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安全电压

合集下载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多少_人体对电流的反映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多少_人体对电流的反映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多少_人体对电流的反映它取决于人体允许电流和人体电阻。

我国规定的基本安全电压为50V,即在任何情况下,两导体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电压都不得超过交流50~500Hz有效值50V。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体的安全电压是多少,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人体能承受的安全电压值是多少行业规定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Ⅴ,持续接触安全电压是24V,安全电流为10mA。

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

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

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称为感知电流,交流电为1mA,直流电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电为10mA,直流电50mA;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致命电流为50mA。

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为30mA。

简单的说,电流=电压÷电阻。

在大部分平均的情况下,每个人的电阻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就大致推算出了电压不高于36伏的情况下电流都是安全的。

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环境也不同,电阻也就不可能是完全不变的。

而且就算是小电流,长时间接触也是会造成伤害的。

安全电压是多少伏人体不戴任何防护设备,也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直接接触带电体,而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值取决于人体的电阻值和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值。

在常规环境下,人体的平均电阻在1kΩ以上。

当人体处于潮湿环境,出汗、承受的电压增加以及皮肤破损时,人体的电阻值都会急剧下降。

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42V、36V、24V、12V和6V的安全电压的额定值。

电气设备安全电压值的选择应根据使用环境、使用方式和工作人员状况等因素选用不同等级的安全电压。

例如,手提照明灯、携带式电动工具可采用42V或36V的额定工作电压;若在工作环境潮湿又狭窄的隧道和矿井内,周围又有大面积接地导体时,应采用额定电压为24V或12V的电气设备。

人体最大安全电压电流

人体最大安全电压电流

人体最大安全电压电流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生物电系统,而电流对于人体来说既是必要的,又是危险的。

了解人体最大安全电压电流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索人体最大安全电压电流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己。

人体最大安全电压是指在正常条件下,人体可以承受的最高电压值,超过这个值将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一般来说,人体最大安全电压为50伏特(V)。

当电压超过50V时,人体会感到电击,出现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然而,仅仅知道人体最大安全电压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了解人体最大安全电流。

电流是流经导体的电荷量,在人体中流动的电流同样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一般来说,人体最大安全电流为10毫安(mA),超过这个值就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当电流超过10mA时,人体会感到麻木和疼痛,甚至可能引起心脏骤停和呼吸困难。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体最大安全电压电流的限制呢?这是因为人体是一个由电解质组成的生物电系统,其中包含了许多细胞和电解质溶液。

当外部电压和电流进入人体时,会对这些电解质产生影响,导致电解质平衡被打破,细胞功能受损,甚至细胞死亡。

因此,为了保护人体的正常功能和生命安全,有必要限制人体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和电流。

除了了解人体最大安全电压电流的限制,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更好地保护自己:1.避免接触高压电源。

高压电源往往具有较高的电压和电流,一旦接触可能导致电击伤害。

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避免接触高压电源,尤其是没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情况下。

2.正确使用电器设备。

电器设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在使用时我们应该注意使用安全规范。

例如,不要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电器设备,避免插头接触到水或其他液体。

3.避免触碰裸露的电线。

裸露的电线往往存在电压和电流,一旦触碰可能导致电击。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避免触碰裸露的电线,尤其是在湿润的环境中。

4.加强电气安全意识。

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是多少(3篇)

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是多少(3篇)

第1篇一、引言安全电压,是指不会对人体造成致命伤害的电压。

在电气作业中,正确选择和使用安全电压,对于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至关重要。

我国对安全电压的规定严格遵循国家标准,旨在为电气作业提供安全保障。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适用范围以及相关安全措施。

二、我国安全电压等级根据国家标准《安全电压》(GB3805-83),我国安全电压等级分为以下五个等级:1. 特低电压:6V、12V、24V、36V、42V2. 低压:50V以下3. 中压:50V至1000V4. 高压:1000V至10000V5. 超高压:10000V以上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作业环境、场所、人员条件、供电方式、线路状态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安全电压等级。

三、安全电压适用范围1. 特低电压:适用于特别危险的作业环境,如手持电动工具、照明设备等。

例如,42V特低电压适用于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36V或24V特低电压适用于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12V特低电压适用于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6V特低电压适用于水下作业等场所。

2. 低压:适用于一般电气设备,如家用电器、照明设备等。

3. 中压、高压、超高压:适用于发电、输电、变电等电力设施。

四、安全电压相关安全措施1. 电气设备选用:根据作业环境、场所、人员条件等因素,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

2. 电气线路敷设: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电气线路敷设,确保电气线路安全可靠。

3. 电气设备维护: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 电气作业人员培训:对电气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5. 电气作业现场管理:加强电气作业现场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作业安全。

五、总结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旨在为电气作业提供安全保障。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作业环境、场所、人员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安全电压等级。

我国行业规定的安全电压

我国行业规定的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是指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一般环境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的“安全特低电压”是36V。

行业规定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持续接触安全电压为24V,安全电流为10mA,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

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

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mA。

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

一、标准所谓安全电压,是指为了防止触电事故而由特定电源供电所采用的电压系列。

安全电压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标称电压不超过交流50V、直流120V;2、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3、安全电压电路与供电电路及大地隔离。

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36、24、12、6伏。

当电气设备采用的电压超过安全电压时,必须按规定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1]二、关系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是影响电击伤害程度的重要因素。

人体通过电流时间越长,人体电阻就会下降,流过的电流就会越大,后果就越严重。

另一方面,人的心脏每收缩、扩张一次,中间约有0.1秒的间歇,这0.1秒对电流最敏感。

如果电流在这一瞬间通过心脏,即使电流很小(零点几毫安)也会引起心脏震颤;如果电流不在这一瞬间通过心脏,即使电流较大,也不会引起心脏麻痹。

由此可知,如果电流持续时间超过0.1秒,则必然与心脏最敏感的间隙相重合而造成很大的危险。

电流的路径通过心脏会导致神经失常、心跳停止、血液循环中断,危险性最大。

其中电流的流经从左手到右脚的路径是最危险的。

1.伤害程度与电流种类的关系电流频率在40Hz ~ 60Hz对人体的伤害最大。

人体安全电压

人体安全电压

人体安全电压行业规定安全电压为36V,安全电流为10mA,原因如下: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

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

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 mA。

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

人体对电流的反映:8~10mA 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20~25mA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50~80mA 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90~100mA 呼吸麻痹,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根据欧姆定律(I=U/R)可以得知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

人体电阻除人的自身电阻外,还应附加上人体以外的衣服、鞋、裤等电阻,虽然人体电阻一般可达5000Ω,但是,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如皮肤潮湿出汗、带有导电性粉尘、加大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以及衣服、鞋、袜的潮湿油污等情况,均能使人体电阻降低,所以通常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是无法事先计算出来的。

因此,为确定安全条件,往往不采用安全电流,而是采用安全电压来进行估算: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下,安全电压规定为36V,对于潮湿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如金属容器、管道内施焊检修),安全电压规定为12V,这样,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可被限制在较小范围内,可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

当人体电阻一定时,人体接触的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对人体的损害也就越严重。

但并不是人一接触电源就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手触摸普通干电池的两极,人体并没有任何感觉,这是因为普通干电池的电压较低(直流15伏)。

1 安全电压(safe voltage):如果通过人体的电流在0.05A以上时,

1 安全电压(safe voltage):如果通过人体的电流在0.05A以上时,

1 安全电压(safe voltage):如果通过人体的电流在0.05A以上时,就有生命危险。

一般说,接触36V以下的电压,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致超过0.05A,故把36V 的电压作为安全电压。

如果在潮湿的场所,安全电压还要规定得低一些,通常是24V和12V。

E504010000012 触电(electric shock):触电是指由于不慎触及带电体时,因电流流过人体使其受到各种不同的伤害。

触电可分为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两类。

按人体所受伤害方式的不同,触电又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

E504020000013 直接触电(direct contact electric shock):直接触电是指人体直接接触到电器设备正常带电部分引起的触电,如单线触电和两线触电。

E504020000024 间接触电(indirect contact electric shock):间接触电是指人体接触到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仅在事故情况下才会带电的部分而发生的触电。

E504020000035 单相触电(single phase electric shock):在380/220V低压供电系统中,人体直接接触到一根裸露的相线时,称为单相触电,也称单线触电。

E504020000046 两相触电(double phase electric shock):在380/220V低压供电系统中,人体直接接触到两根裸露的相线时,称为两相触电,也称两线触电。

E504020000057 跨步电压(step voltage):人体进入地面带电的区域时,两脚之间承受的电压称为跨步电压。

E504020000068 跨步电压触电(step voltage electric shock):由跨步电压造成的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

E504020000079接地(earth):将电气设备的任何部分与大地作良好的电气联结,称为接地。

E5040300000110 接零(connect to neutral):把电气设备的外壳和电源接地的中线(零线)连接起来,称为接零。

安全电压和安全电流知识(三篇)

安全电压和安全电流知识(三篇)

安全电压和安全电流知识安全电压和安全电流是电气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保护人身安全、防止电气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安全电压和安全电流相关的概念、标准和常见应用,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安全电压的概念和标准1. 安全电压的概念安全电压是指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对人体造成生命危险或重大伤害的电接触电压。

一般认为,人体对于直流电的安全电压上限为50V,对于交流电的安全电压上限为25V。

2. 安全电压的标准安全电压的标准主要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各个国家的标准组织制定。

IEC 60479-1是国际上关于安全电压的主要标准,该标准规定了不同频率下的安全电压参数。

根据IEC 60479-1标准,对于直流电,安全电压上限为50V,而对于交流电,安全电压上限为25V。

3. 安全电压的计算方法安全电压的计算方法主要是根据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进行的。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即I = U/R。

因此,当电流为安全电流时,电压应该是安全电压。

例如,当人体电阻为1000欧姆时,根据欧姆定律,当电流为50毫安时,安全电压为50V。

同理,当电流为25毫安时,安全电压为25V。

二、安全电流的概念和标准1. 安全电流的概念安全电流是指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对人体造成生命危险或重大伤害的电流。

根据国际电气工程委员会(IEC)的标准,安全电流的上限为30mA。

2. 安全电流的标准IEC 60479-1标准规定了安全电流的上限为30mA。

根据该标准,当电流小于30mA时,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生命危险或重大伤害。

3. 安全电流的计算方法安全电流的计算方法主要是根据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进行的。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即I = U/R。

因此,当电压为安全电压时,电流应该是安全电流。

例如,当人体电阻为1000欧姆时,根据欧姆定律,当电压为30V 时,安全电流为30mA。

人体安全电压

人体安全电压

人体安全电压行业规定安全电压为36V,安全电流为10mA,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

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

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mA。

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

人体对电流的反映电流(mA) 50Hz交流电直流电0.6~1.5(mA) 手指开始感觉发麻无感觉;2~3(mA) 手指感受觉强烈发麻无感觉 ;5~7(mA)手指肌肉感觉痉挛手指感灼热和刺痛;8~10(mA)手指关节与手掌感觉痛,手已难以脱离电源,但尚能摆脱电源感灼热增加;20~25(mA)手指感觉剧痛,迅速麻痹,不能摆脱电源,呼吸困难灼热更增,手的肌肉开始痉挛;50~80 (mA)呼吸麻痹,心房开始震颤,强烈灼痛,手的肌肉痉挛,呼吸困难;90~100(mA)呼吸麻痹,持续3min后或更长时间后,心脏麻痹或心房停止跳动,呼吸麻痹。

原理根据欧姆定律(I=U/R)可以得知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

人体电阻除人的自身电阻外,还应附加上人体以外的衣服、鞋、裤等电阻,虽然人体电阻一般可达5000Ω,但是,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如皮肤潮湿出汗、带有导电性粉尘、加大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以及衣服、鞋、袜的潮湿油污等情况,均能使人体电阻降低,所以通常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是无法事先计算出来的。

因此,为确定安全条件,往往不采用安全电流,而是采用安全电压来进行估算: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小的环境下,安全电压规定为24V,对于潮湿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如金属容器、管道内施焊检修),安全电压规定为12V,这样,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可被限制在较小范围内,可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

行业规定人体安全电压、电流

行业规定人体安全电压、电流
行业规定 安全电压为36V,安全电流为10mA,原因如下:
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mA。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
人体对电流的反映:
8~10mA 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
20~25mA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
50~80mA 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
90~100mA 呼吸麻痹,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知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人体电阻除人的自身电阻外,还应附加上人体以外的衣服、鞋、裤等电阻,虽然人体电阻一般可达5000Ω,但是,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如皮肤潮湿出汗、带有导电性粉尘、加大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以及衣服、鞋、袜的潮湿油污等情况,均能使人体电阻降低,所以通常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是无法事先计算出来的。因此,为确定安全条件,往往不采用安全电流,而是采用安全电压来进行估算: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下,安全电压规定为36V,对于潮湿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如金属容器、管道内施焊检修),安全电压规定为12V,这样,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可被限制在较小范围内,可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

对人体来说安全电压是多少伏

对人体来说安全电压是多少伏

对人体来说安全电压是多少伏问:安全电压是多少伏?答:通常说的安全电压,是指36伏以下的电压。

因为人触电时,电流是造成伤害的直接因素,电流越大,伤害越严重。

经验证明,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50毫安时,触电伤害会危及人的生命,并且触电人不容易自己脱离电源。

人体的电阻一般在800欧姆到10000欧姆之间。

按800欧姆计算人体的电阻,通过50毫安的电流,要在人体上加40伏的电压。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规定36伏以下的电压为安全电压。

但应该注意的是,人体的电阻在某些情况下会急剧下降。

如工作场所非常潮湿或有腐蚀性气体;人流汗或被导电溶液溅湿;有导电灰尘等。

这时36伏也并不是安全电压,而规定加在人体的电压不超过12伏,所以12伏电压称为绝对安全电压。

一般环境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的“安全特低电压”是50V 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下,安全电压规定为36V, 36v 36v以下不高于36v 安全电压一般在36伏.因为36伏以内的电压对人体没有多大的害处 <36 V( 但应该注意的是,人体的电阻在某些情况下会急剧下降。

如工作场所非常潮湿或有腐蚀性气体;人流汗或被导电溶液溅湿;有导电灰尘等。

这时36伏也并不是安全电压,而规定加在人体的电压不超过12伏,所以12伏电压称为绝对安全电压 )行业规定安全电压为36V,安全电流为10mA,原因如下: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

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

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mA。

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

人体对电流的反映:8~10mA 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20~25mA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50~80mA 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90~100mA 呼吸麻痹,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根据欧姆定律(I=U/R)可以得知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

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

第Ⅱ类是指人在隧道、涵洞和矿井下等高度潮湿的场所,人体出汗或因工作环境影响使皮肤受潮,经常还会发生双手与双脚二者接触凝露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或构架等情况,这时皮肤潮湿而使皮肤阻抗低到可以认为接近于零(即可忽略其皮肤阻抗),人体电阻仅剩500Ω内阻抗,我们假设通过人体内部电流为50mA,则50mA和500Ω的乘积为25V,现国际上对于允许接触电压按人体阻抗的条件进行分类时,将25V作为其中的一个等级,这值接近于我国标准GB3805-83《安全电压》等级分类中的24V。
36伏是公认的安全电压
确切得说,每秒中通过人体的的电压为30毫安(30mA/S)是安全的。是我国《规程》规定的。
反应阈:是指能引起肌肉不自觉收缩的最小电流值。
线a为感知阈和反应阈。它与通电时间无关,电流值为0.5mA,它是区域1与区域2的分界线,在此直线之左,通常无生理效应。尚未觉和反应。
1.1.2 摆脱阈
是指手握电极的人能够摆脱电极的最大电流值,即线b所示是交流电的平均值约为10mA。它是区域2与区域3的分界线,在区域2通常无有害的生理效应;区域3预计不会发生器质性损伤,它是到存在室颤概率难以划分的有害过渡区。
1.3.2 皮肤阻抗
皮肤阻抗是指皮肤表皮与皮下导电组织两电极之间的阻抗。皮肤阻抗是由半绝缘层和许多小的导电体(毛孔)组成电阻和电容的网络。它是人体阻抗的重要部分,在限制低压触电事故的电流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3.3 人体阻抗
人体阻抗取决于一定因素,特别是电流路径,接触电压、电流持续时间、频率,皮肤潮湿度,接触面积,施加的压力和温度等。在工频电压下,人体的阻抗随接触面积增大、电压愈高,而变得愈小。
为了人身安全,采用安全电压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除采用独立电源外,安全电压供电的输入电路必须实行电路上的隔离。安全电压如从输电线路上获得,必须通过安全隔离变压器,一般采用双圈隔离变压器或具有绕组分开的直流机以及蓄电池、干电池等来提供所需的独立电源,不得使用自耦变压器;

人体能承受的最大电压

人体能承受的最大电压

人体能承受的最大电压
安全电压是指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一般环境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的“安全特低电压”是36V。

行业规定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持续接触安全电压为24V,安全电流为10mA,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

扩展资料:
在一定电压的作用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与人体的电阻有关。

人体抵抗力因人而异,而人的体质、皮肤的湿润程度、受到电击的高低电压、年龄、性别和工作类型等,通常为1000~2000ω,当角质外层破坏时,降至800~1000ω。

根据欧姆定律(I=U/R),流过人体的电流与施加的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

人体抵抗除了人民的抵抗,还应附在人体的衣服,鞋子,裤子,如电阻,虽然身体抵抗一般2kΩ,然而,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人体电阻,如皮肤湿汗,与导电尘埃,增加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和压力和湿衣服,鞋子,袜子石油、等,均可使人体抵抗力降低,所以通常流过人体的电流的大小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

因此,为了确定安全条件,往往不使用安全,而是用安全电压来估计:一般来说,干燥和触电风险更大的环境中,24v安全电压调节,对于较大的湿和触电风险环境(如金属容器、管道焊接修复),安全电压12v,所以,触电通过人体的电流,可以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个人安全。

触电急救的方法

触电急救的方法

触电急救的方法一、人体的安全电压: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持续接触安全电压为24V。

二、人体的摆脱电流:摆脱电流是指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触电电源的最大电流。

50HZ~60HZ交流电时,成年男性平均摆脱电流是16mA,成年女性是10.5mA。

直流电时男性摆脱电流是76mA,女性为51mA。

三、让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的方法:1. 切断电源2. 用带有绝缘柄的利器切断电源线3. 用绝缘物使导线与触电者脱离4. 拉拽触电者衣服,使之与导线脱离四、对触电者进行现场救护:1. 对于未失去知觉的触电者,神志尚清醒,则让触电者在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通知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2. 对于已失去知觉的触电者,但呼吸和心跳尚正常,则应将其舒适的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保持空气流通,同时通知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

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

3. 对于“假死”的触电者,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就地抢救,并立即通知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五、心肺复苏的方法:1.迅速确定伤员是否存在意识,高声呼叫其他人前来帮助抢救(呼叫120)2.将伤员放置适当体位,打开气道3.判断呼吸(5s内),用耳贴近伤员口鼻,观察其胸有无起伏4.当判断伤员不存在呼吸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5.保持头后仰,另一只手检查颈动脉有无脉搏,如有脉搏,可仅做人工呼吸,每分钟12~16次,每次吹气量700~1000ml;如无脉搏,立即在正确定位下做胸外心脏按压,成人按压深度4~5cm,按压频率每分钟80~100次,每操作15次按压,需做两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进行,直至专业医护人员赶来。

人体安全电压

人体安全电压

人体安全电压行业规定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持续接触安全电压为24V,安全电流为10mA,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

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

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mA 。

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

1简介人体反映[2] 电流(mA) 50Hz交流电直流电0.6~1.5(mA) 手指开始感觉发麻无感觉2~3(mA) 手指感受觉强烈发麻无感觉5~7(mA)手指肌肉感觉痉挛手指感灼热和刺痛8~10(mA)手指关节与手掌感觉痛10~15(mA)手已难以脱离电源,但尚能摆脱电源感灼热增加20~25(mA)手指感觉剧痛,迅速麻痹30~45 (mA)不能摆脱电源,呼吸困难灼热更增,手的肌肉开始痉挛50~80 (mA)呼吸麻痹,心房开始震颤强烈灼痛,手的肌肉痉挛,呼吸困难90~100(mA)呼吸麻痹,持续3min后或更长时间后,心脏麻痹或心房停止跳动呼吸麻痹原理根据欧姆定律(I=U/R)可以得知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

人体电阻除人的自身电阻外,还应附加上人体以外的衣服、鞋、裤等电阻,虽然人体电阻一般可达5000Ω,但是,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如皮肤潮湿出汗、带有导电性粉尘、加大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以及衣服、鞋、袜的潮湿油污等情况,均能使人体电阻降低,所以通常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是无法事先计算出来的。

因此,为确定安全条件,往往不采用安全电流,而是采用安全电压来进行估算: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小的环境下,安全电压规定为24V,对于潮湿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如金属容器、管道内施焊检修),安全电压规定为12V,这样,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可被限制在较小范围内,可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

安全电压一般规定多少(3篇)

安全电压一般规定多少(3篇)

第1篇一、引言安全电压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不会对人体造成致命伤害的电压。

随着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我国对安全电压有着严格的规定,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安全电压的一般规定及其实施情况。

二、我国安全电压的一般规定1. 安全电压额定值根据国家标准《安全电压》(GB3805—83)规定,我国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V、36V、24V、12V和6V。

具体选用哪个等级的安全电压,应根据作业场所、操作员条件、使用方式、供电方式、线路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2. 特定环境下的安全电压(1)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42V特低电压;(2)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或24V特低电压;(3)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12V特低电压;(4)水下作业等场所应采用6V特低电压。

3. 持续接触安全电压根据国家标准,持续接触安全电压为24V。

在一般情况下,人体在干燥环境中的电阻值约为1000~2000Ω,当电压低于24V时,人体电流较小,不易造成伤害。

4. 安全电流安全电流是指人体在一定时间内能承受的最大电流。

根据国家标准,安全电流为10mA。

当电流强度超过10mA时,人体容易出现危险。

三、安全电压实施情况1. 政策法规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电压的制定和实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安全电压》(GB3805—83)、《特低电压(ELV)限值》(GB/T 3805-2008)等,为安全电压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2.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安全电压的配置,确保生产、工作环境中的电气设备符合安全电压规定。

同时,生产经营单位还需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3. 监督检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安全电压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安全电压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确保安全电压的落实。

一文看懂人体的安全电压与安全电流是多少.doc

一文看懂人体的安全电压与安全电流是多少.doc

一文看懂人体的安全电压与安全电流是多少一文看懂人体的安全电压与安全电流是多少人体安全电压人体安全电压行业规定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持续接触安全电压为24V,安全电流为10mA,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

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

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致命电流为50mA。

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为30mA。

电死的原因是什么电死的原因是什么1、触电人或动物被电死是因为人体内有电流通过,从而干扰人体神经传导的生物电,使得大脑对机体失去控制,或者感受到异常刺激后,对肌肉和各器官发出错误的命令。

尤其是电流通过心脏时,心脏会痉挛而停止跳动,从来导致人体缺氧而死。

不是说有电流人就会被电死,跟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流等于电压的大小除以人体的电阻。

电池为什么电不死人呢?因为电池电压太低,在人体内产生的电流太小,人没有感觉,对人也无法造成伤害。

电流越大,人被电死的可能性就越大。

也就是说电压越高越危险。

2、电灼伤当人体接触高电压时,体内会产生大电流,由于电流的热效应,会造成机体的烧伤,灼伤等。

可见,不管是何种方式的触电,造成人和动物电死的罪魁祸首是电流通过机体。

而产生电流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必须形成闭合回路。

安全电压的原理安全电压的原理根据欧姆定律(I=U/R)可以得知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

人体电阻除人的自身电阻外,还应附加上人体以外的衣服、鞋、裤等电阻,虽然人体电阻一般可达5000Ω,但是,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如皮肤潮湿出汗、带有导电性粉尘、加大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以及衣服、鞋、袜的潮湿油污等情况,均能使人体电阻降低,所以通常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是无法事先计算出来的。

人体的安全电压值

人体的安全电压值

人体的安全电压值
人体的安全电压值是指在正常状态下经过人体的电流达到的最大可耐受电压。

一般情况下,人体对电流的耐受能力较弱,因此需要限制电流的大小以确保人体的安全。

根据国家标准,人体对交流电流的耐受能力为10毫安,对直流电流的耐受能力为30毫安。

而在特定情况下,如湿润环境下的脚丫接地,人体对电流的耐受能力可能更高。

然而,这些数值仅提供一个大致的参考,实际情况可能因个体差异、体质和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严格遵循电气安全规范,确保电压和电流不超过规定的安全范围,以保护人体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设计模板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分析
三、内容设计
四、使用效果分析
注意事项:
1.不仅要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成功之处,也要注意指出本次教学活动激发的值得研究的课程问题、具启发意义的事件或教学实际实施过程中的缺陷。

并就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重在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

2.要突出重点,不一定面面俱到,建议采用小标题的方式提点使用效果的几个方面,不宜太多。

要注意在事实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提升,不要单纯罗列事实和现象。

但理论的总结又要注意语言通俗简明,并利用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证
据来论证,不要长篇大论地引用他人文章,或脱离具体教学活动做笼统的理论阐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