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长度单位米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认识米》说课稿及设计意图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认识米》说课稿及设计意图一. 教材分析《认识米》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节长度单位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学会用米作为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米的概念,并学会用米来测量物体。
教材还配备了一系列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有趣的活动和实际操作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此外,学生们的数学基础也有所不同,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化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米的长度单位,学会用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观察和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米的长度单位,学会用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熟练地用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单位换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出示一张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体长度,并提出问题:“这些物体的长度一样吗?你们知道它们有多长吗?”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介绍米的长度单位,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一米的长度。
教师出示一些物体,让学生用米来测量它们的长度,并记录在纸上。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米来测量教室里的物体长度,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中。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米的长度单位,并让学生分享自己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和结果。
《认识米和用米量》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用米量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这个操作将演示用米量的基本原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米作为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用米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需学会运用米作为长度单位解决生活中的长度测量问题。
举例: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测量问题,如测量教室的长和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
(1)量感的建立: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尤其是1米的量感是一个难点。
举例:通过多种方式,如让学生走1米、比较1米与常见物体长度等,帮助学生建立量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认识米和用米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测量长度的情况?”比如,量一量自己的身高,或是测量桌子的长度。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长度测量的奥秘。
3.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设计问题解决环节,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数据,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米》优质课教学课件
课堂小结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估一估绳子的长,看谁估的准。
分组合作: 拿一根绳子,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操作:量一量
1.用“米”或“厘米”填空。
教室长 8( )。数学书长 20( )。跳绳长 2( )。奶奶身高 162( )。铅笔长12( )。课桌高1( )
米
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米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练习
2.我 会 填。
①一般量物体的长度要用( )和( )作单位。②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作单位。③1米=( )厘米
厘米
米
厘米
100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练习
(1)两人互相量身高,是( ) 米( )厘米。
2. 1 米= 100 厘米或者 1 m = 100 cm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01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02
认 识 米 尺
cm
请一位同学用米尺测量一下黑板的长。
用米尺测量又快又方便。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小组讨论:如何测量操场的长。
用米尺测量。
1.量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厘米尺;量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尺。
2.像这样的尺子叫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米尺是以“米”为单位的,可以用字母“m” 表示。
总结:
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1 米=100 厘米 或者 1 m =100 cm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3《认识米》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3《认识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3《认识米》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有多长,并学会用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这是学生继计量长度单位厘米之后,学习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长度单位米,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1米有多长,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单位厘米,他们对长度单位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米这个长度单位,他们可能是初次接触,因此需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1米有多长,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同时,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充分利用这一点,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认识米,感受米。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有多长。
2.学会用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有多长,并学会用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1米的长度,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测量工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长度单位米。
2.新课导入:介绍长度单位米,让学生初步认识米,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1米有多长。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总结提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总结1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运用米作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认识长度单位—米》长度单位PPT课件
变式训练
1米=( 100 )厘米
25厘米+10厘米=( 35厘米 )
8米+9米=( 17米 ) 75厘米-20厘米=( 55厘米 )
40厘米+60厘米=( 1米 ) 1米-20厘米=( 80厘米 )
变式训练
2.估一估,再用尺子量一量。
( 25)厘米 ( 6 )厘米
思维训练
1.把下面的长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8米 62厘米 1米 90厘米 12厘米
5 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1米
1厘米
1米 里 有 多 少 个 1厘 米 呢 ?
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10 厘米
100厘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米
1米=100厘米
想一想
100厘米=( )米 1 600厘米=( )米 6
5米=( )厘米500 8米=( )厘米800
( 12厘)米<( ) <(62厘)米<( ) <(9练
2.亮亮爸爸的身高是1米70厘米,亮亮的身高是1米 20厘米,爸爸比亮亮高多少厘米?
1米70厘米-1米20厘米= 答:爸爸比亮亮高50厘米。
50厘米
都是1米多,只把70与20相减 即可。
注意
只有相同单位的数 才能相加减。
跨学科学习
我国古代的长度单位
仞( rèn ):又写作“轫( rèn )”。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愚公移山》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高万仞”形容“太 行、王屋二山之高”。1仞=周制8尺(约合1.8米),汉制为7尺,东汉末 为5尺6寸。
请同学们课下去查一查古代其他长度单位的意思吧!
《认识长度单位米》教学教案
《认识长度单位米》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米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使用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描述物体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体验长度的概念。
利用工具(如尺子、卷尺等)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长度单位米的认识,增强对数学和科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长度单位米的基本概念。
使用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描述物体的方法。
2.2 教学难点:理解长度单位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关系。
精确地进行长度测量和描述。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尺子、卷尺、测量工具等。
实际物体(如书本、桌子等)进行测量。
3.2 教学资源:教学PPT或黑板。
学生手册或练习册。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长度现象,如走路、跳跃等,引起学生对长度的关注。
提问学生对长度的认识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探究长度单位米:介绍长度单位米的基本概念,解释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关系。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用尺子测量书本的长度,感受米作为长度单位的作用。
4.3 测量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实践活动,选择不同的物体进行测量。
引导学生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4.4 总结与反思:组织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引导学生反思在测量实践活动中的经验教训,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提问、合作等。
评价学生对长度单位米的认识和测量方法的掌握程度。
5.2 测量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测量实践活动中的工作态度、操作技能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如分工合作、沟通交流等。
5.3 学生手册或练习册: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价学生对长度单位米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米》教学设计
生:我觉得很难,我可以找同学帮忙吗?
师:你的主意不错,遇到困难就得找伙伴帮助,老师同意你的请求。(女生把同桌叫来,两人分工后又继续量,她们一个量,一个边算边记在本子上。)
生:我们总算量完了,黑板的长度是300厘米。(师板书:300厘米。)
师:坚持就是胜利,老师非常佩服你们。能谈一谈你们的感受吗?
目标确定
1、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学会用米尺进行正确的测量。
2、通过画、比、量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学生积累测量长度的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估测能力、合作能力,养成细心认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3、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让他们在课堂上“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验数学的乐趣。
再估计一下,从地面到你身体的哪个部位大约是1米呢,(并贴上标签),再说说你的身高比1米高呢,还是不到1米?
师:大家都想估计,但估计是不准确的,要想准确的知道1米的长度,我们需要用到米尺。
[设计意图:从估测老师的身高入手,学生肯定兴趣很高,在此过程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估一估1米到底有多长,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估测意识,也为建立1米的长度单位打下了基础。]
课时教学设计
课 时
本单元第2课时
课 题
认识长度单位米
教学内容分析
《认识长度单位-米》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的第二课时,是“图形与几何”知识板块中的内容。新课标在第一学段中明确要求“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米》是学生在学习了《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的基础上又认识的常用的长度单位。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是量化把握物体长度的基础,而且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以及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标准长度单位的认识米和厘米
标准长度单位的认识米和厘米标准长度单位的认识米和厘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长度单位来衡量物体的大小或距离的远近。
其中,米和厘米是我们常见的两个长度单位。
本文将介绍这两个单位的定义、用途以及互相转换的方法。
一、米的定义与用途米是国际上公认的长度单位,用符号“m”表示。
它的定义是:米是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传播的距离。
这个定义源于光的传播速度是一个恒定值,因而可以通过光的传播时间来定义长度。
米作为标准长度单位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国际贸易等领域。
在建筑工程中,我们常用米来衡量房屋的面积和体积。
在科学实验中,米也可以作为距离的标准单位,用于测量物体之间的间距或物体的尺寸。
二、厘米的定义与用途厘米是长度单位,用符号“cm”表示。
它的定义是:1米等于100厘米。
换句话说,厘米是米的百分之一。
厘米常用于日常生活中短距离的测量。
例如,在购物时,我们用厘米衡量衣服的尺寸;在制作手工艺品时,我们用厘米测量材料的长度;在绘画时,我们用厘米衡量画布的尺寸。
三、米和厘米的转换米和厘米之间可以通过简单的换算来互相转换。
根据定义可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厘米等于0.01米。
如果要将米转换为厘米,只需将米的数值乘以100,即可得到相应的厘米数。
例如,2米等于200厘米。
如果要将厘米转换为米,只需将厘米的数值除以100,即可得到相应的米数。
例如,300厘米等于3米。
四、小结米和厘米都是我们常见的长度单位,用于测量物体的大小或距离的远近。
米是国际上公认的标准长度单位,用于科学、工程、贸易等领域;厘米则常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短距离测量。
两者之间可以通过简单的乘除法进行转换。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米还是厘米作为长度单位。
对于较大的距离或尺寸,通常使用米来进行衡量;而对于较小的距离或尺寸,常常使用厘米来进行测量。
通过准确理解和使用这两个单位,我们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距离和尺寸的测量,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认识长度单位米》小学数学教案
《认识长度单位米》小学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米的概念。
2.学会使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够比较物体的长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1.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米”的概念。
2.学会使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难点1.建立长度单位“米”的概念。
2.学会使用米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四、教学准备1.教具:米尺、直尺、绳子、各种物品(如书本、铅笔、课桌等)。
2.学具:米尺、直尺、绳子。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拿出一个苹果,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苹果有多长吗?”2.学生回答后,老师展示一个直尺,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苹果的长度。
(二)新课1.认识长度单位“米”(1)老师展示一根1米长的绳子,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根绳子有多长吗?”(2)学生回答后,老师告诉学生:“我们用长度单位‘米’来表示这根绳子的长度。
”(3)老师展示一个1米长的直尺,让学生观察并感受1米的长度。
(4)老师引导学生用1米长的直尺测量课桌、书本等物体的长度,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概念。
2.学会使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1)老师讲解米尺的使用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每组一根米尺,互相学习、交流,掌握使用方法。
(3)老师出示一个物体,让学生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学生汇报测量结果,老师点评并指导。
3.比较物体长短(1)老师出示两个物体,让学生比较哪个物体更长。
(2)学生用米尺测量两个物体的长度,汇报测量结果。
(三)巩固练习1.老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用米尺测量并记录长度。
2.学生汇报测量结果,老师点评。
3.老师出示一些长短不一的物品,让学生用米尺测量并排列顺序。
(四)课堂小结1.老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学会了使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五)作业1.请同学们回家后,用米尺测量家里的一些物品,记录下来。
《认识长度单位—米》长度单位
重要性
由于不同的测量标准可能会导致 不同的测量结果,因此使用统一
的测量标准是必要的。
方法
为了实现统一的测量标准,国际 上采用了国际单位制(SI),其 中米的定义为“光在真空中在 1/299792458秒的时间内的行程 ”。同时,我国也规定了使用米
作为长度单位的测量标准。
测量的工具和仪器
05
CATALOGUE
总结与回顾
重点回顾
01
米的定义
米是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用来 表示和测量长度。
米的定义
03
1米等于100厘米,也等于 0.00001千米。
02
米的起源
米起源于法国,最初定义为经过 巴黎的经线长度的十分之一。
长度单位的转换
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转换关系是1 米=100厘米,1米=0.00001千米
重要性
由于测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的活动,因此米的测 量准确性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至关重要。
方法
为了提高米的测量准确性,可以使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和 仪器,如激光测距仪、电子卡尺等,同时也可以采用更科 学的测量方法,如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
测量的标准
定义
米的测量标准是指在使用米作为 长度单位进行测量时,所依据的
《认识长度单位—米》
汇报人:
日期:
CATALOGUE
目 录
• 长度单位—米的认识 • 米的测量单位特性 • 长度单位—米的运用 • 长度单位—米的扩展知识 • 总结与回顾
01
CATALOGUE
长度单位—米的认识
什么是米
米是国际上通用的长度单位,定义为地球子午线全长的二千 万分之一。它是一个公制单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建 筑、交通、科学实验等。
长度单位的认识
长度单位的认识长度是物体在某一维度上的度量,它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我们常常需要用长度单位来描述物体的大小或者距离的远近。
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的长度单位也有所不同,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长度单位及其互相转换的方法。
一、米(Meter)米(Meter)是国际单位制中的长度单位,它是由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传播的距离定义的,是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的长度单位。
在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以及日常计量中,米通常是最常使用的长度单位。
二、千米(Kilometer)千米(Kilometer)是长度单位中较大的一种。
1千米等于1000米,也就是说千米是米的千倍。
千米常用于描述地理距离,例如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等。
三、厘米(Centimeter)厘米(Centimeter)是长度单位中较小的一种。
1厘米等于0.01米,也就是说厘米是米的百分之一。
厘米常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高度等较小的尺寸。
四、毫米(Millimeter)毫米(Millimeter)是长度单位中更小的一种。
1毫米等于0.001米,也就是说毫米是米的千分之一。
毫米常用于对物体进行较精确的测量,如药物的用量、机械零件的尺寸等。
五、英寸(Inch)英寸(Inch)是国际上常用的长度单位之一。
1英寸约等于2.54厘米,它在英美国家广泛使用。
英寸常用于测量屏幕尺寸、电视尺寸、纸张尺寸等。
六、英尺(Foot)英尺(Foot)是英美国家常用的长度单位之一。
1英尺约等于0.3048米,它比米稍大,常用于测量房屋面积、身高等。
七、码(Yard)码(Yard)是英美国家常用的长度单位之一。
1码约等于0.9144米,它在英美国家广泛使用。
码常用于测量场地的长度、体育运动中的跳远距离等。
八、公里(Kilometer)公里(Kilometer)是我国常用的长度单位之一。
1公里等于1000米,公里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被广泛采用。
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
议在未来学习中,进一步掌握这些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02
加强长度单位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实际问题中,常常需要运用长度单位进行计算和测量。建议通过更多
பைடு நூலகம்
的实例分析和练习,提高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3
拓展相关数学知识
长度单位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与面积、体积等概念密切相关。建
议在未来学习中,适当拓展相关数学知识,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掌
厘米定义及历史发展
厘米的定义
厘米是长度的单位之一,等于米的百分之一,符号为cm。
历史发展
厘米作为长度单位之一,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当时,法国政府为了统一度量 衡制度,规定了以米为基本单位,并定义了厘米作为米的辅助单位。此后,厘米 逐渐被广泛使用,并成为国际单位制中的一部分。
米与厘米关系
换算关系
换算实例演示
例子1
将2米转换为厘米,计算过程为 2 × 100 = 200厘米。
例子2
将50厘米转换为米,计算过程为 50 × 0.01 = 0.5米。
换算技巧分享
在进行米与厘米的换算时,可以记住基本的换算关系,即1米等于100厘 米,这样可以快速进行换算。
对于较大或较小的数值,可以先将其转换为更容易计算的数值,再进行 换算。例如,将2.5米转换为厘米时,可以先将2.5乘以10得到25,再将 25乘以10得到250厘米。
化学实验的结果往往需要通过测量和 计算来得出,这时就需要使用长度单 位来表示各种实验数据。
控制反应条件
化学反应的条件往往非常苛刻,需要 使用长度单位来精确控制反应温度、 压力等条件。
生物医学研究
测量生物样本尺寸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经常需要测 量生物样本的尺寸,例如细胞的 大小、组织的厚度等,这时就需
《认识米》
认识米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3、通过同学的合作,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三、教具和学具:教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4厘米、6厘米长的纸条.学具:1米的卷尺,1根较长的绳子.四、教学过程设计:1.量黑板导入(1)同学们,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一块儿认识了?(直尺)咱们还学习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它是(厘米)?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3厘米呢?(2)那同学们你们会用这把尺量物体的长度吗?(3)现在老师非常想知道我们黑板的长度,谁帮我解决这个问题?(找一位学生用自己的直尺量,很麻烦,问有没有更长的尺子,).老师拿出米尺生量起来很方便。
因此得出,同学们,看来我们要想量像黑板这样比较长的物体时我们用这样的尺量就比较方便。
老师告诉大家这样的尺有一个名字,叫做--------米尺。
(板书:米尺)2.认识米尺同学们,下面咱们就一块来认识米尺,你们说好吗?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把米尺。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观察米尺,看看上面都有些什么。
好,开始吧!(教师把米尺发给各个小组。
学生们三三两两一起用小尺子和米尺比一比、量一量、数一数非常投入。
)师:刚才老师看到大家观察的都很仔细,下面谁来说一说这把米尺上都有些什么呢?(生汇报也有数字,刻度)3.认识1米有多长。
师:好,那现在老师告诉大家这把尺子上的长度是1米。
(板书:1米)长度为1米的尺我们把它叫做米尺。
那1米到底有多长呢?下面请一小组的同学拿出你们的米尺,我们来比一比,看看1米到底有多长。
你们可以伸出你们的手臂,看看两只手臂伸到什么程度刚好是1米。
你们还可以用米尺量一量自己的身高,看一看从你的脚到你身体的那个地方刚好是1米,。
大家可以站起来试一试。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认识米》教案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4、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教学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纸条。
学生每人1根较长的绳子,1米的卷尺,刻度尺。
教学过程:一、复习用厘米量物体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10厘米呢?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
请你演示,并说出注意事项。
一、探究新知(1)认识“米”。
猜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看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2)认识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课件演示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3)用米量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宽学生的身高等。
二、积累运用,拓展延伸(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①铅笔长15米。
()②课桌高70米。
()③一棵树高16厘米。
()(2)完成练习一第3—5题。
三、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认识米用米量1米=100厘米课后反思《认识米》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一节概念教学课。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认识米和厘米的进率;教学难点是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我就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1.如何引入米才能让学生从“被需要”转变为“需要”?本节课的教学是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如何引发学生新旧知识间的矛盾冲突?如何激发学生对新的长度单位米的强烈需求呢?在刚开始的试教中,我们设计了让学生量黑板的活动。
学生亲身体验用学生尺来量黑板的活动后,感受到测量时费时又费力,这时,就需要一个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
这样的设计,学生虽有学习新知的需求,但不是很强烈。
如何让这种“被需要”转变为强烈的“需要”呢?我们几经思量,作了以下尝试: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身体尺”复习有关厘米的知识,学生对用学生尺进行测量信心满满。
长度单位(认识米)ppt课件
(1)床长2( 米)。 (2)粉笔盒高 8(厘米)。 (3)铅笔长20(厘米)。
18
谢谢大家,再见。
19
16
量树干:
请大家来帮老师一个忙,老师家附近
有一棵老榕树,它的树干很粗壮,三四个
人还围抱不过来呢!老师很好奇:不知它
的树干一周究竟有多长?可老师家只有一
把直尺,不知怎样量才好?大家快来帮老
师出出主意。
估一估
17
课后小测验
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量比较长
的物体的长度用( 米 )做单位。 2.1 米=( 100)厘米
13
在○里填上“>”“<”或“=” 。 5米 < 6米 8米 > 8厘米 1米 = 100厘米 90厘米 < 1米
14
汽车能不能从桥下通过?
15
(1)全长是100厘米,也是___1__米。 (2)蜗牛已经爬了_7_0__厘米,离终点还有_3__0_厘米。 (3)蚂蚁已经爬了_8_0__厘米,离终点还有_2_0__厘米。 (4)谁最有可能先到终点?
1大格代表10厘米
1米有10个10厘米,就是100厘米
1米= 100厘米
7
量比较短的物体,常用(厘米)作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 米 )作单位。
1米=100厘米
2米=( 200 )厘米 5米=( 500)厘米 300厘米=( 3 )米 800厘米=( 8 )米
8
想一想
• 小朋友们,阿福去裁缝店做了一件长袍, 师傅用尺子给阿福量完说:“长1米。” 可徒弟连忙说:“不对,不对,长100厘 米。”如果你是阿福,现在你会有什么 样的疑问?
认识米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认识米》教案
认识米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单位“米”,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
(3)学会用1米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学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印象。
教学准备:刻度尺、米尺、卷尺、绳子、CAI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提问:①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长度单位测量?②你们的哪个手指宽1厘米?(2)引入新课请两名同学用厘米刻度尺量黑板的长,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很麻烦、很累)对!我们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米”的知识。
(板书:认识米用米量)二、自主探究:1、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1米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米尺或1米长的小棍,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
2、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3、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绳子,两人一组量出1米、2米、3米的长度给大家看。
4、量出1米长的绳子,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了解这根绳子有多少厘米。
教师提问:“1米里有多少厘米?”“也就是1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并让学生齐读两遍。
三、拓展运用:1、教师出示1盘卷尺,告诉学生这是1盘卷尺,用它可以量比较长的距离。
量跳远的距离。
2、找一找你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3、1米=()厘米100厘米=()米5米=()厘米200厘米=()米实践活动:试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
量跳远的距离。
课后反思《认识米》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一节概念教学课。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认识米和厘米的进率;教学难点是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我就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1.如何引入米才能让学生从“被需要”转变为“需要”?本节课的教学是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如何引发学生新旧知识间的矛盾冲突?如何激发学生对新的长度单位米的强烈需求呢?在刚开始的试教中,我们设计了让学生量黑板的活动。
长度单位的认识
长度单位的认识长度是物体沿直线方向的延伸或者表示距离的量度,它在日常生活以及科学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和测量长度,人们创造了各种长度单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长度单位,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和转换关系。
一、国际单位制中的长度单位1. 米(m)米是国际单位制中的长度基本单位,它被定义为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秒内传播的距离。
米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长度单位,它广泛应用于科学实验、工程测量、地理测量等领域。
例如,我们说一个人的身高是1.8米,或者使用米来测量一条道路的长度。
2. 厘米(cm)厘米是长度单位,1厘米等于0.01米。
厘米通常用于测量较小的物体,比如书本的厚度、线段的长度等。
厘米的使用更加便捷,能够更准确地描述较小物体的尺寸。
3. 毫米(mm)毫米是长度单位,1毫米等于0.001米。
毫米通常用于测量更小的物体或者更精确的尺寸。
例如,我们常用毫米来测量螺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等。
二、国际系统外的长度单位1. 英寸(inch)英寸是一种长度单位,它广泛用于英美国家的日常生活中。
1英寸等于2.54厘米,它常用于测量屏幕尺寸、电视尺寸、纸张尺寸等。
例如,我们常说的14英寸笔记本电脑,表示其屏幕对角线长度为14英寸。
2. 英尺(foot)和码(yard)英尺和码是英制长度单位,1英尺等于12英寸,而1码等于3英尺。
在英美国家,英尺和码常用于测量房屋的尺寸、节日游行的距离等。
例如,我们常说的一个房间的长度是10英尺。
3. 公里(km)和公里以外的单位公里是长度单位,1公里等于1000米。
公里通常用于测量长距离,比如汽车里程、航程等。
除了公里,国际上还有一些其他的长度单位,如纳米(nm,10的负9次方米)用于描述微小的物体或者粒子的尺寸,光年(ly)用于描述星际距离等。
三、长度单位的转换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
下面以一些常见的单位为例进行转换的介绍:1. 米和厘米、毫米的转换:1米等于100厘米,等于1000毫米。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认识米课件(共20张PPT)
随堂练习
2 拿一根绳子,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巩固拓展
把两根5米长的木棍接起来,捆在一起的部分 长1米,接好后的木棍长多少米?
1米
5+5-1=9(米) 答:接好后的木棍长9米。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米” 作单位。
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课后动手测量自己的卧室,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易错举例
96厘米 <> 1米
错解分析:
此题错在没有正确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只比 较数的大小,而忽略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不同。
温馨提示:
在比较长度时,一定要结合数据和长度单位两方面 考虑。长度单位不相同时,先统一单位之后再比较。
巩固拓展
填空。
1米=(100 )厘米 8米+7米=(15米 )
35厘米+10厘米=(45厘米) 55厘米-20厘米=(35厘米)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1.长度单位—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测量? 量一量文具盒的长、愿意来量一量黑板的长?比一比,看谁量得快!
新知导入
试一试
我是这样量的,用直尺量。
用米尺试试吧!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 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1米有多长?
活动要求: 1.先猜一猜1米的长度,可用手势比划 2.拿出卷尺,同桌之间比一比。 3.各小组互相量一量,从脚底起,1米到了身体的什么部位。 4.想一想,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上
填一填:
1米-10厘米=( 90)厘米。 20厘米+80厘米=( 1)米 2米-1米=(100)厘米 100厘米=( 1)米
小学二年级《米的认识》数学教案
小学二年级《米的认识》数学教案【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米的认识》数学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米的认识》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并会估计物体的长度。
2、在活动中体验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知道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教具准备:新铅笔、米尺、数学课本、文具盒、1米多长的绳子。
一、创设情境1、师生利用课前共同准备的直尺、三角板、等工具测量小组中各物品的长度。
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绳子的长度。
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会随机比较、选择用哪些测量工具比较合适。
(主要是直尺或米尺)3、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
二、体验探究1、认识米,知道1米有多长。
2、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直观体验1米有多长。
3、学生在观察、交流过程中认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归纳:100厘米=1米, 1米=100厘米, 1m=100cm4、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事物,找出几种长度是1米的物品。
三、实践应用1、1米大约等于几枝铅笔的长度?2、学生自主量一量教室中比较大的物体的长度(或高度)。
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完成测量活动。
3、出示书中5页练习题。
4、课外小作业:让学生回家测量家中物体的长度。
【篇二】小学二年级《米的认识》数学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在建立1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估算物体长度的意识。
4、通过测量、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形成1米的长度观念,体验观察、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3、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米尺、软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提问学生自己的哪个手指的宽是1厘米。
2.让学生在尺上指出2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的实际长度。
3.用学生尺量数学教科书的长和宽,并回答量的结果。
4、一名用学生尺量黑板的长,一名学生用米尺量黑板的长。
发现了什么?引出米尺。
让学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要量几次,量完后,提问:“用哪种尺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一些?”“量操场的长用哪种尺方便些?”
教师说明:“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作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来量。
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
板书课题:认识米用米量
二、自主探究:
1、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1米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米尺或1米长的小棍,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
2、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3、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绳子,两人一组量出1米、2米、3米的长度给大家看。
4、量出1米长的绳子,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了解这根绳子有多少厘米。
教师提问:“1米里有多少厘米?”“也就是1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并让学生齐读两遍。
三、拓展运用:
1、教师出示1盘卷尺,告诉学生这是1盘卷尺,用它可以量比较长的距离。
量跳远的距离。
2、找一找你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3、1米=()厘米100厘米=()米
5米=()厘米200厘米=()米
实践活动:试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
量跳远的距离。
(指导学生:要先确定两个点,一个是跳的起点,另一个是跳完后脚后跟所在的点(终点)。
量的时候,尺子要从起点拉到终点,尺子要放平拉直,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