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测试
植保员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基础知识部分1. 请简述植物保护学的定义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2. 解释什么是病虫害,并列举至少三种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
3. 描述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等。
4. 解释什么是生物防治,并举例说明其在植保中的应用。
5. 说明化学防治在植保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6. 解释农药的概念,包括农药的分类、作用机理和使用方法。
7. 描述农药残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8. 介绍植保员的基本职责,包括监测、诊断、防治等。
9. 解释什么是植物检疫,并说明其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10. 简述绿色植保的概念及其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二、实践技能部分1. 请描述如何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田间调查。
2. 解释如何识别和诊断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
3. 列举至少五种农药的使用方法,并说明其适用范围。
4. 描述如何进行农药的安全配制和使用。
5. 解释如何进行农药的合理施用,包括施用时间、施用量、施用方法等。
6. 说明如何进行农药残留的检测。
7. 描述如何进行植物保护作业的记录和总结。
8. 解释如何进行农药的储存和管理。
9. 描述如何进行植保机械的维护和保养。
10. 说明如何进行植保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三、案例分析部分1. 案例一:某地区水稻发生稻瘟病,请分析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2. 案例二:某果园苹果树发生红蜘蛛危害,请分析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案。
3. 案例三:某蔬菜基地发生根腐病,请分析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4. 案例四:某地区发生农药残留超标事件,请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5. 案例五:某农场推广绿色植保技术,请分析其效果和影响。
四、政策法规部分1. 解释《农药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
2. 说明《植物检疫法》的适用范围和主要内容。
3. 描述《农业技术推广法》对植保工作的规定。
4. 解释《环境保护法》中关于农药使用和残留的规定。
5. 说明《食品安全法》中关于农药残留的监管要求。
五、综合素质部分1. 请简述您对植保工作的认识和态度。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试题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试题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试题
一、植物病虫害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什么是植物病害?请简要说明。
2.解释植物病害的主要分类。
3.什么是植物虫害?请简要说明。
4.植物虫害的分类有哪些?
二、植物病害的病因和发生规律
1.解释植物病害的病原体是什么?有哪些种类?
2.什么是植物病害的发病规律?
3.解释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
4.植物病害的发生规律受哪些因素影响?
三、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
1.详细描述植物病害的预防措施。
2.解释植物病害的化学防治方法及其应用注意事项。
3.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请详细说明。
4.如何通过种植方式和培育抗病品种来控制植物病害?
四、植物虫害的病因和发生规律
1.解释植物虫害的病原体是什么?有哪些种类?
2.什么是植物虫害的发病规律?
3.植物虫害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有哪些?
4.植物虫害的发生规律受哪些因素影响?
五、植物虫害的防治方法
1.描述植物虫害的预防措施。
2.植物虫害的物理防治方法有哪些?请详细说明。
3.什么是植物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法?请几个例子。
4.植物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及其应用注意事项。
六、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植物病害图片示例;2.植物虫害图片示例;3.防治方法案例研究。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
1.植物检疫法:确保植物及其产品进出口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检疫程序。
2.农药管理条例:管理和监督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保护农产品品质和农产品安全。
植保第二章复习资料

植保第二章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环境条件,或者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和组织构造上发生一系列的反常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2.病理程序:植物染病后,先引起生理功能的改变,然后造成组织构造的变化,最后发病植物外观变现出病态。
这些病变均有一个逐渐加深、持续开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
3.病症:植物发病后,其外表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病症。
4.病状:植物本身表现的不正常状态称为病状。
5.病症:病部表现出病原物的特征称为病症。
6.病原:引起植物发病的主要原因称为病原。
7.病原物:指能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生物。
8.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不能传染的一类病害。
9.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物引起的病害能互相传染,有侵染过程,所以称为侵染性病害。
10.真菌的生活史:指真菌从一种孢子开场,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
11.多型现象:有的真菌在整个生活史中可以产生两种以上类型的孢子,称为多型现象。
12.单主寄生:多数植物病原真菌在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以完成全部生活史,称为单主寄生。
13.转主寄生:有的真菌必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上生活才能完成生活史,称为转主寄生。
14.病原物的寄生性:指病原物从活的细胞和组织中获得养分而生存的能力。
15.专性寄生:这类寄生物的寄生能力强,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中获得养分才能生存。
当寄主细胞和组织死亡之后,寄生物也停顿生长和发育。
16.非专性寄生:这类寄生物既能寄生,又能腐生,因此都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这类寄生物包括大多数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
17.寄生专化性:寄生物对寄主种和品种的寄生选择性,称为寄生专化性。
18.生理小种:指病原物的种内形态一样、对寄主植物的品种致病力不同的专化类群。
19.病原物的致病性:指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破坏和毒害的能力。
20.植物的抗病性:植物抵抗病原物侵染的一种遗传特性。
植保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植保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保护的主要任务是防治哪些生物对农作物的侵害?A. 细菌和病毒B. 昆虫和线虫C. 真菌和细菌D. 昆虫、真菌、细菌、线虫和杂草答案:D2. 农药的合理使用不包括以下哪项措施?A. 选择对环境友好的农药B. 按照推荐剂量使用C. 随意增加农药使用量D. 遵循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答案:C3. 以下哪种病害不是由真菌引起的?A. 锈病B. 霜霉病C. 炭疽病D. 病毒病答案:D4. 植物病毒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A. 风B. 昆虫C. 土壤D. 种子答案:B5. 植物检疫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什么?A. 有害生物的传播B. 有益生物的传播C. 植物的过度繁殖D. 植物的自然死亡答案:A6. 以下哪种害虫不属于咀嚼式口器?A. 蚜虫B. 菜青虫C. 蝗虫D. 粉虱答案:D7. 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包括哪些环节?A. 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B. 病原物的传播和侵染C. 病原物的繁殖和扩散D. 以上都是答案:D8. 农药残留是指什么?A. 农药在植物体内的残留B. 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C. 农药在水体中的残留D. 以上都是答案:D9. 植物病害的防治策略中,哪种方法属于生物防治?A. 使用化学农药B. 使用抗病品种C. 利用天敌控制害虫D. 物理隔离答案:C10. 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农业防治?A. 轮作B. 深翻土壤C. 合理施肥D. 使用化学农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主要包括哪些?A. 真菌B. 细菌C. 病毒D. 线虫答案:ABCD2. 植物害虫的防治方法包括哪些?A. 物理防治B. 化学防治C. 生物防治D. 农业防治答案:ABCD3. 农药的合理使用包括哪些方面?A. 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B. 按照推荐剂量使用C. 遵循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D. 随意增加农药使用量答案:ABC4. 植物检疫的措施包括哪些?A. 禁止有害生物的传播B. 限制有害生物的传播C. 监测有害生物的发生和扩散D. 随意传播有益生物答案:ABC5. 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措施包括哪些?A. 选择抗病毒品种B. 物理隔离C. 使用化学农药D. 利用天敌控制传毒昆虫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植物保护就是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
植保综合练习题重点讲义资料

巩固练习1一、单项选择题1.昆虫触角的有许多亚节组成。
()A.柄节 B.梗节 C.鞭节 D.各节都是2.下列害虫中,能在危害部位形成斑点,引起畸形的是()A.象蝽象B.蝗虫C.黏虫D.梨茎蜂3.有些昆虫的雄虫有翅而雌虫无翅,如( )A. 蝇类B.蝽类C.蚧类D.瓢虫类4.蜜蜂的鳌翅由转化而来()A.尾须B.交配器C.末端腹节D.产卵器5.昆虫体壁的具有延展性。
( )A.内表皮B.外表皮C.上表皮D.外表皮6.下列昆虫属于刺吸式口器的是()A.毛虫幼虫B.蚜虫C.蛾类幼虫D.天牛幼虫7.蝼蛄的前足为()A.捕捉足B.步行足C.开掘足D.跳跃足8.蛾类的翅为()A.鞘翅B.鳞翅C.缨翅D.膜翅9.金龟甲的触角属于()A.念珠状B.锯齿状C.球杆状D.鳃叶状10.下列昆虫属于下口式的是()A.蝗虫B.步行虫C.蝉D.蝽象二、判断题(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1.昆虫的前翅着生在前胸节上。
()2.在水稻田中发现很多植株的被害部位残缺破损,对这种害虫应选择内吸性药剂防治效果较好。
()3.防治稻飞虱的药剂类型最好的是胃毒剂。
()4.腹部是昆虫感觉和取食中心。
( )5.昆虫都有3对足,2对翅。
()三、填空题1.昆虫成虫的体躯分为、、三个体锻,分别具有、、等功能。
2.昆虫的头式根据口器着生位置不同有、、三种。
3.昆虫的触角由、、三部分组成,它是器官,具有嗅觉、触觉和听觉等功能。
4.昆虫口器主要有口器、口器、口器、口器、口器等。
5.昆虫的足由、、、、、等六节组成。
6.昆虫的翅分为、、、等四个区域,常见类型有、、、、、等。
7.腹部一般又节组成,第腹节的两侧常具有一对气门。
腹部可以伸缩弯曲,有利于、和。
8.第11节的附肢是,有的功能。
9.昆虫体壁是由、和三个部分组成,具有、、、等特性。
问答题1.简述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结构特点、危害特点及用什么药剂防治效果比较好?2.简述昆虫足的类型及代表种。
3.简述昆虫体壁的功能。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自测题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自测题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黄瓜叶片抗霜霉病,而叶片易感病,说明寄主植物不同生理年龄对病原物侵染的抵抗力有差异。
2.病原物的浸染过程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和四个时期。
3.昆虫的呼吸器官是由外胚层内陷而成的管状器官系统,分为、和微气管三个部分。
4.昆虫的变态方式有和。
5.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是,。
二、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1.引起非传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真菌B 营养不良C 线虫D 类病毒2.真菌的有性孢子是()。
A.游动孢子B.子囊孢子C.孢囊孢子D.分生孢子3.虫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很多,常用的苏云金杆菌属于()。
A 细菌B 真菌C 病毒4.真菌的侵入一般是()。
A.直接侵入或自然孔口侵入 B 虫媒传播C产生吸根侵入5.下列属于真菌侵染所致的病害为()。
A烟草花叶病B黄瓜霜霉病C 柑桔溃疡病D番茄青枯病6.关于水平抗性和垂直抗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抗性的抗性中等,但其抗性比垂直抗性稳定B.水平抗性常表现高度抗性,抗性比垂直抗性稳定C.垂直抗性的抗性中等,但其抗性比水平抗性稳定D.垂直抗性常表现高度抗性,且抗性比水平抗性稳定7.利用胃毒杀虫剂主要防治( )。
A.虹吸式口器害虫B.刺吸式口器害虫C.咀嚼式口器害虫D.刮吸式口器害虫8.龙虱的后足为()。
A.跳跃足B.捕捉足C.游泳足D.开掘足9.蝗虫的前翅为()。
A.半鞘翅B.鞘翅C.膜翅D.复翅10.昆虫的呼吸()。
A 靠肺来进行B 靠空气的扩散和通风C 靠口器D 靠马氏管来进行11.昆虫的排泄器官主要是()。
A 前肠B 马氏管C 背血窦D 微气管12.下列属于昆虫分泌的外激素的是()。
A 脑激素B 保幼激素C 蜕皮激素D 性外激素13.下列属于全变态昆虫的是()。
A 蜜蜂B 叶蝉C 蜻蜓D 梨蓟马14.枯叶蝶停息时,双翅竖立,形似树叶,这种保护性适应叫()。
A 拟态B 保护色C 警戒色D 假死15.昆虫最普遍的繁殖方式为()。
植物保护考试题

植物保护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A. 灰霉病B. 病毒病C. 细菌性软腐病D. 线虫病2. 农药的稀释倍数是指农药与水的体积比,以下哪个稀释倍数是错误的?A. 1000倍B. 2000倍C. 500倍D. 5000倍3. 植物保护中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诱捕法B. 覆盖法C. 化学防治D. 隔离法4. 以下哪种害虫属于咀嚼式口器害虫?A. 蚜虫B. 粉虱C. 叶蝉D. 菜青虫5. 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包括哪些阶段?A. 侵入期、潜伏期、发病期B. 侵入期、发病期、再侵染期C. 潜伏期、发病期、再侵染期D. 侵入期、潜伏期、再侵染期6. 农药的使用方法中,以下哪种方法是错误的?A. 喷雾法B. 土壤处理法C. 灌溉法D. 直接口服法7. 以下哪种植物病害是由细菌引起的?A. 锈病B. 炭疽病C. 霜霉病D. 灰霉病8. 农药的有效期是指农药在正常储存条件下,保持其有效成分和使用性能的时间。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影响农药有效期的因素?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土壤酸碱度9. 植物保护中,以下哪种方法属于生物防治?A. 使用化学农药B. 使用生物农药C. 使用物理诱捕器D. 使用化学肥料10. 以下哪种害虫属于刺吸式口器害虫?A. 蝗虫B. 蚜虫C. 菜青虫D. 地老虎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包括:A. 农业防治B. 化学防治C. 生物防治D. 物理防治12. 农药的稀释方法有:A. 直接稀释法B. 稀释倍数法C. 体积比法D. 重量比法13. 植物保护中,以下哪些属于物理防治方法?A. 诱捕法B. 覆盖法C. 化学防治D. 隔离法14. 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包括以下哪些阶段?A. 侵入期B. 潜伏期C. 发病期D. 再侵染期15. 植物保护中,以下哪些属于生物防治方法?A. 使用化学农药B. 使用生物农药C. 使用物理诱捕器D. 使用天敌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中,潜伏期是指病原体在植物体内不表现出症状的时期。
植保基础试题及答案详解

植保基础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植物保护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增加农作物产量B. 提高农作物品质C. 防治农作物病虫害D. 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答案:C2. 植物病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A. 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B. 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C.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D. 植物病害的发生规律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植物病害的症状?A. 变色B. 畸形C. 腐烂D. 增加产量答案:D4. 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主要有哪些?A. 真菌、细菌、病毒B. 真菌、细菌、线虫C. 真菌、病毒、线虫D. 细菌、病毒、线虫答案:A5.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哪些?A. 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B. 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C. 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D. 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答案:A6. 农药的合理使用原则是什么?A. 对症下药、适时施药B. 过量施药、长期施药C. 随意施药、频繁施药D. 少量施药、不定期施药答案:A7. 植物保护中,生物防治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见效快、成本低B. 环境友好、可持续C. 操作简便、成本低D. 见效快、操作简便答案:B8. 植物保护中,化学防治的主要缺点是什么?A. 见效快、成本低B. 环境友好、可持续C. 易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D. 操作简便、成本低答案:C9. 植物保护中,农业防治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A. 轮作、深翻、清洁田园B. 施肥、灌溉、修剪C. 轮作、施肥、修剪D. 深翻、灌溉、清洁田园答案:A10. 植物保护中,物理防治的主要方法有哪些?A. 诱捕、隔离、高温消毒B. 诱捕、隔离、化学消毒C. 诱捕、隔离、低温消毒D. 隔离、高温消毒、化学消毒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主要包括哪些?A. 真菌B. 细菌C. 病毒D. 线虫答案:ABCD2. 植物病害的症状主要包括哪些?A. 变色B. 畸形C. 腐烂D. 增加产量答案:ABC3. 植物保护中,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包括哪些?A. 利用天敌B. 利用病原微生物C. 利用植物抗性D. 利用化学农药答案:ABC4. 植物保护中,化学防治的主要缺点包括哪些?A. 易产生抗药性B. 污染环境C. 操作简便D. 成本高答案:AB5. 植物保护中,农业防治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A. 轮作B. 深翻C. 清洁田园D. 施肥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植物保护的主要任务是增加农作物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测试题(试卷)一.填空题1.植物病害的病原按其不同的性质可分为二大类,即()和()。
2.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原因有()、()、()、()等。
3.植物病原生物主要包括()、()、()、()、()、()及()等。
4.生长在寄主细胞内的真菌,由()直接从()吸收养分;生长在寄主细胞间的真菌,则以()上产生的特殊结构——(),伸入细胞内吸取养分。
5.真菌具有维持其生长发育需要的( )和繁衍后代的( );真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
6.真菌性病害的症状有()、()、()。
7.细菌中的生理小种一般称(),病毒中的生理小种称()。
8.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依据其抗性的强弱,分别有()、()、()、()四种表现。
9.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二.单项选择题()1.青枯病是属于植物病状中的______。
A.变色B.斑点C.萎焉D.畸形()2.在植物病害中,______引起的病害最多。
A.真菌B.细菌C.病毒D.线虫()3.在真菌生活史中,产生孢子数量最多的是______。
A.有性孢子B.无性孢子C.无法比较()4.鉴定病毒病的可依据______。
A.植物的症状B.植物的病征C.寄主细胞内的内涵体D.传染性()5.过敏性坏死反应是典型的______。
A.避病B.抗侵入C.抗扩展D.抗病()6.金桔的气孔分布稀,数量少,中隙小,很少生溃肠病,这是由于金桔具有_____。
A.避病B.抗侵入C.抗扩展D.抗病()7._______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繁殖体产生,有利于病害流行。
A.高温高湿B.适温高湿C.适温低湿D.低温低湿()8.防止病原物侵染的有利时期是______。
A.接触期B.侵入期C.潜育期D.发病期()9.同一病害影响潜育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A.温度B.湿度C.风雨D.光照()10.________是多种病原物越冬越夏的主要场所。
A.田间病株B.土壤C.病株残体D.肥料三.多项选择题()1.______引起的病害在植物外部没有病征表现的。
A.真菌B.细菌C.病毒D.类病毒()2.真菌性病害常见的病征多属于真菌的_______。
A.菌丝体B.繁殖体C.分泌物D.孢子()3.能引发传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是_______。
A.土壤中的有毒物质B.寄生性植物种子C.真菌D.细菌E.病毒()4.在真菌的五个亚门中,营养体为无隔菌丝的是________。
A.子囊菌亚门B.鞭毛菌亚门C.半知菌亚门D.担子菌亚门D.接合菌亚门()5.病毒和其他生物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
A.细胞的大小B.细胞的形状C.细胞结构的有无D.细胞内核酸的种类()6.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依据其抗性的强弱,分别有________。
A.避病B.抗病C.耐病D.感病E.生病()7.茄科青枯病是由________引起的。
A.真菌B.细菌C.局部侵染D.系统侵染E.病毒()8.下列传播方式中,属于病原物的被动传播的是_______。
A.有鞭毛的细菌在水中游动B.气流传播C.流水传播D.真菌菌丝在寄主上生长蔓延E.菟丝子通过茎蔓生长而扩散()9.昆虫是______等病原物的主要传播介体。
A.真菌B.细菌C.病毒D.类病毒E.植原体()10.下列属于多循环病害的是_______。
A.水稻稻瘟病B.小麦黑穗病C.小麦锈病D.白粉病E.线虫病四.是非题()1.茭白受黑粉菌的侵染刺激形成白嫩肥厚的茎,这一现象一般当作病害。
()2.细菌性病害的病征多为胶状菌脓。
()3.真菌都是有害的,它能引起植物的传染性病害。
()4.细菌性病害的畸形大多发生在植物的根冠、茎基部及枝条上。
()5.真菌性瓜果腐烂和细菌引起的软腐病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恶臭味。
()6.寄生性强的病原物对寄主组织的直接破坏性大,寄生性弱的病原物对寄主组织的直接破坏性小。
()7.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内获得养分才能生存,当寄主细胞或组织死亡后,寄生物也死亡。
()8.植物的的抗病性具有相对稳定性,且不可以发生变异。
()9.病原物侵入后导致寄主植物细胞壁木质化、木栓化等亚细胞或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和产生植保素,都是寄主植物抵抗病原物侵入的重要表现。
()10.湿度是主要影响病菌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速度。
()11.潜育期是病原物在寄主体内吸收营养和不断扩展蔓延的时期,也是寄主与病原物相互斗争的时期。
()12.多循环病害的特点是寄主感病时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田间病害数量增长很快。
五.名词解释1.病原:2.病程:3.潜伏循环:4.侵染循环:六.简答题1.简述传染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的区别和联系。
2.病原物对寄主的致病作用主要有哪些方面?3.细菌、真菌和病毒侵入寄主的主要途径主要有哪些?植保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测试题(答案部分)一.填空题1.植物病害的病原按其不同的性质可分为二大类,即(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原因有(植物养分失调)、(水分过多过少)、(温度过高过低)、(土壤与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毒害)等。
3.植物病原生物主要包括(真菌)、(细菌)、(植原体)、(病毒)、(类病毒)、(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4.生长在寄主细胞内的真菌,由(菌丝)直接从(寄主细胞内)吸收养分;生长在寄主细胞间的真菌,则以(菌丝体)上产生的特殊结构——(吸器),伸入细胞内吸取养分。
5.真菌具有维持其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体)和繁衍后代的(繁殖体);真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真菌孢子)。
6.真菌性病害的症状有(霉状物)、(粉状物)、(黑点状物)。
7.细菌中的生理小种一般称(菌系),病毒中的生理小种称(毒株或株系)。
8.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依据其抗性的强弱,分别有(免疫)、(抗病)、(耐病)、(感病)四种表现。
9.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病害的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传播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C )1.青枯病是属于植物病状中的______。
A.变色B.斑点C.萎焉D.畸形(A )2.在植物病害中,______引起的病害最多。
A.真菌B.细菌C.病毒D.线虫(B )3.在真菌生活史中,产生孢子数量最多的是______。
A.有性孢子B.无性孢子C.无法比较(C )4.鉴定病毒病的可依据______。
A.植物的症状B.植物的病征C.寄主细胞内的内涵体D.传染性(D )5.过敏性坏死反应是典型的______。
A.避病B.抗侵入C.抗扩展D.抗病(BC )6.金桔的气孔分布稀,数量少,中隙小,很少生溃肠病,这是由于金桔具有_____。
A.避病B.抗侵入C.抗扩展D.抗病(B )7._______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繁殖体产生,有利于病害流行。
A.高温高湿B.适温高湿C.适温低湿D.低温低湿(A )8.防止病原物侵染的有利时期是______。
A.接触期B.侵入期C.潜育期D.发病期(A )9.同一病害影响潜育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A.温度B.湿度C.风雨D.光照(B )10.________是多种病原物越冬越夏的主要场所。
A.田间病株B.土壤C.病株残体D.肥料三.多项选择题(CD )1.______引起的病害在植物外部没有病征表现的。
A.真菌B.细菌C.病毒D.类病毒(AB )2.真菌性病害常见的病征多属于真菌的_______。
A.菌丝体B.繁殖体C.分泌物D.孢子(BCDE )3.能引发传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是_______。
A.土壤中的有毒物质B.寄生性植物种子C.真菌D.细菌E.病毒(BE )4.在真菌的五个亚门中,营养体为无隔菌丝的是________。
A.子囊菌亚门B.鞭毛菌亚门C.半知菌亚门D.担子菌亚门D.接合菌亚门(CD )5.病毒和其他生物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
A.细胞的大小B.细胞的形状C.细胞结构的有无D.细胞内核酸的种类(BCD )6.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依据其抗性的强弱,分别有________。
A.避病B.抗病C.耐病D.感病E.生病(BD )7.茄科青枯病是由________引起的。
A.真菌B.细菌C.局部侵染D.系统侵染E.病毒(BC )8.下列传播方式中,属于病原物的被动传播的是_______。
A.有鞭毛的细菌在水中游动B.气流传播C.流水传播D.真菌菌丝在寄主上生长蔓延E.菟丝子通过茎蔓生长而扩散(CDE )9.昆虫是______等病原物的主要传播介体。
A.真菌B.细菌C.病毒D.类病毒E.植原体(ACD )10.下列属于多循环病害的是_______。
A.水稻稻瘟病B.小麦黑穗病C.小麦锈病D.白粉病E.线虫病四.是非题(×)1.茭白受黑粉菌的侵染刺激形成白嫩肥厚的茎,这一现象一般当作病害。
(√)2.细菌性病害的病征多为胶状菌脓。
(×)3.真菌都是有害的,它能引起植物的传染性病害。
(√)4.细菌性病害的畸形大多发生在植物的根冠、茎基部及枝条上。
(√)5.真菌性瓜果腐烂和细菌引起的软腐病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恶臭味。
(×)6.寄生性强的病原物对寄主组织的直接破坏性大,寄生性弱的病原物对寄主组织的直接破坏性小。
(×)7.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内获得养分才能生存,当寄主细胞或组织死亡后,寄生物也死亡。
(×)8.植物的的抗病性具有相对稳定性,且不可以发生变异。
(×)9.病原物侵入后导致寄主植物细胞壁木质化、木栓化等亚细胞或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和产生植保素,都是寄主植物抵抗病原物侵入的重要表现。
(×)10.湿度是主要影响病菌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速度。
(√)11.潜育期是病原物在寄主体内吸收营养和不断扩展蔓延的时期,也是寄主与病原物相互斗争的时期。
(√)12.多循环病害的特点是寄主感病时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田间病害数量增长很快。
五.名词解释1.病原:引起植物发病的主要原因,称为病原。
2.病程: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是指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到寄主植物表现发病的全过程,简称“病程”。
3.潜伏循环:在潜育期,有的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后,由于寄主的抗病性或对寄主体内环境不适应等,病原物在寄主体内潜伏而不表现症状,这种现象潜伏侵染。
4.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六.简答题1.简述传染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的区别和联系。
答:2.病原物对寄主的致病作用主要有哪些方面?答:①掠夺寄主的营养和水分,使寄主植物生长不良;②分泌各种酶,直接或间接破坏寄主细胞和组织;③产生多种毒素,毒害和杀死寄主细胞;④分泌生长激素类物质,干扰寄主的正常生理功能,使寄主植物畸形发育。
病原物的致病性是决定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