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https://img.taocdn.com/s3/m/66d7fe5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c.png)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古代中国建筑艺术被认为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建筑经历了数千年的沉淀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从建筑结构、工艺技术以及审美价值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建筑结构的独特性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木构建筑体系而著称。
木构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其基本特点是梁柱承重,斗栱悬挑。
这种结构形式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上具有鲜明的特色。
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建筑中常见的四合院,以及寺庙、宫殿等建筑中的严密布局。
这种结构形式还赋予了中国古代建筑出色的抗震能力,为中国建筑在地震频发的地区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工艺技术的精湛性中国古代建筑工艺技术的精湛性也是其独特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家们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非常讲究,包括木材、砖瓦、石材等。
木材的选择需要考虑年轮的密度和纹理的美感,砖瓦的烧制需要精确的温度控制,石材的切割和雕刻更是需要高超的技艺。
这些工艺技术的精湛应用,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在形式和细节上都体现出独特的美感和工艺水平。
三、审美价值的体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工程,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和追求。
建筑师们注重营造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追求内外空间的统一与协调。
比如说,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假山”和“水景”,常常可以让人在有限的空间内感受到自然风光的美妙。
此外,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彩绘、雕塑等艺术元素的运用,也为建筑赋予了更丰富的审美价值。
四、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在于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古代建筑师们善于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同时也敢于进行改革和创新。
中国古代建筑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
例如,在宫殿建筑中,中国古代建筑师引入了檐制、硬山顶等新的构造形式,使得建筑更加庄严和宏伟。
这种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方式,使得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得以不断发展和演进。
五、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不仅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作品中,更在于其传承和保护。
拙政园的建筑结构文化背景艺术形式
![拙政园的建筑结构文化背景艺术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9365b75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3.png)
拙政园的建筑结构以水为主体,通 过巧妙的布局和精心的设计,将水 元素融入到园林的各个角落。园中 檐等各式形式呈现, 搭配青瓦白墙,形成了朴素淡雅的 建筑风格。园中的桥梁、假山、凉 亭等建筑小品,也多以木材制作, 精雕细琢,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特色
P 2 ART
心平静的理念
P 3 ART
拙政园的艺 术形式
COMPANY LOGO
3
拙政园的艺术形式
拙政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其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园林布局、建筑装饰、 绘画、诗词等多个方面
园林布局:拙政园的园林布局以自然为主,通过山、水、植物、建筑等元素的组合, 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园中的路径、桥梁、假山等元素的设计,都充满了诗情 画意
01绘画
拙政园的名字来源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中的"拙政须勤学"。园中的许多景点也与诗词相 关,如"留听阁"、"志清处"等。这些景点不仅有美 丽的景色,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01诗词
THE END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拙政园的文 化背景
COMPANY LOGO
2
拙政园的文化背景
拙政园的设计与建造深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园名"拙政"二字源自唐 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 古原草送别》诗中的" 拙政须勤学,离骚好苦 吟"
在园林的布局和景观设 计中,体现了中国传统 文化的诸多方面
拙政园的文化背景
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强调的是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的等级 秩序。在拙政园中,这种思 想体现在建筑的空间布局和 景观的层次上。主体建筑位 于园林的中心位置,象征着 主人的地位和尊严;而周围 的小品建筑则围绕着主体建 筑,形成一种主从关系,表
奇妙的建筑结构世界上最独特的建筑艺术
![奇妙的建筑结构世界上最独特的建筑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875d009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6.png)
奇妙的建筑结构世界上最独特的建筑艺术奇妙的建筑结构:世界上最独特的建筑艺术建筑艺术是人类创造的一门重要艺术,它不仅是物质空间的构筑,更是文化和心灵的呈现。
世界各地的建筑结构各具特色,其中有一些建筑艺术体现了非凡的创造力与技巧,让人们为之叹为观止。
本文将介绍世界上最独特的建筑结构,带您领略奇妙的建筑艺术。
一、希腊的巴尔代雷欧式巴尔代雷欧式是希腊建筑的代表之一,被誉为古希腊建筑瑰宝。
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建筑物顶部的圆顶,通常由大理石制成。
巴尔代雷欧式以其气势宏伟、充满力量感的外观,成为了西方建筑的灵感之源,影响了后来的建筑风格。
二、印度的泰姬陵泰姬陵是印度最为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印度的宫殿式建筑的代表。
作为印度莫卧儿王朝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逝去的妻子而建造的陵墓,泰姬陵展现了华丽的白色大理石外观和复杂的建筑结构。
泰姬陵融合了印度、波斯和伊斯兰文化的元素,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美丽的建筑之一。
三、中国的故宫故宫是中国历史上一处宏伟的古建筑,在北京市中心占地170多万平方米,有一千多座建筑物。
故宫以其壮丽的建筑和独特的宫殿式风格而闻名于世。
故宫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如黄色琉璃瓦和朱红色木构件。
宫殿内部的装饰和家具展示了中国古代的艺术和工艺水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四、巴西的布拉斯利亚大教堂布拉斯利亚大教堂是巴西首都布拉斯利亚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巴西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之一。
这座教堂由奥斯卡·尼迈耶斯设计,采用了独特的超现实主义设计理念。
教堂外观像是一朵白色的花朵,悬浮在蓝天之中,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
内部则采用了复杂的几何结构,营造出独特的光影效果,令人流连忘返。
五、阿联酋的迪拜塔迪拜塔是迪拜城市最著名的地标,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之一。
这座超级摩天大楼高达828米,包括办公楼、酒店和观景台。
迪拜塔的外观简洁大气,采用了独特的环形设计,使得整个建筑都显得非常流线型。
从顶部的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迪拜城市的壮丽景色。
故宫建筑的建筑艺术与审美
![故宫建筑的建筑艺术与审美](https://img.taocdn.com/s3/m/4baaaba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1.png)
故宫建筑的建筑艺术与审美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帝王宫殿建筑的典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故宫建筑既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工艺与技术,也呈现了独特的审美特色。
本文将从建筑结构、装饰艺术和园林景观三个方面探讨故宫建筑的建筑艺术与审美。
一、建筑结构故宫建筑的结构以"三进式"和"五进式"为主,形式庄重端庄,中轴线布局严谨,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
故宫采用的是传统的均贴式榫卯结构,木料选择优质的整根杉木,通过榫卯的嵌合将各根木材牢固地连接起来。
建筑结构稳固耐久,具备抗震能力。
故宫建筑还采用了严格的平衡原理,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施工技术,实现了建筑主体的重心均衡,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装饰艺术故宫的装饰艺术是其建筑魅力的核心所在。
建筑外观以砖木结构为主,以黄色琉璃瓦为覆盖材料,色泽明亮,质地细腻,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宫殿内部的装饰则以彩绘,雕刻和镶嵌为主要手法,细腻华丽,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彩绘是故宫建筑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装饰之一。
彩绘以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为基础,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造型,创造出壮丽绚丽的艺术效果。
宫殿内壁上的彩绘内容丰富多样,有景物、人物、花鸟等各种题材,每幅画都精雕细琢,色彩鲜艳,令人目不暇接。
雕刻是故宫建筑中另一个重要的装饰艺术形式。
雕刻出现在宫殿的门、栏杆、柱子等部位,造型各异,富有立体感,展现了中国古代雕刻工艺的精湛和独特。
镶嵌是故宫建筑中一种独特的装饰手法。
镶嵌使用珍贵的宝石、玛瑙、琥珀等材料,将它们镶嵌在器物表面,形成精美华丽的图案。
镶嵌工艺既考验工匠的技巧,又需要对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有深入的了解,制作出的作品具备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三、园林景观故宫的园林景观也是其建筑艺术与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宫以"天人合一"的理念,通过合理布局和精心设计的园林景观,体现中国古代建筑中"山水之气"的观念。
建筑艺术中的结构美
![建筑艺术中的结构美](https://img.taocdn.com/s3/m/3cab8d30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4.png)
建筑艺术中的结构美一、建筑美学的本质与特征建筑美学是一门研究建筑领域中美和审美问题的学科,它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
建筑美学的本质在于探索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建筑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和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
形式美学:建筑的形式是其美学特征的重要体现,包括建筑的外观、比例、尺度、色彩等。
形式美学研究建筑的形式语言和构成元素,以及如何通过形式来表达美。
空间美学:建筑的空间组织和利用也是其美学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空间美学研究建筑内部和外部空间的组织方式,以及如何通过空间来营造美的氛围。
文化美学:建筑是文化、社会和历史的象征,因此建筑美学也与文化密切相关。
文化美学研究建筑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内涵,以及如何通过建筑来表达和传承文化。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美学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建筑应该根植于自然环境,并与其相互协调,形成一种整体的美感。
审美价值和功能:建筑美学不仅关注建筑的审美价值,也关注其功能性。
建筑应该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带来美的享受。
审美效应:建筑美学研究建筑对人们心理和情感的影响,即建筑的审美效应。
通过研究人们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反应,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创造建筑的美。
建筑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从形式、空间、文化、自然、功能和心理等多个角度来研究建筑的美和审美问题。
通过深入理解建筑美学的本质和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建筑创作和欣赏。
二、结构美在建筑艺术中的意义结构美是指建筑通过其构件的排列、组合和连接方式所展现出的审美特征。
它不仅包括建筑的力学性能,还涵盖了材料、形态、比例和空间等方面的美学价值。
结构美在建筑艺术中的意义体现在它能够将功能性与审美性完美结合,创造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建筑作品。
建筑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人们的实际使用需求,而结构美恰恰能够提升建筑的功能性。
合理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能够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
例如,通过优化柱网布局和梁板结构,可以创造出更加开阔和灵活的室内空间,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的艺术之美建筑的灵魂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的艺术之美建筑的灵魂](https://img.taocdn.com/s3/m/828f62d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6.png)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的艺术之美建筑的灵魂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仅是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更是展现了建筑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的艺术之美可以说是建筑的灵魂所在。
一、结构设计原理与建筑的关系建筑的结构设计原则是指在满足建筑功能和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排布和选用合适的结构形式,使建筑物在自身重力及外力的作用下保持稳定,传递和分布荷载。
建筑的结构设计原理与负责的建筑空间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结构的布局对空间形象产生直接影响。
例如,在教堂建筑中,穹顶结构被广泛应用,它使得教堂内部空间宏伟而开阔,给人一种崇高、庄严的感觉。
而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多采用钢框架结构和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使得建筑外立面线条简洁而流畅,给人以现代感。
其次,结构的材料选择和施工方式也对建筑的形象有重要影响。
比如,古代中国的木结构建筑,采用斗拱、斗拱等结构形式,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韵味。
而在现代建筑中,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实现更大跨度和更复杂的形状,创造出更加独特的建筑形象。
总之,结构设计原理在建筑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决定了建筑的形象和风格。
二、结构设计原理中的艺术之美建筑结构设计原理中的艺术之美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结构设计要追求结构的合理性和最优性。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的特性和力的传递方式,使得建筑物在无过度浪费的前提下达到稳定和安全。
而最优的结构设计,则是在满足稳定与安全的基础上,追求结构造型的美感和整体效果的完美呈现。
其次,结构设计要注重细节的处理。
细节是建筑的灵魂,一个小的构造细节的设计,可以表现出设计师的匠心独具和对建筑的深入思考。
例如,建筑中的承重柱和楼板的交界处,通过巧妙的处理,可以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使得建筑更具有艺术感。
再次,结构设计要注重与建筑环境和谐统一。
建筑结构应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与自然和谐共存。
在自然景观中的建筑,需要进行可持续性设计,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如何运用建筑结构进行艺术创作
![如何运用建筑结构进行艺术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cdf4f65f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1.png)
如何运用建筑结构进行艺术创作艺术与建筑结构的结合是一种独特而富有创意的表达方式。
通过充分理解建筑结构的原理与特点,艺术家能够创造出独特、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建筑结构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艺术作品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视觉冲击力。
一、抽象的结构为艺术提供灵感建筑结构的本质是有机构成的,艺术家可以从中汲取无限灵感。
可以通过简化和抽象的方式,将建筑结构转化为艺术作品的灵感源泉。
例如,艺术家可以通过提取建筑物的骨架结构,以抽象的形式展示出来,创作出富有力量感和动感的艺术作品。
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例,可以使用线条、几何图形和比例等元素来表现结构的优美和稳定。
艺术家可以运用不同的材料和色彩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使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建筑结构背后的美学价值。
二、建筑结构的材料与艺术呈现材料是艺术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建筑结构的材料也对艺术作品起到重要的影响。
通过运用建筑结构的材料来进行艺术创作,可以使作品更加立体、生动,并与观者产生更强的共鸣。
以砖石结构为例,艺术家可以运用与之相同的材料来进行艺术创作。
可以将砖石拼接成各种形状和结构,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艺术家还可以加入其他的元素,如光线、投影等,以突出作品的艺术性。
三、运用建筑结构进行艺术空间设计除了创作艺术品外,艺术家还可以通过运用建筑结构来进行艺术空间设计。
建筑结构的特点与美学原理可以为艺术空间设计提供灵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体验。
例如,通过构建起众多的柱子和梁,可以创造出一个立体感强、充满活力的艺术空间。
利用不同的材料、色彩和光线等元素,艺术家可以打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感受,使观者在空间中感受到艺术与建筑的完美融合。
结语运用建筑结构进行艺术创作是一种充满挑战和创意的过程。
艺术家需要深入了解建筑结构的原理和特点,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
通过抽象的结构、材料的运用和艺术空间的设计,艺术家可以将建筑结构的美与艺术的灵感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独特视觉冲击力的艺术作品。
力与美的建构——钢结构建筑的技术与艺术3篇
![力与美的建构——钢结构建筑的技术与艺术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5b0c5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7.png)
力与美的建构——钢结构建筑的技术与艺术3篇力与美的建构——钢结构建筑的技术与艺术1力与美的建构——钢结构建筑的技术与艺术钢结构建筑是以钢材为主要材料构建的建筑形式。
它具备优异的性能,如高强度、耐腐蚀、可重复利用等,因此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钢结构建筑不仅体现了先进的技术和独特的构造,更展现出了艺术和美感,成为建筑界的新宠。
钢结构建筑的技术钢结构建筑的技术包括了钢结构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施工等方面。
其中,钢结构的设计是关键的一环,它需要遵循力学原理与结构力学,以保证结构的稳固和安全性。
钢结构建筑的制造需要严格把控质量,确保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而在安装和施工方面,需要考虑施工环境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操作的精密程度等。
尽管钢结构建筑的技术要求较高,但却带来许多优势。
由于钢的强度和刚性较高,可以减小建筑造价,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此外,钢结构建筑还有“轻巧”的特性,减小了建筑自重,使得钢结构建筑在震动和动荷载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钢结构建筑的艺术钢结构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工业建筑,更是一种艺术造型。
在建筑的设计中,钢结构被赋予了更多的美的元素。
首先是钢结构建筑的造型与线条。
钢的高强度和轻巧性使得建筑的线条可以更加流畅,而且具有更高的自由度。
钢材的使用还可以创造出多种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造型,突破了传统建筑设计的局限。
整个建筑的风格和造型可以融合人文和自然元素,达到和谐的艺术效果。
其次是钢结构建筑的色彩与质感。
钢的颜色和质感独特,既有震撼的力量感,又能展现出奢华与优雅。
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处理,钢结构建筑可以充满光泽和动感,充满了现代感和未来感。
最后是钢结构建筑的灵动与气度。
钢结构建筑在造型与线条上以极佳的手法将重力与轻巧相对置,实现了“轻功”,使整个建筑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高贵典雅、灵动不俗的气度。
结语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形式之一,钢结构建筑充分展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展现出一种传统建筑所不具备的魅力。
未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钢结构建筑也将不断探索和发展,为人类打造更加独特的建筑风貌综上所述,钢结构建筑是一种兼具科技与艺术的建筑形式,其高强度、轻巧、灵动、优雅的特点使得它在建筑设计中具有极高的价值。
简述结构艺术手法的特点
![简述结构艺术手法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cf776d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6.png)
简述结构艺术手法的特点结构艺术是一种艺术手法,它在构图和组合元素的过程中,注重整体的平衡、稳定和和谐。
结构艺术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结构艺术注重整体性。
在构图和组合元素的过程中,结构艺术追求整体效果的完整和统一。
它不是简单地堆砌元素,而是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组织,使得作品具有整体的和谐感。
例如,在建筑中,结构艺术会考虑建筑的整体形态、空间布局和立面设计,追求建筑的整体效果和统一感。
结构艺术注重对称和平衡。
对称是结构艺术中常见的一种手法,它通过将元素按照中心轴线对称排列,使得作品在视觉上具有平衡感。
而平衡是指作品中各个元素在视觉上的分布均衡,没有明显的倾斜或偏重。
对称和平衡可以给人一种稳定和谐的感觉,使作品更加舒适和美观。
结构艺术注重比例和尺度的控制。
比例是指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尺度是指元素与整体的大小关系。
在结构艺术中,比例和尺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和视觉效果。
合理的比例和尺度可以让作品看起来更加协调和统一,而不合理的比例和尺度则可能破坏作品的整体效果。
结构艺术注重节奏和重复。
节奏是指元素之间的有规律的重复或变化,可以使作品看起来更加有生气和有趣。
重复是指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在作品中的重复出现,可以增加作品的统一感和连贯感。
节奏和重复可以给作品带来一种动感和节奏感,使其更加有活力。
结构艺术注重材料和技术的运用。
材料和技术是结构艺术的基础,它们对于作品的表达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材料和技术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艺术家需要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和表达意图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
总的来说,结构艺术是一种注重整体性、对称平衡、比例尺度、节奏重复和材料技术的艺术手法。
它通过合理的构图和组合,追求作品的平衡、稳定和和谐,从而给人一种舒适和美观的感觉。
结构艺术在建筑、绘画、雕塑等各种艺术形式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是艺术家们创作过程中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运用结构艺术,艺术家可以创作出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作品,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艺术体验。
中国建筑艺术之美
![中国建筑艺术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8957e66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7.png)
中国建筑艺术之美
中国建筑艺术之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美: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如斗拱、榫卯等构件的运用,使得建筑物既稳固又美观。
同时,建筑的布局和空间处理也充满了智慧,如对称、轴线等手法的运用,使建筑物呈现出和谐统一的美感。
2. 装饰美: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如彩绘、雕刻、砖雕、木雕等,既有精美的图案,又有寓意深刻的题材。
这些装饰既体现了匠人们的高超技艺,又展示了古代文化的韵味。
3. 色彩美: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搭配讲究和谐,如黄瓦绿檐、红墙绿树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同时,建筑的色彩还与地域、气候等因素相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格。
4. 材料美:中国古代建筑善于利用各种建筑材料,如木材、砖石、青瓦等,将其发挥到极致。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为建筑增色不少。
5. 文化美:中国古代建筑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如宫殿、庙宇、园林等,都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
通过对建筑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内容。
总之,中国建筑艺术之美是多元且丰富的,它既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又展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浅谈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的关系
![浅谈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0f1830abed5b9f3f90f1cf0.png)
1 从 古代 建筑 看建 筑结 构与 建筑 艺术 的关 系 中外古代建筑 , 尽管其建筑结构局限于土 、 、 、石等原始材料与 木 砖 简单的砌筑方式 ,凭借自 然万物的启示与长期劳动积累的经验 ,但 同 l 保留 至今的建筑, 没有不符合基本力学原理有效地利用材料性能。甚而得以巧 妙地利用 ,其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的统一与融合程度 , 几乎是无懈可击 。 举世闻名的古埃及金字塔 ( 最高达 16 米 ),不但具有宏伟壮观 、 4. 6 气势磅礴 的建 筑艺术力 ,而且和建 筑结构浑然一体 。这些传奇般 的陵 墓 ,因为采用 了抗压强度高 ,且选用耐风雨剥蚀石材作 为结构材料 ,同 时选择 了正四梭锥体这一极 富平衡 和稳定状态 的结构体型 ,方可历经 4 O余年而魏立依旧。 50 古希腊建筑 , 基于原始材料性质与人们所能理解 的力学概的限制 , 无论是史前 的埃及鲁克索神庙 ,还是 希腊 巴特农神殿 ,只可 以采用两个
石柱上架设石 的梁柱结构体系 ,因为简支的跨度直接取决于横 向石材的 抗 弯 能 力 ,从 而 跨 度 不 可 能太 大 。后 来 古罗 马 人 发 明 了半 圆拱 与 十 字拱 等有推力结构和与水平推力取得静力平衡 的结构系 ,由此创造 出与梁柱 体系不可 比拟 的内部空间,形成风格独特的古罗马建筑。罗 马万神庙 , 可为古罗马弯顶 ( 圆拱 ) 半 结构的代表作。它的中央内殿弯顶直径4 . 3 5 米 ,采用石灰粉 、火山、拌合碎石凝结成坚 固的不透水层 ,弯顶底部嵌
构体系 , 构思独特、受力合理、层次井然、关系明确,体现出匠师们对于 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其传递方式具有相当高的理解水平 。 古代西方 的哥特建筑又具有一种建筑风格 ,它的最大特点是采用 了 拱肋 与飞券的拱式结构 。其 “ 拱肋不但是装饰线条 ,本身既是结构的构 成部分 ,又是结构造 型的辉煌范例 ”。哥特建筑 中,一般 中厅拱肋 的拱 脚标 高较高 ,主要靠凌空腾越的飞券 ,将推力从高而下传给标高较低 的 扶壁。又或像艾克西特教那样 , 将拱脚传来的水平推力由垂直于主轴线 的横墙所承受。这些横墙上方再砌成砖 , 组成顺次排列且 面朝主教堂大 厅的一个个小教堂。主教堂屋顶采用 “ 礼花式 ”拱肋 , 把拱顶部荷载传 到拱脚 。如此建筑结构和建筑艺术 的结合 , 形成上下左右归顺统一与天 光四射 的雄壮辉煌神奇效果 ,充分体现出运用力学原理、材料性能及结 构造型能力所赋予的建筑艺术力 。 法 国建筑师拉布鲁斯特 ( e Lbos) H ar t 反对拘泥于古典的方式 , u 建议用新 的材 料和新的结构来适应新建 筑形 式的要求 ,他凭借对新材 料和新技术 的理解 ,用铁 、石混合结构 和玻璃 材料 有机配合 ,设计成 法国第一座完整的图书馆建筑。1 5 年 ,美国建 筑师勃哥达斯 (a e 84 Jm s B gr s 设计 的纽约哈帕兄弟大厦 ,运用生铁框架作为承重结构 , ood ) u 宣 称美 国建筑 已进入 “ 生铁时代”。18 年 ,以埃菲尔 ( Ef 1 89 G'ie )工程师 为首建造的埃菲尔铁塔 ( 38 ),就是用生铁材料与完美的结构造 高 2米 型创作 的建筑艺术杰作 ,也是新材料 、新结构、新技术和新形式融为一 体的结晶。
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和艺术处理有哪些?
![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和艺术处理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483f8c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5.png)
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和艺术处理有哪
些?
(一)结构特点
(1)骨架券作拱顶承重构件,结构自重减轻,便于复杂平面架设拱顶;
(2)飞券凌空越过侧廊上空,抵住中厅拱顶的侧推力。
飞券取代侧廊半拱顶,中厅可开大侧窗;
(3)全部采用尖券、尖拱,侧推力小,十字拱顶覆盖的开间不必保持正方形。
(二)内部处理
(1)中厅空间比例尺度处理上突出高耸和深远感,引发向前(神坛)、向上(天堂)的动势。
(2)划分突出垂直趋势,墙墩雕成束柱状,加强垂直感。
(3)由于结构轻巧,可开大窗,加之使用彩色玻璃镶嵌,阳光经透射使室内五彩缤纷,产生灿烂的天堂幻景。
(三)外部处理
(1)西立面典型构图:水平、垂直均为三段划分。
下段三座门,周圈层层雕饰,中段精美的圆形玫瑰花窗象征天堂。
(2)突出垂直感,体形往上缩小收尖,造成向上动势。
(3)满布雕刻,轻灵通透。
(4)因施工工期长,一座教堂往往包括多种风格。
简述故宫的建筑艺术特点
![简述故宫的建筑艺术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3c8a9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0.png)
故宫的建筑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布局:故宫以南北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层次分明。
整个建筑群按照不同的功能和等级分为外朝和内廷,外朝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内廷则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生活的地方。
2. 建筑结构:故宫的建筑结构以木结构为主,采用梁柱式结构,以斗拱为主要受力方式,整个建筑体系结构严谨,受力均匀,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色。
3. 建筑装饰:故宫的建筑装饰精美华丽,细节处理非常到位。
从屋顶、屋檐、墙壁、门窗到室内的家具、陈设,都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和符号,如云纹、龙纹、莲花等。
这些装饰不仅美化了建筑,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4. 建筑色彩:故宫的建筑色彩丰富多样,以红、黄、绿等为主要色调,这些色彩的运用既突出了建筑的庄重和华丽,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于色彩的认知和审美。
5. 建筑与自然:故宫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充分利用自然元素,如山水、花木等,使得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总之,故宫的建筑艺术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和特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珍贵遗产之一。
建筑艺术中的结构美
![建筑艺术中的结构美](https://img.taocdn.com/s3/m/7056be2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e.png)
建筑艺术中的结构美
建筑艺术中的结构美是指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和构造方式所呈现出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以下是几个与结构美相关的要素:
1. 比例与对称:建筑的比例和对称关系是结构美的基础,它包括各个构件之间的比例关系、整体建筑与周围环境的比例关系等。
比例与对称的合理运用可以使建筑物呈现出和谐、平衡的美感。
2. 构件形式与布局:建筑的结构构件形式和布局也是影响结构美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构件形式和布局方式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空间形态和视觉效果,呈现出独特的结构美。
3. 空间结构与流线:空间结构的设计和流线的布置是建筑中实现结构美的关键。
合理的空间结构可以使建筑物的力学性能得以发挥,优化流线布置可以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和舒适度。
4. 材料与细部处理:不同的建筑材料和细部处理方式也会影响结构美的表现。
材料的质感、色彩和纹理等都可以丰富建筑的表达,细节处理的精致程度和独特性也可以增强建筑的艺术魅力。
总而言之,建筑艺术中的结构美是通过合理的比例与对称、构件形式与布局、空间结构与流线、材料与细部处理等方面的设计与呈现,使建筑物在视觉上呈现出和谐、均衡、有层次感的美感。
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及艺术处理
![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及艺术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6642547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6.png)
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及艺术处理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及艺术处理哥特式建筑是欧洲历史上的一种建筑风格,起源于12世纪末,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历了许多变化,直到15世纪中期才逐渐式微。
哥特式建筑风格在整个欧洲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影响,被认为是欧洲第一次文艺复兴运动之前的最后一种风格。
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及艺术处理对于今天的建筑设计和艺术创作仍然有很大的启发和影响。
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是其独特之处。
哥特式建筑采用了许多新的技术和结构形式,特别是钢架结构和石拱桥的使用,以及窗格玻璃的创新,这些塑造了整个建筑的形态和外观。
首先是哥特式建筑的垂直性。
这种垂直性是哥特式建筑最显著的特点,在建筑方面体现为高耸的拱形拱顶、尖顶、尖刻饰和花窗玻璃。
哥特式建筑对于材料、技术和建筑形式的追求是真正的“天高地迥,气清景秀,”它的构筑手法完全倚重石、砖、钢架建造,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由数百英尺高的立柱、梁、弓、拱组成。
其次是哥特式建筑的结构形式。
哥特式建筑的结构形式通常是组成雕花和壁龛等装置、拱弧顶、弓形窗和墓穴、拱形厢形穹顶和祭拜墓穴等。
这些结构形式的使用体现了哥特式建筑对新的建筑技术和材料的使用,并且进一步催化了艺术风格的发展和创新。
最后是哥特式建筑的装饰。
哥特式建筑的装饰本质上是富有装饰性的初印刷术,它是浮雕和伟大的花卉和植物设计在建筑表面,形成了装饰性的浮雕。
哥特式建筑的装饰使得建筑物更加美观,但同样也慢慢地成为哥特式建筑独有的艺术语言。
哥特式建筑的艺术处理哥特式建筑在艺术处理方面讲究极致和勇气,它的构造思想深受现代建筑师青睐。
因为哥特式建筑充满了尖角、勾芡和欧式风格,它的鲜明特色让人陶醉,也是当代建筑设计师的灵感源泉。
哥特式建筑的艺术处理是相对于历史上其他建筑风格而言的,它是由建筑和装饰两个方面构成的。
建筑方面,哥特式建筑的特点之一是使用钢架和拱桥建造建筑物。
这种特殊的结构方式,并不需要像传统结构那样用石头搭建。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的艺术之美探索建筑的灵魂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的艺术之美探索建筑的灵魂](https://img.taocdn.com/s3/m/d4b66a7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9.png)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的艺术之美探索建筑的灵魂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们居住和工作的场所,更是艺术的表达和文化的载体。
而建筑的结构设计原理则是构成建筑的基础和骨架,它不仅决定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更体现了建筑的艺术之美。
本文将探索建筑结构设计原理的艺术之美,以揭示建筑的灵魂。
一、抗力与稳定性的关系建筑结构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确保建筑物的抗力和稳定性。
在设计过程中,结构工程师需要考虑各种荷载和力的作用,以确保建筑物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
然而,稳定性不仅是建筑物在物理上的抵抗能力,更包括了对于人们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舒适感的传递。
以摩天大楼为例,其结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自然力和人为力的影响,确保建筑物能够抵御地震、风力等外部因素的作用。
同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运用,使得大楼内部空间的分配和建筑形态与外观能够令人产生秩序感和安全感。
这种稳定性的设计不仅仅满足了建筑物的功能需求,更使建筑成为城市的标志和引以为豪的象征物。
二、力线的运用与形式的创造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力线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力线是描述结构承受荷载时力的传递路径的线条,它不仅仅是建筑物内部力学的表现,更能够创造出建筑形式和空间的美感。
通过合理运用力线,可以将建筑的荷载和力量传递到地基上,实现结构的均衡和稳定。
同时,结构工程师也会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和艺术追求,巧妙地运用力线,将建筑物的形象与功能完美融合。
例如,曲线形的力线可以创造出流畅优美的建筑外观,使建筑物呈现出动态和活力;而直线形的力线则常见于简洁现代风格的建筑中,强调几何形状和对称性。
三、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材料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抗力和稳定性,更能够赋予建筑物特定的质感和美感。
材料的选择应当综合考虑其力学性能、可持续性和美观性。
例如,钢铁是一种高强度和耐久性的材料,常用于大跨度和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
而玻璃则常用于建筑的幕墙设计,能够实现建筑外观的透明和通透感。
中国建筑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建筑艺术表现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fbc9d34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d.png)
中国建筑艺术表现形式中国建筑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中国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木结构建筑、园林建筑、塔式建筑、宫殿建筑以及乡土建筑等。
1. 木结构建筑木结构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具有结构合理、施工方便、耐久性强等特点。
在古代,木结构建筑广泛应用于宫殿、寺庙、住宅等建筑中。
木结构建筑的构造方式以梁柱式为主,利用木材和榫卯结构进行连接,使得整个建筑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2. 园林建筑园林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学价值。
园林建筑追求自然和谐,注重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
在园林中,建筑与山水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常见的园林建筑有亭、台、楼、阁、廊等,它们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能够增加园林的观赏价值。
3. 塔式建筑塔式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又一重要形式,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和宗教意义。
塔式建筑一般为高层建筑,具有挺拔的身姿和华丽的装饰。
塔的结构以木构架和砖石为主,可以用于佛教寺庙、城市景观等场所。
著名的塔式建筑有西安大雁塔、杭州雷峰塔等。
4. 宫殿建筑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宏伟壮观、富丽堂皇的特点。
宫殿建筑一般为大型建筑群,包括前殿、后殿、侧殿、长廊等。
宫殿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屋顶采用琉璃瓦等高档材料,装饰精美,气势磅礴。
现存的宫殿建筑有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
5. 乡土建筑乡土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另一种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
乡土建筑一般采用当地的材料和技术,造型简洁实用,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常见的乡土建筑有福建土楼、云南一颗印等。
这些建筑形式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还是当地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总之,中国建筑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这些建筑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还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美学追求。
通过了解和研究这些建筑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的传统文化。
岳阳楼:木构建筑的瑰宝
![岳阳楼:木构建筑的瑰宝](https://img.taocdn.com/s3/m/11e2e28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1.png)
岳阳楼:木构建筑的瑰宝岳阳楼的建筑艺术和风格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纯木结构岳阳楼是一座全木结构的建筑,整座建筑没有使用一钉一铆,全靠木制构件的彼此勾连和榫卯结构连接。
这种结构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建筑师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艺术特色。
岳阳楼的柱子特别粗大,直径达70厘米,能够承受较大的负荷,确保了建筑的稳固性。
二、三层四柱结构岳阳楼主体为三层,这种结构在古代楼阁建筑中较为常见,但岳阳楼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四柱结构。
承重的主柱是四根巨大的楠木,被称为“通天柱”,从一楼直抵三楼。
此外,岳阳楼的柱子数量遵循四的倍数原则,增加了建筑的美感和稳固性。
三、盔顶结构岳阳楼的盔顶结构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
这种拱而复翘的顶式结构在古代中国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被誉为“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
盔顶结构不仅使岳阳楼在外观上更加雄伟壮观,还增加了建筑的稳固性和防水性。
四、飞檐斗拱岳阳楼的飞檐设计使其看起来更加灵动和飘逸。
三层建筑均有飞檐,叠加的飞檐形成了一种张扬的气势,仿佛八百里洞庭尽在掌握之中。
同时,岳阳楼的斗拱结构复杂、工艺精美,承托着飞檐和屋顶的重量,也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
斗拱上的雕刻和彩绘更是增添了建筑的艺术气息。
五、雕梁画栋岳阳楼的梁柱、门窗等木制构件上都雕刻有精美的图案和花纹,如龙头、象鼻子等珍禽异兽以及历史人物和故事等。
这些雕饰作品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也增加了建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同时,岳阳楼的色彩主调为红、黄暖色,木构件外施红色,门窗上雕饰为金黄色,脊饰和翘首杂以翠绿,盔顶及檐面均以黄色琉璃瓦铺盖,整体色彩鲜艳、金碧辉煌。
六、选址与布局岳阳楼的选址和布局也体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它耸立在岳阳市西门54.3米的城台上,坐东朝西,面向洞庭湖。
这样的选址不仅使得岳阳楼能够充分展现其雄伟壮观的气势,还便于游人凭栏远眺洞庭湖的壮丽景色。
同时,岳阳楼与周边的仙梅亭、三醉亭等建筑成“品”字形布局,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浅谈高层建筑造型中的结构艺术
![浅谈高层建筑造型中的结构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91ff3210a8114431b90dd8fb.png)
浅 谈 高 层 建 筑 造 型 中 的 结 构 艺 术
朱 治 远
摘 要 : 阐述 了高层建 筑造型 中结构 的连 续性、 变性 以及形式感 、 渐 力量感 , 同时研 究 了与这些美 学属 性所对 应的建筑造 型艺术的比例美和标识性 , 通过结构技 术的不断创新 , 从而唤醒建筑造 型艺术的新生命。 关键词 : 建筑 , 造型艺术 , 结构技术 , 比例 美 , 识性 标
滑 无 缝 的效 果 。 冲压 在 铝 板 上 的 纹 理 在 建 筑 外 表 面 的 凹 凸 变 化 [ ] B nvnB re, a l eB s U Sui ei o d :A — 1 e a_ ek lC r i o . N td D s n m d s r on o g 剧 烈 处 较 为 细 密 , 变 化 平 缓 的 区域 则 变 得 较 为 稀 疏 , 外 饰 面 在 使 受 力 更 为 合 理 , 增 强 了整 个 建 筑 的 动 势 与 活 力 。 并
例合适 的尺 度关 系都要符合高层建 筑对结 构连续性 的要求 , 同时 构件准 确 的连 接 。就 高层建 筑 的比例美 而言 , 则是连 续 、 渐变 的 结 构体 系要 符合结构 传力 的 内在逻 辑。高层 建 筑立 体造 型 的明 结构 体所形成 的建筑形体 的视觉美感 。 确、 直观 、 出的几何 美学 , 须是 在科学 、 谨 的结构体 系控 制 突 必 严 由于结构 的连续 性 和渐变 性往 往与 结构 给人 的稳定 、 巧 、 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文明价值的体现—德国汉诺威世博会的日本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博会开始关注人与环境的问题, 幵开始运用信息技术和高科技来展示主题,促迚交流和参 与。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明确提出一条原则:设计服务 于可持续性。这是世博会从技术主义走向理念主义的开端。
3人类象征意义的表达
把木材这种天然材料与高技术结合起来,用同种材料的构件拼接 成一个兼具技术意向和艺术美感的作品
结构艺术化的发展历程
1早期的发展
万神庙的半球穹顶象征这宇 宙,穹窿顶部直径8.9m的 小圆窗可以打开,映射在斱 格藻井中的太阳光束随时间 而移动,使人们在穹隆内部 可以感受到季节与时间的变 化,静止的建筑因而具有了 反映“时空”的多维特征。
古罗马万神庙
富勒以“最小限获得最大限”的设计手法和“以少得多” 的设计理念对结构艺术化实践颇具贡献意义,他的最大限 住宅、网格穹顶等建筑作品都将给我国的建筑设计带来理 性、科学、经济的生态型启迪。
整幢建筑物是统一的,问讯台、服务、栏杆,乃 至标志的形态都是流线型的,使人感觉处在一个 连续的空间中。
肯尼迪机场航站楼
他认为“变化”是建筑创作的关键,也是世间万 物的本质。他从未间断过向人们传达“变化无处 不在”的信息。
结构表现主义—卡拉特拉瓦动感的意象技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这个构筑物的 屋顶有混凝土 支撑,采用可 以开合的半拱 结构,每一个 都装上马达, 以使屋顶可以 慢慢地张开和 变形。由于每 个构件都是独 立的,所以可 以自由控制屋 顶的开启斱式。
建筑结构艺术化
结构艺术化是指通过对结构技术和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熟练 运用,把建筑的结构表现推向一种与技艺兼容幵蓄、相互 提升的高度,迚而突出建筑创作的贡献和价值。技术是建 筑的物质基础和实斲前提,艺术是建筑的精神家园和价值 归宿。
结构艺术化的意义
结构的发展是一部时代发展的历叱,从结构技术、斲工工 艺、构造斱法到计算机模拟实验、虚拟空间建构等层出不 穷。出了表现在物质斱面的直接作用外,其对艺术的推动 还间接表现在文化和精神层面。
1时代特征的反映
蓬皮杜中心是一座 巨大的长斱形建筑, 长166米,宽60米, 高42米,地上共有6 层,总建筑面积近 10万平斱米。蓬皮 杜中心最大的特色, 就是外露的钢骨结 构以及复杂的管线。 整个建筑处钢架结 构外,全部为玱璃 覆盖。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
以再生纸为主要材 料创造了一个独特 的纸质展览馆。拱 筒形的结构由直径 12.5cm的纸制筒 网状交叉构成,弧 形屋面和墙身材料 也是织物和纸膜。 博览会结束后,大 部分材料可回收再 利用。该结构的创 新之处幵不十分突 出,但其对可持续 材料的运用,发人 深省。
“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科威特展亭
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由托马斯· 赫思维兊设 计,建筑以种子作为符号不仅表达出展馆的主题, 而且寓意着生命的开始。
三 结构艺术化的应用实践分析
1 时代特征的反映—信息的载体和种子的基因库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
它的整个表皮由 60858根蕴含 各种植物种子的 透明杆触须镶嵌 组成。进进看去 犹如“蒲公英”, 所有的触须都会 随风轻拂。白天, 触须会向光纤那 样传导外部光线 来提供内部照明, 营造出兼具现代 感和震撼力空间; 而到了夜间,触 须内置的光源是 照亮整个建筑, 使其光爱夺目。
2 当代注重结构表现的建筑师及思维体现
启蒙阶段—富勒的科学设计观
1967年 蒙特利尔世博会的美国馆
富勒结构构成分析
其作品非常强调建筑形体的曲线、力量和动感。 他的名作肯尼迪机场航站楼像只展翼的鸟正要凌 空飞翔。航站楼室内,光自四片薄壳结构接缝间 投入,仿佛在于自然旋律和谐的对话。
现代表现主义—埃罗﹒沙里宁的里流生发油及形态
汉诺威世博会的展棚
结构艺术是凝聚着当代最先迚的结构技术和人类丰富艺术 情感的果实。“因技术而艺术”的相互制约与融合,在仸 何时代都是建筑创作的核心主题。
4技艺的交融
“西斱的建筑结构艺术发展较早”,从古罗马的 万神庙、卡瑞卡拉大浴场等开始、到欧洲的中世 纪教堂、文艺复兴时期的穹顶都体现着人类各个 时期最先迚的结构技术和艺术表现能力。
2“技艺的交融”—舞动的编织
2010年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的设计师塔格里布 认为建筑就是在塑造地景,应该把建筑消融在景 观之中,通过一种非连续的形态和不平衡的结构, 获得与环境景观的微妙关联。
2010年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的设计师塔格里布认为建筑就是在塑造地 景,应该把建筑消融在景观之中,通过一种非连续的形态和不平衡的 结构,获得与环境景观的微妙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