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基本常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防疫基本常识
一、动物疾病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动物疫病
动物疾病是动物受到外界环境致病因素作用或遗传缺陷,引起机体一系列操作和抗损伤的相互斗争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机体内环境之间相对平衡状态被破坏,表现出局部或全身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或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一系列症状,并造成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经济价值降低。

如:役牛病了就不能使疫,奶牛病了产奶量就会下降,猪病了就不会长肉,反而掉膘等。

(二)动物疾病的分类
1、疾病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病因作用于机体的结果
任何疾病都是由一定的致病因素引起的,这些疾病因素称为病因。

病因包括致病的原因和条件(诱因)。

致病原因是指能够引起疾病,并决定该病特征的因素,它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

条件是指在疾病的原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任何疾病都有其原因,不存在没有原因的疾病。

病因学中所指的原因,包括存在于外界环境的各种致病因素(外因)和机体内的因素(内因),没有一定的外因,不可能发生相应的疾病。

例如,机械力是外伤的原因;高温是烧伤的原因;没有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就不可能发生传染病,因此外因与疾病的发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但是,仅有外因的存在,不一定会有疾病的发生,例如,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外因,如果没有结核菌的入侵,根本无从谈到结核病的发生。

可是,结核菌入侵机体后,能否发生结核病,不取决于内因——机体的状况而定。

除了外因和内因之外,影响疾病发生的还有一些辅助因素。

它们虽然不直接引起疾病的发生,但却能降低动物的机能活动性与防御适应性(抵抗力),或者加强外因的作用,这些因素我们称之为疾病的诱因。

例如,流行性感冒的发生,首先是病原体(外因)入侵机体,动物受气候骤变或受冻等因素影响(诱因),可促使本病的发生与流行,而在同一条件下,并非全部动物都发生疾病,它还要以动物的抵抗力的强弱(内因)来决定。

所以说:一切疾病都是由于原因和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2、疾病是完整机体的反应
疾病的发生意味着机体内部器官之间和它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平衡发生紊乱。

并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与体征。

但任何变化都是完整机体的反应。

动物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和机体内部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是动物健康的标志。

疾病时就是这种统一平恒的破坏,此时表现出机体各器官之间和机体内部对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改变,协调作用发生障碍或完全破坏,都是完整机体的反应,并且受着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影响。

3、疾病是一种损伤,与抗损伤的相互斗争的过程
动物机体受到外界致病因素作用时,一方面动物机体受到损伤,发生病理反应;另一方面,机体也必然产生抗损伤的生理反应,以消除致病因素的作用及造成的损伤。

疾病就是在这种损伤与抗损伤的矛盾斗争中发生、发展和变化着的。

而这一矛盾始终贯穿于疾病的整个过程。

4、生产性能的降低是动物发生疾病的重要标志
动物患病时,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生命活动障碍,自身适应能力差,机体内部各种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发生障碍或遭受破坏,导致动物生产性能(使疫、增重、育肥、产蛋、产奶、繁殖能力)下降,这是动物发生疾病的标志。

疾病的概念给我们指出了在疾病防制中应注意查明病因,善于区别损伤与抗损伤过程,抓住主要矛盾,及时而尽早提出对疾病的预防措施。

(三)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
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相当复杂,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大类。

1、动物疾病发生的外因:
外界环境中各种致病因素对机体的作用,称为疾病的外因。

外因有以下五种:
①物理性致病因素:包括机械因素、温度因素、气压、电流、光敏作用、辐射等。

只要它们达到一定的强度和作用时间,都可以使机体发生物理性损伤。

如:机械力可以对动物造成损害,由于机械力的性质,作用部位和强度不同,可以发生各种性质不一的损伤,如挫伤、创伤(包括切伤、刺伤、撕裂伤)、扭伤、骨折、脱臼和振荡等,其后果除引起局部的机能障碍及代谢改变外,严重时可引起全身的重大变化。

又如:高温。

当机体局部接触到40℃以上的高温物体时,局部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烧伤、红肿、水泡,甚至由于蛋白凝固,细胞死亡可引起结痂和炭化等。

长久暴露于寒冷的环境中机体局部可形成冻伤。

触电可引起电击伤,放射线可引起放射病等。

②化学性致病因素:
能够对机体产生致病作用的化学因素很多,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类、农药、化学药剂、毒草等,化学性致病因素还可来自体内,如各种病理性代谢产物(动物性毒素等)。

③生物性致病因素:
是指致病的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真菌等)和寄生虫。

它们入侵机体后主要通过产生有害的毒性物质和蛋白分解酶等而造成病理性损伤。

寄生虫则可通过机械性阻塞,产生毒素,破坏组织,掠夺营养以及引起过敏反应而危害机体。

它们可引起动物各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控制和消灭这一致病因素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④营养性致病因素:
营养物质是维持动物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营养物质的过度和缺乏都会导致相应的疾病,当动物饲养管理不当,特别是得利营养物质供应不平衡(过剩或不足)动物的营养需要得不到合理的补充和调剂时,常可引起动物疾病的发生。

例如,摄入的蛋白质过多可引起家禽的“痛风”,而饲料中的蛋白质不足,则可引起低蛋白血症、贫血、消肿。

幼龄动物维生素D缺乏会引起佝偻病,成年动物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骨软化等等。

⑤环境中的过敏原和应激源:
凡能引起动物发生过敏反应的物质(抗原),称为过敏原,如各种花粉、烟尘等,但动物是否产生过敏反应首先取决于是否有遗传决定的过敏性素质。

动物产生异常应激反应的致病因素如长途运输、
过度拥挤都可称为应激源。

2、动物疾病发生的内因:
所谓内因就是机体本身的生理状态,一方面是机体受到致病因素作用能引起损伤(机体的感受性),另一方面机体也具有防御致病因素作用的能力(抵抗力)。

实际上就是:机体防御及免疫功能降低和机体反应改变两个方面。

①机体防御及免疫功能降低:
机体和防御功能及免疫功能可以阻止和破坏致病因素的致病作用,保持和恢复机体健康,当机体的防御能力和免疫功能降低,致病因素的致病力过强,机体的抵抗力相对不足时,才能引发疾病。

机体的防御能力、免疫功能降低可分为外部屏障和内部屏障结构的破坏及机能障碍两部分。

A、外部屏障结构的破坏及机能障碍:
动物的外部屏障包括皮肤、粘膜、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等,外部屏障具有保护内部器官免受外界物理、化学因素的损伤和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的功能,当其结构和功能发生障碍时外界致病因素就容易侵入机体,从而引起重要生命活动器官的损伤,引起疾病的发生。

例如狂犬病毒就是通过受伤的皮肤侵入机体,损伤脑组织而发生狂犬病。

B、内部屏障结构的破坏及机能障碍:
动物的内部屏障包括淋巴结、各种吞噬细胞及免疫细胞、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解毒排毒器官等,如上述细胞、组织、器官遭到破坏,发生机能障碍,就会导致相应的疾病发生。

②机体反应性改
机体反应性是机体对各种刺激能以一定的方式发生反应特性。

机体反应性主要与动物的种属、年龄、性别、营养状况有关。

总之,任何疾病的发生都不是单一原因所引起,是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疾病发生的过程中,外因是疾病发生的必要条件,内因是疾病发生的根本依据,外因是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在疾病过程中,内因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外界致病因素必须冲破动物体的防疫屏障,超过畜体的抵抗能力,才可使动物发病。

所以,疾病能否发生,取决于动物体的状况。

即使发生了疾病,病的性质、轻重、发展和结局也随内因不同而有差异。

预防接种实际上是改变内因的一种措施,使动物机体对传染病产生抵抗力。

因此,在生产中必须首先加强对畜禽的饲养管理和做好预防接种工作,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健康水平,同时也要做好环境卫生和清扫消毒工作,这也正是为了清除外界致病因素的致病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