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第四单元整组第一二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 分数的意义(2课时)

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 分数的意义(2课时)

1分数的意义第1课时分数的产生及意义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

(教材第45~46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使学生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掌握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单位“1”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把一袋重3千克的水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得这袋水果的几分之几?不能分成整千克数,那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全新的数——分数。

二、学习新课1.分数的产生。

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内容。

(1)请一个学生用卷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作单位,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那剩下的不足1米怎么记?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

课件呈现情景图,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总结:在测量、分物的时候,可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一种新的数表示——分数。

所以分数是人类为了适应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2.分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内容。

(1)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明确:①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

②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圆的14。

③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条线段的14。

(2)讨论: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为什么?明确:能用分数表示,第一个用14表示,第二个用12。

(3)概况分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交流,老师归纳总结:①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②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3.学习分数单位。

出示教材第46页“做一做”。

(1)动手操作。

学生用小圆片表示糖块,动手分一分。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清单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清单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清单教学设计 - 第四单元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第四单元的重点知识,并能够准确运用于实际阅读和写作中。

2.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成语,正确使用于日常口语和文学创作中。

3.能够自主学习并总结文章主题,提炼出关键信息,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主题阅读的能力培养。

2.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3.课文中的地名、人名的解读。

难点1.全面理解文章内容,抓住主题。

2.掌握成语的用法和背后的故事。

3.深入理解课文所涉及的历史文化背景。

三、教学安排日期内容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课文整体复习 1. 复习课文内容;2. 提问学生,确认关键知识点;3. 引导学生总结并理解文章主题。

第二课时成语学习与运用 1. 集中讲解本单元成语意义;2. 搭配例句帮助学生运用成语;3. 练习场景操练。

第三课时语文知识检测 1. 知识点测试;2. 作业布置。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文整体复习1.复习课文《XXX》的内容,帮助学生回忆文章主题。

2.提问学生,确认文章中的地名、人名、成语等关键知识点。

3.引导学生总结出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第二课时:成语学习与运用1.集中讲解本单元涉及的成语,解析其意义和来源。

2.给出例句,让学生尝试在具体场景中运用这些成语。

3.操练成语的使用,让学生理解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够灵活运用。

第三课时:语文知识检测1.进行考核,测试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复习做准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第四单元的语文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并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多读名著,积累更多的成语和古诗词,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一等奖创新教案(共2个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一等奖创新教案(共2个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一等奖创新教案(共2个课时)《语文园地四》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能交流、总结“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

2.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例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并能选择一种情景进行仿写。

【教学过程】交流平台1.导入: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

我们看到了手术台前担忧病人的沃克医生,手术台上毅力惊人的刘伯承,感受到了毛主席老来丧子的无限悲痛,更体会到了方志敏作为共产党员清廉的美德。

这节课我们来交流一下这种方法。

(板书:语文园地四)2.学生阅读“交流平台”,梳理方法。

(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

(2)引导:读读“交流平台”,你从中得到了什么信息?画出关键语句并作批注。

(3)学生自读交流平台并作批注,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关键词。

(板书:动作语言神态)预设1: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预设2:从《军神》刘伯承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他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预设3:从沃克医生的神态变化中能够体会他内心的变化。

(板书:关注动作、语言、神态的变化)3.练一练,学运用。

(1)学过的课文中,你还从哪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和同学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

(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

教师相机出示课件: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

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你过奖了。

”(4)教师引导:这段话中不仅有语言描写,还有神态描写,如“脸色苍白、勉力一笑”,“脸色苍白”说明刘伯承忍受着手术中的剧烈疼痛,“勉力一笑”表现了刘伯承无所畏惧、坚强如钢的品质。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青山处处埋忠骨》第1课时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青山处处埋忠骨》第1课时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青山处处埋忠骨》第1课时教案(定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

2.掌握课文中重要词语的解释和运用。

3.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教学重点1.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的主题。

2.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3.理解作者通过本文所表达的主旨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感情色彩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运用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表达个人感悟。

四、教学准备1.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2.黑板和白板3.针对课文的练习题和活动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简要介绍《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词逐个教授生字词语,让学生掌握词义和用法。

3. 阅读课文让学生阅读课文,并提问确保他们理解文章意思。

4.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从情节、情感和主题等方面进行讨论。

5. 情感表达让学生表达自己对《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感想,引导他们思考爱国情感的培养。

6. 作业布置布置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目的是通过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引导学生感受爱国情怀,并通过分析课文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布置的作业也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写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以上就是本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品质的培养。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时:分数的意义教学内容: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六的1至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在说明所表示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及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及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揭题。

谈话:在三年级,我们曾经分两次认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数。

二、新授。

、教学例1出示例1中的一组图谈话:先来看这几幅图,请大家根据每幅图的意思,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

写出分数后,再想一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分数提问: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左起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成一个整体。

引导比较:左起第四个图形及前三个图形有什么不同?说明: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提问:(1)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把什么看成单位“1”的?(2)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3)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作分数?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指出: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教学“试一试”学生在小组内说说上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各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反馈交流时,教师请学生同桌两人合作回答,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分数单位。

在学生回答分数单位时,演示每个图中的一份,在学生回答分数中各有几个分数单位时,演示每个图中各有这样的几份。

3、完成“练一练”提问:各图中的涂色部分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家在书上填空。

学生汇报所填分数时,教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人教版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第1-2课时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第1-2课时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第1-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其中的主题和情节。

2.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情感。

4.能够认识生字生词,理解词语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

2.描述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三、教学难点:1.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情感。

2.认识生字生词,理解词语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简单介绍课文背景。

2.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你们对这个主题有什么了解?你们期待听到哪些故事?二、学习篇章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学生配合教师,一起识读生字生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3.分组讨论,理解课文主题和情节。

三、语文园地1.学生利用课文内容,自由发挥,表达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和想法。

2.教师指导学生在发言中运用适当的情感语言。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做相应的小测验。

2.播放相关视频或音频进行复习。

二、延伸拓展1.分组讨论,运用课文的故事情节,编写小故事。

2.学生展示小故事,互相欣赏和评价。

三、课堂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总结重点内容。

2.引导学生总结主题和情节,展示语言表达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熟记生字生词。

2.完成相关练习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3.自由写一篇关于主题的故事或心得体会。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木本次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内容,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数学课堂作业第4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数学课堂作业第4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两位数乘一位数及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一、填一填。

2.1.二、口算。

16×4= 24×4= 15×4= 12×7= 35×2= 160×4= 240×4= 150×4= 120×7= 350×2= 三、根据左边的算式直接写出右边算式的得数。

6×2=12 60×2=15×4=60 150×4=25×4=100 250×4=29×5=145 290×5=四、1瓶水有250毫升。

现在学校举行运动会,小明班上总共有5名运动员,每个人需要准备这样的1瓶水,5瓶水一共多少毫升?五、谁看的书比较厚?张燕:我每天看23页,共看了4天。

赵雄:我每天看26页,共看了3天。

第2课时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一、填空题。

1. 计算31×30时,先算()×( )=(),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所以31×30=()。

2. 计算220×40时,先算()×()=(),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所以320×40=()。

二、口算下列各题。

40×21= 60×11= 300×32=200×42= 14×200= 11×800=13×30= 11×50= 5×15=150×10= 12×3= 12×30=24×2= 21×10= 22×10=三、在里填上“>”“<”或“=”。

50×20 20×50 12×30 21×30 80×70 70×90 400×30 600×20022×70 20×72 23×70 32×70 四、新月食堂一次购进80袋大米,如果每袋重55千克,用载重4吨的卡车装,能一次运走吗?五、王伯伯家今年前3个月交天然气费99元,按照这个标准,那么他家20个月要交天然气费多少钱?六、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整十数,使等式成立。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反思)

9.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边塞诗歌中意象的运用。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课题1.简介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理解“从军”。

(板书:从军)2.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想去唐朝的边塞,领略一下当时的边塞风光,看看将士们作战的情况吗?现在,我们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从军行》。

(板书:行)二、解诗题,知诗人1.《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

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歌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2.说说你对王昌龄的了解。

(指名说,师补充)三、品诗句,明诗意1.请学生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再读,整体感知(1)指名读,师范读,齐读。

(2)通过这几遍读,你们能不能感受到诗人在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3.研读,读懂诗意(1)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初步感知,把诗读懂。

(2)指名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四、想意境,悟诗情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指名读,教师随手将“暗”“孤”加上点,再请学生读。

(2)透过这两句诗,透过这“暗”“孤”两个字,你的脑海中有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样的画面让你的脑海中又涌现了哪些词?(3)请你走进这个画面,假如你是遥望玉门关的战士,你心中会想些什么?(4)将你的体会融入诗句,读这两句诗。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你从这两句中又读出了什么?为什么?(引导学生抓出“黄沙”“百战”“穿”等重点词语去体会环境的艰苦,边地的荒凉,战争的残酷,时间的漫长。

抓住“终不还”去体会战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2)教师用语言去渲染情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诠释,用自己的朗读去表达。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家国情怀”大单元整体学习设计 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家国情怀”大单元整体学习设计  部编版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家国情怀”大单元整体学习设计“家国情怀”大单元整体学习设计一、“家国情怀”大单元整体学习设计的思路:家国情怀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人物长廊”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通过人物的描写,让学生体会人物内心及感受先辈们崇高的精神。

语文学习的目的是学习内容及语言。

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学习内容建构语言?我们从学习内容的处理和学习过程的关注两个角度进行设计:大单元整体学习的内容是“整合”的,学习过程是“建构”的,在大单元整体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探究发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因此在本单元学习中,为孩子提供较为丰富的学习材料并搭建支架,让孩子依据已经建构和重新建构的东西持续地诠释、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逻辑结构和价值意义结构。

为此我们设计三个模块,引导他们经历从语言文字到理解内容,再到领会作者是怎么用语言来表达内容的;经历从语言文字到内容,再到语言文字的过程,也就是说真正经历“依言得意”和“据意悟言”的这么一个过程。

如果说原来教学是一条线,现在的大单元整体学习就是一张网。

牵一发而动全身地让学生自己建构,从点状的学习走向整体化思维的结构化学习。

从而促引领孩子的整体发展。

二、整体化思维的结构化学习在语文大单元整体学习中的运用在语文大单元整体学习中,要坚持结构化思维,避免知识的碎片化。

坚持结构化思维要坚持学习的整体性,把整体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

大单元整体学习为实现结构化思维需遵循这样的逻辑进程:在对整体情况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提出整体目标,然后提出满足和实现整体目标的条件,再提出能够创造这些条件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最后选择最优方案实现之。

结构化思维方式的综合已经是非线性的综合,是从“部分相加等于整体”上升到“整体大于部分相加之和”的综合,它对于分析由多因素、从变量、多输入、多输出的复杂系统的整体是行之有效的。

它的程序是:综合一分析一综合,相互之间存在着反馈,是双向思维。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课件(最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课件(最新)

③ 臂开:两臂展开,平放在桌面,右手执 笔,左手按纸。
④ 足安:就是双脚放稳,平行向前,脚可 略分开,使力量集中在腰部。
正确的运笔方法:
钢笔书法在运笔方法上,相对毛笔书法 要简单得多。毛笔书法讲究逆锋起笔、回锋 收笔等等,并且要求手臂手腕同时用力。而 钢笔书法只要在起笔的时候稍微下按,收笔 稍微停顿就可以了。
四人小组内朗读各自写的句子,互相提出 修改建议把句子改一改,选出小组内写得 最好的句子。
全班交流汇报。(小组里写得好的同学上 台朗读自己写的句子)
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 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照样子说一说。
•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 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 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茫茫的戈壁,孤独的边城,凄切的羌笛。 面对这样的生存环境,诗人发出了震憾人心 的呼喊——(接读)“黄河远上白云间,一 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玉门关”。
有感情地背诵《凉州词》。
连年的战争,长年的戍边,毁掉了原 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战争带给人们多少苦 难啊!让我们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让天 下所有的家庭都能拥有幸福的生活!
运笔的关键在于运腕。在书写的过程中 还要注意几个问题。 • 虚实关系。也就是用笔的轻、重、快、慢
等相结合,线条的提按是表现书法笔画的 重要因素。
• 力度和节奏。在钢笔书写过程中,笔画粗 细的变化是由于用力大小不同。只有通过 对每个字的笔画的节奏感的把握,写出来 的字才能有力度。
• 巧与捷。钢笔字笔画本身比较纤细,因而 笔触变化不宜因动作过大而显得生硬。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 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 割了多少刀?”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1课时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1课时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成语故事的来源和意义。

2.能够正确朗读成语,并理解其含义。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成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4.能够听懂他人讲述成语故事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语文园地四》中所涉及的成语及其故事。

2.教学难点:理解古代成语的内涵和含义,灵活运用成语进行表达。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故事图片、PPT等。

3.学生:提前复习教材内容,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出示一幅描绘古代成语故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图片所表达的成语。

通过互动讨论,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成语故事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语文园地四》中有关成语的故事,讲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背景知识。

2.学生跟读故事,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并通过实例进行操练。

第三步:操练与运用1.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故事的分角色朗读,增强理解和记忆。

2.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场景,尝试运用所学成语进行简单对话或表达。

第四步:巩固与拓展1.教师组织学生回顾所学的成语内容,并进行小测验检查掌握情况。

2.教师展示更多与成语相关的素材,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古代成语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多个成语及其用法。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成语进行表达,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六、作业布置1.复习巩固本节课学习的成语及其故事。

2.写出三个自己喜欢的成语,并配上一段简短说明其含义。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收获,提高语文水平。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主题和中心思想。

2.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故事情节。

4.能正确使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

5.能理解并初步掌握课文中的语言文学表现手法。

二、教学重点1.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掌握生字词的意思。

2.练习朗读课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练习复述课文内容,掌握语文故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学表现手法。

2.表达课文中的感情色彩,增加语文表达的感染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习:讲解课文内容,分析生字词词义,指导学生朗读。

3.练习: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纠正发音与语调。

4.拓展: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第二课时1.复习:学生自我复述课文情节,检验记忆。

2.学习:讲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学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练习:学生小组合作,创作含有课文生字词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4.提升:鼓励学生进行朗读比赛,展示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采用口头提问、课堂练习等形式,及时评价学生掌握情况。

2.观察学生课堂表现,给予积极鼓励和指导。

3.批改学生练习作业,指导学生改正语言表达不足之处。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语文园地四》这一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其中的生字词、语言表现手法和情节有了掌握和理解。

然而,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朗读不流畅,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深等问题。

因此在之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同时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 1、古诗三首 第1、2课时 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 1、古诗三首 第1、2课时 教学设计
“穿林响”给了你什么感受?
第四句:忽:突然 玻璃:可不是现在的玻璃,它是一种天然玉石,碎地的声音比现在的玻璃还要清脆。
7.这普普通通的冰碎出了玉石碎地的清脆声响,怎能不叫孩子们兴奋呢!
8.带着我们的理解再来读读这首诗?
9.理解了字词,现在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呢?同桌先互相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
(3)最后一句有哪个字用得好?“信口”体会到?(牧童悠闲自得的样子。)
如果你是这个小孩,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信口吹?(疲劳,放松,吃饱)
(4)读读三四句,连起来说一说自己脑海中的画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教学设计意图:同类古诗句的对比,仍然在让学生体会用词的精准和其中的情趣,提高品词析句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大胆猜测黄牛上的牧童还有哪些姿态,再出示李可染的多幅牧童骑牛图,学生会惊喜地看到自己猜测的姿态居然都在大家的画上。猜测和观察这两个环节,在调动兴趣的同时,也很自然的让学生理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并形成了自己对古诗《村晚》的理解,形成自己脑海中的画面。
二、初读古诗,解决字词
1.多么富有童心的诗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乡村儿童的诗。谁来读课题,《稚子弄冰》诗题诗什么意思? 再读课题
2.谁愿意为我们读一读这首诗?
3.诗不光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这样才有诗味。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应该按照什么样的节奏来读呢?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
4.指读,齐读。
5.古诗的学习,朗读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理解诗意。每一首诗的旁边都有注释,看看自己能否借助注释来理解诗意呢?试试看(贴:借助注释 理解诗句)
三、明确学法,学以致用
1.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顽皮、快乐的孩子,下面我们再读一首诗,也是写孩子的,看看这个孩子又是什么样的呢? 学这首诗的时候要用上我们刚刚学习《稚子弄冰》的方法。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课 分数乘以整数(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课 分数乘以整数(教案)
重点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1)5个12是多少?
12+12+12+12+12或12×5
(2)3个14是多少?
14+14+14或14×3
你知道整数乘法的意义吗?
2、计算下面各题。
3、工程队挖一条水渠,一天挖 千米,4天挖多少千米?
你会做吗?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
2、小组讨论: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千克)
答:3袋糖共重 千克。
(千克)
答:3袋糖共重 千克。
3、小组讨论:分数乘以整数怎样计算?
4、试一试。
二、做一做。
1、计算。
2、找出下面各题错误的原因,连线。
2、爸爸骑摩托车上班,每分钟行 千米,30分钟行多少千米?爸爸从家到工厂用了42分钟,从家到工厂有多远?
(1) 的4倍是多少?
×4=
(2)8个 的和是多少?
3、一个正方形,边长是 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4= (米)
答:它的周长是 米。
4、李大伯家有一台粉碎机,平均每小时粉碎饲料 吨,5小时粉碎饲料多少吨?
×5= (吨)
答:5小时粉碎饲料 吨。
结果要化成整数。
最后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乘以4。
(千米)
答:30分钟行 千米。
(千米)
答:30分钟行36千米。
四、小结: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单元先导课】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单元先导课】

三、合作交流,点拨指导
第四关:课文朗读我最棒
1.借助预习单,交流勾画出的文中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句子。
2.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
单元解读
动作描写
语言、动作、神 态描写
动作、神态描写
课文通过大量的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 的描写,让我们走进了毛主席的内心世界,表现 了毛主席既是父亲,又是国家领袖的真挚感情和 复杂内心。
动作、神态描写
单元解读
问诊时
文章讲述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忍痛接受七十二 刀,以自己钢铁般的意志赢得德国医生赞叹的故事。
事。
单元解读
难度逐步提升 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的有梯度的学习过程
单元解读
由易到难 由“扶”到“放”
单元解读
单元解读
归纳梳理 尝试练习
让学 生学习 规范书 写整篇 文章
单元解读
五下第四单元 五上第六单元 四下第七单元 四上第六单元
习作运用
人物内心
《慈母情深》 《父爱之舟》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忽闻平叛捷报的狂喜之情
体现了毛主席不徇私情的伟人胸怀 表现出刘伯承意志如铁的英雄气概
展现了方志敏舍己为公的崇高美德
四篇课文从不同角 度,用不同的方式向 我们展现了先辈们强 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本单元的课文是怎样呈现双主题,落实语文要素的呢?
单元解读
这三首七言古诗,展现了不 同时代诗人的情怀,字里行间 流露出一片赤子之心。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整组教案详细解析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整组教案详细解析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整组教案详细解析。

一、整体教学目标1.学会文的阅读方法,能够流畅准确朗读古文。

2.了解古代文化,了解古代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

4.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5.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重点难点1.古文阅读方法:古文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区别,如字形、词义、语态、语气等。

学生需要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如寻找关键词汇、区分句子成分、理解上下文等。

2.古代文化:该单元涉及很多古代文化,如经典诵读、传统礼仪、道德教育、历史人物等。

学生需要对这些文化进行深入了解,理解其意义和现代价值。

3.语文能力提高:学习古文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如词汇量、语法基础、修辞手法等。

学生需要通过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三、教学策略1.以课文为基础,辅以阅读训练。

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以活动为纽带,辅以课堂讲解。

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朗诵比赛、古文气息主题展览等,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古代文化。

3.以巩固为目标,辅以课后作业。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巩固作业,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步骤1.导入活动:通过比赛或者问答等活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课堂讲解: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3.课文讲解:逐句逐词讲解课文并解释生字词。

4.阅读练习:让学生分组,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朗诵演练,以及相关的课外阅读训练。

5.文化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古代文化,如古代礼仪习惯、人物故事、历史事件、道德教育等。

6.课堂讨论:安排一些小组或个人讨论,让学生自主思考课文和文化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

7.总结回顾:通过课堂互动等方式,对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回顾。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包括朗诵演练、课堂讨论等环节,对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发言成果、阅读表现等进行评价。

2.作业检查:针对课后布置的作业,进行作业评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马村区第一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2《清贫》教材理解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

马村区第一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2《清贫》教材理解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许多地方,找出一两处,再想一想妙在哪里,写下来。 表现一:
妙处: 表现二:
妙处:
再正确阅读课文 2 遍,整体感知全文。 【导入新课】
家长签字:
1、从诸葛亮的有关故事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明确目标。
【合作学习】
通过 讨论、查证、补充 ,快速、高效 形.成.统一意
群学:①组内交流、学习【自主预习见】。 1、2、3
【展示探究】
1、抽签、预展. 2、展示、探究. 【达标检测】
展示一定要把握住两个时间:展示时间和评补时间 努力做到又快又好又有效。
★1、
★2、会下列词语第一个字与第二个字之间的关系,照样子再写几个 动静 虚实 ★3、
★4、生动形象地给自己的对子或家长讲《草船借箭》的故事. 【总结评价】本节课,我的收获:
却说曹寨中,听得擂鼓呐喊,毛玠、于禁二人慌忙飞报曹操。操传令曰: “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又 差人往旱寨内唤张辽、徐晃各带弓弩军三千,火速到江边助射。比及号令到 来,毛玠、于禁怕南军抢入水寨,已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少顷,旱寨内弓弩 手亦到,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孔明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 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十只船两边 束草上,排满箭枝.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谢丞相箭!”比及曹军寨内 报知曹操时,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却说鲁肃私自拨轻快船二十只,各船三十余人,并布幔束草等物,尽皆齐备, 候孔明调用.第一日却不见孔明动静;第二日亦只不动。至第三日四更时分,孔 明密请鲁肃到船中。肃问曰:“公召我来何意?”孔明曰:“特请子敬同往取 箭."肃曰:“何处去取?”孔明曰:“子敬休问,前去便见。”遂命将二十只船, 用长索相连,径望北岸进发。是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对面不相见. 孔明促舟前进,果然是好大雾!当夜五更时候,船已近曹操水寨.孔明教把船只 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鲁肃惊曰:“倘曹兵齐出,如之奈 何?”孔明笑曰:“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 回。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堂笔记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堂笔记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堂笔记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从《全国有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的记述入手,引导学生关注作家的创作之路和文学的魅力》。

这一单元主要通过学习全国有名的儿童文学作家,让学生了解作家的创作经历和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课堂笔记如下:第一课:《有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涉及人物:郑渊洁、蒲松龄、郭沫若、白居易、王蒙、冯唐、巴金、童恩正、魏巍、陶铸主要内容:1. 郑渊洁是儿童文学作家中的代表,他的作品《皮皮鲁传》,以幽默的方式讲述了孩子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智慧。

2. 蒲松龄是著名的民间故事收集者和整理者,他的作品《聊斋志异》记录了许多奇幻的民间故事。

3.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神州行》描绘了中华民族的壮丽历史。

4.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古文作家,他以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而闻名。

5. 王蒙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评论家,他的作品《黄金时代》描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6. 冯唐是中国当代知名的作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北方》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7. 巴金是中国作家协会创始人之一,他的作品《家》描写了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生活和命运。

8. 童恩正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游园》描绘了长大后对童年记忆的追寻和怀念。

9. 魏巍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记者,他的作品《红岩》描绘了青年学生在抗战年代的斗争和成长。

10. 陶铸是中国著名作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跨过鸭绿江》反映了中朝两国人民为保卫家园而英勇奋斗的精神。

第二课:《儿童文学的魅力》主要内容:1. 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写的文学作品,通过它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增加知识,塑造性格。

2. 儿童文学具有较强的诗歌性、故事性和情感性,可以通过语言的韵律、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情节向孩子传递美好的情感和价值观。

3. 儿童文学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音乐之都维也纳》生字词,能读准字音,写对字形,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结合前两课所习得的写作方法自主学习本课。

4. 通过学习,了解段首概括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
板块一:复习写作方法(写景状物一般方法)
1.(作比较)
2.(列数字)。

3.(举例子)
4.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加以强化,加深认识。

5.为什么使用这写写作方法?有什么效果(结合具体语言加以说明)
板块二:新课学习
1.今天我们一起来到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

2.交流预习中的各自收获。

3.出示词语检查预习效果。

维也纳阿尔卑斯多瑙河
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欧洲生涯博物馆装饰草坪街头巷尾辉煌
4指导学生读好上述词语,关键词语要结合相关内容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

5.在小组中自由朗读课文,互相指出优缺点。

板块三:对比阅读感悟不同
1.这篇课文和前两篇课文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A.前两篇课文是写一个具体的景物,本文写一座城市。

B.前两篇课文是写一个景物的特点,本文写一座城市的几个方面。

2.在构段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A
.前两篇课文是用过渡段或者过渡句的形式加以连接,本文
是用段首概括的方式加以说明。

板块四:感悟细节抒发情感
1.文章写的是音乐之都,不仅是因为他的建筑更因为这里的
人对音乐的热爱,细读课文第四小节,思考,本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出本地人对音乐的喜爱?哪些词语在表达效果上有特别的作用?
2.城市和人一样,也是有个性的,有的粗犷,有的秀美,有
的雄伟,有的温情——易中天《读城记》。

3.分享阅读《读城记》收获。

第四课时
——写景状物累散文的归类及一般规律及拓展阅读
【教学目标】
1. 理清哪些文章属于写景状物类散文。

2. 回忆已学的课文,初步理清此类文章的一般写法。

3. 在拓展阅读中继续深化对此类文章的认识。

【教学流程】
板块一:知识讲解总结规律
写景状物散文是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之以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段,以表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特定物件为主要内容的散文。

这类散文是把自然山水、人工场景、民俗风貌当作主要描写对象,写出它们的形声色味、情态特性,充分展示其风采魅力,以实现传递作者情意,并吸引人、感染人的阅读目的。

如果说散文是美文,那最能充分散文美质的,恐怕要算这一类了。

这类散文是最具美景美意、诗情画意的,因而也是最受读者青睐的一类。

古往今来,那些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大多是这类写景散文。

这类散文由于表现手段不同,也可以分成很多种。

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有些散文是以景色描写主的,作者花费大量的笔默写景其目的是为了抒情,这类散文的特点是“借景抒情”。

如《拉萨的天空》《庐山的云雾》等。

(2)有些散文是状物为主,总是以相当多的篇幅描述某一物(或物件)
,同时又总是通过这一事物(或物件)寄寓特定思
主备人:杨学 徐进
11
想情感。

如《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

(以上一段文字比较理性,请各位老师变成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讲解加以互动效果可期!)
板块二:结合语境 温习方法
A :说明方法
1.(作比较)
2.(列数字)。

3.(举例子)
…………
B 描写重点与篇章结构之间的联系……
板块三:拓展阅读 深化认识
1. 阅读人教版28课《彩色的非洲》,深化文章结构的认识。

2. 阅读人教版26课《威尼斯的小艇》深化对写作方法的
认识。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