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2018级本科培养方案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课程设计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给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系统构成,了解其在我国城乡建设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规范、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3. 帮助学生掌握给排水工程中涉及的流体力学、水处理技术等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等软件进行给排水工程图纸的绘制和识图能力。
2. 提高学生针对给排水工程问题进行资料搜集、分析、解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项目管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树立专业自豪感和使命感。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给排水工程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循工程伦理,为社会贡献力量。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今后从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基本概念:介绍给排水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其功能,涉及教材第一章内容。
- 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组成与作用- 给排水工程在城乡建设中的应用2. 给排水工程设计规范与施工工艺:讲解设计规范、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涉及教材第二章内容。
- 给排水工程设计原则与规范- 施工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3. 流体力学基础: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为给排水工程提供理论支持,涉及教材第三章内容。
- 流体的基本性质与流体力学方程- 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特点及阻力计算4. 水处理技术:介绍给排水工程中涉及的水处理技术,包括教材第四章内容。
- 水处理方法与技术流程- 水质标准与检测方法5. 给排水工程图纸绘制与识图:培养学生运用CAD等软件绘制和识图能力,涉及教材第五章内容。
- 给排水工程图纸的基本构成与符号- CAD软件在给排水工程图纸绘制中的应用6. 给排水工程案例分析与项目管理: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涉及教材第六章内容。
2018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分析与就业前景
2018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分析与就业前景
输送、净化及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有关的理论与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与城市、城镇建设事业、工业生产、环保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学科。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专业分析及就业前景,希望能对即将步入大学的同学们有参考价值!
专业介绍
业务培养目标:专业培养具备城市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水科学和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历史沿革同济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成立于1952年,并于当年招收第一届上下水道专业本科和专科生,195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准国内第一批“市政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市政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科创始人杨钦教授被授予全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资格,并于1983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博士研究生。
1985年,获准建立国内首批“市政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4年同济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首批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评估,2009年通过复评。
2007年同济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成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2010年批准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及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2012年批准为教育部高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给水排水专业已经形成了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水资源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设计运行最优化、水处理理论与技术方向(含建筑给水排水及消防技术)、污水和废水处理理论与技术三个学科方向。
同济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工程经验丰富,理论与实践教学条件先进,形成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国家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我国水处理工程问题的重要研究基地和水处理设备的研究开发中心之一。
二、学制与授予学位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所授学位为工学学士。
三、基本学分要求*注:计入课内实验实践环节204学时(6学分)、学科竞赛及创新能力拓展,实践环节比例为25%。
四、专业标准五、培养目标本专业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熏陶以后,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成为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培养具有全球环境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城市水系统良性循环和水安全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专业工程师基本能力训练,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的输配、处理、收集与再生利用等领域,胜任规划、设计、施工、咨询、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能在政府部门(规划建设、市政工程、经济管理等)、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的工作,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的复合型、创新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改名后培养方案的整体思路-高等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改名后培养方案的整体思路-高等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近年来,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名称经历了从给水排水工程(080705)专业⑴,给水排水工程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并存,到给排水科学与工程(081003)专业的过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土木类(一级学科)的4个(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之一,是土木类中的二级学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是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旳理论和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在设计、施工、运营等企事业单位、科研教学和管理部门从事本专业工作.1 专业更名之目的(1)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名称的更改不仅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而且适应创新型国家和人才资源强国建设需要,满足社会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需要,还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既要考虑市场经济,又要考虑计划和宏观调控的作用,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发展需要,有更强的发展基础和潜力.(2)提髙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提髙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在高等教育的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别是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现在还存在很多困难.从追求数量不断增长到追求质量的不断提高,应以培养的人才能否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为依据.另一方面就是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好地结合起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是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3)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把多年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获得的教学改革理念、措施和经验,固化于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过程之中,不断提髙人才培养质量.在课程建设与改革方面,将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目标,吸收用人单位人员参与课程研究、设计与开发,合理确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好地结合起来.(4)优化专业发展结构的需要.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作为给排水行业高级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伴随着国家建设与给水排水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和较高的发展水平,为国家的行业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专业的内涵逐步丰富,外延不断拓展,专业的研究对象已从城市基础设施拓展为水的社会循环.专业面临的主要矛盾从以水量为主转变为水质水量并重,以水质为核心.专业基础由力学转变为化学、生物学和工程流体,并在大量融人现代生物工程、电子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向髙新技术方向发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学科理论体系和工程技术体系.2 更名后专业培养方案总体思路2.1 专业培养方案总体原则(1)合规范.培养方案应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也应符合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的要求,所开设的课程应涵盖《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执业资格考试》要求的全部课程.(2)宽基础.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占课堂教学学时数的70%-75%,通过相关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初步具有合理抽象、逻辑推理和分析综合的能力,具有较为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和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3)拓专业.目的在于克服知识面相对较窄的问题,如增加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土木工程专业),暖通空调、通风工程、燃气供应(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建筑电气(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等课程,目的在于拓展专业方向.(4)重实践.实践教学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前提,它的作用与功能是理论教学所不能替代的.设置大量的课程实验、现场教学、认识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2.2 专业培养方案总体框架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是围绕培养目标制订的,总体框架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三大部分构成.图1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总体框架.3 今后专业发展方向3.1 与给排水行业发展紧密结合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国家产业结构,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及时跟踪给排水行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节能减排、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等措施的实施,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正在飞速发展.作为给排水行业的人才培养基地,专业教育必须要及时跟踪行业发展,加强与充实相关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快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整合,开拓适应行业高速发展的新课程.3.2 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体系通过高校与行业共同进行专业教育质量评价的方式,促进专业教育的发展[].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专业教育要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和加强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努力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在抓好理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要大力加强教学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的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设计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3.3 突出专业办学的地域特色突出专业办学地域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⑴,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和行业发展的趋势,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构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对于专业办学历史相对较长、相关学科配套较为齐全的研究型大学,可以主要培养研究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多数以教学为主的高校应着重培养应用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3].即使是同一院校,也应根据学生的发展潜能和就业志向,因材施教,培养规格多样化.要结合各自学校的特点,做好分类指导,鼓励办出特色,满足社会不同的需要.3.4 加强教学软硬件建设应重视师资队伍和教学设施建设工作,应成为高等学校办好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前提条件.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高等学校应努力培养一支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应努力提髙年轻教师的实践能力[5].应重视本专业的教材建设,要加强教学研究、教材规划、教材编写等方面的工作.教材建设要与课程体系的整合、教学内容的更新密切配合,反映行业发展的趋势.提倡多样化的教材体系,以满足不同人才培养规格、不同办学特色和不同教学组织方式的需求.4 结语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水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热点,水体环境质量的严峻性和水质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求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及时更新观念、转变发展方向,适应时代需求.使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适应时代的需求,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应建立起与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相协调的新的教育体系,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1998版. :离等教育出版社,1998.[2]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胄司.普通髙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201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4]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福建省绐水排水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海峡科学,2013(1):24-30.。
给排水专业培训计划
给排水专业培训计划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良好的排水系统不仅能够有效防止城市内涝和污水污染,还能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
因此,对于排水专业的培训变得尤为重要。
本培训计划将针对排水专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旨在提高学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城市排水工作中。
二、培训目标1. 增强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员对排水专业的了解和认识2. 提高学员的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维3. 培养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开展排水工程项目4. 强化学员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应对排水系统中的安全隐患5. 加强学员的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其他专业人员和相关部门进行协作三、培训内容1. 基础理论知识排水系统的概念和分类、流体力学基础、排水管道材料和规格、排水系统构成和原理等2. 设计与施工技术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管道施工工艺和技术、排水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技术、排水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等3. 污水处理技术污水的组成和性质、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污水处理设备和工艺等4. 管网维护与管理排水管网的维护和检修、排水系统的现代化管理和智能化监控、排水工程项目的实际操作和管理经验等5. 安全与环保意识排水工程中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环保政策和规定、环保技术和设备等四、培训方式1. 线下课堂教学组织专业老师进行理论课程的讲解和知识的传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来加深学员的理解和印象2. 实地考察安排学员到排水工程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让学员通过亲身体验来深化对排水系统的认识3. 视频教学制作相关排水系统的操作和实操视频教学,帮助学员更直观地理解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过程4. 专家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讲座,分享最新的排水技术和经验,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思考五、培训周期根据培训内容的安排和学员的实际情况,本次排水专业培训将采用分模块的形式进行,每个模块的培训周期为1个月,整体培训周期将持续6个月。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003)一、专业介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1983年开始招收本科,现有教师2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17人,高级职称占比53%,博士化率76.5%,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本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西省省级教学团队。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系江西省首届品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江西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江西省一流专业(优势专业)、通过了住建部高等教育给排水工程专业评估与复评。
给排水实验中心系首批国家环境保护培训基地、江西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计划培训基地、江西省产学研培育示范基地、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华东交通大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本专业以国家、社会、行业和地方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创新务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自然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扎实、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创新和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技术骨干与管理人才,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毕业5年左右,具备胜任工程师或相应职称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条件,能够在市政、建筑、工矿企业、交通等行业及科研院所从事设计、咨询、研究开发、施工安装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具体培养目标如下:培养目标1: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目标2: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一定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目标3:具备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等理论知识,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培养目标4:具有进行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研究、开发和设计的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问题的能力。
给排水工程培养方案
给排水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基本排水理论和技术知识,熟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
2、具备独立从事一般排水工程初步设计和现场检查、监理的基本能力。
3、具备处理排水工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能力,具备防洪排涝工程设计及管理的基本能力。
4、了解城市供排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工作,做到对排水工程相关问题的了解与熟悉。
5、掌握排水工程的基本管理知识,具备开展排水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6、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亲水性和团队沟通协调能力。
二、培养内容1、排水工程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水文水利学、城市排涝工程学、排水管道工程学等基础理论课程。
2、排水工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排水工程设计实际操作能力,包括道路排水设计、屋顶雨水排水设计、地下排水管道设计等。
3、排水工程施工管理实践,培养学生对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4、排水工程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与实践,培养学生对实际排水工程案例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排水工程创新设计与研究,培养学生对排水工程领域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能力。
6、排水工程项目管理实践,培养学生对排水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培养方法1、授课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
2、组织学生参与实际排水工程实践项目,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
3、编写排水工程案例分析教材,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织学生参与排水工程领域的科研课题,培养学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5、组织学生参加排水工程实践项目,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排水工程的实际工作环境。
6、开设排水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排水工程人才的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只有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排水工程人才。
同时,排水工程人才的培养也需要与实际工程项目相结合,使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一、专业概况排水科学与工程是一门跨学科性较强的学科,涉及水资源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领域。
该专业培养的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熟悉现代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技术,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二、培养目标1. 教育目标培养掌握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设计、施工、管理和运营排水工程的能力,熟悉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全球水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较高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做出贡献于社会发展的排水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
2. 培养要求(1)理论素养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熟悉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最新发展动态,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模拟技术,具备解决复杂排水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能力。
(2)工程实践具备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进行水资源调查与勘测、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工程监理等工作,形成较强的设计创新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社会责任具备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和排水工程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培养方案1. 专业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学、化学基础等自然科学课程。
(2)专业课程水力学、水文学、水资源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环境工程原理、城市排水系统设计与运营、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城市水体净化工程等。
(3)实践课程水资源勘测、工程实习、论文撰写、校外实习等。
2. 教学模式(1)理论教学采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教学设置实验课程和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科研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研究能力。
3. 实习与实践(1)校内实习学生需要在校内进行一定时间的实习,参与排水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相关工作。
给排水科学及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大类:土木类专业名称: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 081003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扎实的知识基础、较强的创新能力、较为宽广的国际视野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能够具有独立从事给水排水工程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工作能力,并具有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具备工程师或与之相当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拓展知识和提升能力,为国内给排水及相关事业服务。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学习数学、自然科学和给水排水工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受到工程测量、工程制图、实验和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给水排水工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熟练使用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分析解决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实际问题,从事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水力学、化学、微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给水排水工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给排水工程结构、设备及仪表等专业知识用于工程实践或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给水排水工程、水源保护与利用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或复杂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的能力。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给水排水工程、水源保护与利用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或复杂工程问题,设计满足工程需求的工艺系统、工艺单元或流程,能够在设计环节中熟练使用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并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给水排水工程、水源保护与利用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或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实验设计、检测化验、数据统计与分析,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专业型文档》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doc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给水排水工程二、修业年限及毕业学分要求:4年、180学分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四、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给排水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城市给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和工业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技术咨询、研究开发及销售为业务范围,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能在政府各级职能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销售部门、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等部门从事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研究开发及水工程产品销售等行业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五、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水泵及水泵站、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分析化学、水处理工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给排水施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有关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经过系统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给水排水工程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行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研究开发及水工程产品销售等能力。
1.知识结构:⑴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较宽且深的技术基础理论。
⑵掌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及了解相关专业的专业知识。
⑶具有一定的市场经济知识和工程经济管理知识,懂得一定的环境知识和法律知识。
2.能力结构:⑴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运算、实验、测绘与测试以及基本工艺操作技能。
⑵具有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的初步能力。
⑶具有给水排水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技术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的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⑷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⑸具有初步的研究和应用开发能力。
3.素质结构:⑴思想品德高尚,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
⑵具有健康的身心。
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⑷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⑸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环境工程专业2018级本科培养计划-LW(加课程代码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在原华中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环境工程系和原同济医科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学院拥有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具有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和环境规划与管理六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和土木工程二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环境科学与工程为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学院设有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卫生与机械研究所、环境治理与评价研究所和中心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给排水实验室为原建设部重点实验室。
全院在职教职工73人,教授20人(含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26人,讲师11人。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近800人,在读硕士生、博士生400余人。
学院现有专业涵盖生态、生命、化学、材料、机械、工程和医学等领域,具有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研究渗透的特点,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型环境科学与工程体系。
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学、研协调发展。
学院的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理工兼备的较宽广专业知识、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工程或研究型人才。
学院先后与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荷兰、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地区的多所大学、研发机构和知名企业建立了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关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一、培养目标Ⅰ.Program Objectives根据我国可持续发展环境战略及建设两型社会的人才需求,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环境工程领域水、气、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环境规划、评价以及环境修复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成为具有较强环境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课程考核方式:E表示考试,T表示考查。
X/表示上半学期开课;/X表示下半学期开课社会实践4周,其中2周针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开展实践活动,2周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开展实践活动。
九、自主发展计划
学生应取得10个自主发展计划学分,具体详见《长江大学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试行)》。
十、学时学分统计表
注:统计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比例时,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单设实验课、课内上机、实践及实验学时(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按每周20学时计)。
给排水大学四年学习计划
给排水大学四年学习计划第一年:基础知识学习在大一的第一个学期里,我打算专注于学习一些基础课程,比如数学、物理和化学等。
在这个阶段,我将尽量多参加各种实验课和课外学习,以便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基础知识。
我也计划加入一些学术社团,以便可以结识更多的同学,并且可以参加一些学术交流活动。
大一的第二个学期里,我会更加专注于水文学、地质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
我将会参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实习项目,以便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
我也会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一些专业讲座和研讨会,以便更好地了解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
第二年:专业深化学习在大二的第一个学期里,我将继续学习更加深入的专业知识,比如水资源管理、水环境工程等方面的课程。
我也计划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专业比赛或者项目,以便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大二的第二个学期里,我将加入一些专业实习项目,以便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专业知识。
我也打算积极参与一些学术交流活动,以便可以结识更多的同行,并且可以更好地了解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
第三年:专业实践学习在大三的第一个学期里,我将主要参加一些实践项目,比如水资源勘探、水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实践。
在这个阶段,我也计划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毕业设计,并且会积极向老师请教,以便可以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
在大三的第二个学期里,我将继续进行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并且会积极参加一些学术交流活动,以便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
第四年:毕业设计和专业就业在大四的第一个学期里,我将全身心地投入到毕业设计的工作中,以便可以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
我也会积极参加一些专业比赛或者项目,以便可以丰富自己的专业经验。
在大四的第二个学期里,我将开始准备专业的就业方面的工作。
我会积极参加一些招聘会或者面试培训,以便可以更好地准备自己的就业面试。
我也打算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一些毕业典礼和毕业庆祝活动,以便可以好好地和同学们告别。
总结: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涯对我的人生意义重大。
我会将所学知识牢记在心,并且努力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去。
给排水专业培养目标
给排水专业培养目标
一、培养安全意识强,守法守纪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学习国家有关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二、掌握排水系统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
包括排水系统设计理论、水文计算、管网布设计算、管网施工管理等。
三、掌握各类排水设施的技术操作能力。
包括管道排水、泵站通水、楼宇成排水等不同类型排水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能力。
四、熟练使用排水系统设计软件进行项目设计。
包括使用水文软件进行排水流量计算,使用管网设计软件进行管网布设优化等。
五、强化实践能力,熟练各类排水项目的施工组织与管理。
掌握标段管理、质量监测、安全生产等施工管理流程和方法。
六、注重环保意识的培养。
注重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
以上内容作为排水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示例,根据实际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2018级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遵循“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主动适应国家、行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品质,系统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熟悉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相关的人文、伦理、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及工程管理、项目决策等知识,具备复杂工程问题研究分析和设计开发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市政、水利等领域胜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规划、设计、咨询、监理、施工、运营等方面工作,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涵盖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具体如下:(一)知识要求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素养,掌握必要的哲学、经济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在文学、艺术、伦理、历史、社会学及公共关系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具有一定德人文素质和社会交往能力。
2.自然科学知识。
具有较为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掌握高等数学及工程数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大学物理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掌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了解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技术,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
并通过相关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初步具有合理抽象、逻辑推理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3.专业知识。
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水力学、工程力学、水文学和水文地质学、水处理生物学、水分析化学、泵与泵站;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电工、电子学和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掌握解决本专业工程技术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熟悉给排水工程结构、材料与设备的基础知识,熟悉工艺系统的控制原理,熟悉给排水工程施工和运营管理的知识和方法;了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发展历史、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及其本专业的关系。
了解工程规划、工程设计的相关程序和有关文件要求;了解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二)能力要求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方法查阅文献和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提高综合素质的能力。
2.应用知识的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技术资料和听说写译的初步能力。
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具有较熟练地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能够从事给水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与维护的能力。
3.创新能力。
初步具有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的能力。
(三)素质要求1.思想素质。
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敬业爱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愿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
2.文化素质。
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哲理、情趣、品味、人格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修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3.专业素质。
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有较强的工程意识、经济意识、创新意识。
4.身心素质。
保持心理将康,乐观豁达,积极向上。
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能够承担建设祖国的任务。
三、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一)专业特色充分发挥行业、地域及知识结构体系的优势,紧紧抓住“城镇市政、城市水生态文明、环境与水利”等要点,突出我校的“城镇防洪与雨洪利用”方向的办学特色。
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长沙理工大学重点学科和“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水利类学生创新实验基地、湖南省水利工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等,强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教育和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
(二)实现途径1.根据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定位,对课程体系进行系统优化,增加跨专业拓展性课程,加强专业适应性;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坚持科学和工程并重、理论与实践兼顾,技术和管理知识培养相结合。
2.依托现有实践教学平台、各创新平台和一支具有较高学科水平和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通过开设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等工程现场实践环节和校内专业实验、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环节,实施大学生创新型实验教学及其它第二课堂学分,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3.依托已有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师资和实践教学条件,构建特色培养方向“城镇防洪与雨洪利用”的课程体系——水力学、水泵与泵站、水文学与供水水文地质、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工程结构、城镇防洪与雨洪利用,实现专业共同性与特色方向专长化的有机统一。
四、毕业要求与保障措施(一)毕业要求1.思想品德: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热爱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3.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4.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体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5.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6.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7.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8.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9.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技术与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10.个人和团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把握机遇,勇于面对挫折和失败。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1.沟通:能够就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2.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3.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二)保障措施主要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形式多样的各类教学活动(包括理论教学、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各类竞赛活动、社会实践等环节)来实现毕业要求,详见毕业要求及能力实现矩阵。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要求及能力实现矩阵五、主干学科力学、化学、生物学。
六、修业年限基本修业年限4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七、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八、毕业学分学生毕业时要求修满168学分,其中6学分用于修读全校通识教育类选修课。
备注1:全校通识教育类选修课至少修读6学分。
其中“大学应用语文”(1.5学分)和公共艺术类课程(2学分)为限选课程,其余2.5学分可自由选修。
公共艺术类课程包括《美术鉴赏》、《书法鉴赏》、《艺术导论》、《音乐鉴赏》、《影视鉴赏》、《舞蹈鉴赏》、《戏剧鉴赏》、《戏曲鉴赏》等8门课程,本专业学生必须修读其中1门鉴赏课程。
备注2:其他选修课是指除全校通识教育类选修课以外的所有选修课(含限选课)。
九、核心课程普通化学A、土木工程制图A、工程力学A、水力学C、测量学A、水处理生物学、水分析化学、水泵与泵站、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一)、给水排水管网系统(二)、水质工程学(一)、水质工程学(二)等。
十、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测量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十一、第二课堂活动要求学生至少获得14学分方可毕业。
第二课堂活动学分认定见《长沙理工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长理工大教[2013]16号),其中“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0.5学分,必修,考查,第一学期)、“大学生卫生与健康”(0.5学分,选修,考查,第一学期)、“大学生创业基础”(2学分,必修,考查,第四学期)、“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学分,必修,考查,1-4学年),“形势与政策”(2学分,必修,考查,1-4学年)、思政系列课程课外实践(4.5学分,必修,考查)等课学分计入第二课堂。
十二、指导性教学进程进程计划指导性教学进程计划见附件1。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见附件2。
十三、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教学计划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见附件3。
双学士学位教学计划见附件4。
附件1说明:1.本专业的讨论课学时共128学时:水工程英语,学时32;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学时32;水系统运营管理,学时32;专业英语(给排水),学时32。
2.本专业非标准答案考试课程共5门,分别为:水泵与泵站、水处理生物学、水工程施工、水质工程学(一)、水质工程学(二)。
附件2附件3附件4制订人:负责人:学院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