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最新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我爱这土地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我爱这土地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我爱这土地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我爱这土地导学案第【1】篇〗《我爱这土地》教案一、导入新课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

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胆。

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

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随着诗中所迸发的爱国情感的火花而燃烧。

(所需时间一分钟)二、作家及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一分钟)艾青,(1910~1996)现代著名诗人。

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格调深沉忧郁。

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

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

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

2、写作背景:(两分钟)《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播放日本侵略中国影片黑太阳的《南京大屠杀》前两分钟介绍)。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三、深情地诵读(八分钟)——第一环节1、朗读诗歌,划分节奏。

(方法指导: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是由诗歌的情感所决定的。

一般来说,能鲜明的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

关联词后,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要停顿。

)2、学生听配乐朗诵,初步感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思。

3、学生自读,体会诗歌情感4、朗读擂台赛。

找2-3名学生朗诵诗歌,教师点评。

四、细腻地感受——第二环节(一)揣摩意象:(十二分钟)1、全诗一共选取了几个鲜明的诗歌意象来写?明确:土地、鸟、河流、风、黎明。

2、土地的含义是什么?明确:土地就是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3、“河流”、“风”的象征意义是什么?(联系背景思考)明确:“河流”“风”代表了中国人民满怀悲愤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第2课《我爱这土地》目标导学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课《我爱这土地》目标导学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歌背景及作者介绍:了解艾青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理解其诗歌创作的时代特征。
-诗歌主题思想:把握《我爱这土地》表达的家国情怀,理解作者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诗歌艺术特色分析:掌握艾青诗歌中的象征、隐喻等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朗读与表达:通过朗读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其次,在诗歌艺术特色分析方面,虽然我努力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象征、隐喻等手法,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示难以掌握。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我对这些手法的讲解还不够生动、具体。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更多实际例子,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这些手法的作用。
此外,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时表现得非常积极,但在成果展示环节,部分学生显得有些紧张,表达不够流畅。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举例解释:
-在句子分析与词语理解方面,针对“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等典型句子,引导学生从语境出发,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在诗歌艺术特色辨识方面,通过具体例句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象征、隐喻等手法的运用,降低学习难度。
-在诗歌情感表达方面,教师可设计相关活动,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更好地理解并表达诗歌的情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家国情怀”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爱这土地》学生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爱这土地》学生导学案
例如:鸟喉咙暴风雨……
学习任务二
要画出这些事物怎样的特点。
根据文本找到以上事物的特点
学习任务三
比较原诗和修改后的诗歌,看看老师改得好不好。
我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身体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体会去掉主体意象后文章的感染力有何变化?
学习任务四
设计画面的布局、明暗色调。
根据自己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完成诗歌的配画。
学生导学案
课题
我爱这土地
课时
1课时
学习
目标
1.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学习通过解读意象分析诗人情感的基本方法。
2.置身诗境,结合写作背景,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深沉而真挚的爱国之情。
课前任务
1.结合工具书,给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正音并理解词义。
2.朗读课文,尝试标出重音和节奏。
学习任务一
认识意象圈画诗歌中富有画面感的典型事物。

部编版九上语文《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部编版九上语文《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2 《我爱这土地》学案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把握感情基调。

2. 品读意象,领会象征意义。

3. 品味语言,体会爱国精神。

学习重点:品味语言,体会爱国精神。

学习难点:品读意象,领会象征意义。

【新知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嘶哑( ) 喉咙( ) 腐烂( ) 黎明( ) 汹涌()2.了解作者。

艾青(1910—1996),原名(),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

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

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

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为一个革命者。

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调子沉重忧郁;抗战时期的作品多为觉醒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

主要诗集有《》、《》等,成名作为《》。

【课堂探究】1. 请给本诗标注节奏,并尝试有感情地诵读。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请找出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并谈谈理由。

3. 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作者对土地的“爱”?4. 诗人对土地如此深沉的爱,他借助哪些意象来表达这种情感的?5. 诗中的这些意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请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拓展延伸】诗人艾青心目中那“无比温柔的黎明”已经实现了,假如你也是一只鸟,面对日益繁荣昌盛的祖国,展望我们美好的未来,你是不是也想尽情歌唱属于自己的光明前景,请你用“假如我是一只鸟”开头,仿照本诗的格式也写几句诗。

【学习评价】自评☆☆☆师评☆☆☆参考答案:【新知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嘶哑(sī) 喉咙(lïnɡ) 腐烂(fǔ) 黎明(lí) 汹涌(xiōnɡ)2、蒋海澄,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

《我爱这土地-艾青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我爱这土地-艾青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我爱这土地-艾青》导学案
一、课前准备
1. 师生共同收集关于艾青的相关资料,包括他的生平、代表作品等内容。

2. 准备PPT或其他多媒体资料,以便展示艾青的诗歌作品和相关图片。

3. 准备教室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

二、导入
1. 利用PPT展示艾青的生平宁代表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以问题导入,如:“你们对艾青有何了解?他的诗歌作品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引导学生思考。

三、进修目标
1. 了解艾青的生平宁代表作品。

2. 理解《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进修过程
1. 进修艾青的生平宁代表作品,包括《我爱这土地》等。

2. 分析《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的主题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展开对这首诗歌的深入解读,分享各自的看法和观点。

4. 引导学生欣赏艾青其他的诗歌作品,让他们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意境,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室练习
1. 阅读理解:请学生阅读《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回答相关问题,检验他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2. 诗歌赏析: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艾青诗歌进行赏析,写下自己的感想和理解。

六、教室总结
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艾青的重要性和他的诗歌作品对我们的影响。

2. 鼓励学生多读诗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七、作业安置
1. 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赏析和写作。

2. 继续了解艾青的其他诗歌作品,准备下节课的讨论和分享。

部编最新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我爱这土地》教案

部编最新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我爱这土地》教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问、讨论、示例分析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学科素养。同时,注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有效的学习体验。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爱这土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感受到对祖国的热爱?”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诗歌中爱国情怀的奥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现代诗歌的基本概念、意象和修辞手法,以及如何通过诗歌表达爱国情感。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爱国情怀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并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4.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对诗歌美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生活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概念。《我爱这土地》是一首表达对祖国深厚感情的现代诗。现代诗是……(详细解释概念)。它是……(解释其重要性或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这个案例展示了诗歌如何通过意象和修辞手法表达爱国情感,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并感受诗人的情感。

第2课《我爱这土地》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课《我爱这土地》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的诗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通过诗歌表达个人情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诗歌创作的乐趣,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并解决问题。
3.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4.写作技巧:学习诗人的写作方法,尝试仿写一首表达对祖国热爱的现代诗。
5.课后拓展:推荐阅读其他表达爱国主题的诗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旨在提高学生对现代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5.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体验诗歌中的美,培养高雅的审美品味,丰富情感世界。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紧密结合新教材要求,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新时代人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主题: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深入理解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所表达的爱国情怀,通过诗歌的朗读、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1.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对《我爱这土地》的深度解读,培养对现代诗歌的感知、理解和欣赏能力。
2.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学习艾青的诗歌,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爱国情怀。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修辞手法,提升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
4.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诗人的写作技巧,尝试创作表达个人情感的现代诗,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
-理解现代诗的特点:现代诗的形式多样,理解其特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教师需要通过对比、示例等方法,帮助学生把握现代诗的自由、节奏和意象等特点。

《我爱这土地》优质课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我爱这土地》优质课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我爱这土地》优质课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诗歌的旋律和节奏。

2、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

3、背诵诗歌,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

学习重点:有感情的诵读诗歌,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意义。

教学难点: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意义。

时间预计:导课分、自学分、交流分、展示分、小结__分、巩固分钟学习流程一、自学新知1.重点注音。

嘶哑()悲愤()汹涌()喉咙()吹刮()腐()烂2.简介作者艾青及本文写作背景。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代表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等。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和太阳是他诗中的主要意象,诗人曾自称“悲哀的诗人”。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草菅人命,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愤然写下了这首诗。

二、整体赏析(一)朗读诗歌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诗歌,读准字音,并试着给诗歌划分节奏。

2.配乐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语速和语调。

3.指名朗读诗歌。

4.学生齐读诗歌。

(二)赏析1. 诗人的情感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得以抒发与升华,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我爱我祖国》,说说我们学过的古诗中表达诗人爱国情感的诗句。

二、布置预习这一环节组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课文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三、朗读感知引导学生阅读词,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你能找出这些意象吗?点拨:通过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

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写作手法。

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即成为意象。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课《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课《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课《我爱这土地》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本课的背景和作者介绍;2.读懂并理解全文;3.能够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导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老师可以先通过引入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比如:“很多人都说人生在世,爱国爱家是最重要的,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2.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其进行讨论。

二、阅读文本(15分钟)1.让学生先自己阅读文章,然后进行整体感知;2.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用PPT展示文本关键词,并读课文要点;3.学生阅读完毕后,可以选择几位学生来诵读课文,帮助再次加深理解。

三、针对性问题解答(15分钟)针对性地提问学生,以便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并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

1.请简要谈谈有关“我爱这土地”这个题目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受。

2.作者用何种方法来表达对土地的热爱?3.作者为什么给《我爱这土地》写上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4.孙犁在课文中写到“我爱这土地”时,是怎样的情感?5.通过阅读这篇课文,你觉得“爱国”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吗?为什么?四、拓展讨论(10分钟)根据学生的思考能力,启发他们对课文的进一步思考,并进行拓展讨论。

1.每个人爱国的方式不同,你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举措来爱国呢?2.你认为爱国的形式有哪些,你是如何做到的呢?3.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文化的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4.你有什么话想要对老一辈中国人说?你对祖国的未来有何期许?五、课堂总结(5分钟)根据课堂的讨论和学生的回答,给出本课的总结,再次强调“爱国爱家”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美德。

【导学案结束】【导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本课的背景和作者介绍;2.读懂并理解全文;3.能够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导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老师可以先通过引入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比如:“很多人都说人生在世,爱国爱家是最重要的,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2.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其进行讨论。

《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11)(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11)(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我爱这土地》导学案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1、《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作于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祖国又一次遭受日寇铁蹄践踏的1938年,诗人艾青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坚定地汇入人民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一名时代的鼓手、吹号者。

全诗共六节。

第一节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

诗人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并运用一系列意象表达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诗人借助鸟儿死后羽毛腐烂在土地里,表达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了献身之意。

第二节一问一答,诗人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捧出了他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

(二)学法引导1、《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无固定的节律,不押韵。

它主要由句中停顿和句末停顿构成一定的节拍,诵读时要着重把握由诗中感情起伏所构成的“内在节奏”,并在朗读中体会诗歌蕴含的深沉而真挚的爱国之情。

学习时要着重理解两节诗之间的联系,以及“鸟”的形象对表现主题所起的作用。

(三)审美鉴赏1、情浓意深的形象美《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写于抗日救亡最艰难的岁月。

诗中抒发了诗人对于祖国最为深沉的爱,但他没有直接渲泄自己的感情,而是运用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形象。

让抒情主人公化作一只小鸟,由鸟儿生前的歌唱,写到它死后的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

此外,分别赋予“大地”“河流”“风”“黎明”不同的象征和暗示意味。

具体说来,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林间的无比温暖的黎明”可以看作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

这样,通过具体、真切的形象,抒发了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

二、自学阶梯评估达标训练1、填空(1)《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

2、《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2、《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2《我爱这土地》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诗歌,把握其旋律与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 体会诗歌中的意境,感受作者涌动着的激情。

链接材料: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

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

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

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

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

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

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

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写作背景:《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一、自主学习1、填空《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2、请用“/”划分、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二、合作探究1、诗中的“鸟”,它都歌唱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又有什么象征含义呢?2、诗歌开头写着“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请你结合以上歌唱的内容,思考为什么这里用“嘶哑”一词,而不用“清脆”或“嘹亮”。

3、“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4、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5、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6、诗人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7、这首诗在结构上一、二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三、拓展延伸1、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你会唱些什么呢?仿照例子试一试,相信你会比例子仿写得更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我爱这土地》导教案学目1.熟并背,掌握歌的内在旋律与和奏。

2.掌握歌的意象,会其象征意。

3.领会歌中的境界,感觉涌着的激情。

【接资料作者介:艾青和《我土地》艾青 (1910 ~1996) ,原名蒋海澄,浙江金人。

他生在村,自幼苦哺育,我民族的主体——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

大后的波折、崎岖遭受,使他很快成—个革命者。

1929 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歌作。

1932 年归国,在中写成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确立了在的地位。

他的初期作多咒黑暗,格厚朴,子深重郁,但生活充希望与神往。

他的抗期的作,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高昂。

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拂晓的通知》等。

主要作有抒怀《光的歌》《古的大斗技》等。

写作背景:《我土地》写于抗日争开始后的1938 年,当日本侵略攻克了北、、南的广大地域,所到之狂暴虐,妄摧中国人民的抵挡意志。

中国人民起抵挡,行了不屈不的斗争。

人在领土、民族危亡的关,祖国的和侵略者的愤恨,写下了首大方激动的。

《我土地》艾青若是我是一只,我也用嘶的喉歌唱:被暴雨所打着的土地,永汹涌着我的悲的河流,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和那来自林的非常温柔的拂晓⋯⋯——而后我死了,羽毛也腐在土地里面。

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我土地得深邃⋯⋯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一、自主学1、填空《我土地》的作者是我国、今世有名人,原名。

首的感情基是。

最能点明要旨的句是2、用“”区分、注以下句的朗奏若是我是一只,我也用嘶的喉歌唱:被暴雨所打着的土地,永汹涌着/ 我的悲的河流,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和那来自林的非常温柔的/ 拂晓⋯⋯——而后我死了,羽毛也腐/ 在土地里面。

里面。

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我土地得深邃⋯⋯二、研究展现:1、中的“ ”,它都歌唱了哪些内容?些内容又有什么象征含呢?2、歌开写着“若是我是一只,我也用嘶的喉歌唱⋯⋯”,你合以上歌唱的内容,思虑什么里用“嘶”一,而不用“洪亮”或“嘹亮”。

3、“若是我是一只,我也用嘶的喉歌唱”;“而后我死了,羽毛也腐在土地里面”,你是怎理解两句的?4、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 ”的前方分有“暴雨所打的”、“悲的”、“激怒的” 些修,其作用是什么?5、揭露全要旨的句是什么?你的理解?6、人土地、河流、、拂晓的描绘,含了他怎的思想感情?7、、首在构上一、二之有什么内在系?三、外延长:1、若是你是一只,系我今日改革开放的新代,你会唱些什么呢?模仿例子一,相信你会比率子仿写得更好。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我爱这土地》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四个意象的象征意义。

3.领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试着进行诗歌创作。

学习重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领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能了解诗人通过对土地等意象的吟唱所孕育的爱国情思。

学法指导:1.结合“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弄清诗人诗歌创作背景、内容和风格等。

2.关于朗读。

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没有严格的限制,声音的强弱主要表现在重读的安排上。

一般来讲,能鲜明地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就应该重读。

朗读本诗注意把握三个方面的要领:感情基调——深沉忧郁;语速——缓慢;节奏——停顿恰当【课前导学】一、新知认知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意象:“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客观物象。

这个所谓的“象”就是客观的事物,“意”就是作者的感情。

二、预习任务1.读完“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材料。

2.请用“\”划分、标注诗句的朗读节奏,反复朗读。

3.诗中的“鸟”,它都歌唱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又有什么象征含义呢?三、预习检测1.填空。

《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

主要诗集有《》《》等。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全诗看,作者在诗中流露了一种怎样的感情?3.本诗的开头作者为什么将自己假设成一只鸟?4.品析下列诗句所包含的意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参考答案:1.略2.诗中的土地突破了土地的本身的意义,上升到了象征祖国,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抒发了那个时代,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我爱这土地-艾青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我爱这土地-艾青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我爱这土地-艾青》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诗人艾青以及他的代表作《我爱这土地》的背景和意义;2. 理解诗歌中表达的爱国情怀和对土地的热爱;3.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4. 提高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导学内容】1. 诗人艾青简介;2. 诗歌《我爱这土地》赏析;3. 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4. 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导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艾青的简介视频或者介绍艾青的文字资料,引导学生进入主题,了解诗人艾青的生平宁创作背景。

二、进修诗歌《我爱这土地》1. 讲解诗歌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阅读全文,感受诗歌中的深厚爱国情怀;2. 分段解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段的意义和情感表达;3. 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三、分析意象和修辞手法1. 诗歌中出现的意象有哪些?这些意象代表了什么?2. 诗歌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四、探讨主题和意义1.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哪些情感和思想?2. 你认为诗歌《我爱这土地》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对祖国和家乡有何感想?五、总结反思通过本堂课的进修,你对艾青及其代表作《我爱这土地》有了更深的了解吗?你对爱国主义有何新的认识和感悟?【课后作业】1. 回顾教室进修内容,写一篇心得体会,表达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2.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艾青和其其他作品的信息,做一次简短的介绍。

【拓展延伸】1. 了解其他爱国主题的文学作品,比如《黄河颂》、《赤壁怀古》等,进行比较分析;2. 通过朗诵、演讲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懂得珍惜祖国和家乡,传承爱国主义情怀。

愿我们的学生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2《我爱这土地》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必背内容1、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3、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4、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zhǔ)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shāng)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

02《我爱这土地》(导学案)【轻松备课】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系列(部编版)

02《我爱这土地》(导学案)【轻松备课】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系列(部编版)

02《我爱这土地》(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本诗的节奏。

2.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其象征意义。

3.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炽热而深沉的爱国情怀。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其象征意义。

难点: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炽热而深沉的爱国情怀。

【学习准备】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嘶.哑(sī)汹涌.( yǒng)()lí明()fǔ烂2.解释词语:嘶哑:汹涌:悲愤:3.文学常识填空:艾青(1910—1996),原名,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著名。

其早期诗风格,调子深沉忧郁。

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

新中国成立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以“”自称。

主要诗集有《》《》等,成名作《》。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重大影响的诗人。

其诗歌以和太阳为主要意象。

4.这首诗第一节以对土地歌唱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处于苦难中的祖国的和甘于为之奋斗献身之情。

第二节以的句式,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

5.指出诗中的意象,说一说它们分别象征了什么。

6.诗人为何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7.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8.诗人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来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1.嘶哑(sī)汹涌( yǒng)(黎)lí明(腐)fǔ烂2.嘶哑:声音沙哑。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悲愤:悲痛愤怒。

3. 蒋正涵诗人浑厚质朴悲哀的诗人大堰河火把大堰河——我的保姆土地4. 鸟儿热爱设问对祖国最真挚的爱5.6.“嘶哑”一词传神地写出了鸟儿经历了坎坷、悲酸,让我们看到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

诗人用鸟的不屈与抗争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

7.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是对诗意的提炼和升华。

8.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任务一自主阅读:2我爱这土地》公开课导学案_2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任务一自主阅读:2我爱这土地》公开课导学案_2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

2.通过品与悟,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内在的学习激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把握诗歌主题,体会诗人对历经磨难而又充满希望的祖国的挚爱之情。

2.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的诵读诗歌,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六、教学时数: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过的爱国诗有哪些呢?如《我用残损的手掌》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首爱国诗《我爱这土地》。

(二)出示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诗歌的节奏和感情。

2.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

3.诵读诗歌,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人。

现代著名诗人。

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为一个革命者.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调子沉重忧郁;抗战时期的作品多为觉醒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

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我爱这土地》等。

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四)读诗,整体感知第一步: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解决生字新词。

第二步:听录音范读;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注意读诗的感情(悲壮和深沉)。

第三步;指名学生朗读(师生从节奏和感情两方面点评)第四步:全班齐读全诗。

九年级《2.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九年级《2.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基础题: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嘶哑__________ 喉咙__________ 汹涌__________ 吹刮__________
••••
2.文学常识填空。

艾青,原名________;《我爱这土地》选自《________》。

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同义词,并用加点词语造句。

(1)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2)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提高题:
1.中哪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2.诗中的土地、河流、风和黎明分别象征了什么?
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流、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黎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题:
1.“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中,能否把“嘶哑”一词换成“圆润”?为什么?2.“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土地怎样的感情?。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2我爱这土地-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2我爱这土地-学案

《我爱这土地》导学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本诗的节奏。

2.分析作者笔下的形象,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

3.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炽热而深沉的爱国情怀。

学法指导:1.朗读法:可个体自读、小组互读、全班齐读,听读、放声读。

在反复朗读中加强语感,更好的领会诗歌传达的情感。

2.探究法:或独立或互动,探究诗歌的意象,把握象征手法,从而领悟作者在文章的主旨。

3.练笔法:熟读的基础上按诗歌体例进行仿写。

预习篇(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1)本文作者(1910—1996),原名,号,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

《》是他的成名作,诗作还有《》《》等。

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和“”。

(2)写作背景:本诗写于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二、读读写写:嘶哑() hóulóng( ) 汹涌()黎明() fǔlàn()三、诗歌朗读的感情基调:。

探究篇(合作探究)分析诗歌意象,理解意象的象征意义1、诗中是通过什么形象来表达爱国激情的?2、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它们是如何从常见的实景变为意象的(分析象征意义)?3、鸟的歌唱为何用“嘶哑”一词,可以用“清脆”或“嘹亮”换掉吗?4、如何理解这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5、结合诗歌内容,说说文中两个省略号和一个破折号所起的作用。

6.这首诗在结构上共分两节,请简要说说两节诗歌各有什么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练笔篇(诗意仿写)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你会唱些什么呢?仿照例子试一试。

示例: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清脆的喉咙歌唱:这高峡出平湖的山峡大坝,这可上九天揽月的神州飞船……我爱这土地作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爱这土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体会诗歌中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链接材料作者简介:艾青和《我爱这土地》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

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

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

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

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

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

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

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一、自主学习
1、填空《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2、请用“\”划分、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二、探究展示:
1、诗中的“鸟”,它都歌唱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又有什么象征含义呢?
2、诗歌开头写着“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请你结合以上歌唱的内容,思考为什么这里用“嘶哑”一词,而不用“清脆”或“嘹亮”。

3、“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4、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5、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6、诗人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7、、这首诗在结构上一、二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三、课外延伸:
1、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你会唱些什么呢?仿照例子试一试,相信你会比例子仿写得更好。

例: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清脆的喉咙歌唱:这高峡出平湖的山峡大坝,这可上九天揽月的神州飞船……
2、艾青在诗中,含着泪水说:“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古往今来,在我们中华史册上记下了多少爱国志士的类似诗篇,犹如繁星高悬夜空。

例:当我们抵御外侵,我们会记得岳母刺给岳飞身上的四个大字:“精忠报国”;当志士至死不降,保持民族气节,我们不会忘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接着往下写,相信你会写得更精彩)。

答案
朗读注意把握三个方面的要领:
感情基调——深沉忧郁;语速——缓慢;节奏——停顿恰当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诗中的“鸟”,它都歌唱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又有什么象征含义呢?
鸟歌唱的内容有“土地”、“河流”、“风”、“黎明”。

“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这“土地”“被暴风雨所打击着”,说明祖国大地正在被日本帝国主义摧残、肆虐。

“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悲愤”“激怒”都表现出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无比温柔”充满了对那里的向往。

这些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2.诗歌开头写着“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请你结合以上歌唱的内容,思考为什么这里用“嘶哑”一词,而不用“清脆”或“嘹亮”。

“嘶哑”表达出“鸟儿”歌唱不已,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几多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不会停止对祖国的爱的表达。

如果用“清脆”或“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

3.“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鸟”是诗人自己的象征,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爱。

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

4.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这些修饰语限定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表明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6) 艺术特色:a.意象内涵丰富(象征手法)。

在诗中的每一个事物都赋于丰富的内涵,“鸟”是诗人的虚拟,是泛指,是共名,嘶哑着喉咙歌唱的既是“鸟”,也是我(作者自己),同样,大地.河流.风和黎明等,都是诗人心目中赋于了一定意义的形象。

b. 抒情方式巧妙,感情表达分层强化。

运用比喻借物抒情,这是抒情方式的巧妙;为了能久久拨动读者的心弦,还要不断的强化作品本身的感情,作品开头就用“假如”这是第一层强化;以“嘶哑”来形容鸟声(一反鸟声优美清脆),这是第二层强化;又用一系列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观的长句,加上一系列的修饰语,这是第三层强化。

5、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6、诗人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7、这首诗在结构上一、二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

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第一节蓄势,第二节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

诗意层层递进。

三1. 略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宋·范仲淹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宋·陆游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汉·班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