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期货季节性规律 棕榈油季节性特点是什么

合集下载

豆油棕榈油套利价差分析

豆油棕榈油套利价差分析

豆油棕榈油套利价差分析展开全文豆油(资讯,行情)、棕榈油同属我国重要食用油,其价格变化高度趋同。

而且理论上,豆油与棕榈油属于可替代商品,当其中之一价格过高时,另一种商品的替代性开始显现,其价格也将跟随上涨。

这一特性决定了两种商品之间价差将存在一定的合理区间。

而棕榈油较高的熔点又造成了其所特有的季节性淡旺季变化,从而使得豆油–棕榈油价差变化具备一定的季节性规律。

这些因素使得豆油–棕榈油套利存在一些规律可循,本文将从历史数据中深入发掘这一变化规律,并以之制定相关套利策略。

一、豆油–棕榈油价差分布特点上述图表说明豆油–棕榈油期货价差存在如下分布特点:1、豆油–棕榈油的中间价差分别为(即高于或低于该价差的交易日数占总交易日数的50%):1月合约:13305月合约:10649月合约:8772、豆油–棕榈油价差最常出现(50%几率)的区间分别为:1月合约:1215 – 16065月合约:924 – 12409月合约:762 – 10163、豆油–棕榈油价差大部分情况下(90%几率)的活动区间分别为:1月合约:962 – 18905月合约:636 – 15549月合约:584 – 11664、豆油–棕榈油历史最小与最高价差分别为:1月合约:(460、1980)5月合约:(326、1884)9月合约:(440、1296)5、另外,1月合约豆油–棕榈油价差波动率最高,为291.76;5月合约次之,为280.23;9月合约最小,为181.13,换句话说,9月合约价差最平稳,5月次之,1月波动最剧烈。

且一般情况下,1月合约豆油–棕榈油价差高于5月合约价差高于9月合约价差。

二、豆油–棕榈油价差季节性变化规律:由上图的总体走势中,我们可以看到每年的3,4,5月份为豆油–棕榈油价差的相对低位运行区间;9,10,11月份为相对高位运行区间。

下面我们针对各主力合约(1,5,9月合约),来观察其价差的季节性波动特点。

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发现:1、除了805合约外,其他合约均符合图二的价差季节性波动规律,即9,10,11月份为价差相对高位区间,3,4,5月份为价差相对低位区间。

棕榈油期货跨品种套利方案

棕榈油期货跨品种套利方案

豆油、棕榈油期货跨品种套利方案民生期货研发部李伟一、豆油价格与棕榈油价格具有替代性。

豆油、棕榈油均是国内主要的食用油品种。

从消费终端来看,两类油脂品种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关系。

其价格走势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之间的价差相互制约,并且运行在一定的区域内。

期货市场的投资者可以利用其价差的变动规律,来获取套利的机会。

这种利用不同商品之间价格相关性,获取价差的活力方式,即为跨商品套利。

在我国,棕榈油供应完全依靠进口,进口依存度达到100%;豆油的进口量虽然只占国内总消费量的30%左右,但是生产豆油的原料——大豆,有70%需要依赖从国外进口。

因此,决定豆油与棕榈油价格的因素来自于国际市场环境。

全球棕榈油产量二、豆油与棕榈油价格差具有随季节变化的特性。

棕榈油在冬季需求相对豆油较弱。

今年来,受到中国等国家油脂消费增长的影响,主产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的棕榈油产量连年大幅增长。

而从马来西亚的棕榈油月度生产规律反映出,在春、夏季节,棕榈油的产量较高;而在冬季,棕榈油的产量则相对较低。

棕榈油产量随季节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棕榈油的熔点较高。

在温度较低的地区,冬季对于棕榈油的需求则相对降低。

其需求部分将被其他豆油等其他油脂品种代替。

豆油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油脂品种。

近年来,我国食用豆油多采用进口大豆压榨制油。

国际豆油的价格对国内豆油价格有较大的影响。

从历年来豆油进口情况分析,秋、冬季是豆油需求的高峰季节。

因此,豆油价格在该季节相对较为强势。

从现货的角度进行分析,豆油与棕榈油的比值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规律,通常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2—3月。

春节期间是各类油脂的消费旺季,豆油消费快,造成库存减少,价格攀高,保持到3月份左右;而此间棕榈油随着气温回升尚处于消费恢复阶段,价格仍处弱势,但是由于棕榈油价格更加低廉,有些气温较高地区棕榈油需求也开始回暖。

第二阶段:4—8月。

随着天气的转暖,棕榈油使用量增大,棕榈油价格开始上涨;同时虽然豆油的消费量一部分被棕榈油“蚕食”,但是由于新豆油尚未上市,原有库存的降低,价格微微上涨。

棕榈油期货分析报告

棕榈油期货分析报告

棕榈油期货分析报告一、市场背景棕榈油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也是全球最大的食用油之一。

作为全球主要的油脂贸易品种之一,棕榈油期货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具有重要地位。

本报告将对棕榈油期货的市场走势进行分析,并给出未来趋势的预测。

二、供需分析1. 供应情况棕榈油的供应主要来自于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和印尼等。

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棕榈油种植资源和成熟的种植技术,因此能够稳定供应全球市场的需求。

此外,棕榈油的生产周期相对较短,一般为3-4年,这也为其供应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

2. 需求情况棕榈油是全球主要的食用油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烹饪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全球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工业的发展,对棕榈油的需求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此外,由于棕榈油的价格相对较低,使其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三、价格走势分析1. 近期价格走势近期棕榈油期货价格呈现出较大的波动。

主要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的不稳定性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

此外,季节性因素和天气变化也会对棕榈油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2. 影响价格的因素棕榈油期货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供需关系、天气状况、政策法规等。

其中,供需关系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当供应过剩时,价格往往会下跌;而当需求超过供应时,价格则会上涨。

此外,天气状况也会对棕榈油的价格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旱季或洪灾都可能导致产量下降,进而推高价格。

四、未来趋势预测1. 供应方面未来几年,棕榈油的供应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东南亚国家在棕榈油种植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能够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种植技术的提高,棕榈油的生产效率将进一步提高,有助于增加供应量。

2. 需求方面未来几年,全球对棕榈油的需求有望继续增长。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食用油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此外,由于棕榈油的价格相对较低,使其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上具有较大的潜力。

3. 价格走势未来棕榈油期货价格的走势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完整梳理棕榈油P,豆油Y和菜油OI的关联性以及季节性规律

完整梳理棕榈油P,豆油Y和菜油OI的关联性以及季节性规律

完整梳理棕榈油P,⾖油Y和菜油OI的关联性以及季节性规律这个油脂板块的核⼼就是棕榈油,⾖油和菜油。

前两个⾪属于⼤连商品交易所,菜油⾪属于郑州商品交易所。

1.⾖油与棕榈油 ⾖油与棕榈油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多,⽽且棕榈油的主要作⽤之⼀就是替代⾖油。

⾖油的消费⽐较稳定,棕榈油的消费除了稳定的⾷品需求之外,另外⼀部分需求来⾃天⽓温度⾼的时候替代⾖油,也就是现货市场上的掺兑。

从⾖油与棕榈油的价格⾛势来看,当棕榈油⼤量替代⾖油的时候,两者的相关性最⾼。

从5⽉到10⽉,⾖油与棕榈油价差⼀般在500元~1000元之间,其价差变化⼀般遵循1000元~500元~1000元的⾛势,先⼤再⼩后⼤。

从套利的⾓度看,这个时间段是⽐较好的操作机会,当价差超过500元~1000元这个区间,或者变化周期与历史周期相背的时候扑捉套利机会。

在这个时间段以外,由于棕榈油替代⾖油数量减少,两者相关性减弱,套利的可变性较⼤。

2.⾖油与菜籽油 菜籽油也是从5⽉开始⼤量上市,再加上北⽅的春油菜,消费季节可持续到春节之后。

由于菜籽油的价格⼀般⾼于⾖油,所以在消费上应该说是⾖油替代菜籽油。

⾖油与菜籽油的价差⽐较稳定,⼀般在-150元~-500元之间,全年任何时候都可以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菜籽油供应具有不连续性,抛空菜籽油会⾯临逼仓风险,尤其是春节以后新菜籽油上市以前的合约,所以进⾏⾖油和菜籽油套利操作的时候应尽量避开上述时间段。

3.棕榈油与菜籽油 这两个品种本⾝相关性不⾼,再加上有⾖油作为缓冲,套利机会较少。

由以上套利模式可以发现这三种油脂存在下列关系: 第⼀,⾖油在三种油脂中与其他两种油脂相关性最⾼。

第⼆,⾖油与棕榈油、菜籽油价差均呈现季节性变化。

从5⽉到10⽉,由于菜籽⼤量上市,油脂供应充分,此时⾖油与菜籽油、棕榈油价差最⼩。

从10⽉到春节期间,⾖油与菜籽油、棕榈油价差开始拉⼤;春节之后,⾖油与菜籽油、棕榈油价差开始缩⼩。

第三,相对于⾖油和棕榈油的国际化影响⽽⾔,菜籽油价格更具有独⽴性。

期货品种分析1

期货品种分析1

期货品种分析1一、上海期货交易所阴极铜(一)品种特征铜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古老金属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铜。

金属铜,元素符号Cu,原子量63.54 ,比重8.92, 熔点1083oC。

纯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表面形成氧化铜膜后, 外观呈紫铜色。

(二)价格变动影响因素(1)供求关系(2)国际国内经济形势(3)进出口政策(4)用铜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5)铜的生产成本(6)基金的交易方向(7)相关商品如石油的价格波动也会对铜价产生影响(8)汇率(三)品种间价格比价关系目前沪铜跟伦铜比价基本上在8.0 左右二、上海期货交易所铝(一)品种特征品质稳定, 易储存,不易变质;规格标准化,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市场容量大,拥有大量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消费者,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市场价格波动大且频繁,不存在垄断。

(二)价格变动影响因素(1)供求关系的影响(2)氧化铝供应的影响(3)电价的影响(4)经济形势的影响(5)进出口关税、国际汇率的影响(6)铝应用趋势变化的影响(7)铝生产工艺的改进与革新对铝价的影响(三)比价关系在通常情况下,SHFE与LME之间的三月期铝期货价格的比价关系为10:1。

但由于国内氧化铝供应紧张,导致国内铝价出现较大的上扬至15600元/ 吨,致使两市场之间的三月期铝期货价格的比价关系为10.4 :1。

三、上海期货交易所锌(一)品种特征锌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原材料,目前,锌在有色金属的消费中仅次于铜和铝,锌金属具有良好的压延性、耐磨性和抗腐性,能与多种金属制成物理与化学性能更加优良的合金。

原生锌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有:金属锌、锌基合金、氧化锌。

这些产品用途非常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镀锌(二)制造铜合金材(三)用于铸造锌合金(四)用于制造氧化锌(五)用于制造干电池,以锌饼、锌板形式,约占13%。

(二)价格变动影响因素(1)供求关系(2)国际国内经济形势(3)进出口关税四、橡胶(一)品种特征通常我们所说的天然橡胶,是指从巴西橡胶树上采集的天然胶乳,经过凝固、干燥等加工工序而制成的弹性固状物。

棕榈油期货交易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棕榈油期货交易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棕榈油期货交易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在现代金融市场中,期货交易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形式之一。

而棕榈油期货交易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一,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探讨一些关于棕榈油期货交易的基本知识与技巧,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市场,并更好地进行交易。

一、棕榈油期货的基本概念与交易方式棕榈油期货是指以棕榈油为标的物进行的交易。

棕榈油期货交易是在期货交易所进行的,交易者可以通过向期货交易所缴纳一定的保证金,从而获得参与交易的资格。

在进行交易时,交易者需要根据市场行情去进行买入或卖出操作,最终根据交易结果来计算盈亏。

二、棕榈油期货交易的特点与优势1.高度透明。

由于棕榈油期货是在期货交易所进行的,其交易的具体情况和市场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交易者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市场行情和趋势,进行交易决策。

2.高杠杆。

由于期货交易需要缴纳保证金,而保证金只占了交易总金额的一小部分,因此交易者可以利用杠杆效应获取更高的收益率。

3.不受季节影响。

相比其他商品的期货交易,棕榈油期货交易不受季节影响,可以在全年进行交易,这大大增加了交易的灵活性。

三、棕榈油期货交易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了解行情。

棕榈油期货交易的盈亏直接取决于市场行情,因此交易者需要认真了解市场行情,观察市场动态和趋势,利用相关工具进行技术分析,进行交易决策。

2.合理控制杠杆。

杠杆虽然可以增加收益,但是也会带来较大的风险,如果控制不当,则可能带来巨大的亏损。

因此在进行棕榈油期货交易时,交易者需要合理控制杠杆,进行风险控制。

3.注意市场热点。

棕榈油期货交易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市场预期、政策变化、天气等等。

交易者需要时刻关注这些热点,对市场热点作出正确的反应。

四、总结棕榈油期货交易是一种非常有实力的交易形式,其高度透明、高杠杆、不受季节影响等优点,使其成为了金融市场中备受关注的一种交易方式。

在进行棕榈油期货交易时,我们需要认真了解市场行情,并合理控制杠杆,注意市场热点,从而获得更好的交易效果。

豆棕价差分析

豆棕价差分析

2005年
2005年产量增加太大,之后的FOB价差一路下跌
FOB价差的季节性分析
2008年
2008年也是1月份产量增幅太大,多了近40万吨,这样造 成全年的季节性混乱
FOB价差的季节性分析
综合以上的观点 棕榈油供需决定1-8月份价差走势 1-4月份产量-出口的量,是否FOB价差是否在6月份出现低点,在9月份出现 高点 5-8月份一般情况下产量大于出口量,只要不是极端情况,不会影响9月份高 点出现 统计所有的年 份,月度产量 -出口量
豆棕FOB价差季节性
从上面的图可以看出来,豆棕FOB并非全年都有规律可寻,1-9月份价差波 动最为明显,9月份以后,扩大或者缩小都有可能 1、豆油有季节性,这个和大豆的季节性相关 2、棕榈油有季节性,而且很强 季节性是每年都基本会出现,或者说大多数年份会出现的事情
豆油FOB季节性
2004-2007年走势对比
操作建议
2011年马来西亚1-4月份,产量-出口量,符合季节性规律,FOB价 差应该按往常年份走势 2012年会不会也是遵循1-4月份这个规律,主要看产量
操作建议
马来西亚产量同比

2012年会不会出现2005年和2008年一样的情况 如果出现2005年的情况,FOB也是缩小的 2008年的产量大增,和拉尼娜有关
豆油FOB季节性
5-7月份,从历史走势上看,震荡的可能性大,2005、2006、2008、2010年基本都 是这样,这四个年份,美豆生长前期状况都比较好,市场没有太多热点,所以行情 震荡 8-10有涨有跌,下跌的概率略微大。此时基本上有个退天气升水的过程 10-12月份,这段时间,06、07、09、10年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这段时间可以 看成有季节性的趋势 从基本面的角度上看,主要原因: 一是,美豆单产调低,07、08年、10年都出现单产调低情况 二是,美豆出口旺盛,9月到12月间,04年调高1000万蒲式耳,06年调高2000万蒲 式耳,2007年调高2000万蒲式耳,2008年调高5000万蒲式耳,2009年调高6000万 蒲式耳,2010年调高1.05亿蒲式耳 三是,南美播种面积,这个比较少炒作,几乎最近几年都是扩种,因为价格比较好, 只有2006年由于价格低迷,面积出现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2010年的大牛市都是下半年开始的,所以10-12月这波上 涨,其中带有比较强烈的宏观面的因素,基本面的利多并不能解释全部。

从比价关系看菜籽油棕榈油套利

从比价关系看菜籽油棕榈油套利

从比价关系看菜籽油棕榈油套利从比价关系看菜籽油棕榈油套利2008-12-1在油脂类品种中,豆油、菜籽油及棕榈油三大油脂占我国食用油市场的主要份额,其涨跌受相同因素影响(如原油、食用油供应总量、进口大豆价格等),因此期货市场的涨跌趋势基本一致。

然而各品种之间又各具差异,一旦某一品种的价格过高时,其他油脂的需求就会增加,即市场替代性因素就会起到制约作用,油脂间的价差会回归到合理区间,这种价格的差异给投资者提供了套利机会。

一、套利可行性分析实践经验表明,相关系数在0.70—0.95之间的期货品种间套利效果比较好。

如果相关性过高,风险固然很小,但套利空间太小,收益率较低;而如果相关性过低,套利空间会明显加大,收益率显著提高,但风险也大为增加。

根据大商所数据统计结果,菜籽油价格与豆油价格变动相关系数高达0.95,而菜籽油价格与棕榈油价格变动的相关系数约在0.73左右。

菜籽油与棕榈油的相关系数符合理想套利范围,在此笔者以就这两个品种之间的套利机会进行分析。

二、价差与比值分析由于国内菜籽油、棕榈油期货上市时间较短,我们可以通过对历史现货价差和比值的分析来把握目前期货市场的套利机会。

图一: 菜籽油和棕榈油价差与比值走势从图一可知,自2003年至2007年,菜籽油与棕榈油的价差大部分时间运行在500—1500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后油脂市场出现了巨幅波动,全球性通胀、原油大涨及生物能源推广,油脂市场的整体价格处于高位,绝对价格的抬高致使价差也出现了水涨船高,价差一度突破了4000,而比值并未创出新高。

从今年7月中旬开始,全球油脂油料价格展开一轮暴跌行情,绝对值的回归致使价差回落,而比值创下了历史新高。

可见价差受到油脂价格的波动影响更大,而比值相对稳定。

这一点也可以通过数理统计特征进行分析。

图二是2003年1月—2008年11月菜籽油跟棕榈油价差和比值分布情况(横坐标为比值或价差,纵坐标为出现次数)。

图二: 价差和比值分布特征(左:价差,右:比值)在此样本区间中,从偏度、峰度和K—S检验结果看,比值表现更为稳定。

棕榈油季节性分析

棕榈油季节性分析

棕榈油季节性分析棕榈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种植和使用。

它被用作食品加工、油脂制备、化妆品和清洁剂等领域的原材料。

了解棕榈油的季节性变化对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都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以便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利润和成果。

棕榈油的季节性分析是通过对棕榈油在不同季节中生产、销售和价格的变化进行研究和分析来完成的。

这种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棕榈油的供需关系,找到最佳的种植和销售时机,以及预测价格的波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棕榈油的生产季节。

棕榈油的果实需要经过数月的生长、发育和成熟才能收获。

在生长季节中,棕榈树需要大量的阳光、水分和适当的温度才能顺利生长。

因此,棕榈油的生产季节与气候和地区有很大的关系。

一般来说,棕榈油的生产季节在每年的特定时间段内,可以分为旺季和淡季。

在旺季,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棕榈树的生长和果实的成熟。

这时候,棕榈油的产量通常会增加,市场供应也会增加。

然而,由于生产过剩,价格往往会下降。

种植者和制造商可以在这个时候获得更多的利润,因为他们的成本较低。

而在淡季,气候条件变差,棕榈树生长和果实成熟的速度会减慢。

这导致了产量的降低和供应的减少。

然而,由于需求量较大,并且供需关系不平衡,价格会上涨。

这对棕榈油生产商来说是一个较好的机会,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除了生产的季节性变化外,棕榈油的消费也存在季节性的变化。

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习惯,棕榈油的消费也会受到季节的影响。

例如,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在特定的节日或季节会增加对烹饪油和食用油的需求,这可能导致价格上涨。

另外,一些国家的气候条件可能导致消费者在特定季节更多地使用皮肤护理产品,从而增加了对化妆品和清洁剂原料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进行棕榈油的季节性分析,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全球经济和贸易形势、政府的政策措施、各国的棕榈油产量和库存水平等,都会对棕榈油的价格和供需关系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对棕榈油的季节性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帮助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更好地了解棕榈油市场的供需关系和价格波动,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

三大油脂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和油脂间套利机会分析

三大油脂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和油脂间套利机会分析

三大油脂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和油脂间套利机会分析观点:由于三大油脂都有其各自供需的季节性特点,这就使其各自的价格波动存在着一定的季节性规律,通过对三大油脂期货价差的统计分析,发现其价差的走势同样存在季节性规律,也就表明三大油脂期货存在着季节性套利机会。

豆棕套利:豆棕价差在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4、5月会有一波明显的下降趋势,最低点一般出现在2、3月。

从每年的4、5月份到当年的9月份豆棕价差会启动一波明显的趋势性的上涨行情,价差最高点一般出现在8、9月。

菜豆套利:一季度菜豆油价差的走势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二季度,菜豆价差还是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一般情况会持续到三季度的7月中下旬后开始下降,所以一般三季度价差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

四季度价差走势根据对01合约的统计震荡上升的概率大,而且波动较大,而05合约四季度价差走势相对平缓且规律性不强。

菜棕套利:从每年的3、4月份会启动一波菜棕价差的走扩行情,高点一般出现在7、8月份。

此时以09合约为标的,走扩概率最大。

其余时间价差趋势性并不明显,不建议进行套利操作。

一、三大油脂期货的季节性分析(一)棕榈油季节性分析全球棕榈油主产国马来西亚、印尼,一年四季都生产棕榈油,其棕榈油生产受当地气候变化的影响,其产量呈季节性规律变化,每年的2月份为当年的最低水平,之后逐月增加,至9、10月份达到当年产量的峰值,之后产量又呈下降趋势。

由于棕榈油自身熔点较高,在温度偏低时容易凝固,所以棕榈油消费随气温变化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消费量比较大,冬季较小。

一般为4月份到8月份,随着温度回升,棕榈油消费量上升,9月份到11月份,随着温度逐渐降低,棕榈油消费开始回落。

12月份到第二年3月份,消费保持较低水平。

跟随产量变化,马盘棕榈油价格也呈现季节波动的规律,即在当年的1、2月份价格往往处于全年的高位,之后逐月下滑,至当年的9月份前后达到当年的谷底,之后又呈缓慢地攀升走势。

从棕榈油期货活跃合约收盘价图中可知,从2007年10月29日大连棕榈油上市起,大体可以分为三段,2008年棕榈油价格波动极大,从3月3日的12512点下跌至11月21日的4290点,自此后展开了一轮上涨行情,直到2011年2月10号创出阶段新高10198点,随后开始了一轮下跌行情。

豆棕油价差或将季节性回落

豆棕油价差或将季节性回落

豆棕油价差或将季节性回落国海良时期货1队摘要:豆棕油价差在四季度存在季节性回落的规律,且最早9月份可能就是启动时间窗口,其核心驱动力为FOB豆棕价差。

当前形势来看,美豆继续弱势,而原油、马盘棕榈油等都以开始反弹,FOB豆棕价差已开始回落。

而国内由于棕榈油进口利润的恶化,预计后期进口将减少,帮助去库存。

豆棕价差回落概率较大。

一、行情回顾6月中旬开始,一方面由于原油在横盘2个月后重回下跌,并且击穿年初低点,最低探至37.75美元/桶,离金融危机低点仅一步之遥。

另一方面,厄尔尼诺天气迟迟未能对东南亚棕榈油主产区产生实质影响,相反风调雨顺的天气条件使得主产区产量达创纪录水平,库存数据持续高于预期,使得马盘棕榈油价格同样持续下跌,于8月底击穿2014年9月低点。

另外,国内油脂市场方面,棕榈油进口利润的好转明显刺激进口量的增加,但消费持续疲软,不见起色,使得国内棕榈油库存在消费旺季时期反而不断增加,压力明显。

虽然美豆走弱同样使得豆油承压,但由于棕榈油更为疲弱的表现,豆棕比价于6月中旬触底后开始上行,7月下旬开始更是加速上扬,一举突破盘整近两年的区间,目前已扩至1.25以上。

图1 1601合约豆棕油比价走势图二、豆棕价差在四季度现季节性回落的概率较高(一)FOB豆棕价差在四季度往往出现一段季节性的回落过程由于定价权的归属,国内豆棕价差本质上的趋势性仍取决于FOB豆棕价差的变化方向。

而观察FOB豆棕价差的走势规律可以发现,四季度的时间窗口内,FOB豆棕价差往往会有一个回落过程。

理论上说,四季度期间,北美新豆9月开始收获,10月开始大量上市,而东南亚棕榈油确相反于10-11月进入季节性减产周期。

农产品价格运行往往以供应驱动为主,显然,由于生产供应的周期差异,FOB豆棕价差在四季度一般都有季节性回落的需求。

图2 FOB豆棕油价差走势图(二) 9-11月份期间国内豆棕油存在季节性的强弱交替拐点DEC豆棕油价差-FOB豆棕油价差=豆油进口利润-棕榈油进口利润理论上,进口利润可代表某商品的国内供需格局,当国内供应相对外围趋紧时,价格升水会带来进口利润,反之亦然。

农产品期货-从季节性因素看农产品价格走势

农产品期货-从季节性因素看农产品价格走势

农产品期货-从季节性因素看农产品价格走势农产品期货从季节性因素看农产品价格走势农产品期货市场一直以来都是金融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投资者和农业从业者而言,了解农产品价格的走势至关重要。

而季节性因素,作为影响农产品价格的一个关键因素,常常能够为我们揭示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规律。

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以粮食作物为例,小麦和玉米的播种、生长和收获都有着特定的时间段。

在播种季节,农民需要购买种子、化肥和农药等生产资料,这会影响相关农资产品的需求和价格。

而在生长季节,天气状况对作物的生长起着决定性作用。

干旱、洪涝、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都可能导致作物减产,从而影响市场供应和价格预期。

在收获季节,农产品的集中上市往往会导致短期内市场供应增加,价格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

然而,如果当年的产量受到不利因素影响大幅减少,那么即使在收获季节,价格也可能会保持高位甚至上涨。

再看水果和蔬菜类农产品。

比如西瓜,夏季是其大量上市的季节,市场供应充足,价格通常相对较低。

而在冬季,由于生产和运输成本增加,西瓜的供应量减少,价格往往会上涨。

对于油脂类农产品,如大豆和棕榈油,其价格走势也受到季节性因素的显著影响。

大豆在北半球的收获季节一般在秋季,此时市场供应增加,价格可能会受到一定压力。

而棕榈油的产量则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通常在雨季产量较高,旱季产量较低,这也会反映在价格的波动上。

季节性因素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供应方面,消费需求的季节性变化同样不可忽视。

在节假日期间,比如春节、中秋节等,对肉类、水果、坚果等农产品的消费需求通常会大幅增加。

这会导致这些农产品在节日前和节日期间价格上涨。

例如,春节前猪肉的消费量会明显上升,价格也会相应提高。

此外,一些农产品的加工需求也具有季节性特点。

例如,秋季是糖厂大规模加工甘蔗生产白糖的季节,此时对甘蔗的需求增加,可能会推动甘蔗价格上涨。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季节性因素对农产品价格走势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大宗商品季节性波动规律研究

大宗商品季节性波动规律研究

大宗商品季节性波动规律研究专题报告大宗商品中国国际期货研发产品系列 2011 年 12 月 12 日星期一大宗商品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研究中期研究院前言: 由于商品的供需层面存在着某些季节性变化特点,即随着季节的转换商品供给或需求的增减趋势相对固定,这些商品的价格也因此带有季节性波动特性,我们将这种波动特性称为季节性波动规律。

就农产品而言,通常在一年中特定的季节播种,经过生长成熟之后,又在另一个季节收获,这种生长周期的循环使得农产品相比基础金属或者化工品具有更加明显的季节性波动规律。

投资者在研判农产品价格走势时,经常会参照其季节性波动规律。

但是,大宗商品市场近年来金融属性不断增强,农产品价格的季节性波动规律稳定性在减弱,投资者以及相关品种的研究人员在适当参考农产品历史价格规律的基础上,需要更加灵活细致地分析当前供需情况,以适应越发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农产品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研究第二部分能源化工品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研究第三部分金属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研究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专题报告第一部分农产品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研究一、玉米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 1. 大连玉米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从图 1、2 中,我们可以看到,在 2005 年至 2007 年期间,11-1 月份玉米期价基本处于上涨行情,4-7 月份期价处于下跌行情,主要原因是饲料需求处于淡季。

随着我国玉米基本面逐渐偏紧,2009 年至今市场走势发生明显变化,从 10-2 月份玉米期价基本处于涨势,时间跨度明显放宽,4-6 月向下调整,7 月份一改往年的弱势行情,期价开始上扬,说明玉米需求大增,青黄不接的基本面下,7-9 月玉米整体维持较强的态势。

图1:大连玉米连续年度走势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声明 2 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专题报告图2:大连玉米连续指数月度涨跌图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院 2.CBOT 玉米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一般美国玉米的海湾港口现货价格在每年的九月、十月处于达到最低点,然后逐月上涨,到每年的五月达到最高价,接着又开始回落。

棕榈油

棕榈油

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来的,果肉压榨出的油称为棕榈油( Palm Oil),而果仁压榨出的油称为棕榈仁油(Palm Kernel Oil),两种油的成分大不相同。

棕榈油主要含有棕榈酸(C 16)和油酸(C 18)两种最普通的脂肪酸,棕榈油的饱和程度约为50%;棕榈仁油主要含有月桂酸(C 12),饱和程度达80%以上。

传统上所说的棕榈油仅指棕榈果肉压榨出的毛油(Crude Palm Oil,CPO)和精炼油(Refined Palm Oil, RPO),不包含棕榈仁油。

它被人们当成天然食品来使用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

棕榈油是世界油脂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它在世界油脂总产量中的比例超过30%。

油棕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长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

油棕的商业性生产可保持25年![1]受全球棕榈油种植面积扩张以及成熟棕榈油面积提高等因素影响,2012年全球棕榈油产量继续增加,或创下历史新高。

油棕果原产于非洲西海岸,20世纪70年代东南亚各国开始大量种植,到80年代东南亚的油棕面积和产量都已超过非洲,其中马来西亚的产量已占世界产量的50%以上,印度尼西亚也占20%左右。

20世纪20年代我国曾从马来西亚引种海南岛,后来台湾、云南、广西、福建、广东等省、区均有种植,但产量不多。

20世纪70年代以来,棕榈油产量是各种植物油脂中增长最快的,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食用油脂,在国际植物油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由于受气候等自然条件限制,生产发展缓慢,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大量进口,进口量占世界棕榈油贸易量的15%以上。

一般的马来西亚已到成熟期的油棕,每年每公顷平均产量是3.7吨毛棕榈油。

棕榈油是植物油的一种,能部分替代其它油脂,可代替的有大豆油、花生油、向日葵油、椰子油、猪油和牛油等。

由于棕榈油与各种油脂的相互关系,棕榈油的价格也是随着世界一般油脂价格的游走而浮动,同时,棕榈油价格的波动幅度也很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棕榈油期货季节性规律棕榈油季节性特点是什么
由于商品的供需层面存在着某些季节性变化特点,即随着季节的转换商品供给或需求的增减趋势相对固定,这些商品的价格也因此带有季节性波动特性,我们将这种波动特性称为季节性波动规律。

就农产品而言,供给和需求各自的季节性规律决定了价格波动的季节性规律,尤其是供给或需求的季节性强弱差异明显,价格的季节性也相对突出。

1. 棕榈油供给季节性特征
棕榈属多年生植物,其棕榈果产量深受天气的影响,气候的多少雨、气温的异常高低等都会对其造成影响。

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为棕榈油主要生产国,两者共占全球棕油产量的86%以上。

马来西亚棕榈油的产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通常每年4-10月是增产季,在增产期间,棕榈油价格易跌难涨,而11月至次年2月是减产季,棕榈油价格随之止跌反弹。

小的调整方面,每年的五月到八月之间马棕产量都会有个小的回调,回调过后就会爬升至一年的最高点,一般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通常在10月见顶回落。

2. 棕榈油需求季节性特征
按照熔点来看,我国棕榈油进口目前以不超过24℃精炼棕榈液油为主。

我国棕榈油的消费以食用为主,其中24度精炼棕榈油为主要品种,占据的市场份额在60%以上。

每年对食用精炼棕榈油的需求量占进口的绝大部分,我国每月的棕榈油消费量约为40万吨。

由于棕榈油的熔点比较高,在冬季容易凝结不易于搀兑,消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但近几年来随着棕榈油分提技术的快速发展,更低熔点的棕榈油开始进入冬季消费市场。

从时间来看,10月份之后是我国油脂消费的季节性旺季,夏季是我国油脂消费淡季。

消费的季节性直接表现为进口量的季节性,从2012年-2017年的情况看,国庆节、春节前因节日备货进口量较大,即7-9月、11-12月进口放量,提振棕榈油价格,而1-6月进口量较小,棕榈油价格回落。

库存方面,因为10月份之后正是我国油脂消费的季节性旺季,棕榈油消费增加,四季度港口库存逐渐减少,达到全年低位,对棕榈油价格有较强的支撑。

进入二、三季度,值棕榈油消费淡季,港口库存逐步回升,施压棕榈油价格。

棕榈油供需季节性规律如下表所示,当然,季节性分析法只适用于特定阶段,常需要结合其他阶段性因素作出客观评估,若出现特殊情况导致供需失衡,就会削弱原有的季节性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