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设计变更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3篇)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3篇)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止工艺设备变更环节中产生的风险带来的危害,规范工艺设备变更环节的管理,确保作业人员健康和安全,根据集团公司《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范》,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控股企业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中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是指各单位生产运行、检维修、开停工、技改技措等过程中的工艺设备变更管理。

新、改、扩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更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条变更应实施分类管理,基本类型包括工艺设备变更、微小变更和同类替换。

(一)工艺设备变更是指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工艺参数等超出现有设计范围的改变(如压力等级改变、压力报警值改变等)。

(二)同类替换是指符合原设计规格的更换。

(三)微小变更是指影响较小,不造成任何工艺参数、设计参数等的改变,但又不是同类替换的变更,即“在现有设计范围内的改变”。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公司安全环保处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

并对程序的执行提供咨询、支持和审核。

第六条公司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规定的执行,并提供培训、监督和考核。

第七条各单位执行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八条员工接受工艺设备变更管理培训,执行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第三章变更范围第九条本规定所涉及的工艺和设备变更范围主要包括:(一)生产能力的改变;(二)物料的改变(包括成分比例的变化);(三)化学药剂和催化剂的改变;(四)设备、设施负荷的改变;(五)工艺设备设计依据的改变;(六)设备和工具的改变或改进;(七)工艺参数的改变(如温度、流量、压力等);(八)安全报警设定值的改变;(九)仪表控制系统及逻辑的改变;(十)软件系统的改变;(十一)安全装置及安全联锁的改变;(十二)非标准的(或临时性的)维修;(十三)操作规程的改变;(十四)试验及测试操作;(十五)设备、原材料供货商的改变;(十六)运输路线的改变;(十七)装置布局改变;(十八)产品质量改变;(十九)设计和安装过程的改变;(二十)其他。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一、前言为确保企业生产设备和工艺的产出质量稳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防止变更工艺和设备对生产安全和品质生产取得不利影响,需要建立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本文将对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流程、变更策略、变更评估、变更实施等方面进行规定,以保障企业正常运作。

二、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流程1.需求申请:生产部门或项目组提出工艺或设备变更的需求申请,需包含更改的原因、工艺或设备的认真说明和变更方案等信息。

2.评估策划:产品技术部门或设备维护人员组织评估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工艺或设备更改,并进行工艺或设备变更方案的编制。

3.变更审批:企业领导或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变更方案的审批。

4.变更执行:设备维护和修理人员为设备变更供给支持;生产部门进行工艺更改的执行。

5.验收确认:企业领导或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工艺或设备变更进行验证,并确认变更是否成功执行。

三、变更策略1.变更管理应围绕源头掌控,即产品的设计、设备选型及工艺的订立。

2.变更应依照设计变更、设备更换、工艺调整的步骤实施。

3.变更风险评估应在变更实施前进行。

4.变更方案应与现有工艺和设备的品质标准相符合,同时充足新标准及市场要求。

四、变更评估1.评估范畴:包括产品、工艺、设备、工装等。

2.评估内容:对变更的必要性、安全性、经济性、可用性等进行综合评价。

3.评估方法:可采纳风险评估、经济分析以及实际试验等方法。

五、变更实施1.考虑需要动员多部门、多人员共同完成,需订立认真的实施计划。

2.实施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变更情况反馈和实施效果评价。

六、变更监控与掌控1.订立变更计划前,应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和评估,并严格按计划执行。

2.严格执行变更流程,严格依照标准和程序操作,防范变更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风险。

3.对变更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应立刻进行调查,并适时矫正,以确保生产安全和品质。

七、总结本文对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进行了阐述,对企业建立完善的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规避安全问题,具有肯定的引导意义。

工艺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现公司对工艺变更的标准化管理,减少工艺变更带来的事故发生率,提高工艺变更的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工艺变更范围:生产能力、岗位操作法、工艺卡片、工艺流程图、工艺指标、操作记录、工艺改造等变更。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各部门的职责如下:1)生产部是本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编制、修订、监督、检查及考核。

2)生产部为生产装置工艺变更的具体管理部门,负责工艺风险分析、工艺变更申请、审核、实施及效果评价。

第三章管理内容及要求第五条工艺变更依据1)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废止、修订或新颁布。

2)公司归属、体制、规模发生重大变化。

3)工艺、管线和生产装置设备发生变更。

4)上级安全监督部门提出整改意见。

5)安全检查、风险评价过程中发现涉及规章制度层面的问题。

6)有重大事故和重复事故原因,发现制度不符合因素。

7)其它相关事项。

第六条工艺变更程序1)变更申请:生产单元按要求填写变更申请单。

2)变更审批:各部门按变更申请单按流程逐级上报。

3)变更实施:变更单批准后,由变更所属单元负责实施。

4)变更验收:变更结束后,由各单元形成变更专题报告上报生产部。

第七条工艺变更风险分析在工艺变更过程中要做好风险分析,重点对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性、工作场所潜在的事故发生因素、控制失效的影响及人为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价。

第八条工艺变更管理内容要求1)工艺指标变更(1)若A类工艺控制指标变更,由生产单元填写变更单,经主值调度长、生产部长、电石厂副厂长或电石厂总工程师批准签发后上报公司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部提交OA指标变更流程,流程审批后执行。

(2)若工艺指标为B、C类工艺控制指标,由各班组填写变更单,主值调度长、生产部长、电石厂副厂长或电石厂总工程师批准签发后执行,并报公司生产技术部备案。

2)岗位操作法、工艺卡片变更(1)新建生产装置试运行前,由公司生产技术部组织部门对岗位操作法和工艺卡片修订,电石厂内部审核后报公司生产技术部、公司副总工程师或总工程师批准签发后执行,并报生产技术部备案。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最新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最新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最新一、制度目的为了规范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变更,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提高,同时避免因工艺变更而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各部门之间、各生产线之间、各生产工段之间及相关外部单位之间的工艺变更相关管理活动。

三、责任部门1. 技术部门:负责制定和调整产品工艺标准,审批工艺变更申请。

2. 生产部门:负责执行实施工艺变更方案,保证生产过程稳定。

3. 质量部门:负责对工艺变更进行质量控制和监督,防止产生质量问题。

4. 供应链部门:负责与供应商沟通工艺变更需求,确保供应品质符合要求。

四、工艺变更流程1. 需求提出:相关部门根据实际生产或市场需求,提出工艺变更需求,并填写工艺变更申请表。

2. 技术评审:技术部门对变更申请进行评审,确定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影响范围。

3. 工艺设计:技术部门根据评审结果进行工艺设计,制定详细的工艺变更方案。

4. 生产试验:生产部门进行工艺变更试验,验证新工艺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5. 审批发布:技术部门对试验结果进行评审,通过后进行工艺变更方案审批,并将方案发布给生产部门执行。

6. 实施监控:生产部门按照工艺变更方案执行生产过程,并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

7. 质量检验:质量部门对工艺变更产品进行检验,确保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8. 风险评估:在工艺变更实施后,定期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9. 结果反馈:对工艺变更后的效果进行总结评估,形成工艺变更管理报告,为日后类似工艺变更提供经验借鉴。

五、风险管控1. 沟通不畅: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导致工艺变更信息传递不及时,可能出现生产错乱。

解决方案:建立定期的工艺变更会议,加强各部门协作,确保信息畅通。

2. 实施不力:生产部门对工艺变更方案执行不力,导致生产质量下降。

解决方案:建立专门的监控部门,对生产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反馈。

3. 质量问题:工艺变更可能会带来产品质量问题,影响企业声誉。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4篇)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4篇)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提高企业工艺和设备变更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企业持续稳定运行,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工艺和设备变更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对工艺流程和设备进行调整或更换的行为。

第三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科学、规范和安全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应经过论证、审核、审批、实施、验收等程序。

相关责任人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变更过程的顺利实施。

第五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应重视技术创新和进步,注重保障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第六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应确保变更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环境和节能等方面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定期进行评估和监督。

第二章变更评估和论证第七条在进行工艺和设备变更前,企业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变更评估和论证,确保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八条工艺和设备变更评估包括:技术经济分析、风险评估、资源利用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等,必要时还要进行技术试验和验证。

第九条工艺和设备变更论证应充分考虑企业自身技术、经济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确保变更后的产出品质、能效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得到满足。

第十条变更评估和论证的结果应编制相关文件,并提出变更的建议方案和措施,报相关部门或单位进行审查和批准。

第三章变更审核和审批第十一条工艺和设备变更方案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编制,确保技术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十二条变更方案中应明确变更过程中的危险源和风险控制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

第十三条工艺和设备变更事项应进行内部审核,由相关的技术、管理和生产人员组成变更审核委员会进行审核。

第十四条变更审核委员会应在变更方案通过审核后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对象包括变更前后的工艺设备、物料和生产环境等。

第十五条审核通过的变更方案应报相关领导进行审批,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变更实施。

第四章变更实施和验收第十六条变更实施前应进行预实验,在正式实施前对变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测试和验证。

工艺设计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设计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消除或减少由于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Q/SY1237-2021)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的炼油化工企业〔以下简称炼化企业〕。

第三条本规定规了炼化企业生产过程中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的管理流程、措施及要求。

第四条名词解释:(一)工艺设备变更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工艺参数等超出现有设计围的改变〔如压力等级改变、压力报警值改变等〕。

〔二〕微小变更影响较小,不造成任何工艺、设计参数等的改变,但又不是同类替换的变更,即"在现有设计围的改变〞。

〔三〕同类替换符合原设计规格的更换。

〔四〕人员变更是指员工岗位发生变化,包括永久变动和临时承当有关工作。

表现形式有:调离、调入、转岗、替岗等。

〔五〕关键岗位指与风险控制直接相关的管理、操作、检维修作业等重要岗位。

此类岗位会因人员的变动而造成岗位经历缺失、岗位操作熟练程度降低,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不可逆的安康伤害、重大财产损失、严重环境影响等事故。

第二章职责第五条炼油与化工分公司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

第六条炼化企业根据本规定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单位的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实施细则,各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执行本规定,并提供培训、监视与考核。

第七条炼化企业基层单位按要求执行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实施细则,对本规定提出改良建议。

第三章管理要求第一节工艺设备变更第八条工艺设备变更围包括:〔一〕生产能力的改变。

〔二〕物料的改变〔包括成分比例的变化〕。

〔三〕化学药剂和催化剂的改变。

〔四〕设备、设施负荷的改变。

〔五〕工艺设备设计依据的改变。

〔六〕设备和工具的改变或改良。

〔七〕工艺参数的改变〔如温度、流量、压力等〕。

〔八〕平安报警设定值的改变。

〔九〕仪表控制系统及逻辑的改变。

工艺变更跟踪管理制度

工艺变更跟踪管理制度

工艺变更跟踪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1.1 目的为有效管理和控制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工艺变更,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符合客户要求,特制订本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生产工艺变更的跟踪管理。

1.3 制度依据本制度依据《公司质量管理手册》,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章工艺变更管理流程2.1 工艺变更申请生产部门、质量部门、研发部门、采购部门等相关部门如需对工艺进行变更,应填写《工艺变更申请单》,明确变更内容、原因、影响范围等信息,交由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审核。

2.2 工艺变更评审质量管理部门收到《工艺变更申请单》,应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变更方案评审,评审内容包括变更的必要性、合理性、影响等,评审意见应写明。

2.3 工艺变更批准评审通过的工艺变更案例,应提供给生产部门进行试验验证,验证通过后,生产部门应向质量管理部门提交《工艺变更验证报告》,质量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批准实施变更。

2.4 工艺变更实施经质量管理部门批准的工艺变更方案,由生产部门负责实施,生产部门应根据批准方案及时更新相关工艺文件,并进行员工培训。

2.5 工艺变更验证工艺变更实施后,生产部门应进行验证,验证内容包括变更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否存在新的问题,验证结果应写成《工艺变更验证报告》,由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审核。

2.6 工艺变更追溯质量管理部门应对工艺变更进行追溯,了解变更实施后产生的影响,及时调整和修正。

第三章工艺变更管理记录3.1 工艺变更申请单《工艺变更申请单》用于记录工艺变更的申请信息,包括变更内容、原因、影响范围等。

3.2 工艺变更评审记录用于记录工艺变更评审的会议内容,包括评审意见、参与人员、评审时间等。

3.3 工艺变更验证报告记录工艺变更的验证结果,包括变更实施后的效果、存在的问题等。

3.4 工艺变更追溯记录用于记录工艺变更追溯的情况,包括影响范围、调整和修正情况等。

第四章工艺变更管理责任4.1 生产部门负责工艺变更的申请、实施及验证工作,并按时更新相关的工艺文件。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文本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文本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文本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和统一企业内部工艺变更的管理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生产过程可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产品工艺变更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流程等方面的变更。

第三章工艺变更流程1.提出变更申请:由相关部门(如生产、研发等)提出变更申请,包括变更内容、原因、影响、风险评估等信息。

2.初审:质量管理部门对变更申请进行初审,评估变更对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影响,制定初步变更方案。

3.评审:由企业内部专家组成变更评审委员会,对初审通过的变更方案进行评审,评估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可靠性等。

4.批准: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是否批准变更方案。

若批准,进行下一步操作;若不批准,退回重提或无效。

5.实施:实施变更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线调整、设备更换、工艺规程更新等。

6.验证:验证变更的有效性,监控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评估变更的效果。

7.总结:总结变更的经验教训,完善工艺变更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第四章变更记录1.变更申请记录:记录变更申请的内容、原因、影响、解决方案等信息。

2.初审记录:记录初审的结果和初步变更方案。

3.评审记录:记录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和决定。

4.批准记录:记录变更方案的批准流程和结果。

5.实施记录:记录变更方案的实施过程和结果。

6.验证记录:记录变更的验证过程和结果。

7.总结记录:记录变更的总结和改进措施。

第五章工艺变更管理要求1.严格遵守变更管理流程,不得擅自变更工艺。

2.变更前必须评估变更对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影响,并有效控制风险。

3.变更后必须进行验证,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4.及时总结变更的经验教训,完善管理流程,提高变更质量和效率。

5.定期审查变更管理制度,及时调整和改进。

第六章附则1.本制度由企业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同时废止以前的相关管理规定。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1. 引言为了保证生产工艺和设备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确保产品质量,根据现有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本公司制定了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的所有生产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

2. 定义2.1 工艺变更指对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中的材料、设备、工艺参数等方面进行调整或改变的行为。

2.2 设备变更指对生产设备进行意外维修、定期保养、改造等行为。

3. 工艺和设备变更的管理3.1 工艺和设备变更的申请和批准任何一次工艺变更和设备变更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申请和批准流程,在流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变更对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具体流程如下:3.1.1 申请环节:生产工艺或设备变更申请人编制变更申请单,详细说明变更事项、原因、影响、方案等。

3.1.2 审批环节:变更申请单上应签字确认变更内容的相关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质量管理部门的主管。

3.1.3 审核环节:由技术部门对变更方案进行审核,提出变更方案可行性及设计图纸的修改意见,对变更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进行审核。

3.1.4 批准环节:对于技术部门审核通过的方案,由主管领导进行审批决定并签字批准。

3.2 工艺和设备变更实施经过申请、审批和批准后,变更人员应按照批准方案对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调整或改变。

在变更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变更方案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工艺流程的稳定性和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3.3 工艺和设备变更的验证和确认完成变更后,变更人员应对生产场地和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确保变更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达到了预期效果,满足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要求。

3.4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记录变更人员应将变更方案、验证和测试记录、验收报告等相关记录完整的保存在变更记录档案中,并按照规定进行备份。

4. 工艺和设备变更的风险控制在工艺和设备变更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潜在风险,必须严格控制风险,避免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4.1 变更前的评估和分析对于每一次工艺和设备变更,必须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和分析。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相关推荐工艺变更管理制度(精选5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艺变更管理制度(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1一、总则:1、工艺是产品生产方法的指南,是计划、调度、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原材料供应,工艺装备和设备等工作的技术依据。

是优质、高效、人低耗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手段。

2、工艺工作由生产技术科负责,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工艺人员要坚持科学态度,不断提高工艺水平,为生产服务。

3、工艺工作要认真贯彻工艺规程典型化、工装标准化,通用化的原则。

二、制度:1、工艺工作必须完善工艺手段,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工艺过程合理、可靠、先进为原则。

2、工艺文件必须保证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3、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艺,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操作规程、技术文件内容,如有某种原因无法按工艺生产时,应由主管技术厂长签字方可生效。

4、设计标准的修改需经主管科长、主管厂长批准。

5、凡是工艺文件出现的差错,应由技术科负责,凡属不按工艺文件而出现的差错,应由操作者负责,追查责任事故。

6、工艺员应不断对车间操作人员进行工作纪律教育,严格按工艺标准监督工艺执行。

7、工艺文件的编写,个性等项工作由生产技术科负责,并按工艺文件要求编写工艺质量要求。

8、技术人员对工艺文件、图纸的修改,除下达修改通知单外还应对全厂新发文件全部修改完毕,各修改单上应在存档通知单上注明。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2天然气处理过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与化工、石化行业等生产过程相同的特点。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给这些行业带来了巨大变化,其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过程大量采用新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材料,随之而来的是产品品种更多且储存量更大、应用的工艺技术更复杂、操作条件更苛刻、工艺系统危害更多等,而愈来愈复杂的工艺系统又对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艺设计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设计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设计变更管理规定1前言一、商品技术部是本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享有文件更改、修订、日常维护及最终解释权。

二、文件版本:1、完善**部门职责权限;2、临时脱离工艺依据《临时脱离工艺管理规定》执行;3、完善《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的相关要求;4、《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与《工艺设计单》直接引用CAPP平台模版,《临时脱离工艺申请单》模版引自《临时脱离工艺管理规定》四、本文件自实施之日起,代替或废止的文件:0/C0版《工艺变更管理规定》文件1流程图2目的本文件目的是为了规范工艺变更流程,保证变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使现场工艺问题得到快速解决。

3范围本文件明确了工艺变更的范围、流程、执行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所有移行车型的工艺变更管理。

4术语和定义4。

1 工艺变更范畴:工艺文件中过程特性参数、产品/过程规范/公差、评价测量技术、样本容量频次、控制方法、反应计划/预防措施、生产辅料等信息进行变更的项目。

4。

2异常处置预案:将临时脱离工艺过程中临时执行措施固化的项目进行标准化,问题发生后,可按方案措施执行以保证生产,再提交《临时脱离工艺申请单》的开展方式称为异常处置预案。

5职责和权限5。

1**车间(包括下料中心、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及品检科5.1.1 车间/品检科班组长5.1.1.1负责班组内工艺变更的提出。

5。

1.1.2负责协助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对现场问题进行解决.5.1.1.3负责对本班组内工艺变更项目的实施与验证,并保存执行过程的相关记录,及时将异常反馈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

5.1。

2 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5.1.2。

1负责新产品生产准备工作,对现场操作进行培训指导,新车型工艺移行前,成立新车型工艺验收小组,并开展相关工作,将现场工艺问题及时反馈工艺技术科。

5。

1。

2。

2在新车型工艺文件移行时,负责对工艺文件进行评审验收,确保工艺文件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5.1。

工艺设计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设计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设计变更管理规定1 目的为了规范工艺技术文件及图样的设计变更原则、更改程序和方法。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工艺技术文件及图样设计变更的管理。

3 术语及定义3.1 工艺设计变更:是指对产品批产工艺的变更,包括工艺流程的改变;工艺方法的改变;工艺参数超出规定范围的改变;材料的改变;检测要求的改变;工艺装备(包括模具、夹具、检具、工位器具和辅助工装等)的改变等。

3.1 产品设计更改:是指对产品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所有更改,包括试制、小批和批产后的产品变更。

3.3 不作准备:无需要作生产准备的变更。

3.4 作准备:需要作生产准备的变更。

所有相关文件和图样更改完毕,作完生产准备,制作出新的合格产品零部件为止。

4 职责4.1 工艺技术部:负责因各类原因而导致产品技术标准、生产工艺或测试标准需变更时,拟制出相应工艺变更通知,并指导生产现场依工艺变更通知执行及效果确认,并确保工艺变更通知的时效性。

4.2 各生产厂:负责工艺变更的执行、回收以及信息的反馈。

4.3 装备动力部/过程质量管理部:参与工艺设计变更的评审。

5 工作内容图5.1 工艺设计变更流程图5.1 变更原则5.1.1 确定要工艺设计变更的必须填写《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和《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附图)》;5.1.2 文件及图样的变更不得降低产品质量; 5.1.3 不能无故降低生产能力和增加成本;5.1.4 不得违背相关法规和法定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5.1.5 必须考虑在制品的处理; 5.1.6 必须按规定程序实施变更。

5.2 更改方法5.2.1 若文件或图样变化不大,不必重新制作新文件或绘制新图样时,底图和蓝图均采用划改方式,即在要更改的部位划上斜线,在其旁边添加上更改后的内容,并在旁边做更改标记。

更改标记采用小写汉语拼音字母外加直径为Φ5-Φ8的细实线圆圈。

如○a 、○b 等。

然后将更改变更评估、评审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审批工艺变更验证工艺指导文件更改效果确认生产工艺变更执行变更后验证OKOKNo产品设计变更申请No职责部门工作流程相关文件或记录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工艺技术部工艺技术部工艺技术部工艺技术部工艺技术部工艺技术部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附图)工艺设计变更申请表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附图)标记填写在“更改记录”栏内。

工艺设计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设计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规定

工艺设计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规定一、目的和依据1.1目的为了保证工艺设计设备和人员变更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影响,制定本管理规定。

1.2依据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公司内部管理规定,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范围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工艺设计设备和人员变更的部门和人员。

三、流程和责任3.1流程3.1.1变更申请:发起变更申请的部门或个人应填写变更申请表,明确变更的内容、原因、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等,并提交给上级部门审批。

3.1.2变更审批:上级部门应对变更申请进行审批,对于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变更,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并按照评估结果进行审批。

3.1.3变更实施:经过审批的变更申请,由申请部门或个人组织实施,并按照变更控制计划进行操作。

3.1.4变更评估:变更实施完成后,申请部门或个人应进行变更评估,评估变更的效果和满足程度,并将评估结果上报上级部门。

3.2责任3.2.1变更发起人:负责填写变更申请表,明确变更的内容、原因、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等,并提交给上级部门审批。

3.2.2变更审批人:负责对变更申请进行审批,对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变更,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并按照评估结果进行审批。

3.2.3变更实施人:负责组织实施经过审批的变更申请,并按照变更控制计划进行操作。

3.2.4变更评估人:负责进行变更评估,评估变更的效果和满足程度,并将评估结果上报上级部门。

四、风险评估和控制4.1风险评估4.1.1风险评估标准:根据变更申请的内容和影响范围,确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标准,并按照标准进行评估。

4.1.2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定性、定量或半定量的方法进行,评估结果应明确风险等级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4.1.3风险评估人员:风险评估应由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风险控制4.2.1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和执行时限。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6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6

工艺变更管理制度6一、总则为规范工艺变更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环节中所有工艺变更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工艺流程、设备和原材料等。

三、工艺变更的定义工艺变更指在原有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对生产过程中的某些环节进行修改或调整,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工艺变更的提交与审核流程1. 提交工艺变更申请:生产部门或相关责任人应将工艺变更申请书上报至工艺技术部门。

2. 工艺技术部门审核:工艺技术部门应在接到变更申请后,进行严格审核,确认变更内容是否合理可行。

3. 工艺变更实施方案:工艺技术部门根据审核结果,制定详细的工艺变更实施方案,并向生产部门提交。

4. 生产部门实施:生产部门按照工艺变更实施方案进行操作,并在变更完成后提交变更报告。

5. 工艺技术部门确认:工艺技术部门收到变更报告后,进行核实确认,确保变更内容达到预期效果。

五、工艺变更的管理责任1. 生产部门:负责工艺变更流程的执行和落实,确保变更过程中不影响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2. 工艺技术部门:负责审核、制定和确认工艺变更实施方案,保证变更过程合理可行。

3. 质检部门:负责对工艺变更后产品质量进行抽查和监控,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4. 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评估工艺变更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工艺变更的记录和归档1. 工艺变更申请书:生产部门或相关责任人申请工艺变更时,需填写详细的变更申请书,并按流程提交至工艺技术部门。

2. 工艺变更实施方案:工艺技术部门制定的工艺变更实施方案应保存备案,以备后续查阅。

3. 工艺变更报告:生产部门在完成工艺变更后,需填写工艺变更报告,并提交至工艺技术部门确认。

4. 工艺变更记录:各部门应将工艺变更相关记录进行归档管理,确保随时查阅和核实。

七、工艺变更管理的监督和评估为了提高工艺变更管理的有效性,公司将建立定期评估和监督机制,对工艺变更管理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一、商品技术部是本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享有文件更改、修订、日常维护及最终解释权。

二、文件版本历史记录:三、本文件与上一版文件相比的主要变化点:1、完善各部门职责权限;2、临时脱离工艺依据《临时脱离工艺管理规定》执行;3、完善《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的相关要求;4、《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与《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直接引用CAPP平台模版,《临时脱离工艺申请单》模版引自《临时脱离工艺管理规定》四、本文件自实施之日起,代替或废止的文件:0/C0版《工艺变更管理规定》文件1流程图2目的本文件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司工艺变更流程,保证变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使现场工艺问题得到快速解决。

3范围本文件明确了工艺变更的范围、流程、执行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所有移行车型的工艺变更管理。

4术语和定义4.1工艺变更范畴:工艺文件中关于过程特性参数、产品/过程规范/公差、评价测量技术、样本容量频次、控制方法、反应计划/预防措施、生产辅料等信息进行变更的项目。

4.2异常处置预案:将临时脱离工艺过程中临时执行措施固化的项目进行标准化,问题发生后,可按方案措施执行以保证生产,再提交《临时脱离工艺申请单》的开展方式称为异常处置预案。

5职责和权限5.1各车间(包括下料中心、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及品检科5.1.1车间/品检科班组长负责班组内工艺变更的提出。

负责协助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对现场问题进行解决。

负责对本班组内工艺变更项目的实施与验证,并保存执行过程的相关记录,及时将异常反馈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

5.1.2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负责新产品生产准备工作,对现场操作进行培训指导,新车型工艺移行前,成立新车型工艺验收小组,并开展相关工作,将现场工艺问题及时反馈工艺技术科。

在工程院新车型工艺文件移行时,负责对工艺文件进行评审验收,确保工艺文件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负责对各班组反馈的现场问题第一时间到现场调查确认,并进行判定、解决,对判定属于需变更工艺的问题,向工艺技术科提出变更申请。

负责将车间/科室内各班组因设备改善、成本改善、品质提升、生产节拍变化、生产布局调整等造成工艺变更,组织相关部门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审及验证。

工艺改进过程中,负责编制《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验证报告》、《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并提交工艺技术科。

负责后序反馈的跨班组、跨车间的工艺问题沟通,并协助其他前序车间进行验证工艺改进方案的可行性。

负责依据《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落实现场作业指导性文件更改及现场工艺变更。

负责识别异常处置预案项目,并编制《XX部门XX工艺异常措施固化方案》,并对工艺异常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和解决。

5.1.3车间品质副主任/品检科科长车间品质副主任/品检科科长分管车间技术组及工艺管理工作,负责《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验证报告》、《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工艺项目反馈记录表》、《临时脱离工艺申请单》、《XX部门XX工艺异常措施固化方案》的批准。

5.2工艺技术科5.2.1负责工艺变更过程中与工程院接口。

5.2.2负责在工程院新车型工艺移行前,参加各车间/品检科新车型工艺验收小组,跟踪工作进程。

5.2.3负责各车间/品检科因设备改善、成本改善、品质提升、生产节拍变化、生产布局调整等造成工艺变更的归口管理。

5.2.4负责对车间提交的《工艺项目反馈记录表》进行确认,对现场工艺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判定,对工艺问题进行解决,将不能自主变更的工艺问题反馈工程院。

5.2.5负责对车间/品检科提交工艺变更项目进行评审,并对需验证项目以《技术问题处理通知单》的形式下发临时工艺。

5.2.6负责结合《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验证报告》、《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以及过程执行记录等编制《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

5.2.7负责《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发布工作。

5.2.8负责对车间/品检科编制的《XX部门XX工艺异常措施固化方案》进行确认,保证方案可实施性。

6工作程序6.1工艺变更范围闭合高度、气垫压力、顶杆规格与行程、料片尺寸、制件检验频率、设备、模具点检频率及记录形式、制件检验手段、生产辅料等工艺变更,其中闭合高度、气垫压力、顶杆规格与行程的变更直接进行验证,连续3个批次参数一致且制件合格的,方可进行工艺变更。

工艺参数调整、制件工位调整、焊点排布调整、涂胶工位调整、设备调整、生产辅料调整等工艺变更。

工位调整、生产辅料调整以及与产品设变无关的工艺变更。

工位调整、工艺参数调整、生产辅料调整、工具等变更。

6.1.5以上范围中在特殊情况下不能自主完成的工艺变更,工艺技术科可向工程院提出《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由工程院主责进行变更。

6.2工艺变更类别及评审和验证要求只是完善工艺文件不涉及现场工艺或产品变更的,不需进行评审和验证。

工艺变更要求评审、验证时由工艺变更提出部门组织实施,填写评审记录和编制《验证报告》,验证过程中需要有线体品质检验员或品检科专职检验员参加。

工艺变更是否需要验证最终体现在《工艺变更评审记录表》中。

a.参评人员要求:对于所评审内容涉及现场操作及参数变更的,必须包括但不限于线体班组长、车间技术员、工艺技术科或工程院技术员;对于所评审内容涉及产品设计输出文件更改的,必须要有商品技术部或研究院产品技术人员参加;对于所评审内容涉及工艺装备改造或新增的,必须要有设备科或工程院相关人员参加;对于所评审内容涉及检具、测量设备、法规项目的,必须要有品质保证科和工艺技术科相关人员参加。

b.评审内容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作业顺序是否合理、相互作业间有无干涉、是否存在勉强作业;生产节拍能否满足;产品质量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工艺装备能否满足工艺要求;是否会引起相关联工序/工位的质量问题。

工位调整(不适用于冲压工艺)a.工位调整的分类Ⅰ类:工位作业内容的调整指本工位在整条生产线中的排列顺序及位置不变、节拍不变,只是其中部分作业内容增加或减少,操作人员、工艺装备等根据作业内容变更的多少,可能会有增减,如总装车间某工位增加或减少了部分装入的零部件。

Ⅱ类:工位的整体移动指本工位的作业内容、操作人员、工艺装备、节拍等均不变更,只是在整条生产线中的排列顺序及位置发生了变化,如总装车间行李架安装工位由内饰二线末端整体移动到了内饰一线始端。

Ⅲ类:工位间的优化重组指多个(两个及以上)工位间的作业内容、操作人员、工艺装备等重新进行分配和组合,但生产节拍不变。

Ⅳ类:生产线节拍的调整或线体改造,如工位数量、工位排布、各工位作业内容、操作人员、工艺装备等均会变更。

b.工位调整的评审和验证要求①Ⅰ类、Ⅲ类工位调整要评审和验证作业顺序的合理性、作业是否勉强和有无干涉、质量要求是否达成、节拍能否满足、操作人员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新添工艺装备的符合性、是否会引起相关联工序/工位的质量问题等。

②Ⅱ类工位调整只需评审和验证工位排布顺序及位置的合理性。

③Ⅳ类生产线节拍的调整,因会引起较大的变动,还需编制新的或换版工艺文件,须向工程院提出变更申请,按工程院的安排执行。

④根据各类工位调整所需评审的具体项目,需组织车间/科室内相关班组、工艺技术科、品检科、人力资源科、设备科、品质保证科相应人员参加评审。

⑤涉及Ⅲ类、Ⅳ类工位调整,需在生产线体进行生产验证变更方案的在验证期间需编制“临时作业指导书”指导员工现场作业(格式参照“作业指导书”格式),在“临时作业指导书”的右上角注明使用期限(机打/不许有手改现象),“临时作业指导书”的签批要求按作业指导书的签批程序进行,不必受控盖章,在验证完成后需收回“临时作业指导书”。

6.3工艺变更流程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确认班组长反馈的工艺问题,制定工艺变更方案(若发生部门无解决措施时,由工艺技术科确定整改措施),采用“后工序”及相关方确认的方式对工艺变更方案进行评审,通过评审明确方案可行性,输出相关评审部门会签的《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若CAPP中文件存在低级问题,以《工艺项目反馈记录表》形式反馈。

针对需长期验证的项目,工艺技术科在2个工作日向车间/品检科发布《技术问题处理通知单》,同时发工程院相关专业技术部进行备案,针对不需验证的项目,工艺技术科根据提交资料编制《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并于2个工作日批准下发。

车间/品检科根据《技术问题处理通知单》开展实施工作,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进行指导,若出现影响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效率等问题,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有权立即停止临时工艺执行,同时反馈至工艺技术科,共同制定应对措施。

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依据验证结果编制《验证报告》,并提交至工艺技术科,验证报告中应详细列出或附带各阶段验证数据及结果,验证结果必须由参加验证人员手签。

《技术问题处理通知单》验证合格,工艺技术科依据《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及《验证报告》编制《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验证不合格,则重新制定措施并下发《技术问题处理通知单》进行验证。

《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根据《验证报告》,编制《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一并提交至工艺技术科。

工艺技术科在接收到《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验证报告》及《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后,对变更项目进行确认。

对于不能自主完成的工艺变更向工程院提出工艺变更申请。

6.3.4.1《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由工艺技术科车间负责人进行编制、工艺技术科科长审核,商品技术部标准化工程师标准化。

6.3.4.2《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若需下料中心、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品检科进行会签时,应由车间技术组组长/品检科主管或以上人员在“设计变更会签意见”栏会签。

6.3.4.3《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由商品技术部部长批准签发。

6.3.5由工艺技术科提出开展的工艺变更项目,以上程序组织实施部门为工艺技术科。

6.4工艺预案管理6.4.1针对现场出现异常状况,需进行临时脱离时,流程依据《临时脱离工艺管理规定》相关要求执行。

6.4.2各部门技术组工艺负责人识别本部门发生的临时脱离工艺变更案例,针对临时脱离工作中处理措施固化的项目制定《XX部门XX工艺异常措施固化方案》,预案明确过程处理流程,问题发生后,可以在不提交《临时脱离工艺申请单》的情况下直接启动控制方案,按方案流程组织现场生产工作。

6.4.3现场问题解决后,在1个工作日内将《临时脱离工艺申请单》提交至工艺技术科。

6.4.4工艺技术科为《XX部门XX工艺异常措施固化方案》的归口管控部门,各部门将编制的《XX部门XX工艺异常措施固化方案》提交至工艺技术科进行备案管理。

6.4.5《XX部门XX工艺异常措施固化方案》由车间工艺负责人进行编制,技术组长进行审核,车间品质副主任/品检科科长进行批准,工艺技术科车间负责人进行会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