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 思维导图(彩色版)
平面镜成像_ppt课件1
![平面镜成像_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12bfd428700abb68a882fb97.png)
平面镜成像_ppt课件1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S
S
S′
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 每个物(发光或反光)点,都有其对 应的虚像点,虚像用虚线表示.
平面镜成像_ppt课件1
平面镜成像_ppt课件1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⒈水里的“月亮” 是真实的吗?它 是怎么形成的?
⒉月亮到地球的距 离是3.8×108 m, 井水水深5 m, 则月亮的像到水 面的距离是多远?
位置1 位置2 位置3 你的其 他发现
物到镜的 像到镜的 比较像与 距离/cm 距离/cm 物的大小
平面镜成像_ppt课件1
平面镜成像_ppt课件1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分析论证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像的大小和物的大小相等.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平面镜成像_ppt课件1
平面镜 成像的特点 是什么?平 面镜所成的 像与物体之 间有什么关 系?
平面镜成像_ppt课件1
平面镜成像_ppt课件1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作出猜想
可以从像和物的大小、位置、左 右情况及像的虚实等方面来考虑,提 出合理的猜想.
平面镜成像_ppt课件1
平面镜成像_ppt课件1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设计实验
注意:实验时,玻璃板一定要竖直放 置,且玻璃板位置只画一条直线.
平面镜成像_ppt课件1
平面镜成像_ppt课件1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步骤
测量距离 第4步 描出物、像位置 第3步 描出反射面
第2步 组装调整装置
第1步
平面镜成像_ppt课件1
平面镜成像_ppt课件1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广东中考人教版物理考点梳理第四章 光现象第一课时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
![广东中考人教版物理考点梳理第四章 光现象第一课时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https://img.taocdn.com/s3/m/ce828edc76c66137ef061941.png)
11. 球面镜:凸面镜对光有__发__散______作用,可增大视野(如汽 车后视镜); 凹面镜对光有__会__聚______作用,可做太阳灶.
回归教材
1. (RJ八上P69图4.1-1改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 km/s B. 月亮是光源 C. 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D. 光年是时间单位
4. 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OB)、入射光线(AO)和法线(ON)三者在 _同__一__平__面___上.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法__线_____两侧. (3)反射角__等__于______入射角. 注意:在表达结论时,反射光线或反射角必须在结论的前面. 光 的反射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3)光线:一根表示光的传播路径与方向的带箭头的线段,它 是__不__存__在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的,是为了更好地理 解光而建立的模型. 注意:作图中注意光线用实线表示,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辅助 线等用虚线表示. 拓展:光线和磁感线一样,是一种理想模型.
(4)小孔成像:沿直线传播的光经小孔后,在光屏上由实际光 线会聚成像. 像的特点:____倒______立、大小可变的____实_____ 像;像与物体的形状____有______关,与小孔的形状____无______ 关,如:树下圆斑、针孔照相机.
续表
实验名称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考点归纳
(2)多次测量的目的:保证实验结论具 有普遍性 (3)实验数据收集、记录和表格的设计
实验结论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 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 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可逆
【例1】(核心素养·科学探究)如图1-4-8所示,在探究光的 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 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使__反__射__光__线__、__入__射__光__线__、__法__线__在__同__一__平__面__内_________.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共15张PPT)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4dec95ef111f18583d05ad4.png)
2、如图所示,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哪 一幅图是它在镜中的像? (C)
3、
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是
3 .8×108米,一个面盆
里水深0.2米,问:月亮
பைடு நூலகம்
的像到盆中水面的距离是
多少?
3 .8×108米
4、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的像。
桂林风光
探究成果: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实验次数 1 2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见给的距离(cm)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思考:我们是怎样看见平面镜中的像的?
.S’
.S
O
平面镜成像 的原理就是 光的反射
说说看平面镜有 什么应用呢?
试衣镜可以清楚地 看到衣服是否合身
练功房内的镜子 可以帮助我们纠 正姿态
中国核潜艇 上的潜望镜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试着做一做
1、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 距( D)
A B
B’ A’
课后作业:
上网查阅曲面镜的有关资料,自学 凸面镜和凹面镜;
2020版初中物理光现象思维导图
![2020版初中物理光现象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980789430c22590102029d82.png)
含义:太阳光用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
黄、绿、蓝、靛、紫的色光的现象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由反射色光决定,
透明物体由透过色光决定
颜料的混合:混合色由反射色光决定
规律:三线一面,两线分居,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实例: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
时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比实际位置高光源
条件:同种均匀介质光速:c=3×108m/s
现象
应用
定义: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分类: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特点: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化学作用强
应用:验钞机、杀菌消毒
激光准直
射击瞄准中的“三点一线”
光的色散
平面镜
成像
含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
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的介质中,使光
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定律: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类型
紫外线
红外线
光现象
看不见的光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特点:成正立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像
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
镜面的距离相等应用:水中倒影,平面镜成像,潜望镜
小孔成像
日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
镜面反射
漫反射
特点:使被照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穿透力强应用:红外夜视仪、遥控探测、红外烤箱
月亮不是光源
光路的可逆性原理。
初二物理概念
![初二物理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3bcbf273680203d8cf2f2423.png)
第一章机械运动思维导图:考点清单: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基本单位:米,符号是:m(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3)单位换算:1 km=1000m、1 dm=0.1 m、1 cm=100m、1mm=1000m、1 μm=10-6 m、1 nm=10-9m.2.常见长度的估测:(1)中学生的身高约1.6 m;(2)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 m;(3)课桌高度约为0.8m;(4)中学物理课本长约26 cm、宽约19 cm、厚度约0.8 cm; (5)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18cm;(6)教室的高度约3 m;(7)教室的门高约2 m.3.长度的测量测量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4.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量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使用方法(1)认: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放: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刻度尺零刻度线的要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3)看:视线要与尺面垂直.(4)读:测量值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注:(1)测量物体长度时为了减小测量误差,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从非零刻度起测量时,物体长度=物体末端对应的读数—物体首端对应的读数.4.时间的测量(1)基本单位:秒(s),常用单位:小时(h)、分钟(min)等.(2)单位换算:1 h= 60 min,1 min= 60 s,1 h= 3600s.(3)测量工具:在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停表来测量时间.(4)停表读数:表盘中小盘内表示分,单位为min,大盘内表示秒,单位为s.读数=小盘的指针数+大盘的指针数.(5)常见时间的估测:(1)1 min内正常人的心跳(脉搏)在75次左右;(2)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49 s;(3)中学生百米测试成绩约15 s;(4)做一次眼保健操的时间约5 min.二、运动的描述1.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选取的另一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不能选取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2.运动和静止的判断研究物体相对参照物位置不变→研究物体静止.研究物体相对参照物位置改变→研究物体运动.三、运动的快慢1.速度:a.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b.公式:V=s/t.注:(1)速度单位是路程单位与时间单位的组合单位;(2)计算平均速度时应包含中途停止运动的时间.c.单位换算:1 m/s=3.6km/h.d.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e.常见速度的估测:(1)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1 m/s;(2)骑自行车的速度约5 m/s;(3)短跑运动员的速度约10 m/s;(4)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的速度约80 km/h.2.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为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四、探究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1.实验原理:V=s/t2. 实验中的测量仪器:刻度尺、秒表3. 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4. 秒表的使用和读数5. 金属片的作用:确定终点的位置,便于测量时间6. 斜面倾角要求:保证小车可以缓慢下滑7. 运动距离确定:“头对头”或“尾对尾”进行测量8. 实验中增大平均速度的操作:增大斜面倾斜程度;增加斜面的长度9. 实验中应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第二章声现象思维导图:考点清单: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消失.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2.传播(1)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声的介质包括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航天员不能直接交谈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2)形式:声音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3.声速(1)定义:声音传播的快慢,大小等于声音每秒内传播的距离.(2)影响因素介质种类: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固、液、气三种介质中传播速度大小关系为V固>V液>V气.温度:声速还与温度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4.回声测距原理:s=vt(t为发出声波信号到收到反射信号的时间的二分之一)二、声音的特性三、声的利用1.频率: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Hz.2.超声波(1)定义: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2)利用传递a.信息:B超、声呐、超声探伤、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测速雷达等.b.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眼镜、超声波粉碎结石等.3.次声波(1)定义: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2)利用传递信息:地震、海啸、龙卷风预警、气象规律预测等.传递能量:次声波武器.四、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四个条件同时满足)(1)发声体振动(产生声音);物体振动,人耳不一定能听到声音.(2)频率适合(在20—20 000 Hz之间);注: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3)有传声介质(能够传播声音).(4)响度足够大(能引起人耳鼓膜振动).五、噪声1.声音强弱的等级: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2.噪声的定义(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对环境保护角度: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3.控制噪声的措施(1)防止噪声的产生:在声源处减弱,如:禁止鸣笛、装消声器、控制音量等.(2)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安装隔音屏墙、路边种树、关闭门窗等.(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如:戴隔音耳塞、捂耳朵、戴耳罩等.第三章物态变化思维导图:考点清单:一、温度与温度计1.温度计a.原理: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规律制成.b.使用方法(1)观察量程和分度值.(2)四会会选: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会放: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待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如图甲.会读:等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物理八年级上册4.3平面镜成像课件(31张PPT)
![物理八年级上册4.3平面镜成像课件(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3432e8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5.png)
新知讲解
知识点1 平面镜成像特点
四、实验步骤: 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 离,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新知讲解
知识点1 平面镜成像特点
五、实验数据:
实验 次数
1 2 3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 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解析: 作图方法: 1、作垂线 2、取等距离 3、画虚像
新知讲解
知识点3 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
新知讲解
知识点3 平面镜的应用
2. 改变光路
潜望镜
塔式太阳能电站
新知讲解
知识点3 平面镜的应用
例题3 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在某次行驶以前,小明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不
到自己所开车的车身,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B )
汽车观后镜
弯道观察镜
新知讲解
知识点4 凸面镜和凹面镜
2. 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可以把平行的光会聚在一点上,可以把焦点处发来自的光变成平行光。太阳灶
手电筒、汽车灯、探照灯的反光装置
课后总结
平面镜
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叫平面镜,平静的水面也可以看作平面镜
平
面
镜
平面镜成像
成
像
平面镜成 像的特点
像和物大小相等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新知讲解
知识点2 平面镜成像原理及作图
光源发出的发散
光线进入人眼
s
s
经过镜面反射后, 人感觉这些光是光 线反向延长线的交 点S '发出来的。
s'
新知讲解
平面镜成像 思维导图(彩色版)
![平面镜成像 思维导图(彩色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fe860d52ea551810a687e1.png)
/t
平面镜成像
面镜 都遵循光的 反射定律
凸面镜
凹面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应用: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汽车的后视镜
t:物和像运动具有同时性,t =t
物
像
反射面是凸面的叫凸面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应用:太阳灶、太阳能焊机、大型反射式 望远镜、医生观察耳道用的医用反光镜
1、等大:取两只相同的蜡烛 2、等距:用刻度尺测距或者使用坐标纸 3、连线垂直:做出连线,再量角 4、移开蜡烛,换成光屏,在光屏上不成像 选择透明的玻璃板:玻璃板既能透 光也能反光,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玻璃板越薄越好 编辑:学而思 贺昌忠老师
物与像是关于平面 镜的轴对称图形
无论物体怎样移动,像和物到 平面镜的距离始终保持相同 平面镜
反射面是凸面的叫凸面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结论:S =S
物
像
S: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S =S
物
像
根据公式: V =S 物 物 V =S 像系
凹面镜
应用: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汽车的后视镜
平面镜成像 思维导图
物与像大小相等 物与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 物与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物与像左右相反或上下相反
等大 等距 连线垂直 正立虚像 实像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能用光屏接收 如:小孔成像
平面镜成像特点 (物与像的关系)
左右相反或上下相反
实像与虚像
虚像
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 不能用光屏接收 如:倒影,平面镜成像
器材选择思路
已知入射光线画反射光线
探究平面镜 成像实验
注意事项
反射光路图
已知反射光线画入射光线 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镜面
思维导图——4.2~4.5光现象
![思维导图——4.2~4.5光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0042cc3476c66137ee0619e9.png)
成像 特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等大)
(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等距) 像物对称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垂直)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3、像的特点:正立的、虚像。
4、实像、虚像 (1)实像:从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光学仪器后,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如:小孔成的像。 (2)虚像:从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光学仪器后,进入人眼,由光线的反向 延长找到交点,确定为物体的像。 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有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看到。
(4)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5)光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0°),传播方向不变
(折射角=0°),但也折射。(v变)。
ɑ真空 > ɑ气 > ɑ液 > ɑ固 v真空 > v气 > v液 > v固 光路的可逆性: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像的特点:光的折射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现象
(1)筷子“弯折”;
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两线分居)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
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总之,空气中的角大。
漫 反射:光线照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发生的反射。 特征: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不平行,向四面八方。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如:黑板上的字。
初中物理《光现象》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4
![初中物理《光现象》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4](https://img.taocdn.com/s3/m/e12680c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11.png)
专题三学习目标
(1)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专 题 三 问 题 1. 平面镜为什么会成像?
设计
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信息化资源 电脑、电子白板、实物投影仪
家,都思考过这一问题,并想用实验测出光速.经过许多代科学家不 懈的努力,随着人们物理知识的丰富,解决了许多测量上的困难,才 测出了光速.再向学生介绍真空中的光速及在介质中的光速. 典型例题 3: 打雷时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评价要点
探究光的传播的评价方法: 现场评价评价指标: 1)学生实验器材操作规范; 2)对科学探究活动充满兴趣、效果明显。 3)合作探究操作规范、现象明显、结论正确 2. 探究小孔成像的评价方法: 现场评价评价指标: 1)学生实验器材操作规范; 2)对科学探究活动充满兴趣、效果明显。 3)合作探究操作规范、现象明显、结论正确。
直条纹,然后在白纸上立放平面镜,与梳子有一定夹角,就可以清楚 的看见反射条纹。选定一束入射光线,用针沿这条光线扎上几个小孔, 记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所走的路径。并用铅笔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作出法线,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再把白纸翻折一定角度, 观察能否在白纸上再次观察到反射光线。用手改变镜面的角度,重新 做几次,测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认识光的反射定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及其成因; 4.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5.了解色散现象; 6.了解红外线的作用; 7.了解紫外线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室研究物理
2023年中考物理必背知识手册《第四章 光现象》思维导图及背诵手册
![2023年中考物理必背知识手册《第四章 光现象》思维导图及背诵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e95176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5.png)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当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平面镜上时,在平面镜上发生光的反射,反射光也平行射出,这种 发生叫镜面反射。
2.漫反射:当一束平行光照射的凹凸不平的表面时,反射光会朝四面八方射出,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3.球面镜:如果镜子的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这样的镜子叫球面镜。球面镜分为凸面镜和凹面镜。 4.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知识点二: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现象
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表面时,会有一部分光在介质表面反射回原介质中,这 种传播现象叫光的反射。
2.一点、三线、两角
(1)“一点”:投射到两种介质表面上的光线与表面的交点叫入射点; (2)“三线”:入射到介质表面的光线叫入射光线;经入射点做垂直于两种介质表面的辅助线叫法线; 经介质表面,反射回原来介质的光线叫反射光线。 (3)“两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 3.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 (1)看到物体的原因:我们能看到太阳、明亮的日光灯等光源,是因为光源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产生了视觉。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如书、平面镜、月亮等,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 进入了我们的眼睛,产生视觉。 (2)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1)生活中,大部分物体表面反射的都是漫反射,因而才使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 2)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墙面时,这些光滑的表面就会发生镜面 反射,炫目的反射光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光污染”。 3)水中倒影是最典型的光的反射现象;还有“猴子捞月”、“照镜子”等也都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光的反射规律(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反射光路可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它被 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如图所示。
八年级上册物理思维导图_知识点汇总(2)
![八年级上册物理思维导图_知识点汇总(2)](https://img.taocdn.com/s3/m/b97779a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b.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思维导图_知识点汇总(2)五、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
(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注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是反射光。
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六、凸面镜和凹面镜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电筒)七、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八、光的折射定律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求会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光路图)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三章 光现象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三章 光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942e2ee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e.png)
第三章 光现象
返回思维导图
返回目录
微点诊断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 ) (2)物体通过小孔成的像一定是缩小的( × ) (3)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屏幕能吸收各种色光( × ) (4)远离平面镜时,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 ) (5)驾驶员通过后视镜观察路况时利用了光的反射( √ )
(2)若将小孔由圆形改为三角形,则像的形状___不__变___(选填“变为三角形”
或“不变”).
第三章 光现象
2. 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 现象1: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 原理:这是光的__色__散____现象. 结论:_太__阳__光__是__由__多__种__色__光__混__合__而__成____. 现象2:彩色光带自上而下的顺序为红、橙、 黄、绿、蓝、靛、紫. 结论:三棱镜对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能力不 同,其中,对____紫____光的折射能力最强.
返回思维导图
返回目录
六、三种光现象的辨识
光现象
定义
传播介质
举例、应用
光的直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同种均匀 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
线传播 沿__直__线__传播
介质
播的是_b_c_i_j _;属于光的反射的
光的 反射
光射到物体表面时, 同种均匀
有一部分会被物体表 介质
面__反__射__回来
是_a_e_h_k_;属于光的折射的是_d_fg_. a.倒影 b.激光准直 c. 立竿见影d.铅笔在水中“折断”
第三章
光现象
目 录
目 录
温馨提示:目录都有超链 接,点击即可跳转。
1 知识精讲
考点清单
教材素材提升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思维导图无水印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思维导图无水印](https://img.taocdn.com/s3/m/2f5aac34a8114431b90dd881.png)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反射现象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现象
光的概念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在同种介质沿直线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约为300000000m/s光的三原:红绿蓝可见光光
红外线:遥控器 夜视仪等
不可见光
紫外线:杀菌机 洗碗机等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平面镜成像
折射:光从一个介质斜射入另一
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概念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
折射角>入射角 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
规律
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与反射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 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平面镜成像(41)
![平面镜成像(41)](https://img.taocdn.com/s3/m/92d7b24ecfc789eb162dc83e.png)
我向前走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镜子里的我也向 前走一步。
看,镜子里的 我是这样的。
对称:指物体或图形在某种变换条件(例如 绕直线的旋转、对于平面的反映,等等)下, 其相同部分间有规律重复的现象,亦即在一 定变换条件下的不变现象。
镜面对称:镜面是平分分子的平面,在分子 中除位于经面上的原子外,其他成对地排在 镜面两侧,它们通过反映操作可以复原。
培育参天的大树要从幼苗护起,呵护幼小的心灵应把点滴看重。——邵坤 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不要害怕做错什么,即使错了,也不必懊恼,人生就是对对错错,何况有许多事,回头看来,对错已经无所谓了。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 敢于质疑自己认为不相信的事情,并追究其中的道理。 为了你,很多事我不一定会,但我在努力学。 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经验不是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件,而是一个人如何看待发生在他身上的事。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器材选择思路
已知入射光线画反射光线
探究平面镜 成像实验
注意事项
反射光路图
已知反射光线画入射光线 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镜面
光路作图
平面镜成像光路图
成像原理图 成像规律图
反射面是凹面的叫凹面镜
/t
平面镜成像
面镜 都遵循光的 反射定律
凸面镜
凹面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应用: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汽车的后视镜
t:物和像运动具有同时性,t =t
物
像
反射面是凸面的叫凸面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应用:太阳灶、太阳能焊机、大型反射式 望远镜、医生观察耳道用的医用反光镜
1、等大:取两只相同的蜡烛 2、等距:用刻度尺测距或者使用坐标纸 3、连线垂直:做出连线,再量角 4、移开蜡烛,换成光屏,在光屏上不成像 选择透明的玻璃板:玻璃板既能透 光也能反光,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玻璃板越薄越好 编辑:学而思 贺昌忠老师
物与像是关于平面 镜的轴对称图形
无论物体怎样移动,像和物到 平面镜的距离始终保持相同 平面镜
反射面是凸面的叫凸面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结论:S =S
物
像
S: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S =S
物
像
根据公式: V =S 物 物 V =S 像 像
/t
物 像
平面镜成像物与 像的运动关系
凹面镜
应用: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汽车的后视镜
平面镜成像 思维导图
物与像大小相等 物与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 物与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物与像左右相反或上下相反
等大 等距 连线垂直 正立虚像 实像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能用光屏接收 如:小孔成像
平面镜成像特点 (物与像的关系)
左右相反或上下相反
实像与虚像
虚像
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 不能用光屏接收 如:倒影,平面镜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