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堂有效讨论

合集下载

浅谈如何打造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

浅谈如何打造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
如: 和好书交朋友 , 以 自然延伸到 和好报交朋友 ; 可
从小要敬爱父母 , 以自然延伸到长大后有责任供 可
养年老 的父母 。但这种延伸是有一定限度的 , 即要 控制在 同一个道德范畴和 同一个教育层次之 内, 绝 不能无限扩展。 比如 : 小学好各 门功课就 不宜 向 从 德智体全面发展扩展 ; 热心为集体服务就不宜 向关
的影响。因此 , 每次思想 品德课教学之前 , 学生对将要接受训 练 的道德观念既不是完全掌握 , 也不是完全陌生 , 而是处于一 种“ 知行矛盾” 阶段 。这种“ 知行矛盾” 有时表现为有知无行 , 有 时表现为无 知有行 , 有时表现为无知无行 。因此 , 思想品德课 教师在备课 阶段 , 要先认 真分析学生原有 的知行矛盾 , 才能进 而确定教学重点。如果学生是有知无行 , 则教学重点要定在导 行上 ; 如果学生是无 知有行 , 则教学重点要定 在明理上 ; 如果 学生是无知无行 , 则教学重点要定在知行并重 。
这种 灵 活 的课 堂 教 学 结 构归 纳 为 “ 点 双 线 圆 两 圈式 ” 两点” 。“ 为知行两点 , 即任何一 堂思想 品
德课都必须落实“ 晓之 以理 ” 导之 以行” 和“ 两个 内容 ;双线” “ 为情意双线 , 即激发道德情感和磨 练道德意志要始终 渗透在教学过程 中 ,它们不 单独组成一个教学环节 ;圆圈”表 明知情行意 “ 在教学过程中具有 多端性 ,任何一种心理成分 都可以做教学的开头, 也可以是教学的结尾 。 当 前思 想品德 教学普 遍采 用 的课堂 教学 结构 是 “ 是什么一为什么一怎么样 ( ) , 做 ” 这是一种 行 之有效 的思想 品德教学结构 ,它明显地 体现了 知行两点 , 要注意 : 但 千万不可忽视激发情感 和 磨练意志 的有机渗透 , 否则 , 学生上课就会感 到

初中思想品德有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初中思想品德有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当然在以上介绍 的几种方法 中, 师可以根据需要 , 教 灵活选择 种或几种 教学方法 , 甚至还 可以结合传 统的演示法 、 讲授法 、 实 验法等进行教学 , 这样才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讨论法是课堂教学 中普遍采 用的活动方法 ,是 指在教师 的指 导下 , 由全班或小组 学生 围绕某个 中心问题 , 发表 自己的看法 , 从 而互相启发 , 互相 学习 , 弄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 法。但活动教学崇 尚的讨论是学生 主动 和积极参与的讨论 ,因而 十分强调学生对讨 论对象和讨论形式的兴趣 。就对讨论对象来说 , 这是能否激 发学生 讨论兴趣的关键所在。一 般来 说对学生而言感兴趣的问题 , 一是社 会有争 议的问题 , 比如 叶学生该不该 见义勇为? l 二是和学生 自身息 息相关的问题 , 比如 “ 中学生 该不该 带手机 ? “ ”、 中学 生上 网利 大
活 动 教 学 与 初 中 思 想 品 德 教 学 《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 明确规定 “ 注重与学生生 活经验 和社会 实践的联系 , 过学生 自主参 与的 、 通 丰富多 样的活动 , 扩展知识技 能、 完善知识结 构 , 提升 生活经验 , 促进 正确思想 观念和 良好道德 品质的形成。我们可 以看 出, 思想 品德 》 程的主 旨不仅要 教学 《 课 生如何思考 , 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如何懂事。将这些核心概念内化 到学生的心灵和行为 中去 , 最有效 的办法不 是说教 , 而是 让学 生去 实践 、 去做、 去体验。新 的思想 品德课为 活动教学的运用提供 了实

践舞台 ,而活动教学在思想品德 中的具 体运用也必将为塑造 全面 和谐发展的道德生命体提供新 的培养模式 。活动教学是指 以在教 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 、创造性 、实践 性的主体活动 的主要形 式, 以激励学生 主动参 与、 主动实 践 、 主动 思考 、 动探索 、 主 主动创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研究

提问在课程中作用与意义
提问的作用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师 生互动和交流。
提问的意义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可以展示自 己的思考成果,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同时,提问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 识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其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教师角色转变与能力提升 途径
REPORTING
传统观念转变,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转变教学理念
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 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尊重学生差异
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多元智能,采用个 性化的教学策略。
营造民主氛围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 氛围。
专业素养提升,增强驾驭课堂能力
REPORTING
课程内容及特点分析
课程内容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主要包括道德 、法律、国情、心理健康等方面 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 质、法律意识和国民素养。
课程特点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 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具有 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 性的特点。
学生需求与兴趣点挖掘
学生需求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对自我认知、人际交往、社会适 应等方面有着强烈的需求。
• 设计实验方案:对实验组采用新的提问策略,对照组保持 原有教学方式。
实验设计思路及实施过程描述
准备阶段
对实验组的教师进行培训,熟悉新的提问策略。
实施阶段
在实验组的课堂上应用新的提问策略,对照组保持原有教学方式, 持续一个学期。
收集数据
记录两个班级的课堂表现、学生成绩等数据。
数据收集整理方法论述

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浅析优化课堂提问

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浅析优化课堂提问
提 高思想 品德课课堂教学 的有效性
— —
浅析优化课堂提问
重庆 市合 川 中学 周信 红
【 摘
思 维是 从 问题 开 始 的 。 在 实际 的教 学 实 践 中,问题设计 还有很 多的技巧 和 学 问 。在 设 计 问题 时 , 不 仅要 考 虑提 什 么 的 问题 , 还要 考虑 怎样提 问题 , 为什 么 要 这样 提 问题 。 强调 课 堂的 问题 设计 , 不是 以 “ 问” 代“ 讲” , 而是要 选择 最合 适 的教 学方法, 优化课 堂教 学, 提 高课 堂 效率 , 真 正 落 实“ 以 学 生发 展 为本 ” 。
要】 ‘ ‘ 学起 于思, 思 源于疑 ” , 和心理状态 , 充分体现学生 的学 习主动 么? 人才的创新 能力从何而来?这种设 性, 让 学生拥有发 言权 , 给他们 表达 自 问, 使学生对所提问题的理解像攀登阶 己想法 的机会 , 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合 梯一 样 , 由 易 到难 , 由简 到 繁 , 由低 级 向 理 的提 问 。 高级 , 环环紧扣 , 层层深入 , 从而全面准
行?”
3 . 层 次 性 原 则
确 系 统 地 掌 握 知识 ,培 养 了 学 生 的思 维、 分析 、 解决问题的能力 , 同时落实了 教学 目标 , 又取得 了较好 的效果。凡是 理解 性 知 识 点 和 问题 , 均可 采 用 此 种方 法设 问 。
3 . 归类 式 设 问 法
2 . 创 新 性 和 启发 性 原 则
【 关键词 】 思想品德课 ; 问题设计 ;
优 化课 堂
科学艺术的课堂提问 , 可 以集 中学 生 注意 , 激发学生 学习动机 , 引导学生 定向思维 ,诱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 , 强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讨论的有效性课堂讨论是指师生在课堂上围绕一定的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而作为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学生与教师交流和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课堂讨论,已经全面地走进我们的课堂,深受教师的青睐。

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能力和艺术,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一、明确讨论的要求是提高课堂讨论有效性的前提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讨论由于缺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工,没有对讨论提出明确的要求,只是很笼统地讲一句”这个问题,你们讨论一下!”至于怎样讨论,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生不得要领。

由于分工不清,目标不明,讨论往往流于形式,很容易造成组内成员讨论的不知所措和课堂上的混乱局面,难以达成预期目标。

所以要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首先组内成员应有明确的分工,并明确相应的任务和要求,确定主持人(或组长)、记录人等,以便使学生各司其职。

其次,必须落实相应的讨论要求。

如要求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发言,并善于做一个虚心的倾听者,在倾听中认真思考、分析他人的长处与不足。

良好的讨论参与者不仅要积极发言,而且必须虚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接纳他人的正确意见,宽容对待他人的不同意见。

再次,要考虑是否能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思维互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否能通过讨论促进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精心设计问题是提高课堂讨论有效性的关键问题是课堂讨论的核心内容,也是课堂讨论的有效载体。

讨论问题设计的好坏是课堂讨论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成败。

那么,如何精心设计课堂讨论的问题,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首先,讨论的问题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

课堂讨论的问题设计必须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找准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产生好奇和求知的欲望,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谈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谈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谈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教学需要有效互动。

课堂一旦缺少了互动就缺失了课堂的生气。

有效互动就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各要素间产生的一种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思维。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为所动,反觉得自己单纯是贮存教材内容的”容器”,这样就自然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内心要求无法得到满足,失去了对所学课程的兴趣。

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一、提问的内容提出的问题应是“有效问题”。

即那些学生能够积极组织回答并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

教者在教学之前必须认真备教材,提出的问题必须紧扣教材的知识点,不能游离于教材之外。

否则会使学生感到有与教材没有关系,老师讲的内容教材上没有。

提出的问题要难易有度。

如问题过易,没有一定的思考性,学生张口能答,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

如果问题过难,学生思维启动不起来,就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封闭性问题,也可以是开放性问题。

封闭性问题就是将回答限定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答案之内的问题。

开放性问题是激发一般的开放性的回应。

它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但可能有错误的回答。

教者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提封闭性问题,又要提开放性问题,而且这两种类型的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对于开放性问题,教者要做好充分准备,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学生可能有多种不同的答案,引起课堂的争论,教师往往需要为开放性问题提供更多的细节、更新的信息,乃至更多的鼓励。

因此,开放性问题是一种丰富的资源,能使教师的教学更为新鲜有趣。

提出的问题要有梯度,要循序渐进地引出。

例如在讲授《发展人民民主》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

首先问:我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再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分别占有什么地位?最后问:你认为应该如何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有效制约腐败现象的滋生,有力地打击腐败分子?提问有梯度的问题,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鼓励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

思想品德课课堂讨论教学法实践思考

思想品德课课堂讨论教学法实践思考

思想品德课课堂讨论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讨论”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经常与学生讨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有关知识。

讨论式教学,为学生提供各抒己见的机会,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深化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思品课课堂讨论式教学法开展原则1、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传统教学论虽认为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但它却否定了学生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将教学活动过于简单化了。

这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使得学生过于拘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等表现较为严重。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善于思考和善于说话。

”讨论活动的开展,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课堂活动为中心的主要形式,针对某些问题或课文重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

2、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课堂讨论式教学,同以往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相比较,讨论式教学更能激发、调动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有助于养成学生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表自己的观点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师生共同创新,共同发展。

3、形成知识的互补性讨论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能紧紧把教师和学生连在一起,学生和老师都能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疑问,但同时又都在倾听别人对某一问题的阐述。

这样以来老师在倾听学生发言的同时,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法,并用自己的言行把讨论引向高潮,同时也是在对课堂讨论进行协调。

老师和学生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形成了师生之间朋友式的平等关系,形成知识的互补。

二、思品课课堂讨论式教学法开展方法1、合理安排活动场所,营造民主的讨论氛围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教学

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的课堂教学摘要: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要多动脑筋、关注细节,深化思想品德课课堂改革,让思想品德课教育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导入;课堂氛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但学生仍没有彻底地摆脱按照教师预先的设计被动学习。

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还存在。

课堂教学中,教师究竟教给学生什么,学生能够收获什么,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要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彻底从以自我为中心跳出来,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一个切合学生实际的可以实现的平台,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巧设课堂导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导入新课是思想政治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导入新课是一堂课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若设计得精妙可振奋学生的精神,激活学生的思维。

所以,思想品德课一定要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在讲到《生命和健康的权利》这一章节时,我会采用视频导入,播放“抗震救灾,众志成城”——汶川地震现场救灾纪实。

学生观看地震灾后人民解放军、武警、医务人员等救人的画面,了解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造成的灾难。

通过音画、情境引入,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初中学生大部分喜欢听故事,故事导入新课法,就是根据课程需要,运用历史典故、名人轶事、成语寓言等方面的素材导入新课。

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容易给学生以启迪,同时又能起到开阔视野、拓宽知识的作用,从而使教师讲课更生动、形象;学生学习更轻松、增趣、易于接受与记忆。

二、使课堂生活化,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政治是最枯燥的一门科目”“最不愿意去学习的一门课就是政治”,这种观点在学生中间很普遍。

思想品德课经验交流发言稿

思想品德课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XX学校XX级XX班的学生,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思想品德课学习中的心得体会。

思想品德课是我们学校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爱国情怀。

下面,我就自己在思想品德课学习中的几点经验与大家交流。

一、明确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明确这一目标,自觉地将思想品德课的内容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具体来说,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 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做贡献。

我们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 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做到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爱他人。

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到言行一致,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3. 树立法制观念,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我们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思想品德课的课堂讨论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课堂讨论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 积极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们要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怕犯错,不怕被质疑。

2. 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

在讨论中,我们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从中汲取有益的启示。

3. 善于总结,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在课堂讨论结束后,我们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的优缺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三、结合实际,学以致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 将课堂所学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做到知行合一。

我们要将课堂上学到的道德规范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

2.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有效讨论的途径探究

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有效讨论的途径探究

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有效讨论的途径探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讨论法是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这一形式为学生均等地参与学习活动并于其中施展各自才能提供了锻炼的机会,也是学生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自主突破学习重点、难点的重要途径。

下面,笔者试从本课程讨论法应坚持的原则、讨论的主要形式及需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予以阐述。

一、思想品德课堂讨论法应坚持的原则1.发展性原则课堂教学的任务在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发展学生,发展就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的内容,课堂讨论法的立足点和归宿点都在于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2.主体性原则课堂讨论法和传统灌输法不仅具有形式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存在着质的不同。

传统的课堂教学法,学生是被动的学习机器,往往教师总习惯于我讲你听,我写你记,课堂讨论法则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处于主体的地位。

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交流问题、讨论问题。

3.主导性原则我们在讨论教学法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排除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等于让课堂教学活动放任自流,教师成为教学活动中无所事事、无足轻重的旁观者。

事实上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它们完全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达到完善的统一。

如果说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学生是演员,那么教师就是导演。

教师应该有意、有机、有序、有效地掌握讨论活动的全局。

在讨论法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积极的引导来唤起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合作性原则课堂讨论法不仅是在教学形式上对传统教学的更新,同时,也是教学思想上的更新。

它是对传统家长式的教学观念的批判,主张并强调教学过程的民主性、平等性。

课堂讨论只有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才能达到畅所欲言、充分交流的目的。

5.探索性原则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教会学生探索真理比教给学生真理更重要。

浅谈讨论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讨论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 谈 讨 论 法 在 初 中 思 想 品 德 课 堂 教 学 中 的 运 用
口 罗仕 杰
随 着 新 一 轮 课 程 改 革 的 不 断 推 进 , 课 堂 教 学 中 教师 的 教 学 方 式 都 在 发 生 着 深 刻 的变 革 , 许 多 思想 品 德 课 教 师 采 用 了 “ 论 法 ” , 为 学 讨 生 提 供 各 抒 己见 的 机 会 。 但 有 些 教 师 流 于 形 式 化 ,讨 论 的 时 间 分 配 不 合 理 ,存 在 刹 不 住 车 的 现 象 , 等 等 。笔 者 根 据 自 己 多年 的 教 学 实 践 , 针 对 上 述 问题 ,进 行 了 反 思 和 探 索 ,现 提 出 一 些 粗 浅 的看 法 。 思 想 品德 课 运 用 讨 论 法 的 原 则 1 主 体 性 原 则 。 前 苏 联 教 育 家 苏 霍 姆 林 斯 . 基 说 : “学 校 的 首 要 任 务 , 就 是 教 会 学 生 善 于 思 考 和 善 于 说 话 。 ” 讨 论 活 动 的 开 展 ,就 是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 以 学 生 课 堂 活 动 为 中 心 的 主 要 形 式 , 针 对 某 些 问题 或 课 文 重 难 点 问 题 组 织 学 生 进 行 课 堂 讨 论 。 学 生 参 与 课 堂 讨 论 的 过 程 , 充 分 体现 了学 生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的 主体 性 地 位 。 2 主 动 性 原 则 。 同 以往 教师 讲 学 生 听 ,学 生 . 处 于被 动 的地 位 相 比较 ,讨 论 式教 学 更 能激 发 、 调动 学 生 和教 师 的 主动 性 和 创造 性 ,特 别 是有 助 于养 成 学生 独 立 思考 动脑 、 动手 的 好 习惯 。 3 合 作 性 原 则 。课 堂 讨 论 法 不 仅 是 在 教 学 . 形 式 上 对 传 统 教 学 的 更 新 , 同 时 , 也 是 教 学 思 想 上 的更 新 。它 是 对 传 统 家 长 式 的 教 学 观 念 的பைடு நூலகம் 批 判 , 主 张 并 强 调 教 学 过 程 的 民 主 性 、 平 等 性 。 课 堂 讨 论 只 有 实 现 了教 师 与 学 生 之 间 , 学 生 与 学 生 之 间 的平 等 、互 助 、 合 作 的 关 系 , 才 能达 到 畅 所 欲 言 ,充 分 交流 的 目的 。

思想品德课堂上“讨论”的问题与对策

思想品德课堂上“讨论”的问题与对策
三、 讨论时太“ 霸”
讨论 问题时课堂上秩序严重混乱 , 人声鼎沸 。谈天 说地 的有 之 , 昨天影视节 目的有之 , 聊 趁机打 闹说 笑 的 有之 , 整个 课堂 犹如 自由市 场 , 教 室声 音 嘈杂 , 也 满 谁 听不 清说什 么 , 而教 师高站 在讲 台上 , 耳不 闻 , 充 甚至 沾沾 自喜 , 认为课堂讨论气氛热烈 。故此讨论前应做好 以下 工作 : 第一 , 当的分组 , 班级 全体 同学 根 据学 恰 把 习能力 、 性别 、 同学 间的喜好分成 若干小组 , 各司其 职 、 明确分 工 , 人人有 事做 , 并且 固定 化 , 并在 小组 之 间选 定 相应 中心 发言人 ; 二 、 制订 讨论 规则 , 第 要 讨论 前 每 位同学应 当独 自思考讨 论问题 , 成 自己的观点 , 形 然后 逐 个说 , 中心发言人要认 真记 录 , 最后综合 形成全组 观 点, 中心发 言人必须说 “ 我组认 为” 能说“ 不 我认为” 。第 三 、 师不 能站在讲 台上 , 深入讨 论 小组 , 以平 等 教 要 可 的身份加入讨论 , 或点拨 或释疑 , 借讨论之机 违反 纪 对 律者应进行相应提醒 , 之回到讨论 中来 。讨论应 活而 使 不乱, 绝不 能把 混乱无序 的讨论 当作 高效 的讨论 , 教师 要做好讨论秩序 的维护者 。
论课 上 , 教师 害怕讨论 问题 时间过长 , 完不成 相应 的教
经常 发现教师精 心组织 的课 堂讨论 ,在进行 时教 室里静寂 无声 , 师在讲 台上百般 引导 , 教 但全班 同学无 人 响应 , 这样 的课 堂讨论成 为教师 的独 角戏 , 师在课 教 堂上 自问 自答 ,为何 在思想 品德 课堂讨 论上会发 生冷 场现象? 首先 , 师 自身 的原 因。教 师缺乏亲 和力 , 生关 教 师 系 紧张 , 学生害怕 、 讨厌老 师。因此学生 在课堂上 不愿 意配合教师开展课堂讨论 , 更不愿意师生互动 。师生双 方应该 相互 尊重 , 生亲其 师 , 能 自觉参 与 , 学 方 在课 堂 上讨论 , 为老师更应该 放下架 子 , 作 俯下 身子平等 地参 与学生讨论 , 把鼓励带 给学生 。尤其是鼓励 学 困生 , 努 力发现并放 大其讨论 的闪光点 , 把微笑带 给学生 , 始终 给学生 亲切感 , 让学生专注于讨论本身 。 , 其次, 讨论题 本身 的原 因 。( ) 1讨论 的问题过 于简 单, 翻开 书一下就能 回答 因而不 屑讨 论 , 如初 三思想 品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摘要: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思品课堂有效性探究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一、有效教学问题的提出经过广泛调查了解,在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1.教学导入缺少情境创设。

教学导入简单直接,形式单调缺少情境变化,甚至没有导入环节,难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导入环节缺少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过渡,制约了学生系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养成。

2.教师满堂灌,学生缺乏活动空间。

教师的讲解充斥课堂,很少关注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忽视了学生思考、表达、书写等过程,多采用强化训练和重复操练来提高学科成绩,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3.教学流程简单、随意,设置问题过于简单。

低效互动多,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追求表面上的课堂活跃,搞形式互动,忽视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落实。

4.作业设计不够科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整齐划一的作业多,供学生选择的难度不同的分类作业少。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上述现象表明,新课程改革还只是停留在部分教师的口头上,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还没有真正运用到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笔者认为,探究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改变教师的陈旧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真正落实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

二、有效教学的基本特点“有效教学”一般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有效果。

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果的惟一指标。

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讨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讨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生兴 趣 、 创造和 谐的课 堂 气氛 、 养学 生的 创造 力 、 高课 堂教 学 培 提
效率 等方面 起着非 常重要 的作用 。 然而 , 笔者也 发现在 目前 的初 中
思想 品德课 “ 堂讨 论” 课 中也 存在 一些 问题 , 使课 堂讨 论更 多地 浮 于表 面 、 流于 形式 , 法达到 预期 的 目的 。 无
论 的有效课 堂教 学的重 要组 成部分 ,否 则就 无法体 现 出学 生的充分 参 与,并且教 材每一 框题都 安排 了一定数 量 的情景 材料 和问题 。作 为政 治教 师应该有 所选择地 处理 和安排 这些材料 。 把握 住教学 的重点 、 难点 。课 堂讨论 的展开 一般 要经过 情 境设 置 、 生思考 、 学 自由讨 论 、 发表 意见 、 师总结 等阶 段 , 教 学生 解 决一 个有价 值 的 问题 必须 经 过较 为复 杂的思 维过 程 才能 完成 。 有 的教 师一 提 出问题就让 学生讨 论 ,不给 学生独 立思考 的 时间和 空 间 , 样的讨论 能深 刻吗? 这 充其量 只能是 蜻蜒点 水、 浮光掠 影 , 有 数 量而没有 质量 。在这种 情况 下 , 教师迫 不及待 地想解决 问题 , 而 学 生根本还 没有进 入思维 状态 , 论要 么是随 声附和 , 么是 胡乱 讨 要 地说 一通 , 果等于 零。 的教 师在教 学过程 中把 “ 堂灌 ” 效 有 满 变成了 “ 堂论 ”完全不考 虑 内容 是否需 要。笔者 曾聆 听过一堂 公开课 , 满 , 任课教 师前后 共安排 了五次课 堂讨论 ,大 多数的 问题都是 识记 层 次 的“ 是什 么 ”中 间还穿 插 了大量 的材 料 , , 这样 的讨论 有必 要 吗?
关键 词 : 堂讨论 ; 课 存在 问题 ; 对策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案:如何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正义感及社会责任心?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案:如何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正义感及社会责任心?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老师,我们既要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也要注重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的培养。

尤其是在当前社会,正义、公平、责任等话题成为了社会热点,而相关问题又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

如何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如何进行地道课堂讨论课堂提出社会问题,让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心。

但是,如何进行地道、有效的课堂讨论,也是需要技巧的。

1.明确主题。

讨论前,老师一定要明确讨论的主题和目的,避免讨论偏离主题。

2.讲究谈话技巧。

学生讨论的时候,需要学习一些话题的谈话技巧,例如换位思考、澄清观点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观点,避免浪费时间。

3.鼓励学生参与对于害羞、内向的学生,老师一定要鼓励他们多参与讨论,促进沟通交流。

4.引导思考。

讨论中,老师需要通过提出问题、澄清观点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问题。

二、如何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正义感1.设立案例。

可以通过制定一些道德、法律、公正方面的案例,让学生反思问题,提高他们的正义感。

如:某小学发生了欺凌事件,李华作为目击者却没有及时报告,这是一种错误行为。

2.引导情感体验。

通过让学生体验他人所受的不公正待遇,让他们体会到被欺凌者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正义感。

3.鼓励学生行动。

课堂讨论过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行动,通过写信、签名等方式,呼吁社会关注公正、正义等问题,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如何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新闻。

多关注社会新闻,让学生知晓社会变化,关注社会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让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社会的需要,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建设。

可以让学生参与学校、社区等组织的建设工作,如清扫街道、植树等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自己的力量是可以对社会产生影响的。

新课程实施中思想品德课堂讨论的思考

新课程实施中思想品德课堂讨论的思考
学生 尝试填 空题 、 单项 选择 题 、 简答题 、 线题 、 述题 连 论
的编 写设计 技 巧 , 会不 同题 目的特 色 , 体 以及答 题 的不 同要求 。 教师可 以将 部分学生设计得 比较好 的题 目组合
课 堂练习是巩 固与运用知识 的重要环节 , 也是 学生 理解所 学 内容 、运用新 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 的有效途径 。 初 中思想 品德课 本上 的练 习数量较 少 , 难度 偏低 , 设计 科 学合理 的 课堂 练 习就成 为教 师必须 完成 的教 学任 务
3合 理 设 计 课 堂 练 习 , 活调 整 运 用 . 灵
可改 为竞赛性练 习 , 增加趣 味性 等 。练 习题 目的难度 可 以成 阶梯 分布 , 以满足不 同层次 的学生的需要 。
课 堂练 习题 目的设计也 可以 由学生 自己独立完 成 ,
教师 可以提前告 知学生设计 的题 型题量 和基本要求 , 让
教 师设置 问题 的时候不要 为了设 问而设 问 , 应该 注
根 据课堂教学 状况灵活 调控练 习的要 求 , 的题 目 有
可让 学生进行小组 合作共 同完成 , 师生尽量 探讨不 同的
解题思路并 加以推广 。 在设 计多样化 练习 的同时 , 依据课 堂教学过 程实 应
际情况 , 时调控 , 适 交换练 习形式 。 如有 时可以将判断题 改为改错题 , 并指出错误地方加 以改正。 的独立练习 , 有
新论视窗 = = =

二 i
新 课程 实施 中思想 品德课 堂讨 论 的思考
广 西 崇左 市江 州 区和 平 中学( 3 2 0 蒙 元恺 520 )
课 堂讨论最 大 的优势 就是 在教 学 中实现 学生 作 为 主体 的共 同参 与 , 学生 通过 亲身体 验 出结果 , 养学 让 培 生 的探 究精神 , 充分 调动 与发挥 学 生 的积 极性 , 过讨 通 论给课 堂注入 活力 。但是 , 调查发现 , 有的教师 “ 千呼万 唤” 学生就是不动 。 , 我们在实施新课程 教学过程 中确实 存在不足 , 主要表现在 : 第 一 ,合作 学 习在课 堂讨论 中流于形 式或 作用 不 大 。如合作操 之过急 、 合作 次数过多 、 合作 时间不 充裕 , 辑性 。 以在课堂讨论 时会因知识 的狭隘造成讨论 不能 所

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课堂讨论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课堂讨论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课堂讨论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是几千年前的孔子说的话,现在有言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也说明了人多力量大,人多智慧广的道理,所以我们今天在大力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提倡“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教学方式,“讨论”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经常与学生讨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有关知识。

一、思品课课堂讨论式教学法开展原则(1)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教学论虽认为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但它却否定了学生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将教学活动过于简单化了。

这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使得学生过于拘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等表现较为严重。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善于思考和善于说话。

”讨论活动的开展,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课堂活动为中心的主要形式,针对某些问题或课文重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

(2)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课堂讨论式教学,同以往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相比较,讨论式教学更能激发、调动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有助于养成学生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表自己的观点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师生共同创新,共同发展。

(3)形成知识的互补性。

讨论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能紧紧把教师和学生连在一起,学生和老师都能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疑问,但同时又都在倾听别人对某一问题的阐述。

这样以来老师在倾听学生发言的同时,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法,并用自己的言行把讨论引向高潮,同时也是在对课堂讨论进行协调。

老师和学生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形成了师生之间朋友式的平等关系,形成知识的互补。

二、思品课课堂讨论式教学法开展方法(1)合理安排活动场所,营造民主的讨论氛围。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讨论教案组织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讨论和交流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讨论教案组织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讨论和交流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讨论教案组织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讨论和交流【教案标题: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讨论教案:组织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讨论和交流】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 理解什么是思想品德;2. 掌握思想品德的基本要求;3. 能够积极参与思想品德讨论和交流。

二、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道德故事、图片等教具;3. 讨论和交流的规则和要求。

三、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利用道德故事等教具,引发学生对思想品德的思考;2. 提出问题:“什么是思想品德?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思想品德的培养呢?”主体:1. 教师通过PPT呈现思想品德的定义和基本要求,提醒学生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这些要求;2.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思想品德讨论,比如“诚实与骗话”、“友善与欺凌”等;3.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记录自己的观点与理由,学会倾听他人观点的重要性;4.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将小组讨论的结果以及不同观点展示给全班。

交流:1. 学生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总结;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总结,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付诸实践;3. 鼓励学生分享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的案例、经历,并进行赞扬和肯定。

四、巩固与拓展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与家人进行思想品德交流;2. 组织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活动,如社区义务服务等;3. 建立“思想品德之星”评选机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思想品德,以及思想品德的基本要求。

我们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学会了倾听他人观点的重要性,锻炼了自己提出观点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积极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文章结束】。

思想品德课堂讨论有效性的思考(黑富伟)

思想品德课堂讨论有效性的思考(黑富伟)

思想品德课堂讨论有效性的思考黑富伟新课程实施后,课堂讨论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

因为新课程强调教师应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而课堂讨论改变了过去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实现学生作为主体的共同参与,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对深化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能使学生获得在个体学习中收获不到的东西,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给课堂注入活力。

但是,我们在听课、教学交流中也发现,讨论取得真正良好效果的课堂教学并不多见。

有的教师“干呼万唤”,学生就是不动,有的教师又哄又奖,也只有少数学生动,常常也只是听到学生“哎哟,又是讨论”、“讨论真没意思”等议论。

学生厌倦了讨论,课堂讨论被形式化了,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第一,课堂无效讨论过多。

教师为了展示课堂的热烈气氛,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重复化。

有人认为学生反应积极,就是主动参与,就是面向全体。

表面上看学生都参与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你说,我说,大家说,热热闹闹一节课,但仔细分析便会发现,思维的深度不够,导致的结果是传统的东西没有了,新的内容又没掌握。

这样的讨论流于形式或作用不大,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导致讨论没劲。

第二,讨论的问题太浅或太深。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设置的问题太浅显,学生可以在教材中很快找到答案,这样组织讨论,表面上看学生很活跃,其实学生的思维是僵化的,课堂的繁荣是虚假的,这样的讨论根本没有价值。

有的老师设置的讨论问题太大太泛太深,让学生无从下手,致使讨论陷入尴尬的局面。

第三,新教材较直观,可读性强,但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只是关注图片、事例,并不能深入去思考,这样也容易导致学生对教材产生厌倦。

如果教师对学生自学没有引导好,处理好,课堂上再让学生参与讨论效果自然就差了。

第四,学生知识面的狭隘。

尽管21世纪学生接触信息的机会与渠道多了,但是接触的东西是表面的、肤浅的,也不懂得筛选,尤其是一般校的初中生,他们主动思考、主动求知的习惯没有养成,个性偏激,语言贫乏,缺乏逻辑性,合作学习的技能偏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品德课堂有效讨论初探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为了实现学生能积极的学习,能充分的展示自己,能在思辨中去探求新知,课堂讨论便成了教学中实现这一理念的主要方法之一。

要做到师生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主动地开展合作
学习与探究学习,主要也是通过“课堂讨论”的途径来实现的。

要做到课堂讨论的有效性,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钻研和熟悉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的方向,把蕴藏在教材中的
知识点挖掘出来,确定知识的重点、难点,要充分的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

教师精心备课、合理设问,是实现有效课堂讨论的前提。

第二,精心设计讨论问题。

问题设计是课堂讨论的关键,是课堂讨论的核心内容,也是课堂讨论的有效载体。

问题设计的好坏是课堂讨论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成败。

问题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和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关
注和感兴趣的热点问题。

讨论问题不能脱离课堂教学内容之外,应紧扣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要对大多数学生有思考回答的价值。

讨论的问题难度要适当,符合本班学生的身心特点。

问题太易,讨论
的意义就流于形式,问题太难,即影响教学效果,也会让讨论陷入困境,达不到“有效”的目的。

例如:《在理想之光照亮征程》中设计“你知道什么是理想吗?人能不能没有理想?为什么?”、“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你们各自的理想是什么?”、“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冰箱、彩电、电脑等高档商品进入寻常百姓家,又说明了什么?”等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第三,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讨论的契机,这直接影响着讨论的质量和效果。

课堂讨论的契机可以在学生新知探究过程中,可以在学生有不同见解时,也可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时,也可以在学生思维具有散发性时组织开展课堂讨论。

当然讨论的契机是在不离开教学的重难点为前提。

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地牢固。

第四,要善于把握讨论的时间和节奏。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应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陈述自己的想法,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他们在讨论时才会有话可说,保证学生讨论得深入。

教师还应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引导,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讨论时间的长短,教师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课堂讨论教学能否取得实效,同教师的组织方式和引导参与过程的调控是分不开的。

当学生进行讨论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担负起管理的调控职责。

讨论过程中学生活动比较分散,干扰因素多,学生注意力和讨论话题容易离题,学生必须平时通过训练讨论的要求
来保证讨论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五,创设良好的课堂民主讨论氛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所以在讨论中,教师要努力创造一种民主、和谐、宽容、理解的讨论气氛,要善于赏识学生,鼓励学生。

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信任和支持,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诱导学生去思考、质疑、行动。

第六,合理利用现代媒体。

课堂讨论时需要展示资料或图片,或者需要网络资源支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先进性和形象生动性进行辅助,也可以对学生的知识性缺乏进行补充或问题的正确性进行佐证。

总之,“减少教师讲授,增加学生讨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之一。

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对学生而言讨论交流意味着思想的开放,个性的张扬,主体性的表现;对教师而言,上课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多种思想碰撞火花,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

课堂讨论是一种教学策略,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