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总复习(全套)

合集下载

部编版2021年中考七年级语文课内古诗词鉴赏总复习题(教师版)

部编版2021年中考七年级语文课内古诗词鉴赏总复习题(教师版)

部编版中考七年级语文课内古诗词鉴赏复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诗题可以看出,这首诗是李白听说好朋友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时所写的。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从诗中的“过五溪”和“夜郎西”,可见王昌龄被贬的龙标之地非常荒僻偏远。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答案】B【详解】B.“杨花落尽子规啼”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并无欢快之意,更不能使人赏心悦目,选项表述错误;故选B。

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游山西村试卷第1页,总21页(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腊酒浑”和“足鸡豚”写出了出游到农家所见到的丰收之年的宁静与欢悦。

B.颔联“又”写出了诗人行走山间水色中迷茫之时豁然开朗的喜悦,同时巧妙寓理于景。

C.颈联写农村的风俗,诗人衣着古朴,参入其间,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赞美。

D.尾联“无时”写出了诗人游兴未尽盼再来的情态,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不舍。

【答案】C【详解】C.“诗人衣着古朴,参入其间”表述有误。

应该是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故选C。

3.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A.“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是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这些地点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三)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三)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一)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炳烛夜谈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③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线词。

①卿今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③蒙辞以军中多务()④及鲁肃过寻阳()⑤恐已暮矣()⑥盲臣安敢戏君乎()(2)《孙权劝学》中有两个成语,请写出成语并解释含义(3)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4)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①“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②吕蒙不愿学的理由和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分别是什么?(5)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军中多务。

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始就学。

及鲁肃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别。

期末复习检测题(七)(含答案)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检测题(七)(含答案)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部编语文七下期末复习检测题(七)(含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依傍.(bàng)攒.聚(zuán)惧惮.(dàn)蒿.草(hāo)B.矜.持(jìn)呻.吟(shēn)怪诞.(dàn)竹篙.(gāo)C.厄.运(è)哽.住(gēng)攒.钱(zǎn)疮.疤(chuāng)D.角.逐(jué)滋.长(zī)絮.说(xù)踱.步(duó)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坐落发祥地轻妆淡抹中西合壁B.盘据口头禅怒形于色富丽堂皇)C.氤氲屎壳郎原驰蜡象锐不可当D.锡箔文诌诌含辛茹苦融为一体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听了郎朗精彩的钢琴独奏曲《黄河》后,大家都叹为观止....。

B.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秩序井然....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D.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4.阅读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4分)选段一:他的车,几年的血汗挣出来的那辆车,没了!自从一拉到营盘里就不见了!以前的一切辛苦困难都可一眨眼忘掉,可是他忘不了这辆车!吃苦,他不怕;可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的工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祥子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

选段二:祥子想找个地方坐下,把前前后后细想一遍,哪怕想完只能哭一场呢,也好知道哭的是什么;事情变化得太快了,他的脑子已追赶不上。

没有地方给他坐,到处是雪。

小茶馆们已都上了门,十点多了;就是开着,他也不肯进去,他愿意找个清静地方,他知道自己眼眶中转着的泪随时可以落下来。

选段三:虎妞只剩了大口的咽气,已经不会出声。

2021年中考语文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五)(期末复习)含解析

2021年中考语文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五)(期末复习)含解析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状元之路之每日一练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五)(期末复习)典例在线【2019年浙江初一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今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乙)犀怪余乡延溪①有石犀牛,其来颇久。

近岁居民艺②。

麦,被邻夜食几尽。

牛主惧其讼己,乃故言曰:“早见石犀牛汗如喘,又口有余青,食邻麦者,殆是乎?”众皆信然,谓石犀岁久成怪,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邻牛云。

嗟夫,邻牛食麦,石犀受击。

石犀之形,以一击坏,而名亦以众口神。

凡事何可不揆诸理?【注】①延溪:地名,在湖南桃源东。

②艺:种植。

(选自《雪涛小说》)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________(2)闻.之于宋君________(3)乃故.言曰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食邻麦者,殆是乎?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2处)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邻牛云。

4.甲、乙两文讲述了一个类似的道理,请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1)等到。

(2)使……听到。

(3)故意。

2.吃邻居家麦子的(东西),大概就是它吧?3.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邻牛云。

4.两文都讲述了只道听途说,不加求证,就信以为真的事。

甲文中,丁氏的“吾穿井得一人”经国人传言后,发生了变化,到宋君那里则变成了丁氏穿井挖到了一个人,仅仅是他人的传言,没有亲耳听到,没有思考,就信以为真。

乙文牛主惧其讼,嫁祸于石犀牛,“众皆信然”,艺麦家信以为真,断犀足,不疑邻牛。

艺麦家轻信牛主之言,不作分析,不加考证,结果出现误断。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总复习全套试卷及答案(含单元、期中、期末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总复习全套试卷及答案(含单元、期中、期末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福建省邵武市沿山中学陈庆锋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6分)1、下列加点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和蔼.(ǎi)颓.唐(tuí)倜傥..(tìdǎng)弥.漫(mí)B、执拗.(ǎo)骊.歌(lí)夹袄.(ǎo)骇.人(gāi)C、盔.甲(kuēi)花圃.(pǔ)麻渣.(zhā)迸.溅(bâng)D、系.绳(jì)伫.立(zhù)沮.丧(jǔ)湖泊.(pō)2、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欣赏)B、我把裤脚向下拉了拉,遮盖住最下面的一条伤痕,我最怕被同学耻笑..。

(害羞地笑)C、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极目:用尽目力远望)D、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不仅在鸭群中是如此,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

(讥笑,即讥讽和嘲笑)3、选出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B、一进入会场就看见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D、红杨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

4、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轻捷瞬息蝉蜕人声鼎沸B、麻渣脑髓恐惧荒草萋萋C、延绵花甫方正来势汹汹D、肿胀嫉妒幽寂人迹罕至5、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B、一切都/是瞬息C、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D、心儿/永远向着未来6、假如你曾是一个纪律性较差的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转变为一名遵守纪律的好学生。

最近,班上评选“遵守纪律标兵”,你全票当选。

班主任老师宣布评选结果后,同学们都欢迎你上台讲话,请将你应说的话写在下面。

(2分)你上台后说:7、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为了塑造更美好的企业形象,打了一则广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请认真品味这则广告,回答下面的问题。

统编-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2020年-2021年)

统编-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2020年-2021年)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月考必备!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因:凭借10.起:飘起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11.非:不,不是12.相委:委,丢下、舍弃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15.日中:正午时分16.引:拉17.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课外文言文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课外文言文练习

初一下课外文言文练习(一)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选自王嘉《拾遗记》)【注】①任末:人名,东汉经学家。

②笈:书箱。

③庵:圆形小草屋。

④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负.笈从师()②每.言人若不学()③题.其衣裳()④常以净衣易.之()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例句:以.记其事A.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B.静以.修身(《诫子书》)C.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D.以.刀劈狼首(《狼》)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2)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卖油翁》)4.请从学习态度....的角度,谈谈你从任末的成功中获得的启示。

(二)碎金鱼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

”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③罔不:无不。

④伎:同“技”。

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及.守荆南回()②以此自矜.()③日.有宴集()④孰若.孤()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以.我酌油知之 / 以.弓矢为乐B.但.手熟耳 / 但.当涉猎C.辞.以军中多务 / 旦辞.爷娘去D.一夫之.伎 / 两狼之.并驱如故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翁》)(2)杖之,碎其金鱼。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提分训练期末复习专题七:《河中石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提分训练期末复习专题七:《河中石兽》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统编版古诗文提分训练期末复习专题七:《河中石兽》1.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恰当的一项是()A.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B.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C.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D.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2.下列句中加粗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二石兽并沉焉B.以为顺流下矣C.阅十余岁D.尔辈不能究物理3.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A.寻十余里无迹。

(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

(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如果按老河兵的说法去找,就应在几里外的上游找到石兽。

)D.竟不可得。

(居然没有找到。

)4.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它是一部记述______________、以奇特见闻为主的、以______________形式写成的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家。

5.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募金(______)棹数小舟(______)曳铁钯(______)(______)尔辈(______)木柿(______)暴涨(______)携之去(______)湮于沙上(______)亦颠乎(______)啮沙(______)6.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阅十余岁__________________(2)曳铁钯__________________(3)一讲学家设帐寺中__________________(4)沿河求之,不亦颠乎__________________(5)沧州南一寺临河干__________________(6)求二石兽于水中__________________(7)棹数小舟__________________(8)是非木柿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文言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文言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文言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文言文有《木兰诗》、《卖油翁》、《陋室铭》、《爱莲说》等。

1.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讲述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2. 《卖油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讲述了卖油翁高超的酌油技艺以及给人们的启示。

3.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4. 《爱莲说》是宋代文学家周敦颐的作品,以莲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高洁的情操。

这些文言文都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重要篇目,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文言文专项训练课件(共44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言文专项训练课件(共44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4分)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你事务多,谁比得上我呢? ②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像这样坚持几年,不曾间断,也没什么感到苦的。
(3)(1分)甲、乙两文都讲到了读书的作用。甲文通过写鲁肃“与蒙论
议”后,与吕蒙“ 结 友 ”这一举动,侧面表现了吕蒙读书后才略的惊
②若欲闻射道乎? 你想要听闻射箭的道理吗?
(3)(1分)【甲】文中划线句主要运用了 语言 描写和 动作描写,详写这一 情节的原因是: 更好地表现卖油翁熟能生巧的精湛技艺。
(4)(2分)【乙】 文中“养叔”的话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原文分析。 就一个人来说,在纷繁的世界里,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才容易实现自己
七年级下册语文
文 言 文 专项练习
一、单选题(共4题;共8分)
1.(2分)下列对《木兰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关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这句话既 是对边塞景物的描写,也是描写木兰英姿飒爽的形象。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孙权劝学》) 【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 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 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 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 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 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的是边关将士的英武和风采。

期末复习古诗文 课外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期末复习古诗文 课外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考点梳理】
考点一:文学常识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作者_杨__万__里__, 字_廷__秀__,世称“_诚__斋__先__生___”,_南__宋__(朝代) 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并 称“_南__宋__四__大__家__”。
考点二:名句积累
(1)莫言下岭便无难,__赚__得__行__人__错__喜__欢__。 (2)__政__入__万_山__围__子__里___,一山放出一山拦。 (3)诗中从登山、下山这一日常生活现象中总结哲理的 句子是: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4)诗中诗人发表议论的诗句是: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5)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那些 在学习上没有遇到困难,于是有些松懈了的同学: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示例一:“空”比“错”恰切。“错”字只表 明“喜欢”是一种错误;而“空”字不仅包含 了这一层意思,还突出地表现了“行人”被 “赚”后空落落一片惘然的失落神态,形象感 更强。
示例二:“错”比“空”恰切,写出了行人以 为下山容易,空自欢喜,想象与现实形成鲜明 对比,富于风趣幽默。
4.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 么?请简要分析。
【模拟演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试分析“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 拦”一句中“拦”字的妙处。
“拦”字形象地写出了山的动态感。
或:“拦”阻拦的意思,运用拟人修辞,赋予 山人的动作和情感。表面上写山的阻拦,实指 前进道路上困难的阻挡,蕴含深刻的哲理,告 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 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 陶醉。

期末专题复习:动物话题类文言文阅读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期末专题复习:动物话题类文言文阅读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一篇:猫号齐奄①家高一猫,自奇之,号于人,曰“虎猫”。

客说之曰:“虎诚猛,不如龙之神也,请更名曰“龙猫'。

”又客说之曰:“龙固神于虎也,龙开天须得云,云具的中干龙的不和日不敌风也,请更名曰“风'。

”又客说之曰:“大风题起,维屏以墙,斯足蔽矣,风其如墙何!名之曰‘墙猫’可。

”又客说之曰:“维墙虽固,维鼠穴之,墙斯圮③矣,墙又如鼠何!即名曰‘鼠墙’可也。

”东里丈人④嗤之曰:“噫嘻!捕鼠者,固猫也。

猫即猫耳,胡为自失其本真哉?”(选自刘元卿《应谐录》)【注释】①齐奄:人名。

②尚:崇高,这里是超过的意思。

③圮(pǐ):塌坏,倒塌。

④东里丈人:丈人,老人家。

东里丈人是作者假托的人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自奇.之:_________ (2)虎诚.猛:_________(3)云霭蔽.天:_________ (4)请更.名曰“风”:_________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奄家畜/一猫B.不如/龙之神也C.捕鼠者/固猫也D.胡/为自失其本真哉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东里丈人的话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能试着翻译这篇文章吗?—————————————————————————————————————————————————————————————————————————————————————————————————————————————————————————————————————————————————————————————————————————————————————————第二篇:长生猪胡御史牧亭言:其里有人畜.一猪,见邻叟辄.瞋目狂吼,奔突欲噬,见他人则否。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课后练习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课后练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老山界》课后练习一、单选题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薄烟(bò)粗犷(kuàng)贮蓄(zhù)咄咄逼人(duō)B.侍弄(shì)菡萏(dàn)霎时(shà)人声鼎沸(dǐng)C.确凿(záo)蝉蜕(tì)宿儒(sù)花团锦簇(cù)D.热忱(chén)晕眩(xuàn)抽噎(yē)拈轻怕重(zhān)2. 下列对课文《老山界》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老山界》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昼夜内所发生的事情,真实、生动地叙述了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B.“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

”文章开头就点出“三十里高”,说明山势高峻,暗示翻越艰难。

C.《老山界》中有不少篇幅写红军战士与瑶民攀谈的情节,这和课文的中心事件“翻越老山界”联系不大。

D.“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

”这句话有一定的讽刺效果,点出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背景,也含蓄地表明国民党军队的一些下层官兵不愿意充当炮灰、希望抗日的心愿。

3. 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B.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C.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D.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4. 下列语句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B.全国各行各业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C.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败的关键。

D.许多观众看完《战狼Ⅱ》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文言文专项复习(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文言文专项复习(含答案)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文言文专项复习1.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乙)海中有宝山焉。

众塔错落其间,白光煜如也。

海夫有得径寸珠者,舟载以还。

行未百里,风涛汹簸,蛟龙出没可怖。

舟子告曰:“龙欲得珠也。

急沉之,否则连我矣!”海夫欲弃不可,不弃又势迫,因剜股藏之,海波遂平。

至家出珠,股肉溃而卒。

嗟乎!天下之至贵者身尔。

人乃贵外物而丧其身,身死虽宝奚用焉?何其惑之甚也?【注】①煜(yǔ)如:明亮的样子。

②奚:疑问词,何。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因剜股藏之因:②人乃贵外物而丧其身贵:(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至家出珠,股肉溃而卒。

(3)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天下之至贵者身尔。

(划一处)(4)结尾段在表达方式上与前面三段有何不同?该段表达了怎样的观点?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幼时记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列加线的字。

①鹤唳云端()②私拟作群鹤舞空()③徐喷以烟()④鞭数十()(2)加线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心之所向昂首观之B.徐喷以烟以丛草为林C.又留蚊于素帐中于土墙凹凸处D.拔山倒树而来拔剑撞而破之(3)翻译下列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4)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幼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趣事?(5)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曾经有过“物外之趣”吗?说一件事给大家听听。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课文内容理解 专项训练(一)(含答案和解析)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课文内容理解  专项训练(一)(含答案和解析)

部编七下语文课文内容理解专项训练(一)(含答案和解析)1.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紫藤萝瀑布》一文借用紫藤萝来暗示自己的情思,赞美了生命的永恒与美好。

B. 《一棵小桃树》一文表达的情感非常丰富,其中既有感谢奶奶对小桃树的呵护,也有对自己人生信念的呵护。

C.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以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 相信未来。

D. 《未选择的路》借自然界的路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发出人生之路难以选择的感慨。

2.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A. 《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陈子昂,隋代文学家。

B. 《登飞来峰》的作者是王安石,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C.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祖”。

D.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3.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A.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 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C. 《山海经》涵盖了上古地理、历史、神话、气象、动物、植物、矿藏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反映上古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

D. 《阿长与<山海经>》体现了鲁迅深邃睿智、犀利老辣的文风。

4.下列各项中,对《望岳》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 全诗紧扣“望”字,从朝至暮,由近及远,句句写望岳登顶,写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

B. 第一联以设问统领下句,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绵延不尽。

C. 第三联写细望所见,对仗工整。

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目光的专注,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D. 第四联似写登山,实为明志,点明全诗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传奇故事。

该诗富有北方民歌特色, 风格刚健质朴。

诗中多以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以铺陈排比描述行为情态,最后以风趣的比喻收尾。

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小说阅读(一)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小说阅读(一)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我终于犹豫不决地伸手去拿衬衣。“您,”我说,声音比方才更嘶哑了,“您……不想要?”
“您要换什么?”她连眼睛也不抬地冷冷地问。她那灵巧的手指己把洋白菜摘干净,把菜叶收进一个漏勺,用水冲洗,然后又掀起那个正在炼油的锅的盖子,把菜叶倒了进去。那令人垂涎欲滴的咝咝声使我又想起往事,好像已过去一千年的往事,而我才只有二十八……
小李老师知道,福爷又想起了五儿。
小李老师也想五儿。
五儿是山那边的孤儿,每座山的那边都有几个娃来这所学校上课,那时小李老师还是人们嘴里的李三儿。
五儿和李三儿一起长大,一起上学,一起走出大山。
大学毕业后,五儿回到了村里,当上了村小学的老师,李三儿不解地看着五儿如花的笑靥说,好不容易走出来,见了世面,还要回到山沟沟?
“喂,您要换什么?”现在她更加不耐烦地问。
可我不是商人,不,虽然我光顾过从格里内角到克拉斯诺达尔的所有黑市。
我张口结舌:“猪油……面包……也许面粉,我想……”
这时她第一次抬起她那冷漠的蓝眼睛,冷冷地看着我,在这一刹那,我知道自己完了……今后我将永远不会再知道猪油的味道了,猪油对我将永远只是一阵令人痛苦的气味回忆……我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她的目光击中了我,洞穿了我,现在我内心空空……
小杭:“我发现本文在不同时空的几处场景中部写到“夕阳”,别具情味。不知道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深意,你能帮我吗?”
小文:“我这样理解:________________”
(3)小文发现本文和《我的叔叔于勒》都运用了“插叙”的写法,请结合两文的相关内容,探究其作用。
(4)文末提到“夕阳的剪影里,有一个人”,这个人最有可能是谁?请结合小说的内容和主旨作出判断并解释。
当我重又见到我脚下那条两边长着可爱树木的亲切的灰色蛇形公路时,松了一口气。我的脉搏跳得更平稳了,当我坐在那条多石、荒芜、霉味弥漫的村中道路通向阳关大道的岔道口时,苦涩味减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 )问答题
1 鲁肃“大惊”与“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什么神态?
表现十分惊奇的神态与情不自禁的赞叹。
2 吕蒙的答话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显示出他怎样的神态?
既显示了他颇为自得的神态,又巧妙地接应
了鲁肃的赞叹,表现出一种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
3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事情
孙权劝学与鲁肃与蒙论议后赞叹非复吴下阿蒙两件事。
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就,靠近) 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过,到) 即更刮.目.相.待. (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 擦擦眼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乎,啊,表示 感叹语气) ②一词多义 当: 1. 当.涂掌事(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 ) 2. 但当.涉猎(应当) 见: 1. 见.往事耳(动词,知道) 2. 见.渔人,乃大惊(动词,看见)
开卷有益
12 文中的 “ 卿言多务, 孰若孤? 孤常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是孙权入情入理现身说法地劝吕蒙学习,
而“ 蒙乃始就学 ”说明吕蒙是一个一点就破的人, “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是鲁肃赞美
吕蒙学有成效的话,这是一种
侧面描写 的手法。
13 孙权劝吕蒙学习,为吕蒙确定的学习目的是什么?学习方法是什么?
◇通假字:“帖”通“贴”,“火”通“伙”
◇修辞手法:顶针、互文、对偶、反复( P68 练习二、三)
重点难点句子
1.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解析 : 这一句写木兰停机叹息,设置了悬念,使读
者产生疑问,自然引出下文。“不闻”“惟闻”两句对偶。
2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解析 : 反复写“无所思”、“无所忆”,反映了
木兰从军前复杂的心理活动及严肃认真的态度。 “女亦”两句是复沓句。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 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 “女亦”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
复沓。
3.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
语。 (3)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雌雄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
点拨:重点理解“傍地走”“安”等词语。 (4)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回答
不想做官。 点拨:重点理解“问所欲”“不用”等词语。
四、文学 ( 文体 ) 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表反问语气,吗 2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表限止语气,罢了
3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表感叹语气,啊
(五)解释成语 1 吴下阿蒙:人没有学问,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
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 2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2、本文仅区区 129 字,以“劝学”为中心事件展开描写,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
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点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3、写作思路: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4、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
5、文章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
3.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认清,识别) 若: 1. 孰若.孤(动词,比得上) 2. 仿佛若.有光(介词,好像) 之: 1.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不译) 2. 于厅室之.东北角(助词,的) 乃: 1. 乃.不知有汉(竟) 2. 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为: 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动词,做) 2.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③古今异义
的概括, 表明驰抵战场。 也把行文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上来, 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解析 :此六句写
了家人的不同举动,符合每个人的身份、性格、年龄特点,描写出家中的欢乐气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
切意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 木兰当户织 当:对着。 (2) 惟闻女叹息 惟:只。 (3) 愿为市鞍马 市:买。
Hale Waihona Puke (4)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5) 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6) 著我旧时裳 著:穿。 (7) 双兔傍地走 傍:
靠近,贴近。 (8)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只。 (9) 万里赴戎机
⑶ 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指出其可行性。
7 吕蒙读书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表现的?
“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通过鲁肃的所
见所语来写。
8 为什么 “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 人也在不断的变化, 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
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
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
戎机:战争。 (10) 旦辞爷娘去 旦:
早晨。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贴上
二、重点句子
1.用原文填空。 (1)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3) 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4) 表现将士苦寒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解析 : 一方面写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大刀阔斧地表现出出
征健儿的豪迈气概; 一方面以宿营地的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
细针密线地刻画年轻女子的
细腻情怀,从而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性格中引起的特殊矛盾。这两句写出了儿女情深和英雄气概。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解析 :这句话紧承第三自然段,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形象
用词精当。如木兰辞官还乡, 同亲人合家欢聚一节,文中用一系列动词: “开” 、“坐” 、“脱” 、“著”、
“理”、“铁”,含蓄地展示了木兰此时的心理——急于恢复女儿装,表现了木兰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归来后
喜不自禁的心情,刻画出了木兰天真活泼、淳朴可爱的性格。
二、重点复习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机杼 zhù 可 kè汗hán 鞍鞯 ji ān 辔 pèi 头 溅 ji ān 溅 啾 ji ū啾 柝 tu ò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总复习
一、全文讲解篇
第 4 课 孙权劝学
◆ 本文选自 《资治通鉴》
,这本书是由 北宋 (朝代) 政治 家、 史学 家 司马光 主持编撰
的一部 编年体 通史,记载了从 战国 到 五代 共 1362 年间的史事。
1、劝学,劝说,鼓励学习。文题点明了文章所写的故事的主要内容。
以细腻的心理刻画来塑造人物形象。第二段中对木兰心理刻画是全文最精彩的部分:
“旦辞爷娘去,暮宿
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
鸣啾啾。”这段描写展示了木兰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表现木兰那少年缠绵的情怀。思念之情与爱国之情交织
在一起,刻画出木兰毅然离家保国,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刚强的性格。
是情不自禁的赞叹, 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 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 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
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
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士别三日, 当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
见往事耳 但当涉猎
14 吕蒙由不学到学有所成,这个过程给你什么启发?启示:人只要肯读书,就会有所进步(开卷有益) 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第 8 课 木兰诗
一、全文讲解篇
诗歌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还乡、家人团聚的内容写得详细。对出征前的准备及十年的征战
内容则写得简略。这样处理详略,不只为了求得行文的变化,使结构疏密有致,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
4 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孙权终于成功地劝吕蒙学习。
5 课文怎样表现吕蒙的学习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论议来表现的。
6 孙权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 ⑴ 交代吕蒙的身份 “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 说明学习的必要性 ⑵ 用限止语气 “孤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来克服吕蒙畏难的心理
重点段落
对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 . 解析 :最后一自然段是个生动的比喻,以此比喻表现木兰的机智聪慧,和伙伴们的惊
讶;也是吟唱者对木兰的赞颂之词。此外,以雄兔雌兔比喻人之男女,恰恰是民歌语言运用的特点。
疑难解惑
1.如何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解析 :木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少女,又是一
(四) 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表示的语气
但.当涉猎(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今义:治理。) 见往.事.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今义:经过。) (三)句式积累 1. 省略句 :“肃遂拜蒙母” 中,“拜”后省略介词 “于”, 可补充为“肃遂拜于蒙母”。 2. 倒装句 :①“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何见事” 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大兄见事何之晚乎”。 ② “蒙辞以军中多务”是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蒙 以军中多务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