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儒道思想
从《赤壁赋》看苏轼的儒、释、道精神
从《赤壁赋》看苏轼的儒、释、道精神摘要:《赤壁赋》体现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和苏轼独特的文化品格。
《赤壁赋》以水月之喻化解人生忧患,在困苦环境中追求道德人格品质的自我完善,固然是儒家士丈夫追求精神完美的思想的一种反映,同时又带有庄子相对主义和释家虚无主义的色彩。
事物的瞬息变异中寓含着永恒.苏轼“变”与“不变”之论正是得之于佛道思想的启悟。
苏轼用这种思想方法.把“人生须臾”与“长江无穷”统一了起来.表现出苏轼独特的文化品格。
关键词:豪放旷达禅宗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加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
在狱中一百多天,受审十余次,惨遭折磨。
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
元丰三年二月,苏轼由开封到了黄冈,直到元丰七年四月才离开。
前后《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的七月和十月,这是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贫困,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
随着政治权利和行动自由的丧失,戴上了“思过而自新”的“罪人”帽子,在沉重的精神压力下,东坡内心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开始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感慨世事的纷扰和虚无,他哀叹人生如梦,愁绪难谴:“万事到头终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他渴望从那唯一不变而又与世事无关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中,求得慰藉和超脱。
在黄州的四年,他过着清苦恬淡的生活,与和尚为友,同渔樵杂处,置地耕田,种桑养牛。
这时,他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在《前赤壁赋》里抒发了这种感慨,流露出超然出世的思想。
然而,东坡毕竟是一个胸怀旷达,政治上有抱负的人,表现在他的诗文中是豪放的风格和浪漫的色彩。
苏轼处于当时的复杂政治斗争中,本来是很想有所作为的,但在入狱受审并贬谪黄州的沉重打击下,他从佛老思想中寻求慰藉,寄情山水,幻想出世。
可是,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触景生情,倾吐了自己对曾经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崇敬、颂扬的感情,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
初中语文《赤壁赋》中的儒道佛思想
談《赤壁赋》中的儒道佛思想《赤壁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讲课时不能只重视分析情理和“水月”意境等,而忽视其中的浓郁的优秀传统文化。
本人不揣冒昧,试图通过解读苏轼儒道佛思想,来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彻底了解苏轼,并达到爱汉语言,爱中国文化的目的。
请看《赤壁赋》中的儒家思想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的执著精神,孟子“杀生取义,舍身成仁”的浩然正气,给儒家子弟以榜样和无穷的精神动力。
文死谏,武死战。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这种精神造就了不少英雄和涌现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场面。
其中不乏“士可杀不可辱”“宁死不屈,誓死不辱”“不成功毋宁死”的心态。
纵观苏轼一生,虽一贬再贬,不断迁徙流离,可始终没有放弃从政为民,服务朝廷,有用于世的执著,其积极入世用世思想显而易见。
作者被贬荒蛮,“破帽多情却恋头”“湿柴如桂米如珠”,物质贫乏到极点;“新贵旧交音书绝”“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精神孤苦到尽头。
尽管如此,苏轼游赤壁时心系国家,眷顾朝廷:“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南往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时之雄也".言辞间洋溢着对曹孟德的羡慕和敬仰。
这自然会让我们联想到“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流露出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多么强烈啊!“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慨人生须臾,功业无成,正是强烈渴望建功立业的反证。
正是这种积极入世思想最终使苏轼成就了不朽功业,美名永流传。
佛家思想虽然苏轼忘情于赤壁的“水月”美景,但毕竟内心还是痛苦无比的。
身遭诬陷被贬而说不痛苦,绝对骗人。
所以赋中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从《前赤壁赋》看儒释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
从《前赤壁赋》看儒释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作者:张永芳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9年第02期内容摘要:中国古代哲学中儒释道三种思想融合的宗教文化思想,对苏轼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在他被贬黄州,人生转折时期,更是他精神的支柱,这种思想贯穿于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从《前赤壁赋》可以看出儒释道思想对苏轼人生的影响。
关键词:《前赤壁赋》儒释道苏轼《前赤壁赋》是苏轼辞赋的代表作,作为经典篇目入选高中语文教材。
《前赤壁赋》写于公元1082年,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之久,这是作者人生经历中的转折点,打破了他曾经奉行的“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开始出现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向佛道超然物外思想的转变。
这一真实的人生转变,体现在他在黄州时期所在的作品中。
这一期间创作的《前赤壁赋》,可以清晰地看出儒释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哲学体系不同于西方的哲学体系,因为独特的文化影响,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儒释道三教融合而又和而不同的宗教文化体系,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北宋之初是儒学、道学、佛学三家思想并存融合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
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下的苏轼自然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
其弟曾经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里写过“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既而读《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
这里对苏轼思想的发展变化过程做了简要的概述,可以看出,释儒道三种思想一直贯穿于苏轼的一生中。
“乌台诗案”使苏轼经历了一场牢狱之灾,在身体和精神上受到了莫大的摧残,从差点被处死到遭贬黄州,因祸得福,过上了自由闲适的生活。
这个时候他开始思索起人生的意义。
苏轼在早年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到了佛家的思想,这从与他交往的一些关系密切的释家朋友可以看出,如佛印、大通禅师等。
但是苏轼对佛学的研究应该起于被贬黄州之后,初到黄州之后,就寓居在定惠禅院,生活在黄州的几个和尚自然地成了他最要好的朋友。
而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如《前赤壁赋》,据史载,是苏轼与其同乡的道人杨世昌夜游宴饮而作,作者一开始就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画卷,诗情画意,如梦如幻。
前赤壁赋中表达儒释道思想的句子
前赤壁赋中表达儒释道思想的句子1. 从《前赤壁赋》看儒释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赏析《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
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
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
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一是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
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
文中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
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
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
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
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
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
因而“客人”的话却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所以当他把手书的《前赤壁赋》寄给好友钦之时,特地写信叮嘱道:“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赋分三层意思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
情感波折,层层深入。
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
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
体物写志,妙在不离眼前景,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
试论苏轼《赤壁赋》的哲学意蕴及人生启示
试论苏轼《赤壁赋》的哲学意蕴及人生启示苏轼的《前赤壁赋》千古佳作,文中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夜游赤壁时水光、山色、明月所呈现出的优美意境。
那么苏轼《前赤壁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呢?欢迎大家阅读下文学习相关的知识。
一、人生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文中写到:“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为一叶之扁舟,握匏樽以杂言;递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煞长江之无穷。
恃飞仙以浩瀚,抱著明月而长终。
”作者借客之口讲出人的一生和茫茫的宇宙较之就是较长时间的、可悲的,这种有限性不禁并使人引起哀伤之美感,即为“言不容乎骤得,塞遗响于悲风。
”人生就是较长时间的,从人长大的第一天起至就预示着着一步一步迈向丧生,这就是每个人都无法彻底摆脱的命运,文中作者也在思索这个问题,他的提问就是:“客亦言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例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砌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无法以一瞬;自其维持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苏轼的这一实事求是思想似乎受庄子思想的影响,《庄子·德充符令》中存有“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即为从维持不变的角度,“人生代代无穷已”,人生就是无穷尽的。
但这里有个问题,从个体生命的角度,人生就是非常有限的,不可逆的,较长时间的,苏轼的观点似乎无法驳斥人生较长时间这一事实,就可以就是自我抚慰的一种说词罢了。
那么既然人生就是较长时间的,是不是就应哀伤恐惧呢?其实,人生固然较长时间,但就因为其较长时间而宝贵,假使人能长生不老,同日月天地同为永恒的存有,那么人的存有也就丧失了意义,人生显得所志无趣。
恰好相反,人生就是较长时间的,在非常有限的时空中人们回去崇尚和缔造,就可以赢得存有意义的人生。
所以,人生就是较长时间而宝贵的,因较长时间而宝贵。
二、人生有无意义文中筹钱“客我”之口说至历史人物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关在周郎者乎?方其溃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了,而今云讷哉?”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不管你曾经立下多小的功绩,到头来还是随其滔滔江水永远消逝,而自身也可以沦为花下之尘。
儒释道思想在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体现
中国历史上形成儒释道三教汇通融合 、 和而不 同的宗教
文化体系 , 这在世界文明史上也实属罕见。北宋是儒学 、 道家
和佛家思想并存融合时期 。苏轼作为北宋有名 的文学家 , 思 想体系是 复杂 的, 受 到儒 释道三家教义的影响。 其弟弟苏辙在《 亡兄 子瞻端 明墓志铭》 里, 对 苏轼 思想的 发展变 化过程做 了简要 的概述 : “ 初好贾谊 、 陆赞书 , 论古 今 治乱” ; “ 既而读 《 庄子》 , 得吾心矣” ……“ 后读 释氏书 , 深悟实
舟、 宴饮赋诗 ; 诗情画意 , 如梦如幻 。“ 纵一苇之所如 , 凌万顷之
经》 里“ 二十七 , 始发愤 , 读 书籍 ” 的苏老泉 。苏洵也许 出于家
族压力 ( 他 的一个 哥哥 ,内兄和两个姐 丈 当时都 已科举 成
功) , 也 许是妻子 的规劝 , 也是 当时的时代要求 , 二十七 岁开
为一。这是一种顺应 自由, 无拘无束 的率性生活 , 是一种超脱 了政 治的羁绊和束缚 的内心愉悦和宁静。这种人 与 自然 的和
谐统一可谓将道家的“ 无为” 和“ 天人合一” 发挥到了极致 。“ 早 岁便怀齐物志 ” , “ 逍遥齐物追庄周 ” 。苏轼八岁入学 , 他的启蒙
千 言” ( 《 东坡先生墓志铭》 ) , 2 2 岁时父子 三人 名动京师 , 从此 开启 了他长达4 O 余年的宦海生涯 。 苏轼的《 前赤壁 赋》 写于公元 l O 8 2 年, 也就是 宋神宗元丰
老师便是一个 叫张易简的天庆观道士。苏轼 自己也说“ 轼龆龀 好道 ” , 因此苏轼喜好道家思想是毋庸置疑的。 于是 “ 饮酒乐甚 ” , 扣舷而 歌 : “ 桂 棹兮 兰桨 , 击空 明兮溯
始精研佛 学 , 始于他贬谪黄州之时 。苏 人生如 同磨盘上 的蝼蚁 、 旋风 中的羽 毛 , 为 了获得 内心 的真正安宁 , 他转 向了宗教 。他一到黄州 , 就暂居在定 惠 院中 , 黄州 的几个和 尚也成 了他最好 的朋友 。在《 安国寺记》 中说 “ 盍归诚佛僧 ……间一二 E l 辄往焚 香默坐 , 深 自省察 , 则 物我相忘 , 身心皆空。一念清净 , 染汗 自落 ” 。 《 前赤壁赋》 是苏轼与同乡道人杨世 昌夜游畅饮而作。一 开头就给我们打开了一卷画轴 : 清 风明月 、 水光 接天 ; 主客泛
于三家思想中明心见志——透过水月意象析《赤壁赋》的儒释道思想
文化艺术 |于三家思想中明心见志——透过水月意象析《赤壁赋》的儒释道思想□刘晓雪/文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他的身上同时有着儒家的坚毅,道家的洒脱和佛家的圆融,儒释道三家思想在他的生命里实现了平衡。
这一点在苏轼的《赤壁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赤壁赋》是苏轼的一篇山水游记。
全文潇洒流落、翰逸神飞,诗中紧紧围绕“水”“月”意象,将记叙、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苏轼笔下的“水”“月”浸透了他独特、丰富、复杂、幽深的人生感悟和喟叹,更是他“儒风”“道骨”“佛心”的外化表达。
苏轼将儒释道的思想融入自然的“水”“月”之中,透过景、情、理交融洞悉万物,明彻本心,复归旷达超然。
本文试从“水”“月”对主客的启示以及儒、释、道三家思想对苏轼的影响入手,谈谈笔者的理解,并对苏轼的人生哲学做一点探讨。
1 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儒家思想提倡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核心为“入世”,有入世思想的文人“达”兼则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入世为官济天下,得志则悦于以天下为己任,建功立业,有为于天下。
若怀才不遇则恬退归隐,独善其身。
苏轼《赤壁赋》中儒家处世态度的体现,在于他无论穷达,皆能存独善之心而又行兼济之志。
“击空明兮溯流光”,苏轼以歌寄情,寄希望于空明的“水”“月”以滤洗心灵,摆脱俗世烦忧和成败得失。
此刻,“明月波光”的澄澈净化抚慰了他的心灵。
然而,无奈于理智的思考又让他回到现实,“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自屈原的《离骚》开始,就用“香草美人”托喻“君王”。
苏轼用“美人”一词实际上隐喻自己对宋神宗还抱有幻想,尽管此时他被贬黄州,但仍然能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心系朝廷,心怀忠君,抒报国之志。
这种身处逆境却不怨天尤人,仍以君民为本的“积极用世”之道,其立足点正体现了儒者仁者的博大忠厚之胸襟[1]。
然而,现实却是“欲为贤臣而不能,忠君用世而不得”。
沉浸在“水月之乐”的苏轼,并没有完全释怀,不禁悲意复起,通过“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侧面道尽了政治失意所带来的苦闷愁绪。
积极进取,抑或消极享乐?——《赤壁赋》主旨赏析
积极进取,抑或消极享乐?——《赤壁赋》主旨赏析《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宋代文赋的代表作品。
这篇课文讲的是:苏轼与客人泛舟夜游赤壁①,面对清风明月,饮酒放歌,非常高兴。
接着,有位客人吹箫伴奏,曲声悲凉,苏轼问其所以,客人以“生命短促”作答,苏轼就近取譬,以身边水月的“变”与“不变”之理劝解。
客人终于释然,继续饮酒作乐。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这一课的难点在于主旨情感的理解,到底是消极享乐,还是积极进取?由于学生知识水平与人生阅历有限,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
所以,本文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思想构成及本文写作背景,对《赤壁赋》的主旨情感加以分析。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万章下》)要明白《赤壁赋》的主旨情感偏于积极进取还是消极享乐,我们还得从苏轼其人的思想构成说起。
与多数中国文人一样,苏轼的思想体系,也是儒释道三位一体的。
先说儒家,自打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世的读书人都尊孔子为师,所作文章是“代圣人立言”。
所以,苏轼思想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当然要属儒家思想。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宋文天祥《绝命词》)不管是仁还是义,都是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价值取向。
孔子曾自比待沽之玉②,其入世之心切,可见一斑。
虽讲求积极入世,但是儒家绝不偏执,不会一条道走到黑,也讲究变通。
儒家古文经学派推之为六经之首的《周易》中有言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系辞下》)也就是说,儒家思想,是懂得变通的积极入世。
比如说孔子,一生为行仁道于天下而努力,鲁国不重用他,就周游列国;列国都不用他,则退而著书授徒,传斯文一脉,以冀后世得用。
周游列国期间,甚至为了理想,不顾爱徒子路的不悦,去拜见声名狼藉的卫国夫人南子③。
为行仁道而努力,是积极的入世。
不为所用,退而著书授徒,为了理想拜见南子,都是变通。
孔子的一生,就是在变通中积极入世的一生。
谈完儒家,我们再看释道两家。
浅谈《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儒释道互补思想
浅谈《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儒释道互补思想福建建阳张叶华摘要:苏轼《前赤壁赋》一文情、景、理相交融,在对赤壁那优美的山水风月的描绘中蕴含了丰富的儒释道思想,他以赤壁为依托,反思人生、审视历史、参悟天地,以宏博开放的胸襟,对儒释道思想兼收并蓄、灵活运用,撷取各家精华,弃其糟粕,得以超脱、释怀。
关键词:苏轼前赤壁赋儒释道思想苏轼《前赤壁赋》一文情、景、理相交融,在对赤壁那优美的山水风月的描绘中蕴含了丰富的儒释思想,这些思想几乎贯穿苏轼一生,了解此文思想内涵对解读他的其它文章亦大有裨益。
这篇赋仍然采取主客对话的形式。
据考证,这吹箫者是道士杨世昌,苏轼《次孔毅父韵》曾说“杨生自言识音律,洞箫入手清且哀。
”吹箫者的身份说明苏轼与道家往来甚密。
但吹箫客的箫声及言辞,与其说是经苏轼组织润饰的道士之语,不如说是借道士之口,抒苏轼之思。
苏轼与客的问答,正是表现了苏轼思想中矛盾冲突的两个方面。
而苏轼最终说服客,则说明他思想得到了解脱,乐观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
《前赤壁赋》的思想十分丰富。
四川教育学院中文系的龙晦教授在他的《从<前赤壁赋>谈苏轼的宗教思想》一文中提及:“我们仅将它分为两个大段。
第一段从‘壬戊之秋’起至‘寄遗响于悲风’止,这一大段是运用的道家思想;自此以下为第二大段,第二大段倾注了佛家思想。
”但我认为,苏轼的《前赤壁赋》不单是体现了佛道思想,而是儒、释、道思想的融合。
苏轼学问博大、宏博开放,对儒释道思想了然于胸,将三种思想融合一体又不着痕迹,这不仅表现其高超的艺术技巧,更反映了他已形成与众不同的儒释道互补的思想及“君子如水,随物赋形”的行为准则。
下面,我将对《前赤壁赋》一文逐段分析,兼以苏轼的其它文章印证,探索此文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及其舒卷自如、超逸旷达的襟怀。
一文章开篇一段情景交融,既如道家仙境,亦与禅宗自然闲适的审美境界相契合。
清风微拂、明月徘徊似有情,在轻纱笼罩的江面上,作者携几位好友放歌纵酒,任小舟随风飘荡。
《赤壁赋》的三个境界
《赤壁赋》的三个境界学习《赤壁赋》,宜从景趣、情趣、理趣入手,后者犹难。
高一学生虽对其文读之琅琅,却一知半解。
难怪,十几岁的中学生,又怎么能够进入苏轼的心灵世界?其实,完全可以从《赤壁赋》中的三个境界来解读。
这当然需要我们带领学生知人论世。
第一境:儒——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此语虽短,却表现了东坡积极入世的思想:所思慕的人在哪里呢?在天一方!很明显,这里美人意下指的就是苏轼所一心想要报效的朝廷,或者说是神宗皇帝。
听起来好像是缠绵悱恻的情歌,事实上却是宛转地泄露出不受重用的郁结。
在从政初期,他身怀忧国之志,以儒家所倡导“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兴修水利、架桥凿井、赈灾施药……然而,在朝中不够圆滑世故、不够中庸通俗的性格使他刚出道不久就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一贬再贬。
尽管如此,他仍然能够深切关注社会的安宁和百姓的疾苦,并且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风。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即使在政治上连遭打击之时,他的进取精神仍未完全磨灭。
谪居海南期间,仍然说:“君命重,臣节在。
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千秋岁·次韵少游》),表达了他不忘自己的使命,虽历经磨难仍不改报效国家的政治抱负。
第二境:释——消极避世的虚无主义。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前赤壁赋》儒道思想论文
《前赤壁赋》儒道思想论文摘要:苏轼的思想虽然比较复杂,但是主要是受儒道思想的影响。
《前赤壁赋》前半部分表现的是苏轼的忠君爱国的思想,这与儒家思想的影响密不可分;后半部分主要是体现的道家思想。
苏轼认识到人生与宇宙的永恒与短暂,进而正确认识苦难,并从苦难中超脱出来。
儒道思想的影响下,苏轼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无论在之后的生活中,他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他都是微笑面对,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屈服。
苏轼以其伟大的人格力量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喜爱,后世文人也不断从他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宋元丰二年,苏轼因为被诬陷作诗毁谤朝廷,被关进御史台的大牢,史称“乌台诗案”。
后经多方求情,九死一生的苏轼而被贬谪到黄州。
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无丝毫的实权,并且还是戴罪之身。
黄州是苏轼的第一个贬谪地,从此开始,苏轼开始了自己的贬谪生活。
政治上的失意,精神上的苦闷没有打倒苏轼。
苏轼借助儒道思想慢慢排解,在《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儒道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从《前赤壁赋》这篇流传千古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儒道思想在苏轼身上的印迹。
一、《前赤壁赋》所体现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积极入仕,“学而优则仕”。
苏轼从小就接受了系统全面的儒家思想教育,“奋励有当时志”,成年之后更是考中进士,并且深受皇上的赏识。
苏轼决定实现自己的抱负,成就一番事业,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而现实的残酷打破了苏轼的梦想,苏轼不得不承受“乌台诗案”的惨重代价,贬谪黄州,却写下了名垂千古的前后赤壁赋。
其中,《前赤壁赋》因为体现了作者的思想而的到更为深远的流传。
在《前赤壁赋》的开始,我们看到作者与三五好友乘船月夜游赤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在这优美的环境中,作者歌诵“明月之诗”“窈窕之章”。
作者吟诵的这两句诗出自《诗经·陈风·月出》篇,《月出》共三章,其中第一章描写了诗人的不得志。
苏轼是借古诗来抒发自己的忧愁苦闷之情。
被贬谪到黄州,从皇帝身边的大臣到偏远之地毫无实权的小吏,其中固有苏轼身份心理的巨大落差,更有苏轼不得志的愤懑。
浅谈苏轼思想
苏东坡尘世一生,经历了百态人情,之所以异于屈原之郁愤难,应是得益于他与佛教思想的接纳与通融,从而激发出对自然与人生的哲人似的思考。而这种思考以至使他的文章诗词闪现出一种非凡的人生哲理光彩。
三、《前赤壁赋》中,苏轼面对逆境,以道家的无为思想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涵养心灵。
苏轼年少时读《庄子》,苏轼对于老庄哲学是颇有感触的。《赤壁赋》开篇展现的是一幅逍遥游乐图:清风明月,助人雅兴,举酒颂歌,凭虚御风,宛若仙人。这与庄子《逍遥游》中所展现的场景颇为相似。这种情景让人觉得心境安闲,物我和谐,与道家“虚静”理念相吻合。在如此舒适怡人的大自然中,客人却唱起了哀怨的歌,“苏子愀然”,继而引起了一段经典的“主客”对话。,苏轼用超然的智者心态,运用道家的自然观,宇宙观,进行自我宽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在这一句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已然跳出了自己的坎坷际遇,跳出了凡俗,以超脱的心态解慰疑惑。“变”与“不变”其实是苏轼运用庄子相对主义的观点,不绝对化地看问题。取消了事物间的差别和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那么万物就平等了,也无所谓“须臾”与“无穷”。所以,当客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知不可乎骤得”而生悲时,苏轼却以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胸怀和气度,在难以忍受的苦难环境中自得其乐:“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在苏轼那里,悲剧意识就得到了有效的化解,于“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当中享受“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轼拿起了从《庄子》中获得的思想武器捍卫自己的心灵,保持乐观的情绪,应对人生的坎坷,是道家思想使他在人生的疾风暴雨面前自我调适,超然旷达而不封闭、自虐,怨天尤人。《前赤壁赋》中主人对客人的劝慰正是苏轼用老庄思想与厄运抗争的最佳体现。
赤壁赋的哲学思想解析
赤壁赋的哲学思想解析赤壁赋的哲学思想解析赤壁赋是苏轼的经典名作,流传千古留下的依然有很大的文学价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赤壁赋的哲学思想解析,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enxue)。
愈是优秀的作品,愈存在巨大的解读空间。
前人对该赋主旨有着多种不同理解。
宋代晁补之《续离骚序》:“公谪黄冈,数游赤壁下,盖忘意于世矣。
观江涛汹涌,慨然怀古,犹壮瑜事而赋之。
”明代杨慎《三苏文范》引文征明语:“言曹孟德气势皆已消灭无余。
讥当时用事者。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评语:“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
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
”清代乾隆编《唐宋文醇》评语:“盖与造物者游,而天机自畅。
并无意于吊古,更何预今世事?”上列怀古、讽今、遗世、畅游四说,是前人对该赋主旨的不同理解。
对此,今人亦聚讼纷纭。
一种看法认为,主旨是咏物寄慨,阐述人生哲理。
如“旷达”(王水照《苏轼》)、“空漠”(李泽厚《美的历程》)等。
另一种看法认为:主旨是托事寓情,抒写贬谪心情。
如“豁达”(牛宝彤《三苏文选》)、“苦闷”(四川大学中文系《宋文选》)、“讽今”(朱靖华《苏轼新论》)等。
其实,今人的两种看法是可以相互融通、并行不悖的。
历来普遍认为,苏轼思想融合了儒家的人世,道家的避世,释家的超世。
三者原有矛盾,但苏轼却以外儒内佛、外儒内道的形式将其统一了起来:修身以儒,治心以佛,养生以道。
以儒家的兼济对待现实,以道家的超脱宽慰灵魂,以释家的智慧调整心态。
据苏辙为苏轼撰写的墓志铭中说:贬谪黄州后苏轼“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关键原因在于,“他往往以对现实有意的忽略和弃置乃至于鄙视,去抵制来自各个方面对自己的迫害”。
这时苏轼已经基本形成自己的人生哲学,也是在封建社会知识分子中受到普遍认同的人生哲学,简言之,就是李泽厚所说的既希望“兼济天下”、建功立业,又希望“独善其身”、远祸避害、归隐江湖的“儒道互补”的人生哲学。
随着具体环境的变化、不同,这种人生哲学中儒道释的比重可能此消彼长、有所变化,其感情基调也会相应有所变化(试比较《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大江东去》和《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其间区别可以真切感受得到)。
《前赤壁赋》儒道思想论文
《前赤壁赋》儒道思想论文摘要:苏轼的思想虽然比较复杂,但是主要是受儒道思想的影响。
《前赤壁赋》前半部分表现的是苏轼的忠君爱国的思想,这与儒家思想的影响密不可分;后半部分主要是体现的道家思想。
苏轼认识到人生与宇宙的永恒与短暂,进而正确认识苦难,并从苦难中超脱出来。
儒道思想的影响下,苏轼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无论在之后的生活中,他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他都是微笑面对,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屈服。
苏轼以其伟大的人格力量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喜爱,后世文人也不断从他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宋元丰二年,苏轼因为被诬陷作诗毁谤朝廷,被关进御史台的大牢,史称“乌台诗案”。
后经多方求情,九死一生的苏轼而被贬谪到黄州。
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无丝毫的实权,并且还是戴罪之身。
黄州是苏轼的第一个贬谪地,从此开始,苏轼开始了自己的贬谪生活。
政治上的失意,精神上的苦闷没有打倒苏轼。
苏轼借助儒道思想慢慢排解,在《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儒道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从《前赤壁赋》这篇流传千古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儒道思想在苏轼身上的印迹。
一、《前赤壁赋》所体现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积极入仕,“学而优则仕”。
苏轼从小就接受了系统全面的儒家思想教育,“奋励有当时志”,成年之后更是考中进士,并且深受皇上的赏识。
苏轼决定实现自己的抱负,成就一番事业,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而现实的残酷打破了苏轼的梦想,苏轼不得不承受“乌台诗案”的惨重代价,贬谪黄州,却写下了名垂千古的前后赤壁赋。
其中,《前赤壁赋》因为体现了作者的思想而的到更为深远的流传。
在《前赤壁赋》的开始,我们看到作者与三五好友乘船月夜游赤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在这优美的环境中,作者歌诵“明月之诗”“窈窕之章”。
作者吟诵的这两句诗出自《诗经·陈风·月出》篇,《月出》共三章,其中第一章描写了诗人的不得志。
苏轼是借古诗来抒发自己的忧愁苦闷之情。
被贬谪到黄州,从皇帝身边的大臣到偏远之地毫无实权的小吏,其中固有苏轼身份心理的巨大落差,更有苏轼不得志的愤懑。
由《赤壁赋》看苏轼人生的三重境界
由《赤壁赋》看苏轼人生的三重境界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而深得儒、释、道思想精髓的苏轼,在其《赤壁赋》中,充分体现了他人生的三重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壬戌之秋,七月月明之夜,苏轼与好友一同泛舟赤壁(黄州赤鼻矶)。
惠风和畅,波平如镜,皓月当空,水光潋滟,烟波浩渺,在这一片无边的秋江月色之中,作者的欣愉、舒畅之情完全无法自已,所以他们一面饮酒诵歌,一面驰骋于无穷的想象之境。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任小船飘荡在江上,如乘风而飞,不知所终;随游人飘飘欲举,脱离人世,登临仙境。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巧凑在一起,作者完全忘却了俗事的烦恼,无牵无碍,沉浸在这江天一色、风月无边的畅游之境中,或饮酒,或赋诗,或歌咏。
这时的山水了无机心,不掺一丝杂念。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世间万物就是这么简单明了、玲珑剔透,山就是山,水就是水。
江山月色就是如此美丽,怡情悦性。
江月之下,游人理当畅享这良辰美景。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然而,当人的心情到达至高点往往会急转直下,所谓“乐极生悲,喜极而泣”。
接下来“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歌咏和洞箫的相和之声禁不住使游人的感情由乐转入了悲。
悲究竟从何而来呢?还是从一川风月说起。
这里是作者假想中的赤壁,望着同样“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的永恒的大自然的美景自然会联想到历史上(三国)何人曾在此。
“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曹操是历史上声威赫赫、既具武功又有文治的一代英雄。
而今谁人在此?迁谪之人和“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等闲之辈。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当年那不可一世的曹阿瞒已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中,何况吾辈没有任何功名、孑然一身之人呢?幸与不幸,知遇于时与穷途末路在历史长河的比较中,无不突显出游人的悲苦和怨艾之情。
苏轼赤壁赋的哲理
苏轼赤壁赋的哲理
苏轼的《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他在文中融入了丰
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引导我们去思考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价值。
以下是《赤壁赋》的哲理:
1. 生死观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丹心”代表的是人生的信念和追求,只有把丹心传播下去,才能在历史蒙上一层活色彩。
2. 情感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读书可以让我们不断开阔自己
的视野和拓展自己的思维,为我们的情感提供广阔的空间。
3. 离别观
“何时凝眸强相见,便纵有千般愿,只消今日一醉”。
离别是一种必然
的过程,我们应该珍惜当下,活在当下,让我们的身体永驻此地。
4. 客观观
“客退黄梁,与死为友。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眼
前的疾风暴雨和困难险阻,把他们看成是一种过程,也要看成是一种经历。
5. 敦朴观
“扶摇而上者,不能进则退,不能退则悬。
”这句话告诫我们要虚心并且不断向上攀爬,尤其要注重基本功和底蕴的积累。
6. 抗争观
“散发乎中州之巨笔,奋击乎昆仑之雄峰。
”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应该不断奋发向上,不拘一格地攀爬高峰,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7. 伦理观
“临别赠言,成败兴废,不足挂齿。
”人在做事的过程中,应该抱着一种平常心,不自卑也不自夸,客观地看待自己,学会放弃,也学会接受。
从《前赤壁赋》看苏轼的儒-释-道思想
从《前赤壁赋》看苏轼的儒\释\道思想摘要:苏轼一篇《前赤壁赋》包含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
这些思想的交融与苏轼人生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们就苏轼的人生经历来分析苏轼作品中所包含的三家思想。
关键词:前赤壁赋;苏轼;儒释道;思想;经历众所周知,苏轼的《前赤壁赋》是在被贬黄州后所作。
他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即是他的早年读书进入仕途的时期;第二个时期,是他出离中央,历任四州,乌台受审,贬谪黄州;第三时期就是回到中央后,因不合旧党,自请离朝;第四个时期就是一贬再贬。
苏轼人生中经受过的第一个巨大打击就是“乌台诗案”。
我们知道,苏轼和王安石的思想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
原因在于,王安石主张变法要实行“剧变”,而苏轼则主张“渐变”,虽然两者都从根本上支持变法,但从变法的方式上来看,苏轼的主张就和王安石的主张产生了冲突。
苏轼不满变法上的某些因素,苏轼在自己的作品中就表现了自己的观点。
由于苏轼是当时文坛的领袖,他的作品有极大的影响力,对新政的实施不利,所以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四个月。
因为当时宋朝有个不许杀士大夫的规定,所以苏轼才免于一死。
出狱后的苏轼,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原来的儒家思想转变成为佛道思想。
这样的转变,常见于士子求取功名不成,或者怀才不遇后,精神遭受巨大打击就用佛道思想来麻痹自己。
首先,我们可以从全文的第一段找出思想转变的相关线索。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我们知道“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就是指诗经中《陈风·月出》的第一章,原句是:“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因为古时,“窈窕”和“窈纠”的发音相似,所以称之为“窈窕之章”。
而《诗经》又是儒家经典之一。
高二语文难以挣脱的儒道之苦 苏轼的前赤壁赋解读 教案
高二语文难以挣脱的儒道之苦苏轼的前赤壁赋解读摘要:本文通过对苏轼《前赤壁赋》形成原因、主题思想及艺术技巧等方面的探究,意在揭示中国古代文人面对不甚清明的的社会现实,想要有所作为而又不得的痛苦心境。
让我们看到他们在儒家与道家双重思想的影响下难以抉择的心灵的挣扎。
从而了解到他们多元的思想及表现。
关键词:儒道作者简介:宋振兰,女,39岁,某某市第五中学语文教师。
本科学历,中教一级.“艺术作品是作家审美体验的物态化,”,是作家保存自己的思想情操、生活磨砺的审美化石,也是我们后人藉以分析、考察作家过去并再度体验还原的标本。
这块标本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作家写作时的现实,而且还有他的过去。
我们欲要还原它,不能不看到它的现实,也该同时联系到它形成的过去。
“古老的中华文明”是一句每个人讲到时的骄人之语,但很少有人联想到,古老的中华文明中漫长的二三千年的封建社会又是那样超人承受能力的漫长。
穿越二三千年漫长的历史隧道,我们看到一代又一代,一个又一个具有真才实学,天良永存的知识分子、文人学士的一生几乎个个都是痛苦的、迷蒙的、无奈的、被扭曲的。
苏轼的一生的经历,凝聚在他的留给后人的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如同他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样的《前赤壁赋》,近一千年来向后人讲述着一个封建社会的不幸时代不幸的知识分子的不幸。
苏轼的不幸,是在儒、释、道,特别是儒、道两种指导思想的折磨下和永无休止的儒家仕途经济的磨难下,绞缠着他走完他的一生的。
短短的66年的一生,留下的人生记录性的作品,给我们以咀嚼不尽的旧味和新味,也因此引起我们长长的咏叹和联想。
今天我们再读到《前赤壁赋》,就是应该还原他、探寻他的心路历程,而不是批判他,指责他。
《前赤壁赋》的形成苏轼的《前赤壁赋》成文于1082年秋,这一年正是宋神宗元丰五年,也正是作品中所说的“壬戌之秋”之后,是他经历了“乌台诗案”后从御史台大狱释放。
被贬某某的第三年秋天写成的,这一年他已四十五岁,从二十一岁入仕到此时,他已在官场上挣扎了二十多个春秋了。
《赤壁斌》中的道学思想
深以为古今文坛,苏子之才,堪比李白,无人能及。
《赤壁赋》的文风文思文采更是古今独步。
借摹江、月之景,寄抒江、月之情,再言江、月之理。
情因景生,景因情合,借物喻理,境由曲现,情景交融。
由叹而悲,由悟而喜。
苏子之思,尽显其中。
月夜江上,横槊赋诗,何其潇洒。
浩瀚长江,舳舻千里,何其壮观。
人生须臾,物是人非,何其无奈。
英雄伟人尚且如此,凡夫俗子又当如何?悲情自然无法抑制,超然物外岂是人人可为?箫声幽怨,牵动了无数伤怀善感的天涯沦落者;洞箫悲鸣,传达着一代才子屡遭贬斥的艰难历程。
瞬间与永恒的哲学之思,当是俯察人世之后的超脱。
面对现实,顿生吾生有涯,人事难料之感,难免沉郁,享受自然,超脱悲喜,俯察万物,进而达观。
何必在乎一时的悲与喜,何必在意一时的得与失。
水的逝去而又长流,月的盈亏而又永生,变与不变,瞬间与永恒,就如同人生的成功与失败,仕途的得意与失意,实在不足称道。
若
深以为古今文坛,苏子之才,堪比李白,无人能及。
《赤壁赋》的文风文思文采更是古今独步。
借摹江、月之景,寄抒江、月之情,再言江、月之理。
情因景生,景因情合,借物喻理,境由曲现,情景交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讲课时不能只重视分析情理和“水月”意境等,而忽视其中的浓郁的优秀传统文化。
本人不揣冒昧,试图通过解读苏轼儒道佛思想,来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彻底了解苏轼,并达到爱汉语言,爱中国文化的目的。
请看《赤壁赋》中的
儒家思想
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的执著精神,孟子“杀生取义,舍身成仁”的浩然正气,给儒家子弟以榜样和无穷的精神动力。
文死谏,武死战。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这种精神造就了不少英雄和涌现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场面。
其中不乏“士可杀不可辱”“宁死不屈,誓死不辱”“不成功毋宁死”的心态。
纵观苏轼一生,虽一贬再贬,不断迁徙流离,可始终没有放弃从政为民,服务朝廷,有用于世的执著,其积极入世用世思想显而易见。
作者被贬荒蛮,“破帽多情却恋头”“湿柴如桂米如珠”,物质贫乏到极点;“新贵旧交音书绝”“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精神孤苦到尽头。
尽管如此,苏轼游赤壁时心系国家,眷顾朝廷:“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南往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时之雄也”.言辞间洋溢着对曹孟德的羡慕和敬仰。
这自然会让我们联想到“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流露出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多么强烈啊!“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慨人生须臾,功业无成,正是强烈渴望建功立业的反证。
正是这种积极入世思想最终使苏轼成就了不朽功业,美名永流传。
佛家思想
虽然苏轼忘情于赤壁的“水月”美景,但毕竟内心还是痛苦无比的。
身遭诬陷被贬而说不痛苦,绝对骗人。
所以赋中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等语句。
而文治武功盖世的曹孟德,“而今安在哉”?人生苦短,万事皆空,佛家思想滤净了苏轼心灵上的渣滓,使其更澄澈清新,不为外物所累了。
道家思想
道教思想是我悠悠华夏,皇天后土中孕育诞生的极其宝贵的智慧之树。
这颗土生土长的大树,吸日月精华,收天地之灵气,沐风浴雨,生命力极强。
它的根系遍布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它的精髓渗透中华儿女的毛细血管里。
不能等闲视之,消极看之。
清风明月,白雾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本身就是多么洁净的美好仙境啊!文章第四段充满哲理,说出了渺小与广大、须臾与无穷(一瞬与无尽)、盈与虚、物与我的辩证关系。
这正是道教无为而治,随遇而安,随时而化,顺其自然,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天安命,乐而忘忧,和光同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