:氧化铝脆性较高,且抗震性不佳。

2.将下列材料按金属、陶瓷、聚合物和复合材料进行分类:黄铜、环氧树脂、混泥土、镁合金、玻璃钢、沥青、碳化硅、铅锡焊料、橡胶、纸杯答:金属:黄铜、镁合金、铅锡焊料;陶瓷:碳化硅;聚合物:环氧树脂、沥青、橡胶、纸杯;复合材料:混泥土、玻璃钢3.下列用品选材时,哪些性能特别重要?答:汽车曲柄:强度,耐冲击韧度,耐磨性,抗疲劳强度;电灯泡灯丝:熔点高,耐高温,电阻大;剪刀:硬度和高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冲击韧性;汽车挡风玻璃:透光性,硬度;电视机荧光屏:光学特性,足够的发光亮度。

第二章材料结构的基础知识1.下列电子排列方式中,哪一个是惰性元素、卤族元素、碱族、碱土族元素及过渡金属?(1) 1s2 2s2 2p6 3s2 3p6 3d7 4s2(2) 1s2 2s2 2p6 3s2 3p6(3) 1s2 2s2 2p5(4) 1s2 2s2 2p6 3s2(5) 1s2 2s2 2p6 3s2 3p6 3d2 4s2(6) 1s2 2s2 2p6 3s2 3p6 4s1答:惰性元素:(2);卤族元素:(3);碱族:(6);碱土族:(4);过渡金属:(1),(5)2.稀土族元素电子排列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它们处于周期表的同一空格内?答:稀土族元素的电子在填满6s态后,先依次填入远离外壳层的4f、5d层,在此过程中,由于电子层最外层和次外层的电子分布没有变化,这些元素具有几乎相同的化学性质,故处于周期表的同一空格内。

3.描述氢键的本质,什么情况下容易形成氢键?答:氢键本质上与范德华键一样,是靠分子间的偶极吸引力结合在一起。

它是氢原子同时与两个电负性很强、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结合所形成的物理键。

当氢原子与一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或原子团)X结合成分子时,氢原子的一个电子转移至该原子壳层上;分子的氢变成一个裸露的质子,对另外一个电负性较大的原子Y表现出较强的吸引力,与Y之间形成氢键。

最新奥鹏东北大学20秋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平时作业3-参考答案

最新奥鹏东北大学20秋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平时作业3-参考答案

东北大学
东大奥鹏远程教育
东北大学20秋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平时作业3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20秋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平时作业3
1. 均匀沉淀法是在溶液中预先加入某种物质,然后通过控制体系中的易控制条件间接控制化学反应,使之缓慢地生成。

这样可以避免在一般沉淀法的操作过程中所造成沉淀剂的局部浓度过高,使沉淀物中极易夹带杂质和产生粒度不均匀等问题。

【选项】:
A 水合物
B 沉淀剂
C 碳酸盐
D 硫酸盐
【答案】:B
2. 早在年,前人类己学会使用稻草作增强材料,掺人粘土中,用太阳晒干制砖,以后又学会了火烧制砖。

【选项】:
A l 万年
B 8000。

20春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平时作业2答卷

20春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平时作业2答卷
A.非金属材料
B.结构材料
C.新型工程结构材料 是人类 。
A.第一个人工制成的合成材料
B.最先发现的材料
C.最先使用的天然材料
D.以上皆不对
答案:A
8.对金属材料而言,降低晶粒尺度能够显著提高强度而使 降低不大。
答案:错误
18.溶液生长法主要用于人工合成晶体的制备。其基本原理是将所需制备晶体的原料作为溶质形成过饱和溶液,逐渐发生沉淀过程而使晶体长大。
答案:错误
19.固体也可能只由一块结构均匀的大晶体构成,称为单晶。单晶体是各向同性的均匀物体,具有一定的熔点,生长良好时呈现规则的外形。
答案:错误
A.空气
B.温湿度
C.日光
D.以上所有
答案:D
5.旧石器是 。
A.是人类最早的合成材料
B.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工具
C.原始的石头
D.人类制造的第一种原始材料
答案:D
6.高分子材料已成为一种重要的 ,已可代替钢铁、木材和皮革等材料。
A.骨架材料
B.结构材料
C.导电材料
D.功能材料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1.从树上下到地面、开始直立行走的人类祖先;为了生存、抵御猛兽袭击和猎取食物,逐渐学会使用和合成制造材料,如:木棒、石块等。
答案:错误
12.复合材料不仅保留了原组成材料的特色,更重要的是还可进行复合结构设计,即增强体的比例、分布、排列、编织和取向等的设计。
答案:正确
13.按基体材料类型可分为:树脂基、无机非金属材料基和金属基复合材料三大类;按增强体类型可分为:颗粒增强型、纤维增强型和板状复合材料三大类。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搭配: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教材)(可编辑修改word版)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搭配: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教材)(可编辑修改word版)

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材料科学概论1.氧化铝既牢固又坚硬且耐磨,但为什么不能用来制造榔头?答:氧化铝脆性较高,且抗震性不佳。

2.将下列材料按金属、陶瓷、聚合物和复合材料进行分类:黄铜、环氧树脂、混泥土、镁合金、玻璃钢、沥青、碳化硅、铅锡焊料、橡胶、纸杯答:金属:黄铜、镁合金、铅锡焊料;陶瓷:碳化硅;聚合物:环氧树脂、沥青、橡胶、纸杯;复合材料:混泥土、玻璃钢3.下列用品选材时,哪些性能特别重要?答:汽车曲柄:强度,耐冲击韧度,耐磨性,抗疲劳强度;电灯泡灯丝:熔点高,耐高温,电阻大;剪刀:硬度和高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冲击韧性;汽车挡风玻璃:透光性,硬度;电视机荧光屏:光学特性,足够的发光亮度。

第二章材料结构的基础知识1.下列电子排列方式中,哪一个是惰性元素、卤族元素、碱族、碱土族元素及过渡金属?(1) 1s2 2s2 2p6 3s2 3p6 3d7 4s2(2) 1s2 2s2 2p6 3s2 3p6(3) 1s2 2s2 2p5(4) 1s2 2s2 2p6 3s2(5) 1s2 2s2 2p6 3s2 3p6 3d2 4s2(6) 1s2 2s2 2p6 3s2 3p6 4s1答:惰性元素:(2);卤族元素:(3);碱族:(6);碱土族:(4);过渡金属:(1),(5)2.稀土族元素电子排列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它们处于周期表的同一空格内?答:稀土族元素的电子在填满6s 态后,先依次填入远离外壳层的4f、5d 层,在此过程中,由于电子层最外层和次外层的电子分布没有变化,这些元素具有几乎相同的化学性质,故处于周期表的同一空格内。

3.描述氢键的本质,什么情况下容易形成氢键?答:氢键本质上与范德华键一样,是靠分子间的偶极吸引力结合在一起。

它是氢原子同时与两个电负性很强、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结合所形成的物理键。

当氢原子与一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或原子团)X 结合成分子时,氢原子的一个电子转移至该原子壳层上;分子的氢变成一个裸露的质子,对另外一个电负性较大的原子Y 表现出较强的吸引力,与Y 之间形成氢键。

材料学导论试题答案

材料学导论试题答案

材料科学导论试题一、必作题(每题10分,共50分)1)材料的组织结构与其性能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材料的性能往往取决于材料组分,结构。

材料的结构决定其性能,对结构的控制和改性,可获得不同特性、不同性能的材料。

材料的组织结构通常由自身原料和后期加工决定的。

材料的加工成型不是单纯的物理过程,而是决定材料最终结构和性能的重要环节。

材料的加工有可能受温度、压强、应力及作用时间等变化的影响,导致材料降解、交联以及其他化学反应,使材料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材料的性能。

2)金属材料是由晶体组成的,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点阵有哪些种类,试举例说明之。

最典型的是面心立方点阵(A1)、体心立方点阵(A2)和密排六方点阵(A3) 面心立方点阵:面心立方点阵的每个阵点上只有一个金属原子,结构很简单。

体心立方点阵:体心立方结构晶胞除了晶胞的8个角上各有一个原子外,在晶胞的中心尚有一个原子。

因此体心立方晶胞原子数为2。

密排六方结构可看成是由两个简单六方晶胞穿插而成。

密排六方结构亦是原子排列最密集的晶体结构之一。

3)什么是碳钢,合金钢?它们的主要区别在哪里?钢的强度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碳钢:主要指碳的质量分数小于2.11%而不含有特意加入的合金元素的钢。

有时也称为普碳钢或碳素钢。

指含碳量Wc小于2.11%的铁碳合金。

碳钢除含碳外一般还含有少量的硅、锰、硫、磷。

合金钢:钢里除铁、碳外,加入其他的元素,就叫合金钢。

在普通碳素钢基础上添加适量的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而构成的铁碳合金。

区别:合金钢含有一种或多种特意加入的合金元素。

因素:钢的含碳量。

含碳量越高,钢的强度越高,而塑性越低。

钢的强度认定标准是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而影响屈服强度的内在因素有:结合键、组织、结构、原子本性。

4)实际的金属当中存在哪些缺陷,它们的特点是什么?这些特点对钢的性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人们怎样利用这些特点来发展金属材料?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三种缺陷。

其中点缺陷包括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

《材料科学导论》作业

《材料科学导论》作业

材料科学概论第一章材料科学材料科学(materials science)是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质、生产流程和使用效能,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材料科学是多学科交叉与结合的结晶,是一门与工程技术密不可分的应用科学。

材料是人类用来制造机器、构件、器件和其他产品的物质。

但并不是所有物质都可称为材料,如燃料和化工原料、工业化学品、食物和药品等,一般都不算作材料。

材料可按多种方法进行分类。

按物理化学属性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按用途分为电子材料、宇航材料、建筑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

实际应用中又常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结构材料是以力学性质为基础,用以制造以受力为主的构件。

结构材料也有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要求,如光泽、热导率、抗辐照能力、抗氧化、抗腐蚀能力等,根据材料用途不同,对性能的要求也不一样。

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现象等对外界变化产生的不同反应而制成的一类材料。

如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光电子材料、磁性材料等。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0世纪70年代,人们把信息、材料和能源作为社会文明的支柱。

80年代,随着高技术群的兴起,又把新材料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并列作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

现代社会,材料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定义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

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种类: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的疲劳许多机械零件和工程构件,是承受交变载荷工作的。

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虽然应力水平低于材料的屈服极限,但经过长时间的应力反复循环作用以后,也会发生突然脆性断裂,这种现象叫做金属材料的疲劳。

金属材料的疲劳现象,按条件不同可分为下列几种:高周疲劳、低周疲劳、热疲劳、腐蚀疲劳、接触疲劳等。

金属材料的塑性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20春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平时作业3

20春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平时作业3

20春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平时作业3相同的原材料通过不同的制备工艺过程和方法,可以制得具有。

A:不同性能的材料B:相同性能的材料C:不同化学组成的材料D:以上所有答案:A涂层刀片是在超硬质合金刀片表面被覆的成分,形成叠层结构。

表面薄薄的涂层可以显著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

A:金属涂层B:SiO2涂层C:Ti涂层D:非常耐磨答案:D为了满足对超过目前高熔点金属和高温合金等使用温度限度的超高温材料的要求,必须研制出耐高温性能优于金属的陶瓷材料,其中非氧化物陶瓷材料的使用温度可达,并且具有比以往氧化物陶瓷低得多的热膨胀系数、较高的导热系数和较好的冲击韧性,成为超高温技术领域中的重要材料。

A:800~1000℃B:1000~1200℃C:1200~1400℃D:1400~1600℃答案:B在材料的制备过程中,一旦原材料确定之后,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整个材料领域中,各类材料均有相对应的各种制备工艺和方法,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可分为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三大类。

之间。

A:工艺过程与方法B:制备装置C:生产规模D: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答案:A水热法是指在水溶液中或大量水蒸气存在下,以高温高压或高温常压所进行的化学反应过程。

如在无机合成反应中,有一些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反应速度极慢,甚至,而在水热条件下,情况则得到明显的改善。

A:停止反应B:丧失其实用价值C:无法反应D:以上皆不正确答案:C陶瓷注浆成型是一种适应性大、生产效率高的成型方法。

凡是,均可采用注浆成型法来生产。

A:形状复杂B:形状不规则C:薄胎陶瓷制品等D:以上所有答案:D采用精密锻造,可。

东大17春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作业1

东大17春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作业1

17秋东北大学东大17春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共8 道试题,共40 分。

)1. 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是。

A. 打制的石器更加精美B. 陶和玉器工艺品的出现C. 用石头和砖瓦作建筑材料D. 以上所有正确答案:2. 尽管构成有机化合物的种类为数不多,但由它们组合起来可以形成、不同的数量庞大的各种化合物,其数量与日俱增。

A. 有机物B. 成分元素C. 结构D. 以上皆不正确正确答案:3. 一个原子最邻近的、等距离的原子数称为。

A. 价电子数B. 原子团C. 晶体结构D. 配位数正确答案:4. 材料的性质也表示了,材料的导电性、导热性、光学性能、磁化率、超导转变温度、力学性能等都是材料在相应应力场作用下的响应。

A. 材料的有用性B. 其对外界刺激的整体响应C. 材料的特殊性D. 材料实用价值正确答案:5. 陶是人类。

A. 最先使用的天然材料B. 最先发现的材料C. 第一个人工制成的合成材料D. 以上皆不对正确答案:6. 材料的性质是在元器件或设备实现预期的使用性能而得到利用的。

即材料的使用性能取决于A. 材料的组成B. 材料的基本性能C. 材料的结构D. 材料的合成与加工工艺正确答案:7. 材料内部的结构与材料的化学组成及外部条件密切相关,因此材料的与其化学组成及外部条件也是密切相关的。

A. 形状B. 性能C. 结构D. 应用正确答案:8. 多晶材料的大小相差极为悬殊。

就其粒径而言可小至微米甚至纳米,大到厘米(如黄铜的粒子)。

A. 晶体B. 晶界C. 晶粒D. 以上皆不正确正确答案:17春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2 道试题,共10 分。

)1. 高分子化合物的另一个特点是其主链中不含。

A. 共价键B. 金属键C. 离子键D. 上述所有正确答案:2. 根据其性能及用途的不同,可将陶瓷材料分为和两大类。

A. 结构材料用陶瓷B. 特种陶瓷C. 功能陶瓷D. 普通陶瓷正确答案:17春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作业1三、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50 分。

20秋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平时作业1【东北大学答案51615】

20秋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平时作业1【东北大学答案51615】
6.特种陶瓷包括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对原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要考虑化学组成高纯度,还要 考虑 ,以确保配料的准确性和新型陶瓷制品性能的重现性,且大多采用无机合成原料。 A.主晶相所占比例 B.粒度分布范围 C.形貌特征 D.以上所有
7.橡胶是具有高度伸缩性与极好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同 、并称为三大高分子材料。,经干燥、硫 化后获得胶乳制品的工艺方法。 A.塑料 B.海绵 C.皮革
D.纤维
8.玻璃陶瓷包装容器是常用的包装容器之一,尽管它们有 等缺点,但由于其固有的特点,今天仍然 是重要的包装容器,特别是在食品、饮料的包装方面需求量还在继续上升。 A.易损 B.易碎塑化剂 C.质量过大 D.以上所有
多选题 1.对于一定组成的陶瓷制品,为保证其烧成质量。首先要根据 等因素,制定一个合理的烧成工艺制 度,然后根据烧成工艺制度来严格控制制品的烧成过程。 A.坯釉的组成 B.性质 C.窑炉的结构性能 D.以上所有
5.高分子压电材料是一些有对称碳原子的生物大分子和合成的高分子晶体化合物。与压电陶瓷相比, 压电高分子材料具有密度低、柔韧、耐冲击性好、力学阻抗低,压电性稳定,易于与水及人体等声 阻配合,可塑性比陶瓷高10倍,能制成大面积薄膜传感材料,便于大规模集成化等特点,是具有应 用前景的一类新材料。 A.正确
8.材料的腐蚀就是生锈。腐蚀只发生在苛刻环境中。 A.正确 B.错误
9.高分子材料的断裂韧性普遍较低,只有用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才有较高的断裂韧性。 A.正确 B.错误
10.地球形成或火山爆发时,氧化硅含量高的岩浆,如石英斑岩或者其他火成岩浆,在迅速冷却时偶 尔冻结成天然玻璃的形式。另外“浮石”也是一种玻璃,是一种天然的泡沫玻璃。 A.正确 B.错误
3.腐蚀一旦发生,材料或制品就会 。所以腐蚀是材料设计和选择时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A.大受影响 B.性能显著下降 C.服务寿命缩短 D.以上所有

20秋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平时作业2

20秋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平时作业2

20秋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平时作业2陶瓷挤压成型属可塑成型方法,是将配制好的,由挤压机的螺杆或活塞挤压向前,经机嘴出来达到要求的形状。

A:陶瓷坯料B:生陶瓷C:可塑坯料团D:以上皆正确答案:C离子键是化学键中最简单的类型,离子键常发生在之间。

A:非金属元素B:正电性元素C:负电性元素D:正电性元素之间和负电性元素答案:D铜是人类获得的。

A:第一种金属材料B:第二种人造材料C:最先发现的化学元素D:最经济的工程材料答案:B陶是人类。

A:最先使用的天然材料B:最先发现的材料C:第一个人工制成的合成材料D:以上皆不对答案:C任何一种材料都有其。

A:特有的性能B:特有的用途C:特征的性能和应用D:以上皆正确答案:C用高炉作为炼铁的方法,迄今也有多年的历史。

A:600B:800C:500D:1000答案:D多晶材料的大小相差极为悬殊。

就其粒径而言可小至微米甚至纳米,大到厘米(如黄铜的粒子)。

A:晶体B:晶界C:晶粒D:以上皆不正确答案:C材料的性质也表示了,材料的导电性、导热性、光学性能、磁化率、超导转变温度、力学性能等都是材料在相应应力场作用下的响应。

A:材料的有用性B:其对外界刺激的整体响应C:材料的特殊性D:材料实用价值答案:B腐蚀防护有三大要素:这三者几平同等重要。

A:材料B:环境C:设计D:材料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秋学期《材料科学导论》在线平时作业3
均匀沉淀法是在溶液中预先加入某种物质,然后通过控制体系中的易控制条件间接控制化学反应,使之缓慢地生成。

这样可以避免在一般沉淀法的操作过程中所造成沉淀剂的局部浓度过高,使沉淀物中极易夹带杂质和产生粒度不均匀等问题。

A:水合物
B:沉淀剂
C:碳酸盐
D:硫酸盐
答案:B
早在年,前人类己学会使用稻草作增强材料,掺人粘土中,用太阳晒干制砖,以后又学会了火烧制砖。

A:l万年
B:8000
C:5000
D:3000
答案:A
按原子或分子的结合与结构分布状态的不同,材料的组成可分成。

A:固溶体
B:聚集体
C:和复合体
D:以上所有
答案:D
社会因素主要是。

这些问题与材料有关,有时往往会否决对材料的选择。

这是材料选择的最后阶段应考虑的。

A:环境问题
B:地理条件问题
C:气候条件
D:环境问题和政策问题
答案:D
旧石器是。

A:人类制造的第一种原始材料
B:是人类最早的合成材料
C:原始的石头
D: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工具
答案:A
材料增强的种类有。

A:颗粒增强
B:晶须
C:纤维增强
D:上述所有
答案:D
为了处理成分复杂的难选矿石,还有可以与机械选矿法联合使用的化学选矿方法,即采用处理。

A:草酸盐酸
B:盐酸
C:硫酸
D:上述所有
答案:D
在使用性能的研究过程中,也应特别注意对其影响。

A:加工工艺技术
B:材料使用环境
C:材料的加工形状
D:以上皆正确
答案:A
电化学腐蚀必须要有一个阴极与一个阳极。

在纯金属中或可以构成阴极。

A:晶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