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粕+棕榈油价格的季节性特点(深度好文)
棕榈油季节性分析
![棕榈油季节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e927dd3968011ca20091c2.png)
棕榈油期货价格的季节性走势特征分析(2013-12—12 16:17:19)1、用途: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以食用为主,约占总消费量的70%左右.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工业煎炸油,大量地用于薯条、膨化食品和方便面的生产过程中。
工业用途占总消费量的比重相对较小(20%左右),主要用于制造肥皂、硬脂酸及甘油。
生物燃料成为了未来的新增长点。
2、生产东南亚是最大产区,其中印尼和马来西亚是全球最主要的棕榈油生产国,2007/2008年度,两国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44.2%和42。
7%,占绝对主导地位。
目前在世界油脂贸易领域,棕榈油通常引导着大豆油,在出口市场上处于领导地位.3、消费消费量超过100万吨的主要消费国有中国、印尼、欧盟、印度、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这些国家的消费量占全球消费总量的60%,其中,中国是第一消费大国,2007/2008年度,占全球的13。
7%。
中国、印度、欧盟和巴基斯坦是全球进口量最大的前四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一直是世界第一大进口国,年进口量超过500万吨。
我国进口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66%)和印尼(33%)。
4、棕榈油的季节性:我国消费以食用消费为主,其中24度精炼棕榈油为主要品种,占据的市场份额在60%以上。
由于棕榈油的熔点比较高,因此其消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夏季消费量比较大,冬季较小.以往年份里,棕榈油消费具有一定季节性,一般夏季消费量比较大,冬季较少,这主要是因为棕榈油熔点高,在冬季容易凝结,不易于搀兑,因此出现夏旺冬淡状况。
但近几年来随着棕榈油分提技术的快速发展,更低熔点的棕榈油开始进入冬季消费市场。
5、价格的影响因素:产量:马来西亚和印尼两个国家的产量库存:由于棕榈油具有不易长期保存的特点,一旦库存增加,价格往往会迅速走低。
需求:棕榈油在我国是仅次于豆油的第二大植物油品种,占国内植物油消费总量的20%以上.随着在生物柴油领域的消费扩张以及对其他植物油食用消费的替代增长,棕榈油的需求扩张更加迅速,必然会对其价格产生巨大影响。
2022年行业分析3月菜籽菜粕价格走势分析
![2022年行业分析3月菜籽菜粕价格走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fc090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f.png)
3月菜籽菜粕价格走势分析3月份菜籽类期货走势近强远弱格局非常明显,这主要是由于5月合约接近油菜籽新作上市,近月菜籽类品种因供应不足走强,而远月合约因届时供应充分,消失相对弱势便不足为奇。
对于后市,照旧将连续近强远弱的走势,活跃品种RM1309可在2350元/吨四周做多,目标2500元/吨,止损2300元/吨。
一、市场行情回顾(一)期货方面就菜籽类指数来看,3月菜籽类期货行情整体呈现弱势:菜籽指数呈现弱势盘整,上下两难;菜粕指数破位下跌后消失平台震荡,详细到各合约上则消失明显的近强远弱;菜油指数则整体消失N形走势,合约上也消失近月强于远月的格局。
之所以消失这种状况,这主要是由于菜籽收储政策将于5月出台的预期支撑菜籽期价,而菜籽新作上市之前菜籽供应不足导致下游菜粕菜油近月合约走强,远月合约则由于9月供应充分同时棉籽类新作将上市两方面消息的冲击之下呈现明显的弱势。
外盘方面,受加拿大陈季油菜籽供应吃紧,下游需求稳定的影响,ICE油菜籽走势明显强于内盘,截至3月28日收盘,ICE油菜籽月涨幅为2.08%。
对比国内菜籽类表现,截至3月28日,油菜籽1309合约报5289元/吨,月跌幅为0.30%,菜籽粕1309合约报2388元/吨,月跌幅为3.94%,菜籽油1309合约报9748元/吨,月涨幅0.37%,三个品种的走势分化明显。
(二)现货方面整体看,3月份国内菜籽类现货价格基本平稳,油菜籽的报价波动范围在100元/吨左右,菜籽油的报价波动范围在100-200元/吨,菜籽粕的报价再度消失肯定幅度的上涨,均涨幅超过100元/吨。
截止2月28日,国内主产区油厂油菜籽收购价大多处于5000-5300元/吨,四级菜油报价在10600-11000元/吨,菜粕报价约在2650-2700元/吨,成交看,油菜籽市场货源量偏紧,部分地区有价无市;菜籽油货源充分,但交易稀疏;菜籽粕货源甚少,惜售心情明显。
二、影响因素分析(一)国内货币政策分析数据显示,2022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
菜粕价格周期图分析报告
![菜粕价格周期图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d065cc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4.png)
菜粕价格周期图分析报告近年来,菜粕作为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为养殖业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
菜粕价格的波动对于养殖企业和相关产业链的参与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次报告将对菜粕价格的周期性变化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一、菜粕价格周期图分析概述菜粕价格涨跌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受到供需关系、季节性因素、政策调控等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
本次分析将通过绘制菜粕价格周期图,以观察价格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二、菜粕价格周期图分析结果1. 长期趋势:菜粕价格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波动周期,具有明显的上升和下降趋势。
一般来说,上升期的时间较为短暂,而下降期的时间较为持久和缓慢。
2. 季节性波动:菜粕价格的季节性波动主要受到农产品种植和生长季节的影响。
在每年收割季节之后,大量的菜籽进入市场,并经过加工后形成菜粕。
因此,在菜粕的供应量增加的情况下,价格会相应下降;而在供应量减少的情况下,价格会相应上涨。
3. 宏观经济变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也会对菜粕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经济的好转会带动养殖业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从而拉高菜粕的价格。
反之,经济的下行压力会导致养殖业的不景气和需求的减少,进而影响菜粕价格的走势。
4. 地缘政治因素:地缘政治因素通常产生间接的影响,如战争、自然灾害、贸易壁垒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农产品供应量的变化和运输成本的增加,从而对菜粕价格形成一定的压力。
5. 政策调控:政府对菜粕价格进行的市场调控措施也会对价格的波动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税收政策、进出口限制等都会对市场供求关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进而对价格形成一定的制约。
三、菜粕价格周期图分析结论通过对菜粕价格周期图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菜粕价格具有较强的周期性波动特征,需求供应关系是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2. 季节性因素也是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季节直接影响着菜粕的供应量。
3. 宏观经济形势和地缘政治因素对于菜粕价格的波动具有一定的间接影响。
完整梳理棕榈油P,豆油Y和菜油OI的关联性以及季节性规律
![完整梳理棕榈油P,豆油Y和菜油OI的关联性以及季节性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c01267d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76.png)
完整梳理棕榈油P,⾖油Y和菜油OI的关联性以及季节性规律这个油脂板块的核⼼就是棕榈油,⾖油和菜油。
前两个⾪属于⼤连商品交易所,菜油⾪属于郑州商品交易所。
1.⾖油与棕榈油 ⾖油与棕榈油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多,⽽且棕榈油的主要作⽤之⼀就是替代⾖油。
⾖油的消费⽐较稳定,棕榈油的消费除了稳定的⾷品需求之外,另外⼀部分需求来⾃天⽓温度⾼的时候替代⾖油,也就是现货市场上的掺兑。
从⾖油与棕榈油的价格⾛势来看,当棕榈油⼤量替代⾖油的时候,两者的相关性最⾼。
从5⽉到10⽉,⾖油与棕榈油价差⼀般在500元~1000元之间,其价差变化⼀般遵循1000元~500元~1000元的⾛势,先⼤再⼩后⼤。
从套利的⾓度看,这个时间段是⽐较好的操作机会,当价差超过500元~1000元这个区间,或者变化周期与历史周期相背的时候扑捉套利机会。
在这个时间段以外,由于棕榈油替代⾖油数量减少,两者相关性减弱,套利的可变性较⼤。
2.⾖油与菜籽油 菜籽油也是从5⽉开始⼤量上市,再加上北⽅的春油菜,消费季节可持续到春节之后。
由于菜籽油的价格⼀般⾼于⾖油,所以在消费上应该说是⾖油替代菜籽油。
⾖油与菜籽油的价差⽐较稳定,⼀般在-150元~-500元之间,全年任何时候都可以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菜籽油供应具有不连续性,抛空菜籽油会⾯临逼仓风险,尤其是春节以后新菜籽油上市以前的合约,所以进⾏⾖油和菜籽油套利操作的时候应尽量避开上述时间段。
3.棕榈油与菜籽油 这两个品种本⾝相关性不⾼,再加上有⾖油作为缓冲,套利机会较少。
由以上套利模式可以发现这三种油脂存在下列关系: 第⼀,⾖油在三种油脂中与其他两种油脂相关性最⾼。
第⼆,⾖油与棕榈油、菜籽油价差均呈现季节性变化。
从5⽉到10⽉,由于菜籽⼤量上市,油脂供应充分,此时⾖油与菜籽油、棕榈油价差最⼩。
从10⽉到春节期间,⾖油与菜籽油、棕榈油价差开始拉⼤;春节之后,⾖油与菜籽油、棕榈油价差开始缩⼩。
第三,相对于⾖油和棕榈油的国际化影响⽽⾔,菜籽油价格更具有独⽴性。
棕榈油期货季节性规律 棕榈油季节性特点是什么
![棕榈油期货季节性规律 棕榈油季节性特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1d356c7d0d233d4b14e6993.png)
棕榈油期货季节性规律棕榈油季节性特点是什么由于商品的供需层面存在着某些季节性变化特点,即随着季节的转换商品供给或需求的增减趋势相对固定,这些商品的价格也因此带有季节性波动特性,我们将这种波动特性称为季节性波动规律。
就农产品而言,供给和需求各自的季节性规律决定了价格波动的季节性规律,尤其是供给或需求的季节性强弱差异明显,价格的季节性也相对突出。
1. 棕榈油供给季节性特征棕榈属多年生植物,其棕榈果产量深受天气的影响,气候的多少雨、气温的异常高低等都会对其造成影响。
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为棕榈油主要生产国,两者共占全球棕油产量的86%以上。
马来西亚棕榈油的产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通常每年4-10月是增产季,在增产期间,棕榈油价格易跌难涨,而11月至次年2月是减产季,棕榈油价格随之止跌反弹。
小的调整方面,每年的五月到八月之间马棕产量都会有个小的回调,回调过后就会爬升至一年的最高点,一般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通常在10月见顶回落。
2. 棕榈油需求季节性特征按照熔点来看,我国棕榈油进口目前以不超过24℃精炼棕榈液油为主。
我国棕榈油的消费以食用为主,其中24度精炼棕榈油为主要品种,占据的市场份额在60%以上。
每年对食用精炼棕榈油的需求量占进口的绝大部分,我国每月的棕榈油消费量约为40万吨。
由于棕榈油的熔点比较高,在冬季容易凝结不易于搀兑,消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但近几年来随着棕榈油分提技术的快速发展,更低熔点的棕榈油开始进入冬季消费市场。
从时间来看,10月份之后是我国油脂消费的季节性旺季,夏季是我国油脂消费淡季。
消费的季节性直接表现为进口量的季节性,从2012年-2017年的情况看,国庆节、春节前因节日备货进口量较大,即7-9月、11-12月进口放量,提振棕榈油价格,而1-6月进口量较小,棕榈油价格回落。
库存方面,因为10月份之后正是我国油脂消费的季节性旺季,棕榈油消费增加,四季度港口库存逐渐减少,达到全年低位,对棕榈油价格有较强的支撑。
棕榈油的现货价格
![棕榈油的现货价格](https://img.taocdn.com/s3/m/e3063a0dcaaedd3383c4d3f5.png)
棕榈油的现货价格影响棕榈油供求关系的因素较多,国际贸易形势、国际能源价格、汇率、豆油和菜籽油等相关替代品的价格都会导致棕榈油价格变化,这使得棕榈油价格波动频繁、剧烈。
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国内棕榈油由3390元/吨上涨到6307元/吨,涨幅达86%;此后从2004年3月的6293元/吨下跌至2005年2月的4195元/吨,跌幅达33%;经过1年多的盘整之后,从2006年4月开始上涨,2007年4月价格为6600元/吨,上涨了57%。
图16:2001-2007年国内棕榈油价格走势在植物油品种中,豆油与菜籽油的价格变化高度相关,而棕榈油与豆油、菜籽油价格变化的相关性则要低很多。
2003-2006年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棕榈油与豆油的价格变化相关系数为0.728,与菜籽油的相关系数为0.725,而豆油与菜籽油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53。
从价差来看,2003-2006年,棕榈油与豆油价差变动区间为-450元~-2000元/吨,与菜籽油价差变动区间为-550元~-2350元/吨,而豆油与菜籽油之间的价差变动区间仅为-130元~450元/吨。
图17:2003-2006年我国三大植物油品种现货价格走势七、国内棕榈油现货中远期交易情况国内棕榈油生产、贸易、消费企业众多,流通环节发达,现货市场中不仅通过传统方式开展交易,而且依托互联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电子化交易,包括B2B模式,网上招标、拍卖,中远期仓单交易等,其中上海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原上海中昊油籽商务有限公司)开展的棕榈油中远期交易采取电子化仓单的形式,并充分借鉴了期货市场的交易、交割、结算制度,为开展棕榈油期货交易打下了一定的市场基础。
(一)上海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概况上海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原上海中昊油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在上海中昊油籽交易市场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是全国第一家依托油籽系列产品的现货批发市场,交易品种包括棕榈油、豆油、菜籽油、油菜籽、菜籽粕等。
大豆、豆粕、菜粕价格的季节性走势规律
![大豆、豆粕、菜粕价格的季节性走势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9912bcc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8.png)
⼤⾖、⾖粕、菜粕价格的季节性⾛势规律作者---新微博:期货_操作⼿(原微博 '期货操作⼿' 已被封杀)微信公众平台:京城操盘⼿;ID:jingchengcaopanshou----------------------------------------------------------------------季节性⽣产的产品特点是:其产量、价格及其期货价格都将随着季节的变化⽽变化。
⼀般性规律是,不管是现货价格还是期货价格,在收获季节,其价格都将下降;⽽在消费季节,其价格都会上升。
⼀、⾖粕季节性波动规律⾖粕上市⾄今,先后经历2 轮⼤涨和4 轮⼩涨,并且在每个⼤的趋势中,也存在较多的⼩的波动,表现出了⼀些季节性的特征。
⾖粕是国内禽畜的主要饲料,禽畜存栏、补栏情况关系到⾖粕的消费情况,从禽畜的补栏情况来看:春节过后⼀个⽉(2—3 ⽉)是畜禽存栏量较低的时期,需求量较低,⽽⼀般情况下,⾖粕价格在第⼀季度出现全年低点。
3—4 ⽉随着⽓温的回升,国内畜禽补栏量开始增加,对⾖粕的需求也开始回升,⾖粕价格从全年低点开始回升。
8、9、10 ⽉份是我国⽣猪养殖的补栏季节,主要为春节的出栏做准备。
因此,4 到10 ⽉随着饲料需求的回升,⾖粕价格也逐渐攀升,进⼊全年的上⾏通道。
10 ⽉以后,随着国内⼤⾖和美国⼤⾖的上市,国内压榨进⼊⾼潮,国内⾖粕供应增加,但需求开始逐步下降,⾖粕价格也随之回落。
所以,如果从消费季节性判断各⽉份价格的强弱的话5、7、8、9 ⽉份价格要强于11、12、1、3 ⽉份价格,反映在期货上可以认为5、7、8、9 ⽉份相对11、12、1、3 ⽉份较强。
⼆、菜粕的季节性规律受我国菜籽粕季节性⽣产以及菜籽粕饲料消费旺季和淡季明显的影响,我国菜籽粕价格呈现季节性波动规律:每年2—4⽉份,国产菜籽粕库存量较少,⽔产养殖开始增加,菜籽粕价格⼀般会出现上涨。
5—8⽉份,国产油菜籽开始集中上市,菜籽粕新增供给量⼤幅增加,国内菜籽粕价格常常出现下跌,在新季菜籽粕供应能⼒最强的6—7⽉价格往往跌⾄年内低点。
菜籽菜粕价格影响因素全面解析产业链人士必熟读
![菜籽菜粕价格影响因素全面解析产业链人士必熟读](https://img.taocdn.com/s3/m/73e57a0bfab069dc51220179.png)
菜籽菜粕价钱影响要素全面分析,家产链人士必熟读导读:因为菜籽菜粕品种代替性强,入口依存度渐渐提升,近来几年,影响我国菜籽菜粕价钱的因平日趋增加。
跟着我国农业栽种构造调整,国内菜籽栽种面积和菜粕产量改动不停增大,菜籽菜粕价钱也出现较大颠簸。
再者,因为我国油脂供应量增幅向来较低,致使我国油脂油料入口依存度提升,从本来的菜籽净出口国转变成净入口国,使得国内菜籽菜粕价钱与外国市场联系密切。
特别是遇到近些年来石油价钱急剧上升的影响,菜油转变成生物柴油的比率逐年增添,生物柴油需求对我国菜籽价钱影响也日趋增大。
【欢迎分别答复糖 | 亚洲粮商 | 粮油争霸 | 国内粮油 | 油脂巨头 | 油脂油料 | 橡胶 | 玉米 | 鸡蛋 | 大豆 | 茶油 | 棕榈油 | 棉花等重点词查察更多『农产品』干货集锦】本文来自:中证期货一、我国菜籽产量状况菜籽粕作为菜籽加工的下游产品,其价钱受菜籽产量和价钱影响很大,而菜籽的产量和价钱又受菜籽栽种面积、天气状况、供求关系决定。
1.我国菜籽栽种面积菜籽栽种面积近几年颠簸较大,主要原由是农民的栽种意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农民栽种意向受上年菜籽收买价钱、小麦收买价钱及其余要素的影响。
小麦与冬油菜播种时间邻近,存在争地关系。
近来几年出处于国家对小麦出台好多扶助政策,栽种小麦的利润比菜籽高,影响了农民栽种菜籽的踊跃性。
此外菜籽在栽种和收获过程中需要大批人工,也会降低农民栽种菜籽的兴趣。
所以应亲密关注主产省菜籽的栽种面积的颠簸幅度。
2.天气状况和单产我国菜籽栽种面积近几年很难有大的打破,所以影响菜籽最后产量的是单产,而单产受天气影响巨大。
菜籽在生长过程中,受干旱、低温、洪涝影响较大,特别在生长后期和收割、脱粒、整晒期,假如碰到遭受灾祸性天气,将会使菜籽质量降低,单产降落,出油率降低。
如 2002 年我国菜籽产量有预期的丰产逆转为减产,主要原由就是在邻近收获时长久阴雨天气影响了最后收成。
2005 年菜籽一度遇到低温冻害天气的影响,但在菜籽生长后期天气较为理想,部分填补了前期不利天气造成的影响,使单产水平有所提升。
油粕比特点和投资建议
![油粕比特点和投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c773ef2a58da0116c174985.png)
油粕比特点和投资建议一、油粕比走势的季节属性图1 油粕比走势呈现强季节性油粕比是衡量大豆制成品——豆粕和豆油的价格相对强弱的指标,两者分属的产业链生产和消费具有季节性,造就了油粕比走势特点,即在二、三季度容易下跌和四季度震荡走高。
(一)豆粕消费集中在二、三季度我国豆粕消费主要集中在家禽饲料以及生猪饲料,两者占据80%以上的比例。
我国的生猪养殖具有散养的特点,农户在于春季购买猪苗育肥,在冬季南方腊肉季节及春节消费前进行销售。
而在冬季,由于天气寒冷以及疾病因素,农户一般不进行猪苗的养殖。
在生猪的整个养殖过程中,小猪育成肥猪的过程主要饲料为豆粕,在生猪体重增加之后所需的主要饲料逐步转为能量饲料小麦和玉米。
因此,豆粕的消费旺季为每年4月份至8月份,消费淡季为每年10月份至次年1月份。
(二)豆油消费旺季在第四季度总体来看,豆油消费除了第四季度(中秋、国庆、元旦)及春节前后是消费旺季外,其他时间消费较均衡。
同时,冬季气温降低,棕榈油会逐渐凝固,此部分需求被豆油和菜油替代。
因此,一般情况下,需求推动豆油在四季度价格走高。
此外,从供应周期来看,作为日益重要的食用油,棕榈油的生产周期性也强化了油粕比的季节性特点。
由于马来西亚和印尼在每年的3-9月处于的增产周期,低价的棕榈油在2、3季度容易拖累整体植物油的价格水平。
图2 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具有季节性二、2012年养殖、饲料、食用油市场特点分析2012年国内饲料行业“涨”声一片玉米价格节节攀升,在创出历史新高后甚至使得饲用需求被小麦大面积的替代,同时水产饲料需求爆发、价格稳步上涨,豆粕期现价格双双走高,背后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中国养殖行业在2012年出现了规模化的趋势,这一趋势将产生两个结果:第一,所谓的猪周期有望被熨平,第二,国内饲料需求在未来面临刚性增长的格局,市场对未来高价饲料预期强烈。
同时,在豆油消费方面,原油价格疲软预期影响了生物柴油概念炒作、国内食用油限价政策加剧了粕强油弱的现象,这一观点我们在《春风得意马蹄疾——豆类油脂商品行情和投资报告》中已有阐述。
棕榈油季节性分析
![棕榈油季节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3213c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b.png)
棕榈油季节性分析棕榈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种植和使用。
它被用作食品加工、油脂制备、化妆品和清洁剂等领域的原材料。
了解棕榈油的季节性变化对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都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以便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利润和成果。
棕榈油的季节性分析是通过对棕榈油在不同季节中生产、销售和价格的变化进行研究和分析来完成的。
这种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棕榈油的供需关系,找到最佳的种植和销售时机,以及预测价格的波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棕榈油的生产季节。
棕榈油的果实需要经过数月的生长、发育和成熟才能收获。
在生长季节中,棕榈树需要大量的阳光、水分和适当的温度才能顺利生长。
因此,棕榈油的生产季节与气候和地区有很大的关系。
一般来说,棕榈油的生产季节在每年的特定时间段内,可以分为旺季和淡季。
在旺季,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棕榈树的生长和果实的成熟。
这时候,棕榈油的产量通常会增加,市场供应也会增加。
然而,由于生产过剩,价格往往会下降。
种植者和制造商可以在这个时候获得更多的利润,因为他们的成本较低。
而在淡季,气候条件变差,棕榈树生长和果实成熟的速度会减慢。
这导致了产量的降低和供应的减少。
然而,由于需求量较大,并且供需关系不平衡,价格会上涨。
这对棕榈油生产商来说是一个较好的机会,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除了生产的季节性变化外,棕榈油的消费也存在季节性的变化。
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习惯,棕榈油的消费也会受到季节的影响。
例如,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在特定的节日或季节会增加对烹饪油和食用油的需求,这可能导致价格上涨。
另外,一些国家的气候条件可能导致消费者在特定季节更多地使用皮肤护理产品,从而增加了对化妆品和清洁剂原料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进行棕榈油的季节性分析,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全球经济和贸易形势、政府的政策措施、各国的棕榈油产量和库存水平等,都会对棕榈油的价格和供需关系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对棕榈油的季节性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帮助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更好地了解棕榈油市场的供需关系和价格波动,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
影响菜油期货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菜油期货和什么有关
![影响菜油期货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菜油期货和什么有关](https://img.taocdn.com/s3/m/3722be4afad6195f302ba62e.png)
影响菜油期货价格的因素有哪些菜油期货和什么有关1、季节性规律菜油年度内价格变化的一般规律是:5-6月新菜籽逐渐上市,菜油价格开始回落;7-8月份菜油供应增多,价格最低;9月底双节临近需求增大,价格开始回升;10月份以后,气温下降,棕榈油消费减少,菜油消费增加,价格进一步上升;12月到次年1月份,菜油进入需求旺季,价格攀高,并保持高价到新菜籽上市。
2、消费量近年来随着豆油、棕榈油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对长江流域传统的菜油消费区域的消费习惯起到一定的改变作用,不少传统的菜油消费区域也逐步接受了豆油消费。
3、相关及替代商品价格影响(1)菜油与豆油、棕榈油菜油价格除了与菜籽和菜粕价格具有高度相关性之外,如果菜油价格过高,精炼油厂或者用油企业往往会使用其他植物油替代。
(2)菜油与菜粕菜油是菜籽的下游产品,每吨菜籽可以压榨出大约0.38吨的菜油和0.6吨的菜粕。
菜油与菜粕的价格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菜籽主要用于淡水养殖业,其他品种的油粕很难替代菜粕的使用。
4、产量一般来讲,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菜油的产量与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向关系,菜油产量增加,价格相对较低;菜油产量减少,价格相对较高。
5、进出口量从目前的趋势看,随着我国人均油料消费的不断增长,国内菜油供求缺口不断加大,我国菜籽和菜油进口总量有望增加。
6、菜油库存菜油库存是构成供给量的重要部分,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供应量的紧张程度。
在多数情况下,库存短缺则价格上涨,库存充裕则价格下降。
此投资者需要关注国家储备轮换时间、进度和流向。
7、资金面影响的金融属性菜籽油期货作为商品期货一名新贵,我们要把握它的价格变化趋势,还要分析期货市场本身的一些因素。
(1)、主力资金动向。
这个主要看交易所每日公布的持仓排名,从各个交易所会员的持仓变动中可以找到多空双方主力资金的蛛丝马迹,跟踪并判断它未来的动向;(2)期货仓单变化。
交易所有个仓单周报,期货仓单量的多少直接对期货市场本身产生多少的实盘压力;(3)不同月份的价差变化:这个有助于判断主力资金的动向和未来市场价格变化趋势;(4)交易制度调整:交易所会根据菜籽油期货市场的发展情况适当调整交易制度,这也将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三大油脂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和油脂间套利机会分析
![三大油脂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和油脂间套利机会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06a13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72.png)
三大油脂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和油脂间套利机会分析观点:由于三大油脂都有其各自供需的季节性特点,这就使其各自的价格波动存在着一定的季节性规律,通过对三大油脂期货价差的统计分析,发现其价差的走势同样存在季节性规律,也就表明三大油脂期货存在着季节性套利机会。
豆棕套利:豆棕价差在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4、5月会有一波明显的下降趋势,最低点一般出现在2、3月。
从每年的4、5月份到当年的9月份豆棕价差会启动一波明显的趋势性的上涨行情,价差最高点一般出现在8、9月。
菜豆套利:一季度菜豆油价差的走势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二季度,菜豆价差还是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一般情况会持续到三季度的7月中下旬后开始下降,所以一般三季度价差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
四季度价差走势根据对01合约的统计震荡上升的概率大,而且波动较大,而05合约四季度价差走势相对平缓且规律性不强。
菜棕套利:从每年的3、4月份会启动一波菜棕价差的走扩行情,高点一般出现在7、8月份。
此时以09合约为标的,走扩概率最大。
其余时间价差趋势性并不明显,不建议进行套利操作。
一、三大油脂期货的季节性分析(一)棕榈油季节性分析全球棕榈油主产国马来西亚、印尼,一年四季都生产棕榈油,其棕榈油生产受当地气候变化的影响,其产量呈季节性规律变化,每年的2月份为当年的最低水平,之后逐月增加,至9、10月份达到当年产量的峰值,之后产量又呈下降趋势。
由于棕榈油自身熔点较高,在温度偏低时容易凝固,所以棕榈油消费随气温变化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消费量比较大,冬季较小。
一般为4月份到8月份,随着温度回升,棕榈油消费量上升,9月份到11月份,随着温度逐渐降低,棕榈油消费开始回落。
12月份到第二年3月份,消费保持较低水平。
跟随产量变化,马盘棕榈油价格也呈现季节波动的规律,即在当年的1、2月份价格往往处于全年的高位,之后逐月下滑,至当年的9月份前后达到当年的谷底,之后又呈缓慢地攀升走势。
从棕榈油期货活跃合约收盘价图中可知,从2007年10月29日大连棕榈油上市起,大体可以分为三段,2008年棕榈油价格波动极大,从3月3日的12512点下跌至11月21日的4290点,自此后展开了一轮上涨行情,直到2011年2月10号创出阶段新高10198点,随后开始了一轮下跌行情。
春夏秋冬-商品期货季节性规律指引
![春夏秋冬-商品期货季节性规律指引](https://img.taocdn.com/s3/m/925478641eb91a37f1115c1b.png)
“春夏秋冬”
——商品期货季节性套利对冲规律初探
季节性规律,在影响商品价格的诸多因素中,是最具交替、循环、且不断重现特征的基本因素。
如果其它影响价格的因素并不显著,则季节性往往就会扮演主导的角色,尤其是当我们的目标是相对价格关系时,而非绝对价格涨跌的预测时,这种季节性规律则更显重要。
一、豆油(Y)、棕榈油(P)
如下图1所示:几乎每年的4-7月,豆油会比棕榈油的走势强;而11-12月,豆油会比棕榈油的走势弱。
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可能是棕榈油熔点要求较高,导致冬季无法正常生产,继而造成棕榈油在冬季供应偏紧的局面。
因此,在豆油、棕榈油的基本面无其它重大的、相左的影响因素前提下,可以考虑每年的4-7月,买Y抛P;每年的11-12月,买P抛Y。
(图1:豆油1301、棕榈油1301,2008-2012.7比价周线图)
二、塑料(L)、PVC(V)
如下图2所示,塑料与PVC的比价走势,每年的6-8月及12-1月,都会出现塑料明显强于PVC的走势,主要是下游的农用地膜需求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所致。
(图2:塑料1301、PVC1301比价周线图)
三、“春夏秋冬”——季节性套利对冲交易参考
如上表所示,以季节性规律为指引,我们不难得到一系列可能对于构建套利对冲交易有参考价值的类似季节性规律。
投资者如欲了解更多关于商品季节性规律的常识,可延伸阅读中国期货业协会所编、期货投资者教育系列丛书之各具体期货品种手册。
值得提醒与注意的是,季节性规律只是提供了一种概率优势的可能,并非必然规律。
资源来源于网络股民资源。
需求旺季来临 菜粕价格将强势上行
![需求旺季来临 菜粕价格将强势上行](https://img.taocdn.com/s3/m/b6659818cc175527072208b2.png)
4 9 5万 吨 ;棉花消费稳 中略降 ,进 口逐步增加 ,将成 为国内消费 的重 要来源 。
禽 蛋 :生 产增 速 放缓 。成 本 带 动价 格 整 体上 涨
未来 1 0年 ,禽蛋生 产继续 保持稳 步增长 ,产量 年均 增 速为 0 . 6 % ;禽 蛋消费稳 定增 长 ,总消 费量 以年均 O 6 %的 速度 增长 贸易 仍 以出 口为主 ,出口量 稳定
占据 主 动 。因 此 ,后 市 菜 粕 价 格 仍 将 易 涨 难 跌 。
●
●
● _ .
● 二.
●
● :_ I
●
●
●
●
_ .
_ .
■ ● ]● ! =● 三 ’
三 ● J
●
■ l _ _ . ! 1 ● _ _ ' ;
二 .
●)\ 4 D J
鞲 毒镲 - - 骺
铺
篡 1 0  ̄ 1 积l 雠 熟 。 辨秘 ' p 冷i
1 5
菜籽 进口成本 。 除 以上因素外 ,菜油价格 偏弱也一 定程度上 成就 了菜粕价格 的强势 ,由于 目前是油脂需 求淡季 ,加之 前期拍卖成 交的大 量菜油仍 需时间消化 ,导致菜 油供 给充 足 ,价 格不 振 ,勉力挺 粕成 为油 厂无 奈的 选择 。 而菜粕较 强的需求 ,使 得油厂 在与饲料 厂的博弈 中更
● = ’
食糖 :生产 和消 费均 稳 中趋 增 ,进 口规 模较 大 未来 1 0年 ,糖料种 植面积 将保持基 本稳 定 ,糖 料单 产有 所 提 升 ,食 糖产 量 稳 中 略增 ,预计 2 0 2 6年 比 2 0 1 6年增长 3 2 . 5 % ;食糖消 费水平稳 中趋增 ,预计 2 0 2 6年食糖 消费量 比 2 0 1 6年 增长 2 1 . 5 % ;食 糖价
棕榈油季节性分析
![棕榈油季节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3bcf63e2bd960591c67723.png)
棕榈油期货价格的季节性走势特征分析(2013-12-12 16:17:19)1、用途: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以食用为主,约占总消费量的70%左右。
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工业煎炸油,大量地用于薯条、膨化食品和方便面的生产过程中。
工业用途占总消费量的比重相对较小(20%左右),主要用于制造肥皂、硬脂酸及甘油。
生物燃料成为了未来的新增长点。
2、生产东南亚是最大产区,其中印尼和马来西亚是全球最主要的棕榈油生产国,2007/2008年度,两国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44.2%和42.7%,占绝对主导地位。
目前在世界油脂贸易领域,棕榈油通常引导着大豆油,在出口市场上处于领导地位。
3、消费消费量超过100万吨的主要消费国有中国、印尼、欧盟、印度、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这些国家的消费量占全球消费总量的60%,其中,中国是第一消费大国,2007/2008年度,占全球的13.7%。
中国、印度、欧盟和巴基斯坦是全球进口量最大的前四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一直是世界第一大进口国,年进口量超过500万吨。
我国进口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66%)和印尼(33%)。
4、棕榈油的季节性:我国消费以食用消费为主,其中24度精炼棕榈油为主要品种,占据的市场份额在60%以上。
由于棕榈油的熔点比较高,因此其消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夏季消费量比较大,冬季较小。
以往年份里,棕榈油消费具有一定季节性,一般夏季消费量比较大,冬季较少,这主要是因为棕榈油熔点高,在冬季容易凝结,不易于搀兑,因此出现夏旺冬淡状况。
但近几年来随着棕榈油分提技术的快速发展,更低熔点的棕榈油开始进入冬季消费市场。
5、价格的影响因素:产量:马来西亚和印尼两个国家的产量库存:由于棕榈油具有不易长期保存的特点,一旦库存增加,价格往往会迅速走低。
需求:棕榈油在我国是仅次于豆油的第二大植物油品种,占国内植物油消费总量的20%以上。
随着在生物柴油领域的消费扩张以及对其他植物油食用消费的替代增长,棕榈油的需求扩张更加迅速,必然会对其价格产生巨大影响。
豆油棕榈油价差季节性扩大
![豆油棕榈油价差季节性扩大](https://img.taocdn.com/s3/m/34ac0abfbe23482fb5da4c5f.png)
豆油棕榈油价差季节性扩大作者:暂无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年第16期华泰国际豆油和棕榈油价差在2013年初达到450 美元/ 吨见顶,随后一直缩小,在2014 年2 月底跌至0 后出现50 美元/ 吨左右价差的反弹。
笔者认为,从季节性规律和基本面来看,豆棕价差后期将继续扩大。
豆棕价差季节性扩大从季节性规律来看,豆棕价差在4 月之后开始扩大是大概率事件。
过去5 年的9 月合约中,有3 年的豆棕价差从4 月底开始扩大,有两年的豆棕价差6 月中开始扩大,豆棕价差上升趋势一般都会延续到9 月合约退市,过去5 年中只有2010 年豆棕价差在7 月底见顶。
今年1409 豆棕价差在2 月底跌至600 美元附近后开始回升,到4 月10 日已经达到910 美元,在后期基本面和季节性规律的推动下,豆棕价差预计将继续扩大。
棕榈油3 月产量,库存增幅超预期,豆棕小价差削弱棕榈油需求。
4月10 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局公布了3月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基本面数据,产量149.7 万吨,环比增长17.1%,同比增加12% ;库存168.7 万吨,环比增加1.7%,同比减少22% ;出口124.3 万吨,环比减少7.8%,同比减少19%。
3 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的增幅超出了大部分机构的预料,各机构开始对接下来几个月的产量预估进行上调。
需求方面,今年国际豆棕价差大幅缩小,3 月份曾跌至接近0 的水平,这使得大部分棕榈油的消费转向了豆油,棕榈油今年以来累计消费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
后期随着夏天来临和各种节日备货需求的展开,豆油的消费增速可能将大于棕榈油。
库存方面,由于产量的增幅和需求的减幅超预期,前期市场认为马来西亚库存5-6 月见底的预期过于乐观,3 月马来西亚库存已开始增加,后期马来库存可能会进入缓慢攀升的通道,对棕榈油价格形成压力。
压榨利润亏损导致国内油厂挺价再看看豆油,大豆油近期走势强于马来西亚棕榈油,主要是由于美国大豆库存紧张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豆粕大量替代菜粕熊途漫漫
发布(作者单位:金友期货)
时间:2015年09月09日06:31期货日报9月9日报道
由于豆粕的大量替代,菜粕基本无销量,成交清淡,走货速度缓慢。
另外,菜粕处于季节性弱势周期,供应端加拿大菜籽集中上市,而需求端水产消费进入淡季,菜粕后市仍将弱势运行。
豆粕替代作用增强
从今年走访沿海地区油厂的情况来看,油厂普遍存在涨库现象。
并且,菜粕与豆粕价差一直处于偏低水平,菜粕终端需求始终受到抑制,同时性价比处于优势的DDGS也抢占着菜粕的市场份额。
目前来看,菜粕现价为2100元/吨,豆粕现价为2600元/吨,两粕间的价差为500元/吨。
由于价差缩小,饲料厂采用豆粕替代菜粕生产饲料更划算。
另外,根据豆粕的蛋白含量来测算,交割品级豆粕的蛋白含量为43%,其蛋白价值为60.47元/单位蛋白价值,而达到交割品级的菜粕,蛋白含量为35%,其蛋白价值为60.00元/单位蛋白价值。
在蛋白价值差不多的情况下,油厂偏好使用豆粕,这是因为:其一,豆粕本身的饲养报酬率较高;其二,豆粕适口性好;其三,豆粕的微矿物营养较高。
因此,多数饲料厂改变配方,使用豆粕替代菜粕。
其中,家禽料豆粕替代量在80%-100%,而水产料受色泽要求限制,菜粕添加比例不得低于9%,水产料中菜粕含量由以往的35%—40%降至15%—20%。
总的来看,饲料厂调低菜粕使用量,大量使用豆粕替代菜粕,导致菜粕现货价格大幅下滑。
步入季节性弱势周期
2—4月,供应端我国冬菜籽处于青黄不接之时,菜籽库存量较少造成菜粕供应紧张,而需求端正值春节后企业恢复开工期,菜粕现货备货积极。
此时,油脂企业会依靠进口菜籽来维持正常的开工和生产,直至新菜籽上市为止。
菜籽供应紧张造成每年2—4月菜粕价格上涨。
5月,国内冬菜籽批量上市,市场上菜粕供给能力最强,这时,往往形成菜粕价格的年内最低点。
根据近5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5月菜粕现货价格下跌的概率为100%。
6—8月,供应端冬菜籽上市量减少,企业压榨菜籽的量也减少,菜粕供应量随之减少,而需求端水产养殖旺季来临,加之双节前企业积极备货,供应紧张刺激菜粕价格上涨。
9月—来年1月,加拿大菜籽集中上市,但此时水产养殖业旺季结束,菜粕价格一般以振荡下跌为主。
从季节性规律来看,未来2—3个月,菜粕市场将因加拿大菜籽的集中上市而呈现井喷
式供应,在下游水产养殖偏弱的情况下,供给旺盛势必造成库存增加。
俄罗斯将成为我国菜籽第四大进口国
随着中俄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俄罗斯即将成为国内第四大菜籽进口国。
此前,我国只从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蒙古3个国家进口菜籽。
国家质检总局已经批复满洲里进口俄罗斯菜籽落地加工项目。
为了获取优质价廉的进口菜籽,满洲里先后派代表团赴俄罗斯克麦罗沃州、新西伯利亚州等多个菜籽主产区进行考察,并就菜籽进口与俄方达成一致。
未来2—3年,满洲里菜籽落地加工项目产能将达到100万吨,包括40万吨油、60万吨菜粕。
俄罗斯开放为国内菜籽进口国,将对菜粕供应端形成冲击,这利空于盘面。
综合来看,菜粕弱势格局不会改变,但下方因价值原因看至1950元/吨一线。
具体到四季度走势,菜粕价格将低位徘徊,以200—300元/吨的振幅筑底运行。
季节性因素支撑棕榈油走势将强于豆油
2015-10-09 09:18
期货日报10月9日报道,农产品需求稳定,而供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供给端的季节性变化导致供需平衡表变化,继而带来季节性交易机会。
豆油、棕榈油供应的季节性特征
美国、巴西和阿根廷是全球三大大豆及豆油供应国,美国大豆在10月集中上市,巴西和阿根廷大豆在4、5月集中上市,因此豆油供应量通常在大豆上市后一个月开始明显增加。
东南亚、马来西亚和印尼是全球主要棕榈油生产国,棕榈油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通常每年4—10月是增产季,而11月至次年3月是减产季。
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通常在10月见顶回落,棕榈油库存也基本在10—11月见顶回落。
2007—2012年,美国豆油库存与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存在明显的反向关系,而在两者库存走势分化阶段,两者价差也做出相应反应,若棕榈油库存上升,而豆油库存下降期间,BMD棕榈油/CBOT豆油比价走势缩小;反之,比价走势扩大。
2012年后,美豆油和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之间的历史规律性发生变化,两者出现同向变化,豆油库存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棕榈油库存基本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
而在此期间,BMD棕榈油/CBOT豆油比价是呈现向上趋势,及棕榈油价格明显强于豆油价格,主要原因在于2012年以来美国、南美大豆相继增产,虽然美豆油库存下降,但全球大豆供应增加给豆油价格带来压力。
豆油、棕榈油市场供应端的变化
全球大豆供需格局逐年宽松,2015/2016年度美国大豆丰产概率大,南美大豆种植面积可能进一步提升,随着美豆上市,豆油供应增加,压力也将显现。
10月以后,棕榈油进入减产季,供给端的变化支撑棕榈油价格。
此外,今年厄尔尼诺天气对棕榈油产量的不利影响在冬季至明年初会体现,2009年厄尔尼诺导致2010年马来西亚棕榈果生产率明显下降,今年也将面临此问题。
目前国内棕榈油和豆油库存短期走势略有分化,豆油库存因大豆到港量减少而小幅下降,而棕榈油库存依然上升,国内棕榈油依然面临库存压力。
因此,国内棕榈油表现明显弱于BMD棕榈油。
不过,这种关系将导致进口亏损加大,进而影响棕榈油进口量,并传导至库存环节,最终影响国内棕榈油价格。
买棕榈油空豆油
基于国际大豆供应面宽松,而棕榈油将进入减产季,叠加厄尔尼诺影响,棕榈油基本面要强于豆油,后市国际棕榈油表现将强于豆油。
此强弱关系也将传导至国内,带动豆油、棕榈油价差缩小。
因此,可以择机建立买棕榈油1601和空豆油1601的套利单。
建仓区间在950—1000之间,目标在700—800。
由于价差波动范围相对较小,我们把仓位设置在40%—50%。
关注风险因素:美豆产量被意外下调,美豆出口出现明显好转,以及南美大豆种植期间天气炒作可能带动CBOT豆油走强。
在此类风险出现的情况下,我们将及时止损,止损位置设在1050附近,40%—50%的仓位也能覆盖此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