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格式框架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本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本一、培养目标1.具有高尚的师德师风,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能够将个人的价值与社会的进步相结合;2.具备坚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基础,能够掌握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能够开展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化教学;3.具备扎实的自主学习和素质教育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4.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学生、家长和同事建立和谐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具备良好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二、培养方案1.学科教育(1)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通过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小学教育学科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小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针对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学生在教育思想、小学教育学科、小学教育方法和小学教育实践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教育实习通过定期的教育实习,让学生接触实际的教育工作,熟悉教育教学流程,锻炼教育教学能力。
2.教育能力培养(1)教育思想和职业理想的培养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明确自己的教育职业理想,并且将这些理念融入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
(2)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的培养通过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和教育实习,培养学生掌握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教育管理能力的培养通过教育管理课程和校外实习,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教育管理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工作。
3.专业素养培养(1)师德师风的培养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师德师风,能够做到言行一致,言传身教。
(2)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教育学习方法和独立研究课程,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素质。
(3)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建议框架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前言本专业依据教职成司12号文件(教职成〔2011〕12号)《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以教育部、财政部批复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任务书》为基础,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为依据,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关键,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改革发展道路,建立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体系,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定的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一、专业基本信息(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医学检验技术/630401(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层次:专科(三)招生对象及学制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学制:标准学制3年,全日制(四)职业领域与岗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以医学检验为核心职业领域,以病理检验、试剂生产、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为就业拓展职业领域。
在医学检验领域,学生的就业范围是医院检验科、独立实验室、体检中心、临床检验、生化检验、微生物检验、免疫检验岗位从事相关工作。
毕业后工作1年以上可考取检验士资格证;在其他就业拓展领域,学生的就业范围是病理检验科、企业实验室、试剂仪器公司,在试剂生产岗位、销售岗位等从事相关工作,见图1。
图1 职业领域与就业范围二、培养标准与要求(五)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掌握医学检验技术和实验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医疗单位从事医学检验及病理检验工作;在试剂公司从事试剂生产及质量检测工作;在仪器设备公司从事营销、应用、售后维修工作。
具有崇高的医学生职业道德,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 人才规格(1)知识要求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英语、计算机和法律基础知识;掌握医学基础及专业检验知识;掌握常用的光谱和化学分析方法;掌握医学检验项目的原理、方法学评价、注意事项、质量控制、临床意义。
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框架
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框架一、引言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人才培养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工程。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框架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与定位1. 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2. 定位: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模式1.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1. 优化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科交叉融合。
2. 强化实践环节,增加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五、师资队伍建设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2. 建立导师制度,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和关心。
六、教学手段与方法1. 创新教学手段,引入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2.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七、质量评价体系1. 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2. 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和特长。
八、实施保障1. 加强对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的宣传和推广,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2. 加大投入力度,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确保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
结语制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框架,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将不断完善方案框架,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做出贡献。
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XXXXXX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小二号黑体)一、专业简介(四号黑体)1.所属学院: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小四号宋体)2.所属二级学院:xx二级学院3.培养对象:普通高中(职高)毕业生4.学制与学分:基本学制三年,实行弹性学制,即2~5年。
本专业总学分学时;其中课堂教学学分;实践教学学分;创新创业4学分;公共选修课5学分。
5.专业特色:5.1 培养模式:5.2 教学模式:5.3 就业面向5.4 岗位证书认定:5.5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结合专业利用具体、可检验的语言对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进行具体描述。
目标定位准确合理,文字简明扼要)培养目标(小四号黑体加黑):人才培养规格:1、专业技术能力:2、专业知识:3、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三、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一)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小四号黑体加黑)(要求:1、结合专业特点利用简单、凝练的语言阐述课程体系设计思路;2、高度凝练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搭建课程体系框架。
3、其中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应涵盖和体现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计理念,《创业基础》为新增必修课,24学时。
理论准确合理,文字简明扼要。
)实例:以某一机电专业为例;经过行、企业调研,得到本专业学生的工作岗位,围绕主要岗位,分析出其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参考相关职业培训条例和专业教学计划,结合我国维修电工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职业能力,重构课程体系。
具体如下图所示。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应从必修课、选修课、第二课堂三个层面构建。
1)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类必修课程,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程,24学时,课堂中通过编制调研报告等实操,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理念,使学生初步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途径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为创新创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充分发掘创新创业的学习内容,积极开设多方位、多角度的创新创业类公共选修课程,启发学生将创新创业活动与所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使各专业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专业内涵,并在学科专业基础上开展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
2024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本
2024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本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需求呈现出日益增长和日益多样化的趋势。
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本文将提出2023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本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以质量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综合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要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为目标。
通过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三、培养措施1.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加强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进。
引入新的知识和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推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在线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
2.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包括实习、实训、实验、项目等。
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实践问题、培养实践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科研项目,提升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3.加强课程质量评估建立科学、全面、多层次的课程质量评估体系。
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价,不断提高专业课程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加强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对接,确保课程设置符合实际需要。
4.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科研和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
5.加强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团组织和社会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实施步骤1.制定培养计划根据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
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编制详细的培养大纲和教学计划。
2.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根据培养计划,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
明确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使用,确保教学效果和质量。
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及内容格式
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及内容格式人才培养方案是指为了培养一定类型人才,根据特定需要而制定的针对性较强的培养计划,它包含了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所有重要内容,包括目标、任务、性质、内容、方式、方法、考核等方面。
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考虑各种条件的因素,使方案既符合国家的要求,又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以此保证该计划的实施更加高效。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格式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和内容格式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培养层次的需求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来说,都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培养目标这一部分主要包含人才培养的目标、社会需求与毕业生就业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
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准确地明确自己的目标,以便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就业准备。
2.培养任务这一部分主要包含具体的培养任务,例如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培养方案中的重点及难点、各科目的教学内容等。
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和理解,确保学生按照规定任务有序地进行学习和培养。
3.教学内容这一部分主要包括所要学习的课程、课程设置、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
学校教育规划要与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发展相结合,平衡理论与实践的比例,这样才能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4.培养方式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学习方式、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等方面。
学校需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领导和教师要以适当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以此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5.培养方法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各个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实验或实训的方法等。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选取学习方法,以此更好地完成学业任务。
6.考核评价这一部分主要涉及考试的安排、模式、考核内容、评价方法和标准等,要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准确、全面地掌握知识,为未来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前言前言主要是表达编写人才培养方案的目的,说明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及其涉及的范围等内容。
课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本方案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结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制定以下课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2.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3.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
三、培养规格1. 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具备一定的外语沟通能力。
2. 思想道德与素质(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3)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的沟通能力。
3. 身心健康(1)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四、课程设置与要求1. 基础课程(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
2. 实践教学环节(1)实验课程: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2)实习课程:通过企业实习,让学生了解行业现状,提高就业竞争力。
(3)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3. 课程要求(1)理论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
(2)实践课程: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课程考核:实行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六、实施保障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2. 完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五年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考格式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考格式)一、学制和培养目标1、学制2、招生对象3、办学层次4、培养目标二、职业面向1、主要就业岗位2、其他就业岗位三、职业分析和教学分析四、主要课程设置及介绍1.课程名称简要介绍2.3.……五、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七、培养方案编制说明排版要求,题目为“宋二黑”,文中标题为“四黑”,内容为“五号仿宋”。
附件2:课程标准(参考格式)一、概述(一)课程性质(课程性质和价值)(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框架结构、学分和学时分配、对学生选课的建议等)二、课程目标明确课程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共同且又具专业特点的课程总体目标,包括知识教学目标、技能教学目标、素质教学目标等。
三、内容标准按照学习领域、工作任务或项目要素阐述学生在不同阶段应当学习的内容和需要实现的学习目标,并运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提出明确要求,同时提供典型案例。
(一)必修内容和要求1、模块(项目)一内容和要求。
2、模块(项目)二内容和要求。
……(二)选修内容和要求1、模块(项目)一内容和要求。
2、模块(项目)二内容和要求。
……四、实施建议根据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教材编写、教和学、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等建议,并提供典型案例,体现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教材编写建议:从教科书编写原则及教学内容编写安排、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提出建议。
(二)教学建议:对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议。
(三)评价建议:对学生学业评价提出建议,体现评价的发展功能。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议:包括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产学结合、信息技术应用、仿真软件、网络资源等方面。
五、其他说明本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有关附录及说明。
排版要求:题目为“宋二黑”,文中标题为“四黑”,内容为“五号仿宋”。
附件3:专业调研报告(参考格式)一、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以专业相对应行业企业为对象,选择若干企业开展调研。
人才培养方案结构框架(二)2024
人才培养方案结构框架(二)引言概述:人才培养方案结构框架是为了有效培养高质量人才而设计的一种指导性工具。
本文旨在探讨人才培养方案结构框架的五个重要要素,并对每个要素下的小点进行详细解析。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人才培养方案结构框架,提升人才培养的效果。
正文:一、确定培养目标1. 分析行业需求:了解当前行业所需人才的技能和素质。
2. 设定职业发展目标:明确培养计划的目标和期望结果。
3. 制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计划的具体目标和阶段性成果。
二、设计课程内容1. 技能课程:培养学生具备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
2. 知识课程:建立学生必备的学科知识基础。
3. 综合素质培养: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实践训练环节:提供实际项目实践和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基础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三、确定评估方式1. 考试评估:通过考试测试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 项目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的表现和工作能力。
3. 学习笔记和作业评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4. 实习/实训成绩评估:评估学生在实习或实训环节的实际工作能力。
四、制定学习指导方案1. 定义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和期望结果,细化学习计划。
2. 提供学习资源:提供必要的教材、学习工具和参考资料。
3. 设计学习任务:设置适合学生的学习任务,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提供学习支持:为学生提供学习辅导和咨询服务,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五、实施效果评估与改进1. 收集数据:收集学生的学习成果、反馈和评估结果。
2. 分析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评估培养方案的有效性。
3. 改进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
4. 不断优化:不断迭代和优化培养方案,提高培养效果。
总结:人才培养方案结构框架的核心要素包括确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内容、确定评估方式、制定学习指导方案以及实施效果评估与改进。
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态)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格式)(Ecology)一、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宽阔的人文和社会知识,丰富的基础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的基本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生态学理论、计算机模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实验技能,初步具备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能在与生态学相关的生态、环境、农林、气象和水利等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研究、教学、开发、规划和管理等工作。
二、基本规格和素质要求1.基本规格能适应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扎实掌握生态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生态环境监测、评价、规划和生态恢复工程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具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2.素质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一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知识和较高的中、外文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3.掌握生物学和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4.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独立工作和科研创新能力;5.掌握生态学数据的调查和采集方法,具有利用现代技术分析、处理和整合不同类型、不同尺度和不同层次的生态学信息的能力;6.了解生态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能够以系统生态学思维处理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生态学问题;7.有良好的调查研究、综合决策、组织管理、文字组织和自我表达能力;8.具有良好的学风和协作奉献精神。
三、培养特色本专业坚持把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放在首位。
依托相关的国家重点学科、部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固定野外实习基地,结合数学、计算机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注重培养作物生长和有害生物防控的生态调控知识与技能,以及土壤与水生态系统监测、评价、修复和生态规划等方面的应用实践技能。
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框架
*****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一、人才培养目标总体目标(面向一个服务域)本专业群所含专业及培养目标定位为:****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专业:…二、人才培养规格1.招生对象:2.培养年限:3.职业素质要求(1)团队协作,人际交往和协商沟通良好;(2)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及安全、环保、成本、质量控制等职业素质;(3)借助参考资料、网络、手册等途径进行信息获取、加工与处理利用;(4)不断钻研获取新知识、新技术;(5)不断总结,提升质量以满足岗位需求;(6)良好的心理素质;4.职业能力要求通用职业能力要求****专业职业能力要求****专业职业能力要求:****专业职业能力要求:三、职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职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专业职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专业职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四、职业能力对应的课程与学习内容分析1.职业基本能力——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内容分析2.职业通用能力——群平台课程——学习内容分析3.职业专项能力——专业方向课程——学习内容分析***专业***专业***专业4.职业拓展能力——群选修课程——学习内容分析四、毕业资格与要求1.学分所修课程的成绩全部合格,应修满***学分。
2.计算机能力要求…..3.外语能力要求…..4.职业资格证书五、课程体系分类学分学时分配比例表1.课程类别分配2.理论、实践分配3.必修、选修分配六、教学计划安排表(公共基础课程各部门开设学期安排另见附件)七、技术平台课程、专项能力课程简介。
人才培养方案结构框架
引言人才培养是任何组织或机构的核心任务之一,它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以及整体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关键所在。
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结构框架,以确保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和素质的优秀人才。
概述本文将介绍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结构框架,该框架包括引言、正文内容以及总结部分。
正文内容分为五个大点,每个大点分为五至九个小点。
这一方案结构框架将为人才培养提供指导和参考,促进个人和组织的发展。
正文内容一、明确培养目标1.1 确定个人发展目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职业发展目标,需要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1.2 确定组织需求:组织需要根据战略发展目标和人才需求,明确所需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要求。
二、制定培养计划2.1 分析岗位需求:根据组织的工作岗位需求,分析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要求。
2.2 制定课程设置:根据岗位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设置,包括专业课程和综合素质培养课程。
2.3 设计培养方法: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包括理论学习、实践操作、项目实践等,以提高学员的实际能力。
2.4 制定培养周期:根据培养目标和计划,制定合理的培养周期,确保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养计划。
三、实施培养方案3.1 培养环境建设: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设施,为学员的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3.2 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为学员提供有效的培养指导和支持。
3.3 学习过程管理:建立完善的学习过程管理机制,包括学习计划安排、考核评价等,促进学员学习的有序进行。
3.4 实践培养环节:通过实践培养环节,使学员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四、评估与跟踪4.1 评估培养效果:制定评估机制,对学员的培养效果进行评估,为进一步改进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4.2 跟踪个人发展:未来,在完成培养计划后,要跟踪学员的个人发展情况,帮助其实现自身职业发展目标。
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例框架和基本要求
1
附
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例框架和基本要求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现行中、高职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确定。
二、入学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入学要求一般为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高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入学要求一般为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修业年限以3年为主。
高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修业年限以3年为主;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修业年限以5年为主。
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应积极推行学分制,完善学分认定、积累与转换办法。
允许学生采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
实行弹性学制的专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本体例框架与要求制订相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及所属专业类应依据现行专业目录;对应行业。
(完整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例框架和基本要求(改)(1)
(完整版)专业⼈才培养⽅案体例框架和基本要求(改)(1)专业⼈才培养⽅案体例框架和基本要求⼀、专业名称及代码计算机应⽤(⽹络管理),代码090100⼆、⼊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三、修业年限3年四、职业⾯向五、培养⽬标与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标。
⼈才培养⽬标的基本定位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适应全⾯社会发展,⾯向⽣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线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的⾼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才。
通过三年学习,学⽣能具备较⾼的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熟练使⽤办公⾃动化软件及多媒体应⽤软件,具有组装和维护计算机硬件、管理⽹络设备及初、中级程序开发能⼒,掌握⽹站开发与维护的⽅法,并能及时关注计算机新技术的发展动态。
(⼆)培养规格。
1. 素质。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觉遵守⾏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 具有良好的⼈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和客户服务意识。
3. 具有⽹络相关的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规范意识。
4. 具有获取前沿技术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
5. 具有正确理解合同、⼯程⽅案、技术⽀持⽂档的能⼒。
6. 初步具有编写⼯作⽇志、实施计划、验收报告的能⼒。
7. 具有熟练的信息技术应⽤能⼒。
2. 知识。
(1)⽂化基础知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泽东思想与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数学、计算机应⽤基础、⼤学英语、体育、军事教育、形势与政策、社会科学和⼈⽂知识等;(2)专业基础知识:Photoshop平⾯设计、计算机⽹络技术基础、数据库基础、Flash动画制作、Linux操作系统、⾯向对象程序设计等;(3)专业核⼼知识:⽹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组装与维护、SQL Server程序设计、3DS MAX三维设计、影视剪辑和视觉特效技术、动态⽹站开发等;(4)其他相关知识:物联⽹、电⼦商务、创业与就业⽅⾯的基础知识等。
2023年精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七篇
2023年精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七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基础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育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具有科学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具有扎实的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发展自我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全科型的小学教师以及从事基础教育研究、咨询、管理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小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儿童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采取全面综合培养、分文理方向发展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实事求是,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秉承教师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具备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专业素养和一定的教育研究、终身学习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小学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观察研究小学生的科学方法;3.具有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家有关小学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 了解小学教育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7.实现知识、能力与个性的一体化发展,具有全科型的教师职业素养;8.具备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有效实施课堂教学与管理学生的能力,能够进行学科教学设计、有效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9.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以及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良好的审美能力;10.形成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的信念,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四、核心课程教育学、普通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德育、现代汉语、高等数学、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科学课程教学论、小学课程标准与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评价学、学校管理学、班级管理等。
人才培养方案框架格式
《*********》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楷体三号加粗)
(一级标题为宋体小四加粗,正文为宋体小四,行间距1.5倍,页边距为自然页边距)
一、专业名称: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招生对象:
(二)学制:全日制三年
三、培养目旳和规格规定
(一)培养目旳:
本专业培养 *******旳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培养目旳详细明确,有较强旳针对性)
(二)职业能力分析:
(三)服务面向和人才规格:
1.服务面向:(学生毕业后适应旳岗位或岗位群)
2.人才规格:
知识目旳:
能力目旳:
素质目旳:
(四)专业能力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及考核取证措施:
获得对应专业能力证书和至少一种职业技能证书
四、专业特色培育:
要围绕职业教育旳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来构思专业旳特色培育,尤其是重点建设旳专业,要凝练出该专业旳关键竞争力。
可以从比较优势、新教学模式、或者是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等单较多或多角度进行论述。
五、课程构造及课程阐明:
(一)课程设置阐明
(二)课程描述
1.***能力
能力单元描述
(1)课程名称(课时学分)或学习领域名称(课时学分)内容描述规定100-200字之间,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规定,专业针对性较强,反应最新教学理念和高职教育特色。
2.……
六、毕业原则:
七、其他阐明:
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指导思想、根据旳阐明;教学实行及管理状况阐明;考核方式阐明等
八、附件:
附表1:教学进程表
附表2:教学周数分派表
附表3:课时学分比例表
附表4:理论与实践课时分派表
附表5:实践性教学实行方案
附表6: 参照教材一览表。
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体系(共5则)
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体系(共5则)第一篇: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体系附件4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体系(一)指导思想(二)培养目标与规格1.专业名称及代码2.入学要求3.学习年限4.培养目标5.人才规格(三)职业范围(四)人才培养模式(五)职业能力分析(六)专业核心能力(七)课程体系(八)专业核心课程描述(九)教学进度安排表(十)课程考核(十一)教育活动设计(十二)教学进程表(十三)课外阅读文献(十四)毕业资格1.学分2.职业资格证书(十五)教师要求(十六)实践教学条件要求(十七)专业指导委员会组成(十八)其它说明1.课外活动学分计算2.方案实施建议(十九)培养方案论证意见第二篇: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及参考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八、课程结构(一)依据“一干五支五段”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二)学习领域主要课程介绍课程商务英语翻译学期基准学时职业能力要求:能够正确解读常见英文标识,并对中文标识进行准确英译;能够运用音译、意译、音意结合等方法将商标进行英汉对译;能够初步进行商业单证固定套语的英汉对译;能够将简单公司介绍进行英汉对译;5、能够将常见产品说明进行英汉对译。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主要培养学生在商务情境下的英语笔译能力。
熟悉在涉外企业中处理一般对外商务推广及商务交往中所涉及到的基本翻译类型、翻译方法、翻译规范和翻译技巧,以培养学生翻译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商务专业知识及商务英语真实语料为背景,在大量实例训练中锻练学生在商务语境下运用常用的技巧翻译商务文本的能力。
学习内容:学习共分为4个模块商务文体的翻译;广告文体的翻译;政务文体的翻译;科技文体的翻译。
课程商务现场口译学期基准学时职业能力要求:掌握基本的口译方法及原则;熟悉商务接待的基本工作流程;掌握基本的交通信息,掌握举办展览会的基本流程;熟悉商务谈判的流程,熟练使用各种商务场合的词汇和基本句型;5、掌握各国文化背景知识,饮食文化。
学习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既通晓商务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环境,善于跨文化交际,又掌握口译技巧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学校XXXX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黑体,小一号)
(专业代码:XXXX)
(黑体,四号)
编制单位
方案审核单位
方案编制时间年月日
(黑体,四号)
1
编制说明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分“入学对象”、“基本学制”、“培养目标”、“职业面向”、“人才培养规格”、“课程结构及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建议”、“考核评价”、“编写说明”、“参与编写人员”十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和表述形式参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样本”编写。
2、方案正文文本格式按照文中标注执行,一级标题用宋体,三号,加粗,行前后间隔1;二级标题用宋体,小三号,加粗,行前后间隔0.5;正文用宋体,五号,行间距固定24,每段开始空两格。
3、文本保存时,文件名称按照“XX(专业名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命名。
目录
一、入学对象 (4)
二、基本学制 (4)
三、培养目标 (4)
四、职业面向 (4)
(一)就业岗位 (4)
(二)继续学习 (4)
(三)证书要求 (5)
五、人才培养规格 (5)
(一)基本素养 (5)
(二)专业知识 (5)
(三)专业技能 (5)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进度安排 (5)
七、教学建议 (9)
八、考核评价 (9)
九、编写说明 (9)
十、参与编写人员 (9)
方案正文
一、入学对象(一级标题:宋体,加粗,三号,行前后间隔1,下同)
【说明: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以3年为主。
同时,积极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允许学生采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
】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正文:宋体,小四号,行间隔20,下同)
二、基本学制
学制X年。
……
三、培养目标
【说明: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总体定位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培养目标须体现职业面向,明确岗位及适应岗位的工作能力,阐明知识、技能及综合能力目标要求。
】
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XXX,掌握XXX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XXX能力,能从事XXX等岗位工作,达到XXX水平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面向
【说明:就业岗位描述以。
写出证书名称及发证机关,可制作图表展示】
(一)就业岗位(二级标题:宋体,加粗,小三号,行前后间隔0.5,下同)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XXX工作,也可从事XXX等相关工作,能担任XXX等基层生产、技术管理岗位工作。
(二)继续学习
本专业可续接高职院校的XXX等相关专业,续接本科院校的XXX等相关专业。
(三)证书要求
本专业可获得XXX部颁发的XXX等职业资格证书等。
五、人才培养规格
【说明:基本素养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意识)、文化科学素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人文艺术修养)、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团队意识、人际沟通)、身心素质(身体素质、人生态度、心理调节能力)四个方面。
基本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表述可用“具有”、“具备”/“了解”、“熟悉”、“掌握”、“运用”/“能按照……做什么”、“能利用……做什么”,“能完成……”,“根据……完成……”等。
】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基本素养(职业道德、通用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基本素养
1.……(三级标题:同正文,宋体,小四号,行间隔20,下同)
2.……
3.……
……
(二)专业知识
1.……
2.……
3.……
……
(三)专业技能
1.……
2.……
3.……
……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进度安排
【说明:课程设置与教学须以能力为基础,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建立适应职业岗位要求、满足教育教学需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须作图展示,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
健康课、艺术课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或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教学进度表要包括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时安排、学分、课程学期分布等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
1周一般为28学时-30学时。
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1学时)安排。
3年总学时数约为3000—3600学时。
第二,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一般16-18学时为1个学分,3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70。
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
第三,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累计总学时约为1学年。
允许不同专业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上下浮动,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第四,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2/3,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原则上为1学年。
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第五,对文化基础要求较高或对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可根据需要对课时比例作适当的调整。
实行弹性学习制度的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
第六,课程设置中应设立选修课程,其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
与有上述要求不同之处,须在“编写说明”部分做出特别说明。
】
本专业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训实习(或综合实训)四个部分,其中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或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
(也可根据专业特点、课程设置要求,制作图形展示,参考图示如下)
本专业修读总学分X学分,其中必修课X学分,选修课为X学分,实训实习X学分(实习实训X周,1周X学时);实验及实习实训占总学时X%。
8
七、教学建议
【说明:教学建议要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教学团队、实训实习五个方面展开,具体要求如下:第一,要概括出构建体系的主要思路及构建原则。
第二,要结合专业特点,明确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第三,要写出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之中。
第四,教学团队须明确生师比例、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学历和职称结构、双师比例、专兼职比例等。
第五,实训实习须明确校内外实训基地要求、长效运行机制,满足实训需求。
】
1.课程体系。
……
2.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
3.信息网络教学。
……
4.教学团队。
……
5.实训实习。
……
八、考核评价
【说明:考核评价要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要注重吸收行业企业参与,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要兼顾校内校外评价的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的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的结合。
同时要将安全文明生产、节约、爱护生产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纳入评价。
】……
九、编写说明
【说明:根据编写实际情况,需要说明的问题。
】
……
十、参与编写人员
【说明:参编人员主要是协作组成员。
】
顾问:XXX(单位或企业名称) ……
专家:XXX(单位或企业名称) ……
参编人员:XXX(##学校) XXX(##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