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和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并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而对于学习计算机网络的人来说,课后习题是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的部分课后习题答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导论1. 答案: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以便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输和共享的系统。

2. 答案:计算机网络的主要优点包括资源共享、高效的数据传输、灵活性和可靠性。

3. 答案: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常见的分类包括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第二章:物理层1. 答案:物理层主要负责将比特流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传输。

2. 答案:物理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的传输、数据的同步、数据的编码和解码等。

3. 答案:常见的物理层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传输介质等。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 答案: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将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转化为数据帧,并通过链路进行传输。

2. 答案: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协议包括以太网、令牌环和点对点协议等。

3. 答案:数据链路层的主要技术包括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和访问控制等。

第四章:网络层1. 答案:网络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将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数据帧转化为数据包,并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2. 答案:网络层的主要协议包括IP协议、ICMP协议和路由协议等。

3. 答案:网络层的主要技术包括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和分组转发等。

第五章:传输层1. 答案: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为应用层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

2. 答案:传输层的主要协议包括TCP协议和UDP协议等。

3. 答案:传输层的主要技术包括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和拥塞控制等。

第六章:应用层1. 答案:应用层是最靠近用户的一层,主要负责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应用服务。

计算机网络第3版课后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3版课后题参考答案

第1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3)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资源共享和在线通信。

二、单项选择题(1)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B )A.主机-网络层B.互联层C.传输层D.应用层(2)在OSI参考模型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个层次上完成的( C )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会话层三、问答题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要点提示】采用层次化体系结构的目的是将计算机网络这个庞大的、复杂的问题划分成若干较小的、简单的问题。

通过“分而治之”,解决这些较小的、简单的问题,从而解决计算机网络这个大问题(可以举例加以说明)。

第2章以太网组网技术一、填空题(1)以太网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为CSMA/CD。

(2)计算机与10BASE-T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超过100米。

在将计算机与100BASE-TX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超过100米。

(3)非屏蔽双绞线由4对导线组成,10BASE-T用其中的2对进行数据传输,100BASE-TX用其中的2对进行数据传输。

二、单项选择题(1)MAC地址通常存储在计算机的( B )A.内存中B.网卡上C.硬盘上D.高速缓冲区(2)关于以太网中“冲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D )A.冲突时由于电缆过长造成的B.冲突是由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错误使用造成的C.冲突是由于网络管理员的失误造成的D.是一种正常现象(3)在以太网中,集线器的级联( C )A.必须使用直通UTP电缆B.必须使用交叉UTP电缆C.必须使用同一种速率的集线器D.可以使用不同速率的集线器(4)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A.集线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B.集线器具有信息过滤功能C.集线器具有路径检测功能D.集线器具有交换功能第3章交换与虚拟局域网一、填空题(1)以太网交换机的数据转发方式可以分为直接交换、存储转发交换、和改进的直接交换3类。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它由硬件、软件和协议等组成,并遵循一定的体系结构。

2. 因特网的发展与组成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由大量的自治系统(AS)组成,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协议,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第二章:物理层1. 传输媒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传输媒体是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的介质,主要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媒体等,根据传输方式分类可分为有线传输媒体和无线传输媒体。

2. 信道复用与调制信道复用是指多路复用技术,用于将多个通信信道中的数据通过一个物理通道传输。

调制技术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常用的调制方式有ASK、FSK、PSK等。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之上,提供有点到点的数据传输服务,主要功能包括帧的封装与解封装、错误检测与纠正、流量控制和访问控制等。

2. 介质访问控制介质访问控制是指多个计算机节点在共享传输媒体时的竞争与协调机制,主要包括载波侦听、轮询、令牌传递和CSMA等。

第四章:网络层1. 网络层的基本概念与功能网络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核心层,负责将分组从源节点传输到目的节点,主要功能包括寻址与路由、分组的转发与接收、拥塞控制和互联互通等。

2. 网际协议(IP)IP协议是因特网中最主要的协议之一,它定义了数据报的格式和传输规则,实现了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功能,是因特网的核心协议之一。

第五章:运输层1. 运输层的基本概念与功能运输层负责对网络层传输的数据进行可靠或无需可靠地传输,主要功能包括端到端的连接建立与释放、数据的分段与重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

2. 传输控制协议(TCP)TCP是因特网中最重要的运输层协议之一,它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通过确认应答和超时重传等机制,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部分课后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部分课后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部分课后习题含答案1. 课后习题一答案:a) 网络边缘即指连接着终端设备的那一层网络,它是网络的边界部分,负责处理终端设备与网络的通信。

b) 网络核心即指网络中承载着传输数据的主干部分,它是网络的中间部分,负责路由数据、转发数据以及进行网络调度。

2. 课后习题二答案:a) 局域网(LAN)是指在较小的范围内,由某个组织或机构所拥有和控制的一组相互连接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它通过局限范围内的高速物理介质连接,并保证了较低的传输延迟和更高的带宽。

b) 广域网(WAN)是指覆盖较大地理范围的计算机网络,它通过公共或专用的通信链路来连接不同地域的网络。

WAN通常由多个LAN组成,并使用路由器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发。

3. 课后习题三答案:a) Huffman编码是一种变长编码方法,它根据信源符号出现的概率分布来构造编码表,使得出现概率较高的符号获得较短的编码。

这样可以有效地压缩数据,减小数据传输的带宽。

b) 奇偶校验是一种简单的错误检测方法,它通过在数据中添加一位校验位来判断数据中的错误。

奇偶校验位的值取决于数据中1的个数,使得数据的总位数为奇数或偶数。

接收方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和校验位的奇偶性来判断数据是否出现错误。

4. 课后习题四答案:a) 延迟是指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所需要的时间。

它包括传输延迟(发送数据所需的时间)、传播延迟(数据在传输介质中传播所需的时间)和处理延迟(数据在网络设备中处理所需的时间)。

b) 吞吐量是指网络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数据量。

它可以用字节/秒或位/秒来表示。

吞吐量取决于网络的带宽和网络的利用率。

5. 课后习题五答案:a) 虚拟专用网络(VPN)是利用公共网络(如互联网)来构建的一种安全的私有网络。

它通过加密和隧道技术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使得用户在公共网络上可以安全地访问私有网络资源。

b) 路由器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在多个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包。

它能够根据数据包中的目标地址来选择合适的路径,并进行数据转发。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

答: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RPANR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最初的分组交换网ARPANET 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所有要连接在ARPANET 上的主机都直接与就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

《计算机网络》第3版课后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3版课后题参考答案
C.ap结点的引入解决了无线局域网的发送冲突问题
D.无线局域网和有线以太网都存在隐藏终端问题
第5章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
1、填空题
(1)网络互联的解决方案有两中,一种是面向连接的解决方案,另一种是面向非连接的解决方案。其中,面向非连接的解决方案是目前主要使用的解决方案。
(2)IP可以提供面向非连接、不可靠和尽最大努力服务。
(1)在通常情况下,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A)
A.它是由人工建立的
B.它是由主机自动建立的
C.它是动态的
D.它保存了主机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
(2)下列哪种情况需要启动ARP请求?(C)
A.主机需要接收信息,但ARP表中没有源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B.主机需要接收信息,但ARP表中已经具有了源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换、和改进的直接交换3类。
(2)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设备是交换机或局域网交换机。
二、单项选择题
(1)以太网交换机中的端口/MAC地址映射表(B)
A.是由交换机的生产厂商建立的
B.是交换机在数据转发过程中通过学习动态建立的
C.是由网络管理员建立的
D.是由网络用户利用特殊的命令建立的
(2)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D)
A.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对通过的信息进行过滤
B.以太网交换机中端口的速率可能不同
C.在交换式以太网中可以划分VLAN
D.利用多个以太网交换机组成的局域网不能出现环
三、实践题
在交换式局域网中,既可以按静态方式划分VLAN,也可以按动态方式划分VLAN。参考以太网交换机的使用说明书,动手配置一个动态VLAN,并验证配置的结果是否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
(1)因特网使用的互联协议是(B)

计算机网络习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计算机网络习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计算机网络习题和参考答案解析计算机网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1.1写出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指明涉及到的知识点。

答:计算机网络是通过传输介质、通信设施和网络通信协议,把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系统。

涉及到的知识点:1)传输介质;2)通信协议;3)不同地点.;4)计算机设备;5)资源共享;6)数据传输;7)系统。

1.6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基本功能有哪些?答:1)数据通信。

计算机网络中的计算机设备,终端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数据传输,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输、收集和交换。

2)资源共享。

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共享系统内的硬件、软件、数据、文档信息,以及通过信息交流获取更多的知识。

3)给网络用户提供最好的性价比服务,减少重复投资。

4)提供大容量网络存储,不断增加新的多媒体应用。

5)提供分布式处理,使得协同操作为可能;平衡不同地点计算机系统的负荷,降低软件设计的复杂性,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内的资源,使得网格计算成为可能,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效率。

6)对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实现对网络资源集中管理和分配。

7)提供高可靠性的系统,借助在不同信息处理位置和数据存储地点的备份,通过传输线路和信息处理设备的冗余实现高可靠性。

1.13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体系结构什么特征?答: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进行通信、数据交换时需要制定算双方都要遵守的通信规则和约定就是协议。

协议是按层次节后世界的,协议层次的集合构成了协议体系结构。

网络协议层次结构包含两个基本内容:1、网络实现的功能分解到若干层次,每个功能用同等层协议或对等层协议实现,不同系统中的对等层要遵循对等层协议,通过对等层协议理解和完成该层的功能。

2、相邻层次之间通过接口交互必要的信息,构成下层为上次提供服务的关系,也成为接口关系。

网络服务靠服务原语进行描述,网络协议软件根据网络协议结构进行设计和开发。

1.19 A1.26通信1.27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第二章2.7写出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的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复杂而又重要的学科,谢希仁教授所著的《计算机网络》第六版更是这一领域的经典教材。

书中的课后习题对于我们巩固知识、加深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一、物理层1、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何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它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只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2、规程与协议有什么区别?规程专指物理层协议,而协议的范围更广,可以涵盖多个层次。

规程更侧重于具体的操作步骤和规则,而协议则是对通信过程中各种规则和约定的总体描述。

3、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包括源点、发送器、传输系统、接收器和终点。

源点产生要传输的数据,发送器将源点产生的数字比特流转换为可在传输系统中传输的信号,传输系统用于传输信号,接收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数字比特流,终点接收数字比特流并进行处理。

二、数据链路层1、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封装成帧是为了在链路上以帧为单位传输数据,便于接收方识别帧的开始和结束。

透明传输是为了确保数据中的控制字符不会被误解释为帧的边界。

差错检测是为了发现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比特差错,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2、要发送的数据为 1101011011。

采用 CRC 的生成多项式是 P(X)=X4 + X + 1 。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首先,将生成多项式转换为二进制:10011。

然后,在数据后面添加 4 个 0,得到 11010110110000。

用这个数除以 10011,得到余数为1110。

三、网络层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是比较其优缺点。

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与解答讲解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与解答讲解

本文所有的习题均来自教师上课布置的题目和书上,答案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第一章计算机概论1.术语解释计算机网络网络拓扑结构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通信子网资源子网2.计算机网络的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3.以一个你所熟悉的因特网应用为例,说明你对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的理解。

4.计算机网络如何分类?请分别举出一个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实例,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

5.何为计算机网络的二级子网结构?请说明它们的功能和组成。

6.常用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几种?各自有何特点?试画出它们的拓扑结构图。

7.计算机网络具有哪些功能?8.目前,计算机网络应用在哪些方面?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解释下列术语网络体系结构服务接口协议实体协议数据单元数据封装数据解封装2.在OSI参考模型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个层次上完成的?CA.数据连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会话层3.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属于 OSI 模型的功能。

BA.网络层 B.表示层 C.物理层 D.数据链路层4.O SI 参考模型包括哪 7 层?5.同一台计算机之间相邻层如何通信?6.不同计算机上同等层之间如何通信?7.简述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8.简述数据发送方封装的过程。

9.O SI 参考模型中每一层数据单元分别是什么?10.在 TCP/IP协议中各层有哪些主要协议?11.试说明层次、协议、服务和接口的关系12.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13.试比较 TCP/IP 模型和 OSI 模型的异同点。

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要点提示】采用层次化体系结构的目的是将计算机网络这个庞大的、复杂的问题划分成若干较小的、简单的问题。

通过“分而治之”,解决这些较小的、简单的问题,从而解决计算机网络这个大问题(可以举例加以说明)。

2.81.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与无连接的网络服务解析: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与无连接的网络服务就相当于生活中的电话系统和普通邮政系统所提供服务。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是()。

A. 将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B. 利用通信设备和帮助计算机实现异地通信和资源共享的软件系统C. 将计算机与其他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络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答案:B2. 在计算机网络中,「协议」是()。

A. 双方各自对自己表示的理解的统称B. 双方对彼此要求的统称C. 参与通信双方所要共同遵循的规则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答案:C3. 「网络拓扑」是指()。

A. 网络中的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B. 网络中的设备之间的逻辑连接方式C. 网络中不同设备的排列方式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答案:A4. 在计算机网络中,「互联网」是指()。

A. 全球范围内的所有网络的集合B. 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网络C. 家庭或个人内部的网络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答案:A5. 「IP地址」是用来()。

A. 标识互联网上的终端设备B. 标识一个网络C. 标识一个计算机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答案:A二、填空题1. 计算机网络中,「URL」的全称是__________。

答案:统一资源定位符2. 在计算机网络中,「HTTP」的全称是__________。

答案:超文本传输协议3. 在计算机网络中,「DNS」的全称是__________。

答案:域名系统4. 计算机网络中,「FTP」的全称是__________。

答案:文件传输协议5. 在计算机网络中,「TCP」的全称是__________。

答案:传输控制协议三、简答题1. 请解释「OSI参考模型」的七层结构。

答:「OSI参考模型」,全称为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一个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概念框架,用于理解和描述计算机网络中不同层次的功能和关系。

该模型分为七层,从物理层到应用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全部)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全部)

计算机网络习题解答教材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编著第一章概述习题1-0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答: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这种网络系统是以批处理信息为主要目的。

它的缺点是:如果计算机的负荷较重,会导致系统响应时间过长;单机系统的可靠性一般较低,一旦计算机发生故障,将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分组交换网为中心的多主机互连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为了克服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缺点,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将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的方法。

人们首先借鉴了电信部门的电路交换的思想。

所谓“交换”,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就是由交换设备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资源或信道带宽所采用的一种技术。

电话交换机采用的交换技术是电路交换(或线路交换),它的主要特点是:①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用户独占分配的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即采用的是静态分配策略;②通信双方建立的通路中任何一点出现了故障,就会中断通话,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方可继续,这对十分紧急而重要的通信是不利的。

显然,这种交换技术适应模拟信号的数据传输。

然而在计算机网络中还可以传输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通信与模拟信号通信的本质区别在于数字信号的离散性和可存储性。

这些特性使得它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仅可以间断分时发送,而且可以进行再加工、再处理。

③计算机数据的产生往往是“突发式”的,比如当用户用键盘输入数据和编辑文件时,或计算机正在进行处理而未得出结果时,通信线路资源实际上是空闲的,从而造成通信线路资源的极大浪费。

据统计,在计算机间的数据通信中,用来传送数据的时间往往不到10%甚至1%。

另外,由于各异的计算机和终端的传输数据的速率各不相同,采用电路交换就很难相互通信。

为此,必须寻找出一种新的适应计算机通信的交换技术。

1964年,巴兰(Baran)在美国兰德(Rand)公司“论分布式通信”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 完整课后答案(人民邮电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 完整课后答案(人民邮电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人民邮电出版社)第1章概论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Internet最早起源于A 。

A .ARPAnet B. 以太网 C. NSFnet D. 环型网2.IBM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推出的著名的网络体系结构是 D 。

A. ARPAB. ISOC. TCP/IPD. SNA3.下列设备属于资源子网的是 A 。

A. 计算机软件B. 网桥C. 交换机D. 路由器4.目前遍布于校园的校园网属于 A 。

A. LANB. MANC. WAND.混合网络5.下面 A 可以描述网络拓扑结构。

A. 仅仅是网络的物理设计B. 仅仅是网络的逻辑设计C. 仅仅是对网络形式上的设计D. 网络的物理设计和逻辑设计6.下面 C 描述了网状型拓扑结构的特点。

A. 容易配置B. 不太稳定C. 扩展性不太好D. 容易发生故障7.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与它之上的第N+1层的关系是 A 。

A. 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B. 第N+1层将从第N层接收的报文添加一个报头C. 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D. 第N层与第N+1层相互没有影响8.在OSI参考模型中,对等层相互交换信息的实体构成 C 。

A. 通信实体B. 相邻实体C. 对等实体D. 传输实体9.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功能是 (1)B_。

对等实体在一次交互作用中传送的信息单位称为 (2)C_,它包括 (3)A_两部分。

上下相邻层实体之间的接口称为 (4)D。

(1)A. 建立和释放连接 B. 透明地传输比特流C. 在物理实体间传送数据帧D. 发送和接收用户数据(2)A. 接口数据单元 B. 服务数据单元C. 协议数据单元D. 交互数据单元(3)A. 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 B. 接口信息和用户数据C. 接口信息和控制信息D. 控制信息和校验信息(4)A. 界面 B. 端口 C. 访问点 D. 服务访问点10.在ISO的OSI模型中,提供流量控制功能的层是 (1)B_;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端到端连接的层是 (2)D_;为数据分组提供在网络中路由功能的是 (3)C_;在单个链路的节点间进行以帧为PDU的发送和接收的是 (4)B_。

计算机网络1-3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1-3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习题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 P1第二段,三种网络各自提供的服务及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习题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分组交换技术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将完整的报文分割成较小的数据段,在每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首部后,就构成了分组。

分组是在计算机网络中传送的数据单元。

发送分组,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后进行重组,这就是分组交换技术。

习题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电路交换的优点:适用于连续传送大量数据;缺点:电路建立连接时间长,线路利用率低。

信息传输延迟小,就给定的连续路由来说,传输延迟是固定不变的。

信息编码方法、信息格式以及传输控制程序来都不受限制,即可向用户提供透明的通路。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采用了存储转发技术,线路使用率高;缺点:是延迟长。

分组交换的优点:分组动态分配带宽,且对网络逐段占用,提高通信线路使用效率。

分组独立选择路由,使结点之间数据交换比较灵活。

分组大大压缩结点所需的存储容量,也缩短了网络延时。

较短的报文分组比较长的报文可大大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传输可靠性。

缺点: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较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

当网络通信量大时,这种时延也可能会很大。

同时,各分组必须携带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习题1-04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因特网缩短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方式,使世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习题1-05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能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

答:P3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第二个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习题1-06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解析(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解析(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第二章)课后答案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第二章)课后答案

第二章 应用层 (课后习题和问题部分题目和参考答案)复习题:1.列出5种非专用的因特网应用及它们所使用的因特网协议。

答案:Web应用和HTTP协议、电子邮件应用和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因特网的目录服务DNS和DNS协议、P2P应用和P2P协议、远程终端访问和Telnet、文件传输和FTP。

3.对两进程之间的通信会话而言,哪个进程是客户机,哪个进程是服务器?答案:在给定的一对进程之间的通信会话中,发起通信(即在该会话开始时与其他进程联系)的进程被标示为客户机,在会话开始时等待联系的进程是服务器。

6.假定你想尽快的处理从远程客户机到服务器的事务,应使用UDP还是TCP?为什么?答案:UDP,因为TCP是面向连接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使用TCP 协议时,在应用层数据报文开始流动之前,其客户机程序和服务器程序之间互相交换运输层控制信息,完成握手阶段。

TCP的三次握手,以及拥塞控制机制和分组都有开销。

UDP没有拥塞控制机制,所以发送端可以以任何速率向其下面的层(网络层)注入数据。

7.在日常生活中你或许会使用Web浏览器和邮件阅读器。

你或许还会用到FTP用户代理,Telnet用户代理,音频/视频播放器用户代理(比),即时信息代理,P2P文件共享代理。

如Real Networks player),即时信息代理,答案:无。

8.列出运输协议能够提供的4种宽泛类型的服务。

对于每种服务类型,指出是UDP还是TCP(或这两种协议)提供这样的服务。

答案:1.可靠数据传输,TCP提供了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服务,而UDP没有。

2.吞吐量,吞吐量,TCP和UDP均为提供此服务。

定时,TCP和UDP均为提供此服务。

3.定时,安全性,TCP在应用层可以很容易地通过SSL来提供安全服 4.安全性,务,而UDP没有。

10.握手协议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提示客户机和服务器做好传输分组的准备。

15.为什么说FTP在“带外”发送控制信息?答案:因为FTP 使用两个并行的TCP连接来传输文件,一个是控制连接,一个是数据连接。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解析[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解析[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

答: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RPANR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最初的分组交换网ARPANET 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所有要连接在ARPANET 上的主机都直接与就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和答案解析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和答案解析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1、基本概念(1)信号带宽、信道带宽,信号带宽对信道带宽的要求答:信号带宽是信号所占据的频率范围;信道(通频)带宽是信道能够通过的信号的频率范围;信号带宽对信道带宽的要求:信道(通频)带宽>信号带宽。

(2)码元传输速率与数据传输速率概念及其关系?答:码元传输速率(调制速率、波特率)是数据信号经过调制后的传输速率,表示每秒传输多少电信号单元,单位是波特;数据传输速率(比特率)是每秒传输二进制代码的位数,单位是b/s或bps;两者的关系:比特率=波特率×log2N,N为电脉冲信号所有可能的状态。

(3)信道容量与数据带宽答:信道容量是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信道带宽W是信道能够通过的信号的频率范围,由介质的质量、性能决定。

(4)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模拟信号的传输方式答:数字信号传输:数据通信1)数/模转换-->模拟通信系统-->模/数转换2)直接通过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模拟信号传输1)模拟通信:直接通过模拟通信系统2)数字通信:模/数转换-->数字通信系统-->数/模转换2、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哪些?时分复用与统计复用技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空分多路复用SDM、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和波分多路复用WDM;时分复用与统计复用技术的主要区别是:时分多路复用:1)时隙固定分配给某一端口2)线路中存在空闲的时隙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按排队方式分配信道):1)帧的长度固定2)时隙只分配给需要发送的输入端3、掌握T1和E1信道的带宽计算方法。

答:每一个取样值用8位二进制编码作为一个话路,则24路电话复用后T1标准的传输比特率为多少? 8000×(8×24+1)=1544000b/sE1 标准是32路复用(欧洲标准)传输比特率为多少?8000×(8×32)= 2048000bps 4、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数据报服务、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服务的优缺点?5、指出下列说法错误在何处:(1)“某信道的信息传输速率是300Baud”;(2)“每秒50Baud的传输速率是很低的”;(3)“600Baud和600bps是一个意思”;(4)“每秒传送100个码元,也就是每秒传送100个比特”。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

计算机⽹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第 1 章概述1.假设你已经将你的狗Berníe 训练成可以携带⼀箱3 盒8mm 的磁带,⽽不是⼀⼩瓶内哇地. (当你的磁盘满了的时候,你可能会认为这是⼀次紧急事件。

)每盒磁带的窑最为7GB 字节;⽆论你在哪⾥,狗跑向你的速度是18km/h 。

请问,在什么距离范围内Berníe的数据传输速率会超过⼀条数据速率为150Mbps的传输线?答:狗能携带21千兆字节或者168千兆位的数据。

18 公⾥/⼩时的速度等于0.005 公⾥/秒,⾛过x公⾥的时间为x / 0.005 = 200x 秒,产⽣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68/200x Gbps或者840 /x Mbps。

因此,与通信线路相⽐较,若x<5.6 公⾥,狗有更⾼的速度。

6. ⼀个客户·服务器系统使⽤了卫星⽹络,卫星的⾼度为40 000km. 在对⼀个请求进⾏响应的时候,最佳情形下的延迟是什么?答:由于请求和应答都必须通过卫星,因此传输总路径长度为160,000千⽶。

在空⽓和真空中的光速为300,000 公⾥/秒,因此最佳的传播延迟为160,000/300,000秒,约533 msec。

9.在⼀个集中式的⼆叉树上,有2n-1 个路出器相互连接起来:每个树节点上都布⼀个路由器。

路由器i 为了与路由器j 进⾏通信,它要给树的根发送⼀条消息。

然后树根将消息送下来给j 。

假设所有的路由器对都是等概率出现的,请推导出当n很⼤时,每条消息的平均跳数的⼀个近似表达式。

答:这意味着,从路由器到路由器的路径长度相当于路由器到根的两倍。

若在树中,根深度为1,深度为n,从根到第n层需要n-1跳,在该层的路由器为0.50。

从根到n-1 层的路径有router的0.25和n-2跳步。

因此,路径长度l为:18.OSI 的哪⼀层分别处理以下问题?答:把传输的⽐特流划分为帧——数据链路层决定使⽤哪条路径通过⼦⽹——⽹络层.28.⼀幅图像的分辨率为1024X 768 像素,每个像素⽤3 字节来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1、基本概念(1)信号带宽、信道带宽,信号带宽对信道带宽的要求答:信号带宽是信号所占据的频率范围;信道(通频)带宽是信道能够通过的信号的频率范围;信号带宽对信道带宽的要求:信道(通频)带宽>信号带宽。

(2)码元传输速率与数据传输速率概念及其关系答:码元传输速率(调制速率、波特率)是数据信号经过调制后的传输速率,表示每秒传输多少电信号单元,单位是波特;数据传输速率(比特率)是每秒传输二进制代码的位数,单位是b/s或bps;两者的关系:比特率=波特率×log2N,N为电脉冲信号所有可能的状态。

(3)信道容量与数据带宽答:信道容量是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信道带宽W是信道能够通过的信号的频率范围,由介质的质量、性能决定。

(4)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模拟信号的传输方式答:数字信号传输:数据通信1)数/模转换-->模拟通信系统-->模/数转换2)直接通过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模拟信号传输1)模拟通信:直接通过模拟通信系统2)数字通信:模/数转换-->数字通信系统-->数/模转换2、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哪些时分复用与统计复用技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空分多路复用SDM、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和波分多路复用WDM;时分复用与统计复用技术的主要区别是:时分多路复用:1)时隙固定分配给某一端口2)线路中存在空闲的时隙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按排队方式分配信道):1)帧的长度固定2)时隙只分配给需要发送的输入端3、掌握T1和E1信道的带宽计算方法。

答:每一个取样值用8位二进制编码作为一个话路,则24路电话复用后T1标准的传输比特率为多少8000×(8×24+1)=1544000b/sE1 标准是32路复用(欧洲标准)传输比特率为多少8000×(8×32)= 2048000bps 4、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数据报服务、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服务的优缺点5、指出下列说法错误在何处:(1)“某信道的信息传输速率是300Baud”;(2)“每秒50Baud的传输速率是很低的”;(3)“600Baud和600bps是一个意思”;(4)“每秒传送100个码元,也就是每秒传送100个比特”。

答:信息传输速率即比特率,是每秒传输二进制代码的位数,单位为bps;调制速率表示每秒传输多少电信号单元,单位是波特,两者的关系:比特率=波特率×log2N,N为电脉冲信号所有可能的状态。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的层次化体系结构1、OSI/RM设置了哪些层次各层的作用和功能是什么把每一层次的最主要的功能归纳成一或两句话。

答:OSI/RM设置了七个层次,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是在一条物理传输媒体上,实现数据链路实体间透明地传送比特流,尽量屏蔽不同媒体和设备的差异;数据链路层:负责建立、维护和释放数据链路的连接,在两个相邻结点间,实现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网络层: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结点,将分组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站,并交付给目的站的运输层,通信子网最多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运输层:为两个主机的会话层之间建立一条运输连接,可靠、透明地传送报文,执行端-端或进程-进程的差错控制、顺序和流量控制、管理多路复用等;会话层:对数据传输的同步进行管理。

它在两个不同系统的互相通信的应用进程之间建立、组织和协调交互,所传数据的单位是报文;表示层:向应用进程提供信息的语法表示,对不同语法表示进行转换管理等,使采用不同语法表示的系统之间能进行通信,信息加密(和解密)、正文压缩(和还原);应用层:应用层是开放系统与用户应用进程的接口,提供OSI用户服务、管理和分配网络资源,例如,文件传送、电子邮件和网络管理。

各层的最主要的功能归纳如下:物理层:将比特流送到物理媒体上传送,即相当于:对上一层的每一步应怎样利用物理媒体数据链路层:在链路上无差错地传送帧,即相当于:每一步该怎样走网络层:分组传送、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即相当于:走哪条路可到达该处运输层:从端到端经网络透明地传送报文,即相当于:对方在何处会话层:管理与数据传输的同步,即相当于:轮到谁讲话和从何处讲表示层:数据格式的转换,即相当于:对方看起来象什么应用层:与用户应用进程的接口,即相当于:做什么2、在OSI/RM中,各层都有差错控制过程。

试指出:以下每种差错发生在OSI的哪些层(1) 噪声使传输链路上的一个0变为一个1。

物理层(2) 一个分组被传送到错误的目的站。

网络层(3) 收到一个序号错误的帧。

数据链路层(4) 分组交换网交付给一个终端的分组的序号错误。

网络层(5) 一个打印机正在打印,突然收到一个错误的指令要打印头回到本行的开始位置。

应用层(6) 在一个半双工的会话中,正在发送数据的用户突然开始接收对方用户发来的数据。

运输层3、OSI的第几层分别处理下面的问题(1) 把比特流划分为帧;数据链路层(2) 决策使用哪些路径到达目的端;网络层(3) 提供同步信息。

数据链路层、运输层4、两个相邻的结点A和结点B通过后退N帧ARQ协议通信,帧顺序号为3位,窗口大小为4。

假定A正在发送,B正在接收,对下面3种情况说明窗口的位置:(1)A开始发送之前;(2)A发送了0、1、2这3个帧,而B应答了0、1两个帧;(3)A发送了3、4、5这3个帧,而B应答了第4帧。

第四章计算机局域网1、什么是局域网局域网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局域网是一个通信子网答:局域网是指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将有限的通信设备互联起来的计算机网络,其覆盖的地域处于约10m~10km或更大些;局域网具有以下特点:1)覆盖地域范围比较小;2)高传输速率和低误码率;3)采用共享广播信道;4)低层协议简单;5)不单独设立网络层;6)采用多种媒体访问控制技术等;局域网是一种通信网,功能层次结构简单,仅有OSI参考模型的下面两个功能层,所以说局域网是一个通信子网。

2、IEEE802局域网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有何区别IEEE 802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的对比3、简述CSMA/CD工作过程。

答:每站在发送数据前,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若信道空闲,则发送数据,并继续监听下去;一旦监听到冲突,并立即停止发送,并在短时间内坚持连续向总线发一串阻塞信号强化冲突,通知总线上各站有冲突发生,以便尽早空出信道,提高信道的利用率;如果信道忙,则暂不发送,退避一段时间后再尝试,即“先听后说,边听边说,碰撞强化”。

4、有16个站连接到以太网上,试计算以下3种情况下每一个站所能得到的带宽:(1)16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ps以太网集线器;(2)16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0Mbps以太网集线器;(3)16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ps以太网交换机。

答:以太网集线器所有主机共享带宽,以太网交换机各主机拥有独立带宽;(1);(2);(3)10Mbps。

5、虚拟局域网的概念及其特性。

答: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组不受物理位置限制,而又可以象在同一个LAN上自由通信的节点集合,在逻辑上等价于广播域;虚拟局域网具有以下特性:1)一个VLAN是一个有限的广播域;2)VLAN内的所有成员是独立于物理位置的、相同逻辑广播域的组成员;3)在一个VLAN中,可以通过软件来管理成员,简便快捷;4)VLAN 成员之间不需要路由;5)VLAN具有较好的安全性;6)VLAN需要使用交换机技术实现。

6、假设长的CSMA/CD网络的数据率为100Mbps。

若信号在网络上的传播速率为200 000km/s,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

7、以太网交换机有什么特点它与集线器有何区别答:以太网交换机有以下主要特点:1)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并且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2)以太网交换机由于使用了专用的交换结构芯片,其交换速率就较高3)可扩展网络距离,起到中继器的作用4)以太网交换机采用如下3种方式工作:存储转发方式、直通方式和无碎片交换;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而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使用以太网交换机时用户在通信时是独占而不是和其他网络用户共享传输媒体的带宽,而使用集线器时所以主机共享带宽。

第五章广域网1、试从多个方面比较虚电路和数据报这两种服务的优缺点答:1)数据报服务适合于只发送少数分组,不能确定对方的状态,而虚电路服务则适用于交互式应用环境;2)数据报服务的每个分组都携带有完整的源、目的地址,而虚电路服务的每个分组携带的是虚电路号;3)数据报服务中分组不一定按顺序到达目的主机,而虚电路服务中数据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主机;4)数据报服务分组不能保证不丢失、不重复、不出现差错,而虚电路服务的高可靠性可以保证分组不丢失、不重复;5)数据报服务中每个分组在每个结点都要进行路由选择,而虚电路服务除呼叫分组外,中间结点不需要做路由选择;6)与虚电路服务相比,数据报服务更易于平衡网络流量;7)数据报服务对网络故障的适应性强,而虚电路服务的故障适应性差。

2、什么是永久虚电路和交换虚电路答:1)永久虚电路(PVC)是由网络指定的固定虚电路,即通信双方的电路在用户看来是永久连接的虚电路,如同专用线,可以直接传输数据;2)交换虚电路(SVC)是通过虚呼叫动态建立的,是指通信双方的电路在用户看来是由独立节点临时且动态连接的虚电路,分为呼叫建立、数据传送和呼叫清除3个阶段。

3、网络拥塞和网络死锁如何产生网络拥塞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防止拥塞的常用措施是什么答:1)在流量过大时,若结点不能及时处理和转发收到的分组而导致传输时延增大,某些结点因缓冲区占满而无法接收新的分组,使网络的吞吐量下降,结点吞吐量随网络负荷加大而下降的现象称为网络拥塞。

严重的拥塞结果,导致结点的吞吐量下降到零,并向全网扩散,使网络不能正常工作,称之为网络死锁;2)网络拥塞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突发性负载导致对网络资源的需求大于供给;3)防止拥塞的常用措施是减少用户对某些资源的总需求,即采用流量控制公平分配网络资源,杜绝浪费,防止拥塞,避免死锁。

4.、路由选择算法主要分哪几类分布式自适应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答:1)路由选择算法主要分为三类:孤立式路由选择策略、集中式路由选择策略和分布式路由选择策略;2)分布式自适应算法的基本思想是网络中每一个结点周期性地与相邻结点交换网络状态信息,不断地根据网络新的状态更新路由选择。

时延信息采用洪泛法传给网内所有其它结点,每个结点都保留全网拓扑的数据库,记载着全网所有链路的时延。

第六章网络互连1、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它们工作在什么层次答:转发器完全是一个硬设备,工作于物理层,对高层协议是透明的;网桥或桥接器,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对帧信息进行存储转发;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对分组进行处理;网关也称协议转换器,它是用于连接不同网络的高层网络互连设备,即实现异构网络的互联,工作在应用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