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竞争力指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竞争力指数

一、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竞争力指数编制的背景和意义

(一)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竞争力指数编制的背景

中国企业500强是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500强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为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正在悄悄的改变:经济结构转型、国际金融动荡、世界经济放缓、高成本时代来临、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培育新竞争优势的挑战——低成本优势与高成本竞争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30年,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力军,进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极大地解放了自身的生产力,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凸显了“低成本”优势,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在不断提高。

中国企业追求低成本优势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节约资源和土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随着经济结构转型、自然资源价格的攀升、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生态保护标准的确立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增强,中国企业建立在“低成本”基础上的竞争优势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在低成本竞争优势很难维系的情况下,新的竞争优势却未显现。因此,在高成本时代,中国企业如何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是必须攻克的难题。

2、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的挑战——被动国际化与主动国际化

中国企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原因和社会体制性因素,中国大企业的政府主导型超常规发展模式短期内不会改变。同时由于中国自身拥有的巨大市场,使得中国企业在国内具有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跨国经营没有成为它们早期发展的生存之道。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市场对外国企业的逐步开放,呈现出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世界级的跨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攻城略地,出现了徐工案、达能与哇哈哈之争以及可口可乐欲购汇源等案例,都显示出了民族企业“被国际化”的危险趋势。

尽管国内大多数企业早已经意识到:固守本土市场,企业的竞争优势已不明显,走出国门开展跨国经营,参与全球竞争已成为中国企业无法回避的抉择。但由于受体制惯性、文化理念、人才缺乏等因素的制约,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能力的提升并不理想。近年来,联想、海尔、TCL、长虹、宝钢、首钢、中远集团、中国移动等都进行了的国,但都付出的学费是高昂的。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则是在自己不够强而大的基础上走出去的,缺少必要的积累,凸显出国际化经营的规则不太熟悉与经验不足的的劣势。

国际化趋势已成为世界潮流,中国企业如果不主动国际化,就会“被国际化”。因此,如何提升自身的国际化经营能力,为走出去做好充足的准备,就成为中国企业的必修课——这一任务任重而又道远啊。

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做强做大与可持续发展

企业之强,在于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运作效率等。企业之大,在于资产、规模、营业额或销售收入及市场占有率等;在中国由于理念方面的原因,企业过分追求大。因此,中国企业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特征。从2002年起发布的中企联500强企业排行榜,就是以大为评价标准的,每年进出这一榜单的企业大约在80至100家左右。这样的情况,一方面说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快速扩张提供了机会和空间;另一方面,说明了中国企业发展并不稳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危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孪生物,是由企业的内外部原因导致的。强的企业由于机体的强大,能够安然度过危机难关;大而弱的企业由于机体的免疫力差,难以度过危机之关,如以雷曼兄弟为代表的一批大而弱的企业在“次贷危机”中的破产。因此,评价企业家的标准,不是看你在顺境中积累了多少财富,而是看你能不能建立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企业,并能够在危机中屹立不倒,继续前行。因此,中国企业要想成为世界级大企业,就必须树立强而大的理念,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提升国际化经营

能力,全力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反之,若企业在“政府主导型超常规发展模式”的短期内,依然靠剥夺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取得发展和收益,则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步入死亡。

竞争力是企业的一种综合实力,不同的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途径和方法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但在目前的关键时期,中国企业应该在经营理念、发展方式、商业模式、体制机制、竞争手段等方面全方位地推动企业的战略转型,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提升国际经营能力、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竞争力指数编制的意义

与世界500强企业相比,中国500强企业的成长环境具有特殊性,表现为市场化程度较低和垄断性明显。而中企联以“营业收入”为指标排名的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是“500大”还是“500强”一直存在争议。通常意义上,我们指的“大”衡量的是企业规模,而“强”则衡量的是企业竞争力,所以,单纯以“营业收入”指标进行排名,更加贴近“500大”,而非真正意义上的“500强”。

受2008年经济危机的冲击,2009年的世界500强企业有125家亏损,中国500强企业有33家亏损,这一现象引发了大家对500强企业的再思考。《FORTUNE》以“营业收入”为指标推出世界500强企业,也不过是是世界“500大”。自2002年以来,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企业家协会同样以“营业收入”为指标推出中国企业500强。虽然“营业收入”是企业综合经营的表现之一,但其更加侧重衡量企业规模的大小。

1、上财500强指数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为了对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情况进行比较全面、科学的衡量和评价,我们以强而大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在客观、公正、科学、全面的原则指导下,在吸收已有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研制了包括盈利、成长和规模三个方面的“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竞争力指数”(以下简称“上财500强指数”)。

2、上财500强指数的内容和作用

“上财500强指数”排行榜——对企业的竞争力指数测评和排名,包括对企业竞争力指数的排名“上财500强”、对企业盈利指数的排名“上财盈利100强”、对企业成长指数的排名“上财成长100强”和对企业规模指数的排名“上财规模100强”,排行榜将会充分发挥激励企业和导向投资的作用。

“上财500强指数”运行线——以2004年为基年,对上榜500家企业竞争力指数运行状况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绘制竞争力指数折线图,包括“上财500强竞争力指数图”、“上财500强分行业竞争力指数图”和“上财500强分地区竞争力指数图”,运行线将每年的企业竞争力运行状况表现得一目了然,从运行线的跌宕起伏中反映上榜的500家企业、各地区和各行业的竞争力变动情况,便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和把握趋势。

“上财500强指数”评估——对“排行榜”和“运行线”的结果进行描述和评价,发现新现象、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原因,提出改进思路,预测发展和变动的趋势,从而凸显“上财500强指数”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作用,引导中国企业走“大而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因此,我们坚信“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竞争力指数”,必将彻底改变中国企业由“大”变“强”的传统成长路径,必将引导中国企业改变成长理念和路径,走向“强”变“大”的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必将成为中国大企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二、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竞争力指数的说明

(一)指标及其权重确定

由于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分析,因而可以利用众多指标从不同的方面来测评企业的竞争力。无论选择哪些指标以及各指标的权重如何确定,都多少含有一定的主观判断因素。我们对指标的选择及其权重的确定是由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研究中心的专家团队及其特邀研究员经过多次修正而确定的,见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