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教案
初一地理第一节课教案初一地理第一课讲解(3篇)
初一地理第一节课教案初一地理第一课讲解(3篇)初一地理第一节课教案初一地理第一课讲解篇一一、学生现状分析: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进展的阶段,具有肯定的抽象思维力量和初步的系统思维力量,同时初中已开头分科学习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根底学问,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头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简单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
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学问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动身,学会发觉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根底上的递进。
初一学生从思维进展来看,已有较大飞跃,学习过程中多些稳定因素,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较差,课堂中会消失留意力不集中、讲话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但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是有的,作业也能准时精确的完成。
二、教材分析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本章属于教材的绪论局部,第一节为“我们身边的地理学问”,其次节为“我们怎样学地理”。
分别从情感和技能两个方面让学生感知地理,说明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意义、地理学习的方法与途径。
本章的教学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预备,引导学生喜爱并亲近地理学科。
教材通过“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立”、“地理与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地理学问的奇异与亲切,既能让学生感受地理学问的实际意义,又能激发学习地理的剧烈兴趣,表达出“地理学问无处不在,地理学问到处有用”的特点。
而其次节中“我们怎样学地理”则通过引导学生画学校地图开头,从实际应用动身把握地理学习的根本工具—地图的使用,表达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使学生不会感到地理仅仅是一门学科,同时是一项人生的技能。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会思索地理问题”、“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则将兴趣与方法、情感与技能恰当的融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地理是一门好玩、有用、值得学、能学好的课程。
其次章地球的面貌本章教材主要包括熟悉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局部。
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地形教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地形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地形教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地形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教案模板参考,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七年级地理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
2024年七年级地理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章“地球的大洲和大洋”,内容包括:大洲和大洋的定义及分类;世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点;七大洲的名称、位置及概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大洲和大洋的定义及分类,掌握世界四大洋和七大洲的基本情况。
2. 学会运用地图、地球仪等工具,观察和分析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他们对地球整体观念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洲和大洋的定义、分类及世界四大洋、七大洲的基本情况。
难点: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地图、多媒体设备。
学具:笔记本、彩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分布,引出大洲和大洋的概念。
2. 讲解:(1)大洲和大洋的定义及分类。
(2)世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点。
(3)七大洲的名称、位置及概况。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世界地图,让学生指出四大洋和七大洲的位置。
(2)分组讨论:比较四大洋和七大洲的面积、位置、特点等。
4. 例题讲解:(1)判断题:地球上最大的大洲是亚洲。
5. 随堂练习:(1)绘制世界地图,标注四大洋和七大洲的位置。
(2)简答题:简述大洲和大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大洲和大洋的定义及分类2. 世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点3. 七大洲的名称、位置及概况4.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绘制世界地图,标注四大洋和七大洲的位置。
(2)简述大洲和大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答案:(1)见附图。
①影响气候:大洋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如太平洋的厄尔尼诺现象。
②影响交通: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决定了航线和陆路交通的走向。
③影响生物多样性:不同大洲和大洋的地理环境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的概念掌握较好,但在地图标注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中学地理初一第一课教案范文五篇
中学地理初一第一课教案范文五篇中学地理初一第一课教案范文五篇依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初一学生位于认知发展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具备一定依赖于具体事物或形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
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感受着天气的变化及天气对其生活的影响,亦在小学阶段通过其他学科了解到一些天气谚语。
下面就是整理的中学地理初一第一课教案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地理第一课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2、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3、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教学重点:1、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2、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教学难点:1、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2、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重点和疑点三、师生探究、共同理解课文㈠、一年分三季1、气候特征指导学生从纬度位置入手,探讨南亚地区的气候类型。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北部有少量热带沙漠气候,南部有少量热带草原气候。
2.一年分三季湿季雨季610月份西南季风干季凉季11月次年2月东北季风热季35月份3、简单介绍南亚的农作物及分布,介绍农作物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水稻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西部和印度半岛西部沿海地区小麦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带黄麻恒河下游地区棉花德干高原西部4、指导学生完成课文44页的活动题活动题①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分布面积广大。
活动题②该地北、西、东三面山地环绕,南部向印度洋敞开,有利西南季风的进入;湿润的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降下大量的地形雨。
活动题③总体上看,孟买和安拉阿巴德均为热带季风气候,但由于距海远近不同,气候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孟买比安拉阿巴德降水量多,且更集中;安拉阿巴德比孟买的气温年较差大。
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认识世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
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认识世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注意:以下是一份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旨在帮助学生认识世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
教案一:认识世界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掌握地球的基本构造和自然环境特征。
3. 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景观。
教学重点:1. 地球的基本构造和特征。
2. 世界各大洲的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1. 地球的自然环境特征。
2. 世界各大洲的地理特征辨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用地球仪指出地球的基本形状,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构造和自然环境。
二、概念解释(1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三、地球的基本构造(15分钟)1. 教师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例如地核、地幔、地壳以及大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
2. 学生观看地球内部结构的模型,加深理解。
四、世界各大洲的地理特征(20分钟)1. 教师通过地图展示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景观,例如亚洲的高山、非洲的沙漠、北美洲的湖泊等。
2. 学生根据提示信息,介绍所学大洲的地理特征。
五、综合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就不同大洲的地理特征展开讨论,提出问题并共同探讨。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梳理,总结每个大洲的地理特征。
六、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地球的基本构造和各大洲的地理特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地理学科的学习。
教案二:认识世界的人文地理特征教学目标:1. 了解人文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掌握世界各国的人文地理特征和文化景观。
3. 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性。
教学重点:1. 世界各国的人文地理特征。
2. 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性。
教学难点:1. 世界各国的人文地理特征辨析。
2. 多元文化的认知与接纳。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多个国家的国旗和民俗文化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对人文地理的探索欲望。
课题:《世界地理概况》(教案)
课题:《世界地理概况》(教案)课题:《世界地理概况》(教案)一、教材分析由于初中和高中的地理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高考中也将考查有关世界地理的相关内容。
包括世界的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各大洲主要地形特点,及海陆变迁状况.(2)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3)识记主要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4)了解世界居民的变化及分布,知道世界地理分区。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应用综合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避免使所学知识公式化。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认识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2)通过认识世界地理概况,理解各个自然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地球。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难点:气候类型的判断。
四、学情分析本节是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学生常见错误主要是各大洲和大洋的空间分布不明确,导致空间定位不正确。
气候类型的判断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的知识,常见错误主要是判断方法不正确。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七、课时安排:1--3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问题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提问:世界海陆分布中七大洲和四大洋,在北半球有谁?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初中地理第一章讲解教案
初中地理第一章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面貌,掌握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
2. 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 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讲解地球的基本面貌、自然地理特征、自然环境要素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地球的基本面貌: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地球照片等,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理位置等基本特征。
2. 自然地理特征:讲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如气候、地貌、水文、生物等,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
3. 自然环境要素:详细讲解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讲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工业、农业、城市化等,让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仪、地球照片等,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基本面貌。
2. 讲解地球的基本面貌:讲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理位置等基本特征,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面貌。
3. 讲解自然地理特征:讲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如气候、地貌、水文、生物等,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
4. 讲解自然环境要素:详细讲解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5. 讲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讲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工业、农业、城市化等,让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精品教案
七年级地理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中的第三节“大洲和大洋”。
详细内容包括:1. 认识世界上的七大洲和四大洋;2. 学习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特点;3. 了解我国所在的大洲及相邻的大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的空间分布;2.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地理事物的认知;3. 激发学生热爱地球家园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特点。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理解和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世界地图、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2. 学具:学生用地球仪、世界地图、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家园的美丽图片,引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用地球仪和世界地图,详细讲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分布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a. 找出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c. 认识我国所在的大洲及相邻的大洋。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大洲和大洋的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大洲和大洋的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分布特点;2. 我国所在的大洲及相邻的大洋;3. 例题及解答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出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b. 简述各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特点;c. 画出我国所在的大洲及相邻的大洋。
2. 答案:a. 世界七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南极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b. 大洲分布特点:亚洲、非洲、欧洲、南极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依次从东到西,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依次从北到南;c. 我国所在的大洲:亚洲;相邻的大洋:太平洋、印度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是否有清晰的认识,教学难点是否得到突破;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地球仪,了解其他国家的地理位置,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
初中地理七年级第一课教案
初中地理七年级第一课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的气候等。
2. 掌握地球上的重要经纬线、时区、时差等基本地理概念。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2. 经纬线、时区、时差等基本地理概念。
教学难点:1.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的理解。
2. 经纬线、时区、时差的计算。
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地球模型。
2. 经纬线模型。
3. 时区、时差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2.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重要经纬线、时区、时差等基本地理概念。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的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 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加深对地球自然地理特征的理解。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2. 讲解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地球自转偏向力等;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
3. 讲解经纬线: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纬线是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4. 讲解时区、时差:地球被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
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产生时差。
四、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使用地球仪或地球模型,观察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2. 学生使用经纬线模型,模拟经纬线的分布和作用。
3. 学生根据时区、时差的资料,计算不同地点的时间差。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地球仪、经纬线模型等教具的使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地球的形状、运动以及经纬线、时区、时差等基本地理概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掌握世界的大洲分布及各洲的特点和地理位置* 知道中国及周边国家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熟悉地球的基本构造和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确定学生的地理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教学重点* 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熟悉世界各大洲的分布及特点* 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运动规律教学内容第一课:地理学的初步认识* 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地理学的意义和作用第二课:世界的大洲分布及特点* 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地理位置* 研究各大洲的特点和独特之处* 掌握各大洲的地理特征第三课:中国及周边国家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研究中国及周边国家的地理位置* 掌握中国及周边国家的地理特点* 了解中国及周边国家的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地理特点第四课:地球的基本构造* 掌握地球的内部结构* 熟悉地球的外部特征* 了解地球的大地构造和地貌特征第五课:地球的运动规律* 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规律* 掌握地球季节变化的原因* 了解地球的倾斜和经度对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授法:通过讲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地理学科的认识。
* 案例法:通过世界各大洲的分布和特点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 实地考察法:利用实地考察的方式,带领学生了解中国及周边国家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感受地理知识的真实性。
* 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地球的基本构造和运动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的知识。
教学评价* 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小组讨论、问答互动、实地考察报告等形式的评价方式,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掌握程度。
* 可以通过作业和测试的形式,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
教学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 多媒体设备* 实地考察场所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地理学的初步认识(2课时)2. 第二课:世界的大洲分布及特点(3课时)3. 第三课:中国及周边国家的地理位置和特点(3课时)4. 第四课:地球的基本构造(2课时)5. 第五课:地球的运动规律(2课时)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进行地理考察和实地旅行,深入了解自然环境和地理文化。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节的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节的教案(精选10篇)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节的教案1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重点】(1)会视察地球仪。
(2)精确分辨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1)会视察地球仪、运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前打算】1、学生课前打算:分小组、每小组至少打算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
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老师活动相识地球的形态和大小学生探讨、小组沟通古人对地球形态的相识过程。
学生举例反映地球形态的事例。
学生看图“地球的大小”,读出地球的大小提问、引导,师生共同总结。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视察地球仪,制作简易地球仪引导、指导、评定、表扬纬线和经线学生依据老师设计的问题,看图思索、回答。
指图、引导,边提问、边启发、边与学生探讨,让学生分析、归纳规律,并刚好对学生进行表扬激励。
利用经纬网定位学生读图回答问题,小组探讨,互帮互学。
提问,刚好订正、辅导。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光明的圆盘。
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究竟是什么样的?(板书)地球的形态、大小1、地球的形态(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提问)地球是什么形态?(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日看来已经是再简洁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
人们对地球的相识,却经验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视察教材供应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态的相识过程”)(学生探讨学习,小组可以相互沟通一下,古人对地球形态的相识过程。
)(天园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球体→ 地球卫星照片)(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依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态的事例吗?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望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逝。
世界地理教学教案
世界地理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世界的地理分布,掌握各大洲、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世界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增强学生对地球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世界地理概述a. 地球的位置和构造b. 世界的地理分区c. 世界的地理位置和面积2. 第二课时:亚洲a. 亚洲的地理位置和面积b. 亚洲的地形、气候和资源c. 亚洲的主要国家3. 第三课时:欧洲a. 欧洲的地理位置和面积b. 欧洲的地形、气候和资源c. 欧洲的主要国家4. 第四课时:北美洲a. 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面积b. 北美洲的地形、气候和资源c. 北美洲的主要国家5. 第五课时:南美洲a. 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面积b. 南美洲的地形、气候和资源c. 南美洲的主要国家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世界地理知识。
2. 运用地图观察法,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各大洲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四、教学资源1. 世界地图、各大洲地图和主要国家地图。
2. 相关图片、视频和案例资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世界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地图阅读测试:评估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地理思维能力。
4.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内容6. 第六课时:非洲a. 非洲的地理位置和面积b. 非洲的地形、气候和资源c. 非洲的主要国家7. 第七课时:大洋洲a. 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和面积b. 大洋洲的地形、气候和资源c. 大洋洲的主要国家8. 第八课时:南极洲a. 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和面积b. 南极洲的地形、气候和资源c. 南极洲的特色和保护9. 第九课时:世界地理现象和问题a. 人口分布与迁移b. 经济发展与资源分配c.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a. 回顾世界地理的主要知识点b. 分析世界地理对人类活动的影响c. 探讨世界地理未来的发展趋势七、教学方法1. 采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各大洲的异同。
世界地理概况教案
世界地理概况教案世界地理概况一、世界的海陆分布(一)世界海陆分布面积世界海陆分布:陆地29% 1.49亿平方千米,海洋 71% 3.61亿平方千米(二)七大洲—六大陆1、概念: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半岛: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2、七大洲面积与分布:大洲面积:万平方千米亚洲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 欧洲1000 大洋洲900分布:分布在东半球亚非欧洲在西半球南北美洲跨东西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北半球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南半球南极洲地跨南北半球亚非大洋洲南美洲界线: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白令海峡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地跨两大洲的国家:俄罗斯、美国、埃及、巴拿马、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3、七大洲的海陆轮廓特点:亚洲:较完整,缺少深入大陆的海湾、内海,东部、东南部多半岛、岛屿非洲:北宽南窄,海岸平直,半岛、岛屿不多欧洲:海岸线最曲折,多内海、半岛、岛屿北美:北宽南窄,北部、东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南美:北宽南窄,海岸线较平直,大陆西南部海岸线曲折大洋州:海岸线较平直,东北部有大堡礁南极洲:半岛、海湾不多(三)四大洋1、概念:大洋:世界海洋的主体部分海:大洋的边缘部分。
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海峡:连接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域世界地理概况教案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 )如何描述海峡、运河地理位置重要性描述位置:在哪儿?连接的水域;说明重要性:1.交通地位—-捷径、唯一通道、必经之地、咽喉要道、交通要道、缩短航程2.战略地位——联系几洲、几洋,交汇处、十字路口、咽喉要道二、世界地形(一)陆地地形及基本特征1、概念●地形是指各种地表形态的总称●地势是指地面高低起伏的总趋势2、五种基本地形: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二)海底地形及基本特征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 (三)各大洲地形特点:洲名 地形主要特征亚洲 (1)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2)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⑶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外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主要地形:8大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阿拉伯高原、小亚细亚高原、伊朗高原8大平原:西西伯利亚、恒河、印度河、美索不达米亚、图兰、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8条山脉:喜玛拉雅、昆仑、天山、阿尔泰、兴都库什、大兴安岭、乌拉尔、大高加索 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非洲 ⑴地形以高原为主,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南角高原边缘地面地伏不大;⑵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⑶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主要地形:3大高原:埃塞俄比亚、东非、南非2条山脉:德拉肯斯、阿特拉斯、1个山峰:乞力马扎罗(最高峰)1大盆地:刚果 1大沙漠 :撒哈拉 1大裂谷:东非裂谷欧洲 ⑴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⑵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 ),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⑶冰川地形广布主要地形:3大平原:东欧、中欧、西欧2大山脉:阿尔卑斯、斯堪的那维亚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厄尔布鲁士山最高峰)北美洲 ⑴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⑵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⑶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主要地形:2条三脉:科迪勒拉山系、阿巴拉契亚山脉(最高峰:麦金利山)2大高原:墨西哥高原、拉布拉多高原、大高原1大平原:中部平原包括密西西比平原、大西洋沿岸平原南美洲 ⑴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⑵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主要地形:3大平原:奥里诺科、亚马孙、拉普拉塔3大高原:圭亚那、巴西、巴塔哥尼亚1条山脉:安第斯山脉 (阿空加瓜山大洋洲 ⑴地势低平。
世界地理概况(教案)
适用学科 适用区域 主干考点高中地理 通用 1.世界海陆和大洲分布 2.海陆地形类型、特征与分布适用年级 课时时长(分钟)高中一年级 2 课时3.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近三年考情 2019 年上海 T13-14;全国新课标卷ⅠT7 2019 年北京卷 36(1)等 2019 年全国 I 卷 T12;全国 III 卷 T12 等 分析与预测 在题干中呈现世界局部区域轮廓图,利用经纬网来判定位置,根据位置分析区 域的气候地形等特征及关系,判断该区域的工农业生产情况和发展条件,运用基本 原理和规律分析具体的地理现象是地理学科一重要命题方式,该模块命题具有鲜 明时代性,以热点作为背景素材,考查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考点精讲 1一、 知识讲解世界的陆地和海洋识记世界海陆分布: 感谢您的反馈! (1)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讲北美洲大西洋南美洲(2)掌握大洲的界线。
第 1 页大欧洲 亚洲北 冰 洋 北美洲 大 太 西 大洋洲 平 洋 南极洲 南美洲 洋西 非洲 印 洋 度 洋大 洲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亚洲和欧洲 峡 亚洲和非洲 亚洲和北美洲 欧洲和非洲 欧洲和北美洲 北美洲和南美洲 南美洲和南极洲 (3)大陆大洋分布规律。
①从全球来看,地球面积的 71%为海洋,29%为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②从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相反。
【例题 1】 【题干】世界陆地可分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 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白令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丹麦海峡 巴拿马运河 德雷克海峡第 2 页大陆。
下图是各大陆的面积和大陆地面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图中字母为各大陆的代 号) ,据此回答下题。
1.M 大陆是( A. 非洲大陆 ) B. 北美大陆 ) C. P D. Q C. 南美大陆 D. 南极大陆2.濒临四大洋的大陆是( A. M 【答案】1.D B. N 2.D【解题指导及错因诊断】 1.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 洲、欧洲和大洋洲.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做亚欧大陆,它是地球上最大的 一块大陆;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极大陆;P 非洲大陆,Y 为北美大陆,X 为南美大陆,N 为澳 大利亚大陆。
七年级地理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
七年级地理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具体内容包括:世界海陆分布,七大洲的名称、位置和特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概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知识,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地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世界海陆分布,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点。
难点:如何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地图、多媒体课件。
学具:地图、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地球仪展示地球的海陆分布,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海陆分布的特点。
2. 自主探究学生观察地图,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点。
3. 课堂讲解(1)讲解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知识;(2)详细讲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点;(3)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海陆分布的特点。
4. 随堂练习(1)请学生指出地图上的七大洲和四大洋;(2)请学生分析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
5. 小组讨论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绘制世界地图,标注七大洲和四大洋;(2)简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特点。
2. 答案:(1)世界地图见附件;(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特点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掌握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知识,但对地图的识别和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地理新闻,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世界海陆分布,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点。
难点:如何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
初中地理地球概况教案
初中地理地球概况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结构,掌握地球的基本地理概念。
2. 使学生了解地球的位置和运动,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含义。
3. 培养学生对地球自然环境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结构。
2. 地球的位置和运动。
教学难点: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含义。
教学准备:1. 地球仪、地球模型。
2. 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课件展示地球的美丽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地球有多少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二、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结构(10分钟)1. 使用地球仪和地球模型,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形状,解释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2. 讲解地球的大小,如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等。
3. 介绍地球的结构,如地壳、地幔、地核等。
三、地球的位置和运动(10分钟)1. 讲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引导学生理解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部分。
2. 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让学生明白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等,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四、环保教育(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环境的重要性,如大气层、水资源等。
2. 倡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如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巩固地球的形状、大小、结构和位置等基本知识。
2. 强调环保意识,提醒学生关爱地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地球仪和地球模型,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结构,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基本地理概念。
在讲解地球的位置和运动时,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含义,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同时,将环保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课堂节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此外,可以适当增加课堂互动,如提问、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世界地理概况教案人教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空间感知与地理探究能力,通过分析世界地理分区和特点,使学生能够形成对地理空间关系的认识,提高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通过对各大洲人文特点的学习,增强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综合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例探讨,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审视地理问题,提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目标与课本内容紧密结合,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地理现象,提高空间感知和地理探究能力。
-学生能够在项目导向学习和小组合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综合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课堂听讲、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平台、GIS软件等,辅助地理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游戏:运用地理知识游戏,如“地理大富翁”,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参与度。
(4)小组合作: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如共同完成地图绘制、案例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制作精美、内容丰富的PPT课件,辅助教学内容的展示和讲解。
(2)视频: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地理纪录片、新闻报道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理现象。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要求,阅读预习资料,初步了解各大洲的地理特征。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笔记、思维导图或问题通过平台提交,以便老师了解预习效果。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新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七年级地理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
七年级地理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详细内容包括:1. 地球上的海陆分布2. 世界七大洲的名称、位置及特点3. 世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点。
教学重点: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点,运用地图、图表分析地理事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地球仪2. 世界地图3. 教学PPT4. 学生用地图、图表等学习工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提出问题:“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有何特点?”引发学生思考。
2. 讲解新课(1)地球上的海陆分布通过PPT展示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图表,讲解陆地和海洋的占比,强调地球是一个以海洋为主的星球。
(2)七大洲①简介七大洲的名称、位置及特点。
(3)四大洋①简介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点。
3. 随堂练习(1)请学生根据地图,指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
(2)请学生简述各大洲、大洋的特点。
4. 知识巩固(1)通过PPT展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识别。
(2)组织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大洲和大洋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地球以海洋为主,陆地占29%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特点。
答案:地球以海洋为主,陆地占29%,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2. 请列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并指出它们的位置及特点。
答案:(1)七大洲:亚洲:面积最大,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非洲:第二大洲,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世界地理教学教案
世界地理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包括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经济发展状况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世界地理概况a. 地球的位置和结构b. 七大洲的分布和特点c. 四大洋的分布和特点2. 第二课时:亚洲a. 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b. 亚洲的地形和气候c. 亚洲的自然资源、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3. 第三课时:欧洲a. 欧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b. 欧洲的地形和气候c. 欧洲的自然资源、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4. 第四课时:北美洲a. 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b. 北美洲的地形和气候c. 北美洲的自然资源、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5. 第五课时:南美洲a. 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b. 南美洲的地形和气候c. 南美洲的自然资源、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世界各地区的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进行世界地理知识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世界地理教材2. 多媒体课件:世界地图、各大洲地形图、气候分布图等3. 视频资料:关于世界地理的纪录片、短片等4. 网络资源:相关世界地理的网站、文章等5. 教具:地球仪、地图册等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和地球仪,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位置和结构,激发学生对世界地理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考纲要求](1)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种类与分布。
各大洲地形基本特点;世界著名山脉、高原、平原。
(2)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
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知识讲解]一、大洲和大洋 (1)七大洲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 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各大洲面积:亚洲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欧洲1000 大洋州900(2)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 ”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陆间海—地中海 内海—渤海 边缘海—东海、南海 最大海—珊瑚海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1)地形的概念: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 (2)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类 型 高 度 地表起伏特征 平原 一般在200m 以下 地表平坦、起伏较小 高原 一般海拔较高 绝对高度大、相对高度小地区 丘陵 海拔500m 以下,相对高度100m 以下 地形起伏、坡度较缓 山地 海拔500m 以上,相对高度100m 以上 地表起伏大 盆地 无一定高度 四周间低有的山地呈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方向延伸很长,叫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
在成因上有联系的一系列山脉总称为山系,最突出的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和科迪勒拉山系。
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分布的地区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叫山区分布界线大洲(3)七大洲地形特色地形特点:一般从海拔、起势起伏、地形的种类和分布等方面说明 欧洲: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平均海拔最低 单一 非洲:高原为主、称为“高原大陆”,由于高原不高平均海拔低于南极洲和亚洲 南极洲:冰雪覆盖、海拔最高的大洲 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三大地形区 南美洲:西部山地、山脉以东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澳大利亚: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复杂:亚洲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区面积广、平均海拔次于南极洲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海底地形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世界著名山脉、高原、平原:亚洲: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 西西伯利亚平原、伊朗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贝加尔湖、咸海、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加里曼丹岛、伊里安岛欧洲:阿尔卑斯山、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欧平原、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 岛、巴尔干半岛、比斯开湾非洲:阿特拉斯山、德拉肯斯山、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维多利亚湖大洋州:大分水岭、艾尔湖、珊瑚海、塔斯马尼亚岛北美洲:落基山脉、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拉布拉多高原、西印度群岛、中美地峡、加勒比海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火地岛 三、世界居民和国家 1、世界的人口(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 (2)人口密度: (3)分布及原因:稠密地区: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及北美东部稠密地带:北半球中低纬近海地带原因: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历史悠久,工交、城市发达。
稀疏地区:寒冷地带,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干旱荒漠、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 (4)人口问题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
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
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5)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发达国家70%以上,发展中国家七 大洲地形特色30%左右。
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地面积少等。
2、人种、、民族、语言、宗教(1)人种:黄、白、黑注意: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均属于黄种人。
(2)民族:世界近2000个,人数最多汉族。
民族与种族的区别:民族:是指生活在一个地区的人们,经过较长的历史时期,形成共同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等。
具有这些共同的特征的人们,就成为一个民族。
与种族的区别:(1)同一人种可以分属不同的民族,且各民族人口多少不等;(2)人种的不同是从外貌上加辩别的,民族的不同则从有无共同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加以区别。
(3)世界上主要为3个种族,而民族却有2000多个。
且各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很大。
(3)语言: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语言,有的有文字,有的无文字语言说明主要分布地区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中国、东南亚等英语使用较广的语言英国、美国、加拿大等俄语国际上的重要语言俄罗斯等法语国际交往中重要语言法国等西班牙语取代了当地的语言西班牙、拉丁美洲等阿拉伯语国际上的语言西亚、北非等三大宗教主要分布地区基督教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教徒最多,分布最广。
伊斯兰教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东部(教徒称穆斯林)佛教亚洲[考点训练]一、选择题(单选)1、下列有关运河和海峡的叙述中,属于错误的一条是:A、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B、麦哲伦海峡分隔南美大陆和火地岛C、基尔运河联系北海和波罗的海D、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墨西哥湾2、位于两个大洲之间的海峡有:A、麦哲伦海峡B、土耳其海峡C、多佛尔海峡D、马六甲海峡3、世界上海陆面积比例是:A、各占一半B、2/3陆地C、1/4海洋D、三分陆七分海4、下列哪个大洲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A、亚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5、赤道穿过的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6、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多的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7、关于大洲大洋的正确叙述是:A、墨西哥以南的美洲地区称拉丁美洲B、亚洲和欧洲合称亚欧大陆C、位于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D、北冰洋全部在北极圈内8、被世界三个大洋包围的大洲是:A、北美洲B、南美洲C、非洲D、亚洲9、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乌拉尔山、乌拉尔河D、阿尔卑斯山脉10、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是:A、亚洲大陆B、美洲大陆C、亚欧大陆D、南极大陆11、下列各组大洲中大陆均为北回归线穿过的是:A、亚洲、欧洲、南美洲B、亚洲、欧洲、北美洲C、非洲、亚洲、北美洲D、非洲、大洋洲、北美洲12、属于纵贯南北美洲西部山系的山脉是:A、阿尔卑斯山和落基山脉B、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C、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D、喜马拉雅山脉和安第斯山脉下图是各大陆的面积与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13~14题。
13.X大陆是()A.非洲大陆 B.北美大陆 C.南美大陆 D.南极大陆14.Y大陆是()A.亚欧大陆 B.澳大利亚大陆 C.北美大陆 D.南美大陆15、当北京地区座北朝南的房屋内,正午阳光照射面积最大时,下图中各岛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二、综合题16、读下面所示的一组海峡轮廓图,回答:(1)E 代表 (高原F 代表 (洲)。
(2)沟通阿拉伯海和红海的海峡是 ,图中代号是 ;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 ,代号是 ;跨越两大洲又位于同一个国家内的海峡是 ,图中代号是 ;周围沙漠气候广布,附近又盛产石油的海峡是 ,图中代号是 。
(3)以上四个海峡的位置从地质方面考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原因是 。
17、读下图回答并完成下列要求:图中代号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A B C D E 。
18、读图3,回答下列问题:图3 世界主要河流、湖泊、山脉图ACEFGHI甲乙丙戊己庚辛A B C D E 海平面 EF(1)根据途中的字母或文字填写其地理名称。
河流:A B CD E FG H I山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2)用“”符号画出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基尔运河。
(3)在图中用代码注出:①马六甲海峡(沟通洋和洋)②曼德海峡(沟通海和洋,洲和洲界线)③土耳其海峡(沟通海和海,洲和洲界线)④直布罗陀海峡(沟通洋和海, 洲和洲界线)⑤白令海峡(沟通洋和洋,洲和洲界线)⑥麦哲伦海峡(沟通洋和洋)⑦德雷克海峡(沟通洋和洋,界于洲和洲之间)⑧丹麦海峡(界于洲和洲之间)[考点训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