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发生发展

合集下载

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和杀菌剂发展趋势

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和杀菌剂发展趋势

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和杀菌剂发展趋势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此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植物病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及侵染循环

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及侵染循环
引起全株性的感染(潜育期较长) ;如枯 黄萎病、枣疯病等,这些病原物可通过 输导组织扩展,形成系统性病害。
2、环境条件影响:
以温度影响最大,和病原物发育的适温有关, 因为在植物体内,受外界湿度的干扰小。
(四)发病期:指症状出现后病害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此期是病原物大量增殖、扩大危害的时期。 真菌性病害往往在受害部位产生孢子等子实体,称为产孢期 新产生的病原物的繁殖体可成为再次侵染的来源。
5、介体
昆虫是多种病毒、细菌和线虫的传播介体;
一种病原物可以在几个场所越冬、越夏。
(二)初侵染和再侵染
1、初侵染: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接种体在生长季节中 首次引起寄主发病的过程称为初侵染。 2、再侵染:受到初侵染而发病的植株上产生的病原物, 在同一生长季节中经传播引起寄主再次发
病的过程叫再侵染。
根据在流行过程中是否出现再侵染把病害划分为:
2、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
种子: 种子之间:如线虫的虫瘿、菟丝子的种子;
种子表面:烟草花叶病毒污染番茄、辣椒种子。 种子内:豆科植物的病毒病
苗木: 由病毒、类病毒等引起的多种果树病害,
如苹果花叶病、锈果病等 ;
种薯:马铃薯病毒病、细菌性环腐病
种植后不但本身发病,还可以在田间形成发病中心。
3、病株残体
③ 光照
(三)潜育期
从病原物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开始表现明显症状的时期
潜育期是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繁殖和蔓延的时期,也
是病原物和寄主植物相互斗争的时期。
1、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方式 :
1)局部侵染: 病原物局限在侵入点附近,形成局部的
或点发性的感染(潜育期较短),如真
菌性叶斑病。
2)系统侵染: 病原物从侵入点向各个部位蔓延,甚至

园林植物病害发生过程与侵染循环

园林植物病害发生过程与侵染循环
园林植物病害发生过程与侵染循环
一、植物病害的发生过程 从病原物与寄主感病部位接触侵入,到引起植物表 现症状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称为病害的发病过程,简 称病程。病程大致可划分为接触、侵入、潜育和发病 四个时期。实际上病程是一个连续的侵染过程。 (一)接触期 从病原物同寄主接触到开始萌发入侵称接触期。接触 期的长短因病原物种类不同而有差异。病毒、植原体 和类病毒的接触和侵入是同时完成的,细菌从接触到 侵入几乎也是同时完成的,都没有明显的接触期。
表真 皮菌 的孢 全子 过直 程接 穿 透 寄 主
病原物能否侵入寄主,建立寄生关系,这与病原物
的种类、寄主的抗病性和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环境 条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湿度和温度。大多数真菌 孢子萌发都离不开水分,甚至必须在水滴中才能萌发。 如蔷薇白粉病菌在相对湿度95%~98%时,萌发率为 99.2%,而相对温度在28%~30%时,萌发率只有53.5%。 南方的梅雨季节和北方的雨季,植物病害发生普遍而 严重;少雨干旱季节发病轻或不发病。适宜的温度可 以促进真菌孢子的萌发,并缩短入侵所需的时间。此 外,光照、营养物质对病原物的侵入也有一定影响。 保护性杀菌剂的作用主要是防止病原物侵入。喷洒保 护剂、减少和保护伤口、控制侵染发生的条件,是防 治植物病害的重要措施。
嫁接
牛松 墨 天
寄 主
传病介体
松材线虫病
嫁接
松材线虫


三、植物病害的流行
植物病害在一个时期,一个地区内,发生普遍而且严重, 使某种植物受到巨大损失,这种现象称为病害的流行。
病害流行的条件:有大量易于感病的寄主;有大量致病力强的 病原物;有适合病害大量发生的环境条件。这三个条件,缺一 不可,而且必须同时存在。 1.病原物方面 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原物的连续再侵染, 使病原物迅速积累。感病植物的长期连作,病株及其残体不加 清除或处理不当,均有利于病原物的大量积累。对于那些只有 初侵染而没有再侵染的病害,每年病害流行程度主要决定于病 原物群体最初的数量。借气流传播的病原物比较容易造成病害 的流行。从外地传入的新的病原物,由于栽培地区的寄主植物 对其缺乏适应能力,从而表现出极强的侵染力,常造成病害的 流行。

植物病害控制的原理

植物病害控制的原理

3.除(eradication):
种苗处理
土壤处理
病原物
清除侵染源
铲除寄主
4.治(therapy)
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
传播介体
保护
植物群体
治疗
三、病害控制方案的设计
设计依据:1.病害的发生发展(流行)规律
病原物的生理特性、致病特性 病害侵染循环
影响 因素
2.病害控制措施
因时因地制宜 产前、产中、产后 操作性与效益型


检疫隔离
品种土壤
(田园卫生) 肥料灌溉
生态调控
能量
有益生物(栽培措施)
(生物防控) 信 息
能 量(经 济)
(物理防控 ) (情 报) 药 剂(心理因素)
( 化学防控)
地理、气候 生态类型 耕作制度 种植制度
接种体来源 引种
植物病害系统
植物-有害生物系统
有害生物管理系统
植物管理系统
2.植物病害防控的基本原理
控制 病害发生发展
使用无病种苗 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 (作物布局、复种、间、套
作、品种混栽和轮作) 健身栽培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
田园卫生 清除病残体、拔除病株与铲除发病中心
4.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

拮抗病原物

促进作物生长
栽培模式简单化 土壤连续种植使病原物大量积累,导 致镰刀菌枯萎病、细菌性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 害严重发生。设施农业长时间适宜的湿、温条件有利病 害流行。
作物管理化学化 长期和大量使用农化品,导致农田土 壤的理化环境恶化、微生物区系结构失衡,从而诱发或 加剧病害发生;产生抗药性。

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间;有的附着在种子表面;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或以分
生孢子器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有的病菌能侵入块根、块 茎和鳞茎。
3 病植物残体
病株残体包括寄主植物的秸秆、残枝、败叶、落花、
落果和死根等残余组织。绝大部分的弱寄生物,如多数病 原真菌和细菌都能在病株残体中存或以腐生的方式在残体 上生活一段时期。病毒也可随病株残体休眠。病株残对病 原物既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增强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力, 也可提供营养件,作为形成繁殖体的能源。当残体分解和 腐烂的时候,其中的病原物往往也渐死亡和消失,因此残 体中病原物存活时间长短,一般与残体分解快慢有关 。
1 只是以伤口作为侵入的部位; 2 除以伤口作为侵入部位外,还利用伤口的营养物质;
3 病原物先在伤口附近的死亡组织中生活,然后再进一
步侵入健全的组织,这后两类病原物也称为伤口寄生 物,大都属于寄生性较弱的寄生物,第三种情况的事例 很多。 伤口的新鲜程度直接影响病原物侵染的成功率。
侵入期
3、侵入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病原物侵入寄主,除接种数量生理活性外,还受寄主的感病
期、感病器官、病原物侵入时环境条件的影响。
①湿度 在一定范围内,湿度高低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孢子
能否萌发和侵入,是影响病原物侵入的主要因素。多数病原物 要求高湿的条件才能保证侵入成功。高湿条件持续的长短又影 响病原菌的侵入率,有的甚至要求有水膜存在。
②温度
主要影响萌发和侵入的速度。大多数病原物接种体
侵入期
1.2 侵入期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生关系的这段时间。
植物的病原大多是内寄生的,只有极少数是真正的外寄生。 1、侵入方式: 主动侵入 被动侵入 真菌、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病原细菌、病毒
2、侵入途径:

第三章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第三章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直接侵入
许多病原真菌、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具有这种侵染能
力。
2021/9/15
4
(二)影响侵入的环境因素
病原物的侵入和环境条件有关,其中以 湿度和温度的关系最大。在一定范围内, 湿度决定孢子能否萌发和侵入,温度则影 5
三、潜育期
◆潜育期是指从病原物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出现明显 症状为止的这一段时期。
一般讲, 各种病害都有其一定的传播方式, 研究
并掌握病原物的传播途径和方式,对于防治病害具有指
导意义。
2021/9/15
13
2021/9/15
14
三、初侵染和再侵染
病原物经过越冬或越夏, 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传到新 生长的植株体上,所引起的第一次侵染称为初侵染。 受到初次侵染的植株在同一生长季节内又产生大量的 病原繁殖体, 经再次传播、侵染、发病, 称为再侵 染。
■在一定时间、空间和地点已经具备的条件, 相对稳定的因素为次要因素,最缺乏或变 化最大的因素为决定性因素。
■对于一个具体病害,应分析其寄主、病原 和环境条件各方面的变化,找出它的决定 性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2021/9/15
20
病害有无再侵染是制定防治策略和防治方法的重要依 据。
2021/9/15
15
第三节 园林植物病害的流行
植物病害在一个时期或一个地区大面积发生,造 成经济上的严重损失,称为病害流行。
植物病害流行是植物群体发病的现象。病原物群 体在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干预下,与植物群体 相互作用导致病害流行,因而植物病害流行是一 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
2021/9/15
3
二、侵入期
侵入期是指病原物从侵入到开始建立寄生关系的一段时间。

植物病理学 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植物病理学 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 侵染剂量因病原物的种类、活性、侵入部 位和寄主品种的抗病性而异。许多侵染植 物叶片的真菌,单个孢子就能成功侵染。
二、病原物侵入途径与病害防治的关系
1、栽培过程中防止和减少伤口,促进伤口愈合。 2、根据抗侵入的条件进行抗病品种的选育。 3、根据抗侵入的条件对病害进行预测预报。 4、为化学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 如化学保护剂的
复合侵染(compound infection)
• 在侵染过程中,病原物随机传播到寄主植 物上,同一侵染位点可同时或先后遭受不 止一种病原物的侵染,并常常表现几种病 原物混合寄生的复杂症状。
第四节 发病期
一、发病期的概念
• 植物受到侵染以后,经过一定的潜育期 即表现症状而发病。从出现症状开始即 进入发病期,直到生长季结束,甚至直 到植物死亡为止的一段时间。
光照对于某些真菌的萌发有刺激作 用或抑制作用。
第二节 侵入期
侵入期的概念
病原物在寄主表面或周围萌发或生长 到达侵入部位。就有可能侵入寄主植物。 通常,将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主关 系的这段时间,称为病原物的侵入期。
一、病原物的侵入途径和方式
1、各种病原物的侵入途径:
• 真菌:大都是以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或者以 菌丝从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有的真菌还能 从角质层或者表皮直接侵入,高等担子菌还 能以侵入能力很强的根状菌索侵入。
系统侵染(systemic infection):病原物可以从侵入点 扩展到寄主大部分或全株的现象。所引起的病害 称为系统病害。
病原物的系统侵 染分三种情况
(1)沿导管蔓延; (2)沿筛蔓延;
(3)沿生长点蔓延。
许多维管束病害和绝大多数病毒病 害和菌原体病害都是系统侵染引起的, 如棉花黄萎病、番茄青枯病、烟草花叶 病和枣疯病等。

《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导学案-植物保护技术》

《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导学案-植物保护技术》

《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导学案一、导入你是否曾经注意到,身边的植物会遭遇各种病害的侵略?这些病害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呢?今天我们将进修《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二、目标1. 了解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规律。

3. 理解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展规律。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和预防控制。

三、观点诠释1. 植物侵染性病害:指植物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侵入并引起的疾病。

2. 分类:按病原微生物的不同,植物病害可分为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等。

四、发生规律1. 病原微生物侵入:病原微生物通过伤口、气孔、根部等途径侵入植物体内。

2. 感染病原微生物:植物组织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引发病变。

3. 病原微生物繁殖:病原微生物在植物体内迅速繁殖,加重病害。

4. 病害发展:病害逐渐扩散至整株植物,导致植物发展受阻,产量减少甚至死亡。

五、发展规律1. 病害传播: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水、土壤、昆虫等途径传播,加速病害蔓延。

2. 病害防控: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菌剂、清除病株、优化发展环境等,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展。

3. 抗性培育:选育具有抗病性的新品种,提高植物对病害的抵抗能力,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六、案例分析某果园的苹果树出现了真菌性病害,导致果实腐烂、产量下落。

经过专家分析,发现病原微生物是通过风传播引起的。

果园主人采取了及时喷洒杀菌剂、清除病株等措施,成功控制了病害的蔓延,果园恢复了正常发展。

七、总结通过进修《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我们了解了植物病害的定义、分类、发生规律和发展规律,掌握了预防和控制病害的方法。

在未来的实践中,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珍爱植物健康,增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八、拓展延伸1. 请结合实际案例,进一步探讨植物侵染性病害的防治措施。

2. 了解不同季节植物病害的发生规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园艺植物病害的基础知识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园艺植物病害的基础知识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4)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可直接侵入 寄主组织。
(5)大多数真菌是以孢子萌发后形成的 芽管或者以菌丝侵入的。
第三节园艺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二、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
侵入前期


侵入期


潜育期
发病期
第三节园艺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二、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
1.接触期 接触期又称侵染前期,是指病原物的繁殖体等
以各种方式到达植物体表面,并与植物的感病部位接 触的时期。如真菌的孢子、细菌的菌体等可以通过气 流、雨水以及各种生物带到植物体表。
2.侵入期 侵入期是指病原物从寄主体表进入体内,与寄主
(1)专性寄生物 (严格寄生物) (2)强寄生物(兼性寄生物) (3)弱寄生物(兼性寄生物) (4)严格腐生物 (专性腐生物 )
第三节园艺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一、 病原物与寄主植物
(一)病原物的寄生性
病原物根据它们寄生能力的强弱分为
(1)专 性寄生 物 (严 格寄生 物)
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和 组织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营养 方式为活体营养型(biotrophe)。如 果寄主植物死亡,对它们十分不利,如 菟丝子,如果寄主死了,它也无法再生 活下去。
第三节园艺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一、 病原物与寄主植物
(二)病原物的致病性 致病性是病原物所具有破坏寄主,引起病害的能力。
主 的 致病 病原 作物 用对

表现在对寄主的养分、水份的大量掠夺;
病原物的代谢产物,如各种酶、毒 素和生长素类物质对寄主的破坏作用。
第三节园艺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一、 病原物与寄主植物
植物病害的形成,是在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 病原物的致病作用和寄主植物的抗病作用相互作用 的结果。

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及侵染循环

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及侵染循环

二、 侵染循环
定义: 定义:指病害从一个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 度发病的过程,也称为病害循环。 度发病的过程,也称为病害循环。 主要涉及三个环节: 主要涉及三个环节: 1、病原物的越冬越夏 、 2、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 、 3、病原物的传播 、
(一)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
定义: 定义 : 指病原物如何度过寄主植物的休眠期或收获
2)多循环病害: 指病原物在一个生长季节中能够连续繁殖 )多循环病害: 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 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
多为局部侵染的病害,寄主感病时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 多为局部侵染的病害,寄主感病时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病 原物的增殖率高; 原物的增殖率高; 病原物对环境条件敏感,在不利的条件下会迅速死亡, 病原物对环境条件敏感,在不利的条件下会迅速死亡,越冬率 低而不稳定。 低而不稳定。 病害数量增幅大,可以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完成菌量积累, 病害数量增幅大,可以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完成菌量积累,造成 病害的严重流行,因而有称“单年流行病害” 病害的严重流行,因而有称“单年流行病害”。
根际分泌物对病原物的影响
1)诱发病原物积聚: )诱发病原物积聚: 积聚 2)刺激休眠体和孢子的萌发: )刺激休眠体和孢子的萌发: 萌发 3)营养:伤口侵入的病原物,先在伤口吸收死亡细胞 )营养:伤口侵入的病原物, 的营养物质,生长后侵入。 的营养物质,生长后侵入。
(二)侵入期: 侵入期: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的一段时期 1、侵入途径: 、侵入途径:
5、介体 、
昆虫是多种病毒、细菌和线虫的传播介体; 昆虫是多种病毒、细菌和线虫的传播介体;
一种病原物可以在几个场所越冬、越夏。 一种病原物可以在几个场所越冬、越夏。

植物病虫害发生发展流行爆发规律及防治大方针

植物病虫害发生发展流行爆发规律及防治大方针

植物病虫害发生发展流行爆发规律及防治大方针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莫继荣摘要任何一种病虫害的零散发生到发展必须具备病虫来源、寄主植物、传播途径三大要素;它成为流行爆发性病虫害也必须包括寄主植物、病虫来源、环境条件三大要素。

从一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流行→爆发是一个随时间推进的危害度递进过程,往往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的。

所以不要等到一种病虫害爆发了才采取措施。

任何一种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大方针是预防为主,采取生物与物理方法综合防治,实现生物与环境、生物相互控制的生态平衡。

具体是指: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尤其是在其越冬越夏的藏身之处,采取措施减少病虫基数;掌握主要流行性病虫害的寄主范围,采取抗病虫害的不同寄主植物轮作;营造一个利于植物健康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如合理密植,开沟排水等;建立病虫害定期调查、预测预报体系,在一个病虫害发生之初就要采取控制措施(如杀虫灯、矿物农药和有机农药使用)。

一、基本原理有机农业中的有机种植主要是解决不用化学投入物、不用转基因品种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不用转基因品种,在转基因品种没有普及,绝大部分是常规品种的今天,不存在任何问题。

关键在于农药使用泛滥的今天,抗药性害虫成了优势群体以后,如何解决不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问题,它与不用化肥生产有机农产品,并列成为有机种植需要解决的两个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问题。

(一)、生物与环境、生物相互控制的生态平衡原理有机种植认证需要经过2-3年的转换期,其寓意有三点:1、其一,土壤退毒、优良土壤结构培育、良好土壤理化性状形成,需要这个时间;其二,轮作制度培肥土壤,有机肥的矿化速度,土壤肥效的物质循环补偿能力需要这个时间建立;其三,害虫天敌数量的恢复,植物多样性和昆虫多样性交互作用的生态平衡建立需要这个时间。

美国有人作过这样的试验:一块独立农耕地抛荒两年,任其杂草横生,第三年种上作物,发现地力更肥了,病虫害也不要用药防治了;又如,北方冬季严寒,处于休耕,北方土地比南方土地肥沃。

植物病害侵染过程及侵染循环

植物病害侵染过程及侵染循环

植物病害侵染过程及侵染循环
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和侵染循环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接触阶段:病原体与寄主植物发生接触,通常是通过接触受感染的植物部分(如叶片、茎等)或接触受感染的工具、人员等。

此阶段病原体会附着在寄主表面。

2. 附着阶段:病原体附着在寄主植物表面后,通过分泌胞外多糖等物质形成粘附结构,以便更好地固定在寄主表面。

3. 入侵阶段:在附着阶段完成后,病原体会通过一些特殊结构(如菌丝、根须等)侵入寄主植物的组织。

入侵途径可以是通过伤口、气孔、根尖等。

4. 扩散阶段:在寄主植物内部,病原体会迅速扩散并感染更多的寄主组织。

这一过程通常伴随病原体分泌一些抗寄主物质,抑制寄主免疫反应。

5. 繁殖阶段:一旦病原体侵入寄主并适应环境,它会开始繁殖并产生更多的病原体。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体内或体外的方式传播给其他植物。

6. 寿命阶段:病原体在寄主植物内部生活的时间通常是有限的,一旦它们消耗了寄主提供的养分,它们会死亡或进入休眠状态,等待下一次侵染机会。

侵染循环指的是病原体从一个寄主植物到另一个寄主植物的传
播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如空气传播、昆虫传播、土壤传播等。

不同病原体的侵染循环时间和传播途径也各不相同。

了解病害的侵染过程和侵染循环对于病害的防治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病害的发病与发展规律

病害的发病与发展规律

末发期
总结词
病害数量减少,症状减轻或消失。
详细描述
在末发期,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或防治措施 的作用,病害的数量逐渐减少,症状减轻或 消失。这一阶段需要继续保持防治措施,同 时进行病情监测,防止病害再次爆发。
05
病害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轮作
轮作可以减少土壤中的病 原菌和害虫数量,降低病 害的发生率。
综合防治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生态调控
通过合理配置作物布局、优化农田生态 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提高作物的抗病性
,减少病害的发生。
化学防治
在必要情况下,合理使用农药,控制 病害的蔓延,但需注意安全用药和环
境保护。
农业防治
推广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科学施肥 等农业措施,降低病原物的数量和活 力,减轻病害的危害。
02
雨水传播的病原物通常具有较大的体积和较重的体 重,如真菌的菌丝体、细菌的菌落等。
03
雨水传播通常发生在雨季或潮湿的环境中,是近距 离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
昆虫传播
01 昆虫传播是指病原物通过昆虫的取食和活动在不 同植物之间进行传播。
02 昆虫传播的病原物通常具有特定的寄主范围和昆 虫媒介,如病毒、细菌和真菌等。
病毒性病害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植物病害,其症状包括花叶、黄化、畸形等。 病毒性病害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昆虫、机械等方式,因此在防治时需要注意 防治传毒媒介。
线虫性病害
总结词
由线虫寄生引起的病害,症状通常包括根结、根腐等。
详细描述
线虫性病害是由线虫寄生引起的植物病害,其症状包括根结、根腐等。线虫性病害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土壤传 播,因此在防治时需要注意土壤消毒和改善土壤环境。
土壤类型
不同土壤类型对病害的发生有不同的 影响,例如沙质土和黏土对某些病害 的发病有促进作用或抑制作用。

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ppt

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ppt
1.田间病株
田间带病的活植物体,为田间病株。无论是多年 生或一年生的植物,病原物都可以不同的方式在田间 病株的体内外越冬或越夏。
❖黄瓜霜霉病菌在北方以连续侵染的方式在露地和保 护地间传播和为害。
❖大白菜软腐病可以在田间生长的芜菁属寄主上越夏, 冬季在贮藏的种菜上越冬。
❖田间病株还包括其他作物、野生寄主和转主寄主等。
❖以腐生的方式:一些病原真菌和细菌。
❖以寄生的方式:病毒可以寄生在土壤真的真菌、 线虫等微生物体越冬。
❖土壤中的腐生菌可以分为土壤寄居菌(soil invaders)和土壤习居菌(soil inhabitants)两类。 土壤寄居菌主要随病株残体生活在土壤中,病株 残体分解,它们就死亡,大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和 细菌都属于这一类;土壤习居菌对土壤的适应性 强,在土壤中可以长期存活,并且能够在土壤有 机质上繁殖,如腐霉菌(Pythium)、丝核菌 (Rhizoctonia)和镰刀菌(Fusarium)多属于这 种类型。
第一节 病害的侵染循环
病害的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上一个生长季节开始 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是病害在 一年的时间当中的循环过程,涉及病原物、寄主、 环境、时间、空间的变化。
病害循环与病原物生活史不同,生活史是病原物 个体发育过程,生活史相同的病原物引起的病害循 环可以完全不同,如黑粉菌。但生活史和病害循环 密不可分,病害循环是以生活史为基础的,是制订 植物病害防治措施的主要依据。
❖苗木和接穗:由病毒、类病毒、细菌等引起的多种 果树病害,如苹果花叶病、锈果病、柑桔黄龙病等;
❖种薯:马铃薯晚疫病菌、环腐病 。
3.土壤
土壤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外越冬或越夏的主要场 所。病原物可以休眠、腐生或寄生在其他生物体的 方式在土壤中存活。

园艺植物病理学第四章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园艺植物病理学第四章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园艺植物病理学第四章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病原物的寄生性与致病性寄主植物的抗病性病害的侵染过程病害循环病害的流行与预测预报<i>园艺植物病理学总论</i>第一节病原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一、寄生性(Parasitism) 指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

专性寄生物(Obligate parasite):锈菌、白粉菌、霜霉菌、黑粉菌、病毒非专性寄生物(Non-obligate parasite):蠕孢菌、丝核菌、镰刀菌、链格孢菌、细菌强寄生物、弱寄生物、严格腐生物。

<i>园艺植物病理学总论</i>二、致病性(Pathogenicity) 指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

一般来说病原物是寄生物,但寄生物不全是病原物。

寄生性的强弱不能代表致病性的强弱。

同一种病原物的不同小种、菌系、株系或群体,致病性的强弱可能有所不同,称为致病力(Virulence)强弱的差异。

强毒系,弱毒系。

<i>园艺植物病理学总论</i>第二节病原物的致病机制和寄主的抗病机制病原物的致病机制:夺取寄主细胞的营养物质吸收寄主细胞养分、水分分泌酶:如果胶酶分泌毒素:如AK毒素、HT毒素分泌生长调节物质: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

多糖类物质防御反应抑制物机械压力<i>园艺植物病理学总论</i>寄主植物的抗病性抗病性的定义:寄主植物抑制或延缓病原活动的能力。

抗病性的类型:免疫、抗病、耐病、感病、避病。

免疫:完全不发病。

抗病:发病较轻或很轻。

耐病:发病较重但产量损失小。

感病:发病较重并且产量损失大。

避病:寄主感病时期和病原物盛发期错开。

水平抗性:多基因控制、数量遗传、非小种专化抗性。

垂直抗性:单基因抗性、质量抗性、小种专化抗性。

<i>园艺植物病理学总论</i>寄主的抗病性机制结构(物理)抗病性与生化(化学)抗病性先天抗病性(固有或被动抗病性)与诱导抗病性(主动抗病性)<i>园艺植物病理学总论</i>一、被动抗病性的物理因素是植物固有的形态结构特征,它们主要以其机械坚韧性和对病原物酶作用的稳定性而抵抗病原物的侵入和扩展。

病害的发生过程与侵染循环

病害的发生过程与侵染循环

• (三)潜育期
• 从病原物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开始到寄主表现症状 为止这一段时期,称潜育期。潜育期是病原物在寄 主植物体内生长、蔓延、扩展和获得营养物质、水 分的时期。潜育期的长短与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 寄主的生长情况,抗病性以及环境条件都有关系。 如病毒、类病毒、植原体所引起病害的潜育期一般 在3~27个月,常见的叶斑病潜育期一般为7~15d,幼 苗立枯病潜育期只有几个小时。
• (二)侵入期
•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生关系这一段时期,称 侵入期。病原物的侵入途径一般有三种:
• 伤口侵入 伤口的种类很多,如修枝伤、叶痕、虫 伤、灼伤、冻伤及机械损伤等。病毒和植原体从伤 口侵入,寄生性较弱的细菌如棒杆菌、野杆菌、欧 氏杆菌多从伤口侵入,许多兼生真菌也从伤口侵入, 内寄生植物线虫多从植物的伤口和裂口侵入。
• 环境条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温度,在一定范围内, 温度升高,潜育期缩短。如毛白杨锈病,在13℃以 下,潜育期为18d;15~17℃为13d;20℃为7d。了解 潜育期是植物病害预测预报的主要依据。
• (四)发病期
• 从寄主开始表现症状而发病到症状停止发展为止这 一段时期,称发病期。这一阶段由于寄主受到病原 物的干扰和破坏,在生理上、组织上发生一系列的 病理变化,继而表现在形态上,病部呈现典型的症 状。植物病害症状出现后,病原物仍有一段或长或 短的扩展时期。叶斑和枝干溃疡病斑都有不同程度 扩大,病毒在寄主体内增殖和运转,病原细菌在病 部出现菌脓,病原真菌或迟或早都会在病部产生繁 殖体和孢子。在外界环境条件中,温度、湿度、光 照等对真菌孢子的产生都有一定影响。植物病害症 状停止发展后,寄主病部组织呈衰退状态或死亡, 侵染过程停止。病原物繁殖体进行再侵染,病害继 续蔓延扩展。

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及侵染循环_图文

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及侵染循环_图文
,在变动的室温下,几天之后就能产生大量孢子。
❖ 有性孢子产生的温度范围比无性孢子更窄,且要求较低的温度。 白粉菌:晚秋才产生闭囊壳,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 子囊菌:有性孢子越冬后的落叶中产生,其发育过程需要一个低温 阶段。
2、湿度
➢ 在实验室中,对未产生子实体的病组织,常用保湿 的方法促其产生子实体。
2)多循环病害: 指病原物在一个生长季节中能够连续繁殖 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
❖ 多为局部侵染的病害,寄主感病时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病 原物的增殖率高;
❖ 病原物对环境条件敏感,在不利的条件下会迅速死亡,越冬率 低而不稳定。
❖ 病害数量增幅大,可以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完成菌量积累,造成 病害的严重流行,因而有称“单年流行病害”。
苗木: 由病毒、类病毒等引起的多种果树病害,
如苹果花叶病、锈果病等 ;
种薯:马铃薯病毒病、细菌性环腐病
种植后不但本身发病,还可以在田间形成发病中心 。
3、病株残体
❖ 绝大部分非专性寄生的真菌和细菌都能在病残体中 存活,或者以腐生的方式生活一定的时期。
❖ 病残体上的病原物往往是土壤病原物的主要来源。
1)直接侵入:病原物直接穿透寄主的角质层和细胞壁侵入。 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和寄生性较强的真菌(如白粉病
, 2)自然孔口:锈气菌孔,、炭水疽孔、菌皮属等孔、真蜜菌)腺等; ,以气孔最为重要。
多数真菌和细菌,真菌以芽管、菌丝或侵染丝侵入; 3)伤口侵入:机械损伤、自然伤口。
弱寄生的真菌、许多细菌、病毒
根据在流行过程中是否出现再侵染把病害划分为:
1)单循环病害:指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 染或虽有再侵染,但危害作用很小的病害。
2)❖多多为循种环传病或害土:传的系统性病害;

植物病理学__整理

植物病理学__整理

第一章绪论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降低产量(2)降低品质(3)患病植物产品造成人畜中毒(4)限制了农作物的栽培。

(5)园林植物的观赏性(6)破坏环境(7)影响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运输和贮藏。

(8)病害防治造成经济、生态损失。

第二节植物病害概念和类型一、植物病害的概念由于植物受到病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其干扰强度超过了能够忍受的程度,使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这种偏离了正常状态的植物就是发生了病害。

二、植物病害的特点(1)植物病害是根据植物外观的异常与正常相对而言的。

健康相当于正常,病态相当与异常。

(2)植物病害与机械创伤不同。

其区别在于植物病害有一个生理病变过程,而机械创伤是往往是瞬间发生的。

(3)植物病害必须具有经济损失观点。

三、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1 )植物自身的遗传因子异常。

(2)不良的物理和化学环境条件。

(3)有病原生物参与的“病害三角” 。

非侵染性病害:由于生长环境条件不合适,物理或化学因素造成的,是非侵染性的,这不能传染的病害叫非侵染性病害。

有时叫生理病害。

侵染性病害:由于病原物对植物侵染造成的,可传染,又叫传染性病害。

引起植物病害的原因叫病原,寄生物病原叫病原物,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叫病原菌。

病原物主要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五大类,俗称五大类病原物。

四、植物病害的类型(1)根据致病因素的性质分: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

(2)根据病原生物的种类分: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以及寄生性种子植物引致的病害等。

(3)根据病原物的传播途径分:气传病害、土传病害、种传病害以及虫传病害等。

(4)根据表现的症状类型分:花叶病、斑点病、溃疡病、腐烂病、枯萎病、疫病、癌肿病等。

(5)根据植物的发病部位分:根部病害、叶部病害、茎秆病害、花器病害和果实病害等。

(6)根据被害植物的类别分:大田作物病害、经济作物病害、蔬菜病害、果树病害、观赏植物病害、药用植物病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从当前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 病的过程,也称作侵染循环(infection cycle)。
病害循环涉及到四个环节:
⑴ 病原物越冬(overwintering)或越夏(oversummering) ⑵ 病原物接种体传播(transmission) ⑶ 侵染过程(pathogenesis) ⑷ 初侵染(primary infection)和再侵染(reinfection)
梨和苹果火疫病的病害循环图
桃、李根癌病的病害循环图
作物根结线虫病的病害循环图
菟丝子的侵染循环图
三、病原物越冬(夏)
休眠(dormancy)
1.病原物存活方式
腐生(saprophytism)
寄生(parasitism )
2.越冬越夏场所
田间病株 种、苗及繁殖材料
病株残体 土壤 粪肥 介体
土壤寄居菌 土壤习居菌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
第1章3节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与流行
病原物生活史
生活史(life cycle)病原物从一种形态的个体开始,产生新一 代的相同形态个体为止。包括病原物的生长繁殖、休眠过程.
分裂
无性孢子
无性 繁殖
菌丝
有性 繁殖
性器官形成 交配
细菌生活史
细菌细胞
衣壳
核酸
病毒生活史
脱壳
病毒粒 体
表现:症状继续发展,枯萎、萎蔫、死亡 病征出现:霉、粉、粒、索、脓………..
环境条件对发病期的影响
湿度:决定病害症状的发展和病征的出现,病 原物的繁殖与否,病害的发展与否。 温度:病害发展速度,病征出现速度,病原 物生活史进程。 复合侵染与潜伏侵染
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
一、病害循环的概念:
寄生关系;体 内扩展;影响
因子
影响条件
一、接触期:病原物从存活场所达到侵染点的时期。
(一)接触前:从存活场所达到寄主体,与寄主接触。
1、病原物的活动:孢子产生和萌发,线虫卵孵化;
2 、病原物的传播:
(1)主动传播:植物根际和叶际生化物质的吸引及病原物 的迁移;
(2)被动传播:风、雨、水流、昆虫等。
植物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

主动传播

菌物
细菌
病毒
线虫
寄生性 植物

气流传播 + - - - +
原 物 的 传
被 动 传 播
雨水传播 土壤传播 生物介体
++ -+ ++ ++ ++ ++ +

昆虫、螨类、真菌、线

人为传播:农事操作,农具机械,土壤肥料,种子苗木
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五、初侵染和再侵染
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接种体在生长季节中 首次引起寄主发病的过程称为初侵染(primary infection)。
受到初侵染而发病的植株上产生的病原物, 在同一生长季节中经传播引起寄主再次发病的 过程叫再侵染(reinfection)。
六、病害循环、 病原物生活史、
病程的关系
侵染循环 病程 生活史
病害循环:寄主与病原物的组合为对象,阐述病害的发生、发展和延续。其中可能 发生许多次病程和病原物生活史。
病程:包括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接触、侵入寄主、建立寄生关系、表现症状。其中 病原物可能完成许多次生活史。
生活史:是以病原物为对象阐述病原物的生长繁殖、休眠过程,对病程和侵染循环 产生影响。
生活史 病程
初侵染
再侵染
病原物传播
病原物越 冬越夏
生活史 病程
真菌的一个 有性世代
凶残的松树杀手松材线虫
由于它的入侵,我国每年 都有600多万株松树受害致 死,南方的5亿亩松林受到 了严重威胁。每年由此造 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达到 25亿元,间接损失则达到 了250亿元。
(二)接触:从植物体表迁移到侵染点。寄主植物与病原物 的识别作用:
1、物理识别:趋触性(寄主表皮结构对病原物的刺激作 用);趋水性(水分对病原物生长和运动);趋电性(植物体 电荷对病原物的吸引力)
(三)环境因素的影响:1、 湿度:生长、运动、萌发;
2、温度:孢子萌发和侵入速度。
二、侵入期:从病原物侵入寄主至建立寄生关系这一时 期。
病原物类型
侵染途径 菌物 原核生物 病毒 线虫
直接侵入 +
-
-+
自然孔口 +
+-+
伤口侵入 +
+-+
微伤口
-
+(部分)
+
-
寄生植物
+ + -
环境因素的影响:湿度(能否萌发和侵入);温度 (侵入速度和萌发)
C A
B
D
三、潜育期:
病原物从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开始表现明显症状的时 期,是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繁殖和蔓延的时期。
雌雄
幼虫 线虫生活史 成虫
组装
有性孢子
真菌生活史

病害流行的条件
病害流行是由三个方面的条件决定的:病 原物、易感病植物、环境条件。
传播体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程
病程:病原物对寄主的侵染和引起发病的过程。
接触期
病程
侵入期
潜育期
发病期
与寄主互作, 传播途径,识 别,影响因子
侵入途径和侵 入条件;环境 因子
传播松材线虫 的松墨天牛
国家林业局2011年第3号公告(2011年撤消的松材线虫病疫区)
根据《植物检疫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将我国2011年撤消的松材线虫 病疫区公告如下: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嵊泗县。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芜湖县,铜陵市狮子山区,安庆市大观区 ,巢湖市和县,池州市石台县,六安市舒城县。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泉州市洛江区、惠安县,莆田市秀屿区, 龙岩市新罗区。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吉安市安福县。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 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益阳市沅江市,常德市汉寿县。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重庆市:江北区。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雅安市雨城区。 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 特此公告。
寄主识别 侵入 附着 接触
传播
初接种体
侵染
感染 定殖
病害循环
病原物生长或 繁殖
次生接种体 传播
产生症状
休眠期Βιβλιοθήκη 越冬(夏)病害循环的一般过程
传播 接种体
初侵染
传播 再侵染
寄主植物生长期 寄主植物休眠期
病原物越 冬(夏)
病害循环示意图
病害循环是植物病害 研究的中心内容,对 揭示病害的发生发展 休眠体 规律,进行病害预测、 制定病害防治策略和 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提供基本的依据。
病原物定殖
生长繁殖
扩展
表现症状
生理病变
组织病变
形态病变
环境条件中温度对潜育期的影响作用较大
葡萄霜霉菌的潜育期:
21℃时为13 d 23℃为4 d, 29℃时为1 d
四、发病期
患病植物症状(symptom)的出现标志着潜育期的结束 和发病期的开始。所谓发病期即从出现症状直到寄主生长 期结束,甚至植物死亡为止的一段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