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香《心经》释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香《》释义

《》,全称应为《摩诃波罗蜜多》。本经古时前后有多次翻译,现存六译(全部收于大正藏第八册)。据说此经从三国到近代以来,有21种译本,方广锠先生所编的《译注集成》中,收录了18种译本,在汉传里以唐•玄奘三藏的译本流传最广,几乎所有学佛的弟子都会背诵。这是大乘中很特别的一部经典,最短小、最精深。比对各家译文,正文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唯独早出的罗什译本与玄奘译本都没有开头(序分)与结尾(流通分),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因此,有人怀疑《》是从《大经》中抄录出来的一段最精要的文字,因为《大经•学观品》中就有与《》几乎一样的文句,但是,这是佛陀亲自对舍利弗说的。《》的玄奘三藏译本,只有260个字,可是这短短260个字的一部《》却正是“大”的最精华。,尤其是大乘的哲学,最究极的哲学中心、重心,就是探讨“空”与“有”的关系(也就是“存在”与“非存在”的关系),这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要面对与解决的问题,这个存在(有)与非存在(无)的“最根本观念”(这种观念不一定是所有的哲学家都能自觉地正确地认识到)一旦有所偏颇,哲学上对一切事物所作出的诠释马上就会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偏向“有”(存在)的,会向重视物质的、分散的、所谓的“唯物”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形而下学”;偏向“无”(非存在)的,就会向重视思想的、综合的、所谓“唯心”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形而上学”。当然“唯心”与“唯物”都不是绝对的“唯”,但是各有所偏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里的“ ”,被看成是最高的智慧,最圆满的智慧,所要表达的就是真确地、如实地把握住人生世界的“空”与“有”的关系的大智慧。所谓的“佛”,就是将空有的关系得到了最如实,最圆满的认识与处理的“大觉者”(大哲)。《》就是里传达怎样的去认识与把握并处理好“空与有”的一部“伟大的经典”。可惜的是,绝大多的徒虽然都会背诵这部经典,但是真正理解了这部经典深义的可说是非常稀有难得。下面是我个人对《》的一点粗浅理解,不敢说绝对正确,但是却是尽量的用空观的正义去勉强的解释一番,希望能对本经的理解有所帮助吧。波罗蜜多“ ”,就是里所谓的“人类最高的智慧”(思辨的极限),“最圆满无缺的智慧”(不偏向两边),“最究极真实的智慧”(佛智)。“波罗蜜多”,就是到彼岸的意思,运用这种“智慧”到达彼岸。以我们现在的世俗世界为痛苦,不圆满;以超越这种痛苦与不圆满为到“彼岸”。“心”,就是心要、最重要。也就是说,这部经典是最中心、最重要的经典。“经”,就是“经典”,也就是值得一读,值得珍藏的书的意思。整部《》的经名全意就是:运用大智慧就能到达圆满彼岸的经典。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有两种解释。一说就是观世音菩萨;一说是运用智慧,观察自己(审视世界),得到解脱的菩

萨,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波罗蜜多时“行深波罗蜜多时”,就是这位菩萨在深刻的用智慧,观察自己(审视世界)的时候。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五蕴皆空”,“照”,就是观照,用的智慧深刻的观察自己,结果怎样呢? “见五蕴皆空”。以我们“人为五蕴和合”的个体,其中“色蕴”代表物质的,有形状颜色体积的; “受、想、行、识”四蕴代表思想意识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又这四蕴也被统称为“名”,只有名称,没有什么具体形象表现。“名色五蕴”组成我们所谓的“个体生命现象”(人),由此知道既不是偏于“唯物”,也不会特别偏于“唯心”,的立场应该说是“心物缘起论”者。“五蕴皆空”,“空”,这可是学中一个最重要的概念。“空”,在普通人的常识中就是没有,什么都不存在就是空。的“空”的意思可不是这种什么都没有的“空”,的“空”是说什么都有,但是不是实实在在的有,不是不变的有,不是存在的有,也就是“无自性”或“自性空”的有。看似一存在的事物,其实同时要许多其他的事物来促成(不独成);看似一不变的事物呈现在面前,其实该事物是一刻也不停留的前后相续的存在着(不恒定);因为需要其他的条件来促成,又加上自身的不确定性,所以,一切事物(无论是物质的“色”,还是思想的“名”)都是无自性的,不实在的,有变化的,也就是所谓的“空”(无自性的)。“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菩萨用的真智慧,深刻而彻底的发现:所谓的“人”(自我)只是一个由五蕴名色所组成的,不确定的,时刻变化的,而前后相续的和合“空”(假),不实在的幻相而已。所谓真实不变的有自性的“人”,真实不变的有自性的“五蕴”都是不存在的,都是空的。度一切苦厄“度一切苦厄”,就是到彼岸的意思。从生死苦恼的此岸解脱,得到圆满自在的彼岸,也就是常说的“得到涅磐”。以为这个人生是不圆满的,是痛苦的,是不自在的。所以,佛法的修学过程,也就是为了我们从不圆满、痛苦、不自在的人生,最终得到圆满、无苦,得大自在的人生的过程。人生的痛苦,我想每个正常的人都会有着多多少少的体会吧!苦,佛法中常将之归纳为“八苦”。生、老、病、死,这四苦是人生生理上的必然,无一幸免。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这三种却是身心的真实感受。什么是“求不得苦”呢?生理上的需求,心理上的要求,想要的得不到满足,由此引起的种种身心的烦躁痛苦,这就是所求不能得的痛苦。什么是“爱别离苦”呢?我们恩爱喜欢的爱人,亲人,朋友… …与我们分离,甚至是生死两茫茫的永别,这在一般的人的内心引起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喜爱的,曾经拥有的物质的东西,如金钱、宝物、房子、汽车、工作等等,不得已而即将失去,这又会引起我们内心世界怎样的痛苦与波动,也是可想而知的。什么又是“怨憎会苦”呢?我们不喜欢的讨厌的人或事物,却偏偏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想躲躲不过,想避避不

开,想排除排除不了,心理总是这样那样的别扭与难受,这就是怨的憎的却总是聚会所引起的痛苦。最后就是“五蕴炽盛苦”,由生理的各种感官接触外境,总是会引起生理与心理这样那样的痛苦,身心如同一团炽热的火一样燃烧着、炙烤着自己,这就是五蕴炽盛的人生最根本的苦恼——“生”之苦。人生在世,为什么一切只是一团大苦的集结呢?原因何在?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太过执着了,把一切的事物都当成了有自性的存在,不明真相,而又莫名其妙的执着。要“度一切苦厄”,就必须“行深波罗蜜多”,“照见五蕴皆空”(无自性)。舍利子舍利子,这是人名。为佛陀的上首大弟子之一,在佛的所有弟子中被当时公认为是“智慧第一”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本经是怎样的重视智慧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指物质性的所有东西。所有物质性的东西(色)为什么会是“空”(自性)呢?这是因为所有物质性的东西都是“缘起”(由缘而起)的缘故。由缘而起的东西是无“自性”的,即一切由众多条件所构成的事物,本身并不是绝对的存在(不是实在的存在),它同时受到众多条件的制约(不能自己主宰自己),这种不具有自己绝对自在独存的物之性,佛法就名其为“空”,或“性空”,或“自性空”。“空即是色”,就是说“空”(自性)才“即是色”(物质)的本来性质。“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为什么呢?原来我们一般人在常识上对“色与空”的认识每每发生不自觉地错误,我们常识中总以为“色”就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有); “空”就是实实在在的“不存在”(无)。对于所有事物的实在感(佛法中叫做“自性见”)是这样的困扰着我们!其实所有的事物都不是实在的,随时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变动,如果色是实有自性的有,空是实有自性的无,那即会:有的不可使无;无的不可令有,诸法如果陷入绝对有其自性,即永不变动,这样的认识是“有与无”相对立的认识。有与无,其实是并不对立的,有是缘起的有,由众多的条件促成了的有;无是缘起的无,由众多的条件促成了的无。这有如一根棍子(棍子比喻缘起),从中间向两头看(中间同是一缘起性),一头是有,一头是无;我们一般人,总是从这一头看向那一头(两头都有自性)。从缘起的角度看,“有”的条件变了,就有可能使“无”; “无”的条件变了,就有可能使“有”,所以佛法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还有一重意思。即,事物的空性,不是离开了事物的本身而单独存在的,即事物(色)的本身真相就是事物的真性(空)。空性不是离开了一切事物的,这一认识非常重要,这避免了形而上学的玄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受、想、行、识”,前面提到过,这是属于思想意识的“名”的东西。“受”,就是感受; “想”,分析的,概念性的认识; “行”,是造做的意思,实即是对事物分析认识后所引起的一种内心的行动欲; “识”,为了别意,其实是指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