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城市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三大城市群发展比较
由于我国东部沿海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生产发达以及科技水平相对较高,逐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总量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区,而且是我国最具发展活力、最有发展潜质、最能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大经济区,犹如三个动力强大的引擎,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中正发挥着引领全国发展的作用。
一、三大城市群发展现状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都市圈是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舟山、绍兴、台州和江苏的南京、苏州、扬州、镇江、泰州、无锡、常州、南通等16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带。
目前长三角地区已成为城镇分布密度极高的地区,在10万平方公里内有大中小城市54个,建制镇1000多个,且城市等级序列十分完善,呈宝塔型特征。
2005年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生产总值达到33963亿元;实现贸易总额5024亿美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263亿美元,占全国的4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172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607元,比全国高出48.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109元,是全国的2.2倍。
珠三角城市群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庆、江门、中山、东莞等城市。
珠三角城市群毗邻国际大都市香港,改革开放以来接受了香港的大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投入,不仅促进了珠三角城市群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且促进了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地域结构的重大变化。
目前,珠江三角洲已初步形成一个以广州为枢纽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交通运输及通信网络,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并正在兴建广珠铁路、广州地铁及轻轨网络、岭澳核电站等一大批重要基础项目,初步形成了一小时经济圈和生活圈。
珠三角城市群形成了三大具有特色的产业带。
一是珠江三角洲东岸的东莞、深圳、惠州以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主的“广东电子信息产业走廊,”这里也是全国最大的电子通信制造业基地;二是珠江三角洲西岸的珠海、中山、顺德、江门的以家庭耐用与非耐用消费品、五金制品为主的产业带;三是珠江三角洲中部的广州、佛山、肇庆是传统的电气机械、钢铁、纺织、建材产业带。
2005年珠三角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18059亿元;实现贸易总额4107亿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97亿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114亿美元。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477元,比全国高出66.6%。
珠三角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331元,是全国的1.9倍。
环渤海城市群,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城市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属于东北、西北、华北的接合部。
整个大的范围占据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
环渤海该地区作为我国北方核心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组合优势尤为突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发达的金融业也使这里成为外商在北方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2007年,环渤海城市群GDP达到27888亿元,已占到全国GDP的11.3%,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城市区。
二、三大城市群发展的概念比较
(一)区位及规模比较
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于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位于太平洋西岸,紧临东海,为我国最大的内河长江的出口处,位于我国大陆海洋岸线的中点,得益于横贯我国东西、平分南北、流经29个主要城市的长江黄金通道,把长江三角洲引向内陆腹地,是世界与中国大陆连接的重要门户地区。
珠江三角洲位于太平洋西岸,面临南中国海,为西江、北江、东江的汇合处,即珠江的出口处,是中国沿海南部通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地区。
.环渤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北部地区、沿渤海湾环形地区,通过京津唐城市带引向中国北方腹地,是中国沿海北部通往世界的重要门户地区。
当前,珠江三角洲的地域规模最小,长江三角洲次之,环渤海地区最大。
它们的区域面积之比为1:5:27,即长江三角洲是珠江三角洲的5倍,环渤海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的5倍多。
(二)科技实力比较
长江三角洲拥有100多所大学,数百个科研机构,数万名高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珠江三角洲只拥有20多所大学,近百个科研机构,近万名高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环渤海地区现有中央和省市所辖100多所高等院校,500多所中等专业学校和800多所科研单位。
长江三角洲科技实力、人才培养能力、科技人才存量、人才素质远强于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科技文化潜力,更优于长江三角洲。
人才的潜力不仅在于存量,更在于流量和增量,人才的流动是潜力转移的象征,科技增量和人才增量是竞争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人才增量提升最快,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最快,这就是明证。
(三)发展模式比较
所谓模式就是发展的“虚拟载体”,它包括体制、机制、制度、程序等主要方面。
在经济体制上,珠江三角洲根据中央率先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在制度上大胆创新,走出计划经济体制,积极培育市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进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瞄准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改革开放的先发效应十分明显。
出于改革开放大局的稳定发展,长江三角洲的整体改革部署延缓了5—10
年,在20世纪80年代,以“点”为主、以“初级”为主地推进改革开放,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三来一补”、把外资引入长江三角洲,发展上海与苏南地区的横向联合经济,发展浙江的民营经济,把民营经济引入上海。
从体制、机制、制度上为长江三角洲的整体改革作了充分的准备。
这一时期,长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有所启动性发展,但在能级、规模、水准上不如珠江三角洲,发展速度相对落后于珠江三角洲。
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确立了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确立了上海为长江流域的龙头,长江三角洲的发展产生了新的腾飞,迅速走向国际市场,其发展速度相对在2003年赶上了珠江三角洲。
环渤海地区改革开放又要比长江三角洲迟缓,它是我国重要的产业基地,又是政治中心,改革开放的任务很重,作为城市群的概念,目前尚处在规划雏形阶段。
(四)产业差异
三大城市群的经济结构包括工业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的差异明显。
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工业结构:长江三角洲主导工业主要是机械、纺织、汽车、电子、石化、钢铁,工业门类齐全,区内互补性强。
珠江三角洲主导工业主要是电子、轻工、服装、小规模重化工,其资源主要靠进口和外省市调入,因而珠江三角洲工业轻型化明显。
环渤海地区则是以基础工业和能源工业为主要特征。
二是产业配置: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1996年长江三角洲分别为10%、59%、31%,珠江三角洲分别为10%、51%、39%;2002年长江三角洲分别为5.8%、51.9%、42.3%;珠江三角洲分别为5.6%、49.3%、45.1%。
共同的特点是弱化第一产业,调整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而且,第三产业的配置水平,将对城市群的发展速度具有关键意义的作用,2002年长江三角洲的配置水平相当于1996年珠江三角洲的水平。
这对于长江三角洲发展速度在这一时期落后于珠江三角洲的实际情况是相吻合的。
三是经济成分与经济类型结构:珠江三角洲以私有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为主,长江三角洲上海国有经济、浙江私有经济、苏南集体经济的比重很高,环渤海地区基本上以国有经济为主。
对这样一种复杂的经济类型结构,孰优孰劣?都得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究竟是动力还是阻力,全在于实践的磨合。
这就是说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需要我们判断发展的客观取向。
(五)发展优势比较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优势:(1)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香港的资本、人力资源和世界贸易自由港等优势,使自己率先走向世界。
(2)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市场机制,也就是把大量的制度从香港直接拷贝过来。
(3)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己原有的产业融人世界产业链之中,成为其中的一个环节,使自己的产品与世界先进技术和市场需求变化同步。
(4)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全国的人才,而且在这一地区生根、开花、结果,为三角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优势:(1)充分利用了我国最大中心城市上海的扩散和集聚的效应。
(2)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最密集的民间资本。
把民间资本与外来资本和技术借助WTO这个机遇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新一轮的后工业阶段的发展动力,且势不可挡。
(3)最大限度地利用全国最密集的技术人才群体。
在全国排名前六位的大学中,长江三角洲就占了四所,几乎一半的名牌大学都集中在那儿。
(4)即将朝着最适宜居住的区域目标前进。
因为,这一地区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和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
最适宜居住环境的创造,相对全国其他地方来说就更具有竞争力。
而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与最有创新能力的城市,正好是可以互补强化的。
环渤海湾和东北城市群的优势:(1)全国最大的原材料基地、最古老的工业基地。
这一地区原来的经济发展基础很好,但其处于基础地位的重工业。
现正面临着向轻工业结构转型的变化。
重工业的发展必须紧靠原材料产地,所以就重工业的发展来说,应该还有50%的优势。
但对于工业结构转型而言,反而形成了一种不利的模式锁定。
(2)东北亚产业扩散的最近途径。
日本、韩国的技术转移和产业扩散,是我国产业兴起的主要技术来源和信息、贸易途径之一,基于东北城市群所处的地理位置,其所接受辐射的范围、力度、深度都是最大的。
(3)最丰富的土地和森林资源包括富裕的环境容量。
在环渤海湾城市群中,除了水资源以外,其他的都不是主要问题。
这与珠江、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尤为缺乏。
(六)互补空间
一是协调互补。
由于“协调界面”的不同,将会产生不同的互补空间。
所谓“协调界面”,主要是指“行政门槛”、或称“行政壁垒”。
如果破解了“协调界面”,就能释放互补空间。
这在三大城市群中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总的状况是:“行政门槛”长江三角洲高于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更高于长江三角洲。
这种状况从本质上反映了改革开放程度的差距。
在小珠江三角洲,同属广东省管辖,因此,不存在省际级的门槛,只有地级、县级两级行政门槛。
在大珠江三角洲,港、澳特别行政区与小珠江三角洲似乎也有省际级的门槛问题,但是这种门槛被强大的区域市场所冲破,港澳需要小珠江三角洲实现?小珠江三角洲也需要依托港澳走向世界,这种市场驱动破解了行政壁垒,应该成为各大城市群发展的指引。
长江三角洲的协调门槛远高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具有省、地、县三级门槛,但主要是省际级门槛,长江三角洲至今还没有形成像珠江三角洲那样的分工格局,尽管行政高层频频互访,也建立了各种协调机构,如经济协调会、城市发展协调会等,这些是必要的、重要的,但成效并不显著,还是按照各自的惯性在发展。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就是马克思所指出的:物质的东西必须依靠物质的力量把它打倒。
珠江三角洲的经验表明,市场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
因此,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一体化要搞得实在一点,长江三角洲的市场创造是破解长江三角洲“行政壁垒”的关键中的关键。
要采取特定的政策,推动企业层面上的市场联合。
在环渤海地区,行政门槛更是壁垒森严,至今,各大城市还是各搞各的发展规划,最为典型的是重要的核心城市北京、天津,如基础设施建设没有统筹的考虑,北京的七环与天津的三环相邻了还在各行其是,更不用说是经济一体化了。
二是差异互补。
三大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差异是它们互补的基础,长江三角洲工业门类齐全、是综合性的产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轻型化,环渤海地区基础及能源工业为长,三大城市群都有不同的资源输出和输入的需求。
珠江三角洲的轻型产品、新技术产品、实用新型产品如小家电等已畅销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及全国各地。
长江三角洲地处中间,在能源、资源、广大的产品市场、技术市场“通吃”南北两地。
珠江三角洲对重化工产品、能源有很大的市场需求,长江三角洲与环渤海地区正好利用自己的优势到珠江三角洲开拓市场,尤其是机械、钢铁、石化、能源市场,纺织是长江三角洲的主导产业,而服装是珠江三角洲的主导产业,两者互补性很强,这是一种产业链的互补,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环渤海地区地邻棉产区,长江三角洲的纺织技术可以向环渤海地区输出、同时吸纳大量的优质纺织资源。
环渤海地区应该成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资源后方和巨大的消费品市场基地。
三是竞争互补。
按照市场经济的观点,差异互补实际上是竞争互补的本质反
映,差异的存在实际上是市场选择的结果,随着优胜劣汰而转化。
这里我们所讲的竞争互补着重考察产品的背后力量。
竞争的主要内容是争夺市场、资金、技术、人才,提高竞争实力。
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电子工业都是主导工业,但珠江三角洲的电子产品市场开拓能力强于长江三角洲,争夺电子产品市场是一大竞争内容;长江三角洲以生产高质量传统轻工产品取胜,珠江三角洲以开发新产品见长,争夺轻工市场又是一大竞争内容;长江三角洲的科技、人才实力强于珠江三角洲,但珠江三角洲人才、技术的引入机制优于长江三角洲,科技、人才战略也是一大竞争内容;另外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争夺资本市场也日趋激烈。
环渤海地区也有很多的竞争优势,如科技、人才的实力最强,也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资本实力,鉴于环渤海地区的发展还没有形成合力,潜在的实力还没有转化为竞争力。
但只要坚持开放、深化改革,区域的竞争优势很快会释放出来。
竞争的结果,究竟带来什么样的互补,不难看出竞争的结果将会达到:市场的共享、科技的创新、人才的合理流动、资金配置效率的提高,集中到一点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
四是借鉴互补。
珠江三角洲的得天独厚在于港澳的市场经济比较成熟,因此,珠江三角洲腹地的市场取向改革、发展外向型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在国内领先了一步,改革开放的先发效应,启导了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后起之秀长江三角洲的倔起,经济大集团诞生、大手笔的引进外资、高起点开发开放浦东、国际跨国公司的引入等,一下子把中国经济的发展推上了世界级的平台,完全超越了珠江三角洲那个时期“前店后厂”、“投亲引资”、“小打小闹”的局面,使长江三角洲得到转折性的飞快发展。
长江三角洲恢弘气度的发展,使长江三角洲重新进入全国率先发展的前列,这是一个历史的逻辑,相信又会产生新水平的借鉴,珠江三角洲将要进行新的整合,使其登上世界级的新平台。
同时又可以预见,环渤海地区的倔起,将比长江三角洲有一个更大的飞跃,将有可能建立一个全面国际化的新平台。
这种借鉴运动的结果是“与时俱进”。
三、中国三大城市群发展远景
在三大城市群中,发展的程度不一,其中珠江三角洲发展已趋向成熟,产出效率最高;长江三角洲则基本形成规模,总量贡献最大;而发展最慢的环渤海地区只是具备雏形。
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显得滞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积极创新区域合作的体制,中心城市对周围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较大。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较为成熟,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市场化程度也较高,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的机制也在走向成熟,发展速度较快,后劲也很足。
尽管如此,中国目前的三大城市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到全国的38%。
而在全世界范围内,目前美国三大城市群(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大洛杉矶区)的GDP占全美国的份额为67%,日本三大城市群(大东京区、坂神区、名古屋区)的GDP占全日本的份额则达到70%,远远高于中国三大城市群38%的贡献率。
这说明中国三大城市群聚集和创造财富的潜力还没有被充分挖掘,通过采取适当的对策措施,将发挥出三大城市群的巨大作用。
从城市单一发展向组团式城市群发展,这种战略转变是中国实现新一轮财富积聚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各城市在经济上取得互补效应,加速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在生态上可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在文化上便于多样性的充分交融。
中国三大城市群将发展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组团式大城市集群,成为国家新一轮财
富聚集的“火车头”。
相信到2020年,中国会在3%的国土面积上,产生出占国家总财富三分之二的GDP,真正形成世界大国中具有全球意义的三大组团式城市群和中国财富积聚的战略性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