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楼拜著《纯朴的心》中未完成过去时的文学意义

合集下载

重审福楼拜的现实主义问题

重审福楼拜的现实主义问题

国外文学(季刊)2001年第1期(总第81期)重审福楼拜的现实主义问题王钦峰内容提要作为在世界范围内和对中国文学、西方现当代文学有过重要影响的西方作家,福楼拜在批评界引起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论争。

虽然20世纪的西方学者对福楼拜的研究不断地绽放新意,但对其基本创作方法或创作面目仍有未辩明之处,而我国国内长期以来以“批判现实主义”一名冠之,更是误解颇深。

本文认为,基本上可以在“现实主义”范畴之内为福楼拜的创作面目作出定论,但福楼拜的特殊类型的现实主义既不同于旧的现实主义,又不同于司汤达和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作为特定流派的现实主义和左拉的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而是一种具有现代特征的形式主义的现实主义。

关键词现实主义不可定论性客观性形式主义一、福楼拜面目的复杂性福楼拜是公认的经典作家,但是当代的福楼拜研究呈现出众说纷争的复杂局面,好像人们对于福楼拜的研究似乎永远是未完成的,福楼拜是不可定论的,具有一种未完成性和不可论定性的特征。

我们在这里并非是随便地使用巴赫金式的词汇来形容福楼拜,而是因为巴赫金曾明确声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是未完成的、不可盖棺论定的,却将福楼拜用作它的反例,这与笔者的看法恰恰相反。

他认为象“福楼拜式宛在一块浑然整料上雕镌而成的史诗小说”或如《布法与白居榭》之类,虽然“融汇了内容极不相同的材料”,但是这些材料性质的差异却“服从于贯穿作品始终的统一的个人风格和情调,服从于一个统一的世界,一个统一的意识”,④属于传统的独自小说范畴,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所有不同性质的材料却遵循着一种复调原则,要高出于福楼拜小说的独自原则。

但是巴赫金没有认识到,福楼拜恰恰反对在作品中纳入自己的任何“独自”或个人观点,他的作品同样是处于争论中的,是复杂的和未完成的。

福楼拜的这一特征使评论界对其创作取向发生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论争,总的来看,他大致被划人了下列11种类型。

一、现实主义。

福楼拜的同时代人把他归人“现实主义”之列,甚至将他称为现实主义的真正权威。

试论文学价值和价值系统

试论文学价值和价值系统
作家通过创作使文学以语然而长期以来一般文学理论著作总是把注言艺术的方式对生活中的多种价值得以重新处置意力集中在文学的本质上力图回答什么是文学并通过对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文本的创造的问题而实际上不仅人们对文学所下的定义本使生活现象的功利价值转化为审美价值使生活中身就包含着对文学的价值评判和分析而且随着人那些直截了当的急切与平庸经由情感的笼罩而闪们对文学的价值意识的不断趋于清晰和明朗文学现出动人的色彩
现象 和事 实 的最 显著 特点 , 是 以 主体 需要 的尺度 和
孔子 说 过 : “ 诗, 可 以兴 , 可 以观 , 可 以群, 可 以怨。
迩之 事父 , 远之事君; 多 识 于 鸟兽 草 木 之 名 。 ” ¨ 讲 的就是 文 学 的 价 值 及 其 在 社 会 生 活 中产 生 的作
[ 文 献标 志码 ] A
[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4 9 1 7 ( 2 0 1 4 ) O 1 . 0 0 0 5 — 0 7 用 。文学 价值 在 释放之 后 所形 成 的 巨大 魅力 , 还 可 从 下 面高 尔 基 的一 段 话 里 窥 见 一 斑 。他 在 谈 到 法 国作 家福 楼拜 的小 说 让 他 陷 入痴 迷 状 态 的情 形 时
个厨 娘 的身 姿所 遮掩 了。很 难 明 白 , 为 什 么一 些 ‘ 没有趣 味 ’ 的一生 的小 说里 去 以后 , 就 这样 使我 激
基本 N 也是 颇 为 核 心 的参 与 者 。文 学 作 为 一 种 充 盈
我所熟 悉 的简单 的话 , 被 别 人放 到 描 写一 个 厨娘 的
的需 要 的关 系的 物 的属性 ” , “ 表 示物 的对 人有 用 或
内在 地包 含 着 丰 富 的价 值 成 分 。这 些 价 值 的释 放

福楼拜的创作原则

福楼拜的创作原则

福楼拜的创作原则摘要:一、福楼拜的创作原则概述1.对真实的追求2.细节描绘的重要性3.艺术家的独立思考二、福楼拜创作原则的具体体现1.真实的人物描绘2.精细的情节构造3.深入的社会剖析三、福楼拜创作原则的影响与启示1.对后世作家的启示2.对文学创作的意义正文:福楼拜是19 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他的创作原则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福楼拜的创作原则可以概括为对真实的追求、细节描绘的重要性以及艺术家的独立思考。

首先,福楼拜主张对真实的追求。

他认为,艺术创作应该立足于现实生活,真实地反映人生百态。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福楼拜在创作过程中力求精细入微地观察生活,从而塑造出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

他在描绘人物时,不仅注重表现人物的外在特征,更深入地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其次,福楼拜强调细节描绘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部好的作品,是由无数具体而微的细节共同构成的。

只有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打磨,才能让作品具有真实感和说服力。

在福楼拜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细节的严谨处理,这种处理使得作品更具深度,令人回味无穷。

最后,福楼拜倡导艺术家的独立思考。

他认为,艺术家应该具有独立的精神品格,不盲从权威,不拘泥于传统,敢于突破和创新。

福楼拜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的态度,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成为了法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福楼拜的创作原则在他的作品中有具体体现。

例如,在《包法利夫人》中,福楼拜通过真实的人物描绘,展示了当时法国社会的众生相;在《情感教育》中,他通过精细的情节构造,展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而在《萨朗波》中,他深入剖析了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

福楼拜的创作原则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著名作家如莫泊桑、左拉等都受到了他的启发。

他的创作原则强调了文学创作的真实性、细节描绘和独立思考,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方向。

淳朴的心(福楼拜)

淳朴的心(福楼拜)

淳朴的心(福楼拜)淳朴的心福楼拜 (刘益庾译)一提起欧班夫人的女仆费莉西泰,主教桥的太太们眼红了整整半个世纪。

她每年工钱一百法朗,既管下厨做饭、收拾房间,又管缝补和洗烫衣服,还会套马、饲养家禽、炼制奶油,对女主人更是一贯的忠心耿耿; 而这位夫人却不是一个脾气随和的人。

费莉西泰天蒙蒙亮就起床,怕误了弥撒。

接着,她手脚不停地忙到天黑。

吃过晚饭,她收好碗碟,关紧大门,往炉灰里添过木柴,就在炉膛前面打瞌睡,手里还拿着一串含珠。

买东西时,她那股讨价还价的犟劲,没人能比。

要说干净,那些亮锃锃的锅子,能把别人家的女仆活活气死。

她生活节俭,吃饭时细嚼慢咽,还用手指把桌上的面包屑沾食干净。

那面包是专为她烤的,每个重十二磅,够她吃二十天。

一年四季,她总是披着一块印花布方巾,用一个别针扣在背后;她戴一顶遮没头发的软帽,穿一双灰色的袜子,系一条红色的裙子,再在上衣外面加上一条长围裙,象医院里的女护士那样。

她的脸庞瘦削,嗓音很尖。

她二十五岁时,看上去足有四十。

她一到五十,旁人就根本无法猜测她的年龄了。

她沉默寡言,身子挺得笔直,一举一动有板有眼,就象一个木雕的女人,由某种机械支配着她的行动。

二她象别的女人一样,也有过一段恋爱史。

她父亲是泥水匠,从脚手架上跌下来摔死了。

母亲也相继去世,几个姐姐各自谋生去了。

一个佃农收留了她,虽然她年纪还小,也要叫她到田野里去放牛。

她披着破衣烂衫,冻得直哆嗦;她趴在地上喝水潭里的水,平白无故就挨打,最后被冤枉偷了三十个苏①,给赶了出去。

她跑到另一个田庄,在那里饲养家禽。

东家挺喜欢她,所以伙伴们妒忌她。

八月里,有一天晚上(她那时已经十八岁了),他们拉她到考勒镇去参加晚会。

那刺耳的提琴声,树丛里的彩灯,花花绿绿的衣衫,金色的十字架,各式各样的花边,还有那跳跳蹦蹦的人群,马上弄得她晕头转向、手足无措。

她怯生生地闪在一旁观看。

一个模样很有钱的年轻人两肘靠在一辆小车的车辕上抽着烟斗。

他过来邀她跳舞,请她喝苹果酒,喝咖啡,吃点心,还送给她一条丝绸头巾。

无我之境与艺术之境论福楼拜小说的客观化叙述和视觉性风格

无我之境与艺术之境论福楼拜小说的客观化叙述和视觉性风格

内容摘要
福楼拜的文学思想是他的作品和社会观察力的基础。他主张文学应该高于生 活,成为生活的镜子。在福楼拜看来,文学既不是脱离现实的纯粹艺术,也不是 对社会现实的简单反映。相反,他认为文学是对生活的审美和哲理的反思,应该 表现出人生的痛苦、挣扎和矛盾。这种文学思想使得福楼拜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内 涵和广泛的社会意义。
内容摘要
要实现这种融合,设计师需要在创作过程中保持平衡。他们既需要对作品有 深入的理解,也需要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到设计中。他们还需要考虑到读者的需求 和习惯,以及不同类型的作品所需要的不同设计风格。
内容摘要
总的来说,书籍设计的“无我”与“有我”之境是两种非常重要的设计理念, 它们都对书籍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好的书籍设计需要将这两种境界融合在 一起,让读者既能够感受到设计师的存在,也能够沉浸在作品本身的世界中。未 来,随着技术和设计理念的不断进步,书籍设计将会不断发展,而“无我”与 “有我”之境的融合也将会成为书籍设计的一个重要趋势。
内容摘要
现代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实践应用广泛,它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方面起到 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现代思想也面临着新 的挑战和困境。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克服现代思想的负面影响,成为当代社会的 重要议题。
内容摘要
福楼拜通过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社会观察力,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 示。他提醒我们,面对现代社会的种种困境,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 思考。在他的作品中,福楼拜展现了现代思想的核心价值,如理性和自由,同时 也提醒我们这些价值可能带来的问题。他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和反思,激发了我们 对现代思想的进一步思考和审视。
二、如何达到公文写作的“无我之境”
4、掌握公文的规范格式。公文写作必须按照规范的格式进行,包括标题、正 文、落款、日期等细节方面都必须符合规定。这样可以增强公文的正式感和权威 性,也有利于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福楼拜评传读后感1000字

福楼拜评传读后感1000字

福楼拜评传读后感1000字《福楼拜评传》是第一本由李健吾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3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相信对大家能有帮助。

《福楼拜评传》精选点评:●扎实●写评传也太有张女士写到的个人特色的●某些翻译读起来令人厌恶●1. 到真实的时候,便是卑污也成为尘世的华严。

2. 艺术家应该一无所寂寞(也就是无所不爱),不偏不倚,凌空浩瀚观看现时的细节,犹如史家审查既往的陈迹,生物汉学家研究种种的造物。

3.一个小说家没有权利说出他对人世的意见,在他创作之中,制作,然而沉默。

●晚年作品部分●看了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福楼拜的故乡有关内容,以此作为论文参考资料。

本书是李健吾二十七八岁,于法留学后归国之作。

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独属青年人的稚气和激情,尤其那篇参观波德莱尔居所的旅行游记,对福楼拜的赞美溢于言表“艺术的根据是人性,人性的根据是人性,二者绝不冲突。

”李健吾代福氏请罪:我写一个贞德,象征尼德兰民族的精神,但是我写一个无名的丫头,后面却站有全人类。

而且为什么我要写特定的现象呢?李健吾对福楼拜的批评是性情的批评,也是有关艺术真理的批评。

1 福氏自己否认该作为现实主义之作,因此归为现实主义之列或属误读为虚构 2 爱玛手上有农民的血液,如果她非做不可,她是没有贵族女子的纤弱和矫作的。

但福氏扼杀了这种可能性不大,福氏扼杀断送了爱玛变好的任何可能性。

她几次拒绝勾引,求助牧师,全是枉然。

●热情洋溢而分寸恰当。

可惜利切蒂福楼拜的书只略略读过包法利夫人和一部分情感教育,而且始终比较无感●08年第一天期待已久的巧遇●经典著作●很棒!《福楼拜评传》读后感(一):别开生面的文学课很怀念这样的散文风格,如一系列生动的文学颗卫星,讲几个故事,娓娓道来,夹杂一些个人的赞叹或共鸣。

当今的文学评论,被主义和思潮淹没了,就不有趣了。

曾有人说:做什么外国文学,抄来抄去,要不就翻译个故事梗概加上几句“重要意义”这类的评语。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福楼拜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福楼拜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福楼拜福楼拜(1821-1880 Gustave Flaubert),一个独身主义者,一个冷漠的悲观主义者。

他憎恨人间的丑恶,逃避尘世的喧嚣,悄然隐居乡间,藏身于艺术的象牙塔中,寻寻觅觅,度过了孤独而寂寞的一生。

面对那充满缺陷的世界与人生,他不惊惶、不恐惧、不哀天号地、也不指望拯救,似乎上帝并不存在,似乎一切原本就如此。

他的小说在对生活做现实主义的无情解剖与批判时,并不描绘令人振奋的理想的光环,主人公几乎都是难以自救的失败者。

他自己说:“我的性格本身就有缺陷,寻找的还永久是缺陷。

”他悲观,他冷漠,他也执著,勇敢地面对心灵的痛苦与焦灼,勇敢地面对没有意义的宇宙。

一、生平1821年出生于法国南方塞纳河畔的名城卢昂。

其家族在乡间世代行医,家境并不富裕,医道也并不高明。

但到父亲这辈,彻底改换门庭。

父亲才智出众,就读于巴黎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学成后回卢昂行医,技术高超的外科医生,任市立医院院长30年,谢世时全城停业为他送葬。

母亲是诺曼底名门望族的后裔,其父亲也是一名医生。

福楼拜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

按风俗,哥哥去学医,好继承父亲衣钵。

父亲让福楼拜去学法律。

医院的环境培养了他与宗教格格不入的思想,也培养了他的悲观厌世情绪,还培养了他的冷静的分析解剖意识。

“市立医院的解剖学教室正对着我们的花园,有多少次同我妹妹,我爬上花架,悬在葡萄当中,好奇地望着罗列的尸身!太阳射在上面;同一的苍蝇,翱翔在花上,在我们的头上,落到那边,飞回来,又嗡翁地响着!”“我们看见死者,在可怕的恐怖中的死者。

但是一层厚厚的雾立刻上升,好些时候阻住我们往清楚看:他的肚子烂了,胸和臀是一层无光的白色;往近里走,马上看出这种白色是无数的蛆虫,贪切地啮咬着。

”--生命的虚无与痛苦。

所以,他“所看到的往往是事物相反的一面,看到孩童,脑中立刻浮现老人;看到摇篮便想到墓场;面对大夫不由得联想到他的骸骨;看到幸福,则引发我的悲思;看到悲伤的事情,则产生事不关己的心情。

浅析典型人物的审美意义

浅析典型人物的审美意义

浅析典型人物的审美意义作者:朱园来源:《陕西社会科学论丛》2011年第01期摘要: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重要美学范畴。

典型人物不仅在与典型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对情节走向具有驱动作用;同时也因其自身的艺术独创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

典型人物的创造不但使现实型文学显现出迷人的魅力,更好地反映出各自所在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同时也使人物形象更贴近人们的内心,与读者交流更密切,从而增强了文学效应。

关键词:现实型文学;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审美意义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1-091-02现实主义叙事文学之所以能够在诸多艺术形式中脱颖而出,深得大众喜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学典型的直观性和普遍性。

首先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实践活动,归根到底是一种反映,是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作家体验的并渗透着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态度。

于是,它就具备一种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有普遍性的气质。

其次,文学典型主要满足人类认识生活,认识自己的审美需要,即不但能真实地再现某一历史的客观风貌,同时也要反映历史过程的进步要求,是否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内涵和趋势。

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作品的成功取决于作者是否塑造出了让人印象深刻的典型人物,就如同《红楼梦》《三国演义》等至今一直都被人们奉为经典,是因为有像林黛玉、薛宝钗、诸葛亮、刘备等一批为人们所喜爱的典型人物跃然于纸上。

一、典型人物的审美效应集中表现在接受中的“共鸣”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会和典型人物产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并使其情感得以净化,从而达到自我的超越和人格的提升,然而这些的前提必须是典型人物的性格合乎读者的理想。

具体来说,共鸣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观念相通。

如《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正是由开始的积极、乐观、精干、有抱负深入人心,以至于最终当他堕落时,读者也对他怀有怜悯之情。

二是情感经验相似。

福楼拜短篇小说文学力读后感

福楼拜短篇小说文学力读后感

福楼拜短篇小说文学力读后感在翻开福楼拜短篇小说集的那一刻,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

这个世界充满了人性的复杂、情感的纠葛以及生活的琐碎与真实。

福楼拜笔下的人物,不是那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存在,而是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他们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小脾气,也有着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渴望和恐惧。

就像《一颗简单的心》中的那个女仆全福,她的一生平凡至极,却又充满了令人动容的细节。

她对主人忠心耿耿,对周围的人充满善意,哪怕生活给了她诸多磨难,她依旧保持着那颗简单纯粹的心。

福楼拜对于细节的刻画简直出神入化。

在《包法利夫人》中,他描写爱玛参加舞会时的场景,那华丽的服饰、璀璨的灯光、悠扬的音乐,仿佛都能透过文字呈现在眼前。

还有爱玛内心的憧憬和不安,那种微妙的情绪被福楼拜捕捉得如此精准,让我感觉自己仿佛能触摸到爱玛的灵魂。

还记得读到《情感教育》中弗雷德里克追求爱情的那段经历,福楼拜把弗雷德里克那种患得患失、犹豫不决的心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弗雷德里克在爱情面前的笨拙和迷茫,让我忍不住笑出声来,因为那太像我们自己在面对感情时的样子了。

他会因为对方的一个微笑而欣喜若狂,也会因为对方的一句冷淡的话而陷入绝望。

福楼拜把这种爱情中的酸甜苦辣都展现了出来,让人感同身受。

在福楼拜的小说里,环境描写也不是简单的背景交代,而是与人物的命运和情感紧密相连。

比如《圣安东尼的诱惑》中对沙漠的描写,那炙热的阳光、漫天的风沙,不仅烘托出了一种荒芜和孤寂的氛围,也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迷茫。

这种将环境与人物内心世界相融合的写法,让整个故事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深度。

我想起自己曾经有过的一段类似的经历。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我走在一条安静的小路上,心情有些低落。

因为刚刚经历了一场小小的挫折,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起来。

路边的花朵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娇艳,鸟儿的歌声在我听来也显得有些聒噪。

就在我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时,突然看到一只小猫从草丛中窜了出来。

福楼拜2011

福楼拜2011

爱玛悲剧的根源
(爱玛爱上了赖昂,赖昂却要离开她,她痛苦不堪,来 找教士布尔尼贤) 布:“您好,” 爱:“不好,我难受着哩。” 布:“唉!我也是,天一乍热,把人弄得四肢无力, 您说是吧?但我们又能怎样呢?就像圣保罗说的,我 们生来就是受苦的。倒是包法利先生,他怎么想?” “他!”她说着做了个鄙夷的姿势。 布:“怎么?他没给您开点什么药吃吃?” 爱:“唉,我需要的不是人间的药。” ...... 爱:“我想知道......” ......
爱玛悲剧的根源:
修道院教育,脱离实际,浪漫幻想

“爱玛是一个属于虚伪的诗与虚伪的情感 的女人。”这是说,所有她诗化的情感, 不是生成的、一个真正的诗人的,是从 书本、从教育孕养起来,代替了她遗传
的天性。
《福楼拜评传》
爱玛悲剧的根源

( 一位破落贵族家的老姑娘,常偷偷带小说给修女 们看)这些小说谈的无非是爱情,情人,在寂寞的绣 楼中昏厥过去的受难贵妇,在驿站给人杀死的信使骑 士,每页都有马给杀死,阴暗的森林,感情的折磨, 盟誓,啜泣,眼泪,亲吻,月下的小舟和林中的夜莺,
空中一样,如果可能,它也将是一本几乎没有
主题的书,至少难以察知它的主题在哪里。”
《包法利夫人》的地位

《包法利夫人》结束住已往的小说,成 就于它艺术的形式:它的出现是近代小 说的一个转机。从《包法利夫人》问世 以后,小说作家知道便是小说,也必须
好好地写出来。这不唯是一部模范小说,
而且是一篇模范散文。(李健吾)
还有那种勇敢得像狮子、温顺得像羔羊、善良得人间
少有、哭泣时泪如泉涌、衣着华丽的高贵男人。在六 个月之中,十五岁的爱玛都一直看着这种从古书租借
处租来的沾满尘土的书籍。(张道真译本P42)

论《儒林外史》中灯笼的妙用

论《儒林外史》中灯笼的妙用

论《儒林外史》中灯笼的妙用作者:梁振来源:《文学教育》2010年第12期内容摘要:《儒林外史》是一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古典讽刺小说,备受鲁迅先生的推崇。

在《儒林外史》中,有一个作为“功能”单位的“灯笼”,在文章中多次出现,那么“灯笼”在文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本文试做探讨。

关键词:《儒林外史》“灯笼” 讽刺鲁迅最推崇的小说,无疑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了。

从来的古典小说,都未能象《儒林外史》那样,得到鲁迅那么多的赞誉、那么高的评价。

从来的古典小说的作者,都未曾像吴敬梓那样,使文学家兼思想家的鲁迅如此折服。

鲁迅认为,《儒林外史》问世以后,“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换言之,《儒林外史》诞生以前,还没有一部小说,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讽刺小说。

鲁迅又说,“在中国历来作讽刺小说者,再没有比他更好的了”,“讽刺小说从《儒林外史》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

”①可见《儒林外史》是一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古典讽刺小说。

法国罗兰·巴尔特是较早运用结构语言学方法来研究文学叙事作品结构的理论家,而且还是影响较大的理论家。

罗兰·巴尔特以为,一个最小的具有意义的叙事部分就是一个最小的功能单位,因此“功能”就成了最小的叙事单位。

他举例说:在《一颗纯朴的心》里,福楼拜之所以在某个时候似乎顺便告诉我们崩—莱维克省长家的女儿们有一只鹦鹉,那是因为这只鹦鹉后来在菲丽西黛的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

这一细节的交待便构成了一种功能,或者叙述单位。

②这个功能单位,能标记出人物的性格、人物的身份、作品的意义氛围等等。

在《儒林外史》中作为“功能”单位的“灯笼”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在古代没有电力的时候,灯笼就是人们用来照明的灯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便捷。

上至宫廷的皇家贵族下到普通的黎民百姓,无一不崇尚灯笼的文化,在历史学家的考证中,证明了中国的灯笼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便携照明工具。

《儒林外史》第一回中写了一个“无道则隐,有道亦隐”的人物王冕。

精致地写平庸———福楼拜《一颗简单的心》分析

精致地写平庸———福楼拜《一颗简单的心》分析

“精致地书写平庸”:《一颗简单的心》叙事分析《一颗简单的心》1是福楼拜晚年的短篇小说杰作。

据说,受乔治·桑影响,他在其中改变了以往“客观而无动于衷”的风格,以自己独到的方式注入了点滴温情。

高尔基曾高度评价它“隐藏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魔术”,其中重要的一点大概即:在精雕细琢、风格化的形式与平淡无奇的主题间创造的反差与平衡。

本文将借鉴荷兰叙事学家米克·巴尔中关于本文、故事、素材的分层方法2,解读其中的叙述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文本原是一体,劈成若干分明的层次并不容易。

且为图方便,我将同一或相近文本的不同层面,集中于某一小节分析。

一、本文层《一颗简单的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第三人称叙述者、变换式限制视角,通过诸多平凡琐碎细节的描绘,言简意赅地展现了人物的精神世界。

作者延续了一贯缺乏故事性的散文化语言,极力避免描写人物对话场景(戏剧性强),连主人公简短的独白也不过几句,如“你们快走啊!”(遇到牛袭击时),“是的,太太”。

不仅突出了其“沉默寡言”“木头女人”形象,且仅几句话就透露出费莉西泰的勇敢和忠诚。

这也注定文中“言语行为的叙述体”数量大大增加,即人物言语没有作为文本,而是作为一种行为被叙述者报道出来。

如:“她诋毁主教桥的风尚风俗,作威作福,伤害费莉西泰的感情”。

这种表达方式起着高度简练和遮盖作用,并拉开了叙述距离,也掺入是叙述者主观思想的隐蔽方式。

唯一的对话出现在她和女主人奥班太太间,为了安慰思念离家的儿子的太太,她说:“而我呢,太太,我已经有六个月没有得到消息了。

”“谁的消息?”女仆轻轻地回答:“嗯……我外甥的消息。

”“哦,您的外甥!”奥班太太耸耸肩膀,继续来回走了起来,意思是说....“我可没有想到他!……而且,我才不在乎呢!一个见习水手,一个要饭的,多了不起啊!而我的女儿……您倒是想想看!……”仍是寥寥数语,将热情与冷漠的对比刻画得入木三分。

值得探讨的是,“意思是说”后面的揣测究竟出自叙述者,还是人物?事实上,这样的例子在福楼拜小说中比比皆是,尤其是“自由间接引语”运用的开创。

女性角色在福楼拜的小说中的演变

女性角色在福楼拜的小说中的演变

女性角色在福楼拜的小说中的演变*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是19世纪法国的一位杰出作家,被誉为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之一。

他笔下的女性角色幅员广阔,形象鲜明,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和女性地位的变化。

本文将介绍福楼拜小说中女性角色的演变。

1. 早期作品:传统与束缚在福楼拜早期的作品中,女性角色往往被描绘为受限制和被压迫的存在。

她们通常身世贫寒,缺乏教育和自主权利。

这些作品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对女性地位的传统观念和对于婚姻的看重。

- 《艾玛》中的艾玛·鲍威尔是一个典型例子。

她处于名门贵族家庭,但内心渴望自由和激情而不愿接受常规生活。

最终,她因无法达到梦想而陷入孤独和绝望。

2. 中期作品:对社会约束的反抗福楼拜中期的作品开始表现女性角色对于社会约束的反抗,她们追求个人自由和独立。

这一时期的作品更为现实主义,对婚姻制度持有批判态度。

- 《简爱》中的简·爱是一个勇敢坚强的女性形象,她拒绝了社会对于女性角色应扮演的固定角色,并追求自己的人生意义和真正的幸福。

3. 后期作品:自我探索与解放福楼拜晚年创作的小说中,女性角色开始展示出更多自我探索、发展和解放的可能。

这些角色不再局限于婚姻和家庭,而是在各个领域追求他们真正渴望的东西。

- 《情感教育》中的弗雷德里厄克·阿布林格尔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和行动力的女性形象。

她通过旅行、文学等方式寻找内心真实和幸福。

结论通过福楼拜小说中女性角色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到法国19世纪社会对待女性地位和权利逐渐发生改变的痕迹。

从受限制和被压迫到对社会约束的反抗,再到自我探索与解放,福楼拜通过这些角色向读者传递了对女性地位变革的思考和探讨。

(以上文字仅为模拟作品,并非真实数据)。

文学鉴赏的客体的特点

文学鉴赏的客体的特点

文学鉴赏的客体的特点文学鉴赏是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进行具体感受、体验、想象、理解和判断,从而领会作品的意蕴或情趣,获得美感享受的阅读过程。

它以文学创作为前提,需要文学创作提供可欣赏的作品,同时又是文学创作的目的,文学创作的价值、作品的成功最终要在文学鉴赏的过程中得到检验和确认,“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伊塞尔《文本的召唤结构》)。

因而,文学鉴赏不仅是读者的个人阅读活动,而且是文学活动中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构成整个文学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对于整个文学活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文学鉴赏是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与对绘画、音乐等其他艺术类型的鉴赏有明显的不同。

在文学鉴赏活动中,鉴赏者除了要了解鉴赏的一般特点,更要熟悉和掌握文学鉴赏自身所独有的特点。

具体来说,文学鉴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语言某、想象某和审美某等方面。

1.“语言的游戏”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这一特点体现在由作者、作品、读者组成的整个文学活动之中。

作者要凭借一定的语言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创作灵感,作品是以语言形式对作者的创作成果的客观呈现,同样,读者也要通过对语言的理解来把握作品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

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中有一段对话,国王的御臣波洛涅斯问哈姆雷特:“您在读什么,殿下?”哈姆雷特答道:“字,一串串的字。

”哈姆雷特的回答中自然带有装疯和戏弄波洛涅斯的意思,另一方面他以通俗的形式也恰恰揭示了文学鉴赏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文学鉴赏就是阅读文字,通过语言文字来鉴赏作品。

如果语言不通,即使有再高的鉴赏能力,也是无法从作品中得到任何享受的。

对于不懂汉语的莎士比亚来说,和他同时代的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也只有译成英语才可以欣赏。

从这一意义上说,文学鉴赏是读者与文学作品之间的一种语言交流活动。

文学鉴赏的语言交流活动,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流活动是不同的。

这主要是因为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

完美的未完成艺术品

完美的未完成艺术品

完美的未完成艺术品完美的未完成艺术品撰文/徐波在夏尔·波德莱尔的艺术评论《一八四五年沙龙》一文中,读到一段非常精彩的文字,英文是这样:“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a work that is 'complete’ and a work that is 'finished’; that in general what is 'completed’ is not 'finished’, and that a thing that is highly 'finished’ does not need to be 'complete’ at all; and that the value of a telling, expressive and well-placed touch is enormous, etc., etc.,—from all of which it follows that M. Corot paints like the great masters.”(见Charles Baudelaire, The Mirror of Art, trans. and ed. by Jonathan Mayne, New York, 1956.)这段话表面上看意思很清楚,理解起来好像不应该有什么困难。

然而,我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本《一八四五年沙龙》中没有看到同样意思文字。

由于我不懂法文,而中文本又是从法文翻译过来的,所以我搞不清楚是中译者把意思译丢了呢,还是我读的英文本译者把意思译多了?对照另一个援引了这段文字的英译中的书籍,即商务印书馆出版文杜里的《艺术批评史》,该书中译者干脆把这段话译错了。

柯罗的风景画柯罗的风景画当然,我不是要责怪中译者,翻译外文著作是挑重担走长路,偶尔出错,实在难免。

外国文学_福楼拜

外国文学_福楼拜


福楼拜



他“所看到的往往是事物相反的一面,看到孩童, 脑中立刻浮现老人;看到摇篮便想到墓场;面对 大夫不由得联想到他的骸骨;看到幸福,则引发 我的悲思;看到悲伤的事情,则产生事不关己的 心情。” “不幸人人相同,逃不脱物质的条例”。所以人 要“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他说:“决不要想 望幸福,这是要招魔鬼来的,因为这种观念就是 他造出来的,好叫人类吃苦。天堂的概念比起地 狱的概念,其实更加地狱。幸福的假设,比起永 生苦难的假设更加惨苦,因为我们命里注定了达 不到。” “幸福是一个债主,借你一刻钟的欢悦,叫你付 上一船的不幸。”

福楼拜

(三) 追求艺术美 在福楼拜对《包法利夫人》的整体创作构 思中,“客观”和“无动于衷”是其创作 的基本态度,“美”是他写作的最终目的, 日常生活的平庸失败和沉滞是它的主题和 内容,词语、句子和风格则依托用来构筑 艺术的“美”。
“艺术的目的,首先是美。”

福楼拜
“形式和思想就像身体和灵魂;在我看来, 这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思想越 是美好,词句就越是铿锵,思想的准确会 造成语言的准确。” “没有美好的形式就没有美好的思想,反 之亦然”; “思想要找到最适合于它的形式,这就是 创造出杰作的奥秘”。

福楼拜
(二) 追求客观态度 他的最大的建树,是从作品中删去了自我,创作 了所谓客观性艺术。 “无我风格” “零度风格” 福楼拜为什么提出作家“退出小说”? ——不满传统现实主义全知全能视角的弊端

为什么你用你自己的名义说话?为什么割断故事你 中间出来说话? 作家应承认自己对生活观察的角度和能力有限这 一事实,客观地在小说中呈示生活 小说中的叙述者不能高高凌驾于人物之上,讲述 超出人物本身视野之外的事,作家更不能直接出 来说话。

纯朴的诗意

纯朴的诗意

纯朴的诗意人们常说“知天命者,无上快乐;安常处顺,心安理得。

”这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让人们感受到了纯朴的诗意。

纯朴的诗意,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创造,是艺术的真谛,更是人性的洗礼。

纯朴的诗意是一种强大的温度。

它蕴含着真挚、朴实的情感和生命的意蕴,但没有华丽辞藻的浮华,使读者直接感受到文字的温暖和生动。

同样如水的河流,喧嚷的城市、静谧的乡村、壮阔的群山,都能够被最朴实、最贴近人的笔触描画得栩栩如生。

颜色、气味、声音交织在一起,成为一幅奇妙的画卷,让人难以自拔。

纯朴的诗意是珍贵的,因为它可造就人的思想世界,带给人内心深处的清新感觉。

纯朴的诗意是一种美妙的感觉。

它赋予了文字灵魂和生命,从而成为一首美妙的诗歌。

比如远离城市喧嚣,来到山林之间,听一曲鸟语花香,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纯朴的诗意不仅令人身心愉悦,更能够给人带来思考,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美好的追求。

或者是在冬日里,远离尘嚣,独自走过雪景,感受它那纤柔的质地,观赏它那纯净的色彩,一步步留下自己的足迹,感受走过的趣味,享受清新的空气和阳光。

纯朴的诗意是那样的美妙,它使我们重新认识生活,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与幸福。

纯朴的诗意是一种力量。

它代表了一种生命的情感和对真、善、美的向往。

在纯朴的诗歌中,可以看到作者不断的追求与努力,他们用坚守初心的态度,不断地为人类创造艺术,传递情感,反映真理。

纯朴的诗意正是他们推动艺术前进的力量源泉。

纯朴的诗意让我们静下心来,深入内心,发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重新点亮梦想的火焰,为未来的道路燃起生命的希望。

纯朴的诗意是一个美妙而奇异的世界。

它不需要附加多余的修饰,也不会轻易地消逝。

虽然现实生活给我们带来了繁忙和嘈杂的体验,但是在我们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力量,鼓励着我们去追求最朴实的东西,将光明、希望融入诗歌里,让它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美的点缀。

最后,我们应该珍惜那些充满纯朴诗意的文字,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去体验生命中难得的纯朴诗意,做一个充满幸福快乐、和最贴近人的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楼拜著《纯朴的心》中未完成过去时的文学意义作者:彭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2期摘 ;要:本文以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著《纯朴的心》为例,选取作品中几个片段,从未完成过去时的作用、文学表现效果以及中文译本对原著的再现等角度,剖析该小说中使用这一时态的文学意义和韵味。

未完成过去时的细致描写、生动刻画、拉长动作等文学效果在中文译本中通过运用助词、语气词、特殊句式和富于景象性的词语得以充分再现。

关键词:《纯朴的心》;中文译本[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2--021. 引言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是19世纪中叶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对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自然主义文学的鼻祖”、“西方现代小说的奠基者”。

福楼拜认为,作家应该为想要表现的东西找到最好的艺术外壳。

对于一件事物,只有一个准确的词可以表达,要以超人的努力来寻找这“唯一的词”,要忠实地观察生活的实质,并尽最大的努力描绘它。

未完成过去时是一种描述性、介绍性的时态。

福楼拜在小说《纯朴的心》中大量地运用了这一时态,语言细致准确。

本文将从未完成过去时的作用、文学表现效果以及中文译本对原著的再现等角度,剖析该小说中使用这一时态的文学意义和韵味。

2. 未完成过去时的语法及修辞意义未完成过去时有其时态功能和语态功能,本文主要从其时态功能加以分析。

传统语法认为,未完成过去时的时态功能有:表示过去持续的动作或状态; 表示过去动作的同时性,也可以作简单过去时的背景;表示过去重复发生的、习惯性的动作;用来描写人物或景物;表示在过去时期内要发生的或者刚完成的动作;用于间接引语中;对过去发生的事作解释、评论,表达作者的观察等。

此外,未完成过去时还可以表示过去的动作在时间上没有推进,仅仅是介绍一系列动作;正因为它表示持续的动作,所以未完成过去时表示的是一个“面”的概念,给人以把动作拖长了的感觉,好像电影中的“慢镜头”;而且,未完成过去时还可以更加生动地把人物的动作展现在读者眼前,如同栩栩如生的画面,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3.《纯朴的心》中未完成过去时的表现效果本章将以《纯朴的心》中几个片段为例,着重从未完成过去时以下几方面的作用及文学表现效果来分析:对人物景物的描写;表示重复发生的、习惯性的动作;延长动作的效果;更加生动地把人物的动作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表示过去的动作在时间上没有推进;以及与简单过去时的配合和比较。

3.1 助词的运用本段以原著中描述鹦鹉的片段为例,分析汉语中助词“着”、“了”以及句子结构“是……的”对于未完成过去时的语法和文学意义的传达。

Il s’appelait Loulou. Son corps était vert, le bout de ses ailes rose, son front bleu, et sa gorge dorée. (它叫鹭鹭。

它的身体是绿色的,翅膀尖是玫瑰色的,碧蓝的前额,配着一个金色的颈脖。

)本段是对鹦鹉外貌的描述,整段运用了未完成过去时,而译文中的“是……的”、“配着”再现出鹦鹉的身体、翅膀、前额、颈脖的特点,仿佛在读者面前呈现出鹦鹉的油画。

Mais il avait la fatigante manie de mordre son bâton,s’arrachait les plumes, éparpillait ses ordures,répandait l’eau de sa baignoire ; Mme Aubain,qu’il ennuyait, le donna pour toujours àFélicité. (可是,它有一种令人讨厌的怪癖。

它老是咬木架,拔羽毛,满地撒粪,泼小杯子里的水;欧班夫人讨厌它了,把它给了费莉西泰。

)本段除“donna”之外都用了未完成过去时,表达鹦鹉经常做的、重复性习惯性的动作,译文中透过“老是”这一副词表现了动作的经常性,忠实地再现了原文中未完成过去时的语法作用和文学表达效果。

而“ donna”一词为简单过去时,表示动作的发生并且完成,动作、情节的推进。

译文中选取动词及助词“给了”,运用助词“了”体现出情节的推进,传达出原著中两种不同时态的意义差异。

3.2 利用富于景象感的词汇弥补动词的维度不足Elle se levait dès l’aube,pour ne pas manquer la messe, et travailla it jusqu’au soir sans interruption; puis,le dîner étant fini, la vaisselle en ordre et la porte bien close,elle enfouissait la bêche ;sous les cendres et s’endormait devant l’âtre, son risaire à la main. Personne, dans les marchandages,ne montrait plus d’entêtement. Quant à la propreté, le poli de ses casseroles faisait le désespoir des autes servantes. Econome, elle mangeait avec lenteur, et recueillait du doigt sur la table les miettes de son pain ——un pain de douze livrers, cuit exprès pour elle, et qui durait vingt jours.(费莉西泰天蒙蒙亮就起床,怕误了弥撒。

接着,她手脚不停地忙到天黑。

吃过晚饭,她收好碗碟,关紧大门,往灰里添过木柴,就在炉膛前面打瞌睡,手里还拿着一串念珠。

买东西时,她那股讨价还价的犟劲,没人能比。

要说干净,那些亮锃锃的锅子,能把别人家的女仆活活气死。

她生活节俭,吃饭时细嚼慢咽,还用手指把桌上的面包屑沾食干净。

那面包是专为她烤的,每个重二十磅,够她吃二十天。

)本段文字整段运用了未完成过去时,描述费莉西泰每天所做的事,表示她重复性习惯性的动作。

并不像简单过去时或者复合过去时那样表示动作有所推进,仅仅罗列出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

“起床”、“吃过”、“收好”、“添”、“打瞌睡”、“沾”等动词,用了最简单的形式,其中没有一个动词添加“了”、“过”等助词,也只是平实地描述出了她每日的工作,从语法意义上讲,表示情节上并没有推进。

更重要的是,原文中运用的未完成过去时可以更加生动地把人物的动作“铺开”在读者眼前,如同栩栩如生的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读者仿佛看到了费莉西泰每天所做的工作,感受到了她的工作之多,她的勤劳。

而在译文中译者又是怎样来表达这一效果的呢?虽然汉语中动词时态上几乎没有变化,但是汉语是一种形象性很强的语言。

例如,我们说:“天蓝”、“雪白”、“铁案如山”、“情比金坚”等比喻性的形容词;以及我们所特有的量词的多样性,例如,“一只”、“一把”、“一条”、“一尾”等。

译文只要再现出栩栩如生的画面就能传达出原文所要表达的实质,彰显其“灵魂”,这样我们就可以不拘泥于在动词上做文章,就可以用其他方式来弥补动词略显单调的不足,同样可以给予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译文中,把“sans interruption”译成了“手脚不停”,再现费莉西泰手脚并用,动作麻利的样子;“s’endormait”译成了“打瞌睡”,再现费莉西泰低着头坐在炉火前睡着;“entêtement”译成了“那股讨价还价的犟劲”,译者按照原文的意义,添加了“讨价还价”一词,再现费莉西泰在市场上与卖主锱铢必较的情景;“le poli de ses casseroles”译成“亮锃锃的锅子”,描述出那些锅子闪闪发亮,光亮可以照人;“faisait le désespoir”字面意思是“使……绝望”,此处译成“活活气死”,再现其他仆人气鼓鼓的样子;“ mangeait avec lenteur” 译成“细嚼慢咽”。

读者好像看见了费莉西泰嘴巴一张一合的慢动作。

这些景象性很强的词汇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费莉西泰的形象,使原著情景和精髓得以再现,弥补了汉语动词维度和广度上相对简单的不足。

而原文中“recueillait”一词,通过未完成过去时把动作拉长,以“慢镜头”的方式体现费莉西泰对面包的珍惜,其生活作风的节俭。

译者译成“沾”。

此处应当可以添加一个词组“一点一点”,即:“一点一点沾食干净”,则更能传神的再现费莉西泰细致的把一粒一粒面包屑捡起来吃掉的景象,更能使读者身临其境。

4. 结论文学大师福楼拜的文字准确精致,堪称法语范本,其作品可以作为法语学习者的教科书。

本文通过对其作品《纯朴的心》中未完成过去时文学意义的分析,为法语学习者提供了学习时态表达运用的新思路,同时也为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抛砖引玉,拓宽了思维途径。

参考文献:[1]Gustave Flaubert. Un coeur simple[M]. Paris : Libretti, 2010[2]Bernard Fauconnier. Flaubert [M]. Paris : Folio 2012[3]福楼拜著,孙桂荣(译). 法国文学名著1 ——三故事[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4]顾嘉琛. 法语系统语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5]艾珉. 法国文学的理性批判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6]陈振尧. 法国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7]吴岳添. 法国小说发展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8]郑克鲁. 法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