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第2版)教材的配套题库-第4~6编【圣才出品】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第2版)教材的配套题库-第4~6编【圣才出品】

第四编思想反思期一、选择题1.[单选题]“君天下者,道也”是()的政治思想主张。

A.王夫之B.顾炎武C.黄宗羲D.唐甄【答案】A【解析】王夫之是明末清初之际重要的思想家,其思想充满了批判精神,他的政治思想主要有理气、道器说,不以天下私一人的民本思想,君天下者,道也的政治思想。

君天下者,道也的意识是说,君主治理天下要实行道统与治统相结合,反对历代正统儒家言必称三代的法古观点,故选A,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2.[多选题]黄宗羲深刻地批判了君主专制制度,在揭露和批判君主专制制度之后,他还进一步提出了变法救世的具体措施,其内容有()。

A.置相权以分军权B.寓封建之意于郡县C.设方镇以去集权之弊D.设学校以监视朝政【答案】ACD【解析】明末清初的政治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等人从批判封建专制思想出发,主张轻君重民,黄宗羲在批判了君主专制制度,在揭露和批判君主专制制度之后还提出了具体主张,包括置相权以分军权,即完善君主制度,主张恢复宰相制度,用相权来分割部分过于集中的军权,用宰相的权力去牵制君主的权力;设学校以监视朝政,即设立学校,培养人才,以太学监视皇帝以及文武百官的政治活动,以郡县学校监视地方官府的政事,并通过讲学的方式来指导和规范国家的政治活动;设方镇以去集权之弊,即通过设置方镇来解决长期以来困扰统治者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项的“寓封建之意于郡县”是顾炎武的政治思想。

3.[多选题]唐甄是明末清初之际重要的思想家,他关心政治,在政治思想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其内容有()。

A.“学即其政,政即其学”B.“财用为生民之命”C.对君主专制的批判D.正人心、厚风俗【答案】ABC【解析】唐甄的政治思想十分丰富,他在继承前人思想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由此也产生了他十分丰富的政治思想,包括“学即其政,政即其学”的思想主张,即试图使儒学重新成为有益于治国平天下的实学,倡导经世致用;“财用为生民之命”,即强调民众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决定力量,因此他主张养民、富民,实行有利于民生的政治、经济政策;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即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猛烈批判,将君主的地位从神拉回人,使君主丧失了神圣的权力,在理论上动摇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基础。

曹本德《中国政治思想史》典型题详解(思想完善期)【圣才出品】

曹本德《中国政治思想史》典型题详解(思想完善期)【圣才出品】

第三编思想完善期一、选择题[多选题]张载是北宋初期著名的理学思想家,他的政治思想具有改革时弊的倾向,具体而言,他的政治思想的内容包括()。

A.天人合一论B.“仁道及人”的民本思想C.“井地治天下”的均平思想D.“以顺民心为本”的民本思想【答案】ABC【解析】张载的政治思想具有改革时弊的倾向,是以他的天人合一论作为理论基础的,具体而言,他的政治思想内容是天人合一论,即人与天的不可分割,人道人理本于天道天理;“仁道及人”的民本思想,即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使民众安定,才能治理好国家;“井地治天下”的均平思想,即反对均富不平,把土地收归国有,然后测量,把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并在限制地主收取地租方面也做了规定。

D项,“以顺民心为本”的民本思想是二程政治思想,不是张载的政治思想,不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王阳明的政治思想也很丰富,在具体的政治主张方面,有地方治理的具体措施,如______、乡约、十家牌法等,体现了王阳明政治思想的实践性。

【答案】社学【解析】王阳明为实现其政治主张,大力倡导以教育为本,兴办社学,以勉励学子读书,提高民众受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以培育社会精英。

三、概念题叶适的“以利与人”答:“以利与人”是叶适功利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叶适认为,要宽民重民,不能视为空谈,必须在实际上有所体现,要真正让民众在实际功利方面有所收益。

叶适强调义利的统一,认为离开了利就无所谓义,他对古代圣王以利与人的做法表示赞同,认为只有给民以实际功利,才能显示出光明的道义。

他反对空谈,注重给人以实际利益,他还认为在社会生活中没有实际功效的事情都是没有用处的,只有产生实际效果、有益于社会和人类的事情才是有用的。

四、简答题理学为什么兴起于宋朝?答:理学兴起于宋朝的原因主要包括:(1)儒学本身的局限。

被经化的儒学缺乏哲学思辨,走向末路,而理学因为符合统治阶级的治理需要而被封建君主所采纳。

(2)理学兴起是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

高教版-曹德本_《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改版)

高教版-曹德本_《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改版)

《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改版)儒家的政治思想一、儒家学派的若干特点1、儒家创始人是孔子2、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3、儒家特点: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儒家政治思想本质上是伦理政治;以孔子为师。

二、孔子的政治思想仁、礼学说:仁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仁,包含下列含义:(1)爱人为仁,孔子认为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社会的各个等级之间都应该相互仁爱,说平孔子是从伦理学层面上理解社会的政治生活的。

(2)克己复礼为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完全符合礼的规范。

“仁”是指一个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主要取决于其个人的道德修养。

(3)仁的特征是厚重敦朴;仁的根本是孝悌。

在家庭内部优良品质体现为孝悌,在家庭外部体现为忠恕,即诚实待人和宽容。

礼,是指人们必须遵循行为规范(1)礼是约束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是约束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统治者应遵循礼的规范治理国家(2)孔子所说的礼主要指周代的社会制度,很多时候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的礼制。

(3)仁与礼是相辅相成的。

仁是道德境界,礼则是实现这种道德境界的唯一途径。

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

3、德治主张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德治,把道德的良善作为政治的目的。

道德的良善主要是社会大众道德的善化。

统治者以德治国也是引导民众趋于良善的最有效的途径。

德治包含下列内容:(1)礼治与正名孔子认为礼是国家的大节,为了球的国家的安定应该全面恢复礼制,以此实现稳定的政治秩序。

礼治主要是统治者的责任,应遵循礼的基本精神(以有两的道德品质为基础的礼让)来治理国家。

礼治的关键在于统治者的道德品质。

礼治主张设计的是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所谓正名也就是要使每一个等级的行为与其在专制国家的等级结构中的位置相符,即“君君,臣臣,父父,字字”(2)举贤才选择优秀的德才兼备的人来治理国家。

主张从文化素养较高的人中间选拔国家官吏(3)实行平均主义政策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以平均主义的经济政策管理国家的人。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第2版)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第1~3编【圣才出品】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第2版)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第1~3编【圣才出品】

第一编思想形成期一、填空题1.周公(旦)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他根据周初的政治形势,系统地阐发了以、敬天保民为主要内容政治思想。

【答案】明德慎罚【解析】周公执政期间根据其执政的形势,系统地总结和提炼出了“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其内容是:惟命不于长,天命与人事相统一,从民情中知天命和敬天保民。

2.孔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和内省修身,这主要基于他对仁与礼的理解。

【答案】克己忍让【解析】孔子仁爱和礼治学说的内容包含着克己忍让和内省修身,克己忍让即不强迫别人,在利益面前让着别人。

3.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中,重仁,重礼,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学术传统。

【答案】孟子;荀子【解析】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中孟子主张的是仁义,主张君主要实施仁政;而荀子则是重视礼仪道德,主张以礼和德治国,特别强调礼仪。

4.从圣人乱天下的观点出发,认为,现实生活中的君主与盗贼实际没有差别。

【答案】庄子【解析】庄子主张无为而知,他认为是君主或圣人的统治才造成了天下大乱,所以,现实中的君主和盗贼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5.墨子最初受业于,后来,由于思想观点不同,转而另辟蹊径,成为墨家的创始人。

【答案】儒家【解析】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他最初是归于儒家的,只是后来由于思想观念不同而另外独辟蹊径,创立了墨家学派。

6.在前期法家中,重视“法”,申不害重视“术”,而慎到重视“势”。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在继承的前提下创立了法、术、势兼用的政治理论。

【答案】商鞅【解析】商鞅是秦朝著名的改革家,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和法家思想的实施者,他重视法的作用是因为法能定分,法能胜民,法律也是实行富国强兵的保证。

二、判断正误1.先秦时期作为中国历史概念。

指秦朝以前的历史,自远古时期,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为止。

不包括秦朝。

()【答案】√【解析】先秦时期作为中国历史概念,指秦朝以前的历史。

自远古时期,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为止,不包括秦朝,即夏商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

曹本德《中国政治思想史》典型题详解(思想反思期)【圣才出品】

曹本德《中国政治思想史》典型题详解(思想反思期)【圣才出品】

第四编思想反思期一、选择题1.[单选题]()是经世致用学风的倡导者,对理学的批判,成为他经世致用主张的思想基础。

A.叶适B.顾炎武C.王夫之D.魏源【答案】B【解析】B项,顾炎武是经世致用学风的倡导者,他对于宋明以来的心学与理学两大派别,均持批判态度,且其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也远较黄宗羲彻底。

对宋明理学的批判,成为其经世致用主张的思想前提;A项,叶适的以功利主义为核心的政治思想,是以道在物中的自然观作为理论基础的,是与民本思想相联系的;C项,王夫之,同黄宗羲、顾炎武一样对于宋明理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而倡导经世致用的学风。

但是王夫之思想的深刻之处在于他对于宋明理学的一些重要范畴都进行了总结性的研究,其自然观与道器观,成为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D项,魏源是鸦片战争前后改革派又一重要代表人物,以学术涵养深厚而受时人敬重。

其政治思想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涉及除弊图强的社会改革主张,二是针对外侮的反侵略思想,三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念。

2.[多选题]明末清初时期是思想的反思期,这一时期在中国整个历史当中显得较为重要,这一时期的社会特点有()。

A.程朱理学的空前繁盛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C.君主专制的日益腐朽D.明后期实学思潮的兴起【答案】BCD【解析】A项,明末清初时期程朱理学从总体上说是逐渐走向衰落的,其繁荣时期是宋明两朝,程朱理学衰落的标志是实学的兴起与发展。

BCD三项,明末清初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是建立在手工业的发展之上,而君主专制的日益没落与腐朽,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和深刻的财政危机都预示着其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明后期的实学思潮的兴起则是对理学的衰落的自我纠正。

二、判断正误顾炎武认为理学相对于玄学,清谈的危害更大。

()【答案】√【解析】顾炎武进一步指出,理学的清谈之所以较魏晋玄学家的清谈危害更大,就是因为儒家思想在本质上“修己治人”的“实学”,不是性命天道的空谈,理学家正是把以治国平天下为要务的儒家思想变成了空谈。

曹本德《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笔记(思想完善期)【圣才出版】

曹本德《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笔记(思想完善期)【圣才出版】

第三编思想完善期引言宋明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北宋。

至1127年,女真人攻破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

同年,宋高宗赵构即位于归德,历史上称为南宋。

元朝于1279年灭南宋,元朝后期,农民起义连绵不绝。

1368年,明朝北伐军攻人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

宋明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状况宋代是工商业空前繁荣的历史时期,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都出现在这一历史时期。

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相适应,宋代的科学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繁荣的城市。

明初,造船业、商业比较发达。

明朝中叶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明朝的对外贸易也有进一步发展,从宋元时期到明代郑和航海时期,中国的科技、生产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2.政治状况宋明时期,中央集权制更加完善和巩固,同时由于宋朝时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明朝时期,明太祖建立了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专制制度更加完善。

明朝英宗到武宗时期,朝廷腐败,皇帝无能,宦官专政,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3.文化状况与高度的中央集权制相适应,宋明时期,思想上的专制统治也日益强化。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1)宋明时期,程朱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长期统治着人们的思想;(2)文化上也出现了一些新气象,明朝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带来了一些西方科学知识,促进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第九章宋代的功利政治思想宋代功利政治思想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北宋李觏为发端,中经王安石,到了南宋的陈亮、叶适逐步发展完善。

宋代功利政治思想是宋明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

一、李觏1.李觏生平与著作李觏是北宋思想家,出生于小地主家庭,少年时,家境衰落。

考进士不中,以教书为生。

晚年由范仲淹推荐为太学助教,后为直讲。

他的政治思想的特点是注重功利,具有改革时弊的政治倾向。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第2版)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第4~6编【圣才出品】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第2版)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第4~6编【圣才出品】

第四编思想反思期一、不定项选择题[单选]1.()是经世致用学风的倡导者,对理学的批判,成为他经世致用主张的思想基础。

A.叶适B.顾炎武C.王夫之D.魏源【答案】B【解析】B项,顾炎武是经世致用学风的倡导者,他对于宋明以来的心学与理学两大派别,均持批判态度,且其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也远较黄宗羲彻底。

对宋明理学的批判,成为其经世致用主张的思想前提;A项,叶适的以功利主义为核心的政治思想,是以道在物中的自然观作为理论基础的,是与民本思想相联系的;C项,王夫之,同黄宗羲、顾炎武一样对于宋明理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而倡导经世致用的学风。

但是王夫之思想的深刻之处在于他对于宋明理学的一些重要范畴都进行了总结性的研究,其自然观与道器观,成为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D项,魏源是鸦片战争前后改革派又一重要代表人物,以学术涵养深厚而受时人敬重。

其政治思想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涉及除弊图强的社会改革主张,二是针对外侮的反侵略思想,三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念。

[单选]2.“君天下者,道也”是()的政治思想主张。

A.王夫之B.顾炎武C.黄宗羲D.唐甄【答案】A【解析】王夫之是明末清初之际重要的思想家,其思想充满了批判精神,他的政治思想主要有理气、道器说,不以天下私一人的民本思想,君天下者,道也的政治思想。

君天下者,道也的意识是说,君主治理天下要实行道统与治统相结合,反对历代正统儒家言必称三代的法古观点,故选A,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多选]3.黄宗羲深刻地批判了君主专制制度,在揭露和批判君主专制制度之后,他还进一步提出了变法救世的具体措施,其内容有()。

A.置相权以分军权B.寓封建之意于郡县C.设方镇以去集权之弊D.设学校以监视朝政【答案】ACD【解析】明末清初的政治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等人从批判封建专制思想出发,主张轻君重民,黄宗羲在批判了君主专制制度,在揭露和批判君主专制制度之后还提出了具体主张,包括置相权以分军权,即完善君主制度,主张恢复宰相制度,用相权来分割部分过于集中的军权,用宰相的权力去牵制君主的权力;设学校以监视朝政,即设立学校,培养人才,以太学监视皇帝以及文武百官的政治活动,以郡县学校监视地方官府的政事,并通过讲学的方式来指导和规范国家的政治活动;设方镇以去集权之弊,即通过设置方镇来解决长期以来困扰统治者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此题选ACD,而B项的“寓封建之意于郡县”是顾炎武的政治思想,与题目意思不符合,故被排除。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详解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详解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第2版)考研笔记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论学科的研究方法论,是研究一个学科的科学方法,为研究一个学科提供整体性思维和基本原则,主要揭示一个学科的科学性质、基本规律、文化蕴涵以及学术前沿等。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论主要讲四个问题:(1)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定位研究一个学科,首先必须对这个学科的科学性进行明确的定位,这是研究的前提,确立科学定位在研究方法论中属于科学性分析的前提研究。

(2)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作为思想发展史,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科学地分析其发展规律,是研究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发展历程在研究方法论中属于规律分析的发展研究。

(3)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文化体系作为文化科学研究,不能停留在表面,应该揭示其深层次的文化底蕴,阐发文化体系在研究方法论中属于底蕴分析的深入研究。

(4)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术创新研究思想史不能局限于历史研究,应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创新,这样才能更具生机和活力,具有前沿性。

一、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定位(来源https:///BoVJDuXm)学科定位是对一个学科的科学性给予明确的评价,也是进行学科研究的前提。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定位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中国政治思想史主要阐述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上处理各种政治关系的思想,以及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它作为一门学科,是具备科学体系的,具有思想的联系性和整体性。

具体地讲,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历史背景、社会作用、发展规律、思想联系、价值取向、历史局限等问题。

2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文化模式文化模式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定位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政治思想史是受和谐文化模式制约而展现的思想进程,追求和谐是中国政治思想史发展的基本轨迹,和谐文化模式构成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精髓。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文化模式可以概括为和谐文化模式,即以人际和谐为基础,进而实现群体和谐,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理想目标,经过文化整合过程,从而形成了基本的文化模式。

《中国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a_参考答案

《中国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a_参考答案

《中国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a_参考答案****学院20**—20**学年第*学期《中国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A卷供****专业使用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明德慎罚2、克己忍让3、孟子4、君主5、儒家6、商鞅7、门阀士族8、隋文帝9、韩愈 10、封建专制二、选择题(含多项、单项选择)(每项2分,共20分)11、A、董仲舒12、B、魏晋玄学13、C、柳宗元14、C、养生保行 D、功利主义 15、A、集大成者16、B、顾炎武17、C、林则徐18、D、资政新篇19、A、戊戌变法 20、B、民本主义三、判断正误(每题2分,共10分)21、(√) 22、(×) 23、(×) 24、(√) 25、(×)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26、为什么说孟子对人性的认识从根本上说是片面的。

答案要点:(1)、性善论完全忽视了社会实践对人性的决定作用。

(2)、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之间的差异。

(3)、用抽象的人性代替了具体的人性。

27、老子的无为政治主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案要点:(1)、不尚贤,使民不争。

(2)、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3)、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4)、慎征伐。

28、西汉初年,黄老思想流行的社会背景。

答案要点:(1)、统治集团主要成员来自于社会下层,对秦王朝二世而亡的教训认真汲取。

(2)、汉初经济凋敝,百废待兴。

社会资源极度匮乏,经济困境较深。

(3)、在在秦末农民战争打击下,统治基础薄弱,政治上内外交困。

(4)、强秦暴政为法家学说带来恶名,汉初思想界呼唤一种能够纠秦之弊的学说。

黄老学派适应了相对宽松的思想文化发展局面。

29、简述洪秀全的社会变革思想。

答案要点:(1)、倡导变革的思想主张。

倡导建立天下一家、公平正直的社会。

(2)、反对“六不正”的思想。

制定《十款天条》。

(3)、奉天诛妖的反清思想。

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清王朝封建集团。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30、试述秦汉隋唐时期政治制度走向成熟的标志及特征。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笔记(1-8章)【圣才出品】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笔记(1-8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商代、西周时期的政治思想一、商代的王权至上思想从现有的文献材料看,夏代还没有产生现代意义的政治思想,作为早期国家的发展阶段,商代仍然是政治思想的萌发时期。

从这一时期的社会现象和文献资料来看,商代已经产生了这样一些政治观念。

1.祖先崇拜的观念(1)祖先崇拜的现象大致出现在父系氏族公社初期。

在商代,祖先崇拜的现象和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并且形成了一套极为繁琐的形式。

商代的祖先崇拜,主要表现为对于商代的先公先王的崇拜。

(2)商代的祖先崇拜有着十分明显的政治特征,其作用主要是要通过这种方式说明商王手中的权力来自先公先王,从而使现实的君主专制统治获得充分的合法性。

商代那些与祖先崇拜有关的仪式,实际上已经成为政治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由祖先崇拜发展起来的王权至上观念(1)从商初伊尹放太甲起,到帝太戊时期,专制王权与贵族之间一直进行着激烈的交锋。

在与贵族势力斗争的过程中,专制王权逐渐占据了优势。

到商代中期盘庚迁殷以后,确立了专制君主的绝对统治地位。

随着君权的不断强化,人们最初的祖先崇拜观念也发展成为王权至上的观念。

(2)在商代后期,已经产生了君主的权力来自天,君主是民众的主宰,民众必须服从商王统治的观念。

上天主宰民众的命运,而君主能够与上天沟通,君主实际上也就成了民众的主宰,民众必须服从天的意志,也就必须服从君主的意志。

(3)商代的王权至上观念,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政治理论,但是,商代毕竟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产生的重要时代。

商代后期的王权至上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基本的发展路向。

二、周公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1.周公生平周公在辅政期间,在政治上平定三监之乱,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其对东方诸国的控制;在文化方面,周公制礼作乐,制定了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对周王朝的巩固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周公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根据周初的政治形势,周公系统地阐发了以“明德慎罚”、“敬天保民”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思想。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第2版)复习笔记-第3~6编【圣才出品】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第2版)复习笔记-第3~6编【圣才出品】
宊明旪期是丣国历叱上癿重要旪期,返一旪期癿社会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丢方面: 1.绉济状冴 宊代是巟商业穸前繁荣癿历叱旪期,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都出现在返一历叱旪 期。 不农业、手巟业収展盞适庒,宊代癿科学技术有了迕一步収展。随着商品绉济癿収展, 出现了许多商业繁荣癿城市。 明初,造船业、商业比较収辫。明朝丣右出现了资本主丿癿萌芽,明朝癿对外贸易也有 迕一步収展,仍宊元旪期到明代郑呾航海旪期,丣国癿科技、生亗居二丐界颀先地位。 2.政治状冴 宊明旪期,丣夬集权制更加宋善呾巩固,同旪由二宊朝旪期土地兼幵丠重,阶级矛盟激 化,収生了大觃模癿农民起丿。 明朝旪期,明太祖建立了高度集权癿君主与制制度,与制制度更加宋善。明朝英宗到武 宗旪期,朝廷腐贤,皁帝无能,宦官与政,社会矛盟日益空出。 3.文化状冴
(4)“平土均田”癿改良掑施 根据北宊尖锐癿土地矛盟,李觏把土地问题看做社会癿根本问题,认为要解决社会弊端, 首要癿是解决土地问题,所以,他提出了“平土均田”癿主张。他认为亐田制度是解决土地 分配问题癿最理想癿办法,具体分田方案为:由国家把土地分给无地呾少地癿农民,以防止 贵族官吏过多卙田。 (5)丿利统一癿功利思想 李觏一反前亰提出癿重丿轻利戒重利轻丿癿做法,强调丿利统一,他认为丿利统一有利 二国计民生,以丿利统一说为指导,他提出了“去十害,叏十利”癿主张。 3.对李觏政治思想癿评价 李觏癿政治思想是在丣夬集权制更加宋善呾巩固癿旪期亗生癿,是北宊社会矛盟癿反 映,是旪代癿亗物。 (1)他癿政治思想是仍丣小地主阶级癿利益出収,主张抑制豪强、防止兼幵,宠观上 有利二劳劢亰民,对弼旪癿社会収展无疑起到了掏劢作用,是一种积极癿、迕步癿政治思想。 (2)但李觏癿政治思想也存在着丌可兊服癿局陉性,由二他一生没有参不政界活劢, 他癿思想仅仅停留在乢斋丣癿讫论,具有幷想性;由丣小地主阶级癿本性所决定,他癿思想 具有矛盟性。

聊城大学成人教育《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聊城大学成人教育《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政治思想史》练习题一、概念题1.分封制2.墨子3.九品中正制4.秦始皇5.戊戍变法6.商鞅变法7.孟子8.科举制9.陆贾10.辛亥革命11.焚书坑儒12.荀子13贞观之治14.贾谊15.《资政新篇》二、简答题1.学习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方法有哪些?2.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主要方面?3.贞观统治集团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秦始皇大一统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朱熹提出的改良南宋积弊的主要措施有哪些?5.唐甄主张的“为君之道”的主要内容有哪些?6.周公主张统治者怎样敬从天命、怀保小民?7.墨子主张“非攻”,具体理由包括哪些主要方面?8.李斯主张实行文化专制,其主要理由有哪些?三、论述题1.试论董仲舒天人合一论的历史影响。

2.试述洪秀全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3.如何评价曹操“唯才是举”的选用思想?4.如何评价李大钊的“民彝”政治观?5.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6.试论黄宗羲反专制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中国政治思想史》练习题答案一、概念题1.分封制··················密···················封·····················线··················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第2版)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第2版)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模拟试题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1.孔子“仁”和“礼”2.小国寡民3.性善论4.《资政新篇》5.黄老之学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简述马基雅维利和韩非思想的异同点。

2.简述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3.评述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理论。

4.简述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思想。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试论述中国古代主要政治思想家的重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试评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1.孔子“仁”和“礼”答:仁和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仁与礼是相辅相成的,仁是道德境界,礼则是实现这种道德境界的唯一途径,仁的品质是遵守礼的前提,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

孔子所说的仁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涵:①爱人为仁。

孔子认为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社会的各个等级之间都应该相互仁爱。

②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认为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完全符合礼的规范。

③仁的特征是厚重敦朴,仁的根本是孝悌。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礼是指人们必须遵循行为规范。

广义上的礼,包括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原则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各方面的文化规范。

孔子认为,礼是约束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是约束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

2.小国寡民答:“小国寡民”是老子的政治理想,他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具有下列特征:①国家规模十分狭小,人口稀少;②人们在极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器具;③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于原始质朴的生活十分满足;④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

老子认为人类群体生活所必须的伦理规范、礼仪制度都没有价值。

他之所以把小国寡民作为理想中的社会,根本上取决于他的社会认知意向。

老子运用倒退的观念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他认为人类社会不是进化的而是倒退的,所以其思想具有浓重的复古倾向。

中国政治思想史试题整理(全)

中国政治思想史试题整理(全)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概述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的重民思想,并结合实际谈谈其现实意义。

答:1、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解为主,充分体现了重民思想。

他提出了“惟命不于常”、提出天根据德行“求民主”、主张以民情见天命的思想。

周公施政的指导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保民与慎刑罚。

2、春秋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仁和仁政,主张德治和教化;道家的老子反对严刑峻法,认为民众生活贫困是因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人民生活困苦,统治者却奢侈腐化,大力提倡无为政治;在社会治理政策上,墨家的墨子主张实行富民政策;3、西汉时期的贾谊,他的重民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强调了民的地位和作用。

指出民是国家之本、政治之本,民心向北会直接影响统治者的成败行失,提出与民为敌,民必胜之的思想。

这是传统重民思想的认识顶点。

4、唐朝时期李世民的民本思想主要有三点:一、立君为民。

二、民养君。

三、民择君。

5、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就人才问题:他认为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众之中有大量人才,因此他一生也培养和推荐了不少人才。

6、柳宗元的民本思想有:君民关系上,以民为国本、君本。

所以民是国之根本,在官民关系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

7、王安石的政治改革思想表现在王安石变法注重对农民问题的解决上。

8、明清时期的朱元璋,在明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生产争需恢复,他采取了恤民、安民政策。

这些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明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评价和意义:古代重民思想史承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提出的。

其本质是“名为重民,实为治民“,是统治阶级通知的工具,当前我国正致力于“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建设,针对中国古代钟敏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题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题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题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5分)(一)图腾崇拜(二)《管子》(三)玄学(四)密宗二、简答题(共40分,每小题10分)(一)简述周代的礼乐文化(二)简述百家争鸣的三个阶段(三)简述王通王道思想的主要内容(四)简述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三、论述题:(共40分,每小题20分)(一)试论述董仲舒对秦汉政治思想的整合(二)试论述洪秀全思想的主要观点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5分)卷别A-5-1(一)图腾崇拜就是用动物或植物来解释本氏族的来源,认为本氏族与某种动物有血缘关系,图腾所以成为氏族的徽号和保护神,受到本民族的敬仰和膜拜。

(二)《管子》《管子》一书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典籍之一,托名是春秋时齐相管仲著。

汉以前官修史书均认为系管仲所撰,实系战国时齐人采拾管仲所言,融合道名法儒等家思想而成。

其内容庞杂,包括政治、法制、军事、哲学等思想以及天文、历数、舆地、经济和农业等知识。

(三)玄学玄学即玄谈,或清谈,是我国魏晋时期一种主要的思想潮流。

崇尚老庄学说,把《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为“三玄”,作为谈资。

魏晋名士借用《老子》书中的范畴,以“无”不能生“有”为中心议题,讨论有无、本末以及名教与自然的关系等哲学理论问题,并对如何治理国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不同的流派,统称为“玄学”,又称为“魏晋清谈”。

(四)密宗也称“密教”、“秘密教”、“真言乘”、“金刚乘”等。

出于古印度后期佛教中的密教。

唐开始传入中国,以《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依据,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秘密教旨的传授,为真实言教,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给别人。

在唐代曾经得到王公贵族的爱好,后来衰落了下去。

公元8-11世纪间,印度密教传入中国西藏地区,与原来的本教结合,形成了西藏密教的传统,称“藏密”。

二、简答题:(共40分,每小题10分)(一)简述周代的礼乐文化周代礼乐文化即是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集中体现,又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家族生活各种行为规范的准则,中国后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卷别A-5-2后儒常追宗到周公制礼作乐,都说明了周代礼乐文化的原创性。

《中国政治思想史》A答案

《中国政治思想史》A答案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孔子的伦理原则与政治原则是浑然一体的,可称之为伦理政治。
第一.伦理原则。孔子把人际关系主要概括为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四个方面。夫妇问题基本没有涉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他用过许多概念,如仁、义、忠、恕、孝、信、智、勇、温、良、恭、俭、让、慎、直等等,要之,可以礼、仁为纲。
第二.无为政治的内容和实现无为的手段。《老子》的无为决不是纯因自然或消极的观望,而是一种政策,用于实际叫做“为无为”。在《老子》看来,当时人们都是沿着“有为”的道路行事,这些正是产生祸乱的根源。“为无为”首先要把这一切祸源铲除。为了把人们从有为的道路上拉到无为的道路上来,《老子》想了许多主意,要之有二,一是劝统治者减少活动,二是使民失去有为的条件。对统治者,《老子》要求他们减少政事活动,总的原则是“三去”,即轻刑罚、慎用兵、尚节俭。
5、《老子》的政治指导思想,可称之为“无为政治”。
第一,“无为”的提出,既有哲学根据,又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分析。从哲学上讲,《老子》认为“无”是万物的本源和本性,“有”生于“无”。因此,应守住“无”,而反对“有”。“无”表现于人事便是无为。《老子》指出,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伪、恶、丑现象。一般人只限于鄙弃这些伪、恶、丑,《老子》却要揪出造成伪、恶、丑的罪魁祸首。在老子看来,罪魁祸首正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和欲望,即有为。
所以说它不正确,是因为它混淆了政治关系与道德关系。政治与道德是不同范围的两回事。政治关系决不是道德关系,它首先是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集团的利害关系。解决其间的矛盾不是靠道德的说教与规劝,而是靠权力、暴力。把道德与政治混为一谈,就掩盖了政治的本质。
从认识上来看,过分强调道德便堵塞了人们对政治问题的认识。
4、在势、法,术方面,韩非无疑是集大成者。他明确地宣布,势、法、术三者都是帝王手中的工具,三者缺一不可。韩非除把三者结为一体外,在内容上也多有发挥,与法家先辈相比,势、法,术均有新的特点。第一、势治以及自然之势与人为之势。在势、法、术三者当中,韩非更注重势。他把势分为“自然之势”与“所得而设之势”,即人为之势。第二.法治与以法防奸。“法者,事最适者也”.‘所谓“事最适者”就是适合时代、符合事理、利于君主之用,也即“治事”。治事的中心是尊公废私。为了使所有的人都能遵法、守法,以法律为准则,法要详细具体。韩非认为,臣的作用和使命是贯彻法令。韩非主张依法治国,针对贤人政治,他提出:“上法而不上贤。”第三、术治与驭臣之术。术有君主驭臣之术,也有臣弄君之术。韩非是君主的讴歌者,他所讲的术都是维护君主专制的驭臣之术。由于韩非把君臣关系视为虎狼与买卖关系,所以除了讲考课监察之外,更多的是讲阴谋诡计。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第2版)复习笔记-第1~2编【圣才出品】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第2版)复习笔记-第1~2编【圣才出品】

第一编思想形成期引言先秦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一、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道路与商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发展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夏人、商人、周人三个部落内部都各自经历了从原始氏族公社向国家形态过渡的过程,夏、商、周三代的交替过程,实际上也是当时生活在中原地区最发达的三个部落之间的征服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早期的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也不断地完善起来。

1.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道路(1)在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①地理环境的作用中国属于大陆国家,西部的高山,东南方的大海,北方的草原,对于原始时期的中国人来说,是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

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得古代中国不可能有发达的海上交通和海上贸易,因此,也就没有发达的商品经济。

在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初期,社会分工也不是很发达,农业始终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

②家长制家庭关系的作用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中国古代的家长制家庭公社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被保留了下来。

中国古代国家形成所走的是由家长制家庭直接进入国家的道路。

由于家长制家庭的长期存留,中国早期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纯粹地域性的结构。

③部落征服的作用部落之间的战争既是部落之间交往的方式,也是氏族组织向国家转化的动力,中国早期国家正是在部落征服的过程中形成的。

征服战争扩大了部落联盟的统治范围,家长制家庭公社的家长权力也日益超过了部落的界限,靠血缘关系维系的家长制家庭公社逐渐具有了地域组织的性质。

(2)由于上述几个方面因素的作用,中国早期国家明显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①部落征服的特征中国早期国家是通过部落征服而形成的,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央与地方之间在本质上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结成的松散的联盟。

②土地公有的特征在中国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公社内部旧有的土地公有制度也被保留了下来。

最初由公社成员集体耕种,渐次演变为公社成员对土地的平均占有,由个体家庭单独耕种。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典型题详解【圣才出品】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典型题详解【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典型题详解第一编思想形成期一、填空题1.周公(旦)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他根据周初的政治形势,系统地阐发了以______、敬天保民为主要内容政治思想。

【答案】明德慎罚【解析】周公执政期间根据其执政的形势,系统地总结和提炼出了“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其内容是:惟命不于长,天命与人事相统一,从民情中知天命和敬天保民。

2.孔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是______和内省修身,这主要基于他对仁与礼的理解。

【答案】克己忍让【解析】孔子仁爱和礼治学说的内容包含着克己忍让和内省修身,克己忍让即不强迫别人,在利益面前让着别人。

3.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中,______重仁,______重礼,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学术传统。

【答案】孟子;荀子【解析】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中孟子主张的是仁义,主张君主要实施仁政;而荀子则是重视礼仪道德,主张以礼和德治国,特别强调礼仪。

4.从圣人乱天下的观点出发,______认为,现实生活中的君主与盗贼实际没有差别。

【答案】庄子【解析】庄子主张无为而知,他认为是君主或圣人的统治才造成了天下大乱,所以,现实中的君主和盗贼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5.墨子最初受业于______,后来,由于思想观点不同,转而另辟蹊径,成为墨家的创始人。

【答案】儒家【解析】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他最初是归于儒家的,只是后来由于思想观念不同而另外独辟蹊径,创立了墨家学派。

6.在前期法家中,______重视“法”,申不害重视“术”,而慎到重视“势”。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在继承的前提下创立了法、术、势兼用的政治理论。

【答案】商鞅【解析】商鞅是秦朝著名的改革家,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和法家思想的实施者,他重视法的作用是因为法能定分,法能胜民,法律也是实行富国强兵的保证。

二、判断正误1.先秦时期作为中国历史概念。

指秦朝以前的历史,自远古时期,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为止。

不包括秦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1.孔子“仁”和“礼”2.小国寡民3.性善论4.《资政新篇》5.黄老之学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简述马基雅维利和韩非思想的异同点。

2.简述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3.评述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理论。

4.简述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思想。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试论述中国古代主要政治思想家的重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试评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1.孔子“仁”和“礼”答:仁和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仁与礼是相辅相成的,仁是道德境界,礼则是实现这种道德境界的唯一途径,仁的品质是遵守礼的前提,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

孔子所说的仁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涵:①爱人为仁。

孔子认为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社会的各个等级之间都应该相互仁爱。

②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认为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完全符合礼的规范。

③仁的特征是厚重敦朴,仁的根本是孝悌。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礼是指人们必须遵循行为规范。

广义上的礼,包括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原则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各方面的文化规范。

孔子认为,礼是约束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是约束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

2.小国寡民答:“小国寡民”是老子的政治理想,他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具有下列特征:①国家规模十分狭小,人口稀少;②人们在极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器具;③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于原始质朴的生活十分满足;④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

老子认为人类群体生活所必须的伦理规范、礼仪制度都没有价值。

他之所以把小国寡民作为理想中的社会,根本上取决于他的社会认知意向。

老子运用倒退的观念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他认为人类社会不是进化的而是倒退的,所以其思想具有浓重的复古倾向。

3.性善论答:孟子认为的人性善是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的总和。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其有善的本性。

性善是人类社会群体生活所以可能的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全部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

人性善的根源,不是来自人的后天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良知良能,即人在没有接触社会实践情况下所具有的生物本能,这种本能在根本上决定了人类善良的本性,其立论的依据是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

但是孟子的人性论在根本上说是局限的,他完全忽视了社会实践对人性的决定作用,只强调人的自然属性,没有说明人的本质属性,是抽象的人性。

4.《资政新篇》答:洪仁玕的《资政新篇》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这也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

《资政新篇》侧重在建立和发展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其政治纲领允许私有财产,并且承认剥削,力图把奴隶、佃户等变成产业工人,禁止买奴,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力图建立以机器大工业为中心的现代经济体系,用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这是一种进步。

《资政新篇》在客观上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它企图通过一种对内改革的方式,使中国由封建社会一跃而变成资本主义社会,成为一个强国富国,不再受外国欺侮。

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建国纲领,《资政新篇》是以推翻封建统治制度为前提的。

《资政新篇》虽然因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而没有得到实现,但它闪耀着浓厚的资本主义民主色彩,它强烈地冲击了封建势力,虽然它未能引导旧式农民战争取得胜利,但是它的思想价值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5.黄老之学答:黄老之学,即黄老道家的政治思想,是西汉初期统治者崇尚和采纳的政治指导思想,对于恢复社会经济、重整西汉王朝的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汉初黄老道家政治思想的主要著作有陆贾的《新语》和刘安的《淮南子》等。

汉初君臣,如文帝、景帝、曹参、陈平等也都信奉黄老思想,并将这种思想用于指导政治实践。

统治者之所以崇尚和采纳“清静无为”的黄老道家思想作为政治指导思想,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①汉初统治集团的主要成员来自于社会下层,他们竭力吸取秦王朝暴政亡国、不得民心的教训;②汉帝国建立在秦亡的废墟之上,面临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经济凋残、民生艰辛的破败局面,社会资源极度匮乏,使西汉统治者陷入了极大的困境;③经过秦末农民战争的冲击,西汉王朝的统治基础甚为薄弱,新建的帝国实际处于某种内外交困的境地;④强秦的暴政为法家学说带来恶名,汉初的政治思想界呼唤一种能够纠秦之弊的学说。

黄老学派适应了相对宽松的思想文化发展局面,走到了政治舞台的前台,这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简述马基雅维利和韩非的政治思想的异同点。

答:马基雅维利是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

韩非是中国战国时期法家集大成者。

虽然他们生活的时代地域不同,但是政治思想却类似。

由于具体环境和人物不同,思想也有些差异。

(1)相同点①关于人性的观点,他们都主张人性恶的政治思想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最初和动物一样,追求权力和财富是人最基本的欲望,而权力和财富又是有限的,因此在争夺中人与人关系总是虚假的、伪善的,人性也是本恶的。

韩非认为人都有好利之心,人的行为都是好利的本性支配的。

因此韩非和马基雅维利都是倡导性恶论。

②国家政治统治都倡导君主专制制度、依法治国及政治权术韩非子以性恶论和礼治为基础,主张尊君爱民,君主利益高于一切的极端君主专制制度。

民众的存在价值就是能为君主所利用,君主法术势并用极端的君主专制制度;马基雅维利从人性恶和人的行为出发,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而维护国家统治基础是法律和军队。

基于现实的意大利分崩离析情况应采取君主专制制度,君主的统治方法是手段应为目的服务的政治权术。

③政治与道德关系都主张政治高于道德马基雅维利从人的经验出发,否定了人天生是一个政治动物的命题,首次把政治从伦理道德中分离出来,他提出政治应高于道德,可以牺牲道德来维护政治。

韩非从人性恶出发,提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利益交换关系,本质上是经济关系,作为潜移默化的道德本来就是无效的,因此主张法术势兼用进行政治统治。

韩非反对儒家的德治,任何道德规范都不应该与现实的政治相冲突。

这是一种严重的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

(2)不同点①在利益观方面,马基雅维利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韩非持君主利益高于一切马基雅维利是坚定的国家至上主义者。

对于统治者来说最重要不是美德,而是自己的地位和国家安全,为了国家的利益即使暴力也在所不惜,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韩非强调,国家是君主的私有财产,君主应有臣下的辅佐,但是臣下的利益绝对服从君主的利益,民众的存在价值就是能为君主所利用,君主利益高于一切。

②思维逻辑不同马基雅维利从现实问题出发,从国家人民的利益出发,结束分崩离析的混乱状态,因此需要强有力的君主专制;而韩非子是为了实现天下君主私利的角度出发论证了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合法性。

2.简述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答:魏源是鸦片战争前后改革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其政治思想反映在《海国图志》中。

他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的提出,从而成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首倡者。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内容主要包括:(1)鸦片战争后,人们受战败的刺激,出现“开眼看世界”的思潮。

魏源受林则徐影响,总结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

在向西方学习“长技”的问题上,魏源一再强调其重要性,把学习西方先进的工艺技术提高到关系民族安危的大事的高度来认识。

(2)在对外贸易方面,魏源提出“款夷”思想,即反对封建顽固派那种闭关锁国的保守观点而主张在严禁鸦片走私的同时,保持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展正当的经贸交流,向外国购买造洋舰洋炮和“有益民用”的货物。

(3)《海国图志》中魏源用很大篇幅介绍了英国的议会制度,魏源在此从议会制度的民主原则、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各自的权力界限、官员的黜陟和人民对政府的监督等方面,大致勾勒出了与当时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截然不同的英国议会制的轮廓。

除了对英国议会制进行详细的介绍外,在《海国图志》中,魏源对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对美国的民主原则、议院的组成与职能等方面都作了较为具体的介绍。

3.评述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理论。

答:董仲舒提出并深化了以“大一统”为核心的专制主义理论,大一统是春秋时期公羊家的思想范畴,董仲舒对该理论进行深入阐发,认为一是万物的本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此处的一并非对立中的统一,而是绝对的统一。

(1)“大一统”思想理论的内容①在政治上,实现绝对的君主专制统治,臣民要绝对效忠君主,一切以君主为重,一切服从君主,以最大程度地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②在思想文化领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运用专制主义的政治权力来统一、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和意志。

③政治上的专制需要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专制为辅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目的是用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统一人们的思想和意志,使统治者能够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保持一统,而统治者也能在思想上有所遵从。

(2)对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评价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标志着自秦以来思想文化领域的专制主义统治发展到了新的阶段,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儒家思想确立了在中国古代社会的统治地位。

②但这也有相当大的消极作用:它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国古代思想、学术的自由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长期停留在解释传统儒家的思想学说水平上,其结果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没有发生过质的变革,中国古代社会也相应缺少了社会变革的文化动力。

4.简述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思想。

答: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他的一系列政治思想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作用。

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思想的内容主要包括:(1)顾炎武强烈地批判君主个人独裁和专断,认为专制君主集一切权力于一身,根本无法胜任使天下致治的责任。

顾炎武也尖锐地指出封建统治者私天下、据政治权力为己有的实质。

专制政治的危害在于过度的集权,剥夺了郡县守宰的事权,各级官吏之间相互猜忌,相互牵制。

各级地方官吏由于没有任何自主权,因此,在政治上也不可能有任何建树,也没有办法尽到自己的责任。

(2)在顾炎武看来,君主个人独裁,是导致民众疾苦、国家穷困的根源。

为了说明君主专制制度是不合理的,顾炎武通过对周代班爵禄制度的阐发,指出君主与公侯伯子男并没有什么差别,君主本来并没有自尊独裁的权力。

不容怀疑的是,顾炎武的这一认识,在理论上否定了君主的绝对权力,在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的明清时代,敢于这样认识君主的思想家是难能可贵的。

(3)在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批判的同时,顾炎武提出了国家和天下两个概念。

所谓国家是指一家一姓的王朝,而所谓天下则是指万民的天下,亡国和亡天下在事实上是不一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