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纲 张国华(同名3921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doc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简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通识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幸福和美好的人生需要先进人生理念的思想洗礼、科学知识的接纳吸收、决策方略的学习操练、经典案例的借鉴思考,这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内容。
借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培植健康的心理观念,启迪智慧的生活策略,传递经典的案例故事,化解现实的矛盾冲突,成就美好的人生梦想”。
三、课程目标: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理解心理问题的成因;掌握保障心理健康的基本理念和科学方法;具有运用心理手段调节自己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与挑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心理行为现象发生演变的动态过程,了解思维、观查、测量、分析、研究、检验、评估等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为自己成为一个客观认知世界中的他人和自己,积极乐观对待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用科学的心理健康方法技术影响和改变自己的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突出体现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的辨识、认同和内化。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本课程对先修课程无要求,对后续课程有积极人生态度和乐观应对方式的影响和作用。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1、选用教材:《抚慰陪伴祝愿——大学生心理健康热点与难点问题的心理解读与策略探索》李先锋主编,现代教育出版社。
2、参考书:《心理学与生活》「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六、课程进度表:七、教学方法:我的教学理念:与你同行,浏览心理科学风景线;伴你成长,习得现实人生基本功。
我讲授本课程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
八、对学生的学习要求: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最新】
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与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
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性质:必修课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
素质目标:能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日臻成熟的人格。
三、课程适用的专业与年级本课程适用于2011级学生。
四、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本课程32学时,其中理论课时20,实践课时12; 1.5个学分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与《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训练》等公共选修课程,形成系列课程体系。
本课程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干教育课程。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训练》是对本课程某一知识点的具体运用和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人际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教育课程。
六、教学方法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重点1、心理健康基础知识;2、了解自我,发展自我;3、提高心理调适能力;4、通过体验和训练,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质。
(二)难点1、如何将课程中的感受和收获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2、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管理情绪和压力、挫折应对能力。
八、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附后)学期学时分配:九、考核方式笔试与课堂练习、考勤、实践活动参与度等相结合。
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
十、参考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1.樊富珉王建中主编: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汪海燕主编:走进阳光地带——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航,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大卫.伯恩斯:伯恩斯新情绪疗法,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 4.Gerald Corey.心理学与个人成长.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5.Eric Berne,M.D.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6.Gerald Corey.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十一、编写说明本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状况做出相应调整。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大一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
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的文化素质课程。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主要掌握现代社会人类健康新理念、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青年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及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与防治等健康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
理解自我意识、情绪与情感状态、意志品质、人格特征、品德修养等个体心理素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掌握大学生时代学习心理的促进、人际关系调适、青春期性心理与恋爱心理的维护、求职与择业的心理准备以及挫折应对方式等大学生活适应方面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促进青年大学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和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努力推进大学生健康成才,将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青年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及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与防治等健康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
2、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所涉及的基本内容,懂得自我意识、情绪与情感状态、意志品质、人格特征、品德修养和行为方式等个体心理素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掌握大学生时代学习心理的促进、人际关系调适、青春期性心理与恋爱心理的维护、求职与择业的心理准备以及挫折应对方式等大学生活适应方面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走出心理健康的误区——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大学生心理与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重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难点:大学生培养健康心理的途径与方法。
第二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教学内容自我意识的涵义及结构;自我意识的作用;自我意识类型;自我意识发展中的问题;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
重点:自我意识的概念掌握,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培养;难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作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中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根据《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要在高校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实际,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规范课程设置,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必修课,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与辅修课程,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
本课程按照《指导纲要》地要求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课程内容紧贴大学生生活实际,希望通过案例教学,课堂活动与体验,社会实践等方式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二,课程目地通过本课程地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地有关理论与基本概念,在大学生容易出现困惑地一些主题上,增强自我探索,掌握自我调适地基本方法,培养自我认知能力,际沟通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促学生全面发展。
三,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学时(三)主要内容:心理健康地地意义,主要影响因素,大学阶段地发展任务与生活适应,身心一体地健康理念,重要与健心健身地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对心理健康内涵,重要等更深入地了解,运用所学地建心,健身方法,促心理健康。
重点,难点:心理健康地内涵与影响因素,心理健康地自我保健。
(二)第二章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塑造学时(三)主要内容:自我意识地概念,内容,结构与发展特点,健全自我意识地标准与健康自我形象地塑造方法,自我意识地偏差与调试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自我意识及其偏差,学会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有效控制与整合自我。
重点,难点:自我意识地意义与特点,健全自我意识地标准与塑造,理解自我意识地偏差及如何在日常生活识别(三)第三章大学生格发展与心理健康学时(三)主要内容:格地概念,影响因素及主要格理论,格测验地方法,格发展地过程与格完善地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概念,影响因素与理论对格有更深入了解地基础上,掌握从不同角度看待格地方法,对自己地格特质有更深地了解,学会完善自我格。
重点,难点:掌握从不同理论看待格地方法,了解格测验方法,并能借此了解与完善自己地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类别:素质选修课/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选修/必修计划学时:32计划学分:2先修课程:无选用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适用专业:本课程可作为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也可作为社会相关心理学从业人员的参考课程。
课程负责人:二、课程简介本课程以促进学生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切实提高心理素质,全面发展为主线,内容设置涵盖心理健康导论、适应心理、自我意识、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爱情与性心理、压力应对、情绪调节、网络应用、人格发展、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等专题,从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到大学生活的种种应对,再到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以及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培养,内容设计上既完整清晰,又遵循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内在逻辑。
三、课程教学要求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
“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
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M”或“L”。
“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注:此表中内容为该课程的全部考核方式及其相关信息。
六、学生学习建议(一)学习方法建议1.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实践活动,增强的团队交流能力,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沟通、协调等等。
2.通过思考,加深自己的兴趣,巩固知识点。
3.进行练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技能和应用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学生课外阅读参考资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潘俊勇主编,2021年,电子工业出版社教材。
七、课程改革与建设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有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又有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等,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平时对学生的考核内容包括出勤情况、学生的课后作业、课堂讨论等方面,占期末总评的5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讲义》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随着社会各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逐渐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教育作用。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系统、重点地介绍心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掌握训练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技能,充分地认识到心理健康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总之,该课程的核心功能是对大学生进行“心育”,为他们毕业后走上各级各类工作岗位,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教学内容1.基本要求:(1)着力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教学中从青年心理学角度,运用心理学有关知识,探讨成长中青年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侧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努力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2)探讨在新的形势下青年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快速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对大学生心理的多种影响。
(3)系统介绍当代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夯实大学生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
(4)让大学生学会一些维护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以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
2.教学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健康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素质教育课程,总体上阐述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人际关系、学习心理、恋爱与性心理、人格心理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重要内容。
现将重点教学的部分章节内容简述如下: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一、大学生的心理适应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与现状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第二章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一、自我意识概述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三、大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塑造第三章大学生情绪的有效管理一、情绪概述二、情绪与大学生的发展三、大学生的情绪自我管理第四章大学生人格心理的健全一、人格概述二、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与常见障碍三、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第五章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发展一、学习心理概述二、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与现状三、学会积极运用学习策略第六章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协调一、人际关系概述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常见问题与调节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第七章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适一、解读爱情二、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分析三、学会在爱情中成长第八章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一、职业生涯规划概述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困惑与调整三、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九章心理案例分析及应用3.学时分配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总学时:30 其中讲授学时:24 活动学时:3 考核学时:3三、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在互动体验式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2024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1]
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寻求他人帮助 和建议。
03
2024/1/29
02
积极反思
分析挫折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为未来做好准备。
坚持目标
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可行的计 划,持之以恒地努力。
04
25
06
心理障碍识别与求助途径
2024/1/29
26
常见心理障碍类型及表现
焦虑症
表现为过度担忧、紧 张、害怕,常常无法 控制自己的担忧情绪。
2024/1/29
尊重与包容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容纳差异、求 同存异的态度。
20
处理人际冲突策略
协商与妥协
掌握协商技巧和妥协策略,寻求双方都能接 受的解决方案。
2024/1/29
分析冲突来源
学习如何识别和分析人际冲突产生的原因, 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寻求第三方帮助
了解在必要时如何寻求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 的帮助,以妥善处理复杂的人际冲突。
15
情绪调节策略及方法
自我安慰:用积极的语言和行为安慰自己。
情绪调节方法
深呼吸和放松训练。
2024/1/29
16
情绪调节策略及方法
积极思考和正面自我对话。
寻求社会支持和心理咨询。
2024/1/29
17
04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
2024/1/29
18
人际关系建立与维护方法
建立良好第一印象
学习如何在初次见面时留下积极、深刻的印象, 为后续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具备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压力 应对、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调 适能力。
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培养 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品 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开设依据根据教思政厅[2011]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苏教学[2011]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我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为必修课程,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
二、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习者应能能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实意义,掌握心理保健知识,明晰心理健康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保健意识,认识心理活动的规律和自身特点,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学会化解心理困扰,能够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恋爱感情、情绪调节和挫折应对等方面的困惑,树立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我,增强适应能力、压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引导大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优化心理品质,培养健全人格。
三、学习者能力产出1、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把握心理健康的知识与心理健康调试技能,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与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2、让学生有能力进行自我探索,掌握心理调适能力及心理发展能力,如学习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压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学生能够运用所掌握知识合理评估自我健康状态,自觉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训练与优化,形成健全人格,促进自身完善与发展,积极适应环境与社会。
四、课程教学内容对毕业要求及指标点的支撑1.理论教学安排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本课程采用试卷考核,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课程考核,课程成绩由两部分构成,期末考试占比70%,平时考核占比30%(出勤率、课堂讨论及作业情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探究法、故事熏陶法
第六章:逆境突围——高职大学生压力管理
2
1.压力来源和常见挫折的原因。
2.压力和挫折应对策略。
1.培养学生辩证统一的看待问题。
2.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用适当的抱负水平调整心态,发扬民族和时代精神,为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3.在讲授职业方面的适应时,树立爱岗敬业,有责任担当的价值观念。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故事熏陶法
第三章:把握大学生活——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心理健康
2
1.学习的三大因素。
2.常见的学习困扰及表现。
3.培养学习能力的方法。
1.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
1.在讲授压力来源时,突出说明要辩证唯物主义的方式去看待压力,压力并不是越大越好或越小越好。
2.在讲授压力和挫折应对时,强调中等程度的压力,会变成动力,增强士气,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
第七章:心情的色彩——高职高专学生情绪概述
2
1.情绪产生和分类。
2.情绪的发展特点。
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探究法、故事熏陶法、情景模拟法
第八章:我的情绪我做主——高职高专学生情绪管理
2
1.常见的不良情绪困扰。
2.不良情绪的应对和管理。
辩证唯物主义去看待情绪。提升学生自身个人品质和能力,挫折教育。
1.在讲授不良情绪困扰时,从侧面讲不良情绪也存在部分好处,辩证看待。
2.在讲授焦虑和自卑心理案例时,注意结合挫折教育。
1.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纲 张国华(同名1085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纲张国华(同名1085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英文名: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学时:36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授课对象:全校各年级各专业大一新生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院结合实施学生素质教育工程而开设的一门集理论知识教学、心理体验、行为训练、个体咨询、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宣传教育活动等为一体的公共课程。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实意义,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心理整体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胡凯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左泽文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版;二、学时分配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讲健康人生从心开始【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健康新概念(含心理健康),关注心理健康。
2.了解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确对待心理问题。
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熟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能顺利寻求心理援助。
【重点和难点】1.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理念;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策略2.正确认识、正确对待心理问题,做到有问题时能主动寻求心理援助。
3.了解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能识别他人显著心理危机状态。
【主要内容】1.健康新概念。
2.大学生心理健康概况及常见心理问题。
3.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及有关学生组织。
4.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中心简介,及咨询服务。
5.大学生常见心理危机的识别及应对策略。
第二讲珍惜自我拥抱健康【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自我意识与人格的概念。
大学生心理健康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总学时数: 28 学分数: 1.5 其中:实践学时:适用专业:不限专业年级执笔者:(教授/博士)编写日期: 2009年6月20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面向全院的应用心理类公共必修课程,本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学通识知识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的课程,幸福而又成功的人生需要先进人生理念的思想洗礼、科学知识的接纳吸收、决策方略的学习操练、经典案例的借鉴思考,这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和课程使命。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理解心理健康的理论;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和自我调适的策略。
对主讲教师来说,必须通晓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技术体系,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积累,教学风格稳健而又不失幽默风趣、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而又注重师生互动。
对学生而言,全程听讲,认真记录,才可以系统学习心理健康的理论技术;积极思考,大胆提问,更能够体验应用心理学课程的专业魅力。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绪论相约心理健康课,开启人生新篇章教学内容师生相互交流,增进了解,建立信任关系,体察大学生对本课程的心态和期待。
为正式教学打下基础。
第一讲健康人生从心开始教学内容积极的心理健康理念,维护心理健康的策略。
重点:积极的心理健康理念;难点:维护心理健康的策略。
第二讲珍惜自我拥抱健康教学内容“珍爱自我,拥抱健康”的知识、理念、策略和方法。
重点:“珍爱自我,拥抱健康”的知识、理念、策略和方法;难点:珍爱自我的观念第三讲规划人生,付诸行动教学内容人生规划的理念和策略。
重点:人生规划的理念和策略;难点:人生规划的理念。
第四讲学业之路天目导航教学内容主要讲述学业发展规划的理念与策略。
重点和难点都在于“经院派学业发展”与“务实派学业发展”之间的是非之争;谁更适宜于走一条什么样的学业发展之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大纲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大纲目录1.教学理念⋯⋯⋯⋯⋯⋯⋯⋯⋯⋯⋯⋯⋯⋯⋯⋯⋯⋯⋯⋯⋯⋯⋯⋯⋯⋯6 2.课程介绍⋯⋯⋯⋯⋯⋯⋯⋯⋯⋯⋯⋯⋯⋯⋯⋯⋯⋯⋯⋯⋯⋯⋯⋯⋯⋯72.1课程的性质2.2课程在学科专业结构中的地位、作用2.3课程的前沿及发展趋势2.4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3.教师简介⋯⋯⋯⋯⋯⋯⋯⋯⋯⋯⋯⋯⋯⋯⋯⋯⋯⋯⋯⋯⋯⋯⋯⋯⋯⋯93.1教师的职称、学历3.2教育背景3.3研究兴趣(方向)4.先修课程⋯⋯⋯⋯⋯⋯⋯⋯⋯⋯⋯⋯⋯⋯⋯⋯⋯⋯⋯⋯⋯⋯⋯⋯⋯⋯9 5.课程目标⋯⋯⋯⋯⋯⋯⋯⋯⋯⋯⋯⋯⋯⋯⋯⋯⋯⋯⋯⋯⋯⋯⋯⋯⋯⋯9 6.课程内容⋯⋯⋯⋯⋯⋯⋯⋯⋯⋯⋯⋯⋯⋯⋯⋯⋯⋯⋯⋯⋯⋯⋯⋯⋯⋯106.1课程的内容概要6.2教学重点、难点6.3学时安排7.课程实施⋯⋯⋯⋯⋯⋯⋯⋯⋯⋯⋯⋯⋯⋯⋯⋯⋯⋯⋯⋯⋯⋯⋯⋯⋯⋯107.1教学单元一7.1.1教学日期7.1.2教学目标7.1.3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17.1.4教学过程7.1.5教学方法7.1.6作业安排及课后反思7.1.7课前准备情况及其他相关特殊要求7.1.8参考资料(具体到哪一章节或页码)7.2教学单元二7.2.1教学日期7.2.2教学目标7.2.3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7.2.4教学过程7.2.5教学方法7.2.6作业安排及课后反思7.2.7课前准备情况及其他相关特殊要求7.2.8参考资料(具体到哪一章节或页码)⋯⋯8.课程要求⋯⋯⋯⋯⋯⋯⋯⋯⋯⋯⋯⋯⋯⋯⋯⋯⋯⋯⋯⋯⋯⋯⋯⋯⋯⋯288.1学生自学要求8.2课外阅读要求8.3课堂讨论要求8.4课程实践要求9.课程考核⋯⋯⋯⋯⋯⋯⋯⋯⋯⋯⋯⋯⋯⋯⋯⋯⋯⋯⋯⋯⋯⋯⋯⋯⋯⋯299.1出勤(迟到、早退等)、作业、报告等的要求9.2成绩的构成与评分规则说明9.3考试形式及说明210.学术诚信⋯⋯⋯⋯⋯⋯⋯⋯⋯⋯⋯⋯⋯⋯⋯⋯⋯⋯⋯⋯⋯⋯⋯⋯⋯3010.1考试违规与作弊处理10.2杜撰数据、信息处理等10.3学术剽窃处理等11.课堂规范⋯⋯⋯⋯⋯⋯⋯⋯⋯⋯⋯⋯⋯⋯⋯⋯⋯⋯⋯⋯⋯⋯⋯⋯⋯3111.1课堂纪律11.2课堂礼仪12.课程资源⋯⋯⋯⋯⋯⋯⋯⋯⋯⋯⋯⋯⋯⋯⋯⋯⋯⋯⋯⋯⋯⋯⋯⋯⋯3212.1教材与参考书12.2专业学术著作12.3专业刊物12.4网络课程资源13.教学合约⋯⋯⋯⋯⋯⋯⋯⋯⋯⋯⋯⋯⋯⋯⋯⋯⋯⋯⋯⋯⋯⋯⋯⋯⋯3613.1阅读课程实施大纲,理解其内容13.2同意遵守课程实施大纲中阐述的标准和期望14.其他说明⋯⋯⋯⋯⋯⋯⋯⋯⋯⋯⋯⋯⋯⋯⋯⋯⋯⋯⋯⋯⋯⋯⋯⋯⋯3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实施大纲是以魏青主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参考教材,辅以其他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纲张国华(同名39217)《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英文名: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学时:36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授课对象:全校各年级各专业大一新生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院结合实施学生素质教育工程而开设的一门集理论知识教学、心理体验、行为训练、个体咨询、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宣传教育活动等为一体的公共课程。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实意义,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心理整体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胡凯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左泽文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版;二、学时分配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讲健康人生从心开始【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健康新概念(含心理健康),关注心理健康。
2.了解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确对待心理问题。
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熟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能顺利寻求心理援助。
【重点和难点】1.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理念;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策略2.正确认识、正确对待心理问题,做到有问题时能主动寻求心理援助。
3.了解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能识别他人显著心理危机状态。
【主要内容】1.健康新概念。
2.大学生心理健康概况及常见心理问题。
3.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及有关学生组织。
4.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中心简介,及咨询服务。
5.大学生常见心理危机的识别及应对策略。
第二讲珍惜自我拥抱健康【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自我意识与人格的概念。
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通过案例的讲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促进其人格发展。
【重点和难点】1.自我意识包含的三个方面: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
2.人格的科学概念。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格包括两部分,即性格与气质。
3.当代大学生青年如何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并更好的促进人格发展。
【主要内容】1.掌握自我意识与人格的概念。
2.熟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通过案例的讲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促进其人格发展。
【参考书目】1、认识你自己李春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找准自己的位置阿尔伯特.哈伯德金城出版社3、认清自我彭洁海天出版社4、自我和谐陈德云机械工业出版社5、人格心理学郑雪暨南大学出版社6、人格的发展陈思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三讲新学业,“心”导航【目的要求】了解学习动机的概念与理论,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探讨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惯,注意用脑卫生。
正确归因和考试心理辅导【重点和难点】“经院派学业发展”与“务实派学业发展”之间的是非之争;谁更适宜于走一条什么样的学业发展之路。
【教学内容】1.大学生的学习与认知活动:记忆、思维、学习潜能。
2.大学生常见学习障碍(常见的学习困扰及其原因)以及提高学习效率与成果的方法3.大学生学习技巧与能力的培养,学业发展规划的理念与策略。
“经院派学业发展”与“务实派学业发展”的是非之争【参考书目】1.学习心理学姚梅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学习心理研究莫雷广东人民出版社3.学习规律姚梅林湖北教育出版社4.学习行为障碍的诊断与辅导金洪源上海教育出版社第四讲人际和谐锦囊妙计【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人际交往的含义及意义;2.理解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及心理效应;3.让学生理解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1.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主要内容】1.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2.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3.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4.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问题5.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参考书目】1.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桑作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大学生人际交往指导桂世权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3.交往技巧与能力训练斯蒂芬.P.罗宾斯电子工业出版社第五讲爱情神圣,如何圆梦【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恋爱动因及恋爱情感的心理实质。
2.了解恋爱情感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树立发展的爱情观。
3.掌握恋爱中的人际交往原则,追求美好爱情4.了解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常见行为的心理学意义,避免错误判断。
5.学会判断恋爱的发展趋势,适时终止不合适的恋爱。
掌握终止恋爱的基本技巧。
6.正确认识单相思,有效应对“失恋”。
【重点和难点】:1.乐观、发展爱情观的树立。
2.恋爱过程中的情绪、行为控制。
3.恋爱责任心的树立。
4.美好爱情标准的主观体验色彩而使个体理解差异上的千差万别。
5.收获爱情的策略与旁门左道。
6.失恋的应对策略和技巧。
【主要内容】:1.爱、爱情、恋爱的概念和心理实质。
2.爱的情感相关因素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收获爱情的策略与旁门左道。
3.恋爱中的人际交往原则。
4.大学生恋爱过程中的常见行为及其心理学意义。
恋爱行为控制。
5.恋爱的终止及其应对技巧。
6.单相思的现实意义。
如何摆脱失恋的痛苦。
【参考书目】:1. 爱情课堂晓峰西苑出版社2.破译两性爱情密码王裕如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3.性心理学哈弗洛克.霭里士重庆出版社第六讲不惧失败,心有阳光【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挫折的基本理论与具体内容,认识挫折对身、心的影响,了解如何有效应对挫折;2.能够具体分析挫折的成因,以及运用具体方法应对生活和学习中所面临的挫折;3.了解关于情绪的基本理论与具体内容,正确识别各种情绪;4.培养学生调节情绪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1.挫折的概念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如何有效应对挫折;2.正确认识挫折,学会应对挫折的技巧;3.困扰学生的常见情绪问题,情绪调适的方法。
【主要内容1.关于挫折的心理学知识2.大学生常见挫折3.大学生的挫折反应4.如何有效的应对挫折5.关于情绪的心理学知识6.大学生的情绪特征与情绪困扰7.情绪的调节方法【参考书目】1.情绪管理压力应对郑日昌机械工业出版社2.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叶素贞北京大学出版社3.大学生积极心理陶国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七讲社团舞台助你成长【目的要求】了解大学生活闲暇时间和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的特征,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对大学生业余生活指导。
【重点和难点】重点:通晓和理解大学生社团如何成为你的成长平台而发挥功能;难点:认识大学生社团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教学内容】1.大学生活闲暇时间活动形式2. 大学生业余生活活动原则3. 大学生业余生活漫谈4.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网络心理障碍与调适5.认识大学生社团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深入通晓和理解大学生社团如何成为你的成长平台而发挥功能【参考书目】1.互联网心理学Patricia Wallace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奚晓湖南大学出版社3.走出网络迷途中国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等科学出版社4.没有网瘾戒不了翟永存中山大学出版社第八讲行走职场风光通畅【目的要求】了解人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及择业的心理特征,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大学生择业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与调适。
掌握在职场中的行为艺术,理解事业的艰辛。
【重点和难点】1.如何认识和对待来自于同事的嫉妒、专权、压制、竞争与合作等问题2.对事业的含义的理解,赢得事业成功的智力投入、情感投入、外部环境条件等问题。
【教学内容】1.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2.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问题3.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调适4.职场中人际关系的问题与对策5.事业成长规划的策略与技巧【参考书目】:1.大学择业心理学田景海光明日报出版社2.大学生规划与就业指导彭志刚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3.大学生就业指导高桥清华大学出版社四、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在互动体验式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开展心理测试、心理网站建设、心理健康月活动、校园心理情景剧、心理培训、专题心理讲座、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的辅导等多种实践教学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自助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
五、考核方式:过程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相结合。
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估形式,加重过程性评估在学生学业成绩的权重系数,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各占学期成绩的60%和40%。
其构成如下:学期成绩=平时成绩(成长性专业/考勤/实践性活动)(60%)+期末考试成绩(40%)。
六、教学评价本课程需要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评价。
其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比较与分等。
本课程评价具有预防与鉴别功能,即:通过评价了解课程实施的情况,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状况,了解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为课程下一步的实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并为个别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
本课程评价具有强化与教育功能,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与交流的过程。
利用评价对学生的进步进行鼓励,对于辅导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本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不同教学模块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1.教师观察记录。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 写出记录, 作为评价的材料。
2.作品分析。
根据教学内容, 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学习体会、个案分析、心理日记等),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评定,通过学生的作业对其心理素质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进而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3.学生自评。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特别让学生评价自己是否感觉经过心理健康教育后, 自己的人际关系、学习情况、情绪调控能力等方面有提高或改善。
4.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5.心理测量。
使用心理测验了解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前后的心理素质的变化情况, 通过心理测试(后测)与实施前的诊断性评价(前测)相对照, 考察在前后测之间学生心理素质变化的差异显著性, 进而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评定课程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影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