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赏析-李白《关山月》原文及赏析
关山月李白的诗歌鉴赏他
关山月李白的诗歌鉴赏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李白诗歌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
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山月李白的诗歌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关山月朝代:唐朝|作者: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古诗简介“关山月”是乐府旧题。
《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
”李白的这首诗,在内容上继承了古乐府,但又有极大的提高。
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诗人笔力浑宏,又有很大的提高。
诗的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
翻译/译文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
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
汉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战匈奴,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很少看见有人庆幸生还。
戍边兵士仰望边城,思归家乡愁眉苦颜。
当此皓月之夜,高楼上望月怀夫的妻子,同样也在频频哀叹,远方的亲人啊,你几时能卸甲洗尘归来。
注释⑴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
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被围困七日。
古乐府诗题,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⑵天山:甘肃祁连山。
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⑶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⑷白登:指汉高祖刘邦与匈奴交战,在白登山被困之事。
胡:此指吐蕃。
窥:有所企图。
⑸戍客:驻守边疆的战士。
⑹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关山月》原文赏析
《关山月》原文赏析《关山月》原文赏析《关山月》原文赏析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作者】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
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
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
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
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
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注释: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
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被困七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
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诗人笔力浑宏,又有很大的提高。
诗的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
这末了四句与诗人《春思》中的“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同一笔调。
而“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又与王昌龄的“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同步。
《关山月》原文赏析2《关山月》作者: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关山月》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关山月》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关山月》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古。
此诗写远离家乡的戍边将士与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带给广大民众的痛苦。
全诗分为三层,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
此诗如同一幅由关山明月、沙场哀怨、戍客思归三部分组成的边塞图长卷,以怨情贯穿全诗,色调统一,浑然一体,气象雄浑,风格自然。
作品原文:关山月⑴明月出天山⑵,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⑶。
汉下白登道⑷,胡窥青海湾⑸。
由来征战地⑹,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⑺,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⑻。
词句注释:⑴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
”⑵天山:即祁连山。
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干里。
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⑶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此二句谓秋风自西方吹来,吹过玉门关。
⑷下:指出兵。
白登:今山西大同东有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
《汉书·匈奴传》:“(匈奴)围高帝于白登七日。
”颜师古注:“白登山在平城东南,去平城十余里。
”⑸胡:此指吐蕃。
窥:有所企图,窥伺,侵扰。
青海湾:即今青海省青海湖,湖因青色而得名。
⑹由来:自始以来;历来。
《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
”⑺戍客:征人也。
驻守边疆的战士。
边色:一作“边邑”。
⑻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思妇高楼上,悲叹有余哀。
”此二句当本此。
白话译文: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的云海之间。
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
【诗词阅读及答案】李白《关山月》原文及赏析
【诗词阅读及答案】李白《关山月》原文及赏析【原文】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出征地,不见踪影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感叹未应当逍遥。
【古诗赏析】李白的《关山月》描写了一幅幽深苍茫的月夜图,将关山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思乡情怀带入月夜高楼,抒发了诗人对征人的关注和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开头四句尤如影视文学的蒙太奇手法,将“诗题”一一化出。
“关”“山”“月”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诗的物象,奠定了全诗边塞苦寒的苍凉基调。
“月”,出于天山云雾间,一派云海苍茫、气势磅礴、雄伟壮阔的景象。
“风”,漫天遍野的大漠朔风,犹如虎啸狼嗥,吹遍玉门关内关外,气势多么庞大,异域何其粗犷。
诗人巧借“长风”把“关”与“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明月依旧、关隘依旧,而历代的长征远戍的男儿却都一回去不再获救。
没完没了的战争,何时就可以停歇?因此诗人将“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这些广阔无垠的物象淋漓尽致地图形,营造出来壮丽壮丽而又壮阔凄美的意境。
诗人通过对边塞巨幅画卷的描写,为下文将士抢拍故里编织了“思乡”的情结。
中间四句在写景的基础上,抒发出“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的主旨。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诗人引用典故,在“关山”自然边塞风光之上迭印出沙场点兵征战的宏大场景。
据史料载:汉高祖刘邦曾领兵征战匈奴,在白登山一带(今山西大同市西)展开了殊死搏斗,刘邦的将士被匈奴于此围困了七天七夜。
而青海湾一带也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
历代这种无休止的战争使得出征将士几乎难以生还故乡。
那无奈的开怀痛饮,也许就成为未来沙场征战的最后诀别。
此种痛苦的心情,惟有一醉解之。
最后四句描绘战士“盼归属于”的忧愁心情。
“戍客”“已而”愁肠百结,望着边塞荒芜景色,满面愁容,难以名状。
想要家中低楼上的妻子、满头白发的亲娘和瘦骨伶仃的儿郎,一定也在这幽深的茫茫月夜里或俯卧楼头,或八折柳门前。
唐诗赏析-李白《关山月》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关山月》原文|译文|赏析'《关山月》是一首借乐府旧题创作的五古,作者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这首诗写远离家乡的戍边将士与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带给广大民众的痛苦。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唐诗吧。
唐代: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望边邑一作:望边色)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注释⑴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
”⑵天山:即祁连山。
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干里。
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⑶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此二句谓秋风自西方吹来,吹过玉门关。
⑷下:指出兵。
白登:今山西大同东有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
《汉书·匈奴传》:“(匈奴)围高帝于白登七日。
”颜师古注:“白登山在平城东南,去平城十余里。
”⑸胡:此指吐蕃。
窥:有所企图,窥伺,侵扰。
青海湾:即今青海省青海湖,湖因青色而得名。
⑹由来:自始以来;历来。
《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
”⑺戍客:征人也。
驻守边疆的战士。
边色:一作“边邑”。
⑻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思妇高楼上,悲叹有余哀。
”此二句当本此。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
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关山月》是汉代乐府歌曲之一,属于“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
李白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笔法独到,翻古意而又有所创新。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关山月唐代: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望边邑一作:望边色)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长风掠过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的士卒眼望着边城,那盼望归家的面容多么凄苦悲哀!当此家中高楼上的将士妻子,哀愁叹息,大概也没停歇。
注释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天山:即祁连山。
在今甘肃、之间,连绵数干里。
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此二句谓秋风自西方吹来,吹过玉门关。
下:指出兵。
白登:今山西大同东有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
胡:此指吐蕃。
窥:有所企图,窥伺,侵扰。
青海湾:即今青海省青海湖,湖因青色而得名。
由来:自始以来;历来。
戍客:征人也。
驻守边疆的战士。
边色:一作“边邑”。
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赏析《关山月》是汉代乐府歌曲之一,属于“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
李白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笔法独到,翻古意而又有所创新。
诗人抒写了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谴责非正义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借以影射批判唐代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表现了反对侵略战争的主题。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四句尤如影视文学的蒙太奇手法,将“诗题”一一化出。
“关”“山”“月”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诗的物象,奠定了全诗边塞苦寒的苍凉基调。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热】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热】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翻译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
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
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
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注释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
边:边防,边境。
“朱门”句:红漆大门,借指豪门贵族。
沉沉:形容门房庭院深邃。
按:击节拍。
厩(iù):马棚。
肥死:马棚里的马不用,渐渐死去。
弓断弦:弓很久不用,绷的弦都断了。
“戍楼”句:边界上用以守望的岗楼。
刁斗:军用铜锅,可以做饭,也可用来打更。
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调声。
沙头:边塞沙漠之地。
征人:出征戍守边塞的战士。
逆胡传子孙:指金人长期占领中原。
金自太宗完颜晟进占中原,至此时已有四世,故云传子孙。
“遗民”句:指金国占领下的中原百姓。
恢复:恢复中原故土。
鉴赏《关山月》充分地体现了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
饱含诗人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沉痛悲愤,读来使人泪下。
这种感人肺腑的巨大力量,除了来自其伟大的爱国情怀,还在于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构建了多重套叠的对比示现修辞文本。
从宏观结构上看,全诗共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
相应的在内容上也分为三个层次。
这三个层次分别选取同一月夜下三种人物的不同境遇和态度,作为全诗的结构框架。
李白诗词《关山月》的诗意赏析
李白诗词《关山月》的诗意赏析李白诗词《关山月》的诗意赏析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诗词《关山月》的诗意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山月》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古。
全诗分为三层,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
此诗如同一幅由关山明月、沙场哀怨、戍客思归三部分组成的边塞图长卷,以怨情贯穿全诗,色调统一,浑然一体,气象雄浑,风格自然。
《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作者: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
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
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
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
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
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注释: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
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被困七日。
创作背景:李白看见征战的场景,因此他感叹唐朝国力强盛,但边尘未曾肃清过。
此诗就是在叹息征战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时所作。
【唐诗三百首】唐诗《关山月》赏析
【唐诗三百首】唐诗《关山月》赏析【关山月】原文唐立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绵延万里的长风吹过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没有人从战场回来。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当这栋高层建筑是这样的夜晚,叹息不应该无所事事。
【关山月】译文巍峨的天山,浩瀚的云海,一轮明月倾泻,一片银光。
大风席卷了数万英里的高山,来到了边防部队。
汉高祖出兵白山抗击匈奴,吐蕃觊觎青海大江大山。
在这些世代战乱的地方,很少有人能幸运地活下来。
守卫边境的士兵们抬头看着边境城市,带着悲伤的表情想着回到家乡。
在这个明月之夜,高楼上观月人的妻子也经常哀叹,远亲们,什么时候才能脱掉盔甲回来呢。
【关山月】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景,驻军士兵的经历,以及驻军士兵和失踪妇女之间相思的痛苦。
开头的描述是为了渲染和为后面铺路,而侧面则改写了看月亮的感觉。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
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见“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中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
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
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
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
这样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也许难乎为继,但李白有的是笔力。
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
宋代的杨齐贤,好像唯恐“几万里”出问题,说是:“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曰几万里者,以月如出于天山耳,非以天山为度也。
”用想象中的明月与玉门关的距离来解释“几万里”,看起来似乎稳妥了,但李白是讲“长风”之长,并未说到明月与地球的距离。
其实,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
李白关山月赏析及译文
李白关山月赏析及译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李白关山月赏析及译文李白关山月赏析及译文“关山月”是乐府旧题。
李白《关山月》翻译及赏析
李白《关山月》翻译及赏析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注释】⑴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
”⑵天山:即祁连山。
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干里。
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⑶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此二句谓秋风自西方吹来,吹过玉门关。
⑷下:指出兵。
白登:今山西大同东有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
《汉书·匈奴传》:“(匈奴)围高帝于白登七日。
”颜师古注:“白登山在平城东南,去平城十余里。
”⑸胡:此指吐蕃。
窥:有所企图,窥伺,侵扰。
青海湾:即今青海省青海湖,湖因青色而得名。
⑹由来:自始以来;历来。
《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
”⑺戍客:征人也。
驻守边疆的战士。
边色:一作“边邑”。
⑻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思妇高楼上,悲叹有余哀。
”此二句当本此。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
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
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见“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中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
唐诗三百首赏析第36首《关山月》
唐诗三百首赏析第36首《关山月》1. 原文《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 重点词汇解析明月:指在夜晚天空中明亮的月亮,象征着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
天山:即祁连山,这里指边塞的遥远和辽阔。
苍茫:形容云海的无边无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长风:指强劲的风,象征着边塞的苍凉和将士的孤独。
玉门关:古代边塞的重要关隘,象征着边塞的艰苦和战争的残酷。
汉下白登道:指汉军曾在白登山道行军,暗示历史上的战争。
胡窥青海湾:指北方民族对边疆的窥视,表现了边疆的紧张局势。
戍客:指守卫边疆的士兵,表现了他们的辛苦和牺牲。
高楼:指士兵家属的居所,象征着家人的思念和期盼。
3. 直译明亮的月亮从祁连山上升起,穿行在苍茫的云海之间。
强劲的长风吹过几万里,吹过边塞的重要关隘玉门关。
汉朝的军队曾在白登山道行军,北方的胡人窥视着青海湖。
自古以来,这里是战争的地方,很少有士兵能够活着回来。
守卫边疆的士兵望着家乡,脸上满是思乡的痛苦。
在这寂静的夜晚,他们的妻子在高楼上叹息,无法停止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4. 意译在遥远的边疆,一轮明月缓缓升起,照亮了无垠的云海。
长风呼啸而过,穿越了千山万水,最终抵达了边关的玉门。
历史上的战火曾在这片土地上燃烧,汉军曾在白登山道上留下足迹,而北方的敌人也对这片富饶的土地虎视眈眈。
这里是战争的沃土,却也是死亡的家园,多少战士一去不复返。
戍边的士兵们凝望着远方的家乡,脸上写满了无尽的忧愁。
在这个孤独的夜晚,他们的妻子在高楼上默默叹息,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5. 诗歌的深层解读5.1 作者介绍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多以豪放、奔放、清新、自然著称,情感真挚深沉。
5.2 写作背景李白的这首诗反映了唐代边塞将士的生活和情感,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关山月_关山月的诗意及解析
关山月_关山月的诗意及解析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关山月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诗背景:本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这首诗是李白在看见征战的场景后叹息征战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时所作。
原文:《关山月》唐代: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望边邑一作:望边色)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释: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天山:即祁连山。
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干里。
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此二句谓秋风自西方吹来,吹过玉门关。
下:指出兵。
白登:今山西大同东有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
胡:此指吐蕃。
窥:有所企图,窥伺,侵扰。
青海湾:即今青海省青海湖,湖因青色而得名。
由来:自始以来;历来。
戍客:征人也。
驻守边疆的战士。
边色:一作“边邑”。
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诗意: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长风掠过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的士卒眼望着边城,那盼望归家的面容多么凄苦悲哀!当此家中高楼上的将士妻子,哀愁叹息,大概也没停歇。
赏析:《关山月》是汉代乐府歌曲之一,属于“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
李白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笔法独到,翻古意而又有所创新。
诗人抒写了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谴责非正义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借以影射批判唐代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表现了反对侵略战争的主题。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四句尤如影视文学的蒙太奇手法,将“诗题”一一化出。
李白《关山月》诗句赏析
李白《关山月》诗句赏析李白《关山月》诗句赏析《关山月》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古。
此诗写远离家乡的戍边将士与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带给广大民众的痛苦。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关山月》诗句赏析,欢迎阅读!《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释⑴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
”⑵天山:即祁连山。
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干里。
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⑶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此二句谓秋风自西方吹来,吹过玉门关。
⑷下:指出兵。
白登:今山西大同东有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
《汉书·匈奴传》:“(匈奴)围高帝于白登七日。
”颜师古注:“白登山在平城东南,去平城十余里。
”⑸胡:此指吐蕃。
窥:有所企图,窥伺,侵扰。
青海湾:即今青海省青海湖,湖因青色而得名。
⑹由来:自始以来;历来。
《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
”⑺戍客:征人也。
驻守边疆的战士。
边邑:一作“边色”。
⑻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思妇高楼上,悲叹有余哀。
”此二句当本此。
译文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的云海之间。
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赏析这首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
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关山月》李白唐诗鉴赏
《关山月》李白唐诗鉴赏《关山月》李白唐诗鉴赏《关山月》鉴赏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诗文解释】明月从天山升起,出没在苍茫的云海之中。
长风吹过几万里,一直吹过玉门关。
汉武帝曾经出兵白登,胡人窥视着青海湖。
自古以来征战的地方,看不到几个人能够生还。
战士们看到这一片凄凉景象,思念家乡多是满脸愁苦。
想家中的妻子在高楼上,一定是叹息声不断。
【词语解释】天山:甘肃祁连山。
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玉门关:古代通西域要道,故址在敦煌西边。
下:出兵。
白登道:指汉高祖与匈奴交战,在白登山被困事。
胡:指吐蕃。
由来:从来。
戍客:驻守边塞的士兵。
苦颜:愁苦的容颜。
高楼:指高楼中的思妇。
未应闲:该是不会停止的。
【诗文赏】在本诗中,诗人李白没有把征人思妇之情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而是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的万里边塞图景来引发这种感情。
反映出了诗人浩渺的`胸襟。
用宽广的时空做背景,把眼前的离愁别绪融合进去,从而产生更加深远的意境,这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手笔。
诗人在本诗中描写了征战边疆的苦楚,展示了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痛苦及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从而揭示出本诗反战的主题。
本诗层次分明,结构紧凑,意境深远,感人肺腑。
李白唐诗《关山月》赏析
李白唐诗《关山月》赏析李白唐诗《关山月》赏析《关山月》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古。
此诗写远离家乡的戍边将士与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带给广大民众的痛苦。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李白唐诗《关山月》赏析,希望大家喜欢!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解1、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
2、胡:这里指吐蕃。
3、高楼:指住在高楼中的戍客之妻。
译文皎洁的月亮从祁连山升起,轻轻漂浮在迷茫的云海里。
长风掀起尘沙席卷几万里,玉门关早被风沙层层封闭。
白登道那里汉军旌旗林立,青海湾却是胡人窥视之地。
自古来这征战厮杀的场所,参战者从来不见有生还的。
守卫边陲的征夫面对现实,哪个不愁眉苦脸思归故里?今夜高楼上思夫的妻子们,又该是当窗不眠叹息不已。
赏析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诗人笔力浑宏,又有很大的提高。
诗的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
这末了四句与诗人《春思》中的“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同一笔调。
而“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又与王昌龄的“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同步。
创作背景李白看见征战的场景,因此他感叹唐朝国力强盛,但边尘未曾肃清过。
此诗就是在叹息征战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时所作。
整体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
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
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见“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中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
李白《关山月》翻译赏析
李白《关山月》翻译赏析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简析:《关山月》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古。
全诗分为三层,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
此诗如同一幅由关山明月、沙场哀怨、戍客思归三部分组成的边塞图长卷,以怨情贯穿全诗,色调统一,浑然一体,气象雄浑,风格自然。
“关山月”是乐府旧题。
《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
”李白的这首诗,在内容上继承了古乐府,但诗人笔力浑宏,又有很大的提高。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
离人思妇之情,在一般诗人笔下,往往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而李白却用“万里边塞图景”来引发这种感情。
这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才会如此下笔。
明代胡应麟评论说:“浑雄之中,多少闲雅。
”注释:⑴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
”⑵天山:即祁连山。
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干里。
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⑶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此二句谓秋风自西方吹来,吹过玉门关。
⑷下:指出兵。
白登:今山西大同东有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
《汉书·匈奴传》:“(匈奴)围高帝于白登七日。
”颜师古注:“白登山在平城东南,去平城十余里。
”⑸胡:此指吐蕃。
窥:有所企图。
青海湾:即今青海省青海湖,湖因青色而得名。
⑹戍客:征人也。
驻守边疆的战士。
边色:一作“边邑”。
⑹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李白《关山月》全诗赏析
李白《关山月》全诗赏析李白《关山月》全诗赏析引导语离人思妇之情,在一般诗人笔下,往往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与之相应,境界也往往狭窄。
但李白却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景来引发这种感情。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李白的《关山月》。
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创作背景李白看见征战的场景,因此他感叹唐朝国力强盛,但边尘未曾肃清过。
此诗就是在叹息征战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时所作。
全文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
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
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见“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中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
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
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
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
这样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也许难乎为继,但李白有的是笔力。
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
宋代的杨齐贤,好像唯恐“几万里”出问题,说是:“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曰几万里者,以月如出于天山耳,非以天山为度也。
”用想象中的明月与玉门关的距离来解释“几万里”,看起来似乎稳妥了,但李白是讲“长风”之长,并未说到明月与地球的距离。
其实,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
如果联系李白《子夜吴歌》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进行理解,诗的意蕴就更清楚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关山月》原文及赏析
'《关山月》抒写了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谴责非正义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借以影射批判唐代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表现了反对侵略战争的主题。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白《关山月》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望边邑一作:望边色)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长风掠过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的士卒眼望着边城,那盼望归家的面容多么凄苦悲哀!
当此家中高楼上的将士妻子,哀愁叹息,大概也没停歇。
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天山:即祁连山。
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干里。
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
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此二句谓秋风自西方吹来,吹过玉门关。
下:指出兵。
白登:今山西大同东有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
胡:此指吐蕃。
窥:有所企图,窥伺,侵扰。
青海湾:即今青海省青海湖,湖因青色而得名。
由来:自始以来;历来。
戍客:征人也。
驻守边疆的战士。
边色:一作“边邑”。
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关山月》是汉代乐府歌曲之一,属于“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
李白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笔法独到,翻古意而又有所创新。
诗人抒写了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谴责非正义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借以影射批判唐代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表现了反对侵略战争的主题。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四句尤如影视文学的蒙太奇手法,将“诗题”一一化出。
“关”“山”“月”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诗的物象,奠定了全诗边塞苦寒的苍凉基调。
“月”,出于天山云雾间,一派云海苍茫、气势磅礴、雄伟壮阔的景象。
“风”,漫天遍野的大漠朔风,犹如虎啸狼嗥,吹遍玉门关内关外,气势多么庞大,异域何其粗犷。
诗人巧借“长风”把“关”与“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明月依旧、关隘依旧,而历代的长征远戍的男儿却都一去不再生还。
没完没了的战争,何时才能停息?因此诗人将“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这些广阔无垠的物象淋漓尽致地渲染,营造出雄伟壮阔而又苍凉悲壮的意境。
诗人通过对边塞巨幅画卷的描绘,为下文将士翘首故里编织了“思乡”的情结。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在写景的基础上,抒发出“由来
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的主旨。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诗人引用典故,在“关山”自然边塞风光之上迭印出沙场点兵征战的宏大场景。
据史料载:汉高祖刘邦曾领兵征战匈奴,在白登山一带(今山西大同市西)展开了殊死搏斗,刘邦的将士被匈奴于此围困了七天七夜。
而青海湾一带也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
历代这种无休止的战争使得出征将士几乎难以生还故乡。
那无奈的开怀痛饮,也许就成为未来沙场征战的最后诀别。
此种痛苦的心情,惟有一醉解之。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
“望边色”三个字在李白笔下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
所见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
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但对战争并没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诗人像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价。
在这样的矛盾面前,诗人,征人,乃至读者,很容易激起一种渴望。
这种渴望,诗中没有直接说出,但类似“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的想法,是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很容易产生的。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写都是为后面的做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离人思妇之情,在一班诗人笔下,往往写得纤弱与过于愁苦,与之相适应,境界也往往狭窄。
但李白却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引发这种感情。
这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才会如此下笔。
综观全诗,李白用广阔苍茫、深沉磅礴的图景抒发戍人思
乡的意境,其实就是诗人博大的胸怀的自然流露。
如果说李白的诗大多用“月”“旅”“酒”来排泄个人的愤懑的话,那么,这首写关山月的诗,就表现了他关心民生、悲天悯人的另一种情操。
此诗气势博大,意境深远,读来哀婉凄凉而又雄浑悲壮。
本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这首诗是李白在看见征战的场景后叹息征战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时所作。
相关文章: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