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社会调查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社会调查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社会调查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是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社会调查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社会调查方法的概念、特点以及常用的调查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社会调查方法的概念社会调查是通过一定的研究设计和调查方法,对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数据的搜集和分析,以期达到对其性质特征、成因机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科学认识和揭示的目的。
社会调查方法是实现社会调查目的和任务的一系列方法和程序,包括研究设计、样本选择、调查工具、实施调查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环节。
二、社会调查方法的特点社会调查方法有以下特点:1、客观性:社会调查应该尽可能地客观,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保证所收集到的数据是真实准确的。
2、可重复性:社会调查的结果应该是可重复的,即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相同的调查会得到相同的结果。
3、长期性:社会调查需要持续一段时间,至少要涉及到一定的时间跨度,才能全面反映所调查的现象或问题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4、信息的广泛性:社会调查可为政府决策、社会管理和学术研究等提供大量的信息和数据,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
三、社会调查方法的常用调查方法社会调查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观察调查和实验调查等。
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通过设计一份问卷,通过面对面、电话、网络等形式进行调查。
问卷调查常用于一些信息化程度较高,受调查者分散的群体中,如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学生群体、消费者群体等。
同时需要注意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问卷中的偏见和主观性。
2、访谈调查访谈调查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交谈来了解受访者的意见、态度、看法和经验等,以了解所研究问题的深层次问题。
访谈调查可以是单方面的面对面访问,也可以是小组问答和深入访谈等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访谈调查需要具备一定的访问技巧,避免在访问中产生误解或不适当的问题。
3、观察调查观察调查是通过观察和对受观察对象的行为和活动进行记录和说明,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分析。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风笑天-考试复习资料(可直接使用).docx
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1.社会研究最为常见的研究方式主要有:(1)实验研究:是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研究者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2)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3)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4)社会调查(调查研究):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法。
2.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1)抽样,调查对象的选取。
(2)问卷,资料收集的基本工具。
(3)定量的统计分析。
3.社会调查的分类: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
4.抽样调查,就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5.抽样调查的优点:(1)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
(2)可以十分迅速地获得的资料数据。
(3)可以比较详细地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
(4)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5)准确性高。
6.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1)选题阶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的现象、问题和焦点中,恰当地选择出一个有价值的、有创新的和可行的调查问题;二是将比较含糊、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调查问题具体化和精确化,明确调查问题的范围,理清调查工作的思路(2)准备阶段。
实现调查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
道路选择,指的是为达到调查的目标而进行的调查设计工作,它包括从思路、策略到方式、方法和具体技术的各个方面。
工具准备,则主要指的是调查所依赖的测量工具和信息收集工具――问卷的准备,同时还包括调查信息的来源――调查对象的选取工作。
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
理论框架是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和理解,它提供了研究的指导思想和视角。
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凯姆提出的功能主义理论、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的理性行为理论和社会学家弗朗茨·鲍曼提出的现代性理论,都为社会调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研究范式是研究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它提供了研究问题的分析逻辑和实证分析的依据。
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理解行为研究范式、社会学家罗伯特·美尔斯等提出的解释研究范式和社会学家劳伦斯·卡高提出的批判研究范式,都是社会调查研究中常用的研究范式。
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观察调查和实验研究。
问卷调查是通过设计问卷并对受访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推理。
问卷调查具有容易操作、样本广泛的特点,但是受访者可能会存在回答不真实或者模糊的情况。
访谈调查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使用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交谈和观察,获取详细的信息。
访谈调查具有深入了解个体经验和观点的优势,但是受访者可能存在自我陈述的偏见。
观察调查是通过实地观察和记录,对社会现象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解释。
它可以是参与式观察,也可以是非参与式观察。
观察调查具有直接观察到行为和现象的特点,但是观察者可能会存在观察偏见。
实验研究是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不同处理的比较,来获取因果关系的结论。
实验研究具有控制变量和随机分配的优势,但是实验环境可能会对行为产生影响。
在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研究步骤。
首先确定研究主题和问题,清楚要研究的社会现象和要解答的问题。
然后制定研究设计,选择合适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
确定研究对象和样本,采取合适的抽样方法,获取研究数据。
进行数据收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观察调查等方法进行数据采集。
进行数据分析,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整理、描述、比较和推理,从而得出结论。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代码:00267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当前,在社会调查中最常用的调查方式是( )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追溯研究2.西方社会研究方法论的不同观点可以归纳为( )A.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对立B.客观解释和主观解释对立C.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对立D.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3.演绎推理中最常用的是推理规则的( )A.演绎法B.归纳法C.演绎三段论D.归纳三段论4.将同一变量多个指标相加而形成一个综合指标的方法是( )A.类型法B.量表法C.指数法D.测验法5.概率抽样中效果最好的抽样方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6.我们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有( )A.自荐B.抽签C.领导点将D.群众推选7.所得资料特别适于进行定量分析的是( )A.开放式问题B.封闭式问题C.社会问题D.经济问题8.与自填问卷相比,结构式访问最大的优点是( )A.能够控制调查过程B.便于量化分析C.便于定性分析D.能够对比分析9.通过对市容卫生的观察,来侧面了解人们的精神风貌,属于( )A.直接观察B.间接观察C.参与观察D.非参与观察10.审核工作和收集工作同步进行,边收集边审核叫( )A.多次审核B.系统审核C.实地审核D.本质审核11.参考文献的正确写法是( )A.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天津B.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C.《生育制度》,费孝通,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D.《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天津12.统计表中的"-"表示( )A.不应有数字B.缺此项数字C.可以忽略不计D.免填13.概率抽样的理想类型是( )A.分层抽样B.等距抽样C.简单随机抽样D.整群抽样14.与概率抽样相比较,非概率抽样的缺点是( )A.无法保证样本的代表性B.抽样费时费力C.缺乏目的性D.调查不明确、不深入15.在下列抽样方法中,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是( )A.定额抽样B.分层抽样C.整群抽样D.多阶段抽样16.两变量之间统计上无关而实际上相关的情况称为( )A.虚假无关B.虚假相关C.对称关系D.相互关系17.对两变量间关系进行描述的最基本方法是( )A.交互分类法B.相关分析C.回归分析D.引入第三18.子系统对整个系统的作用与影响称为( )A.子系统的外部功能B.子系统的内部功能C.子系统的外部结构D.子系统的内部结构19.理论分析的任务是要揭示事物的( )A.异同B.本质和规律性C.中介因素D.量的变化20.在我国五十年代极力提倡"控制人口、计划生育"的学者是( )A.李大钊B.毛泽东C.马寅初D.薛暮桥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目后的括号内。
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1.简述社会调查的特征?答:(1)选题阶段:确定调查课题、提出研究假设、做出课题论证。
(2)准备阶段:确定调查任务,设计调查方案,组织调查队伍。
(3)调查阶段:进入调查地点、接触调查对象、收集调查资料。
(4)研究阶段:鉴别整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开展理论研究。
(5)总结阶段:撰写调查报告,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
2、与普遍调查相比,抽样调查有哪些优点?答:抽样调查的优越性:1 节省费用。
2快速。
3较高精确性。
抽样调查还具有诸如灵活性等各种优点。
强调,抽样调查所有的优越性的共同基本点是:科学的抽样手段,确保质量的调查数据以及精确严格的统计计算程序。
3、选题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答:选择调查课题,决定着社会调查的总方向、总水平。
所以,要正确选择调查课题就必须善于提出问题。
选择调查课题,决定着社会调查的方案设计,制约着社会调查的全部过程。
选择的调查课题不同,调查的内容、方法、对象和范围就不相同,调查人员的选择、调查队伍的组织、调查工作的安排也不同。
选择调查课题,决定着社会调查的成败和社会价值。
一个正确的选题固然不能保证调查一定成功,但它却是取得社会调查成功的必要条件。
一个错误的选题,不管调查方案设计得如何周密,调查工作进行得如何认真,都不可避免地导致社会调查的失败。
4、请为某课题设计一套具体方案?答:(1)调查题目,(2) 研究类型,(3)调查范围,(4)抽样方案,(5)调查内容,(6)调查时间,(7)调查经费和物质手段,(8)调查员的培训、组织。
5、操作化过程一般遵循什么步骤?答:在探索性研究的基础上,即可以制订社会调查研究的总体方案。
总体方案是关于调查研究具体程序和操作方式,方法以及必要条件的详细规划,包括的内容主要有:调查研究课题,目的和基本观点;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调查研究方式和方法;调查研究时间与步骤安排;组织领导与人员安排;经费预算和物质保证。
6.假如要测量人们对藏族人的态度,请设计一个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
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一、名词解释1.社会调查研究(教材第0章导论)P6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在社会实践中有目的地、系统地收集社会现象资料,了解客观社会事实,进行综合整理分析的科学研究方法,其目的在于探讨社会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人们认识社会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
2.抽样调查(教材第一章,视频教学课件第一章)P13抽样调查是一种从研究者界定的总体中按科学的方法抽取样本,并对样本进行调查的研究方法。
其目的是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情况。
3.问卷调查法(教材第二章,视频教学课件第二章)P26问卷调查法是使用事先设计好的问卷,采用入户面对面进行调查的方式,采集信息的一种社会调查方式,这种方式可以看作是访问法中个别访谈的一种延伸,因而可以视为访问法的一种特殊形式。
4.归纳法(教材第三章,视频教学课件第三章)P30归纳法是从经验的观察出发,通过对大量客观事实的描述,概括出现象的共同特征和一般属性,由此建立起能够说明各种具体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的理论。
其最显著特征是观察先于理论。
5.置信水平与置信空间(教材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四章)P43置信水平是指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内的概率,也称置信度,用百分比来表示。
置信区间是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值之间的误差范围。
二、简答题1.简述理论性调查研究与纯理论研究的不同点。
(教材第一章,视频教学课件第一章)P12首先,两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不同。
理论性调查研究使用的是经验研究方法,而纯理论研究使用的是哲学方法。
其次,两种研究的研究层次不同。
理论性调查研究多属于微观及中观的研究,力图用样本归纳出客观规律,而纯理论研究则是从宏观的角度去探讨“理论范畴”、“概念体系”等问题。
最后,两种研究使用的材料不同。
理论性调查研究使用的是直接搜集到的第一手材料,而纯理论研究只是运用前人积累下来的理论材料。
2.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特点?(教材第一章,视频教学课件第一章)P16其一是它的实践性。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答案)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一、概念解析题1.答:无结构访谈又称做深度访谈或自由访谈,它与结构式访谈相反,并不依据事先设计的问卷和固定的程序,而是只有一个访谈的主题或范围,由访谈员与被访者围绕这个主题或范围进行比较自由的交谈。
2.答:对照组实验: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控制组)的一种实验方法。
实验组即实验单位,对照组是同实验组进行对比的单位。
两组在范围,特征等方面基本相同。
在对照组实验中,要同时对两个观察客体。
对照是实验所控制的手段之一,目的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在对照试验中涉及实验组和对照组,至于哪个作为实验组或对照组,在不同的对照类型中判断依据不同。
3.答:整理资料是继搜集资料之后,作为科学研究操作程序的继续,是一种对于有价值信息的自觉的加工与管理。
4.答: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在对调查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借以认识同类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及本质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典型调查要求搜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搞清所调查的典型中各方面的情况,作系统、细致的解剖,从中得出用以指导工作的结论和办法。
二、简答题1.答:抽样调查的优点有、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抽样调查兼有典型调查和普遍调查的作用,其作用表现为(1)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很难解决的问题;(2)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3)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4)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2.答:运用文献调查法,一般有六个步骤。
首先,确定分析单元,就是明确所要了解的具体内容。
其次,制定分类标准。
各种社会信息浩如烟海,为了更迅捷地了解和把握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就应确定分类标准,便于检索。
当然,分类的标准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国别或地区门类、历史断代区分、学科或行业角度乃至题材、体裁或非常具体的方面。
再次,确定检索途径。
如书报查阅、网上浏览电子信息检查、专家咨询等。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风笑天 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1.社会研究最为常见的研究方式主要有:(1)实验研究:是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研究者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2)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3)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4)社会调查(调查研究):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法。
2.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1)抽样,调查对象的选取。
(2)问卷,资料收集的基本工具。
(3)定量的统计分析。
3.社会调查的分类: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
4.抽样调查,就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5.抽样调查的优点:(1)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
(2)可以十分迅速地获得的资料数据。
(3)可以比较详细地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
(4)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5)准确性高。
6.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1)选题阶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的现象、问题和焦点中,恰当地选择出一个有价值的、有创新的和可行的调查问题;二是将比较含糊、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调查问题具体化和精确化,明确调查问题的范围,理清调查工作的思路(2)准备阶段。
实现调查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
道路选择,指的是为达到调查的目标而进行的调查设计工作,它包括从思路、策略到方式、方法和具体技术的各个方面。
工具准备,则主要指的是调查所依赖的测量工具和信息收集工具――问卷的准备,同时还包括调查信息的来源――调查对象的选取工作。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考试题及答案1.单选题1.()是指反映有关实体的非具体特性、特征、状态方面的指标。
A.主观社会指标B.客观社会指标C.关系社会指标D.属性社会指标正确答案:D2 .心理学家刘易斯.古德曼提出了()A.语义差异量表B.社会关系量表C.累积量表D.总加量表正确答案:C3 .()是指通过剖析系统内在结构来认识系统特性及其本质的思维方法。
A.结构-功能分析法B.功能分析法C.结构分析法D.矛盾分析法正确答案:C4.英法始于1801年的定期人口普查、比利时犯罪调查、德国的家计调查属于()A.学术性社会调查B.行政性社会调查C.应用性社会调查D.社会改良调查正确答案:B5.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口号是在()A.《寻乌调查》B.《兴国调查》C.《反对本本主义》D.《关于农村调查》正确答案:C2.多选题6 .统计分析的目的是()A.简化和描述数据B.用样本推断总体C.用总体推断样本D.寻找并展示变量间的统计关系正确答案:ABD7 .常见的随机抽样方法包括()A.复杂随机抽样8 .等距随机抽样C.分类随机抽样D.整群随机抽样正确答案:BCD8.现代社会调查的发展趋势包括()A.广泛化趋势8 .科学化趋势C.现代化趋势D.专业化趋势正确答案:ABCD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调查的主要特点有()A.思想上更加冒进B.理论上更加彻底C.方法上更加科学D.组织上更加混乱正确答案:BC10.抽样调查的一般程序有()A.设计抽样方案B.界定调查总体C.选择抽样方法D.编制抽样框正确答案:ABCD11 .科学分类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分类的根据必须同一B.分类的子项必须能够相容C.分类的子项之和必须小于母项D.分类应该按照一定层次逐级进行正确答案:AD12 .实验调查法的要素包括()A.实验者B.实验对象C.实验环境D.实验活动正确答案:ABCD13 .摘取信息的一般程序是()A.迅速浏览B.慎重筛选C.认真阅读D.及时记录正确答案:ABCD14.正确选择调查课题应该遵循的原则有()A.需要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创造性原则D.可行性原则正确答案:ABCD15.社会调查中,可行性研究的方法包括()A.时效性原则B.逻辑分析C.经验判断D.实验调查正确答案:BCD3.判断题16 .德尔菲法是一种集体预测性调查方法,又称派生德尔菲法。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大作业)
一、概念解析题(每题9分,共27分)1、无结构式访谈:答:无结构式访谈就是非标准化的访谈,即不严格要求问题统一、提问方式统一和答案记录统一的访谈方法。
无结构式访谈通常在调查的内容和方向方面,有一个基本的限定。
其自由度主要表现在访谈内容的开放性和机动性、访谈方式的灵活性和资料取舍的机动性等方面。
按照自由度的不同,无结构式访谈可分为半结构式的和完全无结构式的。
2、对照组实验:答:对照组实验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控制组)的一种实验方法。
实验组即实验单位,对照组是同实验组进行对比的单位3、整理资料:答:整理资料,就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核、检验、分类、汇编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工作过程。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抽样调查的优点答:1)、抽取样本的代表性强 2)、推断总体比较准确 3)、调查代价比较节省2、文献调查法的步骤答:答:首先,根据研究课题,确定文献收集的范围。
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把握到什么程度,收集者要做到事先心中有数,这是确保研究效果的关键所在收集文献的范围,应包括文献的内容范围、时间范围、文献的类别范围等。
其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检索方法和途径,应尽可能地提高对检索工具的了解和熟悉程度;再次,依据文献线索,查阅原始文献;最后,通过文献浏览、阅读、记录等方法筛选和摘录对调查课题有用的信息3、社会测量的四种尺度,并举例说明答:答:1.定类尺度定类尺度是对测量对象的性质或类别的测量。
例如:对性别、职业等的测量。
2.定序尺度定序尺度是指对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点的类别进行鉴别并比较类别大小的尺度标准。
例如:将学校分类后按“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普通中学、小学”等顺序排列。
3.定距尺度定距尺度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数量差别或间隔距离的测量。
例如:对初婚年龄、人均生活费等测量。
4.定比尺度定比尺度是对测量对象之间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测量。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试卷习题参考答案
社会调查理论与⽅法试卷习题参考答案试题⼀⼀、解释下列概念(每题5分,共20分)1、社会事实是指⼀切不是通过精神活动,⽽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建⽴起来的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定性⽅法是侧重和依赖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社会事实的社会学研究⽅法。
3、⾮概率抽样是指不是严格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是根据调查者的主观经验和主观判断选择样本。
4、测量是指根据⼀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数字或符号表⽰出来的过程。
5、客体即测量的对象,它是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的事物或现象,是我们要⽤数字或符号来进⾏表达、解释和说明的对象,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测量谁”的问题。
⼆、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抽样调查是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些个体作为样本,并通过样本的状况来推论总体的状况。
他的调查内容不如个案调查那样深⼊、全⾯,⼯作量也较⼤,在资料处理和分析上需要运⽤较复杂的技术。
(2)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个或⼏个个体进⾏深⼊、细致的调查。
与抽样调查相⽐,个案调查不是客观的描述⼤量样本的同⼀特征,⽽是主观的洞察影响某⼀个案的独特因素。
2、社会调查的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即描述状况、解释原因、预测趋势。
(1)描述状况。
了解和描述社会现象的状况,是⼈们深⼊认识这⼀现象的基础。
(2)解释原因。
如果说,社会调查所具有的这种描述状况的作⽤可以理解成回答社会现象“是什么”或“怎么样”这类问题的话,那么,社会调查的第⼆个⽤处——解释社会现象发⽣的原因,就可以理解成回答社会现象“为什么是这样”或“为什么会如此’这样的问题了。
(3)预测趋势。
除了对过去的和现在的社会现象进⾏解释外,社会调查还可以对未来的社会现象(或者说对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作出⼀定的预测。
3、(1)确定研究⽬的和问题。
(2)⽂献收集。
(3)⽂献整理。
(4)⽂献解读。
(5)⽂献分析。
4、层次谬误⼜称为层次谬误或体系错误,它指的是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种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结论的现象。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社会调查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社会现象、行为的数据来揭示社会问题、评估政策效果、预测社会发展趋势等内容的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理论和方法是指在进行社会调查过程中所运用的理论和方法的总称。
以下将以较为常见的社会调查理论和方法进行介绍。
一、社会调查理论1. 符号互动论:符号互动论是美国社会学家格尔芬(GeorgeHerbert Mead)创立的一种社会学理论。
其核心观点是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通过使用符号来赋予事物意义,并根据这些符号的意义进行行动。
在社会调查过程中,可以运用符号互动论理论来分析人们的行为动机和与他人的互动过程。
3.冲突理论:冲突理论是社会学家马克思和韦伯等人提出的一种社会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不同阶层和利益集团的冲突和斗争所驱动的。
在社会调查过程中,冲突理论可用来分析社会矛盾和不平等问题。
4.解释性理论:解释性理论是指在社会调查中,通过对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来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机制的理论。
该理论强调对个体和社会行为的解释,倾向于关注过程和驱动因素。
二、社会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指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将一系列问题以书面形式发送给调查对象,并收集、分析回收的问卷数据来获取信息的方法。
问卷调查方式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调查。
3.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直接观察并记录社会行为、现象的方法。
观察可以采用参与观察或非参与观察的方式,适用于观察那些难以通过问卷或访谈获取的信息。
4.实验法:实验法是指采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社会行为,并通过对实验变量的控制来观察其对结果的影响。
实验法可以用来验证因果关系,并探索变量之间的关联性。
除了以上常见的社会调查理论和方法外,还有深度访谈、生活史研究等其他调查方法。
综合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更全面、深入地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揭示社会问题、指导政策制定、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课程代码113104101269课程属性工作技能课时/学分48/2.5课程性质必修实践学时16责任教师课外学时无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本课程为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主要介绍社会调查的基本理论,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过程与各种设计方法。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各环节的主要理论与各项技术,学会选择调查课题,进行科学地研究设计,并能组织实施和撰写调查报告。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course introduces students to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design of social research,including research methods and ethics,from design to data analysis and report writing.It examines the key varieties of evidence,sampling methods, logic of comparison,and causal reasoning researchers use in their study of social issues.In addition,as a work skills course,you have to discover a social problem,conduct a social survey and write a survey report.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allow students to make sense of the social world,to discover why people think and act like they do and how important institutions act.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provide you with a broad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ological foundations and tools to study mass communications.But a secondary purpose is to convince you that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can be fun.Most of the semester will-1-focus on the fundamentals of quantitative social science and applied research,although we will also explore qualitative research.You will learn how to identify problems to study, develop hypotheses and research questions,specify independent and dependent variables, check for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studies and design research projects.You will be exposed to the broad range of designs used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from laboratory and field experiments,surveys,content analysis,focus groups and in-depth interviewing.2.设计思路:本课程根据社会调查的基本程序,从选题、研究设计、调查实施和调查总结几个阶段,引导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各环节的理论与方法。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完整版)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是法学专业的专 业选修课程。 •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社会调查 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特点及其本原理,理解 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向,学会撰 写调查报告,培养学生从事有关工作的能 力。
2013-8-9
第一章 绪论
•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并 掌握社会调查的涵义、任务和功能,把握社会调 查的历史沿革,并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体验社会 调查的意义。 • 教学重点和难点:(1)社会调查的涵义(2)社 会调查的任务和功能 •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提问与讨论
第三节 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
• 调查研究起源于奴隶社会初期。在人类历 史上,调查研究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 段: • 古代的调查研究 • 近代的调查研究 • 现代的调查研究。
2013-8-9
一、古代的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作为一种自觉的认识活动,起源于奴隶社会 初期,是在奴隶主阶级治理国家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 据史书记载,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 古埃及都作过关于人口、土地、财产的调查。 • 中国古代许多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都十分重 视对社会情况的调查。
2013-8-9
• 1、实践性 • 2、客观性 • 3、综合性
2013-8-9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任务和功能
• 社会调查的目的和根本任务是揭示事013-8-9
一、社会调查的任务
• 1、客观地描述社会事 实。 • 2、科学地解释社会事 实。 • 3、对策研究
2013-8-9
二、近代的调查研究
近代社会调查研究是指欧洲进入资本主义社 会到20世纪40年代的调查研究活动。在这一 阶段,调查研究迅速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 了一套具有科学性的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 • 中国应用近代调查理论和方法开展社会调查 活动是从20世纪开始的。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第十二章)理论分析20121004
• 2科学抽象的过程 • 第一阶段的出发点:感性的具体、完整的 表象 • 第二阶段的逻辑起点:抽象的规定
• • • • • • • •
第二节理论解释方案 一、总体理论方案 二、分析方案 三、命题方案 1公理型 2形式型 3经验型(经验概况型) 四、模型方案(分析模型、因果模型)
• 第三节理论分析方法 • 一、矛盾分析法 • 二、历史分析法
• • • •
三、因果分析法 第一,找出构成因果关系的事物 第二,确定因果关系的性质 第三,对因果关系的程度做出解释
• • • •
四、比较分析法 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 比较事物的相同点与相异点 要对可比的事物作比较,不要在不可比的 事物之间作比较 • 选择和制定精确的、稳定的比较标准
• • • •
五、功能分析法 结构—功能分析法 六、系统分析法 按照系统理论和方法的基础原则与要求, 对调查对象的整体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它 的结构和层次,分析它的组成要素,掌握 各部分的功能,研究怎样实现整个系统的 最优化。
• • • •
2作用 对统计分析的结果作出理论性说明和解释 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和论证 由具体的、个别的经验现象上升到抽象的、 普遍的理性认识
• • • • •
二、理论分析的思考方式 1概念的定义是什么 2问题和事实是什么 3说明为什么 4研究结论是什么
• • • • • • •
三、理论分析的一般步骤 1资料审读和总体性思考 2个体资料和典型事例的理论分析 3分类资料和具体假设的理论分析 第一层次:陈述分类资料 第二层次:进行概括和结论性分析 第三层次:论证具体研究假设
• • • • •
4全部资料和中心研究假设的理论分析 5结论及其意义的理论分析 作为学术理论观点的研究结论 作为具体工作建议的研究结论 作为宏观政策决策建议的研究结论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PPT课件
系统性:社会调查按照 直接性:社会调查直接 定量性:社会调查运用
一定的程序进行,包括 从被调查者那里获取第 定量的方法分析资料,
准备、实施、分析、总 一手资料,具有直接性。 揭示社会现象的数量特
结等阶段,具有系统性。
征。
社会调查目的与意义
目的 描述社会现象的状况,包括社会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缺点
标准化程度低,分析困难; 受访谈者影响较大;时间 和人力成本高。
观察法
定义
观察法是通过直接观察研 究对象的行为、活动、环 境等收集资料的一种研究 方法。
优点
直观性强,可获得真实资 料;不受研究对象限制; 可重复观察,验证结果。
缺点
受观察者影响较大;难以 控制外部变量;时间和人 力成本高。
实验法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描述 性统计、推论性统计和多元统计分 析,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数据可视化
通过图表、图像等形式将数据 呈现出来,便于理解和解释。
调查质量控制与评估
01 02
质量控制
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和操作规范,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建立数 据质量核查机制,对数据进行多次审核和校对;采用先进的调查技术和 工具,提高数据收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实证主义理论在社会调查中的应用
实证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社会调查通常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实验等, 收集大量数据并通过统计分析来揭示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规律。
解释主义理论
解释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解释主义认为社会现象是由人的主观意识和行为所构成的,强调对社会现象的主 观理解和解释。它关注个体的经验、意义、动机和行动,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对个 体行为的影响。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教案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教案一、课程简介《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了解社会问题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社会调查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调查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意义;2. 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 学会制定社会调查方案和问卷设计;4. 能够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5.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1.1 社会调查的定义与特点1.2 社会调查的意义与作用1.3 社会调查的类型与方法第二章:社会调查方法2.1 问卷调查法2.2 深度访谈法2.3 观察法2.4 实验法第三章:社会调查策划与实施3.1 社会调查方案的制定3.2 问卷设计3.3 样本选择与抽样方法3.4 数据收集与处理第四章:社会调查数据分析4.1 数据整理与描述性统计4.2 假设检验与相关分析4.3 回归分析与因子分析5.1 社会调查报告的结构与内容5.3 调查报告的展示与评价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2. 作业与测验: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测验成绩;3.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如问卷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等;六、教学资源1. 教材:《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2. 案例资料:各类社会调查案例;3. 问卷与访谈提纲:用于实践操作;4. 数据分析软件:如SPSS、EXCEL等;5.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章:2课时第二章:3课时第三章:4课时第四章:3课时第五章:2课时八、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1. 社会调查方法的实践操作: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环节等方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2. 数据分析方法的掌握: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结合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据分析方法;九、教学反思与改进1. 课后收集学生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2. 关注社会调查领域的最新动态,更新教学案例和资源;3. 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社会调查的能力。
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精简版)
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一、名词解释1、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在社会实践中有目的地、系统地收集社会现象资料,了解客观社会事实,进行综合整理分析的科学研究方法,其目的在于探讨社会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
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认识社会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
2、实验研究:(又可称为试验研究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控制和改变实验对象所处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探讨社会现象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
3、文献研究:也称为历史文献法,是一种通过搜集各种文献资料、摘取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情报的方法。
4、应用性调查研究:是侧重解答各个实际工作部门、各个社会领域中的具体问题的调查研究。
5、理论性调查研究:是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调查来发展和丰富社会科学理论,并提供有关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方面的知识。
这种研究的主要任务在于解答社会科学领域和各个实践领域中的理论问题。
6、普查:是将理论上界定的总体中的所有个体全面进行调查的一种调查方法。
7、抽样调查: 是一种从研究者界定的总体中按科学的方法抽取样本,并对样本进行调查的研究方法。
8、典型调查:是调查对象主观地选取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个体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
9、重点调查:重点调查是典型调查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主观选取少数单位进行调查,其目的在于反映总体的数量状况。
10、个案调查:是从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个案研究的目的不是推论总体,而深入、细致地描述一个个体的全貌和特定社会现象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11、探索性调查研究:是采用走马观花和查阅资料的方式对社会现象进行初步的研究。
12、描述性调查研究:是对社会现象的状况、特点和发展过程做出客观、准确的描述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这种调查的目的是要寻求“是什么”的答案。
13、解释性调查研究:是为了说明社会现象发生、发展的原因,预测社会现象发展的结果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其目的是要解答“为什么”的问题。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作业参考答案
《社会调查理论与⽅法》作业参考答案《社会调查理论与⽅法》作业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 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按照⼀定的⽅式选取⼀部分个体进⾏调查,并将在这个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到总体当中去,简单说,就是调查部分以反映整体,这就是抽样调查的基本思想和逻辑。
2. 层次谬误:⼜称为区群谬误、⽣态谬误或体系错误,指的是社会调查中,研究者⽤⼀种⽐较⼤的集群分析单位作研究,⽽⽤另⼀种⽐较⼩的或⾮集群分析单位做结论的现象,简单说,就是研究者在⼀个⽐较⼤的集群的分析单位上收集资料,⽽在⼀个较⼩的或⾮集群的分析单位上来下结论的现象。
3.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按⼀定⽅式抽取的⼀部分元素的集合。
在社会调查中,资料的收集⼯作或调查的饿实施正是在样本中完成的。
4. 应⽤性课题:是指那些侧重于了解、描述和探讨某些社会现实问题或者针对某类具体社会现象的课题,这类课题的关注点通常⽐较集中地体现在迅速地了解现实状况,分析现象或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图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供政策建议,以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帮助制定社会政策以及帮助评估社会后果等。
5. 简化论:⼜称做简约论,它指的是研究者⽤个体层次资料来解决宏观层次的现象。
它提醒我们对所使⽤的分析单位必须有⼀个正确的认识。
6. 参数值:也称为总体值,它是关于总体中某⼀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是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7. 总体:总体通常是与它的元素共同定义的:总体是构成它的元素的集合,⽽元素则是构成总体的最基本的单位,在社会调查中,最常见的总体是由社会中的某些个⼈组成的,这些个⼈边式构成总体的元素。
8. 置信度:置信度⼜叫做置信⽔平,它指的是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区间的概率,或是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区间的把握性程度,他反映的是抽样的可靠性程度。
9. 总加量表:也叫做综合量表或综合评量,它由⼀组反映⼈们对事物的态度或看法的陈述构成,回答者分别对这些陈述发表意见,根据回答者同意或不同意分别计分,然后将回答者在全部陈述上的得分加起来,就得到了该回答者对这⼀事物或现象的态度的得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总学时:48 讲课学时:40 实践学时:8总学分: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考核方式:考试适用对象: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社会学参考教材:水延凯编著,《社会调查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4版。
吴增基主编,《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第3版。
二、课程设置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社会调查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理解社会调查的基本任务和不同调查阶段的具体任务,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包括调查方案的设计、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调查报告的撰写,具备运用科学的抽样调查方法以及访谈、观察、文献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调查资料,认识和观察社会现象的能力;支撑人才培养规格中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的业务培养要求的实现。
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学时分配知识单元一:社会调查概述(4 学时)知识点1:社会调查概念、特点、任务与作用重点:社会调查的概念、任务难点:社会调查的作用学生了解社会现象的特点,掌握社会调查的概念、任务主要内容:社会调查的定义、社会调查的特点、任务与作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研讨知识点2:社会调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体系难点:社会调查的基本原则学生理解社会调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体系主要内容:社会调查的基本原则;社会调查的三个层次的方法论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自学、讲授、研讨知识点3:社会调查的产生发展过程重点:现代社会调查的特点难点:古代社会调查的特点学生了解古代社会调查的发端,理解特点,掌握现代社会调查发展标志及趋势主要内容:古代社会调查的发端;近代社会调查方法的形成;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的兴起;我国社会调查的发展。
教学方法和手段:自学、讲授、研讨知识单元二:社会调查的模式、程序和类型( 10 学时)知识点1:社会调查的基本模式和程序重点:社会调查的程序难点:社会调查的基本模式学生掌握三种基本模式和程序主要内容:社会调查的三种基本模式;准备阶段、调查阶段、研究阶段和总结阶段的基本任务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研讨、案例分析知识点2:社会调查的主要类型重点:随机抽样方法的应用难点:随机抽样方法的应用学生了解调查类型的划分方法,理解各调查类型的优缺点,掌握抽样方法的应用主要内容:社会调查类型的划分方法;普遍调查的含义、特点、注意事项及优缺点;抽样调查的含义、特点、抽样方法、抽样调查的程序及优缺点;典型调查的含义、特点、适用及优缺点;个案调查含义、特点、应用范围、步骤及优缺点教学方法和手段:自学、讲授、研讨、案例分析知识单元三:社会调查的准备与设计( 6 学时)知识点1:选择调查课题与初步探索重点:选题的原则难点:选题的原则学生了解调查课题的类型,探索方法,理解选题的原则,掌握选题方法主要内容:调查课题的含义、分类;选题的基本原则与注意的问题;初步探索的作用与方法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研讨、案例分析知识点2:提出研究假设与调查课题的操作化重点:研究假设的操作化难点:研究假设的操作化学生了解假设的作用,理解假设的特点,掌握操作化的方法主要内容:研究假设表达方式、基本类型;研究假设的作用和形成途径,明确概念与操作化;假设的操作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研讨、案例分析、设计操作知识点3:社会调查研究方案设计重点: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内容构成难点: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方法主要内容:调查研究方案的基本内容;设计原则;调查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研讨、案例分析知识单元四:社会测量( 4 学时)知识点1:社会测量的尺度重点:测量尺度难点:四种尺度的区分主要内容:社会测量的概念、要素及特点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的含义及特征教学方法和手段:自学、讲授、研讨知识点2:社会测量的信度和效度重点:社会测量的信度类型和效度类型难点:社会测量的信度和效度的关系学生了解信度、效度的含义,理解影响信度和效度的因素,掌握信度与效度的关系主要内容:信度的定义、类型;效度的定义、类型;信度和效度的关系;影响信度和效度的因素。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研讨、案例分析知识点3:社会测量的指标重点:社会测量的指标的类型难点:指标体系的建立学生了解指标的作用,理解设计原则与方法,掌握种类主要内容:测量指标的种类、设计原则及方法;社会指标的类型与作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研讨、案例分析、设计实践知识单元五: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的方法( 8 学时)知识点1:文献调查法重点:文献法的评价难点:文献法的适用范围学生了解当代文献的特点,理解适用范围,掌握文献资料的收集方法和评价主要内容:当代文献的特点;文献法的适用范围;文献资料的收集方法;文献法的评价教学方法和手段:自学、讲授、研讨、案例分析、课后实践知识点2:观察法重点:观察法的评价难点:观察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对策学生了解观察法的原则,理解程序,掌握观察误差的产生原因、对策及评价主要内容:观察法类型;观察的原则;观察法的实施程序;观察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对策;观察法的评价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研讨、案例分析、设计实践知识点3:访谈法重点:访谈法的程序与技巧难点:访谈的程序与技巧学生了解访谈法的特点、类型,理解适用范围,掌握访谈的程序与技巧及评价主要内容访谈法的特点、类型、;访谈的程序与技巧及评价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研讨、课后实践知识点4:问卷调查法重点:问卷的设计难点:问卷的设计学生了解问卷法的含义及特点,理解问卷法的适用范围,掌握问卷设计的知识主要内容:问卷法的含义及特点;问卷法的适用范围;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步骤;题型及答案的设计;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错误。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研讨、案例分析、设计实践知识单元六:调查资料整理与分析(4 学时)知识点1:原始资料的整理与录入重点:录入转换清理的方法难点:录入转换清理的方法学生了解资料的审核、复查的方法,掌握录入转换清理的方法主要内容:资料的审核;资料的复查,问卷资料转换;数据录入;有效范围清理和逻辑一致性清理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研讨、案例分析知识点2:统计表与统计图重点:统计表与统计图的制作难点:统计表与统计图的制作学生掌握统计表与统计图的制作主要内容:统计表的构成与制作;统计图表的制作。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研讨、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知识点3:资料的单变量统计分析重点:集中趋势分析与离散趋势分析难点:假设检验学生理解频数分布与频率分布,掌握集中趋势分析与离散趋势分析主要内容:频数分布与频率分布;集中趋势分析;离散趋势分析;区间估计;假设检验。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研讨、案例分析知识单元七: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4 学时)知识点1:调查报告的内容与结构重点:标题、前言、主体、结尾和附录的写法难点:主体的写法学生了解调查报告的含义,理解特点、种类与作用,掌握标题、前言、主体、结尾和附录的写法。
主要内容:调查报告的含义、特点、种类与作用,标题、前言、主体、结尾和附录的写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研讨、案例分析知识点2:调查报告的写作重点:撰写调查报告难点:撰写调查报告学生了解提炼和确定主题的方法,掌握撰写调查报告主要内容:提炼和确定主题,选择材料;拟定提纲;撰写调查报告;修改调查报告。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研讨、案例分析、写作指导综合训练项目一(2学时)目的和要求:设计规范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内容全面,规划合理,方法得当。
成果形式: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综合训练项目二(2学时)目的和要求:掌握调查问卷的结构和设计方法,设计规范深入的调查问卷。
成果形式:社会调查问卷综合训练项目三(2学时)目的和要求:能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制作统计图或统计表成果形式:调查数据统计表或统计图综合训练项目四(2学时)目的和要求:掌握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写法,写作规范的调查报告,并对调查所获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成果形式:社会调查报告四、其它教学环节实践环节目的和要求:实践环节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了,要求学生按照综合训练项目的要求,完成各阶段的成果,最终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进行小组调查数据的整理、录入、清理、转换与统计分析,能熟练进行频数与频率、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区间估计、假设检验分析,能制作统计图与统计表应用于调查报告中。
五、成绩构成和评价方法1.总成绩=平时成绩(满分50分)+期末考试成绩(满分100分*50%)2.平时成绩评价方法: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课堂综合表现、综合训练项目。
(1)课堂出勤考核6分;(2)课堂综合表现4分,包括课堂纪律、迟到早退、课堂发言情况;(3)4个综合训练项目每个10分,共40分,按照项目成果分别打分。
3.期末考试卷面满分100分,折合为50%,考核内容覆盖教学大纲70%以上,体现知识应用、综合能力评价占60%以上。
教学大纲撰写人:陈洪侠审核人:张志勇教学负责人:孙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