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香《心经》释义
《心经》是什么?为什么书法家都喜欢抄写《心经》
《心经》是什么?为什么书法家都喜欢抄写《心经》你抄过《心经》吗?《心经》,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玄奘法师翻译过来的经典佛家经文。
从古至今,许多书法家都将心经作为自己日常的临习或创作素材,这是为什么呢?依笔者浅见,应当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心经》有劝人向善之德《心经》讲的其实是教人积极向善的内容。
行善积德,从而远离颠倒,脱离苦厄,是一种修行。
通过书写《心经》,不仅书者本人的心灵可以得到净化,好的书法传播开来,确实也能起到劝人向善的作用。
儒家讲究“仁者爱人”,以己之善而推广到他人,也是一种好事,所以很多书家也非常乐意抄经,在渡己的同时也可渡人。
赵孟頫抄的《心经》赵孟頫抄的《心经》赵孟頫抄的《心经》二、心经影响巨大,已经不仅仅是一部佛经《心经》经三藏法师翻译过后,十分接地气,符合汉语的行文习惯,而且读起来了朗朗上口,传播范围很广,老少都知道,一般都能或多或少念上一两句。
从这个方面说,《心经》已经不仅仅是一部佛经,而是和《千字文》《百家姓》等民间通俗文章一样广为传播经典。
所以会成为很多书家书写的素材。
董其昌抄的《心经》董其昌抄的《心经》董其昌抄的《心经》董其昌抄的《心经》董其昌抄的《心经》董其昌抄的《心经》董其昌抄的《心经》董其昌抄的《心经》三、从书法角度看,写《心经》是对字形和章法的双重考验书法要写得好,字形和章法都要综合考虑。
《心经》中一大特点,就是重复的字有很多。
据统计,《心经》中,“无”字最多,有21个,“不”字有10个,“是”字有9个。
在书法创作中,临近的字写得完全一样会显得十分呆板,所以有经验的书家会各显神通,通篇中相同的字写出变化。
处理的方法不尽相同,有写异体字的,有变化笔画写法的,等等。
把相同的字处理成不同,且对整篇来看没有违和感,确实需要一定的功力和审美水平。
所以,书写一遍《心经》相当于练习了很多常用的字,同时对字和字的排布和整篇的章法都起到了积极的练习的作用,所以书家爱写《心经》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心经全文解释及讲解
心经全文解释及讲解《心经》全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译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心经何故无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等六种成就,以证明是佛说呢?唐太宗时,有一位国师名玄奘法师,在家姓陈,十二岁时跟随哥哥出家,出了家后,读一切经典,有些经典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有些经典是别的法师翻译,他对有些语句生疑,很想到印度取经,后来在四川成都挂单,遇到一位老和尚,身生疥癞,人不敢近,惟有年轻的玄奘法师,以一颗同情心侍奉他,为他洗脓血,涂药,不久,这老和尚的疥癞病痊愈,老和尚感他调治之恩,无以为报,惟有一部经,可以口传给他,就是这一部心经,一共二百六十字,念了一遍,玄奘法师便记在心内,后来把它译出来,一个字也没有更改;鸠摩罗什法师也有翻译这部心经,名叫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如是我闻等语,但不及老和尚传给玄奘法师所说的那么简洁流利清楚,那位老和尚又是甚么人呢?他就是观音菩萨。
玄奘法师后来到印度取经,经过八百里沙漠,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中间无人,惟多鬼怪,念任何经也不能降服,一念心经,所有邪魔鬼怪隐藏,仗这心经的功德神力,成功到印度取经,十五年后回中土,成为国师,专心翻译经典。
心之神力是观音菩萨,心之智力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心内的法力,就是大行普贤菩萨,心中的愿力,就是地藏王菩萨。
《心经注解》第五卷
《心经注解》第五卷《心经注解》第五卷涤华禅师《心经注解》第五卷涤华禅师阅读人、当生大欢喜心、当生大勇猛心、当生速进心、当生无退转心、当生无休息心、倘再进步、其乐之言、无可言、其乐之书、无可书、而不是、常乐我净者、弗可能也。
参者、勿可辜负、老僧、唇干而舌苦、至诚之言者、能如是者、吾与汝等幸也。
若问。
再进步者、何也。
答。
无我相。
而生其心也。
复问、生何心耶。
答、生无我相之心。
兜率陀天者、其天无界、亦无边止、与虚空等、其天境界、以及名号、有同有异、同异各各、各有名号、无穷无竭、无可衡量、与计算者。
何者、虚空无尽、此天亦复无穷也。
如太上老、如堯、舜、禹、如天主天、如孔夫子等、以及、现代、气功之主者、诸如是类、无可尽宣。
均住兜率天、之天、其天名号、其数无穷、劫尽、亦莫能尽知。
其天、诸天界相、散步、於此虚空、之中、无可度量也。
惟我禅那、之兜率、加一禅字者、故名为、兜率禅陀天。
以此标其誌也。
其兜率陀天、其天名号、甚多而广、虽如是多广者、而无有、不包含、在虚空之中也。
是故、虚空、如纲绳、诸天如网眼、如来彼岸、如纲举目张也。
所谓、彼岸二字、是代替之名号。
其实彼岸、就是虚空、虚空就是彼岸。
是故、诸天无有、不在彼岸之心中。
所谓彼岸者、是诸佛如来、常住之所之地。
般若即彼岸之真心也。
波罗蜜多者、即诸佛之实体、真性也。
大觉世尊者、即诸佛、如来之大用也。
如来彼岸者、是如来真心、本性、妙识、之灵、之所现也。
如来彼岸者、是如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一切相、之感、之所成也。
彼岸者、就是虚空、虚空者、就是彼岸。
为何不言、虚空者、是故如来、寄此无为之彼岸、行此无我、之舟航、而使我等、与诸众生、出此爱河、离此贪岸、逃出枷锁、爱恋之乡。
如来、寄此假名、而使我等、与诸众生、而有奔逃、所归之所、寄此假名、心有望焉、心有归所、之处也。
然而、到彼岸者、其心、亦无处所归、在无处所归之中、无有不是、归心之处也。
所谓归心之处者、无为无我、常乐我净也。
东北老师-讲解心经
东北老师讲解《心经》【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亦名千光眼菩萨。
观世音菩萨一共有一百零八个名字,为什么叫观世音菩萨?「观」是观察,这个观包括了你用眼睛去看、耳朵去听、鼻子去闻、舌头去尝、用身体去感觉、你所有的意念都包括在里面,我们统称为「观」。
就是动用你生命所有的能力,去觉察这件事,这叫观。
观什么呢?就是观察你自己,不可以观别人。
你愈观察别人,你愈不了解自己。
你可以了解整个天下,就是不了解自己。
你甚至可以飞到月球去,只要往地底下深几百尺,你竟然不知道了。
你对自己的了解,就是这么肤浅。
摩天大楼可以盖好几百层,但是往地底下建,地下室能建几层?恰似你对自己的了解,是浮在表面上的,没有深度的。
观自己的哪一个部份?观自己的过去还是未来?都不是。
是观自己当下这一刻。
要以自在的方式,观照当下这一刻,所以名为观自在。
这个观自在,也就是观自己的存在。
你的生命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生命是存在当下的。
所以观自在就是观生命的当下。
观要自在,所以要强调观自在,是因为每一个人的观都不自在。
因为心中有太多的概念。
有太多的限制,太多的束缚。
再解释什么叫观。
观就是动用你生命的全部力量去觉察你自己,那我们现在确定为觉察自心。
「世」指的是什么呢?世不能指的是外在的世界。
世是你的五蕴。
你第一步必须观察自己的五蕴。
五蕴是什么呢?五蕴是你自己的世界,五蕴是你的身心。
身体是你自己的国土,心是你自己的佛堂,你的自性就是你的佛。
所以大家把这件事情确定好。
这条路是觉知的路,这个方法是觉悟的方法,整件事情的方向是心内行。
这个我一再强调,大家记住这几条,对佛经所有的解读,都必须能够去做,去实行,和你的行为接轨,要不然没有意义。
这个世就是五蕴。
就是我们自己的这一次生命。
「音」是什么呢?音是我们说话的声音。
如果我喉咙不好,我声带不好,我不能说话,我就得用手语,手语是以动作来传达心念的方式。
观世音,这个「音」之中,包括你的动作、包括你的语言,你的内心之光。
心经幻灯剖析课件
06
心经总结与展望
心经的主要观点总结
空性
认为事物的本质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超越形 态、性质的束缚,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无我
强调在世间万物中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或主体, 一切都是相对的、暂时的存在。
中道
反对极端的观念和行为,主张在理性和感性之间 寻求平衡,以适应生活的复杂多变性。
心经的未来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心经的哲学思想
心经作为一部具有深刻哲学思 想的经典,未来可以进一步深 入研究其关于人性、道德、自 然等方面的哲学观点。
探索心经在现实生活中的 应用
心经所提倡的空性、无我、中 道等思想对于现代人的生活仍 具有指导意义。未来可以探索 如何将这些思想应用到现实生 活中,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生 活质量。
富于哲理
文学价值高
文字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如“色即 是空,空即是色”等。
文字优美,富有诗意,具有很高的文学价 值。
心经的核心思想
01
02
03
空观
强调一切事物的空性,即 无常、无我、无自性。
无住
主张不执着于任何事物, 不被任何事物所牵绊、限 制。
般若
即智慧,认为只有通过修 行才能达到解脱和涅槃的 境界。
05
心经未来发展
心经在科技领域的应用拓展
人工智能与心经
探讨心经如何指导人工智能的道德决策,以及人工智能如何通过学 习心经改善其行为。
神经科学与心经
研究心经如何影响人类大脑的神经网络,以及心经如何帮助人类提 高情绪管理、压力应对和创新能力。
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科技与心经
《西游记》中的《心经》
《西游记》中的《心经》《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著名作品,它的故事情节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爱好者中都享有盛誉。
《心经》这一概念在《西游记》中也被频繁提及,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西游记》中的《心经》。
《西游记》是明朝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四大名著之一,它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唐僧四位主要角色为中心,讲述了他们西天取经的惊险历程。
在这一过程中,《心经》这一概念被提及多次,成为了故事情节的核心之一。
《心经》最早出现在《西游记》中的第六回《悟空大闹天宫救唐僧》,这是在孙悟空出生之前的一个镜头。
在这一回中,如来佛祖预言孙悟空的出生过程,并提及了《心经》:“自兹日后,星相悖逆,不能容于天地之间。
不然,在临凡之际,专心即白眼孑遗,疾如启神通,佛祖大愈,能见未见之事。
”从这段预言中,可以看出《心经》在故事中的重要性。
这一预言对后续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西游记》的剧情中,《心经》也被多次提及。
其中一次是在唐僧师徒四人取经途中遇到困难时,唐僧就会念诵《心经》来护佑自己和师兄弟们。
这种情节的出现,使得《心经》成为了西游取经故事中的一项特殊法宝。
《心经》在《西游记》中也被多次提及到四位主角的修行和智慧上。
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唐僧都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考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地学习修行,领悟《心经》的真谛,成长为更加完善的人物形象。
在《西游记》中,《心经》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它告诉人们修行之路上的艰辛和酸苦,但也给予了人们信心和力量。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可能会在前进的道路上遭遇不同的困难和磨难,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敢前行,就一定能够突破一切障碍,达到自己的目标。
《西游记》中的《心经》不仅仅是一本佛教经典,更是一种信念和精神力量的象征。
通过努力修行和领悟,《心经》给了唐僧师徒四人和我们许多人一种力量,可以帮助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在《西游记》中,《心经》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唐僧在前往取经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和妖魔鬼怪,都能够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心经》的指引来化解危机,解决问题。
目前为止我所看过最好的《心经》解读
目前为止我所看过最好的《心经》解读目前为止我所看过最好的《心经》解读这人世间,有一部最短的经典。
这部经典只有二百六十个字,就是佛门留给我们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通常则称为《心经》。
二百六十个字是太少了。
和这人间积存起来的浩如烟海的文字相比,二百六十个字能写下一些什么呢?我们又怎么能设想仅仅用二百六十个字,就能完成一部经典呢?然而事情又确乎是这样。
佛门就用这不足一页的文字,为我们讲说了天上人间的秘密。
用我们惯常的话语来说,就把世界观、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都依次地写在了这部经典里。
这样就不能不说,这便是人世间的一个圣迹。
我们曾经感到过一种欠缺,就是我们听说过各种各样的一家之言,却不曾聆听过佛陀的经验。
这就有些不够谨慎了,要是这之中刚好含藏着什么秘密的话,我们寻寻觅觅,人生又如白驹过隙,不就错过了这样慈悲的知见?那末现在,在我们陆陆续续地听说了一些佛法之后,如果我们至少也该读完一部佛经的话,或许就可以看一看这部最短的经典。
我们不会吝啬这二百六十个字吧?我们平日里徒劳地读过的文字,又何止千言万语?要是我们一生里只省下这样一点时间,说不定就能领会到佛陀的心意,由此就能到智慧的彼岸去,那又该是怎样的有幸呢?这题名里的“般若”和“波罗蜜多”的意思,就是智慧和去彼岸,便正是要领我们到智慧的彼岸去。
我们对彼岸当然有许多怀疑。
我们固然深味这人生的辛苦和悲凉,到若要寻找彼岸,又让人疑心只是一种幻想。
我们已经看到了,像鸟儿被关在笼子里一样,我们其实也是被囚禁在世界和身心的樊笼里的;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命本身,就决定着我们有生老病死和喜怒哀乐等等,又哪里能找到一种办法,来度尽我们的一切苦厄呢?我们找不到这种办法,是因为我们一直都不知道世界和生命的秘密。
然而佛陀在经过千辛万苦的寻觅之后,却解开了这些秘密,于是才慈悲地对我们说,这种根本的办法其实是有的。
而这种办法的精髓,也即是佛法的心要,便收在了这部经典里。
所以经文的一开头便这样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如何理解“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个道理说得容易,但真正要明白含义,要做到非常困难。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我们的思想概念里是矛盾的,实际上不矛盾,这叫超越,这是真正的诸法实相。
用生活化的语言简单来解释,就是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无论修什么法都要认真。
要认真,但不能执着;要放下,但不能放弃;要随缘,但不能随便。
简单点说叫缘起性空:性空不离缘起,缘起不离性空,性空和缘起是双运的,一体的。
“放下”讲的是空性,“不放弃”讲的是缘起,二者是双运、一体的,不是相违的,是圆融的。
“要放下”,这是真空;“不放弃”,这是妙有。
认真和不执着也是双运、一体的。
“要认真”,这是妙有。
“不执着”,这是真空。
真空离不开妙有,妙有离不开真空,就是“相”离不开“空”,“空”离不开“相”。
但很多人因为不懂得其含义,弄不清楚这些,都混在一起。
把执着当成认真,把放弃当作放下,把随便当作随缘。
我们强调做事情、修法的时候不能执着,但马上就不认真了,认为认真是执着,这是错误的。
认真不是执着,执着也不是认真。
不执着不影响认真,只有在你不执着的时候,才能认真。
不执着的时候,才有真正的智慧。
有真正的智慧,才有真正的认真。
有了智慧,有了真正的认真,才有究竟圆满的成就。
我们之所以一直没有成功,没有成就,就是因为有执着而没有认真。
执着执于情,认真执于事。
不认真是罪过,不执着是解脱,这两个不一样。
佛、菩萨、上师不可能不认真,但是他们没有执着心,所以这两个是不矛盾的。
你们所认为的认真,实际上就是一种执着,因为你真正认真了,就解脱了。
你现在对家人、对亲朋好友很好,这实际上是一种执着,而不是认真。
因为你对他们所谓的“认真”给你带来了烦恼和痛苦,所以不是认真,是罪过。
认真是一种缘起的作用,是完全的解脱;而你现在的认真是一种执着,是轮回的因,完全是痛苦的。
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戏,演戏的时候你要认真,不能放弃。
在演戏的过程中又不能糊涂,不能把这些当真,要放下,不执着。
《心经》说的“五蕴”是什么?
《心经》说的“五蕴”是什么?五蕴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
在早期的佛典中,修行者被授以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也就是“四念处”,分别为: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
这种四元结构被佛教徒认为是世界的基本构成方式。
四念处可以看作五蕴的一种早期版本,对比来看,五蕴中只有受蕴与受念处对应,其他四个貌似关系不大。
之所以说四念处是五蕴的早期版本,是因为色蕴包含了身念,而从心念处的心细分出了想、行和识三“蕴”,最后的法念处被取消了,因为五蕴就是诸法,诸法无非五蕴。
佛教徒在修习止观禅定时观照四念处或者五蕴,因为它们为安顿心念提供了所需的一切指引。
五蕴的“蕴”在梵语中的本义是指树干。
印度有很多榕树,佛陀在住世说法的岁月里,时常会在大榕树的蔽日浓荫里歇息。
而榕树的生命力极强,一棵榕树就能长成一片树林,有“会走路的树”的说法,因此,佛陀以此来指称世界的基本构成,也是煞费苦心。
当然,佛陀这里并没有把人当作树干,准确地说,他是将人的经验世界分解成了五根支柱,也就是五蕴。
西方人对世界的探究基本上是沿着笛卡尔开辟的道路前进的——“我思,故我在”。
而五蕴则是佛教对类似问题所给出的另一种解决方案。
佛陀以“蕴”这个富有创见的新概念,将我们的知觉世界分为由五方面所构成或以五根支柱支撑的宇宙,当然,这五根支柱只在概念中存在,其中每根都代表了一个感知的角度或者认知层面,合在一起,就完全包含了我们所能感知到的一切。
“蕴”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分析问题的工具,用来帮助我们探究真正的本体和自我。
“色蕴”的色并非指我们所看到的物质世界,而是与我们假定存在的“心”相对立的“外部世界”。
就像王阳明说的心外无物,因此理解色不能仅理解为物质世界,而要知道,它指向的是“对象的表象”。
它就像一张面具,只有当观察者认识到它的虚幻本质之后,才能将其除去。
戴着这张面具的可以是任何事物:一张桌子、一次日落、一个数字、一块钱,或者一个宇宙。
这些事物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构成了一个与假定的“心”对立的假定的“外部世界”。
空不异色原文及译文
空不异色原文及译文摘要:一、原文及译文概述1.原文内容2.译文内容二、颜色的虚空性1.色不异空2.空不异色3.色即是空4.空即是色三、受想行识的虚空性1.受不异空2.想不异空3.行不异空4.识不异空正文:【提纲】一、原文及译文概述《心经》中的这段经文,以颜色的虚空性为例,阐述了佛教中“空”的观念。
原文用四句话表达了色与空的相互关系,指出它们之间并无不同,相互包含。
而译文则将这种观念推广到感受、思想、行为和认识等方面,进一步强调了一切事物都是虚空的,无固定的实体。
【提纲】二、颜色的虚空性1.色不异空:这句话说明了颜色和虚空并无不同,它们是相互关联、相互包含的。
颜色是虚空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虚空则是颜色的内在本质。
2.空不异色:这句话表达了虚空和颜色之间的相互关系。
虚空不是脱离颜色而独立存在的,颜色也离不开虚空的衬托。
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3.色即是空:这句话强调了颜色和虚空的统一性。
颜色不是固定的、独立的存在,而是虚空的一种表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颜色就是虚空。
4.空即是色:这句话进一步说明了虚空和颜色的相互关系。
虚空不是抽象的、无形的,而是通过颜色等具体事物得以体现。
从这个角度看,虚空就是颜色。
【提纲】三、受想行识的虚空性1.受不异空:佛教认为,感受也是虚空的。
我们感受到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并无固定的实体。
因此,感受与虚空并无不同。
2.想不异空:思考和想象同样具有虚空性。
我们所想象的一切事物,都是基于过去的经验和知识,而非真实的存在。
因此,想与空并无差异。
3.行不异空:行为和动作也是虚空的。
行为是由因缘推动的,不是固定的、独立的存在。
因此,行与空并无不同。
4.识不异空:认识和理解同样具有虚空性。
我们所认识的一切事物,都是通过有限的感官和思维能力来了解的,而非事物的真实面貌。
因此,识与空并无差异。
《心经》全文解释及讲解
《心经》全文解释及讲解《心经》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乃佛教经典精髓,虽字数寥寥,却似深邃苍穹中闪耀的启明星,蕴含着对宇宙人生透彻洞悉与修行解脱的无上智慧,历经岁月洗礼,持续为求道者拨云见日,照亮觉悟通途。
经文原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经文解释及讲解-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释义:观自在菩萨在对般若波罗蜜多这一超凡智慧展开深度且持之以恒修行时,以其深邃如渊的洞察力,清晰照见五蕴——色、受、想、行、识皆无永恒、独立之实体,本质尽显空性,进而超脱一切苦难灾厄。
“行深”强调修行之久、体悟之彻,绝非浮于表面;般若智慧超越世俗认知局限,似利刃穿透表象迷雾。
-讲解:五蕴构建起我们认知与存在架构。
如“色”涵盖世间万象,巍峨山川、微小蝼蚁皆因缘和合、刹那生灭,无恒常本质。
生活里,人们执着财富(色),可经济波动时财富缩水,方知其虚幻。
“受”基于六根触六尘而生苦乐之感,情感波澜起伏;“想”念头思维念念迁流;“行”驱动意志行为,无常多变;“识”作识别判断,常陷偏见。
菩萨悟此空性,斩断痛苦根源,为众生揭示解脱起点——破幻归真。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心经解读(2)
心经解读(2)"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诸法,这里的意思是事物。
人是法,树是法,云是法,阳光是法。
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一切事物都是法。
所以当我们说"是诸法空相"的时候,我们的意思是,一切事物都是以空作为它的自性。
这就是为什么一切事物能够存在的原因。
这个讲法很有意味。
它意味着无生无死。
这是观音菩萨曾经说过的极其重要的话。
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都会看到生生死死。
一个人出生时,有一份出生证明。
当他死后,为了安葬他,又有一份死亡证明。
这些证明书进一步证实了生死的存在。
但是观音菩萨却说"无生无死"。
为了看看他的说法是不是正确的,我们必须更深入地观察。
你出生的日子是什么?在你出生以前你已经存在了吗?让我来帮助你。
出生意味着从无到有。
我的问题是,你出生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吗?假设一只母鸡要下蛋。
在它下蛋以前,你认为那只蛋已经存在了吗?是的,当然啦,它在里面。
在你出娘胎之前,你也在里面。
这意味着在你出生以前,你已经存在了在你母亲的体内。
事实是,如果一样东西已经存在了,它就不必再出生了。
出生意味着从无到有。
如果你已经是某个东西,那么出生又有什么用呢?所以,你所谓的生日实际上是你的延续日。
下一次你向别人祝贺时,你可以说"延续日快乐"。
我认为关于我们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生的,我们可以有一个更好的概念。
如果我们倒退九个月,退回到母亲怀孕期间,我们就有一个更好的日子,可以填到我们的出生证明上去。
在中国,当你出生的时候,人们认为你已经一岁了,在越南也是这样。
所以我们说,我们这一期生命是在母亲的子宫里、从母亲怀孕的时候开始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日期写到出生证明上。
但是这个问题仍然存在:在你母亲怀孕以前你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如果你说:"存在",我认为你是正确的。
在你母亲怀孕以前,你已经存在了,也许一半在你父亲体内,一半在你母亲体内。
心经主要讲了什么呢?
心经主要讲了什么呢?
《心经》大家看着最简单,其实它是很深奥的一部经,它是十二部经的核心,如果你明白了心经,十二部经你就能看懂,如果你明白了心经,你就明白佛意。
那佛意是什么呢?佛主要的意思就是让我们生活在智慧当中,让我们把宇宙万物与自身的关系搞清楚。
《心经》主要是讲心的动态,也就是我们心的路,什么心的路?就是我们人生之路。
我们的人生很短暂,在这个世间短短几十年,我们到底在干什么我们知道吗?如果不知道的话,我们在世间会遇到很多坎坷很多不顺,而且我们在世间运用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烦恼,为什么我们会有烦恼呢?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心在干什么!那这样的话我们不能心想事成,就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阻碍,所以我们就有必要把心和性的关系搞清楚。
心是作用,性是本体,所以称为心性,心和性是不二的。
本体就像面粉,在没加工之前叫面粉,当加工成了面包、面条、馒头、包子等等,这个时候你就不能再说它是面粉了。
自性在没有运用的时候叫性,当它运用的时候就不叫性了,就叫心,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如理如法就叫智慧,显现出来就叫心相,也是心意,也就是我们心的意思。
是什么呢?也就是我们周围的环境和现象,那也就是法。
那法用完之后,要归回本源,还要归回起点,往往我们用是用了,但是用完之后,还停留在这上面,所以不能恢复原状,就不能起妙用,这就导致我们没有智慧生活重重障碍。
我们要是掌握了这个方法,在这个世间不管你是学佛还是不学佛,不管你是什么目的,不管你是什么心态,都不妨碍,因为在这个世间人人都需要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香《》释义《》,全称应为《摩诃波罗蜜多》。
本经古时前后有多次翻译,现存六译(全部收于大正藏第八册)。
据说此经从三国到近代以来,有21种译本,方广锠先生所编的《译注集成》中,收录了18种译本,在汉传里以唐•玄奘三藏的译本流传最广,几乎所有学佛的弟子都会背诵。
这是大乘中很特别的一部经典,最短小、最精深。
比对各家译文,正文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唯独早出的罗什译本与玄奘译本都没有开头(序分)与结尾(流通分),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因此,有人怀疑《》是从《大经》中抄录出来的一段最精要的文字,因为《大经•学观品》中就有与《》几乎一样的文句,但是,这是佛陀亲自对舍利弗说的。
《》的玄奘三藏译本,只有260个字,可是这短短260个字的一部《》却正是“大”的最精华。
,尤其是大乘的哲学,最究极的哲学中心、重心,就是探讨“空”与“有”的关系(也就是“存在”与“非存在”的关系),这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要面对与解决的问题,这个存在(有)与非存在(无)的“最根本观念”(这种观念不一定是所有的哲学家都能自觉地正确地认识到)一旦有所偏颇,哲学上对一切事物所作出的诠释马上就会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
偏向“有”(存在)的,会向重视物质的、分散的、所谓的“唯物”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形而下学”;偏向“无”(非存在)的,就会向重视思想的、综合的、所谓“唯心”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形而上学”。
当然“唯心”与“唯物”都不是绝对的“唯”,但是各有所偏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里的“ ”,被看成是最高的智慧,最圆满的智慧,所要表达的就是真确地、如实地把握住人生世界的“空”与“有”的关系的大智慧。
所谓的“佛”,就是将空有的关系得到了最如实,最圆满的认识与处理的“大觉者”(大哲)。
《》就是里传达怎样的去认识与把握并处理好“空与有”的一部“伟大的经典”。
可惜的是,绝大多的徒虽然都会背诵这部经典,但是真正理解了这部经典深义的可说是非常稀有难得。
下面是我个人对《》的一点粗浅理解,不敢说绝对正确,但是却是尽量的用空观的正义去勉强的解释一番,希望能对本经的理解有所帮助吧。
波罗蜜多“ ”,就是里所谓的“人类最高的智慧”(思辨的极限),“最圆满无缺的智慧”(不偏向两边),“最究极真实的智慧”(佛智)。
“波罗蜜多”,就是到彼岸的意思,运用这种“智慧”到达彼岸。
以我们现在的世俗世界为痛苦,不圆满;以超越这种痛苦与不圆满为到“彼岸”。
“心”,就是心要、最重要。
也就是说,这部经典是最中心、最重要的经典。
“经”,就是“经典”,也就是值得一读,值得珍藏的书的意思。
整部《》的经名全意就是:运用大智慧就能到达圆满彼岸的经典。
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有两种解释。
一说就是观世音菩萨;一说是运用智慧,观察自己(审视世界),得到解脱的菩萨,就是观自在菩萨。
行深波罗蜜多时“行深波罗蜜多时”,就是这位菩萨在深刻的用智慧,观察自己(审视世界)的时候。
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五蕴皆空”,“照”,就是观照,用的智慧深刻的观察自己,结果怎样呢? “见五蕴皆空”。
以我们“人为五蕴和合”的个体,其中“色蕴”代表物质的,有形状颜色体积的; “受、想、行、识”四蕴代表思想意识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又这四蕴也被统称为“名”,只有名称,没有什么具体形象表现。
“名色五蕴”组成我们所谓的“个体生命现象”(人),由此知道既不是偏于“唯物”,也不会特别偏于“唯心”,的立场应该说是“心物缘起论”者。
“五蕴皆空”,“空”,这可是学中一个最重要的概念。
“空”,在普通人的常识中就是没有,什么都不存在就是空。
的“空”的意思可不是这种什么都没有的“空”,的“空”是说什么都有,但是不是实实在在的有,不是不变的有,不是存在的有,也就是“无自性”或“自性空”的有。
看似一存在的事物,其实同时要许多其他的事物来促成(不独成);看似一不变的事物呈现在面前,其实该事物是一刻也不停留的前后相续的存在着(不恒定);因为需要其他的条件来促成,又加上自身的不确定性,所以,一切事物(无论是物质的“色”,还是思想的“名”)都是无自性的,不实在的,有变化的,也就是所谓的“空”(无自性的)。
“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菩萨用的真智慧,深刻而彻底的发现:所谓的“人”(自我)只是一个由五蕴名色所组成的,不确定的,时刻变化的,而前后相续的和合“空”(假),不实在的幻相而已。
所谓真实不变的有自性的“人”,真实不变的有自性的“五蕴”都是不存在的,都是空的。
度一切苦厄“度一切苦厄”,就是到彼岸的意思。
从生死苦恼的此岸解脱,得到圆满自在的彼岸,也就是常说的“得到涅磐”。
以为这个人生是不圆满的,是痛苦的,是不自在的。
所以,佛法的修学过程,也就是为了我们从不圆满、痛苦、不自在的人生,最终得到圆满、无苦,得大自在的人生的过程。
人生的痛苦,我想每个正常的人都会有着多多少少的体会吧!苦,佛法中常将之归纳为“八苦”。
生、老、病、死,这四苦是人生生理上的必然,无一幸免。
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这三种却是身心的真实感受。
什么是“求不得苦”呢?生理上的需求,心理上的要求,想要的得不到满足,由此引起的种种身心的烦躁痛苦,这就是所求不能得的痛苦。
什么是“爱别离苦”呢?我们恩爱喜欢的爱人,亲人,朋友… …与我们分离,甚至是生死两茫茫的永别,这在一般的人的内心引起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喜爱的,曾经拥有的物质的东西,如金钱、宝物、房子、汽车、工作等等,不得已而即将失去,这又会引起我们内心世界怎样的痛苦与波动,也是可想而知的。
什么又是“怨憎会苦”呢?我们不喜欢的讨厌的人或事物,却偏偏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想躲躲不过,想避避不开,想排除排除不了,心理总是这样那样的别扭与难受,这就是怨的憎的却总是聚会所引起的痛苦。
最后就是“五蕴炽盛苦”,由生理的各种感官接触外境,总是会引起生理与心理这样那样的痛苦,身心如同一团炽热的火一样燃烧着、炙烤着自己,这就是五蕴炽盛的人生最根本的苦恼——“生”之苦。
人生在世,为什么一切只是一团大苦的集结呢?原因何在?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太过执着了,把一切的事物都当成了有自性的存在,不明真相,而又莫名其妙的执着。
要“度一切苦厄”,就必须“行深波罗蜜多”,“照见五蕴皆空”(无自性)。
舍利子舍利子,这是人名。
为佛陀的上首大弟子之一,在佛的所有弟子中被当时公认为是“智慧第一”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本经是怎样的重视智慧了。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指物质性的所有东西。
所有物质性的东西(色)为什么会是“空”(自性)呢?这是因为所有物质性的东西都是“缘起”(由缘而起)的缘故。
由缘而起的东西是无“自性”的,即一切由众多条件所构成的事物,本身并不是绝对的存在(不是实在的存在),它同时受到众多条件的制约(不能自己主宰自己),这种不具有自己绝对自在独存的物之性,佛法就名其为“空”,或“性空”,或“自性空”。
“空即是色”,就是说“空”(自性)才“即是色”(物质)的本来性质。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为什么呢?原来我们一般人在常识上对“色与空”的认识每每发生不自觉地错误,我们常识中总以为“色”就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有); “空”就是实实在在的“不存在”(无)。
对于所有事物的实在感(佛法中叫做“自性见”)是这样的困扰着我们!其实所有的事物都不是实在的,随时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变动,如果色是实有自性的有,空是实有自性的无,那即会:有的不可使无;无的不可令有,诸法如果陷入绝对有其自性,即永不变动,这样的认识是“有与无”相对立的认识。
有与无,其实是并不对立的,有是缘起的有,由众多的条件促成了的有;无是缘起的无,由众多的条件促成了的无。
这有如一根棍子(棍子比喻缘起),从中间向两头看(中间同是一缘起性),一头是有,一头是无;我们一般人,总是从这一头看向那一头(两头都有自性)。
从缘起的角度看,“有”的条件变了,就有可能使“无”; “无”的条件变了,就有可能使“有”,所以佛法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还有一重意思。
即,事物的空性,不是离开了事物的本身而单独存在的,即事物(色)的本身真相就是事物的真性(空)。
空性不是离开了一切事物的,这一认识非常重要,这避免了形而上学的玄想。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受、想、行、识”,前面提到过,这是属于思想意识的“名”的东西。
“受”,就是感受; “想”,分析的,概念性的认识; “行”,是造做的意思,实即是对事物分析认识后所引起的一种内心的行动欲; “识”,为了别意,其实是指一切行动(行为)过后,在思想上留下的影响(倾向性)。
上面说过物质(色)是无自性的,(自性)空的存在;下面经文接着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明确的告诉我们“思想性”的东西,也还是“不异空;即是空”的。
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等(这些器官都是物质性的存在)与外界各种物质的色、声、香、味等接触,才能引发我们的各种感受,由此看来,各种感受都是由种种条件制约的,缘起的,无自性的,自性“空”的存在,“独自存在”的一种感受是不可想象的!接下来的“想、行、识”亦不是能单独的自存的。
我们总是为自性见所惑,认识事物总是带着实在、不变、独存、静止的一种错觉。
***械式的唯物论,我想就是这种见解下的产物吧!舍利子经文再一次呼舍利弗的名字。
是诸法空相“诸法”,就是指的一切事物的意思,这包括了物质性的“色”法,思想意识性的“心”法。
所有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的,缘起的事物都没有实体性的独存不变性,其实都只是瞬间就消逝的幻影(缘起空相),在时间上来看,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一刹那的停留,我们所谓存在中的所有事物,顷刻之间就已经成为过去,留给我们意识中的一切事物,其实都只是诸法向过去运动时的一种幻影,其中丝毫不会有一法停留下来,成为我们所谓的真实的存在着的东西(有其自性)。
如果有一法停留下来不变,而不成为过去(就是实有),那这一法就永远不会再起变化而成为瞬间的永恒,但事实是没有任何一法会不变的停留下来。
这就是“诸法空相”,也才是诸法的实相、真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诸法是“不生不灭”的。
所有的事物我们看起来好像是“有生有灭”,其实这只是我们自性见的错觉,我们总是将所有的事物一段一段的截取出来加以观察和认识,这一段时间中它是这样的,那一段时间中它又是那样的,如此才能形成所谓的“对比差别”,所谓的“有生有灭”。
其实诸法总是在缘起的,总是在永不停留的成为过去的,再往更远的过去看,诸法是一直毫不停息的流动而来;往未来看,诸法还将会不停留的流动而去。
一切诸法,从过去找不到开头,从未来也不会有结尾,现在也没有停留(没有现在时,说现在已是过去了),一切都只是无始无终,“不生不灭”的流动。
诸法是“不垢不净”的。
“垢”是污染、肮脏; “净”是清洁、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