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望江南·过分水岭翻译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望江南·过分水岭翻译赏析
《望江南·过分水岭》作者为宋朝诗人李纲。
其古诗全文如下:征骑远,千里别沙阳。
泛碧斋傍凝翠阁,栖云寺里印心堂。
回首意茫茫。
分水岭,烟雨正凄凉。
南望瓯闽连海峤,北归吴越过江乡。
极目暮云长。
【赏析】《古今词话》引陈子宏曰:“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
”翻开一编《梁溪词》,触目尽多议论。
如《望江南,“新酒熟,……”》云:“顾我老方齐物论,与君同作醉乡游。
”《念奴娇·汉武巡朔方》云:“中华强盛,坐令夷狄衰弱。
”《念奴娇·宪宗平淮西》云:“晚唐姑息,有多少方镇,飞扬跋扈。
”伯纪以一代政治家、军事家,将他的识见,组织入歌词中,实已开议论入词之先河。
但是这里选的《望江南·过分水岭》,在《梁溪词》中却风标独树,全然一派委婉、流丽,顿挫、沉郁,的确是抒情佳构。
《望江南·过分水岭》共二首。
公元1119年(宣和元年),京师大水,李纲上疏言事忤上意,被贬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
公元1125年(宣和七年)奉诏还。
《望江南·过分水岭》词第一首的开头说:“征骑远,千里别沙阳。
”说明此词即是此次北还途中所作。
分水岭在福建崇安县界,山岭峻阻,水流南北两分。
其南有分水关,为入闽第一大关。
写作此词时,李纲当已通过了分水关而登上了险峻的分水岭。
看到了“云岭水,南北自分流”的实际景象,不然是写不出下面“触目澜翻飞雪浪,赴溪盘屈转琼钩”的妙句的。
“琼钩”本指未圆的月亮。
庾信《灯赋》云:“琼钩半上,若木全低。
”即其例。
李纲此处却又用如银的新月,
来形容盘曲流转的溪水,诚是别开生面。
无名氏《雨后山溪》诗云:“片片碎琉璃,映日耀眼明。
”写的是这种景象,但是用“碎琉璃”来形容映日发光的山溪水,却不如李纲之“琼钩”一典用得生动、新奇。
然而水流的潺潺汩汩,却勾起了词人心底的隐忧。
李纲于公元1125年(宣和七年)诏还,此时北方的金人势炽,灭辽而并其地,随时都在谋划南侵。
南宋在以蔡京为首的“六贼”把持下,科敛繁剧,连岁凶荒,到处都在燃烧着农民起义的烽火。
所以词人耳中鸣响着的流水声,也在呜咽饮泣。
过片处“归去客,征骑远闽州”,看似平平,却承上启下,蕴涵着无限情思。
闽州,本是词人的故乡,此时“征骑远闽州”,明明是离乡背井却言归去客,盖“归去”乃指汴京而言,此番归去,正不知有多少风波险恶在等待着他。
“征骑”二字既是叙实,却又象征着此后仕途上的艰辛跋涉,而偏偏此际又当“日行北陆”的寒冬。
“北陆”即廿八宿中的虚宿,日行于北陆,相当于夏历的十二月。
《左传·昭四年》说:“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疏》谓,于是之时,寒极冰厚,故取而藏之也。
”所以,此情此境中的太阳光也令词人觉得只是一片“冷光”了。
结句“还揽旧貂裘”的“揽”字,一作“览”。
《梁溪词》作“揽”。
揽者,撮持也。
它前面的“还”字就是个表情态的副词。
在这样凄怆的况味中,在这样凄冷的环境里,下意识地提了提身上的皮衣,还是那久经穿着,破旧了的。
虽则辛酸,却未免寒伧。
如作“览”字,它前面的“还”字就是个用作状语的动词。
“还览”者,犹回顾也。
此去汴京,前途未卜(所以说“路入江南春信未”),国家正多事之秋,回顾自己身上的破旧皮衣,提醒他此
时还是一个被贬谪的迁客,心中有无限感慨。
所以,作“览”字也可以讲得过去。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