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校园交响诗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下册《校园交响诗》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校园交响诗》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校园交响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校园交响诗》。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出中心思想,并进行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掌握课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校园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 学会从课文中提炼出中心思想,并进行表达。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采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播放校园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校园生活,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并对课文进行讲解。

3. 细读课文,深入理解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 小组合作,提炼中心学生分组讨论,从课文中提炼出中心思想,并进行表达。

6. 课堂作业,巩固提高学生完成课后练习,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

7. 课后作业,拓展延伸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篇关于校园生活的诗歌或短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能够识别并运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学生能够从课文中提炼出中心思想,并进行表达。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校园交响诗》文本。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7 校园交响诗 第一课时-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7 校园交响诗 第一课时-

27校园交响诗本课是一篇描写校园生活的散文。

课文以“校园交响诗”为题,描绘了校园中多彩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表达了学生对培养自己的母校的深厚感情。

“交响诗”是指只有一个乐章的交响曲,是标题音乐的一种,常取材于富有诗意的文学作品。

课题以比喻的方式,形象地点出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富有诗意,令人回味。

课文内容所描写的都是最为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因此很容易理解。

在教学中重点应该放在朗读与感悟上,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进入角色,和文章的作者、文中的“我们”一起融入美好的校园生活,一起享受在童年的校园生活中的快乐,感受在校园生活中得到的关爱;懂得学校、老师对自己的谆谆教导和无限期望。

校园的美好以及作者对校园的热爱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1.帮助学生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理解重点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产生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对为自己付出辛勤劳动的教职工表达热爱与感激之情。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如何采用比喻的手法来描述事物的,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产生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对为自己付出辛勤劳动的教职工表达热爱与感激之情。

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如何采用比喻的手法来描述事物的,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2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很快就要离开学习、生活了六年的学校了,回顾这六年的小学生活,它给你留下的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校园交响诗》。

我想,这篇文章一定会说出你们的心里话,表达你们对母校、对老师的共同心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各种方式理解新词。

2.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好的方法要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你还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形、字义等方面的困难)学生交流。

4.这些词语你们会读了吗?检查,正音。

《校园交响诗》教案(通用5篇)

《校园交响诗》教案(通用5篇)

《校园交响诗》教案《校园交响诗》教案(通用5篇)《校园交响诗》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如何采用比喻的手法来描述事物的,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学会7个会认字和6个会写字;掌握“汲取、储积、恬静、丰硕、生机勃勃”等词语。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中生动形象的优美语言和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对为他们付出辛勤劳动的教师的热爱与感激之情。

三、教学准备:收集与课文题材有关的诗文,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五、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课件播放《校园风景》短片看了这个短片有什么感受?(亲切、熟悉)师:短片中的每一个镜头都让我们感到熟悉、亲切。

转眼间,我们在这个家园中已经生活了快六年了,在这几年中,哪些画面、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畅所欲言。

师相机导入课题,板书课题《校园交响诗》。

边板书课题,边讲解各字书写时注意的地方。

(二)初读课文,理解词语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多读几遍。

2、认读生词指名读,齐读,指导“瓣”“汲”字的写法(“瓣”不要将中间的“瓜”字写成“爪”,“汲”不要把右边的“及”错写成“乃”)3、出示词语:硕果累累书声琅琅生机勃勃亭亭玉立井然有序绚丽多彩①指名读,齐读,读准字音②把词串读出节奏,读出画面。

4、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分别把校园的五个场景比喻成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默读课文,回答问题:课文分别把校园的五个场景比喻成什么?师相机板书:蜂巢、鸟岛、花瓣、喷泉、树根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1、默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①课文中的五个小标题分别比喻了什么?②联系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最喜欢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

(生边读边划,作批注。

)2、小组讨论,共同研讨。

3、讨论交流,全班汇报⑴明确:标题一:蜂巢象征了教室标题二:鸟岛象征了课间的校园标题三:花瓣象征了①学生对老师深情的祝愿②表达老师在学生的祝福中得到回报,无比幸福标题四:喷泉象征了老校工为了给我们营造美丽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不辞辛苦,忘我劳动的精神。

校园交响诗教案

校园交响诗教案

校园交响诗教案一、教案背景校园交响诗是一种结合音乐和诗歌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诗歌的表达,展现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才华。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校园交响诗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和诗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校园交响诗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2. 掌握校园交响诗的基本创作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音乐和诗歌表达能力;4.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了解校园交响诗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a. 引导学生思量校园交响诗的含义和作用;b. 讲解校园交响诗的定义和特点,如音乐与诗歌的结合、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等。

2. 学习校园交响诗的发展历程(20分钟)a. 分组让学生自主查找校园交响诗的发展历程;b. 各小组汇报并进行讨论,了解校园交响诗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和影响。

3. 分析校园交响诗的创作方法和技巧(20分钟)a. 分析一些经典的校园交响诗作品,探讨其创作方法和技巧;b. 引导学生思量如何通过音乐和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 进行校园交响诗创作实践活动(30分钟)a. 分组让学生自主选择主题,进行校园交响诗的创作;b. 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注意音乐和诗歌的结合方式和表达效果。

5. 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15分钟)a.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校园交响诗作品;b. 全班进行评价和讨论,分享创作心得和体味。

四、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1. 教学资源:a. 校园交响诗的定义和特点的讲解材料;b. 校园交响诗的发展历程的相关资料;c. 经典校园交响诗作品的分析材料;d. 学生创作校园交响诗的实践活动指导材料。

2. 评价方式:a. 学生参预课堂讨论和活动的积极程度;b. 学生创作的校园交响诗作品的创意和表达能力;c. 学生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评价和反思能力。

五、教学延伸1. 邀请校园交响诗的专家或者艺术家进行讲座或者工作坊,深入探讨校园交响诗的创作和表达方式;2. 组织校园交响诗的比赛或者演出活动,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3. 引导学生进行校园交响诗的研究和创新,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创作风格和主题。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校园交响诗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校园交响诗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校园交响诗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课的文本,理解校园文化和诗歌赏析的基本理念和基础知识,更好地感悟人生与美好。

2. 受疫情影响,学生很多没有机会参观音乐厅,通过阅读本课的课文,让学生了解校园交响乐团,了解校园文艺活动的丰富多样,开拓视野,培养兴趣。

3.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每个句子,并将学习的知识运用于综合性学习中,如合唱、诗歌赏析等。

教学重点:1. 理解文本内涵,探究其所传达的价值。

2. 培育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较好的欣赏现代音乐的风格。

教学难点:1. 教学设计的实施,如何将学习效果最大化、学生兴趣最大化和充分发挥教学资源。

2. 在音乐鉴赏方面,学生可能会写出原始的感觉和观念,而不知道如何将他们转化为文本化的,感性的理解变成精准的掌握。

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由于本节课内容很多都是依托音乐进行讲解的,因此为了帮助老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建议老师提前准备一部分音乐演出资料或者说是视频片段,并将其放在教室中,让学生在课前进行一些预学习。

2. 导入新课1)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带领学生们进入到一个音乐厅的场景之中,并介绍以往自己的一些参观的经历。

2)介绍本课的学习目的和内容,即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了解校园文艺活动的基本情况,并通过阅读文本深入了解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学习课文1)通过解释一些生僻字以及探究文本内容,让学生对班级交响乐团的活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解到校园文艺活动的基本形式和主要的形式特色。

2)通读全文,并进行注释,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分析每一句话的含义和所传达的信息。

3)讲解文本内容中的一些诗歌技巧,例如比喻、拟人、对比、象征等。

4. 进行综合性学习1)规划一个小的音乐区域,给学生提供音乐播放器和音乐辅助教具,让学生在听音乐中感受音乐的美妙。

2)通过合唱,引导学生加强音乐鉴赏能力,并将其转化成诗歌赏析。

3)继续通过完善的教具和音乐资料,在学习过程之中进行音乐教学,增加学生的乐趣。

《校园交响诗》教案2

《校园交响诗》教案2

《校园交响诗》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交响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2. 通过学习校园交响诗,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体验校园生活的美好,激发他们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内容1. 校园交响诗的定义与特点2. 校园交响诗的构成要素3. 校园交响诗的情感表达4. 校园交响诗的代表作品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校园交响诗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构成要素。

2. 聆听法:播放校园交响诗作品,让学生感受其艺术魅力。

3. 分析法:分析校园交响诗的情感表达和创作背景。

4.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校园交响诗的理解和感悟。

二、教学手段1. 音频设备:播放校园交响诗作品,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投影仪:展示校园交响诗的乐谱和相关信息。

3. 网络资源:查找和分享校园交响诗的相关资料。

第三章:教学安排与步骤一、教学安排1. 课时:2课时(90分钟)2. 教学场所:音乐教室二、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校园交响诗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校园交响诗的特点和构成要素。

3. 聆听:播放校园交响诗作品,让学生感受其艺术魅力。

4. 分析:分析校园交响诗的情感表达和创作背景。

5.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校园交响诗的理解和感悟。

6.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一、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其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其学习效果。

3. 听力测试:设置听力题目,测试学生对校园交响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2. 同行评价:请教同行教师,听取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提升教学质量。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一、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音乐教材,提供相关乐理知识。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校园交响诗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校园交响诗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校园交响诗一、教材背景《语文S版》是新课程改革后出版的国家级出版教材,该教材打破以往的知识分类体系,以阅读为主线,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年级语文下册主要包含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方面。

其中,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也是教学中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会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交响乐的相关知识;2.通过学生自己创作的诗歌,锻炼其诗歌表达能力;3.学会在诗歌中表达对校园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在诗歌中表达对校园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是如何用诗歌表达对校园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老师先介绍交响乐的相关知识,并播放校园交响乐的视频进行听觉演示。

2.合作探究法:分组让学生自行创作一首有关校园的诗歌。

3.交流分享法:学生自己挑选一位同学的诗歌进行朗诵,并进行分享。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学生自学交响乐知识学生自己在《语文S版》教材中自学和了解交响乐的相关知识,老师在旁边进行必要的指导。

步骤二:播放校园交响乐视频老师播放校园交响乐视频进行听觉演示,并向学生说明听觉演示的目的。

步骤三:分组创作诗歌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学校的实际所见所闻,自行创作一首有关校园的诗歌。

老师在旁边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辅导。

步骤四:朗诵诗歌及分享学生自选一位同学的诗歌进行朗诵,并进行分享。

老师在旁边进行必要的点评和肯定。

六、教学资源和工具1.《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2.计算机及视频播放设备。

七、教学评估1.学生创作的诗歌是否富有感情、有逻辑、有表达能力;2.学生自发交流和分享的积极性。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演示法、合作探究法和交流分享法三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但是,本节课的时间和诗歌创作的主题要求也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做好教学的前期准备和组织,提前考虑好教学的过程和方式。

六年级语文下册《校园交响诗》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校园交响诗》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校园交响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校园交响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描绘的校园生活的美好。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主题,分析课文结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校园生活的快乐和美好,增进对学校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体会校园生活的美好。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课文中表达的情感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校园生活。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对校园生活的感悟。

(2)出示课文《校园交响诗》,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讲解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4. 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题,分析课文结构。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5. 情境体验(1)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校园生活。

(2)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情境体验。

6. 小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进行拓展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态度、朗读表现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校园交响诗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校园交响诗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校园交响诗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什么是校园交响诗,了解它的特点和意义。

2.能够阅读学生创作的校园交响诗,理解语言的韵律和生动形象的描绘方式。

3.能够试着自行创作校园交响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学习校园交响诗,理解特点和意义。

2.阅读学生创作的校园交响诗,欣赏语言美。

3.试着创作校园交响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如何把自己对校园的感受融入到诗歌中,创作出自己的校园交响诗。

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校园交响诗,以及它的特点和意义。

2.阅读法: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学生创作的校园交响诗,并探讨其中优秀的语言表达方式。

3.创作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校园,感受校园生活,尝试自己创作校园交响诗。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校园交响诗的了解活动一:引入课题,思考问题1.教师放映一段关于校园交响诗的视频,并让学生观看。

2.教师布置思考题目,让学生在课下思考:什么是校园交响诗?它的意义和特点是什么?活动二:讲解校园交响诗知识1.教师针对学生在课下思考的问题展开讲解,补充学生所不了解的知识点。

2.教师通过图片、电子课件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校园交响诗的写作特点和意义。

活动三:小组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各自在课下所得出的不同认知。

2.小组讨论完毕后,由小组代表向全体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第二节课:阅读校园交响诗活动一:阅读校园交响诗1.教师分发学生创作的校园交响诗,让学生阅读,学生可朗读、表演等形式完成。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优秀校园交响诗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生动性。

活动二:学生自选分享1.学生自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校园交响诗进行分享。

2.学生可以进行朗诵、背诵等方式,教师进行点评和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三节课:创作校园交响诗活动一:观察认知校园1.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让学生观察校园的特点和韵律。

2.学生观察完毕后,回到教室,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思考等方式,了解和感受校园的情感和想法。

《校园交响诗》教案

《校园交响诗》教案

《校园交响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交响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欣赏其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内涵。

2. 通过学习校园交响诗,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校园交响诗的定义与特点2. 校园交响诗的构成要素3. 校园交响诗的欣赏方法4. 校园交响诗的创作与表演5. 校园交响诗的意义与价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校园交响诗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构成要素,学会欣赏和分析校园交响诗。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创作校园交响诗,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校园交响诗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构成要素,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示范法:播放优秀校园交响诗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学会欣赏和分析。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校园交响诗的创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校园交响诗的创作和表演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校园交响诗相关教材、音响设备、乐器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乐器摆放整齐。

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音响、音乐乐谱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校园交响诗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讲授知识:讲解校园交响诗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构成要素,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欣赏分析:播放多部校园交响诗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分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4. 实践创作:组织学生进行校园交响诗的创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展示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取长补短,促进共同进步。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校园交响诗教案

校园交响诗教案

校园交响诗教案一、引言校园交响诗是一种结合音乐与诗歌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诗歌的意境,展现出校园生活的美好与情感。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校园交响诗,并通过创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和诗歌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校园交响诗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 掌握校园交响诗创作的基本技巧和表演要求;- 熟悉一些经典的校园交响诗作品。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诗歌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作和表演能力;-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和情感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三、教学内容与流程1. 了解校园交响诗- 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校园交响诗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校园交响诗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 分析校园交响诗中音乐和诗歌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与诗歌的表达力。

2. 校园交响诗创作- 分组进行校园交响诗的创作,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校园主题,如友谊、校园风景、校园活动等;- 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音乐和诗歌知识,结合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创作出一首校园交响诗。

3. 校园交响诗表演- 每个小组准备好自己创作的校园交响诗,进行表演;- 引导学生在表演中注重音乐和诗歌的配合,表达出校园生活的情感和意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通过讲解、示范和分析,向学生传授校园交响诗的知识和技巧。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参与校园交响诗的创作和表演,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3. 演示法:通过展示经典的校园交响诗作品和学生的创作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艺术追求。

5. 教学评价- 结合学生的创作和表演,进行评价,包括音乐和诗歌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等方面;-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六、教学资源1. 校园交响诗的音乐和诗歌资料;2. 经典的校园交响诗作品的录音或视频;3. 创作和表演所需的乐器、道具等。

六年级语文下册《校园交响诗》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校园交响诗》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校园交响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校园景象,感受校园的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出中心思想,并进行表达能力训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校园归属感。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校园景象,感受校园的美。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或视频资料。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图片素材。

3. 生字词卡片。

4.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音频或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讨论的含义。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绘的校园景象。

(3)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朗读并记忆。

(2)进行生字词书写练习,巩固记忆。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2)强调生字词的学习,提醒学生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段关于自己校园的描述。

3. 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分享。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校园的美,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讨论交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六年级语文下册《校园交响诗》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校园交响诗》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校园交响诗》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校园交响诗》的主题和内容。

学习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通过描绘画面来感受和表达课文中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和诗意,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对他人的关心。

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校园交响诗》是一首描绘校园生活的诗歌,通过描绘校园中的景色、活动和人物,展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和诗意。

2.2 生字词学习生字词:校园、交响、诗意、丰富多彩、同理心等。

学习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含义。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展示校园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校园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3.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

3.4 深入理解课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诗意和丰富多彩的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描绘画面来感受和表达课文中的情感。

第四章:作业与评价4.1 作业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个生字词,写一篇小短文,运用所学的生字词。

4.2 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朗读、讨论和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生字词的能力有所提高。

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感受和对他人的关心有所增强。

5.2 改进措施在朗读课文的环节,可以增加学生的互动和表达。

在讨论课文的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和观点。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课文中的场景或人物,进行角色扮演。

学生通过扮演,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表演能力。

6.2 参观校园组织学生参观校园,让他们亲身体验校园生活的美好。

27 校园交响诗_教案

27 校园交响诗_教案

意境美。
(引导学生感受“诗化”的语言,
初步了解散文诗的特点。)
(二)自主选择,品析赏读,感受
诗的意境美。
这个环节意在借助学生已有的阅
1.从文中所描写的五个场景中,选 读方法,在自主阅读中感受比喻、想象、
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场景,用心读一 象征等手法的巧妙运用,从字里行间感
读,思考: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你 受校园生活的美好。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
的热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生动形象的优美语言和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1
语文(S)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7 校园交响诗
3.理解词语。(展示课件第四屏)
(1)自读词语,联系课文理解词
义。
(2)指导学生把感情带入词语中,
读出词语表达的情感。
三、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 浏览课文,说说这篇课文在内
容上与其他文章有什么不同。
(由五组散文诗组成的。)
2.这五组散文诗都选取了哪些富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
有特色的场景描绘多彩的校园生活? 特点,学习、积累比
成在知识的海洋里寻觅、采集,然后回
到各自的蜂房里储集着蜜——储备知
识和能力。)
(3)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如果把这首诗比作一幅画,画中
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甜蜜的美?”
(4)学生交流中相机指导读出画
这个环节不仅通过感悟文章语言
面的美(引导学生知道要想读出画面, 和写法的特点,初步了解散文诗的表达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7 校园交响诗 语文S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7  校园交响诗  语文S版

27校园交响诗教学目的:1、知识与才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局部。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是如何采用比喻的手法来描绘事物的,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汲、琅、恬、袅、婷、蕾、吮〞7个要求会认的字和“汲、恬、瓣、砌、硕〞6个会写的字;掌握“汲取、储积、恬静、花瓣、芭蕾、砌着砖、丰硕、硕果累累、袅袅婷婷、书声琅琅、活力勃勃、绚丽多彩〞等词语。

3、情感与价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自主阅读才能,在阅读中启发想象,拓展创造思维。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对为他们付出辛勤劳动的教职员工的热爱和感谢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生动形象的优美语言和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课件准备。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提醒课题,出示标题ppt。

二、生字词1、生字〔见课后〕2、生词汲取储积恬静花瓣堆砌硕果累累书声琅琅活力勃勃绚丽多彩袅袅炊烟亭亭玉立井然有序汗流浃背繁华满枝汲取:汲取。

恬静:安静、宁静。

丰硕:〔果实〕又多又大〔多用于抽象事物〕。

硕果累累:打的果实接连成串。

袅袅婷婷:形容女子走路体态轻盈优美。

婀娜:〔姿态〕柔软而美妙。

馥〔fù〕郁:香气很浓。

三、交响曲:一般是由四个乐章组成,而只有一个乐章的就被称为交响诗。

交响诗的创作往往是根据某一著名的文学作品进展构思和想象,并通过音乐加以表达,即用音乐的手法来解释或表达诗人、文学家或哲学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解题课题以比喻的方式,形象地点出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富有诗意的,令人回味的。

五、课文感知1、诗中选取哪些富有特色的场景描绘多彩、美妙的校园生活?课文中的五个小标题分别比喻了什么?2、蜂巢①ppt出示“蜂巢〞一章课文并看蜂巢图片1张②●汲〔jí〕取:吸收。

琅〔láng〕琅:响亮的读书声。

●在本段中用了————修辞手法。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下第27课《校园交响诗》优秀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下第27课《校园交响诗》优秀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下第27课《校园交响诗》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运用想象,创作自己的校园交响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

3.2感受诗歌的美,激发创作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2.1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美。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诗歌,引导学生谈论诗歌的特点。

1.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校园生活是怎样的?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2.课文阅读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2教师挑选几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指导朗读技巧。

2.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拼读、记忆。

3.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4.课文分析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4.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5.情感体验5.1教师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校园中,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景象。

5.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诗人的情感。

6.创作练习6.1教师提出创作要求,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校园交响诗。

6.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创作思路。

6.3学生创作自己的校园交响诗,教师巡回指导。

7.作品展示7.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朗读并分享创作心得。

7.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8.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疑问和不足。

8.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家长签字确认已阅读课文。

2.按照课堂所学,创作一篇自己的校园交响诗。

3.预习下一课《小池》。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7课《校园交响诗》说课稿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7课《校园交响诗》说课稿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创设情境:以校园生活中的真实声音为背景,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身体验,提高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互动交流: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校园声音的感受,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3.情感共鸣:通过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感;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注意力分散问题。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
1.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能跟上进度;
2.创设更多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参与度;
3.课后评估教学效果,通过作业、测试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课后,我将进行以下反思和改进措施:
1.分析学生的作业和测试成绩,查找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
1.声音猜谜游戏:邀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几种校园中的声音,猜一猜这些声音的来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引发思考:通过提问“你们在校园里最喜欢哪种声音?”引导学生关注校园中的美好声音,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生字、词、成语学习:通过PPT展示生字、词、成语,引导学生跟读、解释,掌握基本知识。
4.成功体验: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增强学习动机。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和合作学习。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启发式教学:依据建构主义理论,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园的交响诗教案

校园的交响诗教案

校园的交响诗教案教案标题:校园的交响诗教案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 理解什么是交响诗,并能够分析其中的情感和意象;2. 学习交响诗的特点和组成结构,能够辨认其元素和形式;3. 创作属于自己的校园交响诗,表达对学校和校园生活的感激和热爱。

教学内容:1. 交响诗的概念和特点;2. 交响诗的组成结构和元素;3. 学习和分析经典的校园交响诗作品;4. 创作属于自己的校园交响诗。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和选用优秀的校园交响诗作品;2. 学生笔纸和创作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听一段校园交响诗音乐,并让他们描述所感受到的情感和意象;2. 引入交响诗的概念,并和学生一起讨论其特点和在音乐中的表现形式。

讲解(15分钟):1. 分析交响诗的组成结构:序曲、主题发展、展示并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和意象;2. 解释交响诗的一些常见元素,如旋律变化、交响乐队的运用等;3. 学习和分析经典的校园交响诗作品,如《校园春色》。

实践(2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并选择一个特定的校园主题,如校园景色、友谊、师生关系等;2. 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他们对所选主题的情感和意象;3. 鼓励学生运用他们刚刚学到的交响诗的元素创作属于自己的校园交响诗。

分享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2. 引导学生分析和评论他人的作品,了解不同创作方式和表达形式;3.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与学生一起回顾学到的知识。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创作校园交响诗,可以收集和展示更多的作品;2. 学校可以组织校园音乐会,邀请学生表演和分享他们的交响诗作品。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对交响诗元素的理解程度;2. 评估学生创作的校园交响诗作品,包括情感和意象的表达以及对元素运用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校园交响诗
一、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散文。

课文以“校园交响诗”为题,描绘了校园中多彩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表达了学生对培养哺育自己的学校的深厚感情。

“交响诗”是指只有一个乐章的交响曲,常取材于富有诗意的文学作品,是标题音乐的一种。

课题以比喻的方式,形象地点出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富有诗意的,令人回味的。

全文是以小标题的形式从五个方面写得。

文中五个小标题“蜂巢”“鸟岛”“花瓣”“喷泉”“树根”也都是从不同角度,以比喻的方式描绘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选编的目的:通过学习使即将结束小学生活的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抒发的感情,激发学生对曾经哺育自己成长的学校、老师及所有的工作人员的热爱、感激之情,从而不辜负他们对自己的辛勤培养与殷切期望;感悟课文以比喻的手法来描述事物和表达感情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时如何采用比喻的手法来描述事物的,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学会7个会认字和6个会写字;掌握“汲取、储积、恬静、花瓣、砌砖、丰硕、硕果累累、书声琅琅、生机勃勃、
绚丽多彩”等词语。

三、教学建议
关于“理解感悟”
从课题到小标题到课文中的许多语句,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但是,课文内容所描写的都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因此很容易理解。

在教学中重点应该放在“朗读——感悟”上,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使学生进入角色,和文章的作者、文中的“我们”一起融入美好的校园生活,回顾、享受在童年的校园生活中的快乐、甜蜜,领悟在校园生活中得到的关爱,汲取的营养;懂得学校、老师对自己的谆谆教导和无限希望。

同时提供朗读、背诵,很好的体味并积累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

四、教学设计
(一)导语
同学们很快就要离开学习、生活了六年的学校了,回顾这六年的小学生活,她给你留下的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课文“校园交响诗”,我想,这篇文章一定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表达了我们对母校,对老师的共同心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边朗读课文,边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3、思考课后第2题。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讨论交流:
1、课文中的五个小标题分别比喻了什么?联系课文内容和
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最喜欢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

蜂巢:把教室比作蜂巢,把排列的桌椅比作一格一格的蜂房,把学生比作一只只金色的小蜜蜂。

鸟岛:课间里欢快的场面如同一个鸟岛。

在这个欢乐的“岛”上,鸣奏着课间美的交响曲。

此时的校园里,有静有动,有歌有舞;有海潮般的喧哗,有鸟儿般的婉转的鸣叫。

这时的校园是世界上最阳光、最欢乐、最幸福、最温暖的地方。

这里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花瓣:既可以理解为老师——辛勤的园丁,他们培育的一朵朵鲜花,他们寄来的“花瓣”是一颗颗赤诚的心,一声声深情地祝愿,表达学生虽老师的深情;也可以理解为这些“花瓣”聚成一朵朵鲜花,开在老师心中,表达了老师在自己学生的祝福中得到了汇报,心中感到无比幸福。

喷泉:这部分写得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音符——已故的老校工。

他种的“绚丽多彩的花”,“顶着烈日”修建的水池、喷泉,为校园
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喷泉象征着老校工为了我们营造美丽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不辞辛苦,忘我劳动的精神,这精神就像这依然醒着的喷泉一样,永存在我们心中。

树根:我们的老师——树根从事的是最值得赞美的“根的事业”,他们是最具默默奉献精神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