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堂行为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上课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上课存在的问题一、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许多大学生在上课时表现出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问题。
他们经常缺席或迟到,并且对于上课内容没有足够的热情。
这种情况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首先,一些大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与实际应用价值产生怀疑。
他们认为,许多教授所教授的理论内容与自己未来的职业没有直接联系,因此对于这些课程缺乏兴趣。
其次,部分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已经厌倦了被动地接受知识输入。
“填鸭式”教育模式使得他们失去了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的能力。
因此,在大学阶段,他们往往更想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活动来发展自己。
二、缺乏有效沟通和互动另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学生在上课时缺乏有效沟通和互动。
一些教师过于依赖单向式讲授,忽视了鼓励学生提问和互相交流的重要性。
这会导致学生不能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提出问题,以及彼此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能力的欠缺。
此外,在一些大型课堂中,教师无法逐一与每个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从而使得难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无法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注意力不集中和分散现今社交媒体广泛运用在大学生群体中。
面对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诱惑,许多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
他们经常会在上课时偷偷看手机、上微信或者刷朋友圈,严重影响了课程效果。
此外,在长时间连续上课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无法保持足够的专注力。
缺乏体育锻炼、缺乏良好的饮食和睡眠习惯也是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之一。
四、缺乏实践与应用能力许多大学生在上课时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这种局面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逐渐减弱。
由于大多数课程缺乏实践性操作,学生无法亲自动手,缺乏与专业实践结合的机会。
缺少真实场景的模拟演练以及企业实习等机会,使得大学生在毕业后无法迅速适应工作环境。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加强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与行业沟通接触的机会。
例如,开展课程项目实战、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五、缺少专业发展规划和指导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他们进入大学后还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目标。
新时代大学生学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时代大学生学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新时代大学生学风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背景介绍中,我们需要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以及这些问题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促使一些学生产生了学习懈怠、纵容不良行为等消极心态和行为。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了个人的成长发展,也对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学风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传统的学风建设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大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需要探讨新的学风建设理念和方法。
在背景介绍中,我们还需要关注在新时代下,学校应如何创新学风建设方式,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促进其全面发展。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背景,我们才能更好地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模板内容,实际内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拟定】1.2 问题意识在新时代大学生学风建设中,我们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大学生的学风受到了不同层面的冲击和影响,包括社会风气、家庭教育、校园文化等因素都对学生的学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些不良风气和习气的存在,给学风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和困扰。
现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和不端行为,如拖延、抄袭、作弊等现象屡见不鲜。
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损害了学校的教育声誉和学术风气。
而且,一些学生对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导致了学风建设的困境和难题。
新时代大学生学风建设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
我们需要从根本上认识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和症结,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促进学风建设的健康发展,培养出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2. 正文2.1 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社会风气影响当前社会风气不正,物欲膨胀、功利心强,个人主义盛行,这些不良风气渗透到大学校园,影响了学生成长和学风建设。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摘要: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
课堂问题行为处理不当会妨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
通过对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的梳理,进而从社会、教师和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原因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情境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学习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益的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师生之间关系不和谐,使学生产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所以,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课题。
和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处在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期,其课堂也更加自主、开放。
这就使得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形式多样化,原因更加复杂化。
一、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通过平时上课时观察、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和学生代表座谈等形式,我们统计发现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按照发生的等级由高到低依次是:睡觉、开小差、看课外书、聊天、玩手机、做其他作业、听音乐、吃零食、迟到、早退等等。
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具有性别差异,在外显性行为上男生比女生更为明显,在内隐性行为表现上女生比男生更为明显。
从调查的结果可知,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容易出现问题行为。
文科生专业课逃课率为14%,非专业课为25%;理科生分别是7%和21%。
上公共课比上专业课的课堂问题行为多,表现为公共课比专业课出勤率低等。
同样是公共课,英语课上的问题行为要低于政治课,因为英语有四六级考试,所以学生上课比较认真。
政治课理论性强,上课又枯燥,无论听没听懂,只需要考前强化记忆即可拿到学分。
因此,政治课上课堂问题行为比较突出。
从年龄来看,年龄越大课堂问题行为越严重。
即将毕业的学生面临就业和考研,许多课程干脆就不上了,甚至长时间不在学校。
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报告
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报告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报告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课堂行为观察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课堂行为,就是在课堂情境中的社会行为。
大学生的课堂行为是衡量教学活动质量与学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大学生非专业课中的学习行为与非学习行为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本篇观察报告通过对我校部分大学生非专业课行为的观察从数据等方面了解大学生非专业课行为表现、态度并对此现象进行了反思与建议。
【关键词】课堂行为;学习行为;非学习行为【引言】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在课堂中,学生的行为是衡量教师教学活动质量与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
因此,研究学生的课堂行为有助于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真实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对大学课堂的认识,从而正确认识和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虽然课堂行为一直是课堂研究领域的问题之一,但是,在当前的研究中,关注基础教育课堂的多,而对高等教育课堂研究的少;关注教师较多,关注学生较少;放在整个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大环境之下进行的研究多,微观情境特别是课堂情境中的研究少。
尤其是针对大学生这个特殊学生群体的课堂行为,国内的研究更是非常少,而在凤毛麟角的相关研究中,绝大多数是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
因此我们认为真对大学生课堂行为表现的观察研究是很必要的。
根据我们自身上课的经验,认为大学生课堂效率不甚令人满意,尤其是非专业课的公共课的行为表现更是无法令人满意。
但是对于非专业课的课堂表现及行为我们只是根据自身经验做出的答题的认识与判断,并没有进行比较系统,严谨的观察与分析,因此我们无法做出有说服力和可信度的结论。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小组设计一系列的观察记录表格,选取有代表性的课堂,将观察任务分配到六个小组成员当中,小组成员分坐于教室的前,中,后三个位置,对上课学生进行观察。
大学生上课行为观察报告
大学生上课行为观察报告1. 引言大学是一个培养人才的重要阶段,而上课是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
大学生上课行为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上课的行为表现,本次观察了多个大学课堂的上课情况,并就此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2. 观察内容与方法观察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课堂积极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
观察方法主要采用实地观察和学生访谈相结合。
在课堂上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同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的上课行为习惯。
3. 观察结果与分析3.1 注意力在课堂上,有近八成的大学生保持了较高的注意力。
他们认真听讲,带上笔记本做好记录,并与教师产生积极互动。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他们可能无意识地抬头看窗外或低头看手机,甚至出现打瞌睡的现象。
这一现象主要集中在下午或晚上的长时间连续课程中。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这段时间已经感到疲倦或缺乏兴趣。
3.2 课堂积极参与度大部分大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度。
他们踊跃回答问题、提出疑问,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
这些学生不仅展现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也丰富了课堂氛围。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讨论持保留态度,他们较少发表意见,甚至沉默不语。
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是由于害羞或缺乏自信心所致。
3.3 作业完成情况本次观察中发现,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
他们将作业视为对课堂学习的延伸,并以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作业拖延的情况。
他们往往在截止日期前才开始着手完成作业,导致作业质量不佳或无法按时提交。
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学习计划不合理或缺乏自律所致。
4. 结论与建议上课行为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结合观察结果,提出以下建议以促进大学生的上课行为规范化: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加强他们对上课的重视。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和实用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鼓励他们主动提问和参与课堂讨论。
大学上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大学上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问题1. 缺乏互动与参与:在大学课堂中,往往存在着被动听讲的情况。
学生们缺乏互动和参与,只是默默地坐在座位上听教师讲课。
这种单向传授的授课模式使得学生们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程度下降。
2. 内容过于理论化:大学课程往往偏向于理论性知识,缺乏实际应用内容。
这导致了学生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无法有效运用所学知识。
3. 缺乏灵活性:大多数大学上课都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安排。
但是,这种刻板的安排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有些学生可能由于其他原因无法按时到达或者需要调整时间。
4. 学科之间缺乏联系:大学的专业设置十分细分,导致了不同专业之间缺乏交叉与融合。
这使得学生不能够全面理解问题,从而限制了他们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建议1. 提倡主动互动:教师应鼓励学生们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
同时,为了增加互动性,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强化实践内容:大学课堂应该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开展实验课程、实地考察、校外实习、社会调查等方式,使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供灵活教学方式:大学应当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权,例如提供线上授课或录播课程,以便满足不同类型的学生需求。
同时,在时间和地点上也要给予适度的灵活性,方便那些有特殊情况或个人困难的同学。
4. 促进跨专业交流:大学应该鼓励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其他领域的项目中。
这样可以促进不同专业之间的知识融合与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5. 加强教师培训:为了提高大学上课质量,教师应接受相关教育与培训,提高他们的授课能力和教育理念。
同时,建立起对教师的评估体系,为优秀的教师提供更多激励和支持。
通过以上建议的实施,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大学上课问题,并改善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
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比如打扰教学秩序、吵闹、走神、偷玩手机等。
这些问题行为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也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
针对课堂问题行为,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来预防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课前活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比如让学生一起做一些小练习,或者进行一些小组讨论。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集中,降低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几率。
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积极的引导策略,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学习行为。
当教师发现学生出现了课堂问题行为时,可以及时进行引导和提醒,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比如,当发现有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时,可以对其进行提醒,并告诉他们玩手机会影响到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学习,引导他们把手机放到一边,全神贯注地听讲。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明确的规则和奖惩机制,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共同制定一些课堂规则,比如不许吵闹、不许玩手机、不许随意走动等。
同时,教师也要给学生讲解这些规则的重要性,并告诉学生违反规则的后果。
对于那些经常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教师也可以适当地给予奖励和惩罚,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带来相应的结果。
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巧妙的课堂管理和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一些灵活的教学方式,比如设置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环节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不良的学习行为。
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和家长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
当教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问题行为时,可以及时通过电话或者短信等方式,和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告诉他们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
高校课堂中的低头族现象产生原因及对策分析
高校课堂中的低头族现象产生原因及对策分析随着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现代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种被称为“低头族”的现象。
低头族指的是那些在公共场合及日常生活中习惯性地低头看手机的人群。
这种现象不仅限于社会中的普通人,甚至在高校课堂中也十分普遍。
学生们在课堂上不是专心听课,而是埋头玩手机。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也给高校教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有必要对高校课堂中的“低头族”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一、产生原因分析1.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必需品。
手机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和社交渠道,因此人们对手机产生了依赖性。
随着社会快节奏生活的加快,人们的注意力也更容易被外界干扰,以及对新鲜事物的渴望。
这都导致了人们在高校课堂上的低头看手机的现象。
2.学生心理因素一些学生出于对新奇事物的好奇,抑或是因为学习压力大、情绪低落等原因,选择用手机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他们在课堂上看手机,可以暂时忘却学习上的困难,从而获得一种自我放松的愉悦感。
而且在社交网络上发表观点、与他人交流也能给学生们带来一些愉悦的心理安慰。
3.教学内容的吸引力不足一些学生在课堂上看手机也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课堂内容的吸引力不足所导致。
如果课堂内容没有吸引力,学生将更容易产生分心的现象。
二、对策分析1.加强学生自律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学生自律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自我约束能力,告诫他们在课堂上不要随意使用手机,并要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2.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学生摆正学习态度,调整学习心态,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改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多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减少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行为。
4.建立严格管理制度学校应该建立严格的课堂管理制度,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低头看手机行为进行规范,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要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理。
学生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学生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一、学生缺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意愿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促进他们学习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在许多课堂中,我们经常看到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情况。
这可能导致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并且影响他们在考试或评估中的表现。
首先,缺乏启发性的教学方式是导致学生缺乏积极参与意愿的一个重要原因。
传统的教师中心教学模式强调教师以讲述为主,让学生只起到被动接受信息的角色。
这种方式往往使得课堂变得单调无趣,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自主性。
其次,缺乏互动与合作机会也限制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和动力。
如果一个课堂缺乏小组活动或者互动式讨论等形式,那么整个过程就变得呆板和机械化。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用一些创新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参与。
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创建一个互动和合作的学习环境也非常重要,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辩论赛等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构建知识。
二、存在着严重的分心和注意力不集中问题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吸引人的娱乐和网络设备,这些设备很容易成为学生课堂注意力涣散和分心的主要原因之一。
尤其在智能手机和电脑普及的今天,学生更容易沉溺在社交媒体、游戏和其他应用程序中,使得他们对课堂内容关注度降低以及反复切换任务造成困扰。
此外,长时间呆坐也是影响学生注意力集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缺乏体育锻炼、长时间单一姿势容易使身体产生疲劳感,并使他们容易分心甚至入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技巧。
学生可以通过设定专注时间段,避免使用手机和其他电子用品来分散注意力。
其次,增加课堂互动和活跃性,减少被动听讲的时间。
这样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更容易专注于课堂内容。
最后是加强体育锻炼,在课间休息时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缓解压力和疲劳感。
三、考试焦虑问题随着教育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学生面临着严重的考试焦虑问题。
谈谈大学生学风的问题及改变措施
学风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学生在校园中,经过长期的教育和影响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
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方式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一、学风的不良现象目前我院学风状况,与前两年相比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总体来说差强人意。
比如各年级到课率参差不齐,这是一个显性问题,也是至今为止尚未完全解决好的问题。
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个表面现象,还有许多耐人寻味的问题不得不让人去思考。
首先,到课的学生中不听课的大有人在,不带书的为数不少,不做笔记或没有一个完整笔记本的乃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上微机课时,学生上网玩游戏的现象屡禁不止。
其次,各年级每学期课程量安排松紧不一,在相当空闲的时间内,学生中自觉学习、复习、预习者较少,独立完成作业的的能力较弱,一个班级中作业雷同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学生甚至连一次作业都没有交过。
无论白天或晚间真正去图书馆学习学生比例比较低。
图书借出率特别是专业书籍的借出率低。
再者,实验实训环节是增强学生动手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学生独立完成或正确完成实验项目的并不多,对平时的动手训练机会不重视、不珍惜。
另外,学生在课余时间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意识薄弱,未能学会充分利用大学资源提高和完善自我,为今后工作、生活做准备。
常见的就是活动参与意识差,活动后的反思改进多虚化,活动效果多归零化,即每年活动差不多都一个样。
上述诸多现象,应该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风问题。
二、原因分析通过与学生谈心、家长交流以及较长时间工作观察,总结产生学风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构成:第一,学生自身行为与方法的问题。
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风建设的核心因素,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才起作用。
所以,我们需要切实深刻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意识、心理、学习基础,才可能有针对性地扎实开展好学风建设工作。
1.因生源层次的关系,我院学生在进校初的管理中就容易暴露出一些“先天不足”,如学习自觉性不高、组织纪律意识淡薄、自控能力差、基础文明素养欠缺等。
大学生课堂行为分析及对策——以哈尔滨商业大学为例
2 程度 以轻度 ( 数 在 2_4 分 之 间 者 ) 主 , 3 . 分 0_1 为 占 8 3 。有 重 度课堂 问题 行为 ( 数 在 5—9 分 之 间者 ) .% 分 3 5 的学生 只 占 2 . % 。 21 3 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具体表现如 . 下: 回答上课时间曾摆弄过手机 , 如发短信 , 接听电话 , 玩手
( 哈尔滨 商业大 学, 龙江 哈尔滨 100 ; 黑 5 0 1 吉林大 学 珠 海学院 , 东 珠海 5 94 ) 广 10 1
摘要 : 无论高校 的类型是如何 , 堂问题行 为在 高校 范围内已经很普遍 。文章以哈 尔滨商业 大学为例 , 用问卷 课 采 调 查的方式得 出哈 尔滨 商业 大学学生普遍存在课 堂问题 行为 , 以轻度 为主。课 堂 问题行 为有其 特有 的表 现形 式, 但
究 原 因是 多方 面的 , 文 以 针 对 性 地 提 出减 少 或 消除课 堂 问 题 行 为 的 对 策 。 本
关键 词 : 尔滨商业 大学; 堂问题行为 ; 因; 哈 课 原 对策
大学 生课 堂 问题 行 为 是 指大 学 生 在课 堂上 表 现 出来 的不符合大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 违反学校规章制度、 影响 自身 或他 人课 堂利用 率和 在校 获得利 益 的行为 。 目前 , 生 的课堂 问题行 为 已成 为影 响高等 教育 有 大学 效 开展 的 制约 因 素。不 仅 在 一定 程 度 上 干 扰课 堂 教 学 活 动的正常进行 , 响教学 目标的实现 , 影 而且对师生的身心 健康也产生极大 的负面影响。研究 和探讨大学生课堂问 题 行为 , 先将 为高 校教师 理顺 课堂 秩 序和 提高 教学 质量 首 提供 帮助 , 而 加强校 风 、 进 学风 建设 ; 其次 将 为督 促高 等教 育部 门 , 对 问题 , 活应 变 , 学管 理 , 针 灵 科 提供 一定 的借 鉴 ; 最后将对大学教育的 自 我建设 , 自我完善起到积极作用。 在哈尔滨 商业大学 范围内发放 《 大学生课堂行为 问 卷》 在这次调查中, , 共发放 问卷 50 , 0 份 回收有效问卷 43 2 份, 调查对象 涵盖 大 一、 二 、 三 、 四 四个 学 年 的学 生 , 大 大 大 具有代表性。其中男生占4.% , 55 女生占5.% ; 45 独生子女 占4 .% , 4 2 其余 5 .%为非独生子女 ; 58 家庭经济水平 贫困的 占3 .% , 7O 富裕 的 占 3 2 , .% 其余 5 .% 为 中等水 平 ; 班 97 在 级中担任干部的占4 .% , o9 其余 5.%在班级 中不任职 ; 91 来 自城镇的 学生 占 4 .% , 自农 村的学生 占 5 .%。 94 来 06
大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大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一、引言大学课堂是高等教育中最核心的环节之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场所。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问题存在于大学课堂中。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二、缺乏互动与参与度在传统形式的大学课堂上,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传授。
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使得许多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所掌握内容难以深刻理解。
同时,缺乏互动交流也限制了知识交流和思维碰撞。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改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来增加参与度。
例如,在每个上课环节前设立5分钟小组讨论时间,鼓励同窗之间自由交流并产生思考;引入案例分享、角色扮演等活跃气氛的方法;采用在线平台或即时投票系统促进实时反馈等手段。
三、内容设计不合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课程设计的不合理,一些重要内容未被充分传授。
例如,在某些专业课中,实践操作比理论学习更为重要。
然而,在教学安排上,可能存在过多时间用于纸上谈兵而忽视了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优化课程设计,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并加强使用真实案例和模拟环境进行训练。
此外,在设置选修或实验室课程时,应根据专业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进行灵活调整。
四、学生参与度低在大学阶段,部分同学存在自觉性不高、对知识缺乏热情的现象。
他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仅满足于应付作业和考试,并认为完成任务就等同于完成了学习。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通过激发同学们内部的自我驱动力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鼓励并肯定每位同学所做出的进步和贡献;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多样性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能力。
五、评估方式单一化现行大部分高校仍采用笔试作为主要评估方式。
这种形式的评估存在着一定局限性,无法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实际应用能力。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尝试引入多元化评估方式。
学生课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学生课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第一章:引言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然而,学生课堂学习中存在着一些重要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学术成就,还可能限制他们的个人发展。
本文将探讨学生课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这种情况。
第二章:缺乏注意力和集中精力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学生在课堂上缺乏注意力和集中精力。
这可能是由于手机、社交媒体等干扰因素的存在,或者由于他们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导致的。
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错过重要信息和概念,进而影响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消化能力。
针对这个问题,首先,老师可以通过创设有趣、互动性强的教学环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游戏化教育等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其次,老师可以在教学中设置小测验或回答问题等方式来增加参与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言。
最后,学生也需要培养自己的集中精力的能力,可以通过逐渐调整学习环境、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等方式来提高注意力。
第三章:被动接受教学许多课堂上的问题在于过分侧重老师的讲授,使得学生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采用一些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教学方法。
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表达观点和分享经验。
此外,老师还应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尝试寻找答案。
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开放式沟通和互动平台,使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
第四章:缺乏时间管理技巧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存在时间管理困难的问题。
他们可能无法有效地安排时间去完成作业或复习考试,导致学习成果不佳。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时间管理技巧,我们建议学校和老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注重教授时间管理技巧。
例如,在课程中增加关于时间管理的专题讨论,教授学生如何设置优先级、制定有效计划和利用碎片化时间等方法。
此外,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资源和工具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时间,如日程表、任务清单等。
学生行为习惯问题分析及对策
学生行为习惯问题分析及对策学生行为习惯问题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可以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及人生发展。
然而,学生行为习惯问题也非常普遍,学生们常常表现出不良的行为习惯,给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
这篇文章将针对学生行为习惯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对策。
学生行为习惯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自律能力学生缺乏自律能力是一种常见的问题,这表现在学生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且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
这种情况下,学生通常会表现出焦虑、拖延和疲惫等不良情绪。
2. 不良的态度和行为许多学生表现出不良的态度和行为,例如懒惰、抄袭、欺骗等行为。
这种情况下,学生通常会表现出缺乏责任感,在学习中产生怠惰的心态。
3. 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游戏对许多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诱惑,他们会沉迷于此,忽略了学习和其他的社交活动。
这种情况下,学生通常会表现出疏离、孤僻和缺乏交流的能力。
对于学生行为习惯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启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动机。
我们可以在学生的课堂教学和生活中灌输一些自我管理的技巧和方法,例如时间管理、目标设定、交流技巧等。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的互动活动、获得成就感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同时,老师也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评价,以增强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网络游戏的影响对学生的行为影响非常大,我们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的组织、防沉迷教育等方式来减少学生对网络游戏的依赖和影响。
总之,学生行为习惯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和管理问题。
我们需要通过合适的教育手段和管理方法来引导学生的行为和习惯,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纠正对策4页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纠正对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干扰教学的现象,造成课堂秩序混乱,使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课堂里发生的问题行为,大部分教师都认为是学生单方面引起的.其实不然,实际上与教师、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自身的因素在课堂上教学内容,或者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都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寻求其他刺激而违反课堂纪律.如果教师讲解的教学内容太简单,优秀的学生早就把该内容弄懂,导致他把注意力分散到其他方面去;如果教师讲解的教学内容太难,差的学生如同听天书,就破罐子破摔,在课堂上心不在焉、做白日梦;有些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学习、行为方面的各种要求,自己达不到,屡遭挫折、失败,同样造成学生产生问题行为.二、教师方面的因素有的教师对学生要求过严,遵循“严师出高徒”而滥用惩罚手段.惩罚虽能迅速而有效地制止课堂问题行为,但若不加分析地惩罚,则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信,使学生产生怨恨情绪,从而诱发攻击性或退缩性问题行为.有的教师则要求过低,只要学生不惹是生非,其他一概不管,这样课堂纪律必然散漫.有的教师缺乏自我批评精神,当问题行为严重干扰课堂教学时,教师只是单方面地责怪学生,严厉惩处,而很少进行自我反省,这更会加剧学生的不满情绪,导致问题行为变本加厉.三、校外各种因素不良的社会风气、不良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等,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例如,一些夫妻当着孩子的面经常吵架,互相指责,在这样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在课堂上经常表现得或孤僻退缩,或烦躁不安,甚至挑衅生事;部分家长溺爱子女,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使孩子从小养成自私、任性的不良习惯,这些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在课堂上稍有不顺其意就产生问题行为.此外,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发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几率要大.因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这类孩子得到的关爱不健全,容易表现出胆怯、缺乏自信,遇到事情不会处理,精神紧张、焦虑却不会及时调节,在课堂上更容易发生课堂问题行为.课堂问题行为大致由以上几种因素造成,当然还有更多因素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课堂问题行为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调控,则会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对此,笔者提几点拙见.一是正确处理课堂问题行为,抑制问题恶化.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由于长期得不到老师或同学的关注,为了吸引老师或者其他同学对他的注意,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就大声说话.这时教师对他们的这种行为应当进行“冷处理”,不予关注,他们的行为自然会很快消失.当学生出现更严重的行为,如,故意大笑或者打架等,则可以责令该学生离开教室一段时间,独自反省,课后才进行处理.但这要求教师在进行干预时摆事实、讲道理,以免学生误解,加深师生之间的矛盾.二是运用德育关怀,促进问题行为的有效转化.发现问题行为,教师要用诚心和耐心经常性地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和情感沟通,通过思想工作达到目的,其过程是无形无规则的,但却实实在在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效果是明显的.我们要敏锐地捕捉问题行为学生的“闪光点”,恢复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要教育全班同学建立互帮互助的温暖的集体氛围.教师应建立与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联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三是采取措施事先预防.事实上,一些课堂问题行为是在课前就注定了的,而不是课堂上突发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当,课讲得绘声绘色、富有吸引力,那么其课堂上发生问题行为的概率就相对偏低,反之就偏高.学生一旦产生了问题行为,事后再去解决它就比较麻烦.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预防在先,这就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特别是课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创设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若缺乏吸引力,就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就容易引发问题行为.探究课题尽量取材于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较密切的内容.笔者在教学《反比例函数》这一章节时,列举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引起学生的注意:你一定熟悉这种现象,生活中常用的刀具,使用一段时间后不就会变钝,用起来很费劲.如果把刀刃磨薄,刀具就会锋利起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解释这个现象需要压强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当压力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例关系.根据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反比例关系,你能解释为什么重型坦克、推土机要在轮子上安装又宽又长的履带?为什么超载的车辆很容易爆胎?这些内容源于生活,往往是学生感兴趣的,且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深刻体会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快乐,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情.这样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学内容上了,减小问题发生率,起到预防作用.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3条:1、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大学课堂上主要存在的问题
大学课堂上主要存在的问题一、缺乏互动和参与度低在大学课堂中,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教师往往难以与每一个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
讲授内容往往是单向传递,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积极参与和思考。
这种教学模式导致了学习效果不佳,并使得部分学生产生疲劳和厌倦感。
为改善这一问题,教师应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思考。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案例研究等方式促进互动,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此外,在大型课堂中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如点击器等可以增加趣味性和活跃度。
二、理论脱离实际在某些专业领域的教育中,理论知识通过传统授课形式进行灌输而缺少实践环节的指导。
这样的情况使得毕业后虽然掌握了相关知识,却无法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或解决实际问题。
在职场中,学生们经常会发现自己的知识与实际情况不相符,面临着重重困难。
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机构应加强与行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并引入案例教学。
通过实际操作和真实场景模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在课堂中加入企业讲座、职业导向等元素也有助于提高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衔接度。
三、缺乏个性化教育大学课堂上普遍存在着对学生缺乏个性化关注和指导。
每个学生具备不同的特点、兴趣和潜能,但很少有老师能够针对每位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或关注其特长发展。
这样的统一授课方式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并可能使得一些潜在优秀人才被埋没。
为了改进该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追踪评估系统来了解每个学生所需支持,并给他们提供更多选择权利进行自我定制式选修课程设置;另外通过提供更多可选校内活动以及社区服务来发掘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
四、教育与就业脱节大学课堂中一直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但更为突出的问题是教育与就业之间的脱节。
许多毕业生面临着找工作困难或对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模糊不清。
他们可能具备良好的学术成绩,但却缺乏实际能力和实践经验。
为解决这一问题,大学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合作,了解其需求以及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并针对这些要求进行调整。
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作者:高金超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年第08期[摘要] 目前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课堂消极行为,严重影响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本文以S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发现S大学在校大学生发生课堂消极行为的状况比较普遍,并呈现出明显蔓延趋势。
在分析课堂消极行为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改善课堂消极行为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成因;对策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指的是大学生在课堂教学期间做出的违反课堂行为规范、影响正常课堂教学秩序的行为,通常包括玩手机、睡觉、旷课(包括迟到早退)、吃东西、说话、看无关书籍、精神溜号等行为。
课堂消极行为并非新兴事物,可以说其是与学校相伴而生的,自从学校出现以来,学生在课堂上就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消极行为。
在这个问题上,国内外的学者相继进行了探讨,例如奎伊(H.C.Quay)将课堂消极行为分为三类:人格型问题行为、行为型问题行为、情绪型问题行为,陈李绸从动作、语言、其他三方面来描述课堂中的消极行为,学者吕静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分成三种类型:行为不足、行为过度、不适当行为。
尽管也有学者从学生课堂消极行为的产生原因和改善课堂消极行为对策方面展开研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造成大学生出现课堂消极行为的因素也发生了转变,也需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来改善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
因此,本研究选取S大学的46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个体访谈和田野观察的方法来了解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的现状,并分析其产生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需要指出的是,课堂消极行为可以分为显性行为和隐性行为两种,本文主要针对显性的课堂消极行为进行研究。
一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的现状调查发放问卷460份,回收问卷423份,有效问卷411份,问卷涉及6个方面比较常见的课堂消极行为,设计问题33个。
调查对象涵盖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的学生,分布在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农学、植物保护、工商管理、机械设计与制造、临床医学、城乡规划、美术9个专业。
大学课堂行为反思报告
大学课堂行为反思报告在大学课堂中,我的行为举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改进。
首先,我发现自己在课堂上经常迟到。
迟到不仅破坏了课堂的正常秩序,也给教师和同学带来了不便,影响了课堂的效果和氛围。
我意识到这种行为的不当,并决心要养成准时上课的好习惯。
为此,我将提前规划好上课的时间,合理安排行程,以确保能够准时到达课堂,同时也将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尽量减少上课迟到的情况。
其次,我还存在在课堂上讲话不规范的问题。
有时我会在课堂上与同学交谈或者私下里发出噪音,干扰了讲课的正常进行。
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授课效果,也给其他同学带来了困扰和影响。
我明白了在课堂上应该保持安静,专注于听讲和思考,不应该进行无关谈话或者产生噪音。
因此,我会自觉遵守课堂秩序,不再干扰他人的学习。
此外,我曾经在一些课程上出现了低头玩手机的情况。
使用手机不仅分散了我对课堂内容的注意力,还给教师和同学传达了我对课堂的不尊重。
从现在开始,我将养成在课堂上不使用手机的习惯,将手机放在包里,专心听讲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最后,我还意识到自己在某些课堂上缺乏积极的参与。
有时候,我会因为害羞或者担心发表的观点不够成熟而选择保持沉默,而这样做不利于我自身的学习和成长。
为此,我打算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
我相信通过积极参与,不仅可以提高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通过对自身在大学课堂中的行为进行反思和分析,我意识到自己在准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专注听讲和积极参与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我将努力改正不良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以提高自己在大学课堂中的表现,同时也为净化课堂氛围做出积极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课堂行为分析及对策摘要:无论高校的类型是如何,课堂问题行为在高校范围内已经很普遍。
文章以哈尔滨商业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出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普遍存在课堂问题行为,但以轻度为主。
课堂问题行为有其特有的表现形式,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以针对性地提出减少或消除课堂问题行为的对策。
关键词: 哈尔滨商业大学; 课堂问题行为; 原因; 对策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大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不符合大学生课堂行为规范、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影响自身或他人课堂利用率和在校获得利益的行为。
目前,大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已成为影响高等教育有效开展的制约因素。
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干扰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师生的身心健康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研究和探讨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首先将为高校教师理顺课堂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帮助,进而加强校风、学风建设; 其次将为督促高等教育部门,针对问题,灵活应变,科学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最后将对大学教育的自我建设,自我完善起到积极作用。
在哈尔滨商业大学范围内发放《大学生课堂行为问卷》,在这次调查中,共发放问卷500 份,回收有效问卷423份,调查对象涵盖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学年的学生,具有代表性。
其中男生占45.5%,女生占54.5%; 独生子女占44.2%,其余55.8%为非独生子女; 家庭经济水平贫困的占37.0%,富裕的占3.2%,其余59.7% 为中等水平; 在班级中担任干部的占40.9%,其余59.1%在班级中不任职; 来自城镇的学生占49.4%,来自农村的学生占50.6%。
一、调查结果分析1.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学生普遍存在课堂问题行为( 问卷得分为19 分者为没有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高于19 分者均为存在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本调查最低分是25分) 。
2.程度以轻度( 分数在20—41 分之间者) 为主,占38.3% 。
有重度课堂问题行为( 分数在53—95 分之间者)的学生只占22.1%。
3.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具体表现如下: 回答上课时间曾摆弄过手机,如发短信,接听电话,玩手机游戏的占95.5%; 课堂上曾受其他同学影响,被其他同学干扰的占90.9%; 上课时间曾经有睡觉现象的占94.8%; 曾在非外语类课堂上学习外语,如背单词,做四、六级习题的占90.9%; 上课时曾经因为受到周围环境影响而无法专心上课的占91.6%; 课堂上曾看过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的占96.4% ; 曾在上课时跟周围同学聊一些与课堂无关事情的占94.2%; 曾有迟到、早退现象发生的占9 6.8%; 曾在上课时间发呆、神游,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的占9 2.2%; 上课时间思想开过小差,想一些与课堂无关事情的占94.8%; 曾在上课时心事重重,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占9 0.9%; 回答上课时间曾感到焦虑的占84.4%; 上课时间有害怕老师提问现象的学生占91.6%; 曾有过讨厌上大学情绪的占74.7%;发生过无故逃课现象的学生占8 5.7%; 曾与老师对抗,产生正面的、直接的冲突的学生占41.6%; 曾经在课堂上做另外科目作业的占85.7%; 上课时曾戴着耳机听音乐的占83.1% ;上课时曾随意乱串座位的占61.7% 。
综合以上现象,进一步通过Spss13.0 统计软件总结出,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显性有意型( 能够被观察到、由学生故意做出的行为) 、显性无意型( 能够被观察到、而是学生无意做出的行为) 和隐性课堂问题行为( 很难由肉眼观察到的心理性问题行为) 。
二、原因分析( 一) 教师教学态度差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学生反馈信息得知: 在学生们接触过的老师当中,有78.6%的教师曾有过在授课时声音低沉,讲课无生气的现象发生; 有72.1% 的教师曾在课堂上发牢骚,讲课无主题; 有49.4% 的教师曾有过在上课时对学生态度冷淡,对学生的回答漫不经心的现象发生; 有57.1% 的教师曾有过备课不充分,讲解中经常出现错误的现象发生; 有78.6%的教师曾出现讲课时照本宣科,满堂灌的现象; 有68.2%的教师曾出现过不管课堂秩序怎样,都不管不问的现象; 有57.8%的教师曾有过在课堂上大讲特讲与课程无关事情的现象发生。
( 二) 教师教学风格存在问题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认为有过缺乏与学生互动,只是演“独角戏”现象的教师占全体教师的94.8%; 课堂上出现教学方法单调、陈旧、缺乏教学艺术现象的教师占91.6% ; 讲课很枯燥的占91.5% ; 曾出现讲课条理不清,使学生越听越糊涂现象的教师占73.4%; 出现过讲课缺乏吸引力现象的教师占88.3%。
( 三) 学校的学习风气差有4.5%的学生认为哈尔滨商业大学的学风非常差;有29.9% 的学生认为哈尔滨商业大学的学风差; 还有35.1% 的学生对于商大的学风如何不能确定,做不出任何判断,其实这也从另外侧面反映出哈尔滨商业大学学习风气不被学生认可和接受。
( 四) 班级学习气氛差有3.9%的学生认为自己班级的学习气氛非常差; 有33.8% 的学生认为自己班级的学习气氛差; 还有24.7% 的学生不能确定自己班级的学习气氛如何,同样,这也反映出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对待自己班级缺乏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 五) 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反映在课堂上曾有精神不振现象的占89.6%; 很怕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的占83.1%; 曾在课堂上走神,想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的占88.3%; 曾被恋爱、人际关系等问题所困扰的占98.1%。
三、解决办法( 一) 建立和完善教师“挂牌”授课制度一门课程由多个教师来讲,在正式上课之初开展学生“试听”工作,由学生选出适合自己,本人喜欢的教师,这样会将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降到最少化,并且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起到更新和改善的作用。
( 二) 完善专家、督导评课制度由学校教学和授课经验丰富的老师组成专家组和督导团,对每位老师的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帮助教师发现自身教态教法的不足。
( 三) 完善教研室自评制度由于教研室成员具有同质性,他们对本专业知识掌握深刻,由他们进行自评和互评,以提高教师专业教学质量。
( 四) 建立健全班主任工作制度教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班主任更应当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更深远的群体。
除了加强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外,哈尔滨商业大学更应该建立健全班主任工作制度,力争做到每个班级设一名班主任,由本专业老师担当,扮演引导班级学生有目标学习,有原则作人的角色。
( 五)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建设之中。
2.强化课外教育指导的基本环节: 如专题心理讲座、主题心理报告、心理沙龙、成立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小组、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等等。
3.倡导主体自我教育: 如引导学生主导参加“个人成长小组”等多种社团活动。
4.确立多元参与的思想观念。
5.建设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6.推进课题的理论研究。
7.开设心理咨询热线。
8.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中心,由专业人士进行心理咨询。
( 六) 加强学风、班风建设1.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和信念来促进学风建设。
2.通过职业生涯教育和指导,从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来建设优良学风。
3.从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来加强学风建设。
4.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通过加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来加强学风建设。
5.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建设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热爱学习。
6.支持各学院结合学院特点,发挥各自的优势,树立各自的典范,建立具有学院特色的学风建设模式。
7.大力加强考试管理和考风建设,端正考风考纪。
8.进一步做好学生经济资助工作,完善学风激励机制。
9.建立学风建设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的学风建设责任。
10.制定学风建设评估方案,建立健全学风监督评价体系。
11.营造浓厚的考研风气,进一步提高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生的考研比例。
本文针对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对策这一主题进行研究。
由于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有其自身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
处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正经历着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过程,这一发展特点决定了大学生活将是大学生逐渐走向独立的重要历程。
大学期间,每一个学生都将面临着一系列的人生重大课题,如专业知识的储备,智力储能的开发,个性品质的优化,思想道德的修养,就职择业的准备,交友恋爱等等。
而这些人生课题的完成,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完善,加上周围环境变化难以适应,遇到个人与社会关系等复杂的问题时,常常出现内心的矛盾与冲突,造成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不适感,焦虑感,压抑感等不良心理反应。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与课堂教学目的是相违背的,严重影响学生在校获得的利益。
诸多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的极大关注。
他们就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进行了多角度的大量而有意义的研究,取得了积极的成就。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有七个:教师教学态度因素、教师教学风格因素、学生学习动机因素、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同辈群体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
哈尔滨商业大学课堂问题行为现象存在,通过分析原因也有其特殊性,在有针对性的重视和改善后,相信哈尔滨商业大学乃至其他高校的课堂问题行为会有所减少甚至完全消除。
参考文献[1]孙影娟,李志楠.课堂问题行为研究综述[J].世纪桥,2010,( 21) .[2]孙影娟.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及其特征分析[J].世纪桥,2009,( 7) .[3]孙影娟.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教书育人,2005,( 10) .[4]孙影娟.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问卷的编制[J].世纪桥,2010,( 23) .[5]李艳兰.大学生自我和谐、心理健康与自杀意念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0,( 02) .[6]方双虎.论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矫正[J].当代教育科学,2004,( 04) .[7]周艳芳.课堂问题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J].商情( 科学教育家) ,2007.( 11) .[8]张世泰等.关于大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 宏观教育研究,2004,( 02) .[9]金怡,姚本先.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2007,( 01) .[10]方自云.从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谈自控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09) .[责任编辑: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