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之爱国忧民诗
描写忧国忧民的诗句古诗
![描写忧国忧民的诗句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8e6db84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7.png)
描写忧国忧民的诗句古诗
忧国忧民,是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常常表达的情怀之一。
以下是一些描写忧国忧民的古诗词:
1. 《登高》(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太阳西斜,山尽天边,黄河水流入大海。
欲要一览众山小,就要再爬一层楼。
2.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太阳西斜,山尽天边,黄河水流入大海。
欲要一览众山小,就要再爬一层楼。
3.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原野上的草,一年一枯荣。
野火虽然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处的芳香侵入古道,明亮的绿色与荒城相接。
又送走了王孙,别离之情油然而生。
4.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杨万里)。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银烛照亮秋天的寒冷画屏,轻薄的罗帐上扑动着萤火虫。
天阶上的夜色凉如水,躺着看着牵牛织女星。
这些诗句表达了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和
担忧,揭示了他们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思考。
诗歌鉴赏之爱国忧民类【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解析版)
![诗歌鉴赏之爱国忧民类【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ded4d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e.png)
专题29:诗歌鉴赏之爱国忧民类-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一、(2022·海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南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本诗颔联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人生遭遇。
2.紧扣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说你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
二、(2022·青海·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曲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思想情感。
4.请从感官角度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表达效果。
三、(2022·河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新制布裘白居易桂①布白似雪,吴②绵软于云。
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馀③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④忽有念,抚裘起逡巡⑤,丈夫责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⑥,稳暖皆如找,天下无寒人。
①桂,地名。
②吴:地名。
③馀:同“余”④中夕:丰皮。
⑤逡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
⑥垠:边际。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因________________一事,产生联想,表达内心的愿望;《新制布裘》中,白居易因新制布裘这件事,产生联想,表达自己的愿望。
6.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
这两首诗中作者的境况不同,但抒发的情感有相同之处,都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古代诗词鉴赏辛弃疾的忧国忧民之作
![古代诗词鉴赏辛弃疾的忧国忧民之作](https://img.taocdn.com/s3/m/dd898bb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5.png)
古代诗词鉴赏辛弃疾的忧国忧民之作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爱国诗人,他的诗词作品以忧国忧民的主题而闻名。
本文将就辛弃疾的忧国忧民之作进行鉴赏。
一、《破幽梦·春去也》春去也,不暇待。
百花残瓣,独自独自,凭栏空白。
玉人何处居,游子何处归。
天涯海角,浑是离愁滋味。
这首词以春去的寓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忧虑之情。
通过描绘花谢孤立、形单影只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离去带给人们的孤独与无奈。
其中的“玉人何处居,游子何处归”,揭示了战乱和政治动荡所带来的分离和流离的痛苦。
全词深情而慷慨激昂,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国家疾苦的关切。
二、《青玉案·元夜时》元夜时,金波动。
倚楼听风,长夜何处,问辽东。
寥落夜,谁与共红妆。
雨过山村,落晖映碧草,想君心上。
辛弃疾这首七绝以元宵之夜为背景,文中透露出作者对国家动荡的担忧。
在夜晚倚楼听风,作者思念远方的亲人和国家,对家园的忧虑溢于言表。
诗词以景入情,以细腻的描写将作者对国家、亲人的思念表达出来,文字简练而铿锵有力,令人动容。
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只有情难寄。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将旧物凭君赠。
这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以平凡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乱和亲人离别的忧思。
词中的“问世间,情是何物?”表明作者对于情感的探究,而“天南地北双飞客”的形象描绘了他自己追求理想的过程。
词人所描述的万里长征,传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和同胞不幸命运的关切。
词中的“但将旧物凭君赠”表达了作者对亲友的思念,凸显出词人对国家的忧国忧民之情。
四、《青玉案·元夕》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以元宵之夜的寂寥和离愁形象来表达作者对国家的忧虑。
通过东篱把酒的描写,词人淡淡地透露出自己的情感和忧虑。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将元宵的残寂与国家的动乱相连,令人深感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的古诗
![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70ff424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1.png)
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的古诗1. 《忧国》“心怀天下忧,愁绪绕心头。
”就像那岳飞,一心想着收复失地,为国尽忠,咱不也应该为国家做点啥吗?咱虽不能像岳飞那样上阵杀敌,但也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呀!这爱国的心可不能丢!2. 《念国》“江山多壮丽,忧国情何深。
”看看那文天祥,在困境中依然坚守爱国之志,咱能不被他的精神感染吗?国家的繁荣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呀!3. 《报国志》“报国心似火,激情燃不尽。
”想想林则徐虎门销烟,那是何等的气魄,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不是吗?4. 《忧民忧国》“苍生苦与乐,系于国兴衰。
”古代的杜甫,时刻关心着百姓的疾苦,同时也担忧着国家的命运,我们难道不应该向他学习吗?5. 《爱国情》“爱国情无尽,奉献永不休。
”当年的戚继光抗击倭寇,保卫国家和人民,我们也要用自己的方式去爱我们的国家呀!6. 《为国忧》“国若有危难,吾辈岂旁观。
”不是有那么多爱国志士前赴后继吗?我们怎么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退缩呢?7. 《心系国》“心中常系国,奋斗志不休。
”就如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也要把国家放在心中重要的位置呀!8. 《爱国之士》“爱国之士勇,担当扛在肩。
”像辛弃疾那样,为了国家的安宁不惜一切,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担当精神啊!9. 《忧国之心》“忧国之心切,行动见真情。
”看看那些历史上的爱国英雄们,他们用行动诠释着爱国,我们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呀!10. 《爱国志永在》“爱国志永在,岁月难磨灭。
”从古至今,那么多爱国志士的事迹流传下来,激励着我们,我们可不能辜负他们呀!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忧国忧民的情怀,都要以爱国志士为榜样,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01.爱国忧民类 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赏析
![01.爱国忧民类 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23689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c.png)
忧国忧民、
表了自然的无情和冷酷。秋风卷走了诗 人的茅屋,使得诗人陷入了生活的困境,
2.茅下 南者村屋飘群转 童:沉 欺塘 我这坳 老个。 无力意,忍象能对代面表为 了诗人体的住察所人,间也冷是暖诗的人的生活象同难征时和也无。象情征。茅着诗屋人所被处的秋社会风环境所的艰破 济世情怀。 ,3.群盗呼 俄意贼 不顷童味。 得风公, 定:着然归云抱来墨这诗茅 倚色个入 杖,人竹 自秋意的去 叹天, 息漠象生唇 。漠焦向在活口昏诗燥黑陷。中入代了表困了境社,会同的时无也情象和征冷着漠诗。人群的童无2也意象公.茅力是味征屋诗着着然:和人诗诗这的人人抱个无生的的意活生无茅象助象活力代征陷和,。表。入无了茅了助对诗屋困。人被境诗的秋,住风同人所所时,破也的,
《泊秦淮》—唐—杜牧
原文背诵
意主象题
意象
1.烟烟、笼水寒、水月月、笼沙沙:这,四个意象被巧妙地通过“笼”字串在一1地.烟通、起过水“、,笼月”、构字沙串:成在这一四了起个,意烟构象成被雾了巧烟妙缭雾 绕种2饮,.近夜商、深酒使隔酒泊女水沉赏得江家波的景诗秦不犹花:浮感。人淮 知唱》这动 觉 同 的近亡《。个、 , 时 感酒国意后月 为 , 慨家恨象光 后 这 更庭点。 ,柔 续 也 加出和的为有了的抒后力诗朦情文量人的 切胧议的。所无 忧夜论“商在对景做比 虑女的国好。关 。不位了这家怀知置铺样命亡和,垫的运国深靠。画恨近面,酒不隔家仅江,美犹缭这深铺2位饮不垫暗.丽近绕样沉酒知,置垫唱酒、的的赏亡使,。示动家水画感景国得靠后:波面觉。恨诗近了人这浮不,同,人酒庭个动仅为时隔的家诗,意、美后,江感,花象月丽续这犹慨暗人还点光动的也唱更示”出柔人抒为后加了可做给了和,情后庭有诗诗的还议文花力人能了人人朦给论的”量可所胧人做“做。能是铺一在夜一好商了是的景种了女铺在在垫。
抒发忧国忧民情怀古诗
![抒发忧国忧民情怀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3410d0f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77.png)
抒发忧国忧民情怀古诗诗是以具有乐感的语言借助意象抒写情思和美的艺术。
诗是艺术,诗是语言艺术,诗是抒写情思的艺术,诗也不妨是惟美的艺术,诗是借助意象表现的,诗的语言是具有乐感的。
今天本店铺就与大家分享抒发忧国忧民情怀古诗,仅供大家参考!抒发忧国忧民情怀古诗11春望杜甫〔唐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代〕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一作:死意足) 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
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
这种非现实的幻想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而博大胸怀之表现,则使作品放射出积极的浪漫主义光辉。
全诗语言极其质朴而意象峥嵘,略无经营而波澜叠出,盖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弦。
3出塞王昌龄〔唐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抒发忧国忧民情怀古诗21示儿陆游〔宋代〕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古代诗词鉴赏白居易的忧国忧民
![古代诗词鉴赏白居易的忧国忧民](https://img.taocdn.com/s3/m/f369562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1.png)
古代诗词鉴赏白居易的忧国忧民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诗人,他的诗文才华横溢,作品涉及各个方面,其中《忧国忧民》被视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对白居易的《忧国忧民》进行诗词鉴赏,欣赏其深情笔触和忧国忧民的情感表达,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
白居易作为一个有着政治眼光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中常常表露出对国家民生的担忧与关注。
《忧国忧民》这首诗即是通过个人的亲身经历,抒发了白居易对国家政治腐败和人民疾苦的痛心之情。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这首诗的原文:忧国忧民隐屈舍,笑中颜色有馀绿。
苦辛事与心争竞,腹中文章无处辟。
此时万物各有主,何事春扉朔风急。
金戈不再张春帐,红白杏花应白日。
看着纷纷花落地,自怜年少早归去。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骚人。
这首诗共有七句,以五言绝句的形式呈现。
在小节的引言中,白居易写道,“忧国忧民隐屈舍”,表达了自己心中的忧国忧民之情。
接着,他以“笑中颜色有馀绿”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意味着他伪装欢乐,而内心却十分忧心忡忡。
这样的矛盾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在第二句中,“苦辛事与心争竞”,白居易把国家的苦难与自己内心的痛苦相对比,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真挚之情。
同时,“腹中文章无处辟”这一句揭示了白居易作为一个文学家的困境。
他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才华,但是却苦于没有发泄的出口,没有机会将自己的文章传播出去。
第三句中,“此时万物各有主”,道出了局势变动的现实。
白居易对当前的政治环境感到痛心,认为国家正面临着君臣失序的局面。
他接着表达了对国家发展不利的春风急转的忧虑,“何事春扉朔风急”,形象地描绘了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的时刻。
在第四句中,白居易用“金戈不再张春帐,红白杏花应白日”展示了旧时英勇的将士已经归隐,国家安宁的景象已不再存在。
同时,红白杏花代表着繁华,而应该在白天绽放的杏花也在昏暗的夜晚绽放,象征社会现实的扭曲。
接下来的两句,“看着纷纷花落地,自怜年少早归去”,白居易以颇有感触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自身际遇的感慨。
爱国忧民的古诗10首
![爱国忧民的古诗10首](https://img.taocdn.com/s3/m/e50010f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d.png)
爱国忧民的古诗10首1。
《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
《登鹳雀楼》唐·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6。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7。
《书愤》南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8。
《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9。
《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0。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爱国忧民的古诗年代:宋作者:韩愈一、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祭十二郎文(唐)韩愈汝之纯明,而不克好学。
天与之恶性,不使学。
虽竭吾才智,其何济乎?其少也贱,故频遭而不鲜。
既壮也晚,始获有所立。
将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34首中考古诗词赏析之一:爱国忧民
![34首中考古诗词赏析之一:爱国忧民](https://img.taocdn.com/s3/m/53efdaffaef8941ea76e05ea.png)
篇一:爱国忧民(11首)1.《过零丁洋》①诗歌首联回忆了和诗人一生中两件重要的事情。
②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③赏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国以死明志的决心和杀身成仁民族气节。
2.《春望》①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运用了移情于物的写法,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
极强烈的感染了读者。
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烽火”指的战火(历史事件),“家书抵万金”从侧面表现了③“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是描写。
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的思想感情。
3.《己亥杂诗》①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②全诗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离别的,又有回归的,还有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脍炙人口大名句,试选一个角度作赏析。
以落花、春泥为喻,寄托了诗人虽离开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的爱国热情。
现常用来赞颂无私奉献精神。
4、《雁门太守行》①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甲光向日金鳞开”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齐整和士气旺盛,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②三四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五六句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
③“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运用了写法,表达了思想感情。
5、《泊秦淮》①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秦淮河水边夜色朦胧(或“迷蒙”)和冷寂的景象②上诗的最后两句表面上写商女“不知亡国恨”,实际上另有弦外之音。
那么,本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请简析。
讽刺哪些王公大臣、官僚贵族等封建统治者,因为当时的唐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们不以国事为重,反而寻欢作乐,毫无亡国之忧。
爱国忧民的古诗词
![爱国忧民的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0e31f89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b5.png)
爱国忧民的古诗词
嘿,你知道吗,爱国忧民的古诗词那可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啊!就
像夜空中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比如说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多么
伟大的情怀呀!他自己都身处困境,却还心系着天下那些受苦的人们,这不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即使自己也有困难,但还是愿意去帮助别人
一样吗?你想想,要是我们都有杜甫这样的心胸,那这个世界得变得
多美好啊!
再看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哇塞,这是
何等的境界啊!他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这就好像在一场比赛中,有人愿意为了
团队的胜利而全力以赴,不惜牺牲自己的表现机会,多了不起呀!
还有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自己地位低微,却依然有着强
烈的爱国之心。
这就如同一个小小的螺丝钉,虽然不起眼,但在整个
机器中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爱国忧民的古诗词,不只是文字,那是古人们的心声和情感的寄托啊!它们穿越时空,来到我们面前,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
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不能只是读一读这些诗词就完了呀,我们要把它们刻在心里,体现在行动上。
当我们面对困难时,想想古人们的坚韧和担当;当我们享受生活时,别忘了还有很多人需要我们去关心和帮助。
这些爱国忧民的古诗词,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我们要传承下去,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忧国忧民爱国的诗句
![忧国忧民爱国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b11e4b7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6c.png)
忧国忧民爱国的诗句忧国忧民爱国的诗句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说到诗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句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忧国忧民爱国的诗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NO1、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
(清·秋瑾《失题》)NO2、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出塞》)NO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NO4.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示儿(陆游)NO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NO6、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临安邸(林升)NO7、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读陆放翁集四首(梁启超)NO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NO9、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诉衷情(陆游)NO10、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NO11、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NO12“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NO13.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NO14.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书愤(陆游)NO15、“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 岳飞NO16、“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NO17、“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岳飞NO18.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关山月》陆游NO19、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
(唐·柳宗元《韦道安》)NO20、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明·于谦《立春日感怀》NO2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NO22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爱国忧民类古诗词鉴赏技巧
![爱国忧民类古诗词鉴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74e377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3.png)
爱国忧民类古诗词鉴赏技巧篇一:爱国忧民01《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2、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02《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首联中“破”“深”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破”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处处是断壁残垣、破砖碎瓦的破败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深”字写出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2.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两种理解都可:一种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
二种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3.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4.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
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含义: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5.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写出了人忧愁,烦闷的情状,把忧家忧国的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和突出。
6.赏析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描写爱国忧民的古代诗词名句精粹
![描写爱国忧民的古代诗词名句精粹](https://img.taocdn.com/s3/m/a07f92bafd0a79563c1e72b8.png)
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10.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11.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1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3.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1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1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1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1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1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21.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2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2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2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描写忧国忧民的古诗词
![描写忧国忧民的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359ee39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4a.png)
【导语】忧国忧民的意思是为国家的前途和⼈民的命运⽽担忧。
古代的诗⼈中有很多都有⼀颗爱国的⼼,所以他们也写下了许多描写忧国忧民的古诗词。
下⾯⽆忧考就给⼤家分享⼏篇忧国忧民的古诗词,欢迎阅读!描写忧国忧民的古诗词篇⼀ 《⽰⼉》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家祭⽆忘告乃翁。
鉴赏: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民族⽭盾异常尖锐的时代。
在⼗⼆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真族建⽴了⾦国。
在陆游出⽣后的第⼆年,⾦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帝掳去,北宋亡国。
⽽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任命臭名昭著的汉*秦桧做宰相,⼀意向⾦⼈屈膝求和。
绍兴⼗⼆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耻到向⾦国皇帝⾃称⾂⼦,并答应每年献银⼆⼗五万两、绢⼆⼗五万匹,跟⾦⼈划淮⽔为界。
从此北⽅的⼤好河⼭沦为⾦⼈的领⼟,北⽅的⼴⼤⼈民横被⾦⼈奴役,⽽南宋⼩朝廷也只是偏安⼀隅,在敌⼈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
后来宋孝宗赵眘与⾦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
这种局⾯,当然是⼀向反对民族压迫的⼴⼤汉族⼈民所不能容忍的。
因此在这⼀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挺⾝⽽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争,⽽陆游则是他们在⽂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化遗产。
如今,距陆游写出他的《⽰⼉诗》虽已过去七、⼋百年,但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仍然催⼈泪下,发⼈深省。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之将死,其⾔也善。
”这⾸诗⾥“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哀⾳,对祖国统⼀,认同回归,仍然是⼀个有⼒的呼唤。
描写忧国忧民的古诗词篇⼆ 《⽔调歌头·把酒对斜阳》 杨炎正 把酒对斜⽇,⽆语问西风。
胭脂何事,都做颜⾊染芙蓉。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处落征鸿。
天在阑⼲⾓,⼈倚醉醒中。
千万⾥,江南北,浙西东。
吾⽣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忧国忧民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古诗词赏析
![忧国忧民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古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44566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9.png)
忧国忧民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古诗词赏析岳飞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将领,也是一位爱国志士。
他在南宋时期以忠诚、正直和爱国精神为人们所敬仰。
而他的诗词作品,则是他忧国忧民情感的真实写照。
这篇文章将赏析岳飞《满江红》一诗,了解岳飞的忧国忧民之情。
《满江红》是岳飞的一首代表作品,在诗词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整首诗表现了岳飞为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奋斗不息的心态。
他以激昂豪情的词句,让读者感受到他对忠诚和爱国的坚守。
诗的开头就展示了岳飞对国家的深入思考和忧虑:“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他形容自己的愤怒已经达到了冲破头顶的程度,同时描绘了滂沱大雨后的一片清净。
这一语句传达了他内心翻腾的激愤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接下来,岳飞抱怨了时局的不公和腐败:“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他对于朝廷的腐败和国家的危机感到失望,于是发出长啸。
通过这样的形象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岳飞内心的激烈和愤怒。
诗的下半部分,岳飞使用“化为热泪”来描写他对国家命运的忧伤之情。
他说:“黄瀑布、飞泻而下,石冈冈、至今犹立。
”这里岳飞借黄瀑布和石冈的形象,将自己对国家悲壮命运的忧伤融入其中。
瀑布的飞泻象征着国家动荡,而岳飞的忧伤则随之不断流淌。
最后,岳飞以“忍将命、付东流水”作为结束,表达了他的决心。
他决心将个人的命运置之度外,毫不犹豫地为国家的命运奋斗。
“东流水”意味着将自己的一切付诸东流,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到岳飞忧国忧民的情怀。
他在深入思考国家命运的同时,通过自己的行动实实在在地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他的爱国精神使他成为了历史上令人敬佩的人物。
在忧国忧民这一主题下,岳飞的《满江红》诗词作品以其激情澎湃的氛围和声调,充分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诗中的每一个字句都带有强烈的情感,直击人心。
忧国忧民是岳飞一生追求的目标,他用自己的忠诚和奉献诠释了这一精神。
他的作品不仅成为了后人学习的范本,更让人们感受到了忧国忧民者的无私情怀。
10首忧国忧民的诗词佳作,佩服古代诗人的家国情怀
![10首忧国忧民的诗词佳作,佩服古代诗人的家国情怀](https://img.taocdn.com/s3/m/60b0127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f.png)
生活于乱世中的诗人词人,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都有一种家国情怀在,读来令人感动和佩服。
一、《示儿》(南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公元1210年,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这首诗是他的绝笔,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我们知道,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
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
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二、《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公元755年,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
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三、《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南宋·杨炎正)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
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
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
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杨炎正是杨万里的族弟,与辛弃疾相交甚密。
他和辛弃疾一样,都是力主抗金的志士,但却在朝廷的投降政策下无所事事,空有卓越才能和远大抱负而无从施展,这首词正是作者秋日感怀、触景生情时所作,用以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苦闷,来表达他那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
四、《出塞二首·其一》(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所处盛唐,在其边塞诗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但是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这首诗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初中爱国忧民的古诗
![初中爱国忧民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474d0f4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e.png)
初中爱国忧民的古诗1.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例子:杜甫看到国家破碎,那场景就好像我们心爱的东西被弄坏了一样,多让人伤心啊!他感慨时连花都流泪,这不就像我们难过时看到啥都觉得悲伤嘛!2.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例子:文天祥经历那么多苦难,国家都像风中柳絮快没了,他自己也像雨中浮萍起起伏伏,哎呀,这多不容易啊!他在零丁洋的感叹,难道不像我们遇到困境时的无奈吗?3. 《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例子:陆游都知道死了就啥都没了,可还是悲伤看不到国家统一,这得是多深的爱国情怀啊!就好像我们一直期待一件事实现,那种执着劲儿!4.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例子:陆游躺在孤村里都不哀叹自己,还想着为国效力,这多牛啊!晚上听着风雨声,都能梦到为国征战,这爱国心简直爆棚了!5. 《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例子:王昌龄看着那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想到出征的人还没回来,多让人感慨啊!要是有厉害的将军在,肯定不让敌人过来,这不就是我们保护自己重要东西的心情吗?6. 《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象使用:
战马 角声 边塞 兵器 战争场面 遗民 烽火 秋季的景物
神州 山河 风雨(花草) 胡骑 大漠 狼烟 铁衣
泊秦淮 杜牧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 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 事?悠悠。不尽长江滚 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 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 手?曹刘。生子当如孙 仲谋。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 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 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报国无门、意气风发、忧国忧民、渴望报国、遭遇战 乱、亲友离散、颠沛流离(诗人状态)
爱 国 叹国家兴亡、写民生疾苦、书社会现实,论战争天下 忧 民 抒报国志向(诗歌内容) 诗
赞颂将士、誓死报国、建功立业、忧国忧民、壮志难 酬、民族气节、愤慨失望(诗歌情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类文联读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