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临江仙》——唐宋词格律(龙榆生)
《唐宋词格律》--龙榆生
《唐宋词格律》--龙榆生展开全文《唐宋词格律》-龙榆生[平韵格]十六字令南歌子渔歌子忆江南潇湘神捣练子浪淘沙江南春忆王孙江城子长相思醉太平玉蝴蝶浣溪沙巫山一段云采桑子诉衷情画堂春阮郎归三字令朝中措眼儿媚人月圆柳梢青太常引少年游临江仙鹧鸪天小重山一剪梅唐多令破阵子喝火令行香子风入松金人捧露盘八六子雪梅香满庭芳水调歌头凤凰台上忆吹箫汉宫春八声甘州扬州慢高阳台锦堂春慢寿楼春忆旧游夜飞鹊望海潮沁园春多丽六州歌头[仄韵格]如梦令归自谣天仙子生查子醉花间点绛唇霜天晓角伤春怨卜算子谒金门好事近忆少年忆秦娥烛影摇红醉花阴望江东木兰花鹊桥仙夜游宫踏莎行钗头凤蝶恋花渔家傲苏幕遮淡黄柳锦缠道酷相思解佩令青玉案千秋岁离亭燕粉蝶儿御街行祝英台近蓦山溪洞仙歌惜红衣法曲献仙音满江红天香声声慢黄莺儿剑器近醉蓬莱暗香长亭怨慢双双燕宴山亭念奴娇绕佛阁绛都春桂枝香翠楼吟霓裳中序第一水龙吟石州慢瑞鹤仙宴清都齐天乐雨霖铃眉妩永遇乐二郎神拜星月慢西河西吴曲望远行疏影摸鱼儿贺新郎兰陵王六丑夜半乐宝鼎现莺啼序[平仄韵转换格]南乡子蕃女怨调笑令昭君怨菩萨蛮更漏子喜迁莺清平乐忆余杭河渎神河传虞美人[平仄韵通叶格]西江月醉翁操渡江云曲玉管哨遍[平仄韵错叶格]荷叶杯定西番相见欢上行杯酒泉子定风波最高楼【十六字令、苍梧谣、归字谣】又名《苍梧谣》、《归字谣》。
十六字,三平韵。
【定格】平。
中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中仄仄平平。
【例词】《十六字令》 (平韵)蔡伸天!休使圆蟾照客眠。
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十六字令》 (平韵)张孝祥归!猎猎西风卷绣旗。
拦教住,重举送行杯。
【南歌子、南柯子、风蝶令】又名《南柯子》、《风蝶令》。
唐教坊曲,《金奁集》入“仙吕宫”,廿六字,三平韵。
例以对句起。
宋人多用同一格式重填一片,谓之“双调”。
琴注:温庭筠词龙榆生《格律》原书不载,此处录之以备参考。
【定格】『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例词】《南歌子》 (平韵)温庭筠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
临江仙——精选推荐
临江仙临江仙我们常说《临江仙》⼀调是初学词者⼊门基本功的训练过程。
为什么这样说呢?通过填词写作可以了解到,《浣溪沙》与《鹧鸪天》形式上源于七律句式的增减,因为词不同于律,它是有⼏组长短句所构成,长短句因为其错落有致,⾳节和谐的特点,有很强的⾃⾝感染⼒。
因⽽词家历来认为这两个调式为学习填词时,是由学诗过渡到学词的必经之路,如果这两个调式能够掌握好,我们再来学填《临江仙》,可以结合七律与五律的句法,进⼊到词的长短句的初步训练,才可逐步涉及其它⼩令,否则其它令词也不易探索⼊门。
临江仙,唐教坊曲,双调⼩令。
⼜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连环》。
⾄今影响最⼤的《临江仙》,是明代才⼦杨慎所作《廿⼀史弹词》的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宗岗⽗⼦评刻《三国演义》时被放在卷⾸,后被⽤于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头曲歌词。
临江仙源起颇多歧说。
最初是咏⽔仙的,调见《花间集》,以后作⼀般词牌⽤。
双调,五⼗四字,上下⽚各五句,三平韵。
任⼆北据敦煌词有句云“岸阔临江底见沙”谓辞意涉及临江;明董逢元辑《唐词纪》谓此调“多赋⽔媛江妃”故名;黄升《花庵词选》卷⼀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则⾔仙事……”常见的有三格,第三格增⼆字。
另,被柳永演为慢曲如《临江仙慢》、《临江仙引》等。
由于《临江仙》曲调和婉清雅,故⽽成为词⼈们喜爱的曲调之⼀。
很多名家留下了很多脍炙⼈⼝的名句。
龙榆⽣先⽣词学《流丽和婉的曲调》中是这样描述:“要构成和婉的⾳节,在长短句的安排上,怎样最为适合'奇偶相⽣、轻重相权’的⼋字法则?我们⾸先就得注意哪些调⼦最接近近体诗的形式,哪些是掺杂了其他不同句式,它的落脚字的平仄⼜是怎样安排的,就可以推测到每⼀⾳节和婉的曲调,哪种⽐较适合抒写缠绵凄艳的感情,哪种⽐较适宜抒写雍容华贵的风度,哪种⽐较适宜抒写波澜壮阔的襟抱,哪种⽐较适宜抒写跌荡开扩的胸怀。
十一首欧体集字创作《临江仙》加注解值得收藏
十一首欧体集字创作《临江仙》加注解值得收藏======================================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等六种。
常见者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原文与注解)五代· 李煜《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樱桃:初夏时结果实,古代有帝王以樱桃献宗庙的传统。
落尽:凋谢之意。
翻:翻飞。
金粉:妇女装饰用的铅粉,这里借指蝴蝶的翅膀。
全句意谓蝴蝶翻飞着银灰色的翅膀双双飞舞。
子规:鸟名,即杜鹃鸟的别名。
古代传说失国的蜀帝杜宇,被其臣相所逼,逊位后隐居山中,其魂化为杜鹃。
又经常于夜间呜叫,令人生悲,故古人有“杜鹃啼血”之说。
啼月:指子规在夜里啼叫。
别巷寂寥(liáo)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niǎo)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寂寥:冷冷清清。
低迷:模糊不清。
闲袅: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轻轻摆动,这里指香烟缭绕悠闲而缓慢上升的样子。
凤凰儿:指绣有凤凰花饰的丝织品。
这里指饰有凤凰图形的或制成风凰形状的香炉。
持:拿着。
罗带:丝带。
恨依依:形容愁恨绵绵不断的样子。
(原文与注解)宋代· 陈与义《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午桥:在洛阳南面。
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
豪英:出色的人物。
长沟流月: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
去无声:表示月亮西沉,夜深了。
疏影:稀疏的影子。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
堪惊:总是心战胆跳。
新晴:新雨初晴。
晴,这里指晴夜。
渔唱:打鱼人编的歌儿。
三更:古代漏记时,自黄昏至指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原文与注解)清代· 纳兰性德《临江仙· 寒柳》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词牌《临江仙》——唐宋词格律(龙榆生)
词牌《临江仙》——唐宋词格律(龙榆生)
词牌《临江仙》——唐宋词格律(龙榆生)
格二】例词:1: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2: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3:史达祖《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上一首例词下一首例词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
中平中仄仄平平。
回头烟柳渐重重。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中平中仄仄平平。
酒醒人静奈愁浓。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当前例词: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返回词牌开头。
词牌临江仙慢
词牌临江仙慢临江仙慢钦谱龙谱历代作品临江仙慢《乐章集》注“仙吕调”。
临江仙慢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十一句五平韵,后段十一句六平韵柳永梦觉小庭院冷风淅淅疏雨萧萧绮窗外秋声败叶狂飘心摇奈寒漏永孤帏悄泪烛空烧仄仄仄平仄句仄平仄仄句平仄平平韵仄平仄读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韵仄平仄仄句平平仄句仄仄平平韵无端处是绣衾鸳枕閒过清宵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句平仄平平韵萧条牵情系恨争向年少偏饶觉新来憔悴旧日风标魂消念欢娱事烟波阻后约方遥平平韵平平仄仄句平仄平仄平平韵仄平平读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韵仄平平仄句平平仄句仄仄平平韵还经岁问怎生禁得如许无聊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句平仄平平韵此调祇有此词,平仄无别首可校。
此词押三短韵,前后段第六句作上一下三句法,第十句作上一下四句法,当是体便,填者审之。
临江仙双调小令,唐教坊曲。
《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
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约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
柳永演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
临江仙格四(仙吕调慢曲)柳永梦觉小庭院冷风淅淅疏雨潇潇绮窗外秋声败叶狂飘心摇奈寒漏永孤帏悄泪烛空烧仄仄仄平仄句仄平仄仄句平仄平平韵仄平仄读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韵仄平仄仄句平平仄读仄仄平平韵无端处是绣衾鸳枕闲过清宵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句平仄平平韵萧条牵情系恨争向年少偏饶觉新来憔悴旧日风标魂消念欢娱事烟波阻后约方遥平平韵平平仄仄句平仄平仄平平韵仄平平平仄句仄仄平平韵平平韵仄平中仄句平平仄读仄仄平平韵还经岁问怎生禁得如许无聊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句平仄平平韵临江仙慢(宋·柳永)显示自动注释梦觉小庭院,冷风淅淅,疏雨潇潇。
绮窗外,秋声败叶狂飘。
心摇。
奈寒漏永,孤帏悄,泪烛空烧。
无端处,是绣衾鸳枕,闲过清宵。
萧条。
牵情系恨,争向年少偏饶。
觉新来、憔悴旧日风标。
魂消。
念欢娱事,烟波阻、后约方遥。
还经岁,问怎生禁得,如许无聊。
临江仙变调,送何撷云女史北上见孙兆溎《花笺录》(清·吴芳珍)显示自动注释只恨订交晚。
词牌与宫调声情(1)
越调(一说越调为黄钟商俗名)
情调掩抑低沉,适宜于曼声低唱。
夜飞鹊
道宫、黄钟商
望海潮
仙吕调
沁园春(寿星明、洞庭春色、大圣乐)
格局开张,宜抒壮阔豪迈情感,苏、辛一派最喜用之。
多丽(绿头鸭、跨金鸾、陇头泉)
六州歌头
音节繁促,声情悲壮,适宜抒写苍凉激越的豪迈感情。
如梦令(忆仙姿、宴桃源、比梅)
中吕调
五代时后唐莊宗李存勖创作,咏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事。
绕佛阁
大石调、夹钟商
绛都香
仙吕调
桂枝香(疏帘淡月)
音节拗怒,适宜于表现豪放一类的思想感情。
翠楼吟
双调
霓裳中序第一
商调
怨抑
水龙吟(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海天阔处、丰年瑞)
越调
音节拗怒,适宜抒写凄壮郁勃情绪。
石州慢(石州引)
越调
瑞鹤仙(一捻红)
高平调
宴清都
中吕调
齐天乐(台城路、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五福丽中天)
平仄韵递转,疾徐缓急,波澜起伏,情调由紧促转低沉。既声韵流转,亦不乏顿挫之美。也可用来表达沉雄豪迈的壮音。
更漏子(付金钗、独倚楼)
大石调、商调、林钟商调
音节和婉。本咏“更漏”之事。多咏夜间相思。
喜迁莺(燕归梁,小令又名鹤冲天、万年枝、春光好、喜迁莺令,长调又名烘春桃李、喜迁莺慢)
黄钟宫
清平乐(忆萝月、醉东风、清平乐令)
双调
例宜表达激切紧促的思想感情。
好事近(钓船笛、倚秋千、翠圆枝)
仙吕宫
声情拗峭挺劲,适宜表达“孤标耸立”和激越不平的情调。
忆少年(十二时)
忆秦娥(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玉交枝)
商调
【词牌共咏】延寿诗协|《临江仙》
【词牌共咏】延寿诗协|《临江仙》诗摘词选带你品味诗意人生临江仙词谱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例词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作品集锦荐稿:郁犁临江仙◎王立君临江仙·郁金香梦里游园曾见,今朝趋步成行。
红黄星点缀青坪。
瘦枝花一朵,列队数千重。
松柏擎天遮影,蜂蝶吻蕊牵情。
香涛缥渺似杯盛,诗思随汝醉,豪气共云腾。
◎郁犁临江仙·无题蓦逝光阴何据,忽来心事无凭。
爿爿黄叶已除名。
看开人几个,到老不能赢。
成事莫言孰重,为人留意谁轻。
襟怀宽广不蝇营。
清风随雨落,蹊径共山行。
◎冰心玉兰临江仙·春暮夏初山鸟啾啾啼晓,云烟袅袅萦桥。
轻盈杨絮漫天飘。
日光波里闪,雨气草中消。
垄上青禾恬静,花前彩蝶逍遥。
孩童戏水乐淘淘。
诗心春暮咏,画意夏初描。
◎张春生临江仙梦里甘霖忽降,醒来薄雾朦胧。
遥听古寺响晨钟。
昏鸦离老树,宿鸟捕新虫。
曾忆儿时玩伴,闲来垂钓桥东。
西瓜地里看长虹。
白天掏雀蛋,夜半做蝈笼。
◎沙漠绿洲临江仙·心境远望行云淡淡,聆听流水潺潺。
春来杨柳各相安,鸳鸯交颈戏,鸿雁绕群欢。
树摇因风起舞,船行舵手执帆。
披荆斩浪助波澜。
心阔谋远见,眼拙观尺宽。
◎大荒行吟临江仙·突病卧床感慨暴雨倾盆薄义,狂风横扫无情。
千刀万剐势之疼。
卧床昏绝似,几死一劫呈。
后悔平时心大,可怜病后人惊。
咬牙切齿作新声。
认真多锻炼,康泰度余生。
◎晴空一鹤临江仙·江边白桦林白桦携香风舞,轻舟戏浪云翻。
临江画卷入峰岚。
碧水浮桦影,幽草仰白颜。
寻梦林间踱步,怀思岸畔留连。
山花似锦醉流帆。
清风吹玉叶,雪浪浣明衫。
◎钱玺勇临江仙·驻村干部王锋速描乡野田间铺帐,白云绿水为屏。
临江仙钦定词谱
临江仙钦定词谱钦定词谱» 临江仙唐教坊曲名。
《花庵词选》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
宋柳永词注“仙吕调”,元高拭词注“南吕调”。
李煜词名《谢新恩》。
贺铸词有“人归落雁后”句,名《雁后归》。
韩淲词有“罗帐画屏新梦悄”句,名《画屏春》。
李清照词有“庭院深深深几许”句,名《庭院深深》。
系统共收录 11 体:和凝张泌牛希济(南唐)李煜顾夐徐昌图向子諲贺铸晏几道冯延巳王观临江仙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第一、二句俱六字两句,校张词减一字。
两结俱五字两句,校张词添一字。
宋晏几道、陈师道、陆游、史达祖、高观国、赵长卿、元詹正诸词俱本此填。
但前段第一句,如晏词之“旖旎仙花解语”、陈词之“曲巷閒街信马”、赵词之“春事犹余十日”、史词之“草脚轻回细腻”,后段第一句,如晏词之“沈水浓熏绣被”、赵词之“香淡无心浸酒”、陆词之“只道真情易写”、高词之“前度诗留醉袖”,第五字皆用仄声,与此小异。
又晏几道词后段第四、五句“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梦”字仄声,又与诸家小异。
谱内据之,其余即参向词。
↑折叠输入作品清空 | 载入例词 | 韵部检索中华新韵。
填词者必备:一文简明看遍你想要的词谱
填词者必备:一文简明看遍你想要的词谱按谱填词是件雅致的事,历来文人墨客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文字,至今读来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追怀经典在每个时代都能找到大批拥趸,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写诗填词,仿佛回到了以前以文会友的美好年代。
对于喜欢填词的人来说,有必要了解一下填词的必备工具“词谱”。
最早的词谱产生于明代。
在明代以前,当时的词人填词是根据前朝词人的作品,按照字句和声韵依样画瓢,最后就填成了自己的词。
比如你想填《卜算子》,就可以对照苏轼的《卜算子·驿外断桥边》,按照其中的字句声韵完成作品。
换言之,想填那个词牌,就背一首这个词牌的例词即可。
1.周瑛的《词学筌蹄》我们现在所知最早的词谱应算《词学筌蹄》。
明孝宗弘治七年(1494)周瑛、蒋华“选调为之谱”的《词学筌蹄》问世。
全书共8卷,收录177个词牌,选词353首。
正如书名所示,“筌”是捕鱼的工具,“蹄”是捕兔的工具,《词学筌蹄》的目的就是为填词者提供一个工具。
周瑛用圆(○)方(□)分别表示平仄,可惜书中存在大量诸如断句、漏字、漏句、误入的错误,再加上没有韵叶的说明和表示,所以影响不大。
2.张綖的《诗馀图谱》有明一代,以《诗馀图谱》命名的词谱有三本,作者分别是张綖、万惟檀和顾长发。
张綖(yán)(1487一1543),字世文,一字世昌,号南湖居士,江苏高邮人,明诗文家、词曲家。
正德八年(1513)举人。
曾官武昌通判、光州知州,后被劾罢职,归乡隐居。
张綖的《诗馀图谱》共3卷,卷一为小令,调六十四;卷二为中调,调四十九;卷三为长调,调三十六。
用黑白圈表示平仄,即平声用○,仄声用●,平而可用仄者用上白下黑的圆圈,仄而可用平者用上黑下白的圆圈。
将词按照字数多少划分为三类是明代顾从敬的创举,他在《类编草堂诗余》中说,五十八字以内的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
张綖沿用了顾氏的说法,另外,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婉约”“豪放”之说,就是张綖提出。
《临江仙》诗词原文及译文
《临江仙》诗词原文及译文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等。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临江仙》诗词原文及译文,希望大家喜欢。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译文] 长恨此身不归我有,何时能忘却逐利争名。
[出自] 北宋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①,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②,何时忘却营营③。
夜阑风静縠纹平④。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⑤。
[注释]①东坡:地名,在黄州。
苏轼曾盖房舍“雪堂”等五间在此居住因此地名“东坡”,苏轼遂自号“东坡居士”。
②此身非我有:报怨不能按自己的理想去生活。
③营营:来往匆忙,频繁的样子。
这里指为私利奔走操劳。
《庄子庚桑楚》:“无使汝思虑营营。
”④夜阑:夜深。
縠(hú)纹:形容水中细小的纹。
是一种绉纹的纱。
⑤江海寄馀生:指以后要隐居江湖。
【译文】夜间在东坡饮酒,醉后睡下,醒后又继续饮酒,直到大醉酩酊。
归来时时间已到三更。
家童酣然睡去,呼噜声大得象打雷。
怎么敲门也无人答应,只好拄着手仗,走到江边,静听长江奔流的壮阔声。
我常常怨恨,我自身没有自由,什么时候才能忘却名利,不再奔走在名利场面中?夜色渐渐深浓,江风渐渐消停,终于恢复平静。
我将驾着小舟悄然引退,度过余生。
【译文二】夜饮在东坡醒了又醉,归来时好像已是三更。
家童的鼾声有如雷鸣,反复敲门也没有回应,只好拄杖听那江水涛声。
长恨这身子不是我自己所有,何时才能忘却追逐功名!夜深风静波光粼粼。
真想乘上小船从此消逝,在江河湖海了却余生。
【评点】本篇为词人谪居黄州醉酒抒怀之作,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
词的上片写夜饮醉归情景,“夜饮东坡醒复醉”点明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自然就回家很晚了。
“归来仿佛三更”传神地勾勒词人醉眼蒙眬的醉态,表现纵饮的豪兴与诗人豪放旷达的心境。
末三句写的是词人到达家门口的情景,家童早已睡着,敲门不应,只能“倚杖听江声”。
(2)《唐宋词的押韵格式及叶韵》
(2)《唐宋词的押韵格式及叶韵》《唐宋词的押韵格式及叶韵》云君归纳整理并加入个人见解2009.4.7[说明]:如果觉得枯燥,可不看此文,填词时按词例即可。
但是,如果理解了词谱中“叶韵”含义,按词例填词时,可选用有异于词例中的韵,所受约束就大为减少。
[一]词谱中“叶韵”之含义1.“主韵”,指一首词或词中某一片的首句韵脚字之韵,或某次换韵之首个韵脚字之韵。
2.“叶韵”,“叶”读音为xíe,有“协”、“和”之意。
故又称作“协韵”、“谐韵”。
“叶韵”是相对于“主韵”而言的,“叶韵”须与对应之“主韵”在《词韵》中同韵部。
(词之“叶韵”,与诗/曲“叶韵”含义有所不同。
有关诗/曲“叶韵”本文不作探讨。
)[二]龙榆生《唐宋词格律》按词押韵格式分为5类:1.平韵格一首词从头至尾全是平声押韵。
此词牌有:《十六字令》、《浪淘沙》、《浣溪沙》、《临江仙》、《一剪梅》、《破阵子》、《行香子》、《风入松》、《水调歌头》、《望海潮》、《沁园春》等。
2.仄韵格一首词从头至尾全是仄声押韵格。
此类词牌有:《如梦令》、《生查子》、《卜算子》、《忆秦娥》、《蝶恋花》、《渔家傲》、《苏幕遮》、《青玉案》、《满江红》、《永遇乐》、《念奴娇》等。
3.平仄韵转换格一首词或词的一片先押平韵后押仄韵,或先押仄韵后押平韵。
平韵与仄韵无须同韵部,但平韵段内及仄韵段内须各自同韵部。
(标注符号含义:○平,●仄,⊙可平可仄,△平韵,▲仄韵,△叶平韵,▲叶仄韵。
)一首词先平韵后仄韵,以《南乡子》(欧阳炯)为例说明: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叶底纤纤抬素手。
●●○○○●▲,○○▲,●●○○○●▲。
(先是“中”、“红”平韵;然后是“后”、“豆”、“手”仄韵。
)上/下片先仄韵后平韵,以《菩萨蛮》(李白)为例说明: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
词牌简介
词是一种配合音乐的诗歌,是唐宋时代的乐府诗。
适应文化生活的需要,结合当时在音乐和诗歌上的发展而流行的词,它的前身是民间小调。
例如:《舍麦子》,《挫磓子》等,可能是反映农民生活的;《渔父引》,《拔桌子》等,可能是反映渔民生活的;《破阵子》,《怨胡天》,《怨黄沙》是反映军人生活的。
由此可见,词的来历和当时人们的生活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到了后来,慢慢地就没有什么密切的关系了。
然而词牌,就是指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
词牌与乐曲的关系,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⑴调同名异,也就是一调数名(其中一个是本名,其余皆为别名)。
如"念奴娇"是本名,"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等皆为别名;⑵调异名同,也就是几个调同名。
如"菩萨蛮"又名"子夜歌",而另外还有"子夜歌"的正调,完全与之不同;⑶调异句同,即有些词调字句全同,但谱入音乐时的腔调并不相同,不容混淆也。
如"解红"、"赤枣子"、"捣练子"三调,均为五句,两句三字,三句七字,排列全同,而且都是平声韵。
但每句的平仄安排却不尽相同,不能把它们视为同调;⑷调同句异,也就是一调数体。
一个词牌之下,有数种不同的词体,当然,其中有正格和别格(异体)之分.如"念奴娇",辛稼轩的"书东流村壁"为正格,苏东波"大江东去"则为别格。
详细的情况,可参考以下流行的词谱:⑴《白香词谱》[清]舒白香收100调⑵《唐宋词格律》龙榆生收150调⑶《汉语诗律学•词谱举要》王力收206调⑷《词律》[清]万树收825调,1670体⑸《词谱》[清]王奕清等收826调,2306体词牌数目,大约有八百七十多个(包括少数金、元词调),词的内容多数已与词牌的意义无关。
词牌《清平乐》——唐宋词格律(龙榆生)
词牌《清平乐》——唐宋词格律(龙榆⽣)
【清平乐、忆萝⽉、醉东风】
⼜名《忆萝⽉》、《醉东风》。
《宋史·乐志》⼊“⼤⽯调”,《⾦奁集》、《乐章集》并⼊“越调”。
《尊前集》载有李⽩词四⾸,恐不可信。
兹以李煜词为准。
四⼗六字,前⽚四仄韵,后⽚
三平韵。
【定格】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野花芳草,寂寞关⼭道。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中仄。
柳吐⾦丝莺语早,惆怅⾹闺暗⽼!
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
罗带悔结同⼼,独凭朱栏思深。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
梦觉半床斜⽉,⼩窗风触鸣琴。
当前例词:韦庄《清平乐(野花芳草)》返回词牌开头
格律说明
词牌格律与例词交错排列。
格律使⽤宋体字排印,例词使⽤楷体字排印。
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声);中:可平可仄。
逗号“,”和句号“。
”:表⽰句;顿号“、”:表⽰逗。
粗体字:表⽰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
另,平仄转换、平仄错叶格以不同颜
⾊区分韵部。
下划线:领格字。
『』: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词牌格律一览表
词牌格律一览表注:词牌格式中,凡括号内的或下有“·”号的均属可平可仄。
下面标有“△”符号的,代表韵脚。
注:点击表内各词牌名,可见各词牌范例供参考。
一、作诗(说明:律绝格式中所谓的“仄起”或“平起”,均以首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原因是第一字的平仄多为不限。
)五律仄起首句押韵⊙仄仄平平(韵)平平⊙仄平(韵)⊙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平(韵)⊙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仄⊙平仄平平⊙仄平(韵)⊙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平(韵)⊙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五律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平(韵)⊙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平(韵)⊙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平(韵)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平(韵)⊙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平(韵)五绝仄起首句押韵⊙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五绝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
(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七律仄起首句押韵⊙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七律平起首句押韵⊙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七绝仄起首句押韵⊙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
龙榆生唐宋词格律
龙榆生唐宋词格律
“龙榆生唐宋词格律”是一部古代诗歌语言学和文艺论著。
它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著作,主要论述词体文学及形式规则,从而影响了中国后世古典诗歌写作的语言特色和形式规律。
“龙榆生唐宋词格律”的作者叫龙榆生,字通学,号乐天,唐朝至宋代间的人士,他的诗文接受唐宋时期流行的文体,自然如泉,汪洋大观。
他著有许多著作,其中《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尤为重要,主要研究了当时词体文学及形式规则。
《龙榆生唐宋词格律》首先对古代词体及形式作了详细介绍,从五律至七律均有详细讲解,对当时诗歌写作形式有深入考察。
其次,龙榆生论述了词语的语法用法及表现方式,形成了词语写作的规则性。
其次,他提出了由语法、句法及语义共同构成的“红色三贴”,以及
由定式、设色及否定三部分组成的“三非概念”,便于当时或后世撰
写诗文时有科学的指导。
此外,龙榆生还介绍了各种隐喻手法,并阐释唐宋词中的诗情画意以及文体扩展,从而丰富了古代文学的表现手段。
他还分析诗歌中情景的抒发与表达方式,说明其写作中隐含的智性。
他极力提倡“词藻清新”,这对于古代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另外,龙榆生在《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中还对词诗中的节奏、行文及其结构作了深入研究,从而引发了许多学者的思考。
他的著作也是“言词艺术”和古代文体诗歌的开山之作,也影响了中国语言文学的发展。
由此可见,《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对中国古代诗歌写作及其文学形式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它不仅引领了古代文学的词语、语法及形式,更为古代文学提供了理论支撑,并影响了中国语言文学的发展史。
龙榆生的诗词全集
龙榆生,本名龙沐勋,字榆生,号忍寒。
江西万载县人。
著名学者,曾任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1966年11月18日,病逝于上海。
龙榆生的词学成就,与夏承焘、唐圭璋并称,是二十世纪最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龙榆生的诗词全集:《 鹧鸪天·和元遗山《薄命妾辞》 》《 望江南·兰成赋 》《石湖仙·为吷庵丈题所藏大鹤山人手书词卷 》《 小重山·赠徐佩珺 》《 月华清·丛桂铺金》《 浣溪沙·自笑平生为口忙 》《 念奴娇·庚辰初秋重游玄武湖 》《 百字令·岷峨毓秀》龙榆生资料大全龙榆生的诗词全集1. 古诗《 鹧鸪天·和元遗山《薄命妾辞》 》 - - 龙榆生 - - 冷雨凄风暗画楼。
惊飞海燕落南州。
山头黛共双眉蹙,陌上蓬飘两鬓秋。
情更苦,泪恒流。
年年赚得为花愁。
海棠容有轻阴护,尽自飘零也罢休。
2. 古诗《 望江南·兰成赋 》 - - 龙榆生 - -兰成赋,萧瑟动江关。
暗雨飘灯迷处所,春阳焕彩壮波澜。
鼓吹换人间。
3. 古诗《 石湖仙·为吷庵丈题所藏大鹤山人手书词卷 》 - - 龙榆生 - - 哀弦危柱。
祇抽茧春蚕,心事如许。
天纵一閒身,老江南、兰成解赋。
清寒能忍,那惯见、霜枫红舞。
酸楚。
剩绣囊、好护佳句。
神方漫教驻景,便知音、相逢旦暮。
称拂吟笺,省识深灯闻雨。
玉轸慵调,铁箫悽谱。
黯然怀古。
华表语。
湖山...4. 古诗《 小重山·赠徐佩珺 》 - - 龙榆生 - - 淮海维扬一俊人。
相期珍重苦吟身。
词田万顷待耕耘,熏风里,百卉自芳分。
回首忆彊村。
榻前双砚授,意殷殷。
韶光催我再传薪。
桐花风,何日遏行云。
...5. 古诗《 月华清·丛桂铺金 》 - - 龙榆生 - - 丛桂铺金,流萤浥露,几家帘幕先卷。
浴罢仙娥,过却素秋刚半。
记曾傍、故垒西边,又蓦见、画楼东畔。
斜眄。
爱腾光曼睩,恍盈春殿。
“临江仙”词牌简介及名篇欣赏
“临江仙”词牌简介及名篇欣赏“临江仙”词牌简介及名篇欣赏一、临江仙词牌简介临江仙,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
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等。
李煜词名《谢新恩》;贺铸词,有“人归落雁后”句,名《雁后归》;韩淲(biāo,1159—1224年,南宋诗人。
)词,有“罗帐画屏新梦悄”句,名《画屏春》;李清照词,有“庭院深深深几许”句,名《庭院深深》。
关于临江仙起源的说法颇多,敦煌曲子词有“岸阔临江底见沙。
东风吹柳向西斜。
春光催绽后园花。
莺啼燕语撩乱,争忍不思家。
每恨经年离别苦。
等闲抛弃生涯。
如今时世已参差。
不如归去。
归去也。
沈醉卧烟霞。
”,任二北据此谓辞意涉及临江,命名临江仙。
明董逢元辑《唐词纪》谓此调“多赋水媛江妃”故名。
黄升《花庵词选》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
注1:《花庵词选》,南宋黄升编。
全书二十卷,《花庵词选》书成于淳佑己酉,前十卷选唐宋诸贤之词,始于李白,终于北宋王昴,凡一百三十四家,附方外、闺秀各一卷;后十卷选中兴以来各词家之词,始于康与之,终于洪蚡,凡八十八家,附黄升自作词三十八首,共录词七百五十余首。
《钦定词谱》按:《临江仙》调,起于唐时,惟以前后段起句、结句辨体,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七字者,以和凝词为主,无别家可校。
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四字、五字者,以张泌词为主,而以牛希济词之起句用韵、李煜词之前后换韵、顾夐([xiòng],五代词人)词之结句添字类列。
其前后两起句俱六字、两结句俱五字者,以徐昌图词为主,而以向子諲词之第四句减字类列。
其前后两起句俱七字、两结句俱五字者,以贺铸词为主,而以晏几道词之第二句添字、冯延巳词之前后换韵、后段第四句减字、王观词之后段第四句减字类列。
临江仙为双调,都是平韵格,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等六种。
词牌与宫调声情
音节谐婉,可用来表达各种忧乐不同的思想感情。入南吕宫声情感叹幽怨,入大石调声情轻快活泼。
潇湘神
唐代潇湘间祭祀湘妃神曲,声情欢快活泼。
捣练子(深院月、夜如年、杵声奇、捣练子令)
双调
始作为思妇怀念征人之词。
浪淘沙(卖花声、过龙门)
歇指调、商调
音节谐婉,可用来表达各种忧乐不同的思想感情。多作激越凄壮之音。
双调
例宜表达激切紧促的思想感情。
好事近(钓船笛、倚秋千、翠圆枝)
仙吕宫
声情拗峭挺劲,适宜表达“孤标耸立”和激越不平的情调。
忆少年(十二时)
忆秦娥(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玉交枝)
商调
用入声韵,急迫怨抑。李白用以为闺怨词,但气象萧森,声情悲壮。
烛影摇红(忆故人、玉珥坠金环)
大石调
醉花阴
望江东
木兰花
林钟商调
注:因为表格复制粘贴走形,有的可能不确,我会跟进修正。如果大家看到有失误之处,请留言指正,以便更快使之完善。谢谢!
平仄韵递换,感情起伏。
西江月(步虚词、江月令、白蘋香、壶天晓)
中吕宫
醉翁操
正宫(黄钟宫)
渡江云(三犯渡江云)
小石调
曲玉管
大石调
哨遍
此体颇近散文。
戚氏
中吕调
荷叶杯
双调
诉衷情(一丝风)
越调
定西番
高平调
相见欢(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忆真妃)
激越凄怨。
上行杯
歇指调
声情活泼欢畅。
酒泉子
声韵铿锵
定风波(定风波令)
巫山一段云
双调
原咏巫山神女事。声情妩媚婉转。
采桑子(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丑奴儿)
临江仙[唐代词牌名]
临江仙[唐代词牌名]展开全文格一双调,五十四字。
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以和凝《临江仙·海棠香老春江晚》为代表。
此词上下片两结句俱七字,见《花间集》和词二首,唐宋元人无照此填者。
按和词别首上片起句“披袍窣地红宫锦”,“披”字平声,“窣”字仄声。
第二句“莺语时啭轻音”,“莺”字、“时”字俱平声,“语”字仄声。
下片起句“肌骨细匀红玉软”,“肌”字平声,“细”字仄声。
第三句“娇羞不肯入罗衾”,“不”字仄声。
结句“兰膏光里两情深”,“兰”字平声。
格二双调,五十八字。
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以张泌《临江仙·烟收湘渚秋江静》为代表。
此词上下片两结俱四字一句、五字一句。
按《花间集》顾夐、尹鹗、毛熙震词与此同,惟孙光宪词上片起句“暮雨凄凄深院闭”,与鹿虔扆词“金锁重门荒苑静”同。
宋欧阳修、蔡伸、赵彦端、张抡诸词本之。
又李煜词下片起句“春光镇在人空老”,宋柳永词本之,皆与此词平仄全异。
至平仄小异者,李煜词上下片第二句“蝶翻轻粉双飞”、“望残烟草低迷”,“蝶”字、“望”字俱仄声,“轻”字、“烟”字俱平声。
欧阳修词上片第三句“如今薄宦老天涯”,“如”字平声,“薄”字仄声。
孙光宪词下片第三句“不堪心绪正多端”,“不”字仄声,“心”字平声。
尹鹗词两结“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逡”字、“梧”字俱平声,“觉”字、“叶”字、“特”字、“点”字俱仄声。
格三双调,五十八字。
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以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为代表。
此词上下片第一、二句俱六字两句,校张词减一字。
两结俱五字两句,校张词添一字。
宋晏几道、陈师道、陆游、史达祖、高观国、赵长卿、元詹正诸词俱本此填。
但上片第一句,如晏词之“旖旎仙花解语”、陈词之“曲巷闲街信马”、赵词之“春事犹余十日”、史词之“草脚轻回细腻”,下片第一句,如晏词之“沈水浓熏绣被”、赵词之“香淡无心浸酒”、陆词之“只道真情易写”、高词之“前度诗留醉袖”,第五字皆用仄声,与此小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牌《临江仙》——唐宋词格律(龙榆生)
格二】例词:1: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2: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3:史达祖《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
上一首例词下一首例词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
中平中仄仄平平。
回头烟柳渐重重。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中平中仄仄平平。
酒醒人静奈愁浓。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当前例词: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返回词牌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