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风电是一种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的可再生能源。

风电发电的理论发电功率可以通过迎风面效应、能量损失和气密度来计算。

受阻电量则是通过考虑风轮转速和风机特性来确定。

以下是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和受阻电量的计算方法。

一、风电理论发电功率的计算方法:1.迎风面效应:风轮叶片迎风面的风速大于背风面的风速,这种差异导致了风轮叶片的扭转,进而驱动发电机发电。

迎风面效应可以通过风轮叶片的角度和二维气动力学系数来计算。

2.能量损失:风能转化为电能时会有一定的能量损失,主要包括机械传动和发电设备转换效率的损失。

机械传动损失可以通过考虑摩擦和机械振动来计算。

发电设备转换效率损失可以根据具体的发电设备来确定。

3.气密度:气密度是影响风电理论发电功率的重要因素。

气密度越大,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包含的能量也就越多。

气密度可以通过海拔高度和温度来计算,一般使用气压计和温度计等仪器进行测量。

二、风电受阻电量的计算方法:1.风轮转速:风轮转速是影响风电受阻电量的关键因素。

风轮转速与迎风面风速的大小和发电机输出电压的需求有关。

风速越大,风轮转速也就越快,从而增加受阻电量。

2.风机特性:风机特性是指风轮与风机发电机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功率曲线和电压曲线。

通过分析风机特性曲线,可以确定特定风速下的风电受阻电量。

需要注意的是,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和受阻电量是根据一定的理论模型和参数计算得出的,实际发电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风速变化、设备疲劳、运行维护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这些因素来进行准确的发电量预测和优化控制。

总结起来,风电理论发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包括迎风面效应、能量损失和气密度的考虑;而风电受阻电量的计算方法则主要考虑风轮转速和风机特性。

这些计算方法可用于对风电场的发电量进行初步估算和优化控制。

风电场理论发电量计算方法

风电场理论发电量计算方法

风电场理论发电量计算方法1.确定风能的潜在资源量:根据风能资源地区的风速数据,结合地形、气候等因素,确定风电场所具有的风能资源量。

通常采用最佳风速范围和频率分布函数来描述风能资源。

2.计算单个风轮的发电量:通常采用奥本海默公式来估算单个风轮的发电量。

奥本海默公式基于风轮面积、风速和特定的风轮功率曲线,通过计算功率曲线下的面积来估算风轮的平均发电量。

3. 考虑风电场中多个风轮的互相影响:在一个风电场中,多个风轮之间的布局和相互影响会对发电量产生影响。

采用模拟方法或者利用一些经验公式来考虑这种影响,如利用Jensen公式来考虑相邻风轮之间的流场相互干扰。

4.考虑风电场运行的时间:风速是一个时变的参数,需要考虑风电场发电量的时间分布。

可以利用历史风速数据或者模拟方法来计算风电场的发电量时间分布。

通常以年度平均发电量、季节性变化和每月或每日的特定发电量为指标。

5.考虑风电场设备可靠性和维护:风电场的设备可靠性和维护状况也会对发电量产生影响。

通常通过使用设备的可靠性数据,结合维护计划和停机原因来模拟风电场的发电量损失。

6.考虑电网接纳能力:风电场的发电量不仅与风资源相关,也与电网接纳能力相关。

风电场的发电量需要考虑电网调度和供电需求的要求,通过模拟或根据电网的容量来估算风电场的并网发电量。

7.评估风电场的经济性:最后,需要对风电场的发电量进行经济性评估。

通过计算发电量与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电价等因素的关系,来评估风电场的经济性和投资回报率。

总之,风电场理论发电量的计算方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和参数。

通过综合考虑风能资源、风轮特性、风电场布局和运行情况等因素,来估算风电场的理论发电量。

风力发电机功率计算公式

风力发电机功率计算公式

风力发电机功率计算公式风力发电机的功率计算公式可不是个简单的玩意儿,这玩意儿对于理解风力发电的效率和能力那可是相当重要。

咱先来说说这个公式到底是啥。

一般来说,风力发电机的功率 P 可以用下面这个公式来计算:P = 0.5 × ρ × A × V³ × Cp 。

这里面的ρ 是空气密度,A 是风轮扫掠面积,V 是风速,Cp 则是风能利用系数。

那这些个东西到底是啥意思呢?咱一个一个来瞅瞅。

空气密度ρ 呢,这就好比一群人挤在一个房间里,人越多就越挤,空气密度越大,风的“力量”也就相对越大。

空气密度会受到温度、压力和湿度这些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在大夏天特别闷热的时候,空气好像都变得“沉甸甸”的,这时候空气密度就可能会有点变化。

风轮扫掠面积 A 呢,想象一下一个大圆盘在风中转啊转,这个圆盘的大小就决定了它能“接住”多少风。

圆盘越大,能抓到的风就越多,产生的功率也就可能越大。

风速 V 就好理解多啦,风刮得越快,带来的能量自然就越大。

就像你骑自行车,顺风的时候风越大,你蹬起来就越省力,速度也能更快。

最后这个风能利用系数 Cp 有点复杂,它反映了风力发电机把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这可不是个固定不变的数,它受到风机的设计、叶片的形状和转速等好多因素的影响。

我记得有一次去一个风力发电场参观,那一个个巨大的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广阔的原野上,呼呼地转着,特别壮观。

当时我就特别好奇,这些大家伙到底能发多少电呢?工作人员就给我讲了这个功率计算公式,还带着我实地看了一些数据。

比如说,他们测到当时的风速是每秒 10 米,空气密度因为当地的气候条件大概是 1.2 千克每立方米,风机的风轮直径是 80 米。

然后通过计算,就能大概知道这台风机在当时的情况下能产生多少功率的电了。

不过,要准确计算风力发电机的功率可没那么简单。

实际情况中,还有好多因素会影响到最终的发电效果。

比如说风向的变化、风机的维护情况,甚至周围的地形和建筑物都会对风产生干扰。

计算风能发电功率的公式与实际应用示例

计算风能发电功率的公式与实际应用示例

风能公式
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

风能描述了利用风来发电的过程。

风力涡轮机将风中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决定了风能的总功率。

风力涡轮机将动能转换成机械能,其中机械能被转换成用作有用源的电力。

风能公式由下式给出:
P=功率,
ρ = 空气密度,
A = 叶片扫掠面积,由下式给出
其中r 是叶片的半径。

V = 风速。

实施例1
如果风速为20 m/s,叶片长度为50 m,则求风中的功率。

解决方案:
鉴于:
风速v=20m/s,
叶片长度l = 50 m,
空气密度ρ = 1.23 kg/m 。

该面积由下式给出:
A = π × 2500
= 7850 米
风力发电公式为:
P = 38622 瓦
实施例2
风力发电机的运行速度为10 m/s,叶片长度为20 m。

确定风力发电量。

解决方案:
鉴于:
风速v=10m/s,
叶片长度l = 20 m,
空气密度ρ = 1.23 kg/m 3 ,
区域,
= π × 400
= 1256
风力发电公式为:
= 0.5 × 1.23 × 1256 × 1000
P = 772440 W。

风电场理论发电量计算方法

风电场理论发电量计算方法

风电场理论发电量计算方法
风电场理论发电量计算主要利用风速序列中的风功率分布函数来估算风电场发电量,该函数代表不同风速下风轮发生的功率,风速序列越平稳,函数值越接近1。

几个关键参数:
(1)风速序列:根据不同类型的发电机组,首先要准确地获取相应类型机组的功率曲线及风机型号要求的最低风速(一般不小于4m/s),然后历史数据中的风速序列要与其相匹配或者仿真计算;
(2)风功率分布函数:根据设备型号计算相应的风功率分布函数;
(3)调度率:根据电网的调度要求以及机组的实际情况,求得机组的调度率;
(4)全年发电量:将风电场理论发电量与调度率相乘,即可得出风电场最终的发电量。

风电场电量计算公式

风电场电量计算公式

风电场电量计算公式单位:MWh1.关口表计量电量1)上网电量 251正向A总(A+)2)用网电量 251反向A总(A-)3)送网无功 251正向R总(R+)4)用网无功 251反向R总(R-)2.发电量:是指每台风力发电机发电量的总和。

1)表底读数 (312A+)+(313A+)+(314A+)+(315A+)+(316A+)+(317A+)2)日用量 (今日表底读数-昨天表底读数)*350*60*0.001(即*21)3)月累计今日日用量+昨天月累计4)年累计今日日用量+昨天年累计3.上网电量:风电场与电网的关口表计计量的风电场向电网输送的电能。

1)表底读数 251A+2)日用量 (今251A+)-(昨251A+)3)月累计今日日用量+昨天月累计4)年累计今日日用量+昨天年累计4.用网电量:风电场与电网的关口表计计量的电网向风电场输送—————————————————————————————————————————————————————的电能。

1)表底读数 251A-2)日用量 (今251A-)-(昨251A-)3)月累计今日日用量+昨天月用量4)年累计今日日用量+昨天年累计5.站用电量1)表底读数 361A+2)日用量 (今日表底读数-昨天表底读数)*350*20*0.001(即*7)3)月累计今日日累计+昨天月累计4)年累计今日日累计+昨天年累计注意:现在算出的单位是Mwh,运行日志上的单位是万kWh,要将算出的数小数点前移一位(如:427Mwh=42.7万kWh)*厂用电率:风电场生产和生活用电占全场发电量的百分比。

厂用电率=(厂用电量日值?发电量日值)×100=(0.161?20.02)×100*风电场的容量系数:是指在给定时间内该风电场发电量和风电场装机总容量的比值容量系数=发电量日值?(50×2×24)等效利用小时数也称作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电网实时平衡能力监视功能,规范日内市场环境下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等指标的统计分析,依据《风电场理论可发电量与弃风电量评估导则》(NB/T 31055-2014)、《风电场弃风电量计算办法(试行)》(办输电〔2012〕154号)、《风电受阻电量计算办法》(调水〔2012〕297号)的有关要求,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方法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各级电力调度机构和调管范围内并网风电场开展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统计计算工作。

第二章术语与定义第三条风电场发电功率指标包括理论发电功率和可用发电功率。

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指在当前风况下场内所有风机均可正常运行时能够发出的功率,其积分电量为理论发电量;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指考虑场内设备故障、缺陷或检修等原因引起受阻后能够发出的功率,其积分电量为可用发电量。

第四条风电场受阻电力分为场内受阻电力和场外受阻电力两部分:场内受阻电力指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与可用发电功率之差,其积分电量为场内受阻电量;场外受阻电力指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功率之差,其积分电量为场外受阻电量。

第五条全网理论发电功率指所有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之和;全网可用发电功率指风电场总可用发电功率与考虑断面约束的风电总受阻电力之差;可参与市场交易的风电富余电力指全网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功率之差。

第六条全网场内受阻电力指所有风电场场内受阻电力之和;全网断面受阻电力为因通道稳定极限、电网设备检修、电网故障等情况导致的风电受阻;全网调峰受阻电力指全网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功率之差。

第三章数据准备第七条计算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和受阻电力需准备的数据有:样板机型号及其数量、全场风机型号及其数量、样板机实时出力、全场风机状态信息、风机轮毂高度、风轮直径、风机经纬度坐标、风机风速-功率曲线、风电场区域地形地貌数据、测风塔经纬度坐标及其层高、实时测量风速和风向、机舱风速等。

第四章风电场理论功率计算方法第八条风电场理论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主要有三种方法:样板机法、测风塔外推法和机舱风速法。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电网实时平衡能力监视功能,规范日内市场环境下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等指标的统计分析,依据《风电场理论可发电量与弃风电量评估导则》(NB/T 31055-2014)、《风电场弃风电量计算办法(试行)》(办输电〔2012〕154号)、《风电受阻电量计算办法》(调水〔2012〕297号)的有关要求,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方法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各级电力调度机构和调管范围内并网风电场开展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统计计算工作。

第二章术语与定义第三条风电场发电功率指标包括理论发电功率和可用发电功率。

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指在当前风况下场内所有风机均可正常运行时能够发出的功率,其积分电量为理论发电量;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指考虑场内设备故障、缺陷或检修等原因引起受阻后能够发出的功率,其积分电量为可用发电量。

第四条风电场受阻电力分为场内受阻电力和场外受阻电力两部分:场内受阻电力指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与可用发电功率之差,其积分电量为场内受阻电量;场外受阻电力指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功率之差,其积分电量为场外受阻电量。

第五条全网理论发电功率指所有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之和;全网可用发电功率指风电场总可用发电功率与考虑断面约束的风电总受阻电力之差;可参与市场交易的风电富余电力指全网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功率之差。

第六条全网场内受阻电力指所有风电场场内受阻电力之和;全网断面受阻电力为因通道稳定极限、电网设备检修、电网故障等情况导致的风电受阻;全网调峰受阻电力指全网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功率之差。

第三章数据准备第七条计算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和受阻电力需准备的数据有:样板机型号及其数量、全场风机型号及其数量、样板机实时出力、全场风机状态信息、风机轮毂高度、风轮直径、风机经纬度坐标、风机风速-功率曲线、风电场区域地形地貌数据、测风塔经纬度坐标及其层高、实时测量风速和风向、机舱风速等。

第四章风电场理论功率计算方法第八条风电场理论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主要有三种方法:样板机法、测风塔外推法和机舱风速法。

10108.001风电场理论发电量计算方法

10108.001风电场理论发电量计算方法

I
Q/CRNE 10108.001—2013


本标准由华润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运营部标准化工作组提出。 本标准由运营部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运营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编写人:管理标准工作小组 本标准主要审核人:辛文达、翁廓、袁炜、张艳峰、沃仲磊、万井江、杨喜民、朱宏强、蔡松禹、 张民、李振豹 本标准审定人:刘日新 本标准批准人:张沈文
II
Q/CRNE 10108.001—2013
风电场理论发电量计算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电场理论发电量的评估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709-2002 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 GB/T 18710-2002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发改能源[2003]1403 号 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和评估技术规定 QX/T 74-2007 风电场气象观测及资料审核、订正技术规范 GB/T 18451.2-2003/IEC 61400-12:1998 风力发电机组 功率特性实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轮毂高度(风机) hub height (wind turbine) 从地面到风轮扫掠面中心的高度。 3.2 有功功率 active power 发电机发出电能中可转化为热能、光能、机械能或化学能,用于做功被消耗的部分,本规范简称功 率。 3.3 功率曲线 power curve 描绘风电机组有功功率输出与风速的函数关系图和表, 功率曲线包括设计功率曲线、 计算功率曲线。 3.4 风速 wind speed 空气微团的移动速度。根据测量时距的长短,包括瞬时风速、平均风速等,单位为米每秒(m/s) 。 3.5 风向 wind direction 风的来向,单位为度(° ) ,静风以C表示。 3.6 地形 terrain 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体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 3.7 复杂地形 complex terrain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电网实时平衡能力监视功能,规日市场环境下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等指标的统计分析,依据《风电场理论可发电量与弃风电量评估导则》(NB/T 31055-2014)、《风电场弃风电量计算办法(试行)》(办输电〔2012〕154号)、《风电受阻电量计算办法》(调水〔2012〕297号)的有关要求,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方法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各级电力调度机构和调管围并网风电场开展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统计计算工作。

第二章术语与定义第三条风电场发电功率指标包括理论发电功率和可用发电功率。

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指在当前风况下场所有风机均可正常运行时能够发出的功率,其积分电量为理论发电量;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指考虑场设备故障、缺陷或检修等原因引起受阻后能够发出的功率,其积分电量为可用发电量。

第四条风电场受阻电力分为场受阻电力和场外受阻电力两部分:场受阻电力指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与可用发电功率之差,其积分电量为场受阻电量;场外受阻电力指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功率之差,其积分电量为场外受阻电量。

第五条全网理论发电功率指所有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之和;全网可用发电功率指风电场总可用发电功率与考虑断面约束的风电总受阻电力之差;可参与市场交易的风电富余电力指全网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功率之差。

第六条全网场受阻电力指所有风电场场受阻电力之和;全网断面受阻电力为因通道稳定极限、电网设备检修、电网故障等情况导致的风电受阻;全网调峰受阻电力指全网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功率之差。

第三章数据准备第七条计算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和受阻电力需准备的数据有:样板机型号及其数量、全场风机型号及其数量、样板机实时出力、全场风机状态信息、风机轮毂高度、风轮直径、风机经纬度坐标、风机风速-功率曲线、风电场区域地形地貌数据、测风塔经纬度坐标及其层高、实时测量风速和风向、机舱风速等。

第四章风电场理论功率计算方法第八条风电场理论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主要有三种方法:样板机法、测风塔外推法和机舱风速法。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电网实时平衡能力监视功能,规范日内市场环境下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等指标的统计分析,依据《风电场理论可发电量与弃风电量评估导则》(NB/T 31055-2014)、《风电场弃风电量计算办法(试行)》(办输电〔2012〕154号)、《风电受阻电量计算办法》(调水〔2012〕297号)的有关要求,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方法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各级电力调度机构和调管范围内并网风电场开展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统计计算工作。

第二章术语与定义第三条风电场发电功率指标包括理论发电功率和可用发电功率。

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指在当前风况下场内所有风机均可正常运行时能够发出的功率,其积分电量为理论发电量;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指考虑场内设备故障、缺陷或检修等原因引起受阻后能够发出的功率,其积分电量为可用发电量。

第四条风电场受阻电力分为场内受阻电力和场外受阻电力两部分:场内受阻电力指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与可用发电功率之差,其积分电量为场内受阻电量;场外受阻电力指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功率之差,其积分电量为场外受阻电量。

第五条全网理论发电功率指所有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之和;全网可用发电功率指风电场总可用发电功率与考虑断面约束的风电总受阻电力之差;可参与市场交易的风电富余电力指全网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功率之差。

第六条全网场内受阻电力指所有风电场场内受阻电力之和;全网断面受阻电力为因通道稳定极限、电网设备检修、电网故障等情况导致的风电受阻;全网调峰受阻电力指全网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功率之差。

第三章数据准备第七条计算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和受阻电力需准备的数据有:样板机型号及其数量、全场风机型号及其数量、样板机实时出力、全场风机状态信息、风机轮毂高度、风轮直径、风机经纬度坐标、风机风速-功率曲线、风电场区域地形地貌数据、测风塔经纬度坐标及其层高、实时测量风速和风向、机舱风速等。

第四章风电场理论功率计算方法第八条风电场理论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主要有三种方法:样板机法、测风塔外推法和机舱风速法。

甘肃电网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统计管理办法---国家能源局-...

甘肃电网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统计管理办法---国家能源局-...

甘肃电网新能源场站理论功率与弃电量统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新能源(风电、光伏)场站调度运行基础数据管理,规范市场环境下新能源理论发电功率及弃风弃光电量等指标的统计分析,依据《新能源场站理论可发电量与弃风电量评估导则》(NB/T 31055—2014)、《新能源场站弃风电量计算办法(试行)》(办输电〔2012〕154号)、《光伏发电站功率预测系统技术要求》(NB/T 32011-2013)的有关规定,结合甘肃新能源发电运行与调度管理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甘肃电网各级电力调度机构及并网的各新能源电厂开展理论发电功率及弃电量统计工作。

第二章统计方法新能源场站和电网调度机构应按照本办法规定统计方法计算新能源理论功率、可用发电功率、弃电量、弃电率等指标。

第三条定义新能源场站理论发电功率指在当前自然气象资源状况下场站内所有发电设备均应正常运行时能够发出的最大电力。

电网理论发电功率指所有新能源场站理论发电功率之和。

新能源场站可用发电功率指在当前自然气象资源状况下剔除场内设备故障、缺陷或检修等原因造成的损失功率后的实际可发功率。

甘肃电网可用发电功率指考虑断面约束后的各新能源场站可用发电功率之和。

电网断面弃电功率指各新能源场站可用发电功率之和与电网可用发电功率之间的差值。

调峰弃电功率指电网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功率之差.各发电功率的时间积分值为相应电量,积分时间分辨率不小于5分钟。

第四条理论功率的修正场站理论功率应不大于装机容量,应不小于场站可用功率;场站可用功率应不大于开机容量,应不小于实际发电功率,非限电时段场站可用发电功率应等于实际发电功率,场站无发电能力时实际发电功率应为0。

第五条新能源弃电量新能源弃电量可划分为新能源场站自身原因造成的场内弃电量、电网因素造成的场外弃电量和公共社会原因造成的社会贡献弃电量三类。

场内弃电量:由于新能源场站所属发、输、变电设备故障、检修、停运等自身原因造成的损失电量。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电网实时平衡能力监视功能,规范日内市场环境下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等指标的统计分析,依据《风电场理论可发电量与弃风电量评估导则》(NB/T 31055-2014)、《风电场弃风电量计算办法(试行)》(办输电〔2012〕154号)、《风电受阻电量计算办法》(调水〔2012〕297号)的有关要求,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方法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各级电力调度机构和调管范围内并网风电场开展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统计计算工作。

第二章术语与定义第三条风电场发电功率指标包括理论发电功率和可用发电功率。

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指在当前风况下场内所有风机均可正常运行时能够发出的功率,其积分电量为理论发电量;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指考虑场内设备故障、缺陷或检修等原因引起受阻后能够发出的功率,其积分电量为可用发电量。

第四条风电场受阻电力分为场内受阻电力和场外受阻电力两部分:场内受阻电力指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与可用发电功率之差,其积分电量为场内受阻电量;场外受阻电力指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功率之差,其积分电量为场外受阻电量。

第五条全网理论发电功率指所有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之和;全网可用发电功率指风电场总可用发电功率与考虑断面约束的风电总受阻电力之差;可参与市场交易的风电富余电力指全网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功率之差。

第六条全网场内受阻电力指所有风电场场内受阻电力之和;全网断面受阻电力为因通道稳定极限、电网设备检修、电网故障等情况导致的风电受阻;全网调峰受阻电力指全网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功率之差。

第三章数据准备第七条计算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和受阻电力需准备的数据有:样板机型号及其数量、全场风机型号及其数量、样板机实时出力、全场风机状态信息、风机轮毂高度、风轮直径、风机经纬度坐标、风机风速-功率曲线、风电场区域地形地貌数据、测风塔经纬度坐标及其层高、实时测量风速和风向、机舱风速等。

第四章风电场理论功率计算方法第八条风电场理论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主要有三种方法:样板机法、测风塔外推法和机舱风速法。

风电场受限电量计算方法

风电场受限电量计算方法

风电场受限电量计算方法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风电场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重要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由于风电场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
其受限电量的计算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受限电量是指由于电网
容量限制或风力发电机容量限制而无法全部并网的电量。

在风电场受限电量的计算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风速、
风机容量、电网容量、负荷需求等。

一般来说,风电场受限电量的
计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风速数据分析,首先需要对风速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当地的
风能资源情况。

这包括对风速的频率分布、季节变化等进行统计和
分析。

2. 风机容量考虑,根据风机的额定容量和实际运行情况,确定
风电场的总装机容量。

3. 电网容量分析,对当地电网的容量进行评估,了解电网的最
大承载能力。

4. 负荷需求考虑,考虑当地的负荷需求情况,了解电力市场的
需求情况。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风电场的受限电量。

常见的方法包括概率分布法、模拟法、统计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
过对风速和负荷需求的统计分析,结合风机容量和电网容量的考虑,来确定风电场的受限电量。

另外,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方法也在不断涌现,如基于
人工智能的预测模型、智能优化算法等,可以更精确地预测风电场
的受限电量。

总之,风电场受限电量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
虑多种因素。

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合理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评估风电
场的受限电量,为风电场的规划和运行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计划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计划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计划一、引言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风电场中,轮毂上的风能可以通过风机转化为机械能,再经由发电机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电力的生产。

为了更好地利用风能,需要对风电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的计算方法,以便于风电场的规划和设计。

二、风电理论发电功率计算方法1.风力系数法风力系数是指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风电理论发电功率计算的重要参数。

根据空气密度、风速以及风机的参数,可以计算得到风力系数。

风电场的发电功率可以通过风力系数与空气密度、风速的乘积得出。

公式如下:P=0.5*ρ*A*Cp*V^3其中,P为发电功率,ρ为空气密度,A为叶片的扫面积,Cp为风力系数,V为风速。

2.水流动态系统法风电机组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可以看作是一个水动力学系统。

通过建立风电机组与环境的水流动态系统,可以计算得到风电机组的发电能力。

该方法考虑了地面和周围环境的地形、植被等因素对风能的阻挡作用,更准确地反映了风电场的实际情况。

三、受阻电量计算方法在风电场中,受阻电量是指由于外界阻挡因素而无法充分利用的风能量。

为了准确计算受阻电量,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阻挡因素包括地形、建筑物、周围环境等因素对风能流动的阻挡作用。

通过测量风速、风向以及环境因素,并建立风场模型,可以计算受阻电量。

2.风能损失率风能损失率是指受阻电量占总风能量的比例。

根据实际测量数据和风电场模型,可以计算得到风能损失率。

3.受阻电量计算受阻电量可以通过实际发电功率与理论发电功率之比来计算。

受阻电量的计算公式如下:L = (1 - P_actual / P_theoretical) * 100%其中,L为受阻电量,P_actual为实际发电功率,P_theoretical为理论发电功率。

通过测量实际发电功率和计算得到的理论发电功率,可以计算得到受阻电量的百分比。

风力发电计算公式及应用实列

风力发电计算公式及应用实列

利用风来发电的方法称为风能。

风中的动能通过风力涡轮机转化为机械能。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决定了风的全部功率。

风力涡轮机将动能转换为机械能,然后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将其用作能源。

风能公式P = 1/2ρAv3ρ = 密度(kg/m 3 )A = 扫掠面积(m 2 )v = 风速(米/秒)P = 功率(瓦)风能公式的推导质量为m、速度为v 的物体在恒定加速度下的动能等于将该物体从原始位置移动时所做的功W。

在力F作用下,静止到距离s,即E = W = Fs根据牛顿定律,我们有:F=马因此,E = mas (1)使用第三个运动方程:v 2 = u 2 + 2as我们得到:a = (v 2– u 2 )/2s由于物体的初速度为零,即u = 0 ,我们得到:a = v 2 /2s将其代入式(1),可得运动中质量的动能是:E = 1/2mv 2 (2)风中的功率由以下速率给出能量变化:P = dE/dt = 1/2v 2 dm/dt (3)质量流量由下式给出:dm/dt = ρAdx/dt距离的变化率由下式给出:dx/dt = v我们得到:dm/dt = ρAv因此,根据方程(3),功率可以为定义为:P = 1/2ρAv3示例问题问题1:如果风速为20 m/s,叶片长度为50 m,计算风中的功率。

解决方案:鉴于:风速v=20m/s,叶片长度l = 50 m,空气密度ρ = 1.23 kg/m。

面积由下式给出:A = πr2A = π × 2500= 7850 m2风力发电公式为:P = 1/2ρAV3P = 1/2 x (1.23) x (7850) x 20 3P = 38622 瓦问题2:风力发电机的叶片长度为20米,运行速度为每秒10米。

确定可用风力发电量。

解决方案:鉴于:风速v=10m/s,叶片长度l = 20 m,空气密度ρ = 1.23 kg/m3,面积, A = πr2= π × 400= 1256 米2风力发电公式为:P = 1/2ρAV3= 0.5×1.23×1256×1000P = 772440 W。

风电场典型指标释义及计算公式

风电场典型指标释义及计算公式

风电场典型指标释义及计算公式风电场是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设施,其建设和运行需要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和监测。

为了对风电场的运行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需要使用一些典型指标来衡量其性能和效益。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风电场典型指标的释义及其计算公式。

1. 发电量(Annual Energy Production, AEP)发电量是指风电场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电能总量,通常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计算公式为:AEP=P×H×C,其中P表示机组额定功率,H表示年平均利用小时数,C表示水电场容量利用率。

2. 容量因子(Capacity Factor)容量因子是指风电场实际发电量与其额定发电能力之比,其值介于0和1之间。

计算公式为:Capacity Factor = AEP / (P × H × 8760),其中8760表示一年的小时数。

3. 利用小时数(Load Factor)利用小时数是指风电场实际发电量与其额定发电能力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为:Load Factor = (AEP / (P × H × 8760)) × 100。

4. 可利用率(Availability)5. 故障率(Failure Rate)故障率是指风电场发电机组在一段时间内发生故障的频率,通常以每年每台机组发生故障次数来衡量。

计算公式为:Failure Rate = Total Failure Count / Total Running Time。

6.等效利用小时数(Equivalent Operating Hours)等效利用小时数是指风电场实际利用小时数与满负荷运行小时数之比,表示单位时间内的有效利用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为:Equivalent Operating Hours = (Total Operating Hours / Running Time) × 100。

国家电网公司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统计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国家电网公司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统计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统计评价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风电场调度运行基础数据管理,完善电网实时平衡能力监视功能,规范日内市场环境下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等指标的统计分析,依据《风电场理论可发电量与弃风电量评估导则》(NB/T 31055-2014)、《风电场弃风电量计算办法(试行)》(办输电〔2012〕154号)、《风电受阻电量计算办法》(调水〔2012〕297号)的有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各级电力调度机构对调管范围内的风电场开展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统计评价工作。

第二章术语与定义第三条风电场发电功率指标包括理论发电功率和可用发电功率。

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指在当前风况下场内所有风机均可正常运行时能够发出的功率,其积分电量为理论发电量;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指考虑场内设备故障、缺陷或检修等原因引起受阻后能够发出的功率,其积分电量为可用发电量。

第四条风电场受阻电力分为场内受阻电力和场外受阻电力两部分:场内受阻电力指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与可用发电功率之差,其积分电量为场内受阻电量;场外受阻电力指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功率之差,其积分电量为场外受阻电量。

第五条全网理论发电功率指所有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之和;全网可用发电功率指考虑断面约束的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之和;可参与市场交易的风电受阻电力指全网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功率之差。

第六条全网场内受阻电力指所有风电场场内受阻电力之和;全网断面受阻电力为所有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之和减去全网可用发电功率;全网调峰受阻电力指全网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功率之差,即可参与市场交易的风电受阻电力。

第七条理论发电功率、可用发电功率、受阻电力及受阻电量计算的主要方法包括样板风机法、机舱风速法、测风塔外推法。

电网调控机构和发电企业可根据需要,合理选择计算方法。

第八条本办法统计受阻电量时,以下几种情况不纳入统计:(一)并网调试阶段;(二)以临时方案接入系统;(三)并网技术条件不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整改期间;(四)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及政策,认定属于违反并网要求的相关事项,整改期间;(五)风电场(含送出线路)发生故障、缺陷和检修停电期间;(六)其它非电网原因造成的不应纳入受阻电量统计的情况,比如电网合理检修造成的受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方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电网实时平衡能力监视功能,规范日内市场环境下风电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等指标的统计分析,依据《风电场理论可发电量与弃风电量评估导则》(NB/T 31055-2014)、《风电场弃风电量计算办法(试行)》(办输电〔2012〕154号)、《风电受阻电量计算办法》(调水〔2012〕297号)的有关要求,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方法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各级电力调度机构和调管范围内并网风电场开展理论发电功率及受阻电量统计计算工作。

第二章术语与定义第三条风电场发电功率指标包括理论发电功率和可用发电功率。

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指在当前风况下场内所有风机均可正常运行时能够发出的功率,其积分电量为理论发电量;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指考虑场内设备故障、缺陷或检修等原因引起受阻后能够发出的功率,其积分电量为可用发电量。

第四条风电场受阻电力分为场内受阻电力和场外受阻电力两部分:场内受阻电力指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与可用发电功率之差,其积分电量为场内受阻电量;场外受阻电力指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功率之差,其积分电量为场外受阻电量。

第五条全网理论发电功率指所有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之和;全网可用发电功率指风电场总可用发电功率与考虑断面约束的风电总受阻电力之差;可参与市场交易的风电富余电力指全网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功率之差。

第六条全网场内受阻电力指所有风电场场内受阻电力之和;全网断面受阻电力为因通道稳定极限、电网设备检修、电网故障等情况导致的风电受阻;全网调峰受阻电力指全网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功率之差。

第三章数据准备第七条计算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和受阻电力需准备的数据有:样板机型号及其数量、全场风机型号及其数量、样板机实时出力、全场风机状态信息、风机轮毂高度、风轮直径、风机经纬度坐标、风机风速-功率曲线、风电场区域地形地貌数据、测风塔经纬度坐标及其层高、实时测量风速和风向、机舱风速等。

第四章风电场理论功率计算方法第八条风电场理论功率及受阻电量计算主要有三种方法:样板机法、测风塔外推法和机舱风速法。

风电场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一种或多种计算方法。

第九条 样板机法是在选定样板机基础上,建立样板机出力与全场出力之间的映射模型,获得全场理论发电功率。

按如下方式计算:,,11k M Kk j j k mk m k N P p M ===⋅∑∑ ,,11k M Kk j j k mk m k N P p M ==''=⋅∑∑ 式中,P j 为风电场j 理论发电功率,j P '为风电场j 可用发电功率,k 为风机型号编号,K 为风机型号数量,M k 为型号k 风机的样板机数量,N k 为型号k 风机的全场总数量,k N '为型号k 风机的开机运行总数量,,,j k m p 为风电场j 型号k 风机第m 台样板机的实际功率。

第十条 测风塔外推法是在测风塔优化选址基础上,根据风电场所处区域的地形、地貌,采用微观气象学、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将测风塔风速、风向推算至风电场内每台风机轮毂高度处的风速、风向,并通过风速-功率曲线将其转化为单机理论发电功率,进而获得全场理论发电功率。

按如下方式计算:(1)将测风塔风速外推至每台风机轮毂高度处的风速、风向,推算方法详见附录A 。

(2)采用经过试验验证的风速-功率曲线或拟合的风速-功率曲线将风机轮毂高度处的风速转化为风机理论发电功率。

风速-功率曲线确定方法详见附录B 。

(3)单机理论发电功率加和获得全场理论发电功率:,1M j j mm P p ==∑(4)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为:式中,P j 为风电场j 理论发电功率,j P '为风电场j 可用发电功率,M 为全场风机台数,M '为非限电停运的风机台数,,j m p 为风电场j 第m 台风机的理论发电功率。

第十一条 机舱风速法是采用拟合的风速-功率曲线将风机机舱实测风速转化为单机理论发电功率,进而获得全场理论发电功率。

按如下方式计算:(1)采用机舱平均风速和单机平均功率拟合的风速-功率曲线,将机舱风速转化为风机理论发电功率,j m p 。

风速-功率曲线拟合方法见附录B 。

(2)单机理论发电功率加和获得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1M j j mm P p ==∑(3)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1M M j j m m P p '-='=∑式中,P j 为风电场j 理论发电功率,j P '为风电场j 可用,1M M j j m m P p '-='=∑发电功率,M 为全场风机台数,M '为非限电停运的风机台数,,j m p 为风电场j 第m 台风机的理论发电功率。

第五章 风电场受阻电量计算方法第十二条 风电场场内和场外受阻电量按如下方式计算 风电场场内受阻电量:,,,1()n I j j i j i i E t P P ='=∆⋅-∑风电场场外受阻电量:,,,1()n O j j i j i i E t P T ='=∆⋅-∑式中,,I j E 为风电场j 场内受阻电量,,O j E 为风电场j 场外受阻电量,,j i P 为i 时刻风电场j 理论发电功率,,j i P '为i 时刻风电场j 可用发电功率,,j i T 为i 时刻风电场j 实发功率,n 为统计时段内样本数量,t ∆为时间分辨率。

第六章 全网理论发电功率计算方法第十三条 全网理论发电功率通过网内所有并网风电场的理论发电功率加和获得:1N jj P P ==∑式中,P 为全网理论发电功率,P j 为风电场j 的理论发电功率,N 为网内所有并网风电场的数量。

第十四条 全网可用发电功率是在网内所有并网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加和的基础上,考虑断面约束后的可用发电功率。

全网可用发电功率计算方法如下:(1)按照断面约束将所有风电场分为不同的风电场群,共计S 个风电场群,计算每个风电场群的可用发电功率:式中,s R 为风电场群s (s =1,2,…S )的可用发电功率,s Θ为风电场群s 中所有风电场的集合,P L ,s 为风电场群s 对应约束断面的限值,L s 、G s 分别为该约束断面下的当前负荷和其它电源实际出力,j P '为风电场j 可用发电功率。

不受断面约束的风电场群P L ,s 取值无穷大。

(2)多级嵌套断面中,根据下级断面风电场群的可用发电功率修正上一级断面风电场群的可用发电功率,若存在多个下级断面则进行合并,一直计算到最上级约束断面对应风电场群的可用发电功率。

式中,s R '为上一级断面对应风电场群s '的可用发电功率,L s '、G s '分别为上一级断面下的负荷和其它电源出力,含所有下级断面的负荷和其它电源出力。

(3)除最上级断面外,剔除嵌套断面中其余断面对应的风电场群,则风电场群个数变为S ',计算全网可用发电功率:式中,P '为全网可用发电功率,s R 为风电场群s 的可用发电功率。

断面约束和风电场群划分随着运行方式的改变而变化。

第七章 全网受阻电量计算方法第十五条 全网场内受阻电力通过网内所有并网风电场场内受阻电力累加获得:1()N I j j j P P P ='∆=-∑全网场内受阻电量通过全网场内受阻电力积分获得:,,11N n I I j I ij i E E t P ====∆⋅∆∑∑式中,I P ∆为全网场内受阻电力,I E 为全网场内受阻电量,,I j E 为风电场j 场内受阻电量,n 为统计时段内的样本数量,t∆为时间分辨率,N 为网内并网风电场个数。

第十六条 全网断面受阻电力通过所有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之和减去全网可用发电功率获得:1N G j j P P P =''∆=-∑全网断面受阻电量通过全网断面受阻电力积分获得:,1n G G ii E t P ==∆⋅∆∑式中,G P ∆为全网断面受阻电力,,G i P ∆为第i 时刻的全网断面受阻电力,G E 为全网断面受阻电量,n 为统计时段内的样本数量,t ∆为时间分辨率。

第十七条 全网调峰受阻电力为全网可用发电功率与实发电力之差:N S jj P P T '∆=-∑全网调峰受阻电量通过全网调峰受阻电力积分获得:,1nS S i i E t P ==∆⋅∆∑式中,S P ∆为全网调峰受阻电力,,S i P ∆为第i 时刻的全网调峰受阻电力,S E 为全网调峰受阻电量,j T 为风电场j 实发功率,n 为统计时段内的样本数量,t ∆为时间分辨率,N 为网内并网风电场个数。

第八章 附则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国家电力调控中心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测风数据的外推综合考虑风电场所处区域的地形、粗糙度变化情况,结合风电场布局,建立风电场数字化模型;采用微观气象学理论或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将测风塔风速外推至每台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处,建立各风向扇区的风速转化函数:12(,,,,)n V f V k k k L 测风塔外推 (A.1)式中: V 外推——由测风塔外推至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处的风速;V 测风塔——测风塔实测风速;12,,,n k k k L ——影响因子(地形、粗糙度、尾流效应等);f ——转化函数。

风速-功率曲线的确定对于经过认证机构测试的功率曲线,可根据实测空气密度进行校正;无法提供测试功率曲线的机型,需根据风电机组机舱风速及单机功率进行拟合。

B.1 空气密度空气密度可根据实测气温及气压计算得到,平均空气密度可根据逐5min 空气密度平均得到:5min 5min 5min B RT ρ=(B.1) 11Ni i Nρρ==∑ (B.2) 式中: 5min ρ——5min 平均空气密度;5min B ——5min 平均气压;R ——气体常数287.05(J/kg.K );5min T ——5min 平均气温;N ——样本个数;ρ——平均密度。

B.2 功率曲线的校正若风电机组的功率曲线经过实验验证,且实测空气密度在1.225kg/m 3±0.05kg/m 3范围内,功率曲线无需校正;若在此范围以外,则功率曲线需根据以下方法进行校正。

B.2.1 对于失速控制、具有恒定桨矩和转速的风力发电机组,校正功率曲线可利用公式B.3计算:0P P ρρ=•0校正(B.3) B.2.2 对于功率自动控制的风电机组,校正功率曲线可利用公式4计算:130V V ρρ⎛⎫= ⎪⎝⎭0校正(B.4) 式中: P 校正——折算后的功率;0P ——折算前的功率;0ρ——标准空气密度(1.225kg/m3);0V ——折算前的风速;11V 校正——折算后的风速;ρ——实测平均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