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医学小小方编辑

合集下载

空间医学小小方处方集

空间医学小小方处方集

空间医学小小方处方集空间医学小小方处方集空间医学小小方处方集1,人本五脏六腑能量各有其积累处:肝区细胞积累于期门处:若行之,则横走膈下,而出幽门关,以助心力。

薄荷开肝细胞;柴胡开期门;乌贼骨引能量至幽门,生麦芽助之,散于胸中。

肺区细胞的能量积累于中府,过云门至太阳,散于背部;脾区细胞的能量积累于章门;肾区细胞的能量积累于巨阙。

2,保证人体空间八大通道的畅通,有利于能量的顺利工作。

内向通道不空,三焦能量瘀阻;外向通道不空,人体与外界能量的交换受阻。

上部通道不通,则简单导致心肺区疾病;下部能量不通,则简单导致肾与骨质疾病。

上肢沉、重、痛、肿,是空处不空,以双花藤、香附解之;降胸中压力,石菖蒲、夜交藤之功。

下肢沉、重、痛、肿,是空处不空,升降失调,用香附、白术调之。

若无力而上,则推提互应。

推则黄芪,提则桔梗;制作能量,紫石英、羌活之职。

3,中医讲“补正祛邪”,便是增强会阴区的能量运动。

人参大补元气,是阴中求阳,黄芪大补肺气,实质上是发动,运动会阴区域的能量。

4,就人体的四大空间而言,咱们发现:假如外焦下侧空间的水汽浊度太大,肾区无法承受上焦能量的碰击,上焦能量无法分散,则肾不纳气,金不生水,从而或许构成肺癌、食道癌等多种疾病。

调查舌象,可以看到,舌根部厚腻。

用药方面,可以挑选白头翁、桂枝,清在外焦下侧空间的湿浊;假如水汽滞留于膈膜以上,上焦压力过高,那么膈膜下能量将无法越膈而上,会出现打嗝、背部沉、紧等症状。

调查舌象,可以看到,舌前方隆起。

用药方面,可以用生麦芽、桂枝开上焦,使膈膜以下的能量越膈而上,为膈下腾出必定的空间;假如水汽滞留于膈膜以下的中焦部位,下焦部位的能量无法向上运动,会导致胰脏、胃、肝能及腹腔病变,调查舌象,可以看到,舌中部隆起。

用药方面,可以挑选香附,引中焦能量越膈而上至膻中。

人体内部水分输布不均构成了疾病,假如是液态的水凝结,那么就要想方设法让水流动起来,也便是说要让物质积累分散开,从头参加物质能量的相互转化。

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一)

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一)

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一)第一节.空间医学病因病理一.空间医学病因《内经》中讲:聚则成形,散则成风,高度概括了人体得病原因。

聚已成形的疾病,是由无形的气血瘀积成的,治疗时要把有形的积聚疏散成无形的气血。

空间医学认为,人体得病病因是水,聚则成形,也是水的积聚,空间能量的积聚是人们用肉眼看不到的,从大自然看,潮湿积聚,雾、云、雨,从人体空间看,潮湿积聚,雾、云、雨,都会对局部周围细胞产生影响,产生细胞内部病变。

人的疾病是由渐变逐渐到突变,量的积聚最终发生质的变化,人之疾病一开始是人体空间在某一个点上有了淤积了,当这点淤积与人的脏腑融为一体了,就形成了疾病,当脏腑结合空间没有溶为一体的时候仅是有症状无病名,如果溶合在一起了,就也有症状也有病名。

空间医学治理则是在还没有形成症状,还没有结合在一起的阶段,就将其解决了。

二.空间医学病理人生于水,活于水,病于水,死于水,都与水有关系。

人生在子宫胞内,是生在水中;人活,是以水为主;人病,是水的不均;人死,是水的阻塞。

所以,空间医学用一个“水”字总结病理。

水是人体致病的原因,这跟传统医学大不一样。

传统医学讲外因(风寒暑湿燥火),内因(喜怒忧思悲恐惊),不内外因(外伤)。

现在的科学病因更多,各种病毒及病菌等,所以病因更多。

但是即使是病毒、病菌,他们离开水都不能生存。

传统中医有湿热生菌的说法,也是就生菌的条件必须是潮湿,必须是水路不畅通的情况下才生病菌和病毒。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的气血是什么物质?是水在人体内以气态和液态存在的两种形式,无论是哪种形式,只要它们能畅通无阻,人就不会生病。

如果医者能把水路畅通,把水分布均衡,疾病就能得道解决。

生于水,如果子宫内部很干燥,没有羊水,胎儿是不能活。

活于水,人的生命依靠水,人体的70%是水,“活”字就是三点水一个舌字。

舌抵上颚,似顶非顶,是天一生水---人体的津津玉液。

病于水,水干枯、凝结、分布不均就会生病。

水在人体内的凝结叫栓,凝结在不同部位,就有不同部位的栓形成,比方说凝结在心血管,就叫心梗;凝结在脑血管,脑血栓;凝结在肺血管,叫肺栓塞;凝结在动脉管,叫动脉管血栓闭塞;凝结在静脉管,叫静脉血栓闭塞;凝结在肠系膜,叫肠系膜血栓闭塞。

空间医学小方运用成功范例之十

空间医学小方运用成功范例之十

空间医学小方运用成功范例之十
这个老人由几个儿女陪同到北京看病,确诊为晚期肺癌,医院没有收治。

由于病情没有告知老人,对于老人来说,到北京的看病结果是,没有明确的疾病,也没有治疗,身体确难受的无法行动,必须等待个说法。

儿女们感到不知如何是好找到我想想办法。

这个病例的成功不在是否治疗肺癌,而是消除了不适症状,给继续对老人隐瞒病情,给以缓解病人以及家属的精神压力以机会。

由于小方治疗能够快速缓解不适症状的特点,能够使重病人生命状态好过一些。

我曾经介绍了一个34岁晚期肝癌男性患者,到郭志辰疗养院进行治疗。

这个患者确诊时,肝脏多发病灶,几乎长满了肿瘤。

治疗为期3个月,从来没发生过疼痛,没有消瘦和明显不适,精神状态和正常人一样。

躺在床上的去世过程只有两天。

空间医学——小小方

空间医学——小小方

空间医学——小小方
紫石英0.1—0.7 妇科,制造能量羌活0.2—足—腰;0.4—足—大椎;0.5—足—制造能量
独活 0.1—头;0.5—腰;0.7—足;头—足用0.5—0.7
当归 0.1—0.2活血化瘀;0.3—0.7补水
白头翁 0.3—0.7舌苔厚腻
九节菖蒲 0.1—开舌尖;0.7—腰,裂纹舌,棍舌
肉苁蓉下焦缺水便秘 0.3—0.7增加肠功能
厚朴最大量0.4,掏空中焦,舌中高,三焦高,且过量容易造成便秘
桔梗 0.3—0.7舌尖两边上翘,提则用桔梗
黄芪补气0.1—0.7,推则用黄芪
柴胡 0.5 到足
薄荷 0.1—0.3量少好
杜仲 0.3—0.7补肾
佩兰祛湿0.7痰多就湿,祛上焦0.1—0.2,中焦0.3—0.4,上推0.2
瓜蒌仁 0.3以上用干头+便秘
海浮石痰多粘稠(0.3—0.7),化白痰+浙贝
浙贝 0.3起步,增加大便水分
赤芍 0.1—0.3高血压,血虚不用
丹参、川芎:活血化瘀
连翘 0.1—0.7嗓子疼可用
益母草 0.1—0.7妇科病,舌尖上有红点,草莓点
炒白术 0.3、0.4补脾,脾虚便稀香附
夜交藤右侧0.1—0.7化血栓
炒枣仁左侧0.1—0.7
石菖蒲降胸中压
焦四仙与白蒺藜 0.4—起步,0.5—便秘,改善微循环,调和中焦
物质和能量
香附起中焦 0.3—膻中,0.4—膻中以下;上肢沉重痛肿,双花藤生白术常用量0.4—0.5,便秘,下肢沉重痛肿
公英 0.1—外焦,0.2—咽喉,0.3—0.4—中焦,0.1到上焦
桂枝 0.2—开舌尖,0.7—开人体结节、包块、肿瘤
焦三仙腹泻0.5舌中隆起。

“小方”用药总结《空间医学》

“小方”用药总结《空间医学》

“小方”用药总结《空间医学》一、三胡【前胡P204:走肺经、柴胡P311:走肝经、元胡P322:走脾、肝、心经】,二、二黄【大黄P301:走三焦、黄芪P270:走肺、脾二经,增加全身能量,使能量向物质转化,舌苔软、无苔用】的妙用1、大黄别名:黄良、火参、肤如、将军、锦纹大黄、川军、峻、蜀大黄、牛舌大黄、锦纹、生军、香大黄、马蹄黄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血虚气弱、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及哺乳期均忌用。

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大黄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很突出的。

1.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

2.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

3.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

4.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5.生大黄能够够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

用于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肠痈腹痛,泻痢不爽,目赤,咽肿,痈肿疔疮,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

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大黄的食用方法加工炮制:1.净制除去杂质,洗净。

2.切制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

大小个分开,略浸,捞出,淋润至透,切厚片或小方块,晾干或低温干燥。

加水稍浸泡、润透,切成1.5—5毫米厚的片,晒干或晾干。

取大黄片用低温烘脆,磨成细粉,过筛即可。

服用方法:内服:煎汤,3-12g;泻下通便,宜后下,不可久煎;或用开水泡渍后取汁饮;研末,0.5-2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涂。

煎液亦可作灌肠用。

三、母留通【益母草P295、王不留行P259、路路通P289】:三者的共通之处“舌苔”大、厚、淡,水多等,都治疗水路不通引起的病变。

第三篇:【空间医学用药】--小方

第三篇:【空间医学用药】--小方

第三篇:【空间医学用药】--小方一、小方治病郭老师舍去了所有的利益,推出了小方治病,可以说是创新了中医,回归了中医。

创新就是打破,打破了现有中医的现状,回归了中医的本源,回归了我们老祖宗的思维。

我们老祖宗的思维就是用很小的药。

空间医学无论是按摩还是用药,思路永远都围绕着大道至简,“简”就是用最小的,最少的能够达到解决疾病的方法,属于大道、天道。

这是郭老师通过修炼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大胆地应用小方。

小方治病,就是从数以千计的中药中,筛选出公英、独活等中草药,作为处方的核心用药。

每个方剂最多不超过五味药,每味药用量最多不超过7克。

小方治病的原理,以公转畅通为原则,强调“打破病名,参考症状”,主张“调功能、袪其疾”。

空间医学用药是运用了药物在人体空间的整个运行过程,起则泻、行则通、止为补。

提高了本草的价值,大大拓宽了本草的应用范围。

二、打破病名,寻找病因《黄帝内经》讲“气聚则成形,散则成风”,所有的疾病都是因为气,聚就是原因,散就是方法。

气通则血通,气滞则血瘀,只要解决了人体的气血问题,什么病都迎刃而解。

所以空间医学最重要是打破病名的框框,寻找病因,应用小方的过程中,知道了疾病的根本原因,掌握了疾病的问题,它的克数就不少了,小方的作用就不小了,发现病就变成小病了。

所以小方不小,大病不大。

如何解决气血问题,首先是扶正。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真气存之,病安从来。

气从哪里来呢?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是水,体内的气是水变化而来的。

解决问题的最大思路就是气化。

人体内水变成的气越多,越强壮,所以气通则血通,气血畅通则百病不生。

而小方不治病,小方治百病。

小方具有走窜全身、带动全身运动的特性,所以小方用药最重要的都是公转药物,很少用自转药物。

小方和按摩最重要的理念都是为了创造空间,有空间就有健康,空间越大,人体空间气血的通道越大、越畅通、越健康。

所有的按摩方法和小方都是首先制造和创造一个空间点,作为人体气血运动的动力源,动一点而动全身,以这个空间为动力源,推动全身的气血运行。

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1020)

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1020)

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1020)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十一)能量搬家能量搬家,一为物质转化为能量,二为高能量向低能量的流动。

《内经》讲气聚则成形,散则成风。

可见一切有形的物质积聚都与能量的集结有关,要想化解物质的集聚,必须首先化解能量的集结,化解能量的集结,空间医学主张能量搬家。

现代人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正在遭遇一场灾难。

因为现在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各样的营养品越来越多,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等等等等。

补脑的,补心的,补肺的,补肾的,补得物质都不能新陈代谢了,补得上焦部位能量壅阻,没有办法疏散,改变的办法唯一的就是能量搬家。

《内经》讲“上病下取之,左病右取之”,讲五行运动,讲气血运动,这些都是能量搬家的典范。

能量搬家究竟往什么地方搬?一定要保证下游的疏通、顺利。

古老传统文化指出了什么是下游,什么是上游,相生为下游,相克为上游。

五行相生,肝的下游是心,木能生火,心的下游是脾,火能生土,脾的下游是肺,土能生金。

在临床过程中,掌握能量的这种变化,这就是正常的搬家。

此外,人体能量的大循环能够带动人体整体运行,公转是人体风水的大运行,是净化四大空间的方法,公转正常运行,细胞内外物质与能量之间的转化才正常,脏腑功能才能正常,公转也是带动能量搬家最为有效的途径。

在能量搬家的过程中,不同的疾病会出现不同的反应,要解放思想,辩证地看待问题,正确地认识能量搬家。

比方说,子宫肌瘤,一开始,3×2cm,治疗以后成为5×2 cm,这是明显的增大,很多患者不理解,认为效果不理想,背上了心理包袱,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

不能单纯地看体积的大小,还要看中间的密度,3×2 cm是高密度,5×2 cm是低密度,这是观察疾病的关键。

原来的肿物非常实,虽然小,但也不好搬,后来的比较宣,只有宣起来,细胞之间有了空间,才有办法运走。

传统中医讲气血疏通,气血越疏通,就可能发生转移,不转移怎么能疏通呢?只要是有计划的转移,只要是有计划的疏通,就是正常的治疗。

?⑦空间医学小方集锦(纯文字,无图版)

?⑦空间医学小方集锦(纯文字,无图版)

⑦空间医学小方集锦(纯文字,无图版)空间医学舌诊在感冒中的运用《空间医学》是郭志辰大夫所创。

郭氏认为人之所以感冒是因肺部空间能量堵塞所致。

而肺居人体上焦,肺部堵塞也是其他疾病形成的重要原因。

故他提出治疗疾病先找疾病的出口。

就感冒而言,一是找出口“大椎”,二是将肺部能量上越肩胛通过背部空间到两肾部,不管风热或风寒,皆可据此用药而获良效。

找出口大椎药,用粉葛7克即可,将肺部能量到两肾,瓜蒌仁3克或独活5克或桂枝1克即可。

其舌诊也主要看舌尖部,舌尖如果质厚用药桂枝1克,或赤芍1至4克,舌尖缺如药用炒枣仁1到5克,舌前部两侧质高药用桔梗1至4克,舌尖成尖形药用桂枝1到5克或赤芍1至5克,舌上1/3处质高厚药用九节菖蒲1至7克,舌湿重用佩兰或益母草加桂枝,用量均为1到7克间,舌质若紫色用当归或桂枝1到5克即可,若有咳嗽,舌面干者用大贝1到7克,舌面水湿重用海浮石1到5克。

对于舌中、下部用药:舌质厚者厚朴1到4克,焦三仙或焦四仙各1到5克,质软而有裂纹者用白术1到5克,舌中部质高而上部低者用香附1到5克,舌下部苔厚用白头翁1到7克,舌根瘦小用杜仲1到4克,妇科加用紫石英1至7克。

每日一剂,分早、晚服用,而药不宜久煎,以沸为度,久煎效果差。

郭氏认为,此方义取其药的“味”,并非取药的汁,故不宜久煎。

药“味”在人体内走窜力强,可以带动人体细胞运动,而感冒病走窜力越强的药味,效果越好。

我在临床上这一年来,常用于治疗反复感冒和小儿感冒患者,获得良效。

例:1、翁某,男,7岁,从三岁起每每感冒就出现咳嗽、发热,医院用药头曲加阿奇连用3天才能见效,7天才能治愈。

几乎1到2月住院一次,家长甚为苦恼。

2010年2月5日因高热、剧咳来我门诊求治,由于此患儿抗药力强,一般药难以奏效,故我仍以头曲加阿奇治之。

另加中药口服,观其舌上部质微厚,瘀点。

舌尖尖形,处方:公英2克,九节菖蒲3克,杏仁5克,独活3克,赤芍1克,桂枝1克,粉葛5克,水煎服。

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连载

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连载

第一章空间医学理法方药第一节.空间医学病因病理一.空间医学病因《内经》中讲:聚则成形,散则成风,高度概括了人体得病原因。

聚已成形的疾病,是由无形的气血瘀积成的,治疗时要把有形的积聚疏散成无形的气血。

空间医学认为,人体得病病因是水,聚则成形,也是水的积聚,空间能量的积聚是人们用肉眼看不到的,从大自然看,潮湿积聚,雾、云、雨,从人体空间看,潮湿积聚,雾、云、雨,都会对局部周围细胞产生影响,产生细胞内部病变。

人的疾病是由渐变逐渐到突变,量的积聚最终发生质的变化,人之疾病一开始是人体空间在某一个点上有了淤积了,当这点淤积与人的脏腑融为一体了,就形成了疾病,当脏腑结合空间没有溶为一体的时候仅是有症状无病名,如果溶合在一起了,就也有症状也有病名。

空间医学治理则是在还没有形成症状,还没有结合在一起的阶段,就将其解决了。

二.空间医学病理人生于水,活于水,病于水,死于水,都与水有关系。

人生在子宫胞内,是生在水中;人活,是以水为主;人病,是水的不均;人死,是水的阻塞。

所以,空间医学用一个“水”字总结病理。

水是人体致病的原因,这跟传统医学大不一样。

传统医学讲外因(风寒暑湿燥火),内因(喜怒忧思悲恐惊),不内外因(外伤)。

现在的科学病因更多,各种病毒及病菌等,所以病因更多。

但是即使是病毒、病菌,他们离开水都不能生存。

传统中医有湿热生菌的说法,也是就生菌的条件必须是潮湿,必须是水路不畅通的情况下才生病菌和病毒。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的气血是什么物质?是水在人体内以气态和液态存在的两种形式,无论是哪种形式,只要它们能畅通无阻,人就不会生病。

如果医者能把水路畅通,把水分布均衡,疾病就能得道解决。

生于水,如果子宫内部很干燥,没有羊水,胎儿是不能活。

活于水,人的生命依靠水,人体的70%是水,“活”字就是三点水一个舌字。

舌抵上颚,似顶非顶,是天一生水---人体的津津玉液。

病于水,水干枯、凝结、分布不均就会生病。

水在人体内的凝结叫栓,凝结在不同部位,就有不同部位的栓形成,比方说凝结在心血管,就叫心梗;凝结在脑血管,脑血栓;凝结在肺血管,叫肺栓塞;凝结在动脉管,叫动脉管血栓闭塞;凝结在静脉管,叫静脉血栓闭塞;凝结在肠系膜,叫肠系膜血栓闭塞。

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连载之四

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连载之四

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连载之四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连载之四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连载之四(二)速度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连载之四(二)速度舌苔中每一个高突的能量积聚点都可为动力点,以此为动力,应用药物加强向前运行的速度和力度.开上口非常关键.给三焦能量找出路,开口不亦太大,口越小,走得路线越集中,现代疾病多是瘀滞不通造成的,关键在破瘀,撞击成形的积聚,使之松解,有了空间,便于能量瓦解和搬运。

之松解,有了空间,便于能量瓦解和搬运。

同病异治法:同样的疾病,老年人病久则虚.所以以扶正气为主.正气足,才有能力与疾病抗争.年轻人病短多瘀,急需开口,使瘀滞疏散。

疾病的治疗处方也是分阶段性。

如同处理交通堵塞一样,先开口,处理事故地点,疏通了,后边堆积的车辆就慢慢通过了。

如果从中间开始疏通到了前边事故地点未缓解,一样还是增加了堵塞,不解决实质问题,反而增加麻烦。

所以说如果舌苔积聚过多,要先开上口,清除污染,疏通河道,水中有杂草,水质污染则不利于能量运行。

所以必须先清除污染,上口开了,河道畅通无阻,才使能量有运行的空间。

有利于能量的搬运,能量顺沿公转的路线形成重新均衡分配。

均衡分配。

公转的飓风,扫除四焦瘀滞,聚则成形,积聚也是积少成多最后形成肿物,要想消除肿物必须有推动力,肿物运行的上方要有空间,下方要有推力,上方要创造一个负压,下方要创造一个推动力,这样有利肿物细胞之间紧密的疏散,便于瘀滞的解体,细胞之间的密度减少,有了空间,才能便于能量运行。

团结就是力量,治病如打仗一样,只有敌人分散的情况下,才能逐一击败。

情况下,才能逐一击败。

高能量积聚的同时必然在其他部位有能量不足之处,所以要找到高低能量的分界岭,才能取高补低。

然而在处方时,要注意,处处皆动力,处处皆动力,要找到积聚之处,要找到积聚之处,要找到积聚之处,积少成多,积少成多,散多成块,成块转运,破瘀化滞。

成块转运,破瘀化滞。

阴雨缠绵天气,人体慵懒,细胞无活力,缺少动力,所以要人为的创造动力,目的是推动能量运行的速度,动力来自生理系统的四大动力:会阴,隔膜,膻中,命门动力。

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80----90未整理完待续敬请原谅

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80----90未整理完待续敬请原谅

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80----90未整理完待续,敬请原谅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八十一)一节药物篇人体的百病无非就是淤滞与不足。

现代医学只看见了胞内的淤滞,没有注意到空间精微物质的淤滞,人体空间精微物质的淤滞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西医常说的神经官能症,现在的仪器检查不出来。

在空间精微物质淤积的情况下,检查不出病。

但是空间医学首先治理人体空间精微物质的淤滞,用公英、独活攻之。

要想健康,必须公转畅通,用社会上的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这就是空间医学治病的妙诀。

公转畅通四个字,是空间医学用药的总方法,也是今后心的念力的总方法。

把身体的能量平衡,疏散多余物质,人就健康,任何人得病都是因为贪。

任何疾病,把所有的能量奉献出来,人体空了,旧的能量走了,新的能量补充了,人就健康,所以五脏六腑的健康,必须推出自己的物质,吸收新的物质,才能健康。

现在,大部分的人头部不清亮,为什么呢?头部区域好的物质太多,到头部流动不了,所以,血流量慢,血压高,头部不清亮。

头部闷是为什么?头部不能够及时新陈代谢,旧的物质走不了,新的物质上不来,一定要强调物质的更新才是健康身心的关键。

传统医学讲五行,这个五行太奥妙了,多少年来,就认为五行是唯心的,因为没有认识到五行的奥妙,五行在运行过程中具有泻实补虚的作用,不光是相生相克,是人体内部物质能量调节的方法。

在运行过程中,实而泻之,虚而补之,不通的通之,这就是五行的作用。

空间医学讲公转,在运动中泻实,在运动中补虚,在运动中混化,在运动中异化,高度总结了五行的学说,高度概括了人体运行的概念,所以五行只是一个代名词,因为人体的精微物质难以叫出名字。

当然,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起的名字很多,但是一个名字过去,过两天又一个新的名字出来,为什么?因为科学仪器的发展,对微观物质的认识逐渐不同,逐渐从宏观认识到微观。

比方说,头几年,立足于纳米科学,纳米是科学的最小单位。

现在,纳米不时兴,夸克是最小的物质,而古人就用一个名词概括所有的精微物质。

赵世校老师讲创新空间医学小小方

赵世校老师讲创新空间医学小小方

赵世校老师讲创新空间医学小小方用药:1)尽量在一条线上,遵循公转路线。

2)形成压力差。

3)味淡剂轻,如同上战场,小小方走的是生理路线来治病。

开药方的顺序一定要注意,涵盖着信息能量场。

所以郭志辰老师在药方开完的过程中病也治好了。

病因:1.水多或者水少。

水多用佩兰,水少上焦用浙贝,中焦用生白术,下焦用知母,全身用当归。

2.胞内物质与胞外能量的转换。

桂枝是开门大将军。

物质向能量转换(麻黄.薄荷.葛根),能量转换物质(白芍)3瘀滞则通之。

下焦用公英,中焦用香附,上焦用瓜蒌仁.浙贝.九节菖蒲,两侧用桔梗,后背用独活,全身用赤芍。

病位:有症状的地方(舌高的地方)。

病位的上方的上方即等三方。

处方公式:公转十自转十特定用药下推上拉经典用白术和香附,白术下推中焦,香附上拉中焦(可以应用到全身疾病)。

应用妇科上的月经淋漓不断3~5天,最多9天好。

局部用药:下焦:羌活(从脚到头).公英.黄芪(黄芪的运动路线要比公英宽).紫石英。

中焦:厚朴(掏空中焦)0.4(一般用量);白术增加中焦水分制造能量;焦三仙,消化不好,腹泻的病号用此药,也是治疗牛皮癣的特效药;焦四仙,主要用于便秘的青壮年患者。

心悸易饥综合症:羌活0.2公英0.6白术0.6生麦芽0.6独活0.5,一剂消失,第二天有满闷感觉羌活0.2公英0.4生麦芽0.3香附0.2独活0.5。

肝区用药:薄荷,用于乙肝效果好。

生麦芽,泻肝开心。

柴胡,起点在肝区周围,终点在头部。

1克迁动肝区,2克经膈到肺,3克经膈到头。

桔梗加大黄各1克治疗便秘。

膈膜以上的用药:香附,4克中脘拉到膻中,2克力量集中在膻中。

浙贝,起点在肺,终点在肾,用于有结或有形的东西。

瓜蒌仁,水多的无形的东西,0.1克开舌尖效果特别好。

九节菖蒲:0.1~0.7克,从膻中到大椎肾,开舌尖一般0.1克依据症状轻重加量,3~4克十杜仲1克治耳聋。

头部疾病很厉害的九节菖蒲十葛根(痛症必用)桔梗:起点在肺,终点在外焦。

海浮石:去除上焦污染的首选药。

郭志辰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

郭志辰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

第一章空间医学理法方药第一节.空间医学病因病理一.空间医学病因《内经》中讲:聚则成形,散则成风,高度概括了人体得病原因。

聚已成形的疾病,是由无形的气血瘀积成的,治疗时要把有形的积聚疏散成无形的气血。

空间医学认为,人体得病病因是水,聚则成形,也是水的积聚,空间能量的积聚是人们用肉眼看不到的,从大自然看,潮湿积聚,雾、云、雨,从人体空间看,潮湿积聚,雾、云、雨,都会对局部周围细胞产生影响,产生细胞内部病变。

人的疾病是由渐变逐渐到突变,量的积聚最终发生质的变化,人之疾病一开始是人体空间在某一个点上有了淤积了,当这点淤积与人的脏腑融为一体了,就形成了疾病,当脏腑结合空间没有溶为一体的时候仅是有症状无病名,如果溶合在一起了,就也有症状也有病名。

空间医学治理则是在还没有形成症状,还没有结合在一起的阶段,就将其解决了。

二.空间医学病理人生于水,活于水,病于水,死于水,都与水有关系。

人生在子宫胞内,是生在水中;人活,是以水为主;人病,是水的不均;人死,是水的阻塞。

所以,空间医学用一个“水”字总结病理。

水是人体致病的原因,这跟传统医学大不一样。

传统医学讲外因(风寒暑湿燥火),内因(喜怒忧思悲恐惊),不内外因(外伤)。

现在的科学病因更多,各种病毒及病菌等,所以病因更多。

但是即使是病毒、病菌,他们离开水都不能生存。

传统中医有湿热生菌的说法,也是就生菌的条件必须是潮湿,必须是水路不畅通的情况下才生病菌和病毒。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的气血是什么物质?是水在人体内以气态和液态存在的两种形式,无论是哪种形式,只要它们能畅通无阻,人就不会生病。

如果医者能把水路畅通,把水分布均衡,疾病就能得道解决。

生于水,如果子宫内部很干燥,没有羊水,胎儿是不能活。

活于水,人的生命依靠水,人体的70%是水,“活”字就是三点水一个舌字。

舌抵上颚,似顶非顶,是天一生水---人体的津津玉液。

病于水,水干枯、凝结、分布不均就会生病。

水在人体内的凝结叫栓,凝结在不同部位,就有不同部位的栓形成,比方说凝结在心血管,就叫心梗;凝结在脑血管,脑血栓;凝结在肺血管,叫肺栓塞;凝结在动脉管,叫动脉管血栓闭塞;凝结在静脉管,叫静脉血栓闭塞;凝结在肠系膜,叫肠系膜血栓闭塞。

郭志辰老师讲空间医学小方系列内容(一)

郭志辰老师讲空间医学小方系列内容(一)

郭志辰老师讲空间医学小方系列内容(一)空间小方以四焦为辨别,公转畅通为治疗方法,小方用药拓宽了药物的价值。

为什么小方能治病?小方与传统医学的不同,与智能医学的不同,与现代西医科学的不同,在病理上以"水"是一切疾病的原因,小方以四焦为辨证,公转畅通为治疗方法,小方用药拓宽了药物的价值,这是对药物的重新评价,所以小方治病是在传统医学基础上进行辨证的创新,理论的创新,实践的创新。

可以这么讲,小方治大病是一次医疗创新。

所以一定要用科学的理论,要用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践来赢得广大人民的信任,来赢得同行的信任。

同行接受小方治病是一大困难,必须拋掉自己的观念,抛掉自己的理论,才能够接受新鲜事物,接受是不容易的。

小方治病,可以治未病,又是预防疾病的方法。

它能够治疗疾病,可以应用于内科、外科、泌尿科、消化科等等,它是整体治疗的方法。

学习观舌的方法,小方治疗:一治高不治低,治前不治后,三治病灶的前方,不直接治病灶,不给自己找麻烦,四不增加公转的负担,五稳住病灶部位,点点滴滴回收,点点滴滴融化,使功能恢复正常,六没有补泻的具体讲法,七讲运行,讲运行的起点是泻,运行的终点是补,八讲人体正熵与负熵的转化,九讲细胞内细胞外的转化,十讲先开路后影响疾病的局部,这些是小方治大病的方法和应用的关键。

目的是把身体强健起来,病治好恢复健康。

作为医生,就应没有派性,不要说是传统派,革新派,没有派系,不论传统,不论革新,医疗的目的就是一个:人人健康。

小方是适应人民的经济,这是人民能承受得起。

希望大家把这种方法推广给广大的人民群众,为党、中央关心人民看不起病尽微薄之力。

小方治病走的是大道至简道路,不要认为简单不好,科学就是简单比,用最简单的方法处理很复杂的问题,这样的方法才是科学的方法,必须解放思想。

治疗方法的中心是公转畅通。

药量如何?药量有一个窍门,药量不统一,药量就是增加人体的更不统一。

传统医学讲阴阳平衡,空间医学讲增加人体内部矛盾,以矛盾解决问题,拉大人体虚实的关系,以虚实调整虚实,这是方法。

空间医学小小方编辑

空间医学小小方编辑

空间医学小小方一、小方本草:(一)上焦用药:肺为后天之先天,空间医学为清肺派。

1、香附:起点中焦,终点上焦,将中焦能量运到上焦。

2膻中,4上焦;水多不走--佩兰、瓜米;水少白术;2对精神性疾病和膻中低洼者。

2、桔梗:用量1-7。

走二侧,起点二肋,终点肩胛缝(有症状)+大黄,用于肩胛缝痛、肩周炎、二肋胀满、腹泻。

桔梗+香附+川芎治打膈,论秒起效。

3、菖蒲:降肺补肾;起点在膻中,经过大椎,终点在肾。

主要是用于头部疾病。

用量1-7,头部重大问题菖蒲、葛根、独活必用。

精神类的疾病最大可用到30-40。

公转加+菖蒲7+杜仲1提高智力,对小孩学习成绩的提高效佳。

也可用于老年健忘,记忆力减退,失眠、抑郁症(生麦芽),老年痴呆。

治疗腮腺炎、以及肿瘤,效果很好,处方:九节菖蒲7+独活5+桂枝1+连翘6+益母草3,用于腮腺炎及其后遗症,5天见效。

我们用药是区域用药。

治疗感冒引起的耳背、耳聋,用上面的方也是可以的,卡他性中耳炎(有回音),用上面的方,不超过15天,就好了。

这样的病在医院定位为中度耳聋。

4、瓜米:起点在上焦肺,终点过外焦到肾区,渗透到肠道,上焦功能性疾病,降肺补肾之好药,去上焦水,用于上焦水多。

降肺补肾的同时,将水带到肠道,主要用于上焦水多,舌尖淤滞,大便头干的疾病。

5、浙贝:起点上焦,过外焦到肾,渗透到肠。

降肺补肾,通便。

治疗便秘,用于上焦水少,用于上焦的器质性疾病。

肺癌、乳腺增生。

6、炒枣仁:“七大天王”心为太阳,君主之官。

心脏药,作用于左心,增加左侧心肺周围压力,增加血液排出量,有效减轻肺部压力,治疗肺心病、支气管炎,管左半身,也是降胸水的主要用药。

左侧功能障碍,治疗寒症、四肢小腿冷冰凉、先心病之药。

7、夜交藤:降低右心压力,加快血液循环,增加血液回流,统领右侧身体。

治疗心衰及所有浮水、下肢浮肿、下肢静脉曲张、老烂腿、静脉栓塞、妇女功能性水肿等。

化解血栓的特定药,用量0.1-0.7,最大量1。

8、海浮石:将上焦多余的水分污染吸收排除体外。

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

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

空间医学小方治大病第一章空间医学理法方药第一节.空间医学病因病理一.空间医学病因《内经》中讲:聚则成形,散则成风,高度概括了人体得病原因。

聚已成形的疾病,是由无形的气血瘀积成的,治疗时要把有形的积聚疏散成无形的气血。

空间医学认为,人体得病病因是水,聚则成形,也是水的积聚,空间能量的积聚是人们用肉眼看不到的,从大自然看,潮湿积聚,雾、云、雨,从人体空间看,潮湿积聚,雾、云、雨,都会对局部周围细胞产生影响,产生细胞内部病变。

人的疾病是由渐变逐渐到突变,量的积聚最终发生质的变化,人之疾病一开始是人体空间在某一个点上有了淤积了,当这点淤积与人的脏腑融为一体了,就形成了疾病,当脏腑结合空间没有溶为一体的时候仅是有症状无病名,如果溶合在一起了,就也有症状也有病名。

空间医学治理则是在还没有形成症状,还没有结合在一起的阶段,就将其解决了。

二.空间医学病理人生于水,活于水,病于水,死于水,都与水有关系。

人生在子宫胞内,是生在水中;人活,是以水为主;人病,是水的不均;人死,是水的阻塞。

所以,空间医学用一个“水”字总结病理。

水是人体致病的原因,这跟传统医学大不一样。

传统医学讲外因(风寒暑湿燥火),内因(喜怒忧思悲恐惊),不内外因(外伤)。

现在的科学病因更多,各种病毒及病菌等,所以病因更多。

但是即使是病毒、病菌,他们离开水都不能生存。

传统中医有湿热生菌的说法,也是就生菌的条件必须是潮湿,必须是水路不畅通的情况下才生病菌和病毒。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的气血是什么物质?是水在人体内以气态和液态存在的两种形式,无论是哪种形式,只要它们能畅通无阻,人就不会生病。

如果医者能把水路畅通,把水分布均衡,疾病就能得道解决。

生于水,如果子宫内部很干燥,没有羊水,胎儿是不能活。

活于水,人的生命依靠水,人体的70%是水,“活”字就是三点水一个舌字。

舌抵上颚,似顶非顶,是天一生水---人体的津津玉液。

病于水,水干枯、凝结、分布不均就会生病。

?②空间医学小方集锦(纯文字,无图版)?

?②空间医学小方集锦(纯文字,无图版)?

②空间医学小方集锦(纯文字,无图版)✔②空间医学小方集锦(纯文字,无图版)1、杜仲能治疗高血压,是因为杜仲能推动命门的能量向下运动,撞击尾闾,使头部的能量向下运动,头部空间空虚,血压自然下降。

杜仲1克,服用7天,每天每次半小口,平均为0.15克,比西药的药片含量还低。

2、牛皮癣,焦三仙,桂枝,连翘,独活就行了。

治牛皮癣用焦三仙、桂枝,效果就挺好。

牛皮癣,脾主肌肉,牛皮癣的舌苔大都有瘀滞的现象。

所以治疗牛皮癣的特效药就✔是焦三仙,因为它能够化解中焦的瘀滞,内经讲皮主肌肉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大便干燥用焦四仙,✔大便正常用焦三仙,✔这是在治疗牛皮癣上有它很好的治疗方面。

3、飞蚊症,石菖蒲,桂枝,连翘,独活就行,这个组合还可治疗治脑萎缩,眼底病,脑瘤,高血压,头痛,心血管等一系列的病,这叫调整功能,袪疾病。

4、舌后部的隆起是人体下焦的气滞,下部的隆起,把下部的隆起叫它向上升,一升下部就化开了,所以用香附,桂枝,连翘,独活,就行了。

它治肚脐以下的一切癌症,又治妇科一切病变,又治腹部的一切病变。

5、中焦的隆起是肠部不清,要有肠中常清的思想,以焦三仙或焦四仙为首选药物。

那么,✔✔焦三仙与焦四仙的区别点是什么地方?就在大便。

大便干者,焦四仙,大便正常者,焦三仙。

焦四仙:神曲,麦芽,山楂,槟榔,三仙:神曲,麦芽,山楂,区别点就在大便上。

现在很多人有大便秘结的情况。

✔✔大便秘结就是下腹肠部运动失调,怎么使它运动起来,有个方子,四十岁之前,焦四仙,桂枝,连翘,独活。

为什么要四十岁呢?四十岁以上的女同志就要考虑月经的问题,如果不考虑月经就是✔✔当归17克,桂枝7克,连翘17 克,独活17克,就运动起来了,肚子里就响,运动起来了一切就好了。

由于四十岁以下,我们考虑月经问题,✔就用焦四仙代替就行了,如果男同志就无所谓。

五十岁以后还是当归比较好的。

当归,活血,补血,能增加血管内的血容量,在用药上要注意细节的问题。

6、骨细胞瘤,这个不好治,要截肢呀!以香附,黄芪,桂枝,独活这就解决了。

空间医学及赵世校老师小小方

空间医学及赵世校老师小小方

空间医学及赵世校老师小小方中醫界對一味中藥的治療價值形成了難得的廣泛共識。

那就是——蒲公英。

而且,利用蒲公英有一些驗方,屢試不爽。

清代王洪緒在《外科證治全生集》中這樣寫道:「蒲公英瓦上炙枯黑存性,研末火酒送服治胃脘痛。

」闡明見了蒲公英治療胃脘痛的作用。

近代名醫章次公在治療胃病的時候,於小建中湯里加30克蒲公英,效果異常明顯。

此外,朱良春、名醫顏德馨的父親顏亦魯、葉橘泉、沈仲圭等中醫大家,無不喜歡用蒲公英治療胃病。

現代研究發現,蒲公英對幽門螺桿菌有抑制作用,還可以修補胃腸粘膜。

這些也都支持了中醫對蒲公英的認識。

蒲公英性微涼,如果是脾胃虛寒者,不宜單獨飲用蒲公英,可用蒲公英+玫瑰花,一起泡水喝,一方面玫瑰花性溫,中和蒲公英寒性,使得不溫不燥,另一方面玫瑰花也有消食暖胃、疏肝理氣等作用,對於調理胃病幫助更大!取干玫瑰花瓣0.5g,炒制的蒲公英根3.5g製成蒲公英玫瑰茶飲用即可。

蒲公英還可以和其他中草藥一起搭配,起到不同的效果!和大家分享幾個:消脂瘦身,蒲公英荷葉茶:玫瑰花瓣0.3g,蒲公英根0.7g,荷葉2g;清熱去火,金蒲菊茶:蒲公英2.2g,胎菊0.5g,金銀花0.3g;調節血糖,蒲公英龍鬚茶:玉米須1g,蒲公英0.4g,玉竹0.3g,玫瑰花0.3g;排毒祛濕,蒲公英薏苡仁茶:蒲公英根1g、薏苡仁1g、赤小豆0.7g、馬齒莧0.5g、芡實0.2、綠茶0.2、淡竹葉0.2、槐花0.2;美白肌膚,蒲公英桂花茶:蒲公英葉2.0g、綠茶龍井0.8g、桂花0.2g。

小小的蒲公英,大大的作用。

公英,行于人体空间,推动空间能量运动,浓则补、淡则散。

公英的运行,无孔不入、无所不到,能够改变浅至腠理、深至骨缝一切空间的能量运动,正因为公英能够扫平人体任何空间的能量积聚,所以公英有助于治疗癌症转移,因为癌症的转移,实质上是高能量的转移。

公英既能够补充人体空间能量又不会产生淤滞。

就'补'的功用而言,公英要比人参和黄芪效果好,没有任何副作用,而且价格便宜。

?⑥空间医学小方集锦(纯文字,无图版)

?⑥空间医学小方集锦(纯文字,无图版)

⑥空间医学小方集锦(纯文字,无图版)⑥空间医学小方集锦(纯文字,无图版)小方基本用药为:公英、独活、九节菖蒲、桔梗、厚朴、香附、浙贝,用量为1-7克,根据辨证施治灵活应用:1. 肝有问题:加桂枝1、瓜蒌仁22. 皮肤有问题:加炒三仙(大便每日一次),或炒四仙(大便硬)3. 前列腺肿大:香附2、白朮14. 类风湿痛:益母草7、桂枝1、独活2、香附2、白朮15. 肝区痛:厚朴、浙贝、独活6. 肚痛、舌紫暗、白滑苔:香附、浙贝、独活7. 肩痛:独活、桔梗8. 膝痛:香附、独活9. 右胸痛:独活、厚朴10. 腰痛:炒三仙、羌活、独活11. 食道痛、胃痛:白头翁、独活12. 慢性泄泻:茯苓、地丁13. 胆石:独活、羌活、浙贝14. 糖尿病:浙贝、浮石、十荷、天花粉、乌贼骨、香附、五味子15. 牛皮癣:炒三仙1-3、桂枝2、连翘3、独活5、浙贝316. 直肠癌:香附、桂枝、连翘、独活、白头翁17. 子宫下垂:白芍、五味子18. 乳癌:浙贝17、麦芽20、独活4、桔梗6、厚朴7、香附7、桂枝2 另便秘加瓜蒌仁19. 肺癌:桂枝、浙贝、葶苈子、王不留行、浮石、独活、知母、桔梗、麻黄20. 血癌:浙贝、乌贼骨、公英、独活、葛根、香附、黄、意仁21. 肠癌:公英、独活、菖蒲、瓜蒌仁、桔梗、香附、白头翁22. 胃癌:炒莱菔子、乌贼骨、天花粉、王不留行、君子仁、蛇舌草、半枝莲、炒三仙、大黄、茵陈、土茯苓、前胡23. 鼻癌、鼻有血丝:板蓝根、独活、浙贝、忍冬藤、乌贼骨、公英、土茯苓24. 小孩苔白腻:厚朴4、杞果6、炒三仙各625. 心脏早博:人参、田参、苦参、水喝26. 前额痛:(中焦不通、阳明痛):香附4、乌贼骨17、麦芽20、山药12、菊花7、杞果12、白疾藜17、独活4、浙贝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医学小小方一、小方本草:(一)上焦用药:肺为后天之先天,空间医学为清肺派。

1、香附:起点中焦,终点上焦,将中焦能量运到上焦。

2膻中,4上焦;水多不走--佩兰、瓜米;水少白术;2对精神性疾病和膻中低洼者。

2、桔梗:用量1-7。

走二侧,起点二肋,终点肩胛缝(有症状)+大黄,用于肩胛缝痛、肩周炎、二肋胀满、腹泻。

桔梗+香附+川芎治打膈,论秒起效。

3、菖蒲:降肺补肾;起点在膻中,经过大椎,终点在肾。

主要是用于头部疾病。

用量1-7,头部重大问题菖蒲、葛根、独活必用。

精神类的疾病最大可用到30-40。

公转加+菖蒲7+杜仲1提高智力,对小孩学习成绩的提高效佳。

也可用于老年健忘,记忆力减退,失眠、抑郁症(生麦芽),老年痴呆。

治疗腮腺炎、以及肿瘤,效果很好,处方:九节菖蒲7+独活5+桂枝1+连翘6+益母草3,用于腮腺炎及其后遗症,5天见效。

我们用药是区域用药。

治疗感冒引起的耳背、耳聋,用上面的方也是可以的,卡他性中耳炎(有回音),用上面的方,不超过15天,就好了。

这样的病在医院定位为中度耳聋。

4、瓜米:起点在上焦肺,终点过外焦到肾区,渗透到肠道,上焦功能性疾病,降肺补肾之好药,去上焦水,用于上焦水多。

降肺补肾的同时,将水带到肠道,主要用于上焦水多,舌尖淤滞,大便头干的疾病。

5、浙贝:起点上焦,过外焦到肾,渗透到肠。

降肺补肾,通便。

治疗便秘,用于上焦水少,用于上焦的器质性疾病。

肺癌、乳腺增生。

6、炒枣仁:“七大天王”心为太阳,君主之官。

心脏药,作用于左心,增加左侧心肺周围压力,增加血液排出量,有效减轻肺部压力,治疗肺心病、支气管炎,管左半身,也是降胸水的主要用药。

左侧功能障碍,治疗寒症、四肢小腿冷冰凉、先心病之药。

7、夜交藤:降低右心压力,加快血液循环,增加血液回流,统领右侧身体。

治疗心衰及所有浮水、下肢浮肿、下肢静脉曲张、老烂腿、静脉栓塞、妇女功能性水肿等。

化解血栓的特定药,用量0.1-0.7,最大量1。

8、海浮石:将上焦多余的水分污染吸收排除体外。

(食道癌)9、板蓝根:洒水车,降水降温,对咽喉疾病有特效。

处方:九王+板蓝根。

亦可治声音嘶哑。

九节菖蒲用于头部、心脏疾病,瓜米用于舌尖淤滞、大便头干、肺部有淤,九节菖蒲与瓜米是上焦的一线用药;桔梗用于舌诊两山高、两肋有病;浙贝母大面积移动,走得慢;桔梗与浙贝母是二线用药。

瓜米一般用于功能性疾病,浙贝母用于器质性病变,咳嗽用瓜米,乳腺增生、肿瘤用浙贝母,也可以同时使用,但是尽量单用。

浙贝母用于上焦水少,有补水的作用;瓜米用于上焦水多的疾病。

胳膊下到肚脐,舌尖水多、湿,不用浙贝。

(二)中焦用药:1、厚朴:用于三焦或中下焦瘀堵,将中焦过多的吸收到肠道排泄,减少中焦压力,可有效的治疗腰突、哮喘、肺心病。

作用是掏空中焦,将多余的能量和物质,通过大便排出,它的用量一般不超过0.4,一般用于棍舌、中下焦及厚舌、三焦都厚的舌,对肺病、腰椎、哮喘、尾闾、便秘都可。

川朴+香附治疗疝气、鞘膜积液、便秘。

腰突在胃病的基础上加川朴0.3-0.4+香附0.4+瓜米0.7+独活0.5+桂枝0.7+知母0.3(5-10天症状消失,一个月停药,骨质增生的一样)。

2、白术:增加中焦之水。

用量1-7,白术+香附妙对,白术增中焦能量,增加向上托力,与香附配伍形成上撞下推、使中焦能量向上走,缺水的便秘效佳。

香附+白术,可治全身疾病,特别所有的是中下焦疾病,包括下肢疾病。

香附+白术+瓜蒌仁+独活+川朴,治疗下肢关节疼痛1个月。

3、生麦芽:中焦(肝区)越膈膜到心脏,舒肝补心、健脾。

用量1-7。

妇女病,起点肝到心下,木生火,治疗心肌炎,心动缓慢、心率不齐、二肋胀满。

木生火用于心力不足,心功能不好,生麦芽+山药,是治病毒性心肌炎很好的药对,也是糖尿病的主要用药。

生麦芽有推动公转的作用。

4、薄荷:起点在肝,终点在外焦。

用量1-7,将胞内物质转化为能量的特定药,胞内物质转化为胞外能量,也是肝炎和减肥的必用药。

5、柴胡:起点在肝、终点在上焦;从中焦肝区越膈膜到肺头部1肝本位,2到肺,4到头部治疗低血压,5的量尽量不用,用时先测量血压。

一般用2。

6、海螵蛸:中焦自转特定药。

所有的肝、胃、食道病均可用。

主要针对胃,并且上焦的食道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胃病处方:瓜米7+香附4+独活4+海螵蛸3-4,可以治疗所有的胃病。

7、云苓:小儿水泻、绿便、秋冬季腹泻,用量7。

(三)下焦用药:1、羌活:起点在足,终点在头。

2到腰,3平心,4平肩,5平头,一般不到头,特别高血压。

一般用0.2--0.4,不用0.5。

血压正常,而又有脑部疾病的,可以用0.5,比如低血压、脱发、脑栓、脑梗等,在血压正常的情况下可用(测量血压,避免造成意外)。

对下肢能量物质过多的病佳(老烂腿、水肿、静脉曲张)羌活常与紫石英配伍。

羌活治疗脱发效果好,处方:羌活0.5、公英0.7、桂枝0.1、当归0.6,对于俺5天见效。

通天汤:蒲公英7羌活2-5桂枝1-7知母3麻黄1-7(夜交藤1-7)2、公英:无处不到,起点下焦,终点在外焦。

是六大天王之一,是三焦的主要用药。

0.7克可以在下焦翻江倒海,制造能量,用于中下焦疾病;0.5到中焦;0.3到上焦;0.2克可以到咽喉;0.1克可以开舌尖到后背外焦的作用。

很多方都有公英。

3、黄芪:起于下焦,终点在上焦肺,会阴-肺,有向上的推动力,以补气为主,治疗下垂性疾病。

有“关门”的作用,称为“关门大将军“,特别用于肺气虚的很多症状。

如自汗、盗汗、气虚、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临床多用2,治疗盗汗(头汗、胸汗),九节菖蒲+葛根+独活+黄芪+白芍,治疗出汗性疾病,一般15天见效。

1-7用于肺气不足,各种内脏下垂,称关门大将军。

出汗症,在公转基础上加黄芪、白芍,再加特定部位用药,上焦汗多用菖蒲、独活,中焦瓜米。

过敏性鼻炎:九节菖蒲+葛根+独活+黄芪+麻黄(如果体虚很厉害的,加上公英)。

4、杜仲:是一味补肾药,起点在腰,终点在会阴,经过尾闾,增加尾闾周围的浓度。

与五味子同用是治高血压低压高的特定用药,对舒张压高有很好的作用。

九节菖蒲可以降肺补肾,用于癫狂,30-40g,量大可出现腰疼,这时可以加杜仲,预防腰疼。

忧郁、精神病,用九节菖蒲效果不错,杜仲一般用0.1克即可。

低压高:蒲公英+菖蒲+葛根+独活+知母+杜仲3个月达60%治愈。

5、大芸:肉苁蓉;用于下焦缺水,特别是便秘,传统用于肾虚,老年便秘,尽量用大芸补水通便。

6、紫石英:下焦制造能量,与羌活配伍。

开子宫上口,下焦自转药。

使子宫能量上行。

在治疗男科、女科疾病上占一席之地。

羌活+紫石英,可启动会阴能量,可以治疗妇科、特别是子宫肌瘤、男性前列腺炎及其癌症等下焦各种疾病,效果好。

对老年便秘、气虚便秘,效果非常好。

紫石英开子宫上头,前列腺也可以,7、白头翁:用于白头翁舌,用于舌苔厚腻,后背酸疼,将外焦多余、不好的能量物质吸收到胞内通过大肠排泄,可以缓解便秘。

用于腰酸痛、男妇科病、结肠炎。

白头翁+四仙+公转是白血病的特定用药。

8、焦三仙:用量1-7,用于水多,四仙用于便干。

消食、健脾、祛水。

把多余的半粗糙物质回收到肠部胞内重新研磨后利用,将多余能量排出体外。

吸收水份可治疗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

三仙又是牛皮癣的特定用药。

白头翁、槟榔用于所有血液性疾病(白血病、血友病、高血脂、糖尿病)。

9、焦四仙:在焦三仙的基础上,加上焦槟榔。

在焦三仙的作用上,以通为主,治疗青壮年便秘和消化不良。

小方里的一言本草里注明,尽量少用于老年人。

但是小小方的焦四仙,可以用在任何年龄阶段,因为其用小极小。

10、五味子:起点在腰,终点在下焦。

防止体内能量丢失,有效保护会阴、命门的能量、物质不外泄,治蛋白尿、阴囊潮湿、白带增多、痔疮用五味子。

桂枝+五味子,可以治疗失眠,效果不错。

强直性脊椎炎:公英7+香附4+瓜米7+独活5+桂枝7+知母7另外可以应用通天汤:公英、桂枝、麻黄、知母、羌活,效果也不错。

(四)外焦用药:1、独活:起点在头,终点在足。

1在本位头,2到大椎,3到心脏,4平胃,5平腰,6膝关节,7到足,横扫外焦一切防碍。

羌活+紫石英制造下焦能量,用于男女病、虚性便秘。

蒲公英(阴)+独活(阳)2、葛根:主要是开大椎,用量1-7。

用于头部重大疾病,配合九节菖蒲,治疗头部重大疾病(九节菖蒲+葛根+独活),葛根能将中焦水分运到外焦,治疗中焦水多、腹泻,能缓解松解肌肉痉挛,治疗全身肌肉疾病的特定药。

九节菖蒲7+葛根5+独活5+知母3,治疗高血压效果很好。

3、知母:用量1-7。

有效制造空间,只要空间狭窄的,都加上知母。

用于颈椎病、椎管狭窄、滑脱。

4、川芎:外号“血中之钢刀”,活血的作用很厉害,并且有通督脉的作用,血栓性疾病可用。

(五)全身用药:1、桂枝:开门大将军,表皮用1,中心用7。

开胞、止痉;疼痛是局部消肿压迫神经引起的,桂枝开胞后,胞外能量进入胞内,胞外压力减轻。

2、白芍:把胞外能量吸收到胞内。

桂枝、白芍是止痛特定用药。

3、佩兰:用于水多。

袪一身之水,可用于全身水多。

2上焦,3中焦,4下焦;佩兰+云苓治腹泻、腹水、水肿。

腹泻7加香附清升。

4、益母草:活血、去瘀、利水,清水中垃圾,把身体中深层的垃圾去掉。

主要用于草莓舌。

从胞内到胞外:薄荷、麻黄、连翘。

薄荷用于热,麻黄用于寒,连翘用于毒。

桂枝+连翘(五味子)治失眠,白天用。

胞内少了,将胞外能量转化为胞内物质,白芍+桂枝,晚上用。

脂肪瘤:桂枝+葛根+连翘+公转5、佩兰:用于全身水多。

祛一身之水。

2上焦,3中焦,4下焦;佩兰+云苓治腹泻、腹水、水肿。

6、当归:补全身水,用于水少。

量大补水,量少补血。

1-3活血为主,4-7补水。

传染病:腹泻发热或并存。

基础方:桂枝1连翘1蒲公英1独活5(全身性传染病)1、发热加当归6,2、腹泻加佩兰7;3、都有加当归+佩兰7、(六)辨舌用药:三山一水一平原,三山不高,一水要润,平原不多,湿而不腻,舌尖中正,方圆形为正常舌形。

1、舌尖隆起,心肺头部能量过高,容易暴死,九节,瓜蒌仁。

小儿多动症,阳太过。

单纯舌尖瘀滞的便稀,用瓜米、蒲公英。

舌尖缺失的,心头部能量不足,心慌气短、头昏。

炒枣仁。

桃形舌,舌尖瘀滞,心脑头能量高。

瓜米膻中低,舌尖有瘀楞的,有心结,心情不好压抑。

舌尖扁平的扁平舌,肝木犯胃,脾不运化(舌两山斜向上)。

平原大的胃肠功能都不好老胃病,偷懒、平时活动少。

舌中有坑扁平舌的大便都不好,用三、四仙先调肠胃,再用生麦芽、香附。

所谓三分治七分养:香附4生麦芽3瓜米7独活4海螵蛸3吃一个月。

下焦推动无力的加公英中焦5上焦2到背部。

独活5补命门火,加肉桂3对胃酸过多效果快。

2、中焦单一平原的就用香附,胃不好的用独活4。

3、二侧高,心情不好、脾气暴躁,斜面低,心情压抑,生麦芽。

两边上翘,两肋胀满,疼痛。

用桔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